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版美术《方方圆圆》教案
301.3.3.1《方方圆圆》
陈宇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用几何形方方圆圆进行概括事物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认识、观察表现各种事物和人物。
2、初步体验运用几何形造型乐趣,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组成美好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学生运用几何形这一绘画语言进行表现的能力,使学生从感受生活的乐趣中,发现图形的美。
3、学会更好的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课业类型:造型表现。教学重点:
学习用简单的几何形观察事物,并用添加或减少的方法夸张、概括地造型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由几何形展开的想象。
教法学法:绘画法、演示法、游戏法、观察法、故事法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范画、方方圆圆的几何形、生活实物、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启发导入。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小朋友,它们的名字叫方方和圆圆,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方方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方方和圆圆一直在争辩谁的本领大„„”到底它们谁的本领最大呢?
2、请你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方方的,圆圆的?
3、揭示板书课题。
二、游戏体验,理解感知。
1、游戏感知——用两个个袋子装着两种不同形状:方形、圆形,请学生摸一摸,分辨形状,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2、找朋友——出现包含两种形状的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图画),请学生从上面找出各种形状。
3:对比找不同——用实物照片和用几何形概括了的图画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学习用几何形来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形状,便于掌握简单、概括的绘画语言)。
4、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动物,还有哪些的外形分别近似于方形、圆形。(七星瓢虫、刺猬的外形与圆形想死,牛、羊等动物的外形与方形相似,等等)
5、用几何形概括事物的外形,有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外形特征。
三、欣赏评述,自主探究。
1、欣赏大师绘画作品和学生的绘画作品,看看画面上是怎么用几何形状表现主题的、表达思想的。
A、欣赏黄永玉的国画作品《羊》:
B、欣赏黄永国的国画作品《乌龟》,与真实乌龟图片进行对比:你能找找画与真实的动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C、黄永玉的水墨画《猫头鹰》。
2、了解动物特征: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请猜猜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局部。
3、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找出外形能用方形与它们近似的动物。画动物时,在概括的外型上添加动物们的典型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的描画动物。
四、尝试概括,方法总结。
1、尝试小练习:选择图中的一种动物,快速的描绘出它的局部特征。描画动物时,特征可以有所取舍。
2、说说动物的哪些特征必须添画,哪些部分可以省略?
3、采用同一物体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法(例如:建筑可以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等造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
4、教师示范,总结板书。
板书设计:
(1)用几何形概括出事物的特征,夸张表现外形。(2)添加事物的典型特征。(3)调整构图,添画背景。
五、大胆造型,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你见过哪些动物的外形近似圆形或者方形? 用减或添的方法,夸张、概括地将它们描画下来!
2、学生自主表现,播放相关素材和优秀范作。
六、作业展示,交流评价。
1、自主展示,生生互评。
2、教师点评,表扬鼓励。
七、教学总结,拓展延伸。
仔细观察生活中各类事物,用各种几何形状总结概括,并尝试用减或添的方法,夸张、概括地将它们描画下来!
课后反思:
第二篇:《方方圆圆》教案
《方方圆圆》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形状特征。
2、了解圆形、方形、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将圆形、方形、三角形构成美丽的画面。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的圆形、方形、三角形,以及他们的联想。教学难点:用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美好的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1、导语: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俩位朋友(以童话的形式介绍圆圆、方方,配合ppt动画展示)
大家好,我叫圆圆,我长得胖乎乎、圆嘟嘟的 大家好,我叫方方,我长得四四方方的。故事导入
方方、圆圆是2个好朋友,它们呀,长得都特别好玩。不过,别看它们三个长得一点也不像,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每次走到别人跟前,都要问:“有什么东西像我们呢?”你看,它们这次要来问你们了。
2、创设帮帮忙的情境 提问学生
大家能帮帮他们吗?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东西像圆圆吧!
再来找找课室里面像圆圆的东西吧!好了,现在大家看看老师找到了些什么?(ppt展示各种圆形的图片)提问学生
我们再帮帮方方,什么东西像方方呢?我们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像方方的呢? 看看老师到些什么!(ppt展示各种圆形的图片)
3、找朋友,生活中圆圆方方的组合。
其实啊,圆圆方方很喜欢一起玩。我们来找一找他们吧!(ppt展示,提问学生)
天安门,国徽是圆圆的、毛泽东的画像是方方的
上海东方明珠,塔上是尖尖的、塔身有圆圆,周围的大厦是方方的4、欣赏美术中圆圆方方组合的图片
大家能把圆圆、方方拼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图案吗?(ppt展示,边展示,边分析)
5、欣赏同学的作品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画吧!(ppt展示)
6、学生作画时间
作业:请大家画一幅画,要把方方和圆圆2个好朋友的画在里面哦!
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圆圆方方和尖尖到处都可以看到,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
第三篇:《方方圆圆》教案
三年级上册《方方圆圆》教学设计
灵武市第七小学
王彦英
教学目标 :
1、感知圆形、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
2、在视觉、触觉感官体验中感受圆形、方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观察物象的方法。尝试中体验绘画表现圆形、方形物象的乐趣。
3、参与中感受圆形、方形是一切物象基本形的科学现象; 在合作竞赛中,尝试交往与共同努力获取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圆形、方形概括、观察和表现物象。
教学准备:投影仪、圆形、方形实物、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启动主体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好朋友,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圆圆和方方。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 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方方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两个个好伙伴都生气了,谁也不让谁。
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帮忙劝劝它们:想一想,圆圆、方方还有哪些朋友?
3、展示圆圆,方方不高兴图片。
看来这两个个好伙伴朋友都很多,本领都很生活中少了那个形状都不行。如果没有了圆形,汽车变成方或尖的还能开动吗?如果没了方形,房子变成圆形怎么立得稳?所以这两种形状,在生活中缺一不可。
(二)发挥主体
1.游戏、感受:这个袋子装着两种不同形状:方形、圆形,请同学分别摸 一摸,分辨形状,并说出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2.有什么是由圆圆、方方共同组成的?
3.能不能用各种圆圆、方方组成一幅画呢?你打算怎么画?欣赏学生绘画作品,看看画面上是怎么用几何形状表现主题的、表达思想的。
(三)学生创作,发展主体一起来用方方、圆圆创作一幅画。
(四)作业展示和评价。
1、比一比:谁用圆圆、方方创造的物品最多?谁用它们组成的画面最美?
2、自评:我画了什么?里面那些物体用了圆圆、方方?
3、本课小结: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圆圆、方方的物品,同学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找到许多有趣的发现。
第四篇: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
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
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1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园、方等形状的物体进行印画,表现自己喜欢的物体。
2、体验创造活动的愉悦。
活动难点
1、幼儿用书;
2、方、圆等形状的玩具与物品若干,每组一份;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已调好的水粉颜料、擦手毛巾。
3、范例若干(用方形、圆形等物体印画)。
尝试运用圆、方等形状的物体进行印画,表现自己喜欢的物体。难点剖析幼儿第一次尝试没有任何的经验,不仅要观察物体的形状,还要自己独立进行印花,表现自己喜欢的物体,比较盲目。教师清晰的讲解示范对幼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活动过程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一、以“图形宝宝变魔术”为引子,激发幼儿印画兴趣。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图形间的组合。
2、图形宝宝聚会变魔术了,你看它们在一起变成了什么?谁和谁一起变的?(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师示范,提出印画的方法与要求。
重点交代操作的要点:
1、拿上一个喜爱的玩具轻轻地蘸上颜料。
2、印在纸上,纸上可移动。
3、用同一种玩具换另一种颜色前腰用抹布擦干净玩具,以免颜色混杂。
4、手脏了立即用毛巾擦干。
三、观察桌面上的玩具或用具,明确它们的形状。
看看桌上的各种玩具和用具,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想一想它们可以印画成什么?
四、幼儿印画,教师指导。
使用幼儿用书第16页“方方圆圆的故事”,引导幼儿可以用单一形状印画、也可以用几种形状组合印画、或者在印好的作品上添画。
五、展示与欣赏
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交流各个作品中不同图形的组合。教师清晰地示范与讲解给予幼儿感到非常的好奇,这是以前从没尝试过的一个活动,立刻能激起孩子的学习欲望。为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起到一定的作用。
操作常规的交待对幼儿按序的操作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防止幼儿操作中的混乱,以及不必要的麻烦。如保持桌面服装的干净整洁。
图形的组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主要还是让幼儿自己想想,只要幼儿能说出自己用什么图形,印出什么就可以。注重经过的体验,而不使结果。
活动反思:
《方方圆圆的故事》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尝试运用园、方等形状的物体进行印画,表现自己喜欢的物体并体验创造活动的愉悦。整个活动充满了趣味性,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印画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也是很少接触的一种画画方式。而且本次活动是以孩子在生活中非常喜欢的`汽车玩具作为印画物,让幼儿的兴趣达到了高潮。根据物体的颜色来对它进行印画,首先得让幼儿确认物体的形状,这对本班的幼儿来说还比较简单,对于物体的想象也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在接下来的印画过程中,很多幼儿都能根据自己想象的物体的形状进行印画,但是还是有个别幼儿对于印画的内容显得相当放入不确定。在这一方面,我觉得教室可以进行课前的经验前置,让幼儿对自己想要印的东西有一个很好的思考,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不同的印画效果。
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2
目标:
1.能感知正方形。
2.感知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准备:
1.正方形图标,记录用的大张白纸、彩色笔。
2.大方巾、大小不同的彩色几何图形片,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数量供幼儿每人一份。
过程:
1.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图标,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是正方形的,教师将幼儿的答案记录在白纸上。
2.游戏:“给大方巾找朋友”。
·玩法:教师将大方巾铺在桌上,向幼儿展示各种色彩、大小的几何图形片,请幼儿把各种正方形都放到大方巾上面,鼓励幼儿边做边说:“大方巾我给你找到了正方形的朋友。”
3.找班上的正方形。
·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形。
4.激发回家找正方形的兴趣。
·向幼儿介绍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画一画、记一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第二天带到班上与大家分享。
建议:利用户外活动散步时间继续在园内寻找正方形的物体,巩固对正方形的认识。
评价:能指认正方形的物品。
[附)
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
小朋友家长:您好!请您和孩子一起找一找家中哪里有正方形,找到了把它记录在纸的空白处(或让孩子画下来),与小朋友们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3
教材分析:
对小班幼儿来说,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图形的物品。本活动从孩子最熟悉的饼干入手,引导幼儿感知方形与圆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找找说说具有这些特征的物品,最后尝试按其特征分类。本活动从小班幼儿特点出发,层层深入,在让幼儿掌握方形与圆形特征的同时,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目标:
1.感知方形与圆形的基本特征。
2.能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3.愿意观察发现圆形和方形的物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圆形、方形的饼干,盘子,圆形与方形的图形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方方和圆圆,了解其基本特征。
1.圆圆的
(1)请幼儿自由猜想饼干的.样子。
(2)出示圆形饼干,说说这块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3)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2.方方的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方形,并找找、说说身边还有哪些物品是方方的。
3.小结:圆圆的东西是没有角的,方方的东西通常有四个角、四条边。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具有圆圆的或方方的特征。
二、品尝饼干。
1.请幼儿品尝饼干,说说自己手里的那一块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品尝与交流。
三、按特征分类。
1.由图形妈妈要找宝宝引入,请幼儿说说自己手中的是什么图形宝宝。
2.分类。请幼儿分批对图形宝宝分类,并检查。
四、延伸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圆圆的或是方方的。
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4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辨别圆形、长方形,并能进行初步的统计。
2、大胆尝试用圆形、长方形来拼出简单的物品造型。
3、感受活动的快乐,体验自己创造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教具:房子的图谱、电视机图各一张,搭建房子的图形一套
学具:各种颜色,大小的圆形、长方形若干,图画纸若干,浆糊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王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方方和圆圆打来的,它们想请你们帮它们造一座新房。你们看,这是它们新房的样子,我们来看看新房是有什么图形建成的?
幼:“长方形,圆形”。
师:对的,它们的新房是用长方形和圆形建成的,小朋友说的真好.因为啊!方方和圆圆特别喜欢长方形和圆形,所以它们的房子用了这两种形状。
师:“老师已经把造新房的材料准备好了,那小朋友就一起为它们造新房吧!
二、师幼互动造新房。
1、(教师手指图纸上的墙)问:我们先来造新房的`墙,小朋友看他是什么形状的?
幼:长方形
2、师:再来盖房顶,用的什么形状呢?幼:长方形。
3、师:“小朋友在看看房子上还缺少什么?
4、个别幼儿操作,师幼认证。
5、统计:师:新房造好了,我们来数一数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圆形?
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点数,教师统计记录。
三、教师示范用图形进行操作。
师:“新房造好了,可是里面什么也没有,王老师想送给它们一个礼物,你们看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做好的电视机。
教师示范做一个电视机,后进行统计。
师:你们想不想送礼物给它们吗?你们想送什么给他们?
(请小朋友自由的说一说)送的东西可真多,现在我们就来用方方圆圆喜欢的长方形圆形做礼物送给他们吧!
四、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幼评价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各种图形,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老师和小朋友共同操作搭建房屋,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并观察老师怎么样使用统计表进行记录,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我准备各种图形请幼儿拼图,活动效果很好。
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5
教材分析:
《撕纸画:圆圆的大西瓜》是一种选用彩纸,通过手撕、装饰的办法而完成的画。活动的重点是手撕画大西瓜的创作。而难点则放在撕圆形的西瓜。撕纸活动能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通过撕纸活动的开展,意在帮助幼儿在撕纸能力方面得到发展,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并对撕纸活动形成初步的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体验撕纸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给幼儿一次美的熏陶,美的教育。
本次活动《圆圆的大西瓜》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的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全,手部的精细动作还相对薄弱,动手能力也较差,特别是在撕纸方面表现的尤其突出,他们对撕纸力度及外形不会把握,但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又比较喜欢撕撕贴贴。所以在《撕纸画:圆圆的大西瓜》中,我在纸上打了一圈小孔,减少活动的难度。通过锻炼幼儿手指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手脑并用的能力,充分发挥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使幼儿增强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撕圆形的西瓜和添画西瓜上的纹路。
2、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发展幼儿的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西瓜实物,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2、学具:西瓜操作纸若干、记号笔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手撕画大西瓜的创作,能用撕贴和添画的方式丰富画面。
活动难点:
撕圆形的西瓜。
活动过程:
一、出示西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西瓜
1.教师:宝宝们,你们喜欢吃西瓜吗?(出示西瓜) 西瓜长什么样子的?
幼儿交流,教师小结。
[通过提问“西爪长什么样子?”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充分让幼儿说一说,并通过交流总结出西瓜的外形特征。]
二、探索断点式撕西瓜的方法
1.教师示范撕西瓜的方法:
师:看,这里有一片西瓜地,西瓜地里有许多西瓜,谁来找找看,西瓜在哪里?
【情节创设,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西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摸摸、说说)
师:怎样把西瓜取下来呢?
幼儿交流,尝试取西瓜。教师总结并示范。
[通过教师的肢体和语言引导幼儿观察,西瓜藏在纸里,需要撕下来。让幼儿尝试撕纸]
师:(一边撕纸,一边撕念儿歌)“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
[在幼儿已经经验的基础上,示范总结撕西瓜的方法]
2.幼儿尝试断点式撕西瓜
师:刚才老师是怎样把西瓜取出来的?我们把小手拿出来边念儿歌边来学一学。“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集体学习断点式撕西瓜的技能]
师:谁也想在西瓜地里摘一个西瓜?(幼儿尝试断点式撕西瓜)
师:我们其他小朋友一起帮她念一念儿歌,好不好?“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师:又取出一个西瓜了,我们发现这个西瓜上面还少了点什么?(花纹)花纹是怎么样的?(弯弯的)那你把花纹填上去吧。[引导幼儿添画西瓜上的花纹]
师:那你把西瓜送到水果店去吧。
三、幼儿撕贴:圆圆的西瓜
1、师:后面桌子上还有很多西瓜,我们把它取下来,放到水果店里去吧。
2、师:想一想西瓜是怎样取下来的?(复习儿歌)取下来了以后,还要用记号笔给西瓜装饰漂亮的花纹。撕下来的废纸扔在垃圾筒里。[教师展示操作材料,提出作画要求;鼓励幼儿运用画笔把西瓜的花纹也画出来]
3、幼儿撕贴,教师巡回指导
了解幼儿撕纸的情况,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指导幼儿撕出圆形。
(1)提醒幼儿先撕开一个小口子,再沿着小孔慢慢撕;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把撕下来的废纸扔在垃圾筒;
(3)取完西瓜后,把西瓜放到水果店里去。
四、评价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让大家相互欣赏。
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只西瓜?为什么?
[通过相互评价欣赏,深深的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活动的'乐趣。]
五、延伸活动:品尝大西瓜
师: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大西瓜吧,想想看,西瓜切开了,又可以这么撕呢?
[为幼儿的后续撕纸活动做铺垫。鼓励幼儿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1、活动中我是否关注了儿童?是怎样关注儿童的?自己在活动中有效观察、判断的实例(最少一例)
活动中我关注了儿童。比如:在开头导入唤起已有经验时,我关注到了每个举手的宝宝,予以他们发言的机会并且适时做出回应,帮助幼儿归类总结。
2、活动中的技能难点幼儿的掌握情况如何?我怎样尝试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3、在幼儿的座位安排上,是否考虑到用强弱组合的方式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考虑到了幼儿的座位安排,是以“动静结合”的方式,不容易安静的幼儿和安静的幼儿坐在一起。而操作的时候,我并没有局限幼儿的选择,让幼儿自主选取地方进行操作。
4、幼儿创作过程中,我是否实施了分层指导,(各个层次一个实例)
在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能力弱的孩子,并没有完全理解“归类”。因此,在操过程中,我引导性得提问:大树怎么到马路上去了?汽车还能开吗?以此类问题来提醒幼儿,操作过程中要动小脑筋进行归类。而能力强的幼儿,我鼓励他们尽量拿起画笔,将自己和好朋友邀请到马路上来,我以榜样作用的方法告诉幼儿:瞧,某某小朋友把自己画到马路上去了!真棒!你们也来画一画吧!在听到这样的表扬之后,很多幼儿都大胆尝试,效果很好。
5、在幼儿的作品及行为评价时,我是否做到了多视角、多通道评价。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除了根据以往对孩子经验的判断,我还根据活动中孩子实际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有效指导,比如幼儿撕纸比较着急,我就用儿歌来提醒帮组他。同上提醒他慢一点。还有幼儿想画但不敢画,因此我选择激励的方式,西瓜还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6
内容分析
这个世界对于3岁的幼儿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都值得去探索,他们的小脑瓜里会在想:为什么有些东西是圆的,而有些东西却不是,他们想知道,这就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用孩子无穷的想像和创新思维,感知世界。这样的课题内容贴近生活,就在孩子们的身边,易于孩子操作和体验。
幼儿分析
小班孩子,年龄小,对于生活中见到的圆的东西太多了,但是需要有条理的说出来,还不是太容易,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相关情境,让幼儿感觉到就在自己的身边,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思路分析
1、通过故事《圆圆乐园》让幼儿了解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圆的,这些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孩子的想像打开空间。
2、扩散思维: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看到圆,你还想到了什么呢?让幼儿充分发挥力,近距离地感知生活中的圆。
3、逆向思维活动:想一想,如果将生活中的圆换成别的形状,会怎么样呢?借助生活环境,为孩子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训练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操作活动:添添画画,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大胆想像和绘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5、活动体验:玩一玩,启发幼儿创新圆的各种玩法,看谁玩的花样多,让孩子在玩过程中,认识圆的特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生活中的圆。
2、喜欢联想,发展幼儿扩散思维品质,大胆想像。
3、喜欢探索,在体验中体验创新思维的乐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喜欢绘画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圆圆乐园的图片,羊角球,皮球、铁环、陀螺、呼啦圈、小篮球架等,添画示范画:花,太阳等,圆形拼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讲述故事《圆圆乐园》
(二)扩散思维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近距离地感知生活中的圆。
“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了圆圆乐园里有好多东西是圆形的,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是圆的?
(三)逆向思维活动:提出假设:宝宝们想一想,如果把汽车的车轮变成三角形的,行不行呢?为什么呢?引出圆的特性。
(四)让孩子动手操作:添添画画,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大胆想像和绘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孩子们,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魔术师,他有一块神奇的魔板,能让一个圆变成一样东西,他会变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教师操作电脑绘图)
孩子们,你能把一个圆变成什么呢?幼儿自由说,那让我们也来做魔术师,看看能把一个圆变成什么,好不好?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
(五)教师出示多圆的拼图。
看,孩子们,刚才我们用一个圆变成了好多东西,老师用好多个圆,变成了什么?(蝴蝶、毛毛虫、小鸡等)
(六)活动体验:玩一玩,启发幼儿创新圆的各种玩法,看谁玩的花样多,让孩子在玩过程中,认识圆的特性。
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圆的东西,它们可好玩了,今天老师准备了好多圆形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看谁玩的花样多?与幼儿一起活动。
活动延伸
室外游戏
在活动室里地方太小了,让我们到院子里一起玩,好不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紧扣教学目标开展活动,设计结合动静交替的方式,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玩一玩等多种方式展开创新思维活动,培养了幼儿主动参与想像、操作的能力。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添画,放手去玩,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体验发散思维的乐趣。
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儿歌,念儿歌时吐字清晰。
2.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点:
能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常见圆形物体的简笔画若干。
2.《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 师:“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一位客人,让我们看看是谁吧?”
2. 出示图片
师:“原来是圆圆国王来做客了,我们跟圆圆国王打个招呼吧!”
幼:“圆圆国王你好。”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要听仔细啊。”
二、老师完整念儿歌《圆圆圆》
1. 师:“刚才圆圆国王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听的.一首儿歌,让我们谢谢圆圆国王。”
幼:“谢谢圆圆国王。”
三、幼儿回忆儿歌内容。
1.出示圆的图标,这是什么?(圆)
2.师:“刚才圆圆国王给我们带来的儿歌名字叫什么呢?”(圆圆圆)
2.师:“那首儿歌里有哪些圆圆的物品呢?”
3.幼儿回忆儿歌内容,教师根据幼儿回忆的内容,出示相应的物品。
四、朗诵儿歌。
1. 教师根据《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谱,让幼儿边看图边朗诵。
2. 请幼儿个别朗诵、分组朗诵。
五、感知圆形物体
师:“圆圆国王还给我们小朋友准备好许多礼物。”幼儿说自己的礼物是圆圆的什么,请个别幼儿在回答。
六、结束活动
师:“今天和圆圆国王玩游戏学本领开心吗?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1. 一起唱《拉个圆圈走走》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先出示圆圆国王的头,调动孩子兴趣,然后以国王的口吻教孩子学习儿歌。再出示儿歌的图谱,看上去简洁明了,听老师说完几遍后,有的孩子就能自己看图谱初步说出儿歌。最后用圆圆国王送礼物的形式,让孩子了解更多我们生活中圆形的物体。过程中,老师是挨个让幼儿去找蔬菜而不是一拥而上。
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8
活动目标
1、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对xx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看,谁来了,它是谁呀?(圆圆的脸,我们叫它圆奶奶,和它打个招呼吧!圆奶奶你好。)
师:这是谁?它的脸是什么样子的?(它叫方爷爷,我们也和它打个招呼。)
师:今天,圆奶奶和方爷爷是来邀请小朋友去做客的,你们想去吗?
二、观察课件,找出圆圆和方方的物品
师:圆奶奶和方爷爷家可有趣啦,很多东西都是圆圆的、方方的,你们想看吗?请你们看一看,猜一猜,哪些东西是圆奶奶的、哪些是方爷爷的?
师:圆圆的椅子是圆奶奶的,方方的椅子是方爷爷的。(盘子、靠垫)
小结:你们发现没有,圆奶奶的东西都是圆圆的,方爷爷的东西都是方方的。我们分得对不对呢?(分对了,你们真棒!)
三、自选玩具,在游戏中体验感知
师:圆奶奶和方爷爷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玩具呢!里面有什么,谁来摸一摸。(什么样的球?)
师:看,这么多好玩的玩具呢,你喜欢哪一个玩具,就拿着它找块空地玩一玩。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你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
引导幼儿表达:我玩的是圆圆的··,我用圆圆的··滚一滚;
我玩的是方方的··,我用方方的··搭楼房。
师:小朋友们,先把玩具放下来做到椅子上吧。
师:看我拿的是什么?(球)圆圆的球可以滚一滚,拍一拍,大家都来试一试。方方的盒子不能拍也不能滚,那它可以怎么玩?(可以搭楼房、火车、小路)对了,方方的盒子可以搭高楼、铺小路。
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圆奶奶和方爷爷还要请我们帮忙呢,请把圆圆的玩具放在圆篮子里,方方的玩具放在方篮子里。(幼儿分放玩具)
师:我们把玩具都送回了家,送得对不对呢?我先帮圆奶奶和方爷爷来检查一下,圆篮子里都是圆圆的玩具,方篮子里都是方方的玩具。哦,圆奶奶和方爷爷送你们一个大拇指,表示你们做得好,四、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的汽车
师:今天我们在方爷爷和圆奶奶家玩得真高兴啊!现在要回家了,方爷爷说要变一辆大汽车,送我们回家呢,变、变、变。
为什么开不了呢?怎么办呢?(变个圆轮子)
我们一起来喊一喊,请圆奶奶来帮忙吧!(圆奶奶快来吧!)
看看现在的汽车,能开了吗?
小结:方爷爷和圆奶奶做好朋友,互相帮助,变成了可以开动的大汽车,真棒!
五、找找生活中的方方和圆圆怎么做好朋友的
师:在我们生活中,圆奶奶和方爷爷一起又变出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一起看看(洗衣机、煤气灶)
我们的教室里也有方方的和圆圆的东西呢,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我们的身上也有方方的和圆圆的东西呢?
(汽车声)师:听,圆奶奶和方爷爷的大汽车来了,我们快坐上汽车,再到教室外面去找找圆圆和方方吧!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各种图形,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老师和小朋友共同操作搭建房屋,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并观察老师怎么样使用统计表进行记录,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我准备各种图形请幼儿拼图,活动效果很好。
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9
活动目标:
1.感知方形与圆形的基本特征。
2.能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3.愿意观察发现圆形和方形的物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圆形、方形的饼干,盘子,圆形与方形的'图形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方方和圆圆,了解其基本特征。
1.圆圆的
(1)请幼儿自由猜想饼干的样子。
(2)出示圆形饼干,说说这块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3)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2.方方的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方形,并找找、说说身边还有哪些物品是方方的。
3.小结:圆圆的东西是没有角的,方方的东西通常有四个角、四条边。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具有圆圆的或方方的特征。
二、品尝饼干。
1.请幼儿品尝饼干,说说自己手里的那一块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品尝与交流。
三、按特征分类。
1.由图形妈妈要找宝宝引入,请幼儿说说自己手中的是什么图形宝宝。
2.分类。请幼儿分批对图形宝宝分类,并检查。
四、延伸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圆圆的或是方方的。
小班教案方方和圆圆10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各种圆形和方形的物体,了解其主要特征。
2、认识汉字:圆、方。
3、在活动中大胆地进行操作活动,认真涂色。
活动准备:
图片:皮球、太阳、桌子、椅子……,实物照片,照相机、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找朋友。
二、讲述故事《圆圆和方方》。
故事:有一天,圆圆和方方吵架了,……圆圆和方方为什么吵架呢?(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演示教具。)
三、认识圆和方。
1、出示“?”。
问:刚才你们听的故事中,圆圆都找到了哪些朋友?(皮球、太阳……)
2、出示“圆”字,问:这是什么字?(圆圆圆,太阳圆,圆圆圆,皮球圆,……)
3、小结:出示“圆”字,告诉幼儿所有圆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个字表示。
4、出示“?”。
问:方方找到了哪些朋友?
5、出示“方”字。
问:这是什么字?(方方方,方,方方方,方)
6、小结:出示“方”字,告诉幼儿所有方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个字表示。
四、找圆圆和方方的朋友。
1、请幼儿帮老师找圆圆和方方的朋友。
2、帮小伙伴找圆圆和方方的朋友。
3、出示照相机。
师:我们一起来找找教室里有没有圆圆和方方。(幼儿找,教师给他们拍照。)
4、出示照片。
师:老师也找到了许多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将拍摄的幼儿园中的`景物给幼儿看。)
五、幼儿操作。
请幼儿看图找圆圆和方方的朋友,并涂上颜色。
六、请幼儿将涂好的作品去送给圆圆和方方。
第五篇:《圆圆、方方和尖尖》教案
《圆圆、方方和尖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用几何形进行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认识、观察表现各种事物和人物。
[过程与方法]: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意识;在体验中学习用各种材料、工具表现圆形和方形物体;发展学生运用几何形这一绘画语言进行表现的能力,学习更好的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体验运用几何形造型的乐趣;在游戏与合作过程中,体验共同努力、创造作品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用简单的几何形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表现世界。
教学难点:
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组成美好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
兴趣点:
用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直观教学展示生活中的方方、圆圆和尖尖,增强学生感受;展示大师富于想象的抽象作品和学生稚趣的作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地创造。
教学策略:
1、教法指导:采用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感觉和记忆、想象综合运用,加深学生对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2、学法指导:通过触觉、视觉等直观感觉,探索总结出运用几何形认识世界、表现物体的方法及规律。
3、课堂作业形式:个人独立完成或合作均可。
4、教具媒体运用:实物、范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讨论、思索: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三个小朋友,它们的名字叫圆圆、方方和尖尖,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方方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都是方的„„;尖尖说::“我的本领也不马虎,你们看:山峰、火箭是尖的„„
2、提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
小朋友,想一想:①“它们谁的本领最大呢?”②“它们的用处都很大吧?”③“你也来帮圆圆、方方、尖尖找找朋友,好吗?”
二、游戏、感受:
游戏
1、感觉——用三个袋子装着三种不同形状:三角形、方形、圆形,请学生摸一摸,分辨形状,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游戏
2、找朋友——出现包含三种形状的图片,请学生从上面找出各种形状。
三、认识、理解:
1、游戏
3:对比找不同——用实物照片和用几何形概括了的图画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学习用几何形来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形状,便于掌握简单、概括的绘画语言)。
2、欣赏大师绘画作品和学生的绘画作品,看看画面上是怎么用几何形状表现主题的、表达思想的。
四、练习、探索:
1、动动脑、动动手:老师准备好多个三角形、方形和圆形,请同学们摆一摆,摆出各种画面:如:三角形、方形可以组成房子;几个圆形可以组成动物;圆形、方形、三角形可以组成人物„„
2、请学生根据刚才自己的认识、实践和自己的构思——采用自己喜欢的材料,用“方方、圆圆和尖尖”创作出美丽的画面。
五、小结、评价:
1、想一想:
是否努力观察了“基本形”?是否对基本形的组合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兴趣尝试?
2、比一比:
看谁说出的方方、圆圆、尖尖最多?;看谁创造出的几何形物品最多?谁画出的用几何形组成的画面最美?
3、问一问:
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我知道些什么?我还不明白的地方是什么?(讲评形式:师评、自评、他评结合。)[作业要求:]
1、看谁创造出的“基本形”物品最多?
2、谁画出或制作出的用“基本形”组成的画面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