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美术活动:蜘蛛织网
小班美术活动:蜘蛛织网
开发区红石崖中心幼儿园 庄春蕾
活动目标:
1.了解蜘蛛织网捉虫的特性,能用短直线来表现蜘蛛网。2.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进行绘画和粘贴。3.感受线条的美、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
1.课件、相关视频、幼儿每人一份绘画材料。
2.作品展示用的大树和房子(报纸和泡沫板制作)、鱼线、曲别针 3.轻音乐伴奏带。
4.幼儿事先了解蜘蛛的相关知识。活动过程:
一、观察课件,看蜘蛛是怎么织网的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看(放课件)它是谁?它会干什么?它为什么要织网?宝宝们想不想看一看今天这位好朋友是怎么织网的?(放课件)
二、观察蜘蛛织网、激发幼儿兴趣
1.蜘蛛可会捉虫了。瞧,有虫子飞过来了!小蜘蛛真开心啊。咦,为什么没抓住他们呢?对了,蜘蛛还没织好网呢!
2.蜘蛛要开始织网了,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织的呀?(放课件)
3.它是怎么织网的呀?(从这条线连到那条线)这根线是怎么样的?(直直的)有没有断呀?(对了,两头都要连住)织了一根够不够呀?蜘蛛又要织网了。(边看边说:从这条线连到那条线,线要直直的)
4.我们也来学一学蜘蛛是怎么织网的(请幼儿一起伸出小手指一起学蜘蛛织网)要从这根线开始连到那根线停。
5.蜘蛛也要加快速度喽,虫子马上就要飞来了!
6.这一块地方织好了,还有哪里要织?(这边也要织,蜘蛛快点织,加油)7.哇,网织好了!可以粘虫子了!这次能粘住虫子吗?(放课件)8.提示瞪大眼睛好好看,瞧,有几只虫子飞过来啦?粘住了几只虫子呀?为什么只有两只呀?还有一只为什么飞走了?(奥,原来这里有漏洞了,小蜘蛛刚才织网的时候太粗心了,落下了一块,谁能帮小蜘蛛想一个好办法把网织的密一 1 点?(小结:一条靠着一条距离近一点),好,让我们和小蜘蛛一起把这个漏洞织好,这样小虫就不会逃跑了。)
三、幼儿作画,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宝宝们也想学聪明的小蜘蛛来织网吗?
(2)织网的时候要把线画的直直的、一条线靠着一条线距离近一点,还有线一定要和两边的线连住,不能断掉,小蜘蛛就是这样织的(简单师范),不然虫子就会飞走了。
(3)等你织好了网,就可以用网粘虫子了,用胶水把小虫粘到网上,看看你的网粘住了几只小虫。一定记住密密的网才可以粘更多的虫子哟。
2.巡视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帮助幼儿将作品悬挂在喜欢的位置上,并进行同伴分享。
四、展示作品,进行交流评价
1.宝宝们的作品都完成了,看看你最喜欢哪张网?(围绕画得密密的、直直的,连住不断开)
2.引导幼儿说出小蜘蛛能帮助人类捉很多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延伸活动: 1.了解蜘蛛织结网的科学知识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其实真正的蜘蛛是这样织网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放音乐视频,展示蜘蛛织网的过程。
“小朋友,蜘蛛喜欢在房檐和大树下织网,它是怎么织网的啊?”(转着圈织网的),对:“今天,为了快一点将网完成,我们是分割着来织的,等小朋友网织的熟练了,可以尝试一下和小蜘蛛那样转着圈来织网,好吗?。我们一起到院子里找找小蜘蛛还会在哪里织网”。
3.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红石崖中心幼儿园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日
第二篇:中二班美术《小蜘蛛织网》
小蜘蛛织网
活动目标:1.感知线条的长短、疏密变化。
2.初步尝试运用线条的长短、疏密变化进行绘画。
3.体验线条组合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重难点分析:重点:感知线条的长短、疏密变化。
难点:初步尝试运用线条的长短、疏密变化进行绘画。活动准备:《小蜘蛛织网》儿歌视频,蜘蛛网示范画一张,示范画用
背景图一张,幼儿作画背景图人手一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观看《小蜘蛛织网》儿歌视频,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蜘蛛网是什么样子的,引导
幼儿发现整个网全是由线条组成的。
2.感知和学习线的长短运用。
3.感知和学习线的疏密运用。
4.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如何画蜘蛛网。
5.教师边讲边示范。
6.教师示范完毕,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7.点评:教师评价个别作品,指出长短、疏密运用得好
和不好的地方,并给予表扬。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跟爸爸妈妈蜘蛛网的用途并绘画蜘蛛网。
第三篇:蜘蛛织网教案
蜘蛛织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工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2、学会13个生字,理解“蜘蛛、重新、打破、从头、灰心、终于、结实”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4、注意学生耐挫心理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蜘蛛织成大网的艰难历程。
2、教学难点: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并将领悟的道理指导自己今后的言行。因为从现象抽象出本质是一次飞跃,从思想转化为自觉行为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更高层次的飞跃。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此飞跃的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精读课文第1段,学会“蜘、蛛、织、阵、丝、断”6个生字,理解“蜘蛛”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把字句”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蜘蛛织网的情况。
2、收集有关蜘蛛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3、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课前观察过蜘蛛的同学有哪些?你能说说蜘蛛结网的情况吗?(2)你还收集了有关蜘蛛的什么信息?能与大家共享吗?(3)出示课题。正音:蜘蛛(zhīzhǖ)、织(zhī)。这三个字可以怎么记?——教师补充有关蜘蛛的知识。
2、听录音朗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3、听后交流。
学生说说自己想说的,提自己想提的问题。
4、学习课文第1段。
(1)自由读第1段,用数字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2)齐读第1句,想想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3)教师示范读第2句,引导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怎么读会更好?(4)学生仿读,在仿读的过程中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图画,描绘蜘蛛在织网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6)找出文中的“把”字句,学着说一句“把”字句。(7)欣赏课文第一段录音示范读。听后仿读。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看卡片抽读生字、新词。(2)口头扩词比赛:
织——织网、织布、织衣…… 丝——丝线、吐丝、丝绸…… 断——刮断、打断、折断……
(3)把文中的“把”字句改为“被”字句。(4)说说今天学的生字怎么写才能写好?
2、课后作业。
(1)6个生字看一遍、想一遍、写两遍。(2)朗读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重、破、冰、终于、实”。理解“重新、打破、从头、灰心、终于、结合”等词的意思。
2、初步学习数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3、学习课文第2、3、4段,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功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
朗读磁带、各种图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读生字卡片并口头组词。
(2)尽量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说说蜘蛛在织网时碰到了什么困难?
2、听第2—4段录音朗读,思考:蜘蛛织网时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圈出有关词语。
3、学习第2段。
(1)抽读课文第2段。
(2)请学生想想:蜘蛛在困难面前会是怎么样?(3)面对困难,蜘蛛又是怎样做的? “重新”是什么意思?
(4)自由读课文,想想:蜘蛛重新织起网来,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学习“打破”。(5)“……把网打破了”与第1段的“……把丝刮破了”进行比较,了解“把字句”的特点。(6)在再次遇到困难时,你如果是蜘蛛会怎样想呢?又会怎么做呢?
4、学习第3段。
(1)学生运用第2段的学习方法,同桌协作学习第3段。(2)学生汇报协作学习成果。
(3)听录音朗读第1—3段。比较“刮、打、砸”有什么不同?能调换吗?
5、学习第4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4段。注意与前几段课文比较。(2)学生说说自己对本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将课文中描写蜘蛛在碰到困难时的态度的词语划出来进行比较,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
(4)再读课文中蜘蛛怎么做的句子,想想蜘蛛为什么能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停地织,结果怎样?“终于”是什么意思?能否换个词语说说?
6、仿读录音朗读第1—4段。(1)听——仿读。
(2)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1)7个生字、6个词语,看一遍、想一遍,抄写两遍。(2)课堂作业本第92页第2、3、4题。
2、课后作业。
(1)用上“终于”,写一句话。(2)说说下面词语的搭配:()()
一阵()一张()()()
第四篇:蜘蛛织网教案
蜘蛛织网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蜘蛛织网的不易和不怕困难的精神。3.主动积累“一只蜘蛛”、“一阵大风”等“词语,会用“把”、“终于”、“高兴”说话。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蜘蛛织网的不易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能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吗?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有关动物的谜语,看谁能猜出来。请认真听:小姑娘,日夜忙,会抽丝,会织网,织出网来不捉鱼,捉些小虫当口粮。这个小动物是谁呢?(蜘蛛)3.师:对,是蜘蛛。(出示蜘蛛图片,并贴在黑板上)(板书:蜘蛛)
4.师:你们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吗? 生自由说。(板书:织网)生齐读课题。
5.师:我们已经学习这一课的生字,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叫出它们的名字?(能),那咱们就来做个开火车的游戏,小火车开起
来。
6.师:小火车开得真好,没有停一下,看来同学们已经把生字记牢了,那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蜘蛛织网》。再齐读一遍课题。7.师:关于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8.生提问,师归纳板书:
织网干什么? 遇到哪些困难? 面对困难,蜘蛛怎么做? 结果怎么样?
9.师: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是就是咱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蜘蛛织网的不易和不怕困难的精神。3.主动积累“一只蜘蛛”、“一阵大风”等“词语,会用“把”、“终于”、“高兴”说话。
二、探究新知。
1.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11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果在读的过程中还有不认识的汉字,你会怎么办?好,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2.指明说课文共几段?
3.谁愿意用最好听的声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呢?(认真听)
4.你读的可真好听,掌声鼓励!谁还愿意把自己的读书声展示给大家?哟,这么多小手举起来了,看来咱们班的孩子都爱读书,那我就找五位同学来分自然段读一读,好吗? 5.你们把字音读的那么准,把句子读得那么通顺,看来同学们刚才都用功去读书了,那现在我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能)
⑴蜘蛛织网干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读给大家听好吗?
(2)蜘蛛在织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在文中找一找,用——画出来。看谁读的最用心,画的最准确。
谁完成任务了,勇敢的举起小手让老师看一看。指明读。生:它刚织了几下,一阵大风 吹来,把丝刮断了。
刚织好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网打破了。
织啊,织啊,眼看网快要织成了,一阵冰雹砸下来,又把网砸破了。
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自由的读一读这几个句子。谁愿意读第一句?
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大风)谁能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是什么样的大风把网刮断了?请你读,哟,还真是一场大风,你把“一阵大风”读的重了一些,是吗?
请同学们齐读这一句。
蜘蛛刚织了几下,大风就把网刮断了,现在蜘蛛又遇到困难了,谁来读第二句?
蜘蛛又遇到了什么困难?(板书:雨点)
是啊,雨点把网打破了,是一场什么样雨呢?(大雨)谁愿意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雨点的无情? 雨点有点大了,谁能让雨点下得再大些?
我感觉到了,这些雨点可真大啊!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看来蜘蛛遇到的困难可真不少,它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一起读第三句。
这次蜘蛛又遇到了什么困难?(板书:冰雹)
谁知道冰雹是什么样子的?从天上下来的冰块,大小不一样,有的像绿豆,有的像黄豆,还有的像鸡蛋那么大。
这次出现的困难更怎么了?(更大)是啊,蜘蛛遇到的困难一次比一次打大,受到的打击一次比一次大。让我们一起把这三句话读一读,体会蜘蛛织网的不容易吧!
同学们,这三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都有一个“把”)你们能仿照着例子也来说一句话吗?
(3)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小蜘蛛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边找便用 画出来。
谁完成任务了,勇敢的举起小手让老师看一看。指明读。
当大风把网刮断后,蜘蛛是怎么做的?你来读。生:蜘蛛重新织起来
当一阵雨点把网打破后,蜘蛛又是怎么做的?你来读。生:蜘蛛不泄气,又从头织。
当一阵冰雹把网砸破后,蜘蛛又会怎么做?你来读。
生:蜘蛛不灰心,再重新织。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蜘蛛不怕困难、蜘蛛面对困难不灰心、不泄气。(板书:不灰心、不泄气)
面对这样一只不怕困难的小蜘蛛,我们要不要夸一夸他? 生:蜘蛛,-----------------大家想一想,这么一只不灰心、不泄气的蜘蛛,他织网会成功吗?(会)
是的,只要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泄气,坚持做下去,就一定会成成功的。
让我们一起来读:织啊,织啊,它终于织成了一张又大又结实的网。(板书 :画图)
蜘蛛的这张又大又结实的网来的容易吗?(不容易)是啊,它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终于成功了。谁能用“终于”说一句话?
你们说,蜘蛛这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快乐、自豪)
是啊,我们都会为蜘蛛的成功高兴的,让我们用高兴的语气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吧!
谁能用“高兴”说一句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只蜘蛛吗?(喜欢),用我喜欢蜘蛛,因为-----------------。
让我们带着对蜘蛛的喜欢,再来读一读课文吧。从蜘蛛织网中,你会想到些什么?或者说你明白了什么?
第五篇:蜘蛛织网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蜘蛛织网》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是一篇生动且深刻的童话故事。课文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描写了织网的蜘蛛遇到的困难,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不容易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课文语言简洁、流畅,并配有插图,巧妙的将哲理寓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告诉我们做事要不灰心、不泄气,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教学目标】
1、复习12个生字,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蜘蛛织网的艰难历程,从而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教学重点】
1、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朗读中感受蜘蛛织网的艰辛,并能联想到自己,通过本文的学习,在学生们的成长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并指导自己今后的言行。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蜘蛛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复习词语。
(1)幻灯片出示词语:织网、一张、终于、结实、捕捉。学生齐读。
(2)开火车读。
3、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一只蜘蛛在(),它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蜘蛛(),它坚持织,最后()织成了()又大又()的网。蜘蛛高兴地坐在网中()飞来的害虫的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蜘蛛织网时遇到困难的句子。
三、精读品悟,感受艰辛。
1、学习第一次困难。
①课件出示:它刚织了几下,一阵大风吹来,把丝刮断了。
②朗读感受风很大,把蜘蛛刚织了几下的网刮断了。(板书:大风)
2、学习第二次困难。
①课件出示:蜘蛛重新织起来,刚织好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网打破了。
(板书:雨点)
② 体会当时的情景。这会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
③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次困难。
①出示句子:织啊,织啊,眼看网快要织成了,一阵冰雹砸下来,又把网砸破了。
②、理解认识冰雹。(课件出示冰雹的图片)
③、指导朗读。
四、精读品悟,感受勇气。
过渡: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蜘蛛是怎么做的呢?
1、体会蜘蛛遇到困难时的坚强意志。
2、理解不泄气、不灰心的意思,通过反复读,体会蜘蛛的不泄气、不放弃。
五、品尝成果,分享快乐。
1、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张又大又结实的网。
2、夸夸小蜘蛛。
3、从朗读中感受蜘蛛成功的喜悦。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总结: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蜘蛛终于成功了,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不灰心、不泄气;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替蜘蛛高兴吧,因为它的不灰心、不泄气,感动了你我。
2、口语交际:
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学了课文你从蜘蛛蜘蛛网中学到了什么?
3、课外作业:把《蜘蛛织网》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身边的人听。
【板书设计】蜘蛛织网
大风 雨点 冰雹
不泄气 不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