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5 03:2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领会本文“官逼民反”的封建社会现实。2、理解课文运用情节的展开凸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设想:

根据本单元知识和训练提到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以及学生作文中人物性格简单化的弊病,从而对本文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专题分析。教学重点:

情节与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

了解林冲性格转变艰难曲折的历程,明确人物性格的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教学方法:

专题探究法,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开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 具体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浒”字读音引出《水浒传》。

2、关于《水浒》:《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三、初读课文,重点词语:赍发:jī资助赏赉:lài赏赐玷辱:diànrǔ使蒙受耻辱迤逦:yǐlǐ曲折连绵恁:nèn这么,这样,那么,那样按酒:指下酒的肉菜理会:1照料,处理;2注意,理睬;3交涉庇祐:bìyòu保祐掇:duō搬,挪动酒馔:jiǔzhuàn下酒的饭食。

三、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1.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开始时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得知了奸贼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山神庙前手刃奸贼,投奔梁山。

2、本文的情节由四部分组成,文后的“课文简析”中有具体分析,请大家根据这些分析,分别用七个字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二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设计

一、教学设想: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施耐庵生平以及《水浒传》这部小说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文本分析,使学生理清情节发展的线索;

2.交流讨论:通过小组交流探究,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林冲性格从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尖锐矛盾,认识到“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历史必然。

二、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们通过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等小说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三大要素,但对于前两篇课文的分析,主要关注的是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的探讨。因此,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具准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水浒传》的成书、特点、主题和作者施耐庵的生平;

2.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3.体会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梳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故事情节;

2.鉴赏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思路:

1.由新版《水浒传》电视剧的歌词引出林冲这一悲剧人物身世的复杂性,导出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分析。

2.对《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的撰写和流传情况以及大体内容进行总体介绍。3.回顾小说的三要素,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的脉络对文章情节进行梳理。

4.由山神庙和草料场之间的故事情节引出对小说环境的分析,点明风雪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汇总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关注风雪这一环境描写在推动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然后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找出对风雪的描写,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文中是怎样描写风雪的,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最后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想法。

五、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电视剧翻拍热,小说《水浒传》也重新被翻拍成《新版水浒传》,新版电视剧的歌词写得非常好,它写道:“兄弟情,夜空中万千星点;兄弟情,红尘里无限光华;兄弟情,是没有色的酒;兄弟情,是没有墙的家。”几百年过去了,《水浒传》中英雄们的快意恩仇、手足之情却仍然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水浒传》中有一个人,他对朋友仗义诚恳,却最终遭到了朋友的陷害,直至家破人亡。他是谁呢?他就是《水浒传》中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悲剧英雄,林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新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起走进林冲的悲剧命运,感受林冲的江湖豪情。

(二)背景介绍: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是选自小说《水浒传》第九回,回目名称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有哪位同学看过《水浒传》,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部小说?

《水浒传》的全称是《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合称为“明代四大奇书”,又与《西

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合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其实,《水浒传》的故事蓝本在宋代就已经出现,此后从宋代到明末的数百年间,民间的说书艺人、文人、书商不断地对其进行加工,最后相传是在明代的施耐庵手中得以润色,形成现在的定本。

《水浒传》主要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聚义之后接受招安,然后四处征战的故事:全书前半部分以人物为线索,写了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写了宋江在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后半部分以故事为线索,写了宋江带领梁山好汉与朝廷展开的几场战役,原来的首领晁盖去世之后,宋江确立了在梁山的首领地位,并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与官军进行了几场战斗后接受招安,在与江南征方腊的战斗中,水浒英雄死伤大半,最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悲剧性地结束。

(三)情节梳理: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情节、环境、人物形象

2.通过地点线索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

问:如果根据这三个要素,应该怎样给本文拟一个标题?(注意字数要与原标题相同)

《林教头风雪斩仇敌》(或其它)。

问:为什么作者不写林教头手刃仇敌的情节而把“山神庙”写到了标题当中呢?

山神庙是林冲杀敌的地点;这样写标题能够给读者造成一种悬念。问:我们知道,小说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林冲山神庙杀敌的情节属于小说故事的高潮和结尾。

在这篇文章中,地点是把握文章情节的重要线索,请同学们以地点为线索,看看文章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有怎样的转移?并根据地点的转变理清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1段:沧州——林教头路遇故知(开端)第2-5段:酒店——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

第6-9段:草料场——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第10-12段:山神庙——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

(四)环境描写(1)风雪描写的作用

问:林冲是去看管草料场的,但是最后怎么在山神庙里手刃了仇敌?请同学们理清思路,概括一下林冲从草料场到山神庙杀敌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草料场老军接洽——身冷投东沽酒——路见山神庙——草场被雪压倒 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推动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雪。课文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说“风雪”在文章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请大家找出文中对风雪的描写。思考一下这些对风雪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六分钟思考,三分钟讨论)

1)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

雪越下越大,在缓慢的情节中时时插入,增加了情节的紧张气氛,暗示灾难即将降临。如第七段:“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暗示故事情节和节奏的变化。第八段:“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雪越下越大,情节也越来越紧张。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第九段:“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营造了一种阴暗、紧张的气氛,暗示林冲将大难临头。

2)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

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去往东边沽酒,不会与陆虞候提前相遇,才会在途中看到山神庙。又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雪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才幸免于难。因为风雪很大,为了阻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才让林冲听见陆虞候和差拨、官营的对话,了解事情的经过。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在放火烧了草料场之后直奔庙里来,林冲得以报仇„„可见,风雪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3)烘托人物的性格,衬托出英雄杀敌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洁白的雪地上溅满了仇敌的鲜血,林冲杀死了仇人,也杀死了自己的软弱,走上了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道路,慷慨悲壮,读来痛快淋漓!

(2)描写方法

问: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很多风雪的作用,正因为雪势越来越大、越来越猛,从而使情节的发展更加合情合理。那么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展示雪势之大的呢?

(一)直接描写风雪:

1)林冲刚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第七段:“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下得大,“卷”写风烈,“一天”写范围之广。

2)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第八段:“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雪越下越大,情节也越来越紧张。

3)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第九段:“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二)侧面描写风雪:

1)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第八段:“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第十段,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用摇摆倒塌的草屋,衬托风势之猛,雪势之大。

2)通过人的感觉衬托风雪。第八段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便到市井沽酒取暖。草料场倒塌后,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此林冲在吃酒时,又“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在描写人物时,也时时不忘风雪。

结语:通过以上对风雪的分析,不难看出,环境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文章气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还有那些值得关注的细节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在全书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下节课再一起继续欣赏。

(五)课堂板书 情节发展:

沧州——林教头路遇故知(开端)酒店——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草料场——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山神庙——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

环境描写作用 渲染气氛 推动情节发展 烘托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体会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2.鉴赏小说精彩的细节描写,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3.体会作品表达的“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

1.分析林冲性格的复杂性,认识人民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分析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鉴赏“草蛇灰线”的写作手法; 3.体会北宋社会的黑暗,探讨小说“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主题。

三、教学思路:

1.小组讨论,找出文中反映林冲性格的细节描写,分析林冲这一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2.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小说描写的“草蛇灰线”法。

3.以金圣叹点评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让学生学会读懂古人评点,并思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文章主旨。

四、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解为主,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为辅。

五、教学环节:

(一)课堂导入: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水浒传》的相关知识,梳理了文章的情节,探讨了风雪在文中的作用,也就是解决了小说的两个要素:情节和环境的探讨。我们看到,风雪这一环境描写,实际上是作为文章不断出现的细节来推动

情节发展的。

(二)细节描写:

文中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还有很多,大家试着找一找。

《水浒传》一书中的细节安排非常精彩,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一书时提出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就是用埋伏笔的方法,使小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课文中那些细节使用了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先思考五分钟,再和周围同学讨论三分钟)

1.文中开头交代林冲对小二的恩情和小二的知恩图报,为下文小二夫妻关心林冲身家性命,偷听陆虞候等人的谈话,引出故事悬念埋下了伏笔。

2.林冲要去沽酒出门的一系列动作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靠在门后的大石头是个细节。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陆虞候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埋下伏笔,同时林冲能够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得以报血仇。

4.关于刀枪武器的细节描写。花枪出现在林冲离开天王堂、到市井买酒、奔山神庙安身的时候,枪不离身,因而后来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刀是林冲在得知陆虞候来到沧州之后到街上买的,习武之人常常带武器防身,这把解腕刀最后才出现,搁在陆谦的脸上,挖了陆虞候的心肝,大为解恨。这些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沧州城东十五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正因为陆虞候烧草料场时是从西面而来,而林冲此时正在向东往山神庙走,所以双方不可能在路上相遇。这些细节使故事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三)性格分析

进入文章的高潮部分,即最后一个自然段。文中写了林冲杀死陆虞候的血腥场面:“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

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可以说,这段血腥的杀人场面,可以看出林冲对仇敌下手之狠。但是,林冲的性格一直是如此之狠的吗?他的性格是怎样的?他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中的细节,来谈谈你的看法。(思考七分钟)林冲性格有着深刻的复杂性: 1.善良安分,侠义济困

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了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第一段)。可见林冲善良、仗义;

李小二要报恩时,林冲却说:“恐怕玷污你夫妻两个”,表明了林冲不顾自己的危难,一心为别人着想。

2.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没有反抗之心

林冲明知是高俅故意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他“高太尉”,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第一段第十行)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

3.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

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并在酒店密谋陷害自己,立刻大怒,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并马上“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第四段、第五段)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这也是他刚强、性急的一个表现。但他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因为他“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4.逆来顺受、随遇而安

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第六段)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见到草屋“四下里崩坏了”,就想等“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幻想安稳过冬,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好,复仇的念头更淡漠。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可见林冲时时刻刻在幻想安稳、安定的生活状态。

5.做事细心

林冲离开草料场,去打酒之前,“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第八段),一件件事做得很有条理;打酒回来时,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第十段)。

(四)主旨探讨:乱自上作、逼上梁山

1.对最后一段杀人场面,金圣叹的点评是:“杀得快活,杀得快活,若如那两个人也一枪搠死,便没趣了。有了这一刀一枪,才产生以一个人杀三个人,凡三四个回身,有节次,有间架,有方法,有波折,不慌不忙,不熟不密,不缺不漏。”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两分钟)

写出了林冲杀人这段描写的妙处,首先是分清主次,先杀两个随从,再集中力量杀主犯;其次是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如果是李逵杀人,肯定一句话也不会问就直接杀了,但是林冲还是先问罪,然后谴责陆虞候,最后以“杀人可恕,情理难容”的罪状杀了陆谦,并不是杀得不明不白;再次,三人杀法不同,详略有别。写陆虞候是详写,杀差拨时还写到差拨爬将起来要走,最后被林冲割下头颅。并且林冲杀人时使用了不同的武器,那把解腕尖刀,在小说的最后派上用场,林冲用它来手刃仇敌,这把刀就是为陆陆虞候准备的。

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描写,林冲满腔怨气最终在此发泄。大雪纷飞,火光冲天,映衬着英雄痛杀仇人的场景,读来痛快淋漓。

2.当林冲把刀放在陆虞候脸上,说:“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金圣叹点评道:“非骂陆谦,骂天下也。”“天下”是怎样的天下?结合林冲的遭遇,谈谈你对这句点评的理解。(三分钟)

林冲对朋友仗义诚恳,却屡遭陆虞候陷害,并且不远千里来陷害他。同样,林冲对国家可谓忠心耿耿,可是却遭到以高太尉为代表的上层官员的陷害,他一味委曲求全,却最终被逼上梁山,“骂天下也”正是深深地控诉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3.将高太尉、陆虞候为代表的官员与知恩图报的小二对比,你认为当时社会黑暗的原因是什么?

酒店小二尚且知恩图报,而高太尉、陆虞候等官员却有虎狼之心,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是“乱自上作”。

4.林冲的性格完成了由忍走向狠的转变。但是设想一下如果主人公是鲁智深,他早就挥起禅杖,杀了这帮鸟人了。为什么林冲要一忍再忍,不早下决心呢?

张恨水对林冲有过这样一段点评:“古今天下之英雄豪杰之士,不患无用武之地,只患略有进展之阶,而又不识弃之。无用武之地,则亦无有乎尔,既已略有之,不得不委曲以求神,而其结果如何,未能言矣。若林冲者,其弊正在此也。”

对于林冲而言,正是因为林冲的身份——是80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又有一个善良贤惠的妻子,这使他不愿放弃安居乐业的幻想。因此,家庭环境和身份地位决定了林冲的妥协性和软弱性,使他满足现状,也缺少反抗精神。

而鲁智深出身贫民,当过提辖,是下层官员,没有产业,他曾经出家当了和尚,但是这个花和尚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也不留”,赤条条一人了无牵挂,所以他没有什么羁绊,任性妄为,反抗意识更强。

5.林冲幻想安逸,委曲求全,但是我不犯人,人却要来犯我。看看林冲是怎样被官员一逼再逼,走上梁山的:先是相国寺里娇妻被辱,再是白虎堂上惨遭陷害,再是野猪林里险被谋杀最后到草料场里被烧断后路。林冲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可谓是一忍再忍。可是高俅一伙人却下定决心要置林冲于死地,步步紧逼,终于使林冲忍无可忍,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林冲在故事的结尾,杀死了陆虞候,手起刀落,痛快淋漓。可以说,林冲的道路正是“逼上梁山”的最佳映证,林冲的这一刀彻底表明了他和封建社会一刀两断的决心,也从此走上了反抗封建黑暗社会的不归之路。

最后,我们用《水浒传》第十回回目下的一首诗来结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 天理昭昭不可污,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魁奇伟丈夫。

第三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设计

一、教学设想: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施耐庵生平以及《水浒传》这部小说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文本分析,使学生理清情节发展的线索;

2.交流讨论:通过小组交流探究,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林冲性格从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尖锐矛盾,认识到“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历史必然。

二、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们通过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等小说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三大要素,但对于前两篇课文的分析,主要关注的是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的探讨。因此,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具准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水浒传》的成书、特点、主题和作者施耐庵的生平;

2.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3.体会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梳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故事情节;

2.鉴赏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思路:

1.由新版《水浒传》电视剧的歌词引出林冲这一悲剧人物身世的复杂性,导出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分析。

2.对《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的撰写和流传情况以及大体内容进行总体介绍。3.回顾小说的三要素,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的脉络对文章情节进行梳理。

4.由山神庙和草料场之间的故事情节引出对小说环境的分析,点明风雪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汇总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关注风雪这一环境描写在推动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然后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找出对风雪的描写,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文中是怎样描写风雪的,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最后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想法。

五、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电视剧翻拍热,小说《水浒传》也重新被翻拍成《新版水浒传》,新版电视剧的歌词写得非常好,它写道:“兄弟情,夜空中万千星点;兄弟情,红尘里无限光华;兄弟情,是没有色的酒;兄弟情,是没有墙的家。”几百年过去了,《水浒传》中英雄们的快意恩仇、手足之情却仍然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水浒传》中有一个人,他对朋友仗义诚恳,却最终遭到了朋友的陷害,直至家破人亡。他是谁呢?他就是《水浒传》中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悲剧英雄,林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新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起走进林冲的悲剧命运,感受林冲的江湖豪情。

(二)背景介绍: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是选自小说《水浒传》第九回,回目名称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有哪位同学看过《水浒传》,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部小说?

《水浒传》的全称是《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合称为“明代四大奇书”,又与《西

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合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其实,《水浒传》的故事蓝本在宋代就已经出现,此后从宋代到明末的数百年间,民间的说书艺人、文人、书商不断地对其进行加工,最后相传是在明代的施耐庵手中得以润色,形成现在的定本。

《水浒传》主要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聚义之后接受招安,然后四处征战的故事:全书前半部分以人物为线索,写了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写了宋江在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后半部分以故事为线索,写了宋江带领梁山好汉与朝廷展开的几场战役,原来的首领晁盖去世之后,宋江确立了在梁山的首领地位,并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与官军进行了几场战斗后接受招安,在与江南征方腊的战斗中,水浒英雄死伤大半,最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悲剧性地结束。

(三)情节梳理: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情节、环境、人物形象

2.通过地点线索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

问:如果根据这三个要素,应该怎样给本文拟一个标题?(注意字数要与原标题相同)

《林教头风雪斩仇敌》(或其它)。

问:为什么作者不写林教头手刃仇敌的情节而把“山神庙”写到了标题当中呢?

山神庙是林冲杀敌的地点;这样写标题能够给读者造成一种悬念。问:我们知道,小说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林冲山神庙杀敌的情节属于小说故事的高潮和结尾。

在这篇文章中,地点是把握文章情节的重要线索,请同学们以地点为线索,看看文章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有怎样的转移?并根据地点的转变理清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1段:沧州——林教头路遇故知(开端)第2-5段:酒店——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

第6-9段:草料场——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第10-12段:山神庙——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

(四)环境描写(1)风雪描写的作用

问:林冲是去看管草料场的,但是最后怎么在山神庙里手刃了仇敌?请同学们理清思路,概括一下林冲从草料场到山神庙杀敌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草料场老军接洽——身冷投东沽酒——路见山神庙——草场被雪压倒 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推动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雪。课文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说“风雪”在文章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请大家找出文中对风雪的描写。思考一下这些对风雪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六分钟思考,三分钟讨论)

1)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

雪越下越大,在缓慢的情节中时时插入,增加了情节的紧张气氛,暗示灾难即将降临。如第七段:“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暗示故事情节和节奏的变化。第八段:“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雪越下越大,情节也越来越紧张。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第九段:“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营造了一种阴暗、紧张的气氛,暗示林冲将大难临头。

2)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

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去往东边沽酒,不会与陆虞候提前相遇,才会在途中看到山神庙。又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雪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才幸免于难。因为风雪很大,为了阻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才让林冲听见陆虞候和差拨、官营的对话,了解事情的经过。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在放火烧了草料场之后直奔庙里来,林冲得以报仇„„可见,风雪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3)烘托人物的性格,衬托出英雄杀敌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洁白的雪地上溅满了仇敌的鲜血,林冲杀死了仇人,也杀死了自己的软弱,走上了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道路,慷慨悲壮,读来痛快淋漓!

(2)描写方法

问: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很多风雪的作用,正因为雪势越来越大、越来越猛,从而使情节的发展更加合情合理。那么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展示雪势之大的呢?

(一)直接描写风雪:

1)林冲刚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第七段:“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下得大,“卷”写风烈,“一天”写范围之广。

2)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第八段:“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雪越下越大,情节也越来越紧张。

3)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第九段:“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二)侧面描写风雪:

1)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第八段:“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第十段,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用摇摆倒塌的草屋,衬托风势之猛,雪势之大。

2)通过人的感觉衬托风雪。第八段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便到市井沽酒取暖。草料场倒塌后,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此林冲在吃酒时,又“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在描写人物时,也时时不忘风雪。

结语:通过以上对风雪的分析,不难看出,环境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文章气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还有那些值得关注的细节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在全书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下节课再一起继续欣赏。

(五)课堂板书 情节发展:

沧州——林教头路遇故知(开端)酒店——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草料场——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山神庙——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

环境描写作用 渲染气氛 推动情节发展 烘托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体会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2.鉴赏小说精彩的细节描写,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3.体会作品表达的“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

1.分析林冲性格的复杂性,认识人民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分析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鉴赏“草蛇灰线”的写作手法;

3.体会北宋社会的黑暗,探讨小说“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主题。

三、教学思路:

1.小组讨论,找出文中反映林冲性格的细节描写,分析林冲这一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2.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小说描写的“草蛇灰线”法。

3.以金圣叹点评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让学生学会读懂古人评点,并思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文章主旨。

四、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解为主,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为辅。

五、教学环节:

(一)课堂导入: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水浒传》的相关知识,梳理了文章的情节,探讨了风雪在文中的作用,也就是解决了小说的两个要素:情节和环境的探讨。我们看到,风雪这一环境描写,实际上是作为文章不断出现的细节来推动情节发展的。

(二)细节描写:

文中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还有很多,大家试着找一找。

《水浒传》一书中的细节安排非常精彩,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一书时提出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就是用埋伏笔的方法,使小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课文中那些细节使用了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先思考五分钟,再和周围同学讨论三分钟)

1.文中开头交代林冲对小二的恩情和小二的知恩图报,为下文小二夫妻关心林冲身家性命,偷听陆虞候等人的谈话,引出故事悬念埋下了伏笔。

2.林冲要去沽酒出门的一系列动作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靠在门后的大石头是个细节。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陆虞候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埋下伏笔,同时林冲能够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得以报血仇。

4.关于刀枪武器的细节描写。花枪出现在林冲离开天王堂、到市井买酒、奔山神庙安身的时候,枪不离身,因而后来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刀是林冲在得知陆虞候来到沧州之后到街上买的,习武之人常常带武器防身,这把解腕刀最后才出现,搁在陆谦的脸上,挖了陆虞候的心肝,大为解恨。这些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沧州城东十五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正因为陆虞候烧草料场时是从西面而来,而林冲此时正在向东往山神庙走,所以双方不可能在路上相遇。这些细节使故事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三)性格分析

进入文章的高潮部分,即最后一个自然段。文中写了林冲杀死陆虞候的血腥场面:“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 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可以说,这段血腥的杀人场面,可以看出林冲对仇敌下手之狠。但是,林冲的性格一直是如此之狠的吗?他的性格是怎样的?他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中的细节,来谈谈你的看法。(思考七分钟)林冲性格有着深刻的复杂性: 1.善良安分,侠义济困

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了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第一段)。可见林冲善良、仗义;

李小二要报恩时,林冲却说:“恐怕玷污你夫妻两个”,表明了林冲不顾自己的危难,一心为别人着想。

2.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没有反抗之心

林冲明知是高俅故意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他“高太尉”,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第一段第十行)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

3.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

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并在酒店密谋陷害自己,立刻大怒,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并马上“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第四段、第五段)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这也是他刚强、性急的一个表现。但他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因为他“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4.逆来顺受、随遇而安

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第六段)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见到草屋“四下里崩坏了”,就想等“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幻想安稳过冬,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好,复仇的念头更淡漠。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可见林冲时时刻刻在幻想安稳、安定的生活状态。

5.做事细心

林冲离开草料场,去打酒之前,“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第八段),一件件事做得很有条理;打酒回来时,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第十段)。

(四)主旨探讨:乱自上作、逼上梁山

1.对最后一段杀人场面,金圣叹的点评是:“杀得快活,杀得快活,若如那两个人也一枪搠死,便没趣了。有了这一刀一枪,才产生以一个人杀三个人,凡三四个回身,有节次,有间架,有方法,有波折,不慌不忙,不熟不密,不缺不漏。”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两分钟)

写出了林冲杀人这段描写的妙处,首先是分清主次,先杀两个随从,再集中力量杀主犯;其次是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如果是李逵杀人,肯定一句话也不会问就直接杀了,但是林冲还是先问罪,然后谴责陆虞候,最后以“杀人可恕,情理难容”的罪状杀了陆谦,并不是杀得不明不白;再次,三人杀法不同,详略有别。写陆虞候是详写,杀差拨时还写到差拨爬将起来要走,最后被林冲割下头颅。并且林冲杀人时使用了不同的武器,那把解腕尖刀,在小说的最后派上用场,林冲用它来手刃仇敌,这把刀就是为陆陆虞候准备的。

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描写,林冲满腔怨气最终在此发泄。大雪纷飞,火光冲天,映衬着英雄痛杀仇人的场景,读来痛快淋漓。

2.当林冲把刀放在陆虞候脸上,说:“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金圣叹点评道:“非骂陆谦,骂天下也。”“天下”是怎样的天下?结合林冲的遭遇,谈谈你对这句点评的理解。(三分钟)

林冲对朋友仗义诚恳,却屡遭陆虞候陷害,并且不远千里来陷害他。同样,林冲对国家可谓忠心耿耿,可是却遭到以高太尉为代表的上层官员的陷害,他一味委曲求全,却最终被逼上梁山,“骂天下也”正是深深地控诉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3.将高太尉、陆虞候为代表的官员与知恩图报的小二对比,你认为当时社会黑暗的原因是什么?

酒店小二尚且知恩图报,而高太尉、陆虞候等官员却有虎狼之心,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是“乱自上作”。

4.林冲的性格完成了由忍走向狠的转变。但是设想一下如果主人公是鲁智深,他早就挥起禅杖,杀了这帮鸟人了。为什么林冲要一忍再忍,不早下决心呢?

张恨水对林冲有过这样一段点评:“古今天下之英雄豪杰之士,不患无用武之地,只患略有进展之阶,而又不识弃之。无用武之地,则亦无有乎尔,既已略有之,不得不委曲以求神,而其结果如何,未能言矣。若林冲者,其弊正在此也。”

对于林冲而言,正是因为林冲的身份——是80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又有一个善良贤惠的妻子,这使他不愿放弃安居乐业的幻想。因此,家庭环境和身份地位决定了林冲的妥协性和软弱性,使他满足现状,也缺少反抗精神。

而鲁智深出身贫民,当过提辖,是下层官员,没有产业,他曾经出家当了和尚,但是这个花和尚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也不留”,赤条条一人了无牵挂,所以他没有什么羁绊,任性妄为,反抗意识更强。

5.林冲幻想安逸,委曲求全,但是我不犯人,人却要来犯我。看看林冲是怎样被官员一逼再逼,走上梁山的:先是相国寺里娇妻被辱,再是白虎堂上惨遭陷害,再是野猪林里险被谋杀最后到草料场里被烧断后路。林冲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可谓是一忍再忍。可是高俅一伙人却下定决心要置林冲于死地,步步紧逼,终于使林冲忍无可忍,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林冲在故事的结尾,杀死了陆虞候,手起刀落,痛快淋漓。可以说,林冲的道路正是“逼上梁山”的最佳映证,林冲的这一刀彻底表明了他和封建社会一刀两断的决心,也从此走上了反抗封建黑暗社会的不归之路。

最后,我们用《水浒传》第十回回目下的一首诗来结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 天理昭昭不可污,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魁奇伟丈夫。

(五)拓展训练:

一、自火烧草料场之后,林冲的性格是变得刚硬还是仍处于狠与忍的交替呢?请同学们阅读《水浒传》百回本当中的: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看看此后林冲的性格又发生了哪些转变?

二、阅读金圣叹对本章的评点,看看文中还有哪些细节或情感是分析文本时没有注意到的,在阅读完评点后,写一篇读后感。

(六)课堂板书

“草蛇灰线” 忍——逼———狠 乱自上作、逼上梁山

第四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高二必修)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课前导读介绍了《水浒传》和本篇课文前‘‘樊楼饮酒——误入白虎堂——大闹野猪林’’的情节,布置同学们用章回小说的形式,给本课故事情节‘‘分回标目’’,同学们按故事开端、发展、过程、高潮﹙结局﹚的情节,以四字句和八字句进行了很好的概括,这节课我们进入课文品读阶段,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风雪的句子,体会它对情节发展、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生读课文﹚好!请举手发言。﹙众生举手,师抽问﹚

生1;我觉得这算一处﹙生读‘‘正是严冬天气……大雪来’’师在凤雪之景下分别板书‘’起、卷;纷纷扬扬﹚

生2;我觉得承上写来,这算一处。(生2读‘‘四下里……摇振得动。师又板书‘‘吹撼、摇振’’)

师;刚才两位同学将描写风雪的句子找出来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还有不有,阅读时可在句子下勾划出来,(生思考又浏览)生3;老师,我觉得’’背’’是写风的,‘’紧’’写雪又象又不象。(众生有赞成有反对,议论)

生4;老师,我觉得‘碎琼玉’是写雪,这‘紧’嘛,就是大和密,只不过换了个说法。生5;(众生踊跃发言)简陋。生6;凤雪飘摇。生7;即将倒塌。

师;不错,特别是生5同学说’简陋’很准确,这是我开始米想到的。这风雪之景展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条件和……?还有不有,仅此而已吗?(生思索,师指板书继续引导生)这风雪由小到大,由缓到急,由密到紧,恶人构陷的阴谋步步紧逼,封建统治者对林冲的迫害越来越紧,矛盾冲突步步走向激化,故事情节一步步推进……(师欲言又止)生6;老师,我明白了,这‘紧’还有是迫害林冲的步伐加紧。师;对!文中连用两个‘紧’,这个’紧’是一个综合性感受,这里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写法’一笔两写’,既写景又写…… 生;(齐)人。

师;仅是人吗?放大一点……

生;(众自言)一伙。封建统治集团。

师;因此这里的风雪之景,展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条件和险恶的社会环境。(师板节;风刀雪剑严相逼)同学们,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条件和恶劣的社会环境下林冲又是怎样的呢?

生7;默默无闻。生8;浑然不觉。

生9;逆来顺受,小心谨慎。生10;谨小慎微,安分守己。

师;大家都说得有道理。大家听我选读描写林冲雪中沽酒的段落。(师边读边用手势演示个别动作,生沉浸在风天雪地林冲沽酒的情节冲中。师突一顿,改换语调点评)有人说,小说家是站在半空云中微笑地打量笔下的人物,同样可以说,施耐庵是站在半空云中合着眼泪打量、描写他笔下的林冲,哀其……,怒其…… 生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师;(跳读到隔岸观火的对话,‘‘一个道……一个应道……一个道……又一个道……又一个道……那一个道……又听得一个道……又一个道……一个道……’’生会意地笑)这时,直到贼人狠毒阴谋和盘托出时,这个原来生性软弱忍让、抱有服刑生还希望的林冲,欲忍不止,欲罢不行,想熄火而不能,终于燃起了胸中的熊熊烈火。这里,自然之火与胸中之火相互映衬,大雪纷纷,寒风飒飒,烈火熊熊,怒火腾腾,杀声阵阵,直上演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威武雄壮的杀敌复仉的戏剧。(师回身板书;自然之火——胸中怒火。铁骑突出刀枪鸣。

第五篇:高二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高二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高二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重点:

1、领会本文“官逼民反”现实。

2、理解随着情节的展开显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由古典四大名著引出《水浒传》。

二、新课:

(一)文学知识:

1.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2.关于《水浒》: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为一百回体,后来出现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添上了“惊噩梦”的结局,成为七十回本。七十回本《水浒》结构安排紧凑,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其艺术价值。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所以,一般认为《水浒》为施耐庵与他的学生罗贯中合著。3.有关情节:

禁军教头━━起义英雄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二)词语: 赍发:jī资助 赏赉:lài赏赐

玷辱:diàn rǔ使蒙受耻辱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官司:1旧时对官吏和政府的泛称;2指诉讼 恁:nân这么,这样,那么,那样 浑家:早期白话小说中指妻子 按酒:指下酒的肉菜

理会:1照料,处理;2注意,理睬;3交涉

髭须:髭,嘴上胡须;须,嘴下胡须;髯,两颊上的胡须 絮烦:xù fán因过多或重复而感到厌烦 庇祐:bì yòu保祐 掇:duō搬,挪动

酒馔:jiǔ zhuàn下酒的饭食。

(三)情节结构:

1.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开始时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得知了奸贼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山神庙前手刃奸贼,投奔梁山。

2、本文的情节由四部分组成,文后的“课文简析”中有具体分析,请大家根据这些分析,分别用七个字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1)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1)

序幕

(2)陆虞侯密谋害林冲(2-5)

开端

(3)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发展

(4)林教头杀敌山神庙(10-12)高潮结局

3.线索:全文以林冲思想变化为线索,通过四部分情节表现了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过程。

4.情节特点:小说情节曲折巧妙,张弛相间,故事性很强。

(四)人物性格:

林冲是《水浒》里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

林冲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生活比较安定。正是这种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养成他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性格。当然,他的思想性格里也存在着善良正直刚强的一面,这两方面是矛盾的,反抗思想与委屈求全思想一直处于矛盾斗争之中。本课正是这种斗争最激烈并发生转化的关键阶段。从课文情节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谁能用比较简练的句子,概括一下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变化?

——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大怒杀敌,逼上梁山。让我们来根据有关情节看看林冲思想性格的变化情况。1、提问: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在情节安排上这部分起什么作用?

他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由于冒犯了“高太才落得如此。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复仇之意。课文开头一段,为以后情节发展作了交代。

2、提问: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林冲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从故事情节上看处于哪个部分?

提示: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1)当迫害到眼前时,林冲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2)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矛盾冲突起而又伏,情节由张而弛

杀敌复仇

┏━━━━━━━━逼上梁山

┃(奋起反抗)┃亲

┃闻 买刀寻敌 ┃阴

┏━━━━┓自心下慢 ┃谋

┃ ┃ ┃ 沧洲遇旧 ┃ ┃管草料场 ┃ ━━━━━┛ ┗━━━━━━━━┛(善良安分)(随遇而安)

林冲的性格就是在这种情节的变化中,随着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面发展变化的。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是《水浒》的突出特点,作品对人物思想性格不加任何评点,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自己随着情节的发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对林冲的描写是如此,对其他人的描写也是如此。

三、小结:

复习这篇作品要注意把握: 1.情节结构。

2.人物性格随情节发展而出现的变化。3.精彩的人物描写。

四、作业:

抄写第五课到第十四课课文注释中有关常用词语的解释。第二课时

一、引入: 提示作业。

二、新课:

(五)景物描写:

我国古典小说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使用其它手法,特别是单纯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如果有的作品使用了景物描写,也是运用白描手法,以极为简洁的笔墨来达到特定的目的。《西游记》是如此,《水浒》也是如此。

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描写。(读有关描写)1.找出所有景物描写。

2.多角度的景物描写:(1)直接描写风雪: 1共有三处请指出来。

2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

——“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并且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作用呢?我们一会儿再说。(2)侧面衬托风雪:

1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

2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

——“摇振”“压倒”“向火”“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迎风”。

3.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如下: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1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2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六)细节描写: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取胜,《水浒》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大致有三种情况:

(1)有的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比如第八段中对林冲出门买酒时的描写,就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细节,表现出他谨慎小心的性格,同时也说明他是准备安心地在草料场度过他的流放生活的,这就表现了他的随遇而安的一面。

(2)有的细节描写则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这样的细节描写也很多,比如第七段开头对林冲离开天王堂时的描写,看起来好像是不经意的描写,但这里所写到的事物,在后文都有着落:包裹——放在床上(第八段);尖刀——剜了陆谦的心(第十二段),同时也照应了第五段的“买把解腕尖刀”;花枪——挑了酒葫芦(第八段,第十段),挑了差拨和富安(第十二段)。再如第十段对林冲来到山神庙后的描写,通过他掇石头靠住庙门为下文写陆谦等三人进不了庙埋下伏笔。

有道是名家笔下无闲文,从本文来看,确实如此。

(3)有的细节描写同时兼有以上两方面作用。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例子。

——这种细节描写也不少,如第五段写林冲听到店小二报告的消息后,立刻大怒,去街上买了把解腕尖刀。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刚烈的性格,也为下文写刀剜陆谦心做好了铺垫。

再如第十段,写林冲见草厅被雪压塌后,怕火盆内有火引起火灾,就探半身进去摸。这一细节既表现了林冲的小心谨慎的性格,也为下文写陆谦放火做了铺垫。

(七)语段阅读:

1.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本文是长篇小说节选,好像应该从第二段开始选起,因为第一段与本文的主要故事看起来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为什么不从第二段开始,而非要选上第一段呢?第一段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这一段实际与课文部分的故事有着直接的联系,无论对人物还是对情节都有着重要作用:

①这段描写表明了林冲是个乐于助人,济危救贫之善良之人。

②这段描写详细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过去的关系,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如果没有这段描写,下文写李小二向林冲报告消息就会显得突兀。

3这段描写也表现了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他被发配到沧州,并没有向陷害他的仇人报仇的想法,反而与李小二你来我往地过上了平静的日子,表现了典型的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2.阅读第二部分(2-5段),讨论:

(1)这一部分,情节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陆谦来到沧州,密谋杀害林冲,使情节陡起波澜。

(2)作品为什么不直接描写管营、差拨等四人的谈话?作者通过李小二夫妻的所见所闻所疑所思来交代情节,这种手法有什么效果?

——在这一部分中,作品不是直接写出四人的谈话,而是通过小二夫妻所见所闻来写他们的怀疑与推测,这就使情节若隐若现,扑朔迷离,造成了强烈的悬念,使作品情节更加曲折生动,更加引人入胜。

3.阅读第八段,讨论:

这一段中除了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之外,还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

——这一段中除了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外,还用了独白式的心理描写,这里的心理描写通过写林冲想等雪晴之后修理草屋,说明他是准备在这里安心长住的,这就反映了人物随遇而安的性格。4.阅读第十一段,讨论:

在这一段中,作品详细描写了庙外三人的对话,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这些对话?

━━这是促使林冲思想性格发生剧变的关键,因此要详加描写。通过这个描写,对以前的情节进行了巧妙的补充,并交代了整个阴谋的策划过程,并由陆谦等人亲口说出,这就比别人介绍更易于使林冲认识到敌人的凶狠残忍,更易于激起他满腔怒火,从而促使他毅然做出了手刃仇敌的壮举。

三、小结:

《水浒》是优秀的古典小说,未读过的同学应读之。

四、作业:

预习下文。

下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必修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案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必修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授课时数 第 1课时 总 课时 授课人:毛建英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小说情节,感知人物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张家口市第二中学 王鹏 教学目标1.在理清情节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人物性格变化的过程。2.体会环境描写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主题方面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标签:林教头风雪山2012-10-08 08:10 星期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家作品; 2、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高二语文小说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 2、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 案 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授课教师:凌 涛 单 位:尉氏三中北校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标: 1.简要概括情节要点,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2.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及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编写人:夏正平教学目标: 1.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