第一篇:综合实践课
一、活动主题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两千多年流传下来的良好的传统。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谢、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因此,设计了该主题活动,让那些被家长们“众星捧月”搬的孩子们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学会爱家长,爱同学,乃至我们美丽的国家。让每一个孩子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一份感激之情,真诚地回报别人的付出,由此产生成长的动力,健康地成长。将这种思想深深埋入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们心中。让他们通过综合实践课将平时耳濡目染的道理和事情体会升华成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将中国的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做到热爱自己的父母,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了解自己父母,从情感上感悟父母的爱心和付出,激发学生的爱心,树立关爱他人心中有他人的情感。
3、通过对父母的感恩,辐射到曾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对身边每个人心存感激,激发感恩的意识。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变得自信、大胆、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锻炼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
三、活动实施过程、方式
(一)活动前期
(1)创设情境——《感恩父母》的录像片断。
出示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八级的特大地震视频资料。顷刻之间,山摇地裂,房倒屋塌,交通中断,无数的同胞被埋在了瓦砾之下……后来,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位母亲,她的姿势有些怪异:双膝跪地,整个身体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当救援人员搬开她时,发现她的身体下面有一个婴儿,正在襁褓里酣睡着。当医务人员解开孩子的小被子时,却发现了一部手机,上面还有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你一定记住,我永远爱你!”让我们想到时间最真挚无私的爱,就是伟大的母爱,可以舍弃生命的爱。
出示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文《 》视频,让孩子们明白作为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为了给孩子过生日,宁可忽略自己的生日。同时让孩子们了解,孩子也要时时刻刻回报父母的爱,片段中的孩子把生日礼物送给妈妈的同时就是对自己父母一种爱的回报。你们难道没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吗?。(2)联系生活 激发情感
老师相信在你们心中肯定有许多爸爸妈妈爱你们的故事,让你们终身难忘,能够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举出实例,讲给同学听。
父母为了我们真是尽心尽职,甚至愿意拿自己的生命来交换。多么感人啊!
其实父母每天都在为我们的成长而无私的付出着,他们工作是为谁呢?当然是我们。父母的爱就像阳光、像春风、像雨露,在爱的天地里,我们一天天长大。
(二)活动中期
1、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家长的不易 A、名字的由来、成长的足迹 C、父母艰辛知多少 D、倾听父母的感受
我们都有美好的家庭,是沐浴着父母爱的阳光长大的。有很多人都已经习惯接受父母的关爱,接受父母的帮助,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也渐渐淡忘了幸福的感觉……今天我们一起来回报父母一次爱,需要我们做的是:父母下班归来、从田野劳作归来,为父母端上一杯水,临睡前为父母洗一次脚。搜集有关歌颂父母的故事、诗歌、名言,并制作小礼物来感谢和回报父母的爱。
2、你想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父母?
(1)帮助父母干家务(2)帮父母洗一次手和脚(3)在圣诞节给父母送上贺卡,祝福他们(4)用好成绩回报父母(5)小组排节目,录制下来给父母(6)自拟题目
(三)活动后期
学生在汇报交流中,纷纷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内容有:(1)在圣诞节送给父母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
(2)放假回家后给自己的父母洗手、洗脚,并且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
(3)给父母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4)用自己的歌声来祝福父母。
四、活动结果与评价
此次活动,是学生通过视频以及自身体验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引导学生对自己父母感恩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及感恩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不断加深对父母的了解,体会父母的辛苦,以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其主要特点:
1、充分体现了“实践为本”的体验观。“实践出真知”在活动过程中,亲身的实践一直是学生获得各种信息主要手段,实践一直是学生展示自己成果的主要途径。
2、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的活动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一直参与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师生关系平等、融洽,他们自主参与和体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并乐于创新。
3、充分体现了“重在体验积累”的结果观。当然,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制作的贺卡不是十分精美,在手工制作上有些薄弱。但是这些问题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吃一堑,长一智。”这些体验的积累,促使他们改正缺点,积极创新,改进方法,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五、学生的收获
此次感恩父母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爱是一种无尽的付出,不需要任何的回报。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更多去了解爱,去学会爱,让爱的主旋律永远在自己身边唱响。同时孩子们了解爱是一种无尽的付出,也是一种收获的快乐。父母长辈之爱,是人生一笔无尽的财富,也将是他们每个人一生中最美的回忆!他们愿意用最朴实的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只是做了一点点的事情,但他们却收获了无限的爱,他们学会热爱自己的父母,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道理,也了解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使他们懂得学会感恩父母、他人、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意识。培养了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能力,增强了合作精神,锻炼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
六、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我本着呼唤孩子心中的爱的根本目的,以生活中的情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把受到的感染和熏陶都带到生活中去。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浪费是可耻行为.2.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3.了解水资源浪费的数据,从小养成节水习惯.二.本课内容 1.浪费现象大搜查 2.认识水资源 3.水资源的浪费 三.教学重点: 认识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 四.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习惯.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是对自然资源的珍惜,是对劳动的 尊重,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大力发扬的优秀品质。让我们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美 德,对浪费说“不”!
二、板书课题:浪费现象大搜查。
三、学生观察校园浪费现象。
四、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五、课外延伸;观察校外的浪费现象。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公相当于 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全国城市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专家预测,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二.板题:认识水资源.三.填写表格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千 米/年)人口 人均占有量 世界 中国 广东 深圳
四、课外延伸:调查咸潮对我市有什么影响。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贪污和浪费是最大的犯罪”,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水资源的浪费情况。
二、将用水情况调查记录下来.用水人 用水设施 浪费程度
三、结合校园各种漏水现象。给学校评评星。
四、指导学生认识节约用水的好处。
五、生订出节水方案。
六、总结。
七、教学反思。
———————————————————————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十八--------小导游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身边的旅游景点,开阔学生视野。
2、为景点做广告,培养学生的思维。
3、开展实践活动,学做小导游,二、教学内容。
1、认识身边的旅游景点。
2、为景点做广告。
3、学做小导游。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懂得导游的职责、学问,学会做小导游。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外出旅游吗?你接触过导游吗?
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如画,各种名胜古迹、山水美景数不胜数。随着我国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行列,越来越多的导游出现在 你我面前。让我们一起关注旅游,体验导游的工作和生活吧。
二、板书课题:小导游。
三、提问:你们知道我们所在的地位有哪些旅游景点呢?
四、学生填表。名称 地点
我去过的旅游景点 我听说的旅游景点 我最想去的旅游景点
五、交流欣赏旅游时拍摄的照片。
六、学生说说本地哪些景点最吸引人。
七、课外延伸:
调查附近旅游景点的运作情况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外小调查结果。
2、教师提示,今天,我们学习为景点做广告。
二、查阅本地区旅游景点的资料,并记录下来,1、旅游景点的传说。
2、旅游景点的引人之处。
3、我还找到了……
三、收集有关风景照,向同学作实景介绍。
四、为旅游景点设计广告词。
五、为旅游景点设计导游词。
六、评选最佳作者,颁奖。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的外出旅游都是由爸爸妈妈安排的,这次让我们自己来安排 一次外出行程怎么样?
首先让我们来做小导游,设计一个“一日游”的方案吧。设计“一日游”方案。
1、出团日期。
2、天气预报。
3、注意问题。
4、旅游图及乘车路线。
5、景点特色。
6、行程安排。
三、组内对“一日游”方案进行评议,修改。
四、模拟表演,我是小导游。
五、说说做小导游的感受和快乐,与同学分享。
六、将自己发现到的旅游学问记录下来。
七、写下自己的心愿。
八、评选最佳导游。
九、总结,颁奖。
十、教学反思。
五、为旅游景点设计导游词。
六、评选最佳作者,颁奖。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的外出旅游都是由爸爸妈妈安排的,这次让我们自己来安排 一次外出行程怎么样?
首先让我们来做小导游,设计一个“一日游”的方案吧。设计“一日游”方案。
1、出团日期。
2、天气预报。
3、注意问题。
4、旅游图及乘车路线。
5、景点特色。
6、行程安排。
三、组内对“一日游”方案进行评议,修改。
四、模拟表演,我是小导游。
五、说说做小导游的感受和快乐,与同学分享。
六、将自己发现到的旅游学问记录下来。
七、写下自己的心愿。
八、评选最佳导游。
九、总结,颁奖。
十、教学反思。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案设计
标签: 环保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教案设计 污染
2009-04-03 14:03阅读(2203)评论(0)
综合实践教案设计
活动主题: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主题的确立: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中的持续增长,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受到危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差,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更没有环保意识,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将确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活动。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了解我们自然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2、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教育学生行动起来保护发身边的环境。
活动准备:
1、《课件》 2、学生设计环保美化图片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1)出示第一组图片,引出问题。
黄果树瀑布,大兴安岭 黄山风景 桂林山水 吉林雾凇 东北虎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风景秀丽,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生:我想用诗来赞美瀑布
生:我想用一段文字来赞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
生:我想用歌声来赞美大兴安岭(左边是树,右边也是树)…… ……
山清水秀,是旅游的景点,然而近些年来人们的环保保护意识越来越淡薄,有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给我们的家园增加了污点,如果不从现在开始治理和保护,不久的将来势必受到环境对人类的惩罚,请看自然环境被污染和破坏的现状。(2)、出示第二组图片,展开探究
大批砍伐 水土流失 沙尘暴 空气污染 废旧物污染 水污染 师:看了这组图片,你又有什么想法,想说点什么?
把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收集到的内容讲给同学听,并说出理由。生:我看到小商小贩收摊走后,他们的周围到处都是垃圾。生:我想说说垃圾的处理办法。生:我们收集了全球10大环境问题。生:我们收集了乱砍乱伐造成的严重后果 生:请听地球呼救。生:请听森林的自述
师小结:既然我国的环境受到这样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并且已向我们人类提出严重警告,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保护环境”对,就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努力,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使者吧!
二、动手创作 环保美化设计
第一组:给班级设计一个垃圾箱。
第二组:参加植树,绿化活动给小鸟搭窝。
第三组:设计买菜购物的布袋或小篮子。
第四组:生活中的垃圾有哪些好的处理办法。
三、展示学生的作品,环保美化图片
四、师总结:有耕耘就有收获,为了我们的家园明天更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吧!
五、拓展活动,征集文稿(1)、做绿色环保的小使者。(2)、保护环境的名言警句。
第二篇:综合实践课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结果的通报
各初中、中心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必修课程。近年来,各学校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与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我县整体实施情况看,问题和困难仍然较多。不少学校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为此,我们在全县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活动,力求通过本次评选活动抛砖引玉、以点带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落实和顺利实施。
本次活动对参评案例进行了严格评选,共评出一等奖 2 名,二等奖 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4名,具体评选结果如下:
姓名课 题 名 称获奖等级单位 张振苏我们和动物朋友一马河小学 李志波快乐的折纸一苏村小学
赵君霞消费二西黄村小学 左丽华走 进 邢 台二皇台底中学 王金戈学习嫁 接二晏家屯中学 李丽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二双楼小学 吴建梅感 受 春 天二北小庄小学
张彩霞防灾 减灾 大行动三南石门小学 张香丽电池的旅行三石头庄小学 贾兴华防灾 减灾 大行动三宋家庄小学 刘亚民在蔬菜的王国里三会宁小学 安先菊今 日 传 媒三豫办实验小学 孟宪静我 与 网 络三豫办实验小学 李振强关于近视眼的调查三马河中学 李香辰好读书 读好书三马河中学 冯叶芹防灾 减灾 大行动三西大树小学 吴立杰测量宿舍楼的高度三皇台底中学
郎小丑我们心目中的偶像优秀将军墓中学 甄子军防灾 减灾 大行动优秀冀家村小学 宋晨瑜近代化的探索优秀晏家屯中学 马彩霞身边的垃圾优秀冀家村小学
邢台县教育局教研室2008年10月
附件一:综合实践活动课范畴摘要.附件二: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摘要.附件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范畴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3—9年级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基本思想就是引导和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走进科学,实践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生长点。它的设置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新突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新构建,体现了国际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反映了当代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附件二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总结了近些年我国中小学活动课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选题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实践体验阶段、成果表达和交流阶段。
一、选题阶段
选题阶段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选题阶段,研究性学习课程肩负的任务不在于使学生提出具有多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而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问题。
学生一开始不知从何下手发现何寻找课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观察问题,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课题。课题可以由学生从其社会生活、学习生活或由教师列出的建议选题中自由选择。课题不宜过大,也不应该过分追求理论研究的前沿性。而应着力探究当地社会和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侧重于基础学科知识的激发和综合应用,力争满足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例如,分析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启发学生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可来自自已学的书本知识、来自平日观察和思索、来自生活体验、来自信息资料、社会热点问题、科学前沿问题等。)学生的题目类型没有一定之规,可以是研究一个问题、改进一种工艺、策划一次活动,也可以是设计一份产品、制作一件作品、完成一项调查。可以是理性思辨的,也可以是动手制作的。其来源极其广泛,教师应在实施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
在选题阶段要求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但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要做好在选题阶段的指导工作。教师统一布置,组织学生参与选择课题,介绍各种信息,让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互相启发,逐步集中感兴趣的内容;帮助学生将感兴趣的内容概括成问题;组织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反复论证,明确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组织学生讨论明确自己所要解决的课题,哪些资料、数据、信息是必需的、最重要的,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指导学生设计研究方案;主持学生课题的开题、立项认定、评审。
二、活动方案设计阶段
主题确定之后,指导教师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关于“活动方案设计”的专题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确定研究方法(综合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访谈对象,确定实验内容等。这一阶段由课题组成员自主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例如,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教师应指出:调查法所研究的对象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和现象,因此,实事求是是开展调查的首要要求,而且调查对象范围应具有代表性。
讨论之后就要确定具体的活动方案了。
活动方案内容包括:活动主持人,指导教师,活动目的,活动地点,人员分工,时间安排,活动过程等。
三、实践体验研究阶段
活动方案确定以后,学生就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实践、体验的内容主要包括:
1、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学生可以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刊资料、问卷调查、追踪观察、试验模拟、探索等方式进行资料的搜集。
2、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得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
3、初步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功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在具体实施阶段,教师应对小组的研究进行具体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资料收集与整理的方法,指导的不是知识而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具体研究的方法。但一定要防止教师代替学生实施研究。指导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不指令”。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指导还要做到过程监控。目前监控的方法主要是要求学习研究小组每次活动前多必须向教师提交一份活动申请,教师对方案进行认真研究,如果认为没有大的失误或明显步合理的地方,方可批准实施。在活动结束后,研究小组还必须提交活动记录报告。
四、表达和交流阶段
成果表达和交流阶段,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在实际操作中,应坚持: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原则;表达方式多样化的原则;表达形式规范化的原则。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敢于并善于申辩。
在这一阶段,教师也要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对课题成果最佳表现方式的选择,表达方案的选择;在对各研究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就课题研究的结果与方法给以点评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课程实施结束后,帮助推广学生取得的优秀成果。
课程实施结束后,还要对课程结果进行处理。一方面对在课程实施过程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学生进行继续培养。另一方面对学习成果进行推广与反思。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因此应不断总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新的课程实施中去。
宗上所述,研究性学习课程所强调的以问题为载体,以自主解决问题为重点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体性的探究过程中知、情、意、行得到和谐发展。
第三篇:综合实践课论文
浅谈初中综合实践课学生问题意识的诱导
大田五中 郭秀梅
摘 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问题意识
培养
创新能力
问是开路先锋,问是深耕之犁,问是主题之源。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 的基石。学生具备了问题意识,就能够主动质疑,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为了更好地把握和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活动时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和调动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要研究的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一、问题意识具体含义。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教师在准备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些理论与实 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二、培养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的课堂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引导学生关注其生活空间,让学生想问;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不断借助多种手段,让学生善问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论述。
1、热情鼓励,使学生有“疑”敢“问”。敢问是学生主动提问的开端,是学生心理创新活动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敢提问题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需要老师要更好的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实践的热情。即使有的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对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鼓励,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问题,就要给予表扬。对于在活动上总爱提问的学生,老师应时刻把褒扬的话语挂在嘴边:“你问得真好!”;“你的问题真有意思!”;“你真爱动脑筋!”,这些温暖的话语送给学生定会使他们心花怒放,无令而往。对于有惰性或生性胆小羞怯的孩子更应及时地多加鼓励:“勇敢些,老师相信你能行!”;“啊,你真了不起!”,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或者一个翘起的大拇指都会使他们信心倍增,“问”趣盎然的。
2、激发兴趣,使学生有“疑”乐“问”。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当“观众”或“听众”。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评价,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保障。多表扬、多引导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使学生感觉到有成就感,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问题的态度,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无价值的,或是与活动无关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本着先“培养学生敢提,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再培养学生会提问题” 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面对问题情景,就想提出问题”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比如我在上《健康饮食》这一课时,当讲到几种不能混吃的食物时,有的学生就会一直问我“老师,为什么”?这时我首先表扬提问的同学,其次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不能混吃的科学依据和产生的不良反应等。
3、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想问。教师在活动指导中,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特别是七、八年级的学生,还正是一个贪玩的年龄,老师更要注意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应该放弃师道尊严,尽量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把老师当成他们的好朋友,这样学生学习就会感到轻松,愿意主动学习和探讨,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及时地提出来。比如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就是现在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引发思考,进而对手机的“利”与“弊”展开讨论,大部分学生都热情高涨,纷纷发言,提出各类问题和想法,最后得出关于“利”的方面有:方便和同学父母联系、查学习资料、了解外面的世界等方面;得出“弊”的方面有:上课玩手机影响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影响自己和同学的学习、利用手机作弊、手机话费增加家庭负担、助长了同学间的攀比心理、手机辐射有害健康等方面,最后得出:使用手机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更进一步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比如“要学会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禁止带手机进课堂”、“不能沉迷手机游戏”“上网时间要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这样课堂就非常活跃,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能圆满完成。
4、指导提问技巧,使学生会问。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适时地指导学生提问,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则新闻、一段广告、一个案例、一个焦点访谈,一个生活片断,或者在课件上出示一个画面、一幅漫画、一张数据统计图,让学生在聆听与观看中,带着问题思考: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等,实践证明,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最终能构建起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养成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提问题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只是有了问题的意识还不行,我们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将这种意识付诸于行动中,直至达到内在的自然化。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来培养,把学生的意识链与兴趣感连接在一起,强化有意识的诱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各种生活实践活动中养成问题意识的习惯,能联系课堂和生活实际提出有价值性的问题出来,并要求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记录自己所提问题的习惯,让学生把提问题当成一种习惯和乐趣。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源于学生,教师要做的就是时时留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引导学生从自然、学校、社会中发现、提出、研究问题。它能和美术、社会、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结合在一起形成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深知,只要努力挖掘,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问题意识”深入学生脑中,并在课堂上灿烂绽放!
第四篇:综合活动实践课
六月伊始,我有幸参加了在济宁市举办的山东省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选听课活动。这次活动令我收获颇深,感触良多。
平日教学中未曾接触过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未曾听过一次课,因此,我对这种课型充满未知与猜想,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自然成为我听课、学习的重点。下面将自己听课的几点想法总结如下: 一.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
结合资料查询和听课验证,我想“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需要一个明确的教学主题。然后,老师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设计方案,师生共同搜集、选择、整理材料,合作完成一节课的各项准备工作。最后,才是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展示。在这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要突出三个主题词:综合、实践、活动。这是综合实践活动三个要义,三个要义的实践过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三步曲”。
综合: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考虑知识、能力、形式、表达方式等等诸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方面面,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角落,让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实践:就是把上述的“综合”要义,让学生在综合活动中,感悟知识、获取知识、表述知识、运用知识、总结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活动:就是上述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展示知识能力、理解知识能力、分析知识能力、表达知识能力、综合知识能力得以展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展示平台!
我一边听课,一边思考,感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三个主题词:综合、实践、活动。知识的综合,扎实的实践,高质量的活动,这是我听了几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深切体会,使我感受到了充满活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魅力。二.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丰富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堂中与老师一起手工制作,如《制作小板凳》、《百变陀螺》、《妙趣心锁环》等;综合实践内容也可以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巧手包饺子》、《创意自行车》等;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自我设计自行车,并上台展示
综合实践内容可以与科普知识相关,如《走进魔术》等;综合实践内容还可以与人际交往技能相关,如如何合作分工,完成任务。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学内容甚至还可以是教师自我创新教材、挖掘教材、自主设计编排教材,围绕着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一主旨,综合实践内容有着极强的灵活性与广泛性。三.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1.综合性。
综合性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方面,有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学法目标等,目标的架构全面合理、和谐有序。还体现在过程方面。每一节课不单纯用到一门学科的知识,要用到多门学科的知识,综合实践学科特别加强了学科间的纵向、横向的联系。如《妙趣心锁环》需要用到几何拓扑学的知识,其次,在课上,通过展示心锁环延伸到九连环、七巧板等传统益智玩具,加深对本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了解。又如《巧手包饺子》,介绍了饺子的历史文化,延伸到现今生活中的美好寓意,给学生更全面的知识,更丰富的情感熏陶。
思考:我认为各学科之间是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不妨根据学生实际,学习借鉴综合实践课的一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学科之间的真正整合,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2.实践性。
课堂始终紧紧围绕着“实践”二字做细致的设计。如《走进魔术》,此节课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先自己操作桌上的魔术道具,在尽情玩的过程中,发现奇妙地现象:硬币变小了;再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大胆猜测探究魔术道具,得出硬币大小不同的成因,最后运用同样的道理解密刘谦魔术的原理,接下来学生自己小组分别探究不同魔术道具,变魔术说魔术。整堂课是一个快乐的实践、探究、成长过程。再如学习合作分工一课,老师先是让孩子们单独观看视频,记录视频中出现的多种动物的种类,数量。结果自然是,同学们虽然很用心的记录,却因为动物种类多、视频速度快、记录方法不科学等等原因,统计结果并不理想。陷入这样一个“困境”后,老师开始启发孩子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分工完成任务,最后体验合作的有效,成功的乐趣。避免了课堂上生硬的灌输,以真切的试验让孩子自己感悟活动宗旨,效果明显。
思考: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通过这样一种细致的实践探究,让孩子们的固有思维模型完善改变重组,我想这样的课堂在孩子们脑海中是会留下深刻印记的。
3.生活性。
选用现实中真实的新闻报道或名人事迹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联系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走近魔术》的教学设计中,选用了刘谦春晚的魔术视频。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探究“大魔术”奥秘的欲望,活跃了孩子们的思维。在《百变陀螺》的参评中授课教师引入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舱中做的一个陀螺实验,对激发孩子们探究科学兴趣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巧妙导入了新课。再如如何培养合作精神一课中,老师引用了奥运冠军关于团队合作的经历介绍,同样很好地例证了“学会合作”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同学们聚精会神的眼神告诉我们,这些视频对他们内心的震撼,教育。
思考:
(1)把学生身边真实的事件或人物引入课堂,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在现实中感受、发展,枯燥的理论变为有滋有味的人物故事。
(2)本次听课中,老师精选事件资料,使课堂感染力增强,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氛围。
四.学习老师优秀的教学经验。
1、教师首先要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此次优质课评选特别设立了说课、讲课两个环节。上课前执教教师先进行5分钟的说课,个别教师因太紧张了,说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有几位教师不论是说课还是讲课一直落落大方,语言精炼,教态亲切和蔼,给人一种潇洒倜堂的感觉。有的老师脱稿说课,配合课件演示,徐徐道来,条理清晰,着实令我羡慕而敬佩。
2、要有深厚的功底。
此次听课活动,不少教师在言谈举止中渗透了自身的知识与涵养,教学语言的功底颇深,多位老师的评价语充满智慧与关爱,如,“你不仅有一双漂亮的眼睛,而且还有一双慧眼呢,你善于发现问题。”“你有一双巧手,还有一颗善良的心。”等等。在听课过程中,印象深刻,心想,如果我是在坐的一名学生,我一定会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我多么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呀!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又渗透出他们的功底之深,设计之巧妙,教法之灵活,应变能力之强,是我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深厚功底在综合实践课堂的平台与舞台中,对学生是一种重要的深远的熏陶和影响,对课堂氛围的主导作用更是明显。因此,每位教师定要严于修身,加强内在素养的提升。
教育是一门艺术,对于习惯了学科教学的我们来说,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更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在综合实践课教学方面,我只是一个大海边尚没有拾到任何贝壳的孩子,还需要不断学习积累。
再次感谢学校领导能够给予我此次学习听课的珍贵机会,我将认真反思,在总结中继续提升,多多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模式,虚心好学,力争将此次学习的先进理念付诸于今后的教学实践。
第五篇:综合实践课总结
综合实践课教学总结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生活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实现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关注生活世界、发现生活世界、探究生活世界、回报生活世界。
一、引导发现生活的真
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认知是与生俱来的,是感性的,缺乏一定的自主性、系统性。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老师给予示意,使学生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主动性、思考性、探究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发现生活世界的真。使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
二、引导理解生活的善
由被动认识生活世界到主动发现生活世界,学生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但是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因为年龄、生活环境、物质刺激等因素的关系,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是肤浅的。而且他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激情高却不能持久,认知生活世界停留于表面现象,探究问题能力不强。因此,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深度,要能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内涵,进一步理解生活。
三、引导体验生活的趣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体验生活对他们来说是遥远的事。而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最突出的特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调动手操作和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为学生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可以运用新知识、新信息去理解、说明、解决各种问题,体验生活小主人的乐趣。
四、引导感悟生活的美
生活中处处蕴涵着美,对于这一点,学生应该不仅仅满足于“有感”,而且应该有所“悟”。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是源自于对生活的“悟”。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世界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从生活小事“悟”起,开动大脑,运用双手,创造出一项项小小的发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着眼于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领域.与可能生活领域,使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协调,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相统一,认知、理解、感悟和体验融为一体,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学习活动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