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高效课堂共成长
我与高效课堂共成长
【内容提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在一年多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无论是在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原先都有了显著的不同,我与高效课堂共同成长着。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成长
观念
互动
反思
特色 【正
文】
2011年3月份的时候,参加了区高效课堂推介会。参加教育工作二十年的我,第一次知道了“高效课堂”这个名词,听了几堂课,很是诧异:原来课还可以这么上!一年以来,参加了许多次“高效课堂”研讨会,在教学中也试着按照这种思想和模式去实践。虽然这种尝试可能只是浅层的,但我觉得在尝试过程中,无论是在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原先都有了显著地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我与高效课堂共同成长着。
高效课堂所崇尚的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试想哪一个徜徉于超市的人不是在快乐的氛围之中.健康快乐的高效课堂学生自己是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了自己主宰幸福的感觉,作为老师的我又何尝不是呢?
转变观念,营造和谐、民主氛围。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来说,高效课堂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能力要远远大于自己的想象,半年来放手交给学生去做他们能够做的一切,让我看到了可喜的成果.如果我们不进行高效课堂的改革,如果我们还在墨守成规,如果我们还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如果...那么多的如果我们还没有改变的话,又哪里会收获这么多的成果.所以说以往观念的改变让我们打造一个“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的氛围。真正做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而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到了幸福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自豪.
编写学案,共同分享。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指导学生“会”学习的抓手,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拔,设疑,解通过导学稿,教师要努力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解法,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掌握了这些学习新知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那也就打开了知识的宝库的钥匙,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学生感到存在的价值。
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融为一体的,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有用,并懂得去关注和尊重他人。高效课堂的基本点之一是“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所以,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问题生要多帮扶、多给展示机会,让他们精神愉悦的融入课堂,快快乐乐健康成长。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实质是一种交往,一种互动。和谐融洽的师生之情会为教育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潜能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发散思维。积极建立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合作、服务的新型师生关系。老师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换来了学生对老师百分百的信任。课堂上,学生有读书、思考的时间;有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的权利,老师则是巧妙的引导、积极地参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的课堂,教者轻松,学者愉悦。
转化后进,不让一人掉队。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真正做到欣赏、期待每一个学生。欣赏和期待是教师爱的升华。我们班的班训就是创建优秀班集体,不让一个人落队。所以在班里我采取了赏识评价机制,对于学困生鼓励他们和自己去比较,在你要批评他之前一定要找出三个他的优点,再说出他的这一个缺点,那样他会很容易接受的.如果教师的欣赏和期待是发自内心深处的,那么它将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欣赏和期待每一个学生可以使他们产生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和成功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成才所寄予的信心和厚望。我们应该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学困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总会发现他 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了,也要一千零一次地帮助他站起来„„”当你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的时候,当你捕捉到孩子眼中闪烁的泪光的时候,你会欣喜,会幸福。
记录教育过程,享受快乐人生。
有人说:“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课改以来,学校提倡教师写反思,我们还在为我们又多了一项任务而懊恼,可是半年下来,由于课后及时反思,交流课堂感受,分享教育成功的喜悦和寻找失败的解决办法,对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尤为重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在交流中走向深刻。
可以每课一反思或几课一反思。通过反思,记录了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课后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反思,不断总结经验。
现在我已经形成了反思的习惯,每节课的成功与失败都详细记录,这些都成为了我丰富珍贵的宝藏。备课中,翻看前一轮的教学反思,让我的备课和教学设计更加自信和充实,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教学反思成为了我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坚实的脚步。
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教学特色。
高效课堂的改革,很多人都在问,课堂中提倡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老师成了旁观者,那么学科特点怎样体现,教师的特色何在,教学风格何以体现呢?通过实践和探索我有如下体会。
1、学科特色的培训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教学开始就要对本学科的课堂教学风格和特点做长远的规划,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科思维方法进行培训。如:数学学科突出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讲解中要从分析入手;语文学科注重回归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2、课堂问题的设计彰显着教师的智慧和底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设计课堂问题的前提是设疑。给学生营造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
3、教师适时追问和精讲。
课堂追问的问题主要有思考型、启发型和开放型的问题,好的提问应该富有启发性,要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教师的精辟的讲解、简炼的语言能够体现教师深厚的内涵和功底。当然构建高效的课堂、特色的课堂还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激情、课堂情境、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等方面,要我们在课堂中不断去摸索和完善。
高效课堂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我们教师就要大胆地尝试。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已有的模式去生搬硬套,但高效课堂的理念却不可不贯穿。开放的课堂放飞着学生的理想,我做为一名教师,也在同高效课堂成长着、进步着、收获着。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高效课堂就是这样一个课堂,我们教师就要追求一种境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学科求知的乐趣,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感受到高效课堂的魅力,感受到健康课堂的魅力。“愉快高效课堂”通过我们的团结协作,精心准备,认真研究,她正悄无声息地走进我们的每一节课堂,也正是她伴着我成长,促着我成熟。
【参考文献】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山东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第二篇:我与课堂共成长
五四青年论坛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天大附小三位青年数学教师的发言,她们就自己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想法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我们附小数学组是由“老、中、青”三代教师组成的,是一个志同道合、真诚相待的团队。我们不仅业务水平精湛,更有为人的气度和胸襟,生活中的我们平凡而普通,芸芸众生中,恬淡如南山之菊,但是讲台上的我们神采飞扬,面对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有使不完的力气和劲头,课上总有交流不完的话语、抒发不尽的感动。这就是生活中和讲台上最真实的我们。老教师们无私的“传、帮、带”,青年教师们的“赶、帮、超”,在校领导为我们搭建的舞台上,上演着“做课”、“说课”、“演讲”、“微课”、“经验介绍”等等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演出,老教师的言传身教,引领着青年教师的砥砺前行,教学相长,硕果累累。
五月的春天,大地似乎甩掉了累赘,脱掉了厚重,焕发着青春,散发着活力,张扬着奔放,呈现着缤纷。正如我们的青年教师,她们生机勃勃而又充满活力,青春是美丽的更是负有责任的。教学时光将让她们褪去许多的稚嫩,增添更多的成熟。正值青春的她们将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成就人生的新航程。
今天,我们迎来了天大附小五月,即青年教师论坛——“我与课堂共成长”。我们看到青年教师们在附小这片沃土中成长;在老教师的精心培育下茁壮,在自我进取中绽放,希望她们早日结出丰硕的成果,早日桃李满天下。
最后,我用一句“青春正当时,不与负流年”与她们共勉。让我们全体数学组的老师们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灿烂的笑容。努力工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三篇:我与高效课堂
我与高效课堂
徐德华
高联部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我不喜欢做无用功,所以在教学上比较喜欢动脑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明白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朋友,只有他们认可你才能听你的,维护你,所以我在教学时先要和学生成为朋友,然后以朋友的身份来引导他们攺变以往状态,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在中专部教学时,一个班数学课就一学期,常常是和学生培养起感情就到了要分手的时候,到高联后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长了那么我可以更进一步来学习和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效率。现在将这近一年的教学总结一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们新课改的目标就是要调动所有的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愿望,让他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体味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我到高联部教得是会计1502、1503班第一节课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数学成绩普遍差,连中学学过什么都忘记了,个别差到你想像不到,小学的分数加减都算不对。为此我买了中学的分块专题试卷,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给他们讲解、练习,课下与部分学生谈心,让学生明白我是真心对他们好,慢慢的学生接受了我,有事也愿意和我交流,这样上课轻松了很多。靳同学对学习英语有些困惑,主动与我交流谈自己担心的问题,我与她说了我的看法,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张老师让他与靳同学沟通。经过这不到一年的时间1502班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学生由不敢说到敢说,有的学生从不愿意学到自己主动学,变化比较大的有王同学、赵同学、张同学、王同学曲同学等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还能帮助别的同学;但还是有一些学生变化不大,像姜同学、谢同学、闫同学,张同学等学生,毕竟我不是神,人家用9年没有教好的学生我用一年就教好了那有点不大可能。现在我觉得我们的师生关系还是不错,学生有困难时常想到让我帮他们解决,但有一个不好的是有时上课控制不好,有点乱,整体还是不错,从入学时平均30分的水平上升到现在接近及格,如果排除个别几个人那就肯定及格了。
(二)备课要有“市场意识”。
我们讲课为了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如果学生不听那肯定学不会。换句话就是你给的应该是他想要的。做个简单的比喻,你想卖桶装水给客户,客户这没有饮水机,他一般是不会买你的水的,但你要是买水白送他个饮水机,那他应该会接受的,不知道我们喝的水是不是这样来的。在教学中怎么运用呢?我是这样的,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我就找他们有兴趣的,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兴趣。先找了简便运算,我告诉他们这是我女儿的题,让他们做,结果好多人都做不出来,或者太麻烦,然后他们求我给他们讲讲怎么做,这时给他们讲,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效率也高。还有为了使他们会进行整式运算,我给他们补习了相关知识,他们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才有可能学会中专的数学。
(三)上课要“懒”。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经常来形容我们的老师如何辛苦教学,可我觉得现在我们应该改改了,我们应该轻松教学,要学会“懒”。我们有些老师在讲课时讲得非常细,生怕把那个知识点给漏掉了,再看学生睡了一片,这样的教学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很辛苦,成绩却不是很理想,老师觉得很委屈。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而中专的数学知识也比较简单,他们只要能认真学习肯定能学会,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是先让学生看书,然后就做练习,开始会得人很少,有人在我辅导时问我,我就引导他们应该看那,用什么知识,这样少数人就会了,剩下的有人就说:“老师,我们不会,讲讲吧!”这时我再回到讲台上,进行讲解。这样又有一部分学生学会了。我这样应了邓小平同志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方法,我先让一部分人先学起来,再让这些学生来带动别的学生也学起来。以上三点是我在教学中自己总结的方法,和我们要求的还有很多的差距,比如:堂堂清,我没有做到,有时候下课时内容还没讲完,这说明我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还差的很多;对学生的掌控不是很好,我和学生很亲近,这样导致学生上课时很随意,张口就说,有时显得很乱,这也是我需要改进的。
第四篇:我与高效课堂-王旷
我与高效课堂
我任教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由于信息技术科目每周课时安排较少,课堂学习实践机会也很匮乏,因此提高每堂课的效率对于信息老师也尤为重要,在信息课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应该放在首位。在充分培养了兴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教师教学起来也得心应手。小学生的对于计算机的好奇心可能停留在玩游戏上网这个层面上,摆正其心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信息课,明确自己的目标是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不是为了玩“游戏机”而来上课。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担任引导的角色,多与学生交流。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性高、实践性强的课程。理论知识、特别是软件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还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学习信息技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动手操作存在错误的地方,教师在课堂巡堂是加以指正,并予以适当归纳总结,在课堂结束时总体回顾易出错的地方,让学生加深印象。
最后,创新是教师在教学和引导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信息时代的,死板的信息知识和成套的操作流程也许是阻碍学生发展的绊脚石。一名成功的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发挥其最大的创新能力,在学习各种信息处理软件的过程中,学生应用软件的能力会有所提高,此时,教师可以根据软件的学习任务,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或者跟其他学科进行联系起来,既达到应用软件的能力效果,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高效课堂,人尽其才,大家发挥自己的能力之所及,心境之所至,不断探索发现,才能成就更成功高效课堂。
第五篇:我与生长在课堂共成长
我与学生在“生长”课堂中成长
张建
在这瞬息变化的时代里,迈上讲台的一刹那,面对几十双饱含期待的眼神中,我深感肩上之责任重大。目前我们的教学已由“素质教育”经历到了“高效课堂、“卓越课堂””,如今又来到了轰轰烈烈的“生长课堂”。我也经历了名师的讲解、专家的引领到现在学会自我的摸索,深知探索“生长课堂”、“课堂生长”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义务。多年来的教学探索由起初的没有轮廓,到现在对“生长课堂”的些许理解。
首先我觉得:“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前两者是我们目前多数存在的,后两者是我们要继续努力做到的。
我认为真正的好的课堂应该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进步了没有,“生长”了没有。我们很多的课堂都是在当时留给学生印象深刻,可是课下学生又能想起些什么,又真真正正学到些什么呢?一堂好课可以让一个学生对你的学科产生兴趣,更可以让他多年后在学习或生活中还能回忆起我曾经上过那么堂课。
就目前对于“生长”课堂而言,而我要做的理所应当是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基于学生立场,认真解读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只有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明确他们已经有了的知识,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进而才是生长课堂。
记得一位专家说:“生长的课堂,应该是把课堂放给学生,而不是老师站在讲台自顾自的讲,殊不知学生们睡倒一片。”我想对于数学课堂也是一样,应该把时间放给学生,空间放给学生,权力放给学生,课堂向每个学生开放。让学生们去体会更多的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这样,学生们就会获得体验,并且不同的学生体验是不同的,因而是丰富的、有创意的。
一堂优质的课在于清晰:目标清晰,思路清晰,方法清晰,学生清晰,指令和要求清晰;一堂优质的课也在于细致;一堂优质的课还在于生成,从点状生成到整体生成,从个体生成到全体生成,从浅层生成到深层生存,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一堂优质的课也在于停顿、在于持续、在于运用、在于及时反馈、在于写练......我想,努力的去上好每一堂课,不是为学生,而是为了自己。每天都努力着,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着生长的气息,不只是对学生的负债,而还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学生在课堂里生长着、成长着,我也在课堂里生长着、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