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综合实践课

时间:2019-05-13 00:1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综合实践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综合实践课》。

第一篇:数学综合实践课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增设“实践与综合应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重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性的发展,初步形成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新的学习形式,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发展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保证。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必须考虑各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学习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提高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把握以下教学策略: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社会生活为载体。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二、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自行车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自行车的运动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比例等知识去解决自行车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变速车问题、合理安排档位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精心组织主题活动。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活动的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该教些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而是先要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

生活中不是缺乏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光。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纷繁复杂的变化,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思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诱发中产生探究的主题。例如:六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车轮均为圆的,但为什么不做成其它形状呢?从而诱发出“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的探究主题;四年级的学生春节期间拿到了许多压岁钱,不知如何使用好?从而引发出“压岁钱怎样用合理?”的探究主题;五年级学生在打电话过程中,觉得打电话很有技巧,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怎样打电话省钱?”这一主题……

数学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时,必须打破僵化的框架、软化学科体系,让学生从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中发现探究的主题。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把数学学科与美术、思品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圆的魅力”这个主题让学生体会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圆的美,知道祖冲之在圆周率计算上对世界的杰出贡献,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注重开展探究活动

主题活动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这是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主体部分。在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须体现如下四点: ⑴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过程,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探索、求知的主体。因此,我们深深懂得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选择问题,自己制定解决方案,给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权。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设计动态化的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实践活动,通过感官、数学计算、科学知识、人际协商解决活动中的冲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生动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⑵情境的创设

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学生积极投入问题情境中,自觉地参与数学实践的探究活动。如,教学“圆面积”课始,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学生喜欢看的解放军叔叔打仗中用手榴弹炸敌人的情境,通过电脑模拟实际的爆炸场面,再由此提炼出圆及圆面积公式推导简图,让学生回答: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选择有关信息,你可以求出什么问题?采用这种音像式问题情境,声像并茂、真实生动,使学生如临其境,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促进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⑶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防止出现互相推诿、被动参与或惟我独尊的情况,又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如让学生设计“自行车档位”方案时,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以获得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以利于学生更自然、更大胆、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产生共生效应,达到共同发展提高。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与人协调和施展自我,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⑷开放性思维

综合性的学习探究活动,必须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实践操作中、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中去应用数学,从而获得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策略。

五、交流探究成果

学生通过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成果。这些成果用什么方式来呈现、如何进行交流,这是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来进行指导的。

首先确定成果的表现形式:教师要做的事情首先是为学生创设“背景情境”,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果总结整理出来以后有什么样的生活和社会价值。然后,根据学生研究内容的类型,来确定实践成果的表现形式:制作实物成品或者模型;写出调研报告、小论文、提出建议;作出数据统计、绘制图表;写书信或者心得体会;编演剧本;办手抄报等等。

其次总结整理探究成果: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成果总结整理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尽最大可能,总结整理出自己满意的“显性成果”。成果的总结整理,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学生自己完成,具体情况根据学生活动成果的实际来确定,因此,教师的指导采用针对学生个人和团体来进行两种情况。

最后交流探究成果:根据活动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可以是个体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主要表现为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整理成果所遇到的困难,组织学生展开研究讨论;对学生研究讨论如何总结整理的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点拨、提示。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实践课,首先教师要积极的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数学,其次教师要关注学习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已获得的经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一方面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用新知识来升华旧知识。最后教师要重返学习者的角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中,在认真学习,勇于探索,不断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我们相信只有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掌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巧上好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兴的一门学科,由于还在探索期,因此实施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它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教育创造空间,另一方面,其自主性、综合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点,对任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出学生创新的火花。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领悟新课标的实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如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课

如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课

系马庄小学

张兴志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发现一个怪现象:有的数学教师教学诸如计算、概念、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等内容时,讲的是认认真真,头头是道。但是,涉及到数学实践课的时候就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干脆不上。其实,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这种类型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有益处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种类型的课程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应努力把握住问题的本质,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又应努力帮助学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指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报告自己的工作。

这种类型的课程应当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将课内外相结合。(《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 内容安排应强调问题情境相对简单、生动有趣、学生容易参与,可以把操作活动作为主要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力求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步骤,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争取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具体目标

1.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数学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索,引发学习的兴趣和培养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发展理解他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师应通过问题设计、求解过程的引导,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克服困难、积极进取;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具体目标

1.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于所用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初步获得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经验。3.结合实际背景,初步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要明确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标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更不是为了场面的热热闹闹,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体验(比如: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所感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二、要明确数学课和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联系与区别

从课程设置地位看,数学课处于主导地位,数学综合实践课则处于辅助地位;从课程设置功能看,数学综合实践课是数学课的延伸和发展。这是两者的联系。两者的区别在于:①教学目标不同;②教学内容不同(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可是每一单元后教材安排的内容,也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需要等而自己设置的内容);③活动方式不同(数学综合实践课,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在室内上或室外上等);④教学组织形式不同(数学课一般以一个班作为教学对象,而数学综合实践课,它可依据实际情况,把几个班或一个年级合起来上课);⑤教师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数学综合实践课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三、要明确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原则

①自主性原则,体现一个“探”字(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自由地、主动地去探究问题);②实践性原则,落实一个“动”字(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③趣味性原则,突出一个“趣”字(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乐趣);④异步性原则(学生各方面基础不同,活动后的收获也允许不同);⑤开放性原则,提倡一个“放”字(但并不意味着让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⑥合作性原则;⑦创新性原则;⑧发展性原则(要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综合与实践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课程。那么作为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它就不仅仅是获取、应用一个知识点,而是知识综合运用的专题性学习。它更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生活间的联系。由此可见,上好数学实践课是有其重要意义的。下面我就以我教学的《摆一摆,想一想》为例,浅谈一下怎样上好数学综合实践课。

一、提高认识,认识上要到位。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际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的一个趋势。强调让学生“做数学”,不如让学生知道事实数学更重要。小学人教新课标版数学中,每一册都安排了几节数学实践课,其目的是让教师根据学生所学内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力求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二、明确教学目标。

在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前,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确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的目标是什么?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标准》对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纵观目标内容,它主要体现了以下特性:

1、学科性。尽管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涉及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等内容,但它首先是姓“数”,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不是主要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例如:以“营养午餐”为主题,让学生进行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尽管需要学生搜集、理解有关配餐的常识,或者让学生知道有关均衡营养、定时定量用餐等生活常识外,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计算、理解、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仅仅获取有关营养配餐的知识。

2、综合性。从《标准》对各学段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阶段目标的阐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同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例如,在学过“圆的周长”计算后,六年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操场现场考察,并让学生实际测量操场的长度和直径,计算操场的面积和一周的长。再让学生思考200米跑,为何起点通常不在一条线上?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评选最佳设计方案。这样的活动综合了测量、估算、计算以及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增强了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教学目标的综合性。

3、实践性。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可以说,观察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打破传统数学的封闭性,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切感的内容引入课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积累经验还是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而非仅仅是积累实践活动的经验。经验不能等同于体验。就词性而言前者大多被作为名词使用,后者常常表现为动词;在汉语中前者被当作认识论的概念、知识或技能,后者则往往作为得到知识技能的一种过程、一种途径;前者指向的是真理世界,后者指向价值世界。

经验与体验又常常被大家混淆。其实一个简单的例子能凸显两个概念的区别:一位教师执教“摆一摆,想一想”一课数遍,但没有引起他内心的感受、反应和联想,对他来说只是拥有关于这节课的经验;另一位教师执教同样内容的课后通过自己的感悟、辩别与反思,形成了对这节课的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情感和领悟,他拥有的不仅是关于这节课的经验,还有更多的是体验。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需要的是经验还是体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妨以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下)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一课细细揣摩。

1、拟定教学目标

如果纯粹以“经验”为目的,这节课的目标(以下称目标一)可以这样陈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数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的规律,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果以“体验”为最终目的,那么目标(以下称目标二)则要重新定位:(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操作、交流等活动,巩固100以内数位及数值的概念;(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情感塑造学生的情感,用教师对数学及课堂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在交流反思中发现自己数学活动中的错误或别人的好方法,能及时改正或采纳。

两个目标不仅仅是字数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差异,这正是体验与经验的质的区别。在目标一中,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会有自己关于这个知识的经验,这个经验偏重于单纯的认知性理解,即以往教学中最强调的知识技能。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教学从整体生命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学观的致命缺陷。”但是,如果这个“经验”是一个情感的生命体,课堂便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在目标二中加大了情感的融入,特别指出了“用情感塑造情感,用态度影响态度”。

我们可以非常感性地欣赏这样一句话:“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入、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

2、体验数学课堂

体验数学课堂的维度是多向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数学概念间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还可以体验课堂里的教师、同伴、环境与氛围……每一项体验的内容不可能完全孤立,但可以从一些片断中有侧重地加深对体验的理解。

(一)——体验数学方法的价值。

请大家用三颗围棋摆在数位表上,摆1次顺便把这个数写下来。(学生独立尝试摆棋,并写下摆出的数)先是学生独立操作,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反馈。从独立操作到小组交流并非在“追风”,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从无序到有序,最终有了自己心目的最佳摆法,让认识活动本身与学生的认知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发生了关联,而选择最佳方法让学生的愿望和喜好也介入了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中,这正是经验升华为体验的转折点。

(二)——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还想继续摆棋子写数吗?你们可以从1、2、4、5颗棋中选,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摆一摆,记一记。(学生活动)

师:我们还是不急着说,请你帮你的同桌先检查一下,他摆对了吗?(学生活动)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帮助同桌检查的。

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这个过程中摆棋子的方法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已有的先在感受出发去参与、体验多角度检查的策略,很显然学生对摆棋写数的知识有了自己的态度,他们亲近或排斥某种方法,特别是在检查的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更深的感受与领悟。

(三)——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

师:刚才我们分别用1-6颗棋摆出了相应的数(演示)。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如果用7、8、9颗棋各能摆出多少个数呢?

这里,学生的活动是以自身的需要为动力而展开的,在摆与猜测之间是否能建立学生想象中的关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猜想与验证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猜想不是凭空,验证也不只是一种模式,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各自的结论,此时摆与想会以一种全新的意义融入学生生命之中。这正好说明了体验的结果不仅仅是产生情感或对所学知识的喜好,更重要的是生成新的意义,即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对这一知识有更新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提升为一个数学方法或一种数学思想。

(四)——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师:突然想起一件事,我的年龄正好可以用7颗棋子摆出来,你能猜出老师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吗?

“70岁与7岁”这种丰富的联想,不再是学生的生活、意识或生命中无关的东西,在这个片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认知结构、价值取向或自己已有的经历去理解、感受、建构知识,从而生成自己对知识的独特感受、领悟和意义,在学生各自的生命中有了一次更深刻的体验。

我们可以再一次感性地品味这句话:“我听到过,过眼去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了,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

三、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有新意,那么如果在课上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马上注意力就被吸引来,从而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上“摆一摆,想一想”时,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摆,又要想。所以,几次摆棋,从随意摆棋写数→怎样摆不遗漏又快→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摆验证猜想→不摆棋直接写数,都要求学生边想边摆。任务难度不断提升,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时,新的发现让学生看到数学蕴藏的无穷魅力,发现和创造的愉悦体验也能激励学生不断地参与到下一个数学活动中去。

四、适时地加以组织和指导。虽然教师在一开始就做好了活动定向的引导,但是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仍有可能会偏离教学的目标或出现活动进行的不那么有效,甚至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观察和适时地提问,收集反馈信息,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加以组织和指导。

五、及时地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既然教师在设计这节课的活动是有意识地定向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活动结束之后,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达到让你所期望的目标。教师应当采用适当的启发策略,让学生在他们的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或结论,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个具体的操作上。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内容都来自学生身边那些真实的生活例子,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有数学”。实践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以动手操作,实践为主,通过多种感官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知识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求异的精神。有效的数学实践课将带给学生无限的思维空间,我们应上好每一节数学实践课。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本站推荐)

五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会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下是五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欢迎阅读。

1,了解调查有多种方法。学习调查方法。

2,学习设计调查问卷,学习统计分析数据。

例如:社会上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上课时,我们有一些学生总不爱发言,怎么办?妈妈总让我读书,但应该读什么书好?这些问题和困惑,我们应该去研究它。今天我们提供四个参考主题,并以《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为题展开研究。

1、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2、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3、小学生安全问题的研究;

4、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1、通过以《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为研究主题,达到一个共识就是让学生都来阅读内容健康的课外书,营造读书气氛。

2、通过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调查和探究,引发对自身问题的关注。

3、反映调查或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4、能依据研究的结果,自主提出对策。

讨论确定:

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调查对象。

2,设计调查问卷。

3,打印调查问卷。

4,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5,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调查统计图。

6,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问卷(参考卷)

A 男 B女

A科幻类 B文学类 C历史类 D漫画类

A不到一本 B两到三本 C四到五本 D六本以上

A一小时以内 B两到四小时 C五到六小时 D七小时以上

A支持 B不支持 C介于两者之间

第四篇:在数学综合实践课中

在数学综合实践课中“做数学”

打柴沟镇中心小学

崔金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过分强调共性全“优”,忽视了学生个性爱好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恰恰弥补了单一学科课程的不足,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都能得到发展。正如现在的数学教学中一个值得提倡的教学理念——“做数学”,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把数学课堂教学设置成一种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

因此,我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摸索中,结合我的数学教学进行了大胆尝试,增加了大量的活动内容,进行“折、拼纸片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面积、超市价格小调查”等。这些课题虽然不很“经典”,但却很“鲜活”,在时空上离学生近,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那么,在综合实践中“做数学”,怎么做呢?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必须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相关的活动,设计的活动一般是为了突破某一知识难点或巩固某一知识内容而设计的,也就是要有目的性,才能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了这些启示,我便开始了“做数学”的寻觅。

一、挖掘资源 找寻“做数学”内容

地球上的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们的节水意识还很薄弱,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常年漏水的水龙头、公共场所哗哗作响的流水声、校园里同学用水枪相互喷射的恶作剧„„这些问题和现象也促使我们反思。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数学是无意义的。那么,教学中我们何不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可以进行数学学习的“项目”呢?又恰巧我们学校近阶段地下水管破裂,导致用水量大增,水资源严重浪费,且不单单是这方面遭受损失,那么,何不以此为题针对其中一系列的问题展开呢?

基于这个出发点,我确定了三点:

一、选择的内容主题即要学生“做”的项目必须是对现实世界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所选择的内容拥有现成的可获得的资源,既存在于学生周围的,又是教师可以进行再创造的真实主题;

三、内容的选择该与学生学习数学有关的,又够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的内容。

二、活动实施过程:

1、启发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

当我把测量一个水龙头1分钟的滴水量的任务一布置时,学生一片茫然:该如何测量呢?这时,我拿出早已准备好“止咳液”里的小量杯,以及从实验室借来的量筒。学生观察上面的刻度线,并说明每格表示10毫升,当把水龙头开成滴水状态时,便可测出1分钟的滴水量。在接下来的课上,学生们从家里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测量工具,并要求分小组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测量任务,在小填写统计表时,学生在全班交流了各自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有的用“太太口服液”的小药瓶测量,一个药瓶容积是10毫升;有的用医院注射用的针管测量;有的用量杯、有的用试管„„。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学生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选择了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动手做”中发现学生的潜在错误,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这次实践调查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很强的活动,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一次“做数学”的实践经验,而且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知识背景来发展和增强对节能、环保的理解,领会从计算数据到具体实例的转化方法。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能进行纯粹的单位换算,但在遭遇实际问题时,还是显得束手无策、错误较多。这时我给出提示:一个水龙头一天的滴水量 = 1分钟平均滴水量×60×24=()毫升=()升;一年的滴水量 = 一天滴

水量×365=()升=()立方米=()吨;在计算将容积单位转换成重量单位时,由于涉及到没有教过的知识,我再次做了指导:1立方米的水重1吨。并要求学生结合本地城区水价1.8元/吨,计算出相应的水费。

三、丰富的学习经历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高质量的“活动”课,强调学生的体验,要求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做数学”的过程就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增长智慧的过程。学生在调查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是丰富的、综合的,既有数学方面的、也有环境和生态方面的,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观察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能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全面发展。

1、认识到水资源的浪费程度

学生将自己调查计算出的数据在全班交流,从数据的整理分析中,他们都清楚地认识到:一个水龙头1天的滴水量大约在100升左右,相当于容积为5升油桶40桶的水量。一年大约浪费36.5立方米即36.5吨的水。够一个三口之家用4个月。学校有20个水龙头,按这个滴水速度,学校每年将要多支付一千三百多元的水费。这时,我才告诉同学:"由于水管破裂等原因,这个月学校已经支付了两千多元的水费„„话音刚落,学生个个发出深思:看着这么多令人心惊胆颤的数据,我们不能不惊醒:如果我们不珍惜宝贵的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2、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班级 “交流你我他”的空间里,学生们展示了他们通过多个渠道多种途径查找到的资料,有较出色的分析报告、小故事、节水“金点子”等;如:学生有从网上得知的:地球表面的水储量大约有140亿亿立方米,但淡水资源只有3.5亿亿立方米,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仅有0.34%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全世界60%的地区供水不足,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40多个严重缺水,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供应。每天约有6000名——35000名儿童因缺水而死亡;„„

通过大量的资料和信息,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目前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危机感,从而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感。

四、“做数学”向老师提出的要求

“做数学”是一个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借鉴他人在探索、发现问题时的经验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并在整个过程中反思、总结,最后归纳、提炼、而这些都需要其他人的帮助、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支持。结合综合实践课开展,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活动从总体上进行组织、安排。教师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过于注重形式,应放手让学生在蕴含鲜活内容的活动中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生动活泼而又真实的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与学生携手踏上“做数学”之途!

第五篇: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

一、要在经历过程中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像其它数学课一样,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注重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已有知识及学习经验,在过程感受数学方法、思想,发现数学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区别于其它数学课,在一节课中,它没有固定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有待于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来,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学习同一内容,更不能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学生的发现作为知识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赛场次》这一课,教学目标是:

1.了解“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能够知道解决比赛场次类似的问题可以用画图法、连线法、列表法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遇到复杂问题能够主动地从简单问题入手去寻找规律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仍是实践活动课的灵魂 通过有效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 目的,所以我们在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仍需把握这一灵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我们日常的数学课相比,给学生留有的思维空间更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数学思考的位置”给留出来,让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巧妙设计,使数学实践活动课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应用,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定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形势上热热闹闹,人人都教能积极参与,让数学活动课丢失了数学味,这样就失去了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意义。如,我在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时,就重点设计了如何让学生在操做七巧板时,数学思维得到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数学思考:

1.观察七巧板,说一说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分小组整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然后向全班汇报。

3.利用七巧板,移动一块或两块,成为另一种图形。4.解决由七巧板组成的图案的面积问题,一是解决香港第34届数学竞赛会标的面积(给出用字母表示的一个图形的面积,算出整个会标的面积),二是给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求出每一个图形的面积。在这四个有层次的活动中,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的面积知识、分数知识主动地应用其中,而且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较难问题时有了一定的策略,让学生始终在活动中不断 的思考,而且使他们的思维层次不断地在提升,实现了日常数学课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结合。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 在数学中有机地渗透数学文化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延伸的空间比较深,学生活动的范畴比大,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比较多,这些因素就为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名著、著名数学猜想、数学史料等。如,我在设计《七巧板》时,让学生收集七巧板的来历在课上做交流,了解宴几图与七巧板的关系;在设计《比赛场次》时,最后环节向大家介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 把一个比较复的杂的问题“退”到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的,再解决就容易了。

下载数学综合实践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综合实践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上好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

    如何上好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自主性、开放性、研究性学习重构整个课程已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推进,数学教学活......

    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学校生活、走进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一、活动主题: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 二、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学校......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请大家先观察下列生活中一些现象(多媒体演示),再回答问题: (1)一位外地教师问小王裘村中学在什么位......

    综合实践课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结果的通报各初中、中心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必修课程。近年来,各学校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与实验,取得了一定成......

    综合实践课

    一、 活动主题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两千多年流传下来的良好的传统。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谢、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因此,设计了该主题活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几种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几种“课堂教学”类型 邱菊 作为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学生亲历真实的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获取真实的体验,在实践任务完......

    《数学之旅》综合实践课开发报告

    《数学之旅》综合实践课开发报告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 徐杨 一、 课程背景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得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尝试,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材料建构三位数加法模式。2、能力目标:发展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