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曹操与杨修剧本
音乐悲壮,哀鸿呼号】
【一束追光,引招贤者上,他正值年少,黑发无须】
招贤者:(夸张地)汉相曹操,兵败赤壁,招贤纳士,鸿图大业,招贤吶……。(隐去)
【灯亮】
【松林墓地,皓月当空,墓碑上四字「郭嘉之墓」】
【曹操率鹿鸣女、蒋干、公孙涵、曹八将,在墓前祭奠】
曹操:大汉丞相曹操,率督护将军曹洪、陈桥太守夏侯惇、中郎将张辽、许褚、李典、徐晃、张合,中秋月明之夜,祭扫故参军郭嘉之墓。
【音乐起】
曹操:(慨然吟诵)明月之夜兮,短松之岗,悲歌慷慨兮,悼我郭郎!
天丧奉孝兮,摧我栋梁。
鹿鸣女:(接诵)从此天下兮,难觅贤良。
曹操:(接诵)哀哉奉孝兮,伏维尚飨。(白)郭嘉呀奉孝!你若不死,我岂有赤壁之败呀!(哭)
鹿鸣女:爹爹保重!
公孙涵:丞相如此礼贤下士,天下贤士必然闻风来投。
曹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哇!
公孙涵:鹿鸣小姐即兴续诗,与你老人家的诗韵天衣无缝!
曹操:鹿鸣女儿虽非亲生,胜似亲生,她的才诗不在蔡文姬之下,当初老夫欲将她许配郭嘉,只恨苍天不佑,郭郎弃我而去了……。
【内马蹄声,曹操等倾听】
杨修:(内唱)半壶酒一囊书飘零四方……。
【曹示意,众隐入松林中】
【杨修骑马,与书僮上】
杨修:(下马,醉步,唱)冷眼观孙曹刘三霸争强,欲报国无明主心中惆怅,僮儿:相公,到了郭嘉先生的墓台了!
杨修:(接唱)中秋夜念故人来会郭郎。
僮儿:相公,郭嘉先生的墓台,已经有人祭扫过了!
杨修:(心领神会)噢!
僮儿:这香灰还是热的呢!
杨修:年年今日,只有杨修前来祭扫这冷落的坟台,今年为何这样地热闹起来了?
【僮儿发现曹操所书祭文】
僮儿:相公,这祭扫人名叫曹操!
杨修:(故意高声地)哈哈哈,你说的是那个曹孟德么?
(唱)曹孟德也曾东征西讨,得荆襄灭刘表意气自豪,赤壁兵败如山倒,十万战船被火烧。
残兵败将逃至华容道,幸遇着关云长,他本是老曹的就知交,悲悲切切苦哀告,刀下捡得命一条,他若想力挽狂澜于既倒,求贤纳士谋略高
曹操:(更成便服上)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既知曹操招贤纳士,先生何不投在他的麾下,以展济世之才?
杨修:老头儿,你晓得我是那个?叫我去投曹操!
曹操:先生乃是当今奇才杨德祖,那曹操正愁寻你不着。
僮儿:你怎么知道我们相公的名讳呀?
曹操:年年中秋,只有杨修祭扫这冷落的坟台……。
杨修:哈哈哈……老头儿,你当真叫我去投曹操?但不知曹操能封我一个什么官儿?
曹操:以先生之才,少不得封你个长史之职。
杨修:长史之职?忒小了。
曹操:哦,大才小用了,封你个兵马大都督!
杨修:荒唐!
曹操:怎说荒唐呢?
杨修:杨修岂是个披坚执锐之人?
曹操:但不知要怎样的官儿,才称先生的心意?
杨修:我若投奔曹操,却要做他的仓曹主簿官。
曹操:怎么,先生愿为曹操掌管军粮战马?
杨修:掌管军粮战马有何不可?
曹操:哈哈哈……先生不嫌这仓曹主簿,官卑职小?
杨修:哈哈哈……你不要小看这仓曹主簿,那曹操如今是军中缺战马、仓中少米粮,他的当务之急,乃是国库空虚!
曹操:(大喜)先生定有富国之策,来来来,老朽洗耳恭听。
杨修:说与你听,对牛弹琴?
曹操:(尴尬)实不相瞒,老朽就是曹操。
杨修:哈哈哈……丞相到底自报家门了。
曹操:怎么,先生早知孟德到此?
杨修:丞相不也早知杨修到此么?
【二人同笑】
曹操与杨修,由相互倾慕、结识到深谈,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为一展报国长才,杨修终于同意担任曹阵营仓曹主簿一职,同时,他也推荐好友孔闻岱为帮手,令他潜入东吴、匈奴,设计搜购军粮战马,并慨然立下军令状:半年之内,必使曹营「军粮满仓,战马充厩」。
由于,闻岱与曹操有杀父之仇(闻岱之父孔融,被曹操所杀),曹操碍于杨修之面,勉强同意他承担此大任。半年已过,闻岱毫无音讯,曹操忧病成疾,杨修终日国政操劳、以药当酒,思起闻岱之事,亦不免心烦意乱……
【追光引招贤者上】
招贤者:大汉丞相,明察秋毫,奖功罚罪,胜似尧舜,招贤啰!(隐去)
【灯亮,仓曹主簿府后花园,丽日蓝天,风送鸟语,杨修在操持公务,小炉上在熬着汤药】
杨修:(唱)青天外白云闲风清日朗,洛阳红绕回栏阵阵暗香。
处乱世遇明主欣喜过望,酬知己那顾得夙夜奔忙,坐花间药当酒无事一样,怎知我胸臆间沸水扬扬。
当初立下军令状,到如今恰似半载时光,孔贤弟无消息叫人悬望,更无有战马军粮到洛阳,难道说稳操的胜券成虚妄?
僮儿:(内喊)老爷,大喜了!(急上)老爷,大喜了!
杨修:(唱)莫不是城外边已到了战马军粮?
僮儿:一点也不错,数不清的胡马,一群群的从北边运来,千船米粮顺着洛水、黄河,从西南两路而来,都快到京城了!
【内声:有客商求见】
杨修:送粮送马的人来儿了,快快有请。
杨修欣喜欲狂,可是……,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能完成使命、为汉室立下大功的孔闻岱,却由于曹操不能平复始终存于心底的猜忌之心,此时早已成为他剑下冤魂了!
曹操既杀了孔闻岱,乃来到仓曹主簿府……
曹操:扬主簿,我来问你,这三位外邦客商,是怎样到此?
杨修:就是那孔闻岱,半年之前,乔装改扮,单人匹马、西出龙门、北转雁门,走遍塞外匈奴,历尽千辛万苦,又从华容道,东过长江、下洞庭、绕柴桑、入巴蜀,置生死于度外,谋大事于敌帮,才赚来这十万胡马、千船米粮,解我军国大难,立下不世之勋,丞相你要格外升赏。
曹操:呀!(旁唱)闻言如听惊雷炸,孟德做事差、差、差!
仇者快、亲者痛、贻笑天下,怕只怕招贤大计流水落花。
杨修:丞相为何沈吟不语?
曹操:杨主簿,这军粮战马,解了我军国大难,真乃不世之勋,老夫升你官阶三级,为丞相主簿!
杨修:谢丞相。
曹操:来、来、来,这件锦袍,随我栉风沐雨已有年矣!赠与先生聊表寸心!(解下锦袍,授予杨)
杨修:(接过锦袍)杨修肝脑涂地,当报知遇之恩,只是这军粮战马的首功孔闻岱,丞相如何升赏?
曹操:这孔、闻、岱……,老夫素有夜梦杀人之疾,昨夜,孔闻岱,回到洛阳,相府回话,老夫正在书房朦胧困睡之中,不想一剑哪……。
杨修:怎么样……?
曹操:我把他误杀了!
【杨修惊呆,手中锦袍落地,凝视曹操,很陌生】
【招降者画外音: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招贤纳士,一片诚心,招贤啰!招贤啰!】
【曹操拾起锦袍为杨修披上,曹操搥胸顿足,痛悔不已】
招降者:曹丞相礼贤下士,大礼祭奠孔闻岱,升赏主簿杨修,犒赏三军将士,再下求贤之令,招贤吶!
【幕启,一片肃杀的孔闻岱灵堂,夜】
【曹操、杨修、功孙涵、将士等,哀立灵前】
曹操:(念)梦中失手,错杀无辜,痛悔何及,泪落如豆!
杨修:(冷笑)呵,呵呵……
(唱)曹孟德大英雄令人钦敬,有过错为什么不肯坦承?
夜梦杀人谁能信,万马齐喑实堪惊,非是我愤世嫉俗甚,我心头悲、眼中泪,满腹疑猜,一腔悲愤,我那苦命的孔贤弟呀!
可怜你做了一冤魂。
曹操:杨主簿,人死不能复生,你不要过于悲伤。
杨修:丞相的祭礼如此丰厚,我却只有一样。
曹操:一样什么?
杨修:一片真心。
曹操:如此说来,旁人就无有真心了?
杨修:他们自己明白。
曹操:老夫要为闻岱守灵一夜。
杨修:哦……少不得要我作陪。
曹操:正要与先生清夜长谈。
杨修:不可、不可!倘若丞相又患夜梦杀人之疾,如何是好?
曹操:杨主簿,你也知道怕死?
杨修:(有恃无恐,调侃地)我死事小,丞相的大业要紧。
曹操:……好,你安寝去吧!
杨修:(略一踌蹰,心生一计,旁唱)
后堂我把夫人请,叫她来会梦中人,料丞相梦中杀妻心不忍,到那时水落石出见真情,但愿他引咎自责明心境,方见得汉丞相磊落坦诚。
【三更鼓响,杨修下】
【曹操示意众退下】
曹操:(唱)寂寂三更人去后,迟迟钟鼓惹人愁,闻岱呀!
你若能黄泉路上留一步,我与你负荆请罪三叩首,赐你庆功酒,封你万户侯,叹只叹有功未赏反遭殒首,悔只悔错杀无辜覆水难收,无奈何假称作梦中失守,杨德祖咄咄逼人不罢休,求才难啊,才难求,只觉得遍体冷飕飕!
【丫环捧锦袍,引倩娘上】
倩娘:(唱)乱世夫妻多忧患,祸福相倚共悲欢,餐风露宿常相伴,偕卧兵车渡关山
千危万难终不散……
(为曹披衣,唱)春宵风清也觉寒。
曹操:(唱)戎马倥偬苦征战,贤妻伴我十余年,老夫今又遇危难,连累贤妻夜不安!
倩娘:(唱)相爷你误杀闻岱非本愿,何况你彻夜守灵也堪怜,说什么今又遇危难,得道多助心放宽、心放宽。
曹操:(唱)误杀了孔闻岱我的肝肠悔断,设大礼祭亡灵为把人安
百般担忧只一件……。
倩娘:那一件?
曹操:那杨修……唉!
倩娘:那杨修为了相爷的军国大事,日夜操劳,就是相爷的起居冷暖,他也常挂在心,适才,就是他去至后堂,请我来为丞相添衣。
曹操:(一愣)怎么?是杨修、他、他……(唱)他请妳为我把衣添?
倩娘:正是!
曹操:(唱)马到临崖收缰晚,投鼠忌器两为难!
倩娘:相爷为何如此惊慌!
【曹操拉住倩娘手,凝视】
曹操:(唱)牵玉手、睹芳容,可怜贤妻懵懂人,我在灵堂方入梦,妳不该把我的好梦惊。
我梦中杀了孔闻岱,文武百官尽知情,倘若容妳安然去,我枉杀无辜担罪名。
不舍贤妻难服众,欲舍贤妻我怎能,事到此间乱方寸,进退维谷难煞人!
倩娘:(唱)曹丞相手握重兵天下驰骋,难道说保一亲人都不能?
曹操:我的贤妻呀!
(唱)汉祚衰群雄起狼烟滚滚,锦江山飘血腥遍野尸横,只杀得赤地千里鸡犬殆尽,只杀得众黎庶十室九空,献帝初天下人丁五千万,今只剩七百万劫后遗民,儿郎铠甲生虮虱,思之断肠复断魂,曹孟德志在安天下,赤壁折了百万兵,招贤纳士重振奋,误杀了孔闻岱大错铸成,怕只怕天下贤士心寒透,我宏图大业化灰尘!
(向倩娘跪拜)
倩娘:(唱)相爷一拜如山重,拜得倩娘梦魂惊,为妾一死不要紧,怎忍你白发人反送我黑发人?
倩娘: 相爷呀!
曹操:(同唱)贤妻呀!
曹操:(唱)有朝一日狼烟尽,我为妳造一座烈女碑亭,夫妻到此悲难忍,英雄泪染透了翠袖红巾!
倩娘:(唱)愿相爷金戈铁马多保重,莫为我薄命女黯销魂,待到海晏河清把功庆,到坟前奠一碗剩酒残羹!(向曹操深深三拜)
【曹操扶起倩娘,倩娘推开曹,至灵前取剑自刎,曹悲痛欲绝】
曹操:(凄厉呼喊)来人哪,来人哪!
【鹿鸣女、杨修、ㄚ环、士兵急上,见状大惊】
鹿鸣女:母亲……!
杨修:曹丞相,你……你这梦中杀人之症,就如此沉重么?
曹操:杨主簿,你看今日之事,怎样处置方好?
杨修:但凭于你!
曹操:好,我女儿鹿鸣,许配杨主簿为妻!
巴山之麓,白雪茫茫,曹操率大军出斜谷伐蜀,杨修再三阻谏无效,只得随军出征,曹操派人向诸葛亮下战表,诸葛亮批文:「黄花逐水飘,二人过木桥,好景无心爱,须防歹徒刀。」杨修一见大怒:「诸葛亮好欺人也!」
众人皆懵懂不解诗中之意,曹操说:马行十里,我若仍猜不出,愿与杨主簿牵马坠镫!大军行至绝壁悬崖,曹操仍未猜到,杨修说:「十里已过了!」
众人却说:「十里未到!」
杨修怒:「分明二十里了,你等未何睁眼瞎说?」
曹操:「好,老夫与杨主簿牵马就是!」
众人:「丞相牵马,那个敢骑!」
曹操:「休得多言,杨主簿你放开缰绳!」
杨修松缰,曹操牵马,步履踉跄,缓缓而行,不觉又过十里……
杨修:丞相,你早就猜出来了?
曹操:不错,我早就猜出来了,(念)黄花本是一女字,女旁有水是汝字;木上二人是来字;无心之爱是受字,歹徒之刀是死字;诸葛亮的战表是「汝来受死」四字……老夫之才不及杨修三十里!
杨修:(冲动地)丞相啊,说什么不及杨修三十里,智者千虑也有一失,这兵出斜谷之事……。
曹操:(断然的)今日不议军机,休要多言!
杨修:当初我再三劝阻丞相,休要发兵西蜀,如今被困斜谷,危机四伏,眼见又是一个赤壁惨败……。
曹操:住口,用兵作战,大计已定,谁敢扰乱军心,军法无情!
杨修:丞相啊……。
曹操:带马!(拂袖上马而去)
【杨修茕茕孓立,不胜怅然】
军营中,鹿鸣女正捧着一盂鸡汤,欲前往敬献曹操,听说曹操为杨修牵马之事,忍不住数落起他来……
鹿鸣女:老爷恕妾直言,今日巡营,当着满营将士,你叫我父相与你牵马坠镫,此举忒过了!
杨修:事已至此,你们父女如何处置,但请明言!
鹿鸣女:你……(情感极为复杂的)老爷啊!
(唱)一句话说得我泪拋襟袖,你……不该把鹿鸣的苦心当成仇,你不该才华过人常显露,你不该当敛收时不敛收,我父纵有沧海量,难容你恃才傲主强出头,到如今也只好夫妻父子离营走,免教你等闲拋了少年头。
杨修:(深为感动,唱)
只说是夫妻们同床异梦强聚首,万不料中原才女情意厚,把杨修祸福安危挂心头,夫人哪!
言语不周请宽宥,听杨修吐一吐满腹忧愁,处乱世寝食不安心忧汉祚,择明主才把丞相投,感丞相知遇恩天高地厚,无奈事与愿违志难酬,讨西蜀枉费我婆心苦口,劝不得悬崖边万马回头,危难时你我夫妻抽身走,杨德祖仰天俯地岂不羞,叹当年曹丞相青梅煮酒,天下英雄汉魏侯,今日一曲英雄误,我岂能对水看流舟?
士为知己死亦足,为苍生我何惜此头!
曹操传下军中口令,乃是「鸡肋」二字,杨修大喜,因为……
杨修:(唱)鸡肋肉在骨缝中,食之无物肚内吞,兵陷斜谷不能进,丞相心中忧虑深,既以鸡肋为口令,我料他今晚必撤兵!
众多军士们听此,均欢乐异常的准备返乡行装,曹操获报,大怒,路上与正要回营的杨修相遇……
曹操:(盯住杨修)杨主簿哪里去?
杨修:军情紧急,整装待命。
曹操:莫非你要上阵厮杀?
杨修:丞相十万大军,尚且不能前进一步,我一介书生上阵厮杀何用?。
曹操:如此说来,我只有退兵了?
杨修:丞相不是已经有退兵之意了么?。
曹操:老夫并未传令退兵,你自作聪明,乱我军心,该当何罪?
杨修:啊呀……。
曹操:(勃然变色)你,你怪不得老夫了!
杨修:丞相……。
【二人争执,鹿鸣女上,向曹操跪求,曹操拂袖而去】
【静场】
鹿鸣女:(悲泣)我父相屈杀你了!
杨修:(唱)休流泪、莫悲哀,百年好也终有一朝分开,杨修一死无挂碍,后事拜托妳安排,我死不必把孝戴,我死不必摆灵台,我死不必棺木载,我只求一杯故土把身埋,休将我的死讯传出外,也免得世人笑我呆,亲朋问我的人何在,你就说远游未归来,尸首运至皇城外,你将这酒醍醐与我同埋,我要借酒将愁解,做一个忘忧鬼酒醉颜开,在生落得身名败,到阴曹我再去放浪形骸。
斜谷冷月如盘,空旷的斩台边,曹操与众将肃立,刽子手押着杨修来到,突有探马十万火急来到,向曹操密报「诸葛亮派出奇兵,要断曹军粮草」,杨修见曹操神情,料系军情紧急,立即言明,已派大将前往蜀军行经处往埋伏,不会儿,果有回报:蜀军已中了埋伏,大败而去。此时,众人对杨修的聪明与才智,莫不叹服,曹操亦实不舍杀害杨修,只是见其倔傲不驯的样儿,如果径自宣布将之赦免,自己怎能下的了台……正在犹豫之中,众将却纷纷跪倒,愿以性命杨修做保,请求曹操赦免其死罪……
曹操:(环视众人,大惊)哦…呀!
(唱)平日里一片颂扬对曹某,却原来众望所归是杨修!
杨修:(对众人连连作揖)列公啊!你们帮了倒忙了…。
曹操:老夫有话要对杨主簿讲,你等退下……!
【众下】
杨修:丞相,你险些打错主意了!
曹操:(由衷地)杨修哇杨修,你委实太聪明了,坐下来,坐下来,我二人谈谈心……!
杨修:(高坐斩台之上)为何要坐下来,我乃临死之人,你还怕我高你一头?
【曹操语塞,拾级而上,与杨修同坐,二人背后,对着一轮皓月】
曹操:德祖,你可知今天是什么日子?
杨修:(抬头望月)哦,今日是冬月十五了,好月亮啊!
曹操:曾记得,老夫与你相逢在郭嘉墓前,也是月圆之夜,转眼又是三年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杨修:(黯然神伤)空怀壮志,岁月蹉跎啊……!
【一阵鸟鸣掠过长空】
杨修:(吟诵)宿鸟悲鸣兮,人之将死。
曹操:(吟诵)生死永别兮,促膝谈心。
杨修:说什么促膝谈心,只怕你的知心话,不敢对人言讲。
曹操:德祖,老夫实在不想杀你呀!
杨修:你实在是三次要杀杨修!
曹操:(一愣)请问这一……。
杨修:丞相杀孔闻岱时,你实在是已经有意杀我,此乃一也。
曹操:二呢?
杨修:你假借梦中杀人,被我点破,你又有诛我之心,此乃二也。
曹操:这三?
杨修:踏雪巡营,你为我牵马坠镫,乃是三也。
曹操:杨主簿啊!三次要杀你的是曹操,三次不杀你的,也是曹操,我已费尽苦心了,今日,我也实实不想杀你,却又不得不杀!
杨修:敢问丞相,你那内心之中,到底为何不得不杀我呢?
曹操:……你当初对我立下誓言,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此心此志,如今安在?
杨修:当初群雄混战,你思之断肠,招贤纳士,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此心此志,如今又在哪里?
曹操:初衷不改,天地可鉴!
杨修:我更是初衷不改,人神共知!
曹操:可惜呀,可惜你!
杨修:可叹哪,可叹不明白的是你!
曹操:啊?
杨修:啊?
曹操:(笑)哼哼哼哼!
杨修:(笑)嘿嘿嘿嘿!
【二人由笑,变为痛哭失声】
【夏侯惇急上】
夏侯惇:丞相,诸葛亮的大军,从四面杀来了!
【众将士急上】
杨修:丞相,快快撤兵,免得全军覆灭!
众:(痛呼)丞相…。
曹操:斩了杨修,退兵,斩!
【刽子手斧落灯灭】
【追光引招贤者上,他须发皆白,步履蹒跚】
招贤者:大汉丞相,斜谷兵败!招贤纳士,再图大业!(咳嗽)招贤喽……!
【招贤者隐去,他的呼声回荡在空旷的舞台,有顷,大幕沉重地落下】
[剧终]
第二篇:《曹操与杨修》的观后感--
《曹操与杨修》的观后感
小时候,我的爷爷奶奶就十分喜欢听戏,偶尔还会赶场子去听几场。我也曾坐在台下身临其境的听过几场,不过印象不深。后来,爷爷奶奶在家也天天听,我就跟着一起听。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现在能安安静静地听一整场,也算说明了戏曲的巨大魅力吧。到了大学,听同学说学校开了一门介绍戏曲的人文课,而且讲的很好,于是我就选修了这门课程。以前在家就听一些京剧和河北梆子,其他的因为方言等原因,根本看不懂。对于昆曲,越剧,黄梅戏等也仅仅是知道个名字而已。我们在课堂上欣赏了几出戏,其中最精彩的要数《曹操与杨修》了。我学过《杨修之死》这篇课文,也看过小说《三国演义》,自然就把这出戏当成了《杨修之死》的舞台版。但是,这出戏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小说是有贬低曹操倾向的,所以杨修之死就被写成了曹操因为嫉妒和猜疑刻意为之的了,丝毫没有表现出曹操奸雄的形象,而戏剧则很好的突出了曹操奸雄的形象。
在此之前,我认为,杨修之死,完全是他平时所作所为导致的。他根据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私自立刻下令加大门框;而且他还一错再错地因为曹操在酥盒上的一个“合”字,就和众将士一人一口将酥分吃;这两件事还可以勉强将之归为聪明人的劣根性作怪——有小聪明的人总是免不了想要显露下。然而,他实在不应该更夸张地去揭穿曹操的“梦中杀”,这绝对不是耍小聪明的时候,相反地,杨修这种做法完全是有点蔑视曹操身份,质疑曹操的领导权的味道了。如果仅仅是到这个地步,杨修最多也只是不被中用,不至于真的被曹操处死,但他还不满足给曹操拆台阶,竟然插手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殊不知权力的交接是历代统治者的软肋!告密曹丕反被其诬陷;私自指导曹植;为曹植作答这三件事毫无疑问地将杨修推至悬崖边上,至此,唯有杨修一死方可安曹操之心。杨修这般恃才傲物,狂放不羁,正好遇上了虽然渴求人才但疑心更重的曹操,所作所为无不招致对方的嫉恨。他揣度曹操心意,每每必中,却又不懂得谦虚内敛,终惹上杀身之祸。而我们来看曹操,尽管他有多么不想杀杨修,但是面对这样一个锋芒毕露,处处不给自己留下情面的下属,曹操是不得不杀他啊!这样的结局,多半是因为杨修本身的虽聪明绝顶但是骄狂之至。毕竟,在杨修败于赤壁一战之后,他是很想招揽人才,东山再起的。当初伴随一句“半壶酒一囊书飘零四方”而飘逸出场的翩翩才俊,如今落得英年早逝的下场,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虽然故事是个悲剧,但是绝对不妨碍这出戏在戏曲史上成为一朵奇葩。在这出戏的精彩的段子里,我最喜欢,最欣赏的还是最后一场。这出戏中固然不缺乏悲情伤感的画面,我却觉得只有这最后一场,才算得上是极悲极苦。因为这一场中,杨修断然没有像通常临死之人一样苦苦反抗,而是心平气和地和曹操摊牌。正是“人之将死兮,促膝谈心”,他们的话句句出自肺腑。谈话最后,两人从大笑转为大哭,这哭声与笑声背后掩映着怎样的悲凉,不甘与无奈啊!他们两个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大家心里都心知肚明的,而正是这种明白却不道破,不甘却无奈,不想却不得不的情愫使这段戏当之无愧地成为整出戏的亮点。
我在课上第一次听这出戏后的感受,总的来说还是以震撼为主。原来杨修之死还有如此的悲情,彻底颠覆了小说给我留下的印象。这出戏的唱词也十分精彩。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杨修在辞别妻儿、将赴断头台时所唱的大段唱段——“休流泪,莫悲哀,百年好,也终有一朝分开,杨修一死无挂碍,后事拜托你安排,我死不必把孝带,我死不必摆灵台,我死不必棺木载,我定要马革裹尸返京街。”这几个“我死不必”的叠句,以情带句,以字带腔,杨修此时想要传达的已经不是苦苦挣扎的心态了,相反地,这几句词勾勒出了杨修临死之际的祥和安静,与世无争地相托后事。或许字字句句里还是可以窥见杨修的不甘,但这样的不甘又有什么用呢?遇到这样的时代,杨修无能为力,只能继续唱着“休将我的死讯传出外,也免得世人笑哇,他们笑我呆,亲朋问我的人何在,你就说我远游未归来。”杨修苦心想要辅
第三篇:《曹操与杨修》教案及教后记
作者:包亮 曹操与杨修 教学目标
1、理解曹操与杨修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性格;
2、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
3、探讨杨修之死的悲剧因素。
教学重点 品评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揭示杨修之死的社会因素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阅读《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的评注本,熟悉“杨修之死”的故事内容,依样给课文写点评。
2、观赏京剧《曹操与杨修》选段,熟悉京剧的表演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品故事(5’)我们这堂课要学的是《曹操与杨修》,这是一出京剧的选段,曹操与杨修是戏里面的两位主人公。课文大家事先都预习过了,那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两人的关系怎么样呢?请你用一些合适的动词把中间那个“与”字替换掉,曹操杨修?
小结:曹操对杨修的态度是矛盾的:有爱也有恨,最终恨占了上风。
二、品人物(10’)那么,为什么曹操对杨修是又爱又恨呢?这就要从曹操与杨修各自的性格中去找原因。戏剧与小说相比的一大特征在于,它主要通过人物的台词来反映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接下来请你快速阅读课文,边圈画台词,边概括一些合适的形容词放在两个人的名字前面,的曹操与的杨修?
求贤若渴聪明赤诚 忌才多疑恃才傲主
小结:曹操与杨修各自的性格是矛盾的:有优点也有缺点。
他们各自性格上的优点使得曹操实实再三不想杀杨修;他们各自性格上的缺点又使得曹操不得不杀杨修。
三、品矛盾(15’)带着“杀还是不杀?”的问题,故事在二人最后的对话中达到高潮,走向悲剧。戏剧与小说相比的又一大特征在于,它不但可以读,还可以演可以看。演员能通过独特的唱念、表情和动作揭示出台词之下的言外之意。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京剧名角表演的高潮片断,同时思考:这个高潮片断的焦点在哪几个字眼上?请你再用一些合适的词把中间那个“与”字替换掉,曹操杨修?注意这次是一个双向的箭头了。小结:曹操与杨修的心思其实是“明明白白的”;但他们都不能明白对方,或者说,理智上可能明白了,但情感上各怀苦衷,不愿意认可对方,作出妥协。总结:
曹操与杨修本来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但他们各自的矛盾性格,使他们终于无法携手共事。最终一个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一个兵败斜谷功亏一篑!
四、品悲剧(10’)了解了曹操与杨修的悲剧,我们不妨来设想一下,他们俩有没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呢?(提示:事物的决定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内因方面,也就是个人因素;另一个是外因方面,也就是社会因素)
个人因素——各自矛盾的性格 曹操——鲁迅:“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 杨修——韬光养晦、放浪形骸。可那还是杨修么? 社会因素——两人悬殊的地位 杨修之死证明了,在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作为一种依附力量,是不可能独立而具有力量的。事实上,杨修又何尝不是一个鸡肋呢?他是曹操手上一块食之有味,弃之不可惜的鸡肋罢了。作为人才,只有在统治者感到生存危机之时才能被记得,被当作工具来使用;而一旦他才高艺大,稍具主见,便马上会招来杀身之祸。这恐怕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最大的悲剧所在吧。在当今社会,该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再度发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当代人深思么?
作业
《三国演义》中记载了许多“杨修之死”这样的耐人寻味而众说纷纭的故事。在它之前,还有《三国志》《后汉书》;在它之后,又有各种戏说、改编、品评文章。这个周末,请大家从《三国演义》中选择一个人物或一个故事,摘抄相关资料;并以“我品三国”为题创作一篇练笔。
教后反思:
一、教材处理
《曹操与杨修》从体裁上看,属于剧本;从题材上看,属于历史故事新编。根据剧本的特点,我设计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这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地展开解读,最终挖掘出悲剧因素。
历史故事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点所在;现代改编中体现的反思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难点所在。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用了三个小办法。
1、给“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矛盾冲突”和“悲剧因素”这四部分的解读分别取名为“品故事”、“品人物”、“品矛盾”和“品悲剧”,巧妙借用了易中天“品三国”的标题式样。
2、我给这四个环节设计了化繁为简的四个核心问题。故事情节:曹操杨修
人物性格:的曹操与的杨修 矛盾冲突:曹操杨修
悲剧因素:他们俩有没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其中,前三个问题化用自课文标题,显得有趣而自然。
3、我截选了京剧《曹操与杨修》的高潮片断,选择了典型剧照,制作成ppt展示。借助于多媒体内容,促进学生的思考。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改编中的深刻反思,我注意到,一方面应该夯实前三个阶段的解读,搭好一个上升的思维平台;另一方面应该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上的指导,提示他内因与外因的差别。
二、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力做好两大方面。
1、在解读过程中紧扣文本开展分析。《三国演义》里相关故事是学生所熟知的,这些信息可能干扰课文的解读,从而使学生忽视课文的新编特点。所以,我强调从文章中为发言找依据,牢牢把握住解读的对象。
2、在反思“有没有可能避免悲剧”的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没有依据地假设”误区,脱离文本虚构解决途径。我及时指出错误,把讨论引导到对性格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大方向上。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预设之外的因素。
1、前三个阶段的解读进度偏快。这说明我还缺乏经验,有紧张情绪,欠缺合理调控课堂节奏的能力。
2、由于前三个阶段的解读进度偏快,结果出现了课时的盈余。我在结束了解读布置了作业的情况下,以课文朗读来填充。选择的学生虽竭尽所能全情投入,仍难以京剧念白的要求视之。我在点评中以“京剧高雅不易学”竭力挽回,总算有惊无险。后经丁老师指点,应该把作业布置留到最后,以掩饰“朗读是在补时间”的实情。这还是我教学经验上的问题。
三、自我评价
此次开课体现出的优点在于:
1、思路清晰,块面分明,语言简洁,节奏明快,体现出了男教师的课堂风格。
2、学生发言比较活跃,点评及时,引导自如,体现出了“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
3、悲剧因素的解读有深度,作业布置有广度,有利于开拓学生的阅读面和思维面。此次开课体现出的不足在于:
1、在备课时,对学生可能的反应和突发事件的预期不足。有些措手不及。
2、还缺乏教学经验,特别是开课经验。尚不能做到胸有成竹镇定自若。
3、对学生发言习惯于批评指正,鼓励和肯定不够。
我争取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保持优点,改正不足,在这次开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第四篇:《曹操与杨修》教案及教后记
《曹操与杨修》教案及教后记
教学目的: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认识杨修之死的悲剧原因及曹操杨修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的手法 教学难点:认识杨修之死的悲剧原因及曹操杨修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苏轼的《前赤壁赋》向我们展示了一世之雄曹操 的豪情万丈;“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这后人评赞的诗句又向我们描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京剧《曹操与杨修》片段及作者所塑造的曹操和杨修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过程:
1.戏剧的生命在于“冲突”,请同学们概述前五节的戏剧情节。
曹操赤壁败后,求贤若渴,操修相见恨晚——曹营缺粮,修荐孔闻岱——操疑而杀孔,谎称夜梦之疾——修欲识破谎言,让倩娘送衣——为操大业,倩娘自刎——为安抚杨修,操将义女嫁之。就这样,修与操结下了杀妻之仇,修却又意外地成了曹操的女婿。2.这一对特殊的翁婿关系究竟会怎样发展?我们来看课本。教材节选部分的戏剧高潮是什么?
曹操杀杨修时丰富的内心情感活动是节选部分、也是整剧的高潮。
3.请同学选出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思考一个问题:曹操到底想不想杀杨修?
4.上面两位同学朗读非常形象生动、角色把握的很到位,很有气势。下面我们播放录像,欣赏京剧名角的表演。请同学谈对京剧的感受,并思考操到底想不想杀修?是否一开始就想杀修?
对京剧的感受:a说白、唱词语言的典雅凝练;b京剧唱腔的使用是根据剧情需要,以....及角色的喜乐哀怒而决定的;c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独特的脸谱。(时空的巧妙处理;......角色装扮的独特)
抓关键语句分析。A.“老夫实实再三的不想杀你”B.“你是再三要杀杨修”
这“再三”分别指的是什么?(1)杀孔闻岱;(2)识破梦中杀人谎言,倩娘自刎;(3)踏雪巡营,操为修牵马坠镫。
杀孔与倩娘自刎二者有无关联?(操为什么杀孔又逼死倩娘?)
用贤生疑而杀孔,为掩饰过错而致倩娘自杀。(操曾杀了孔父孔融,因而怀疑孔北上匈奴、南下东吴、西进巴蜀来图谋他而报仇。于是杀掉孔,而谎称自己有夜梦之疾。善良的倩娘拔剑自刎,成就了曹操的谎言和招贤纳士的伟业。)
两次杀人之根皆因一个“疑”字。(板书:多疑)..操这一性格在其要杀修时亦有印证,请同学们找一下是哪些语句?(“你可知今日三军统帅还不是你!”“你对你的天下大业赤诚去吧。”)
踏雪巡营,操为修牵马坠镫;鸡肋事件——忌才 ..而操再三没杀修又说明了什么?体会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板书:求贤若渴、)联系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千古名句,表达了对人才的无比渴望。
4.曹操发布了斩杀杨修命令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有个迂回曲折的过程。请同学们结合节选第七场内容看操由不想杀杨修到杀的过程?
(1)“难将这赦免二字说出口”——有赦免意,难说出口(面子、尊严)
(2)“平日里一片颂扬对曹某,却原来众望所归是杨修”——操大将求情帮了倒忙(疾贤妒能:有修语为证“我乃是临死之人,你还怕我高你一头吗?”)
(3)面对面的谈话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更可看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5.课堂讨论:戏剧的语言是凝练的,下面同学们找出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并品味其深刻内蕴:
(1)“初衷不改,天地可鉴!”
操和修的初衷分别是什么?
操:“丞相‘念之断肠’的襟怀”,既有广纳贤才成就一番霸业的理想,更有大济苍生、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大志。因为这句诗的出处是《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操求贤若渴,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没真正做到礼贤下士,人尽其才。既要招才,还要用才,更要惜才。)
修:“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不考虑个人遭遇。性格没变,直率不改。(2)“可惜呀可惜,可惜你,不明白!”“可惜呀可惜,可惜这不明白的是你呀!”
A操让修明白什么?不懂人情世故、恃才傲主。a修不懂“人情世故、恃才傲主” 在第六、七幕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鸡肋事件”——(板书:聪明)
b修和鹿鸣女对“鸡肋”暗含之意理解为什么不同?修想的是国家军务大事,从中可见其对天下局势把握得很准确。如无他的安排,操会像赤壁一样损失惨重。鹿鸣女知操对修看法不好。操招贤纳士是为了笼络人心,但又觉得修碍事,如鸡肋一般。
c按剧情的发展,操没听鹿鸣女的劝告,仍擅传将令(让许楮、张辽作好埋伏,抵挡诸葛亮的袭击),他想到后果没有?
想到了,但认为“宏图大业未成就,料定他断然不敢杀我杨修”。——恃才傲主
....料事如神却没想到结果——自负、对操认识不够。
d修明白自己是“自作聪明、擅自行事”,为什么还一意孤行?——赤诚 ..B修认为操不明白什么?不理解修的赤诚、对招贤的理解不深入(不是真正的爱才,所以最终未成霸业)。
(一切的根源是一“疑”字,要用人不疑;还有一“忌”。)(3)揣摩拟声词的丰富内蕴:
操:“啊?”(潜台词:我不明白、不理解?)修:“啊!”(潜台词:你就是这样啊!)操:哼哼哼哼!(无须理会)修:嘿嘿嘿嘿!(无所畏惧)
(4)对旁白的理解:“二人由笑变为痛哭失声” .....其中的“笑”有谁也不服谁而又想在气势上、精神上压住对方的意味。“痛哭失声”操哭:痛杀贤才,不忍而又不得不杀;
钱钟书联想到《长恨歌》“回看血泪相和流”,非尽属虚伪。修哭:大志未酬、错投明主
如此有才华的杨修在三分天下的情况下,选择曹操是因为看到曹操实力最强,最有可能一统天下,以达到自己大济苍生、兼济天下的壮志。
6.结合全剧,你对曹操和杨修是怎样评价的?
性格冲突、性格悲剧,“两个刺猬的拥抱”——性格决定命运。......曹操和杨修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但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终于无法携手共事。一个宏图难展、壮志未酬,过早地陨落了;一个大错铸成、兵败斜谷、伟业化灰,陷入痛苦和绝望中,留下了千古遗憾!
拓展:历史上既能做到求贤若渴,又能做到用才、惜才、爱才的人物有哪些?如:齐桓公用管仲,刘备用诸葛亮,刘邦用萧何、韩信、张良。
7.京剧中的曹操、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历史上曹操有什么不同?
京剧:既有雄才大略、招贤纳士的一面,又有用贤多疑、嫉贤妒能的一面。小说:千古第一奸雄。历史: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三、结束语:
历史上的曹操与文学创作的曹操形象是有差异的,不同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也是不同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任由今人评说,正所谓“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以《我眼中的曹操(或杨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附板书设计:
曹
操 与 杨 修
陈亚先
性格
求贤若渴
聪明赤诚
决定
忌才多疑
恃才傲主
命运
附:《曹操与杨修》片断整理
上海市松江二中
钟霞
师:陈亚先笔下的曹操是这样的(指黑板:求贤若渴,忌才多疑),那么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历史上曹操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1:《三国演义》曹操是奸诈、阴险的,但我觉得历史上的曹操应该不完全是这样的,应该比较复杂的,一方面是奸诈、阴险,但另一方面应有宽宏大量的气度,否则他也不会被追认为魏武帝。
师:啊,这是你的看法。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看法?
生2:史学家以刘备、楚汉为正统,再加上戏剧小说的渲染,使曹操成为一个玩弄权术、损人利己的乱世奸雄,这样是不对的。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是唯才是举的人,“举贤不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的。他可以说是文韬武略,鲁迅说他文风是清俊通脱,简约严明。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提倡并影响了建安文学的传统范式。
师:很好,看来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很用心,值得表扬。(指下一个同学)你说说? 生3:在《三国》里曹操是乱臣贼子,在历史上名为“三曹”,他的建安风度,对曹操的评价勇敢而且偶尔轻贫,深谋与狂妄兼备,善用贤才又多疑妒贤,所以曹操是有功有过的。其实曹操也是很求贤若渴的,就像关公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他千里迢迢送锦衣。师:好,说了很多,很有道理。
生4:我个人认为曹操是三国时期国事无双第一人。如果说刘备,只是个小人物,孙权固守一方,墨守成规。然而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曹操长于文章。有人评价说“《诗三百》之后,四言古诗曹操乃第一人”,可见其作用。而且在三国时代能够在文学方面称雄两人,我认为代表只有曹操和曹植父子。曹操的《短歌行》是《诗经》之后四言古诗一篇极品文章。另外,曹操多才多艺,他精于棋艺,又通书法,求贤若渴,当时各大书法家和棋坛高手都汇于门下。至于文将如云,武将如雨,这都不用多说了。而且我认为,虽说曹操忌才多疑,但我认为以杨修之名,当时只不过泛泛之辈,技不能在建安七子之内,他所遗留下来的文章,我想大家看过的没有多少,但曹操耳熟能详的已经很多了。如果说《三国》扭曲了曹操的形象,民间世俗又出于对刘备张飞关羽的偏爱,加上罗贯中的正统思想,导致了曹操在我们心中以白脸奸雄的形象出现。许子将对他有个经典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还有一位当时名士对他有很高的评价,我记不清原文了,大意是能够治理这个乱世的只有你一个人。很多人认为曹操是有野心的人,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这样,他就不会“挟天子以令诸侯”。我认为他完全可以废立献帝自立为王,这样更可以名正言顺地治理天下,巩固江山。从史学角度,我是加一选历史的,我比较喜欢从史学的角度探讨。陈寿《三国志》说,从整体上,曹操可算是当时唯一一个相当有忠心的人。因为他多次对儿子讲,我希望能够像周朝那样,周朝是商朝的诸侯国,但国土占商朝的三分之二,但是能够依旧臣服于商朝。他认为这是自己做人的理想,希望自己虽然权摄一方、位极人臣但也能够尽一份忠心。这也可以从曹操早期的表现看出,曹操早期意气风发,少年轻狂,他执法严明,他原来想做的就是做好一任地方官,造福地方百姓,但乱世不允许他这样做,他当然揭竿而起。鲁迅也有过很客观的评价,说如果一个朝代长久了,这个朝代好人变多了;如果一个朝代很短小,这样朝代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人。因为时代长久了,写史书的人基本上是本朝代的人,当然好人多了。同样三国时期很短暂,评价曹操的当然是不客观的。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如果光从这篇文章,大家对曹操会有一个误解。我非常感叹陈亚先的文笔不错,但是我认为他的史学治学的态度有一些偏颇。如果让我评价,我非常喜欢曹操,如果说曹操是天上的鸿鹄,杨修只不过是脚下的一滩泥。
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显露了他的才华。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的政治事件,任由今人评说,也就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你眼中的曹操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写出你的分析评价。留一个作业《你眼中的曹操(或杨修)》,下星期交上来。
第五篇:曹操和杨修之间的故事
“鸡肋”事件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梦中杀人
曹操生性多疑,常恐别人暗中加害于他,所以常对侍从说:“吾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曹操昼寝于帐中,翻身时被子掉落于地,一近侍拾被欲盖,曹操突然跃起拔剑杀之,复上床睡。半晌醒来,惊讶道:“谁人杀我近侍?”其他近侍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众人皆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唯行军主簿杨修明曹操之意,说:“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也。”
改建园门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cuījué),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杨德祖(杨修)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一职,当时正在修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建好屋椽屋桷,曹操就亲自来视察了。看完之后,叫人在门上题了个“活”字就离开了。杨修看见后,就立刻叫人把门拆了。建成以后,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大了。”
教植斩令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 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 “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 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 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1,曹操在门上写了1字活 众人不知其意 杨修明白曹操是嫌门太阔 所以叫人改建 后来曹操知道 十分妒忌他的才能。
2,塞北送给曹操酥一盒 曹操在上面写上 一合酥 放在桌子上 让众人进来 杨修见后 便跟他人分吃 操问原因 杨修说 上面写的一人一口酥 不敢违抗曹操的意思 曹操表面笑 却更厌恶他。
3.曹操说喜好在梦中杀人 后杀了个近侍 曹操假装十分痛心后悔 杨修知道后说 丞相非在梦中尔 君乃在梦中尔 曹操听说后更生气。
4.曹操的儿 曹植爱修的才能 操想立植为太子 曹丕知道后想陷害植 修知道后直接去找了操 结果操 认为修中伤丕 更讨厌修。
5.操打算 看看丕和植的才能 令2人出城却又派人不让其出城 丕看不让便回来了 植去问修 修说 可以斩杀门卫 于是操以为植当立 后有人说是修告诉的 操大怒 因此不喜欢植。
6.修总是交植有关天下大事 操经常来考问植 植每次都对 操大疑 只原是修告之 此时便有杀修之意。
7.鸡肋事件 操 进军无意 退军恐人耻笑 副将问操 如何 操 随曰 鸡肋 修之后便 让所有人收拾行李准备 回去 操知道后大怒 杀了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