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1、要了解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首先弄清楚什么叫资本总公式。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W—G—W,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再转化为商品,为买而卖.而资本的流通形式是G—W—G,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再转化为货币,为卖而买。而在W—G—W循环中,开始是一种商品,结果是另一种商品,后者退出流通转入消费,这一循环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是使用价值。相反,G—W—G循环是从货币出发,又返回成货币,这一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也就是说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商品再将货币出卖换回货币的过程,交换的目的就是再次获得货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货币购买者仅仅是为了获取等量的货币,而没有实现价值增值,这个运动就毫无意义。因此,资本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这个过程完整形式是G—W—G’其中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值额△G。这个增值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这个公式中前后货币是不同的量,预付一定的货币经过一个流通的过程收获更多的货币。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值了。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论》提到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意思是形式上资本总公式和商品经济的规律是对立的,因为按照商品经济的规律,在商品流通中,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的,在交换中价值只发生形式的变换,并不发生价值量的改变,不会出现价值的增值。例如我从甲手中购买商品再把商品卖给乙,先买后卖,这对简单商品流通在次序上是颠倒了,但对甲和乙来说,不论是简单商品流通还是货币流通,都是以单纯的买者和卖者出现。同时,资本家也是以单纯的货币所有者和商品所有者相对立的。可见,买和卖单纯的次序颠倒,并没有越出简单商品流通领域,不能说明价值为什么增值。但实际上在商品流通中商品的价值确实增值了,这种等价交换与价值发生增值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3、资本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这是因为在商品流通中,如果是等价交换,商品按价值进行等价交换,那么很明显任何人从流通中得到的价值都会大于他投入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剩余价值的产生。如果是不等价交换,通过贱买或贵卖,虽然可以使某一方得到便宜,但资本家不仅会站在买者角度也会作为卖者出现在市场上。贱买贵卖没有增加价值总量,只是改变了价值在不同人之间的分配。流通中的价值总量不管其分配情况怎么变化都不会增大。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因此得到一个双重结果就是资本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意思就是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问题的条件。
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劳动过程是一般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特殊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性质,分析价值增殖过程,目的是揭示剩余价值的根源。
(一)劳动过程分为一般劳动过程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1、一般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首先要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的形式来加以考察。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劳动过程中,人们既改变自然界,也改变人类自己。人的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劳动对象是区别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和原料。所有原料都是劳动对象,并非所有劳动对象都属于原料。劳动对象的范围大于原料,因为劳动对象还包含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劳动资料随着劳动力的发展而发展,对于判断社会经济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从广义地说,劳动资料包括劳动过程的进行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如土地、厂房、道路、运河等等。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一个使用价值究竟表现为原料、劳动资料还是产品,完全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起的特定的作用,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一个使用价值既可以表现为原料,又可以表现为劳动资料或者产品,其原因在于每种物品都具有多重属性,从而有多种用途。如牛,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作为劳动资料,是畜力;在畜牧养殖业中,牛又是产品;在食品制造业中,牛又是制造牛肉的原料。劳动过程是生产消费过程,正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被吞噬掉。生产消费是为创造产品而消费产品。劳动过程,作为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显示出两个特殊现象: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的;其次,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资本家支付劳动力价值,劳动力归资本家使用。在这里,劳动力作为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发生了分离。
(二)价值增殖过程。
1、价值的形成过程。产品—资本家的所有物—是一种使用价值,我们的资本家关心两点:一是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要生产用来出售的商品;二是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正如商品本身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一样,商品生产过程也必定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每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物化在它的使用价值中的劳动量决定的,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可以把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过程看成是用这种生产资料生产的产品的劳动过程的前期阶段,因此包含在生产资料中的过去劳动,即价值,可以随着新产品的形成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者新加的劳动形成新的价值: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只考虑劳动的量,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形成价值的劳动是物化劳动——劳动由运动形式转化为对象性形式;形成新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过程是价值形成的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不能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
2、价值增殖过程。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劳动力的维持和劳动力一天的耗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前者绝对它的交换价值,后者构成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力是商品,商品在让渡的过程中,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产生的分离的,工人获得劳动力价值,资本家获得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劳动力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维持工人一天生活所需的生活开销所决定。而资本家一旦买到劳动力这种商品,使劳动力创造出的价值是可以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的。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实现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3、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比较。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一)以劳动二重性为依据,分析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产品价值形成上的不同作用。
首先,劳动力在价值形成上不同作用:
1、同一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二重作用:(1)同一次劳动,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把旧价值保存在产品中,带来劳动结果的二重性。生产资料的价值由于转移到产品上而被保存下来,新价值是在转移旧价值的过程中附加在产品中的新劳动。因此,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形成是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实现的。(2)同一劳动的二重结果是由劳动的二重性产生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转移旧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具体劳动是指由于生产各种产品的劳动不同而产生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任何劳动都要耗费同样的劳动时间,复杂劳动也可以通过换算,与简单劳动一样,用劳动时间来计算。“由于他的劳动是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劳动;他加进去一定的价值量,并不是因为他的劳动具有特殊的有用的内容,而是因为他的劳动持续了一定的时间。”同一劳动,作为具体劳动,把旧价值转移到产品中;作为抽象劳动,在产品中创造新价值。(3)同一劳动在产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可以从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价值的变动中表现出来。
其次,生产资料在产品价值形成上的不同作用:(1)生产资料转移旧价值。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只是它作为生产资料而失掉的价值,或者说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过程中丧失掉存在于旧的使用价值形态中的价值,才把价值转移到新形态的产品上。生产资料的不同因素在价值形成中有不同的转移方式。工人不保存旧价值,就不能创造新价值。生产资料被消耗的只是它们的使用价值,其价值“再现”在产品中。(2)劳动力价值的再生产和增殖: A、劳动力价值是通过劳动“再生产”出来的;B、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会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事实上也就说明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本身的价值增殖过程中所执行的不同职能。不变资本: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我们称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我们称之为可变资本。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作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的;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则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区别的。
三、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价值变动的结果。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价值变动的结果。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的总和而形成的余额。
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的相对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称为剩余价值率,即:m’=m/v。从流动劳动的形式来看,剩余价值率是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即:m’=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这两个比率把同一种关系表示在不同的形式上:一种是物化劳动的形式,另一种是流动劳动的形式。”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法:
1、必要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
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他每天平均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取决于每天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工人在这个时间内从事的劳动成为必要劳动。资本家预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值v,就是按照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的。我们假定这个必要劳动时间为6个小时的工作,即半个工作日。工人被资本家雇佣后,工人首先要通过创造新价值来补偿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这种价值的生产表现为再生产。
2、剩余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 超过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时间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超出必要劳动的劳动称之为剩余劳动。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或者说这一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段时间形成的价值成为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m’=m/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四、工作日。由于绝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长度为基础,所以,工作日的长度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中心问题。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假定劳动力价值不变,则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定量,工作日长度随着剩余劳动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工作日是可以确定的,但是它本身是不定的。”
五、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量由可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率所决定,也就是由劳动力价值的大小、雇工人数的多少和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三者决定的。
(一)决定剩余价值量的第一个规律: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等于预付的可变资本量乘以剩余价值率,或者说,等于一个劳动力的价值乘以该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再乘以同时受剥削的劳动力的数目。
M=(m/v)×V
= k ×(a′/a)×n
K表示一个平均劳动力的价值,a’表示剩余劳动,a表示必要劳动,n表示所使用的工人人数。
因此,“在一定量剩余价值的生产上,一种因素的减少可以由另一种因素的增加来补偿。”这一规律探讨的是要保证固定的剩余价值量,k,m’,n之间的相互补偿关系。如:剩余价值率降低,可以通过可变资本的增加或者雇佣工人人数的增加来弥补;可变资本降低,可以通过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或雇佣人数的增加来补偿。
(二)决定剩余价值量的第二个规律:平均工作日(它天然总是小于24小时)的绝对界限,就是可变资本的减少可以由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来补偿的绝对界限,或者说,就是受剥削的工人人数的减少可以由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的提高来补偿的绝对界限。第二规律以剩余价值率为中心,考察剩余价值量的变化,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存在一定的界限。
(三)决定剩余价值量的第三个规律: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已定的情况下,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同预付的可变资本量成正比。第三规律以雇用工人人数为中心,分析剩余价值量的变化。规律告诉我们:不是任何一个货币额或价值额都可以转化为资本。相反地,这种转化的前提是单个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手中有一定的最低限额的货币或交换价值。
(四)资本家对雇用劳动者的强制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对雇用劳动者的强制关系。
(1)资本发展成为对工人的指挥权。
(2)资本发展成为一种强制关系,迫使工人阶级提供剩余劳动。(首先是对劳动力,接着就是对劳动者-工人,最后是对工人的劳动。)
(3)生产资料转化为占有他人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合法权和强制权。生产资料对工人的强制,造成人和物的关系的颠倒。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由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可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即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我们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作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我们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作相对剩余价值。
(二)协作。
1、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人数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 ——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的生产。“一定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等于一个工人所提供的剩余价值剩余同时雇佣的工人人数。工人人数丝毫不会改变剩余价值率或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最初的协作只是使剩余价值发生了聚集。
2、协作生产的社会化性质:协作改变了劳动过程的性质,使劳动具有平均性质,成为带有社会性质的劳动;协作改变了生产条件的性质。协作劳动所使用的生产条件具有规模经济的性质;协作使生产条件成为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生产条件。“这种生产资料„„取得了社会劳动的条件或劳动的社会条件这种性质。”——协作更易通过平均达到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从而使产品的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符合。
3、协作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协作创造了新的生产力:“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称作协作。”协作激发了竞争心和特有的精神振奋,从而提高了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协作为分工创造了条件,协作便于发现劳动者的长处:“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 协作可以在短时间投入大量劳动;协作扩大了劳动的空间范围,便于开展大型的劳动过程;协作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从而更好的利用生产资料。
4、协作产生的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1)工人作为社会工人所发挥的生产力,是资本的生产力。(2)协作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特有的形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里也存在着各种协作,但是资本主义生产中,协作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所以,协作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有形式。(3)协作为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劳动隶属于资本。(4)协作既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初期形式,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过程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这种社会形式表现为资本通过提高劳动过程的生产力来更有利地剥削劳动过程的一种方式。
(三)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1、起源的方式:马克思认为“工场手工业是以两种方式产生的。” 第一种方式:不同的手工业在同一资本的指挥下结合起来而产生的;第二种方式: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的手工业者,同时在同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所雇用。
2、两种起源共同的特征:不管它的特殊出发点如何,它的最终形态总是一样的:一个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1)生产过程的分解依据是手工操作的方式;(2)仍是手工业,其中决定性的还是工人的力量和技能;(3)技术基础狭隘,生产过程尚不能科学地分解;(4)单个工人成为总机构的器官;(5)它具有协作的优越性。
3、局部工人及其工具。终生从事同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把自己整个身体转化为这种操作的自动的片面的器官,„„构成工场手工业活机构的结合总体工人,完全是由这些片面的局部工人组成。局部工人的操作:在局部劳动独立化为一个人的专门职能之后,局部劳动的方法也就完善起来。工具的专门化:一旦劳动过程的不同操作彼此分离,并且每一种局部操作在局部工人手中获得最合适的因而是专门的形式,过去用于不同目的的工具就必然要发生变化。工具形式变化的方向,是根据从工具原来形式带来的特殊困难中得出的经验决定的。
4、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这两种基本形式起源于“制品本身的性质。制品或者是由各个独立的局部产品纯粹机械地装配而成,或者是一次经过一系列互相关联的过程和操作而取得完成的形态。”
5、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中存在着各种性质不同的分工。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这两种分工存在的基础和依据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把它混为一谈。
5、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工场手工业分工提高了单个资本雇用劳动力的人数要求;人数的增加以及分工带来的生产力提高,要求不变资本以更大程度的增加。“因此,单个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最低限额越来越大,或者说,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资本,这是由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性质产生的一个规律。”工场手工业分工使工人丧失独立性,成为资本的附属物;工场手工业分工形成的更大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工场手工业分工形成了企业内部体脑劳动的对立。工场手工业创立了剥削工人的新形式和新条件。
(四)机器和大工业。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的使用的目的不是为了减轻人的劳动,而是像其他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法一样,机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缩短工人为自己花费的工作日部分,以延长他无偿给予资本家的工作日部分。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
(五)工厂。以机器为中心的生产体系,使工人使用劳动工具的技巧,同劳动工具一起,从工人身上转到了机器上工人成为工厂的附属物,强化了工人对资本的依赖。机器劳动对工人精神、身体造成极大的摧残。机器带来的整齐划一的生产,使工厂形成了兵营式的纪律,同时形成了不同于工厂手工业的等级制度。工厂确立了资本的专制统治。工厂给工人带来了恶劣的生产条件。
(六)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庸俗经济学所谓游离出资本,是指机器排挤工人后切断了工人与生活资料的联系。他们认为这些生活资料就是可以雇用工人的资本。机器的作用在于把工人从生活资料的购买者,变成了非买者。这不但不是游离资本,反而减少对生活资料的需求,进而影响生活资料部门的就业。被机器排挤的工人需要有新资本的进入才能重新获得就业机会。马克思指出,对于庸俗经济学来说“机器除了资本主义利用以外不可能有别的利用。” 根据这段话的思想,那种认为失业是由于人太多的看法是错误的。如果是社会主义,机器的使用减少了人员,但并未减少社会产品,社会可以用这些产品养活从使用机器部门离开的人员,让他们从事新的生产活动。
第二篇: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电学公式
初三物理精讲中考复习资料 初三物理精讲中考复习资料 精讲
电学公式: 电学公式: 串联电路 电路图 电流 I(A)电压 U(V)电阻 R()欧姆定律 及其变形 电功
W(J或kWh)
只用于纯电阻电路
L1 L2
并联电路
L1 L2
I 总 = I1 = I 2 U 总 = U1 + U 2 R总 = R1 + R2
I= U R
U = I R
I 总 = I1 + I 2 U 总 = U1 = U 2
1 1 1 = + R总 R1 R2
R= U I r r / kwh
① W = Pt ② W = UIt ③ W总 =W 1+W2 ④ 电能表 ⑤ W总 = 示数之差
W = I 2 Rt W= U2 t R
电功率
P(W或kW)
只用于纯电阻电路
①P =
W ② P = UI ③ P总 = P1 + P2 t
P = I 2R
P=
U2 R
①滑动变阻器 30, “ R最大 = 30;R中点 = ” 1A : ②小灯泡等电器 6V, “ U 额 ” 3W : 利用铭牌所能 获取的信息 ③电能表:
“ 220V ”
R 最大 = 15;I 额 = 1A 2 P = 6V;P额 = 3W;I 额 = 额 = 0.5A;U额
2
U(6V)2 R= 额 = = 12 P额 3W U 额 = 220V
“ 10(20)A ” I 额 = 10A “ 600r / kwh ” W总 =
P额 = U 额I 额 = 2200W
r r / kwh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_总复习_资料___应用题_公式
六年级数学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浓度问题 :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应用题解答思路 简单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简单应用题。
(2)解题步骤:
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复合应用题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d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3)解答加法应用题:
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4)解答减法应用题:
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5)解答乘法应用题:
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
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6)解答除法应用题:
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
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7)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 单价×数量
路程= 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
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
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 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 100,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 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 ÷
=75(千米)
(2)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
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例 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照这样计算,织布 6930 米,需要多少天?
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693 0 ÷(477 4 ÷ 31)=45(天)
(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 另一个单位数量
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量。
例 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800 米,6 天修完。实际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80 0 × 6 ÷ 4=1200(米)
(4)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
(和-差)÷2 = 小数
和-小数= 大数
例 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人数少 12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对于总数没有变化,现在把乙数转化成 2 个乙班,即 9 4 - 12,由此得到现在的乙班是(9 4 - 12)÷ 2=41(人),乙班在调出 46 人之前应该为 41+46=87(人),甲班为 9 4 - 87=7(人)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 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 115 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多 7 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分析: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还多 7 辆,这 7 辆也在总数 115 辆内,为了使总数与(5+1)倍对应,总车辆数应(115-7)辆。
列式为(115-7)÷(5+1)=18(辆),18 × 5+7=97(辆)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
(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 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 63 米,乙绳长 29 米,两根绳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所剩的长度是乙绳 长的 3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 各减去多少米?
分析:两根绳子剪去相同的一段,长度差没变,甲绳所剩的长度是乙绳的 3 倍,实比乙绳多(3-1)倍,以乙绳的长度为标准数。列式(63-29)÷(3-1)=17(米)„乙绳剩下的长度,17 × 3=51(米)„甲绳剩下的长度,29-17=12(米)„剪去的长度。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例 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16 千米,乙每小时行 9 千米,甲几小时追上乙?
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16-9)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16-9)千米,这是速度差。
已知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追击路程),28 千米 里包含着几个(16-9)千米,也就是追击所需要的时间。列式 2 8 ÷(16-9)=4(小时)
相遇问题 :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8)流水问题: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顺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路程=顺流速度× 顺流航行所需时间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例 一只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顺水而行,每小时行 28 千米,到乙地后,又逆水 航行,回到甲地。逆水比顺水多行 2 小时,已知水速每小时 4 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此题必须先知道顺水的速度和顺水所需要的时间,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时间。已知顺水速度和水流 速度,因此不难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顺水所用的时间,逆水所用的时间不知道,只知道顺水比逆水少用 2 小时,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就能算出顺水从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时间,这样就能算出甲乙两地的路程。列式为 284 × 2=20(千米)2 0 × 2 =40(千米)40 ÷(4 × 2)=5(小时)28 × 5=140(千米)。流水问题 :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9)还原问题: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解题关键:要弄清每一步变化与未知数的关系。
解题规律:从最后结果 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运算(逆运算)方法,逐步推导出原数。
根据原题的运算顺序列出数量关系,然后采用逆运算的方法计算推导出原数。
解答还原问题时注意观察运算的顺序。若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时别忘记写括号。
例 某小学三年级四个班共有学生 168 人,如果四班调 3 人到三班,三班调 6 人到二班,二班调 6 人到一班,一班调 2 人到四班,则四个班的人数相等,四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当四个班人数相等时,应为 168 ÷ 4,以四班为例,它调给三班 3 人,又从一班调入 2 人,所以四班原有的人数减去 3 再加上 2 等于平均数。四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2+3=43(人)
一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6+2=38(人);二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6+6=42(人)三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3+6=45(人)。
(10)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沿线段植树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沿周长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例 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 301 根,每相邻的两根的间距是 50 米。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1 根。求改装后每相邻两根的间距。
分析:本题是沿线段埋电线杆,要把电线杆的根数减掉一。列式为 50 ×(301-1)÷(201-1)=75(米)植树问题 :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11)盈亏问题: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特点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不足(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已知所余和不足的数量,求物品适量和参加分配人数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关键:盈亏问题的解法要点是先求两次分配中分配者没份所得物品数量的差,再求两次分配中各次共分物品的差(也称总差额),用前一个差去除后一个差,就得到分配者的数,进而再求得物品数。
解题规律:总差额÷每人差额=人数
总差额的求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不足,总差额=多余+ 不足
第一次正好,第二次多余或不足,总差额=多余或不足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也多余,总差额=大多余-小多余
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总差额= 大不足-小不足
例 参加美术小组的同学,每个人分的相同的支数的色笔,如果小组 10 人,则多 25 支,如果小组有 12 人,色笔多余 5 支。求每人 分得几支?共有多少支色铅笔?
分析:每个同学分到的色笔相等。这个活动小组有 12 人,比 10 人多 2 人,而色笔多出了(25-5)=20 支,2 个人多出 20 支,一个人分得 10 支。列式为(25-5)÷(12-10)=10(支)10 × 12+5=125(支)。
盈亏问题 :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12)年龄问题:将差为一定值的两个数作为题中的一个条件,这种应用题被称为“年龄问题”。
解题关键:年龄问题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类似,主要特点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年岁不断增长,但大小两个不同年龄的差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年龄问题是一种“差不变”的问题,解题时,要善于利用差不变的特点。
例 父亲 48 岁,儿子 21 岁。问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
分析:父子的年龄差为 48-21=27(岁)。由于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 4 倍,可知父子年龄的倍数差是(4-1)倍。这样可以算出几年前父子的年龄,从而可以求出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列式为: 21(48-21)÷(4-1)=12(年)
(13)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通常称为“鸡兔问题”又称鸡兔同笼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例 鸡兔同笼共 50 个头,170 条腿。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兔子只数(170-2 × 50)÷ 2 =35(只)
鸡的只数 50-35=15(只)
-d=2r
第四篇:读《爱为什么总矛盾》
读《爱为什么总矛盾》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某人说她喜欢刘墉,或许她也跟我一样喜欢刘墉脱俗旷达的思想吧!
我是第一次读刘墉的书,在学校的图书馆,四月的阳光透过五楼的窗户,照到身上,暖洋洋的,插上耳塞,听着MP3里动感的,又或是抒情的歌曲,看着刘墉的《爱为什么总矛盾》,感觉很惬意,很舒心。虽然是第一次读刘墉,然而却可以从这短短的一百多页的书中读出他对爱的感悟,读出他真挚的感情,读出他写作的朴实。
我用2012年4月15日充满阳光的下午的2个半小时,读完了《爱为什么总矛盾》,常常在读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自己眼中含着泪水,这或许是我读书的一个惯性,不知道是我眼睛有什么毛病,还是特容易被感动,常常看书看到想流泪,然而这次,我想我可以肯定是被这本书感动了,或许是那些用平淡的语言记述下来的一个个故事,又或许是那些耐人寻味的“哲理”,在不知不觉中感动着我。
刘墉说“这就是爱,你可以不欣赏他、不赞同他,甚至讨厌他,但你还是可能爱他。”
第五篇:2011年季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总
2011年第一个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根据办事处有关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社区2011年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集中排查调处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今年是矛盾化解年,我们要抓好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集中排查调处,防止发生集体上访时间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分必要年全年的社会稳定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内部稳定,取得好的成效。因此,充分认识开展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周密部署,统一行动,确保这次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把手负总责”的原则,我社区成立“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秀凤;副组长:潘德安、田姝
成员:李晓冰、张坤、王禹、周艳萃、刘慧竹。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在开展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集中排查调处活动中,坚持以“三个减少”为目标(即:群众集体上访减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难点问题减少,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减少),做到四个到位(即:排查到位、调处到位、防控到位、宣传教育到位),全面排查掌握本单位存在的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结合财政局局自身实际,重点把握以下排查重点:
(一)是机关、居民楼及重点部位存在的安全隐患,突出抓好防火防盗;
(二)是干部职工因利益相互攀比可能引发的不稳定苗头,突出抓好群众来信来访和思想疏导工作;
(三)是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严查违法乱纪行为;
(四)是加强教育人们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杜绝邪教、黄、赌、毒和封建迷信现象的发生。
四、齐抓共管,系统汇报。我社区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帐。
(二)是全力调处,加强防控。坚持边排查、边调处。
(三)是落实责任,包干调处。对排查出的重大、复杂、疑难问题,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限时解决。
(四)是及时报告。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苗头做了及时汇总,从2011年元月以来通过排查和分析,目前我社区没有出现群众性事件、群众性上访等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呈现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氛围良好的工作局面。
2011年第二个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2011年3月,我社区调解工作在办事处领导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服务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为首任;以健全调解机构为重点;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为突破口,以建章立制,规范操作为手段,以构筑“大调解”格局为目标,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协调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人民调解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作法: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长效网络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建全和完善调解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机构。
(二)是成立综治委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建以综治、司法、信访为主的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今年至今,经过社区成员的共同努力,我社区调处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案件12起,调处12起,成功11起,成功率96%以上。三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应急机制,确保要害时刻突发性群体性疑难性的矛盾纠纷能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据统计,社区各民生委员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0起,成功调处18起,调解率达95%。
二、大调解工作几点建议
1、科学建立矛盾纠纷摸排预警机制。
针对当前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摸排预警机制。如何开展矛盾纠纷的摸排工作。一是群众性工作原则。各类矛盾纠纷隐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光靠社区干部或者司法部门是不能及时有效地捕捉到种种问题的萌芽,我们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开展摸排预防工作。二是早发现工作原则。任何矛盾纠纷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爆发的过程,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就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确保社会的稳定。
2、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协调指导。
要认真履行人民调解职责,切实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协调指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月报告、排查调处数据月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月工作例会“三个一”工作机制,及时把握村内矛盾纠纷动态,及时研究矛盾纠纷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规律,切实当好居民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参谋助手。要通过督促抓好预防、排查、调处、信息报送、定期分析、应急处置、挂牌督办、联调、督导检查、保障等十项机制的落实,进一步加大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力度,切实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多种化解手段并用、三大调解良性互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3、加大教育力度,维护居民合法权益。
加强对居民的政策法制教育,扩大普法的广度,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在社区深入普及法律知识,注重普及与农民生活、生产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法律,宣传守法、执法和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等知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矛盾治理,使干部与群众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相互支持,减少干群间的纠纷和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并向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重大影响的疑难纠纷,确保我乡社会经济稳定。
2011年第三个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2011年4月,我社区通过做好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网络、运行、责任追究等三方面工作,扎实构筑大调解工作长效机制,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促进社会长期稳定的目的,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有了新的突破。为营造和谐稳定的“平安建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运行机制:
1、预防机制。一是坚持信息预防。从抓早、抓小、抓快着手,及时把握信息,解决问题,消灭隐患,防止形成矛盾纠纷。二是坚持普遍预防,采取普法宣传,举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增强广大群众守法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发生。
2、排查机制。对辖区内突出的矛盾纠纷,采取定时、定人、定点、定责的办法,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调处,做到不漏楼,楼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各级调处组织都能建立矛盾纠纷档案,对排查发现的各类矛盾隐患,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分类,具体记入档案。
3、调处机制。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实行分级调处制,严格按照属地治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搞好归口调处,小纠纷、一般矛盾纠纷由社区调委会依法调处;疑难纠纷由乡调委会及时调处。
4、回访机制。坚持回访预防,对于调处的重大矛盾纠纷由本级调解组织指定专人包案,定期回访,督促履行协议,防止纠纷出现反复,酿成新的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