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江阴市峭岐中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报任安书教案 苏教版必修4
《报任安书》
走进司马迁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2、《报任安书》重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有关文学常识,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反复曲折,跌宕生姿的特点,思想上深刻的内涵。多诵读多领悟。
3、《廉颇蔺相如列传》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三个故事,体会文章结构和人物刻画的精妙之处。
4、《屈原列传》重在引导学生与所学过的屈原的作品进行对照阅读,以领会屈原的精神及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还有屈原的遭遇与作者的相通之处。
5、《信陵君窃符救赵》重在引导学生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三、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是新教材的安排体例,将司马迁的作品编排在一起集中学习,并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初中、高
一、高二所学过的司马迁的作品沟连到了一起,连同《读本》共13篇作品。
将《报任安书》放到本单元的第一篇进行阅读,有利于了解司马迁的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将初中、高
一、高二学过的作品进行回顾,重在了解《史记》写人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一篇知识短文,重在概括了司马迁《史记》的史学性与文学性。其他三篇的传记文学重在诵读,并引导学生领悟司马迁传记文学的特点。
还可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以拓宽学习的渠道,最后让学生以司马迁的文学及精神的某一点,举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能力目标: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德育目标: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重点: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语1: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当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才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1 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导语2:一个踟蹰独行的士子,正在人生的旅途跋涉。不料,飞来横祸,差点葬送了旷世奇才。屈辱,难言的屈辱将他逼向了生命的死角,然而他不屈,不悔!高昂起男儿的头颅,倔强地甩开了世人嘲讽的白眼,毅然提起笔来,挑起了华夏史传的千秋伟业。“百世奇人悬日月,千秋孤愤诉晨昏”,你那挥笔疾书的身姿已经定格成一幅永远的风景,令后人高山仰止!
皇权可以摧残你的身体,却无法剥夺你的思想;命途多舛反而激发你生命的潜能,残缺的仅仅是身躯,飞翔的却是你不朽的灵魂!
导语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知识介绍(作者及《史记》)
(一)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有“史圣”之誉。司马迁幼年在家乡读书,10岁随父到长安,年轻时阅读了大量历史文献,周游各地名山大川,深入古迹,采集传说,考察风土人情;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广泛接近下层人士,有机会博览国家藏书,积累了丰富的史料,为后来著《史记》准备了条件。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司马迁42岁时开始了《史记》的著述,发愤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补充:《史记》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的作品,司马迁能写出如此伟大的作品,是因为:①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后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匮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资料。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③穷途发愤。武帝天汉三年,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获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也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等多种体裁,其本纪世家列传都属于传记文。
(二)《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记载帝王的事迹,如:《项羽本纪》《秦始皇本纪》;世家30篇,记载诸侯王和孔子、陈胜等特殊人物的事迹,如《陈涉世家》《孔子世家》;列传70篇,记载重要人物、少数民族和邻国的历史,记述官吏、士大夫和知名人物的事迹。分三种:①专传,即一人一传,(如〈〈淮阴侯列传〉〉《孟尝君列传》)②合传,有二人合传,也有三五人合传,(〈〈廉蔺列传〉〉)③汇传,记同一类的若干人,篇名中并不举出人物姓名,如〈〈仲尼弟子列传〉〉、〈〈酷吏列传〉〉;表10篇,用列表的办法记载大事和重要人物,《 》;书8篇,记载重要典章制度、天文现象、政治设施和社会经济生活,《礼书》《律书》;共52万字。其中最重要的是本纪和列传,因此后人称它为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的正史,即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基本上就是仿照《史记》的体裁来写的。《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它全面的叙述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历史发展,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对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对后世文学有着巨大而深远 2 的影响,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方面是从史学价值;另一方面是从文学价值来谈的。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注:纪传体 《史记》 国别体 《战国策》 编年体 《资治通鉴》
司马迁 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
A、家学渊源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其父死后,司继承其业,在“金匮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史料;
B、广泛游览,实地考察;
C艰难发愤 在受宫刑后发愤写出《史记》,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
三、关于题目的“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四、关于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官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任安,字少卿,荥阳人,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他是司马迁的朋友。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尽推贤进士之义”,委婉地要求司马迁为他说情。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
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太子刘据在京城长安发兵诛杀借巫蛊诬陷他的江充等人,大战丞相刘屈军队。当时任安是北军使者护军,负责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乱中接受刘据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太子刘据兵败自杀。汉武帝急忙从二百多里外避暑的离宫甘泉宫赶回长安,平定事件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将任安下狱,论罪腰斩,状况危急。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使他抱憾终生,于是写下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李陵事件:
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在天汉二年(前99年)随李广利(武帝宠姬李夫人之兄出师击匈奴,在矢尽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李陵投降了匈奴。武帝闻讯十分烦忧,曾就此事召问司马迁。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为确实是“不当”,但他不满朝臣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态度,就向汉武帝赞扬李陵独当匈奴之功,并根据李陵平时的表现,推测他的投降可能出于权宜之计。司马迁这样讲的目的,是希望武帝慎重处理,以便鼓励臣子尽心国事。不料这番话引起武帝的猜忌,以为司马迁赞扬李陵独当匈奴,是暗讽李广利按兵不救,是有意为李陵开脱,打击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下狱,加以“诬罔主上”的罪名,按律当死。司马迁无钱自赎,只得被迫接受宫刑。
五、信的内容: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 3 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六、分析课文
(一)内容结构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复信之由。
这一部分由任安要求作者“推贤进士”(即替任安“说情”的委婉说法)以及“若望仆不相师”,道出“仆非敢如此”之旨,并由此引出自陈已志。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陈述自己遭极辱而不自杀之事由。
其中第一层(第2然段),说明自己不轻死而择受极辱之事情。这一层中,先叙祖先职务不为天子所重,而自己受诛而死不能被认为是为名节而死,而人之死当有价值,“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故不轻死。接着在说明自己受极辱之后,列举王侯将受辱后不自杀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辱后已不能再为名节而死(要为名节而死,在受刑前就该自杀)。
第二层(第3自然段),表明自己受辱不死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这一层中,先说自己并不是因为顾及亲人家庭,也不是没有自杀的勇气,而是因为自杀就断送了自己生命价值所在的事业。于是为了完成心愿,他超越为名节而死的一般观念,抛弃庸碌一生而死之俗念,为文采显露于后代,让历史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选择了历苦难而走向卓越之路。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进一步说明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史记》。
其中第一层(第4自然段)列举古圣贤(“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发愤有为之事,以佐证自己选择之确。
第二层(第5自然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写作目的,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它。——再一次证明自己所择是超越庸凡而走向卓越之路。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抒写痛辱愤郁之心情,再点复信之意(言无从“推贤进士”之苦衷)。
(二)学习铺排句和用典句:
1、铺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用典句: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三)讨论:
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 4 什么?
【点拨】: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① 司马迁懂得人生可以创造价值,人只要不死,脚下便有路,尽管他“腐刑”后的躯体是卑微的,然而,他有伟大的思想和满腹的文才,只要通过奋斗,创造出非凡的人生价值,就可以反卑微为伟大,使生命“重于泰山”。
② “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继承父志。司马迁的父亲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而与世长辞。父亲临终授命,让他完成修史之重任,他想到死去的父亲遗命,他要立志继承父业,于是决定要忍辱负重,顶着极大的压力和痛楚来完成《史记》。)
③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3、司马迁在遭受人生的奇耻大辱之后,他踽踽独行,忍受着耻辱的煎熬、世人的白眼,为了那部“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著作,他,背负着历史的重任,经受着灵与肉的考验,选择了一条艰辛的道路。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于困厄中喊出了超越时代的呼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请你结合自己对于司马迁的理解,评述一下他的生死观?
明确:司马迁是为了人生的信念而活着,这使他的生命更为璀璨夺目。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大多不愿谈及自己的理想,现实世界让更多的人归于平庸。选择平庸抑或崇高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人与人的区别也往往在人生观选择的差异之上。在历史长河中,我们都是渺小的水滴,但为什么有人能够不朽,而有的人只是匆匆的过客,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四)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
①受辱——引决(士人对待羞辱和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自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此属原文内容】
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七、归纳《史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明确:
1、思想内容四点: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其二进步的经济思想。其三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其四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史记》的两个“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艺术特色两点:其一鲜明的个性,其二抒情性。
2、《史记》的深远影响:确定了我国古代传记的基本格局,诸如思想方面的以史为鉴,富有教化作用;形式方面的篇幅短小,强调表现人物性格,而不在堆砌材料的多与全,以及语言的精美、抒情等等。作为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明确“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八、课堂小结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唯一书信,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正是他将峻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入云霄的巍峨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
九、布置作业
1、与《悲士不遇赋》(语文读本)比较阅读
2、课外练笔: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解说:这是对课文主题的延伸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方案二(比较阅读。把原文与课文节选进行比较,体会原汁原味的好处。)
十、归纳本文中的语言现象,针对高考考点作一次系统的梳理。
通假字
(1)被 楚受辱(通“棰”。木杖)
(2)其次剔毛发(“剔”通“剃”,剔光)
(3)见狱吏则头枪地(“枪”同“抢”,撞击)
(4)及罪至罔加(“罔”同“网”)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消磨,磨掉)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大都)
(7)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现露)
(8)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此处指下狱受宫刑)
古今异义
(1)意气勤勤恳恳
(意气:。今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勤勤恳恳:诚恳,恳切。今指勤劳而踏实)
(2)素所自树立使然
(树立:。今指建立)
(3)念父母,顾妻子
(妻子:,今指男子的配偶)
(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沉溺:。今指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
(5)恨私心有所不尽
(私心:。今指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6)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非常:。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7)下流多谤议
(下流:。今指卑鄙龌龊)
(8)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口语:。今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
词类活用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这里是作者的谦称)
(2)倡优畜之(倡优: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3)太上不辱先(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4)何足贵乎(贵:形容词作动词。称道)
(5)且勇者不必死节(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6)韩非囚秦(囚:动词的被动用法,被„„囚禁)
一词多义
师
若望仆不相师(效法,动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名词)
或师焉,或否焉(从师,动词)
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表
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显露,动词)
使人先表雍水(作标记,动词)
厥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副词)
思厥先祖父(他们的,代词)
乃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却,转折连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副词)
家祭无忘告乃翁(你,你们,代词)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就是,表判断的副词)
倾
权倾五伯(超过,动词)
对此欲倒东南倾(倾倒,动词)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阙然不报,幸勿过(之)
(2)被动句
①盖西伯拘而演《周易》(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②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以“被”表被动)
③下流多谤议(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3)固定结构
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无乃„„乎”不是„„吗?恐怕„„吧?)
十一、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语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充满。
B、俟其欣悦
俟:等待。
C、无冻馁之患
患:疾病。
D、非天质之卑
卑:低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亲手自己用笔抄录,计算日子返回来
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手指冻得不能屈伸,也不懈怠抄录的事
C、色愈恭,礼愈至——脸色更恭敬,礼节更周到
D、略无慕艳意——一点儿没有羡慕的意思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作者勤苦求学的一组是: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尝趋万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③未尝稍降辞色。
④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
⑤左佩刀,右佩容臭,煜然若神人。
⑥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少年时好学,家贫无从得书读于是借书抄录,靠勤奋遍观群书。
B、成人后求学欲望更强,曾到很远的地方向先辈求问,非常恭敬尽礼,终于增长了学识。
C、作者从师学习备尝艰苦而能坚持不辍,服饰很差远不如同学华美,但他以读书为乐。
D、作者认为当时太学学生与自己当年求学比,有很优越的条件,却学业不精,道德不成,是因为心志不专。
参考答案及译文
1.C(患:忧虑)。
2.A(A项两个“以”都是表的连词“来”。B项第一个“之”是起“取莉”作用的助词,不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因为“所存”是名词性主语)。B C项第一个“乃”是副词 “才”,第二个“乃”是副词“于是”。D项第一个“则”是表比较的副词“却”,第二个“则”是表承接的连词“就”。)
3.A(“还”根据文意,应该是“还书”。)
4.A(③⑤⑥句非作者之事。)
5.D(作者是假设的说法,不是太学生真的如此。)
[译文]
我小时候就很喜爱学习。家里穷,无法得到书来看,每次向藏书的人家借书,亲手自己抄写,计算着日子还书。天很冷,砚台的冰很硬,手指冻得不能屈伸,也不懈怠抄录的事。抄完,跑着送去,不敢稍微超过限定的时间。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广泛地看到各种书。成人以后,我更加仰慕圣贤之思想学说。又担心没有名师,名人与他们交游,我曾快走到百里外找乡里学问前辈拿着经书求问。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充满他的屋子,不曾稍微缓和言辞神色。我站立旁侍在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求问。有时遇到他呵斥,脸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等到他高兴了,就又求问。所以我虽然很愚笨,终于获得了知识学问,在我找老师学习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严冬寒风,大雪沉几尺,脚的皮肤裂开了却不知道。到了馆舍,四肢冻僵硬了不能动。女仆人拿热水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我,我才很暖和。住在旅馆,主人每天供两顿饭,没有鲜肥美味的享受。同学堂的学生却穿着丝绸花纹衣服,戴着红缨装饰珍宝的帽子,腰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佩秀袋,光彩照人像神人。我却穿着棉絮袍子破衣处在他们中间,一点儿没有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东西,不知道自己的口味和身体的供养不如别人。我读书辛勤而且艰苦如此。现在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有官粮供应,父母每年有皮衣葛衣送给,没有受冻受饥的忧患了;坐在高大屋子下面诵读诗书,没有奔跑的劳苦了;有司业博士作自己的老师,没有求问而不告诉,请教而得不到回答的情况;凡是应该有的书皆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用手抄,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如果有学业不精通,道德有不成就的人,不是自己天资低,就是心不像我专一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十二、作文题:
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谁解其中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写下这一句,必定已潸然泪下。他一定希望读者能懂自己的文字,能听到自己胸中郁积的千言万语。
是的,读者和作者是可以沟通的,哪怕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哪怕处在相距几个世纪的不同世界。因为,书就是永不泯灭的沟通的桥梁。
读书,是作者和读者在沟通知识。那次,我从图书馆翻到一本马丁•加德纳的科普名著:《啊哈!灵机一动》,打开书就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位教授家养了很多宠物,除了两只以外全是猫,除两只外全是狗,除两只外全是鹦鹉,问有什么宠物,各几只?”在思考时,我总觉得面前有一层薄雾,答案就隐藏在那雾后面,可就是够不着。突然„„啊哈!只要打破只从正面想问题的定式,绕道而行,就云开雾散了。这本书的其它问题虽各有巧妙,但无不体现了这种思想。在沉浸于趣题时,我也常常感到加德纳先生正微笑着告诉我一些“小聪明”,但“小聪明”里常有大智慧啊!
读书,是作者和读者互相倾诉感情。最近,我看到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情:人与人间不久前还似亲密无间,今却近乎陌路;人与人间表面交情甚好,背后却互相倾轧。回家后心中烦乱,翻到《红楼梦》,正看到贾家被抄,亲戚好友流离失散。宝玉衣衫褴褛,提着一盏灯四处流浪。他在寻找什么?不只是亲人吧。作者借宝玉之灯,是不是也想找回些什么?我又何尝不想让宝玉的灯也替我找到那些令人烦乱的问题的答案!我敢说,那时,曹雪芹先生的情感与我的有一点相通!
读书,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升华思想。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岂止是写给任安的!“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设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为自己的使命而“偷生”,实在是最可敬的大丈夫!这使我对生命又有了新的认识:活着也是一种责任,随便放弃它的人才真正可耻。
作为读者,我们当与作者沟通。有吾辈解书中真味,作者们可以无憾了吧!
[评语]
读书是和作者沟通之事,邹菁菁同学选的写作点(立意)多好啊。她用自己的体验写出了这种沟通之“真味”,当然是“真情”之作,显示了作者在“读书”方面的功底。
第二篇:《报任安书(节选)》教案3(苏教版必修5)
《报任安书(节选)》教案3(苏教版必修5)19.报任安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点拨。
2讨论指导。
媒体设计
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的展示。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解说:突出“信”及“信”的来由和内容,为课文内容指向。)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词、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解说:文章字词难度较大,好在课文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但其中仍有些词句需要解决,为学生理解文章扫除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
学生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解说:训练概括语段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为下一步突破重点作准备。)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诵读课文。
(解说:为下节课深入学习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
1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1)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解说: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实际上也是要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可结合板书设计进行。)
(2)体会性阅读。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明确(以第2段为例):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解说:努力打破学生与作家、作品的“隔”,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理解作者伟大的痛苦和伟大的精神。要把品味的权利还给学生。)
2欣赏品味。
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其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的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3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
学生诵读体会。
(解说: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品读,语言形式对思想感情表达上的作用要由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
二、课堂训练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三。
(解说: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解说:在课堂练习基础上顺势总结课文,能与导语呼应,强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解说:这是对课文主题的延伸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方案二(比较阅读。把原文与课文节选进行比较,体会原汁原味的好处。)
第一课时
一、导语(同“方案一”)
二、解题(同“方案一”)
三、学习揣摩课文节选文字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同“方案一”)
2具体研习,突破重难点。(同“方案一”)
四、提供原文被删节的文字,理解疏通
1第1段删节内容:阙然久不报的简要原因。(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忙于侍奉皇上。)
2第2段(课文1、2段之间删节内容):奈何以刀锯之余荐天下豪俊。
3第3、4段(课文1、2段之间删节内容):自己因李陵案获罪的经过。
4第5段(即课文第2段后半部分删节内容):所以隐忍苟活,是私心有所不尽,文采不表于后世。
五、布置作业
思考:把课文(节选)和原文对照阅读,看看两文在内容、形式、抒情等方面有何差异。
第二课时
一、明确任务,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1比较课文(节选)和原文在内容上的差异。
2比较因内容的差异而带来的文意、抒情、结构上的差异。
二、交流发言,成果共享
三、教师归纳、点评
1内容的异同:删去的内容几乎全是作者感到无限的冤屈和悲愤之语,课文也有一些相似内容。
2表达上的影响:原文较之删节后的课文更具以下特点。
(1)内蕴深厚,文气伟壮:蓄积已久的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的强烈感受,汹涌流出,不可遏抑,是愤怒的抗争,是灵魂的呐喊。
(2)纵横开阖,笔法雄健:古今人己,正反横竖,任意挥洒,把自己的难言之痛抒写得淋漓尽致。
(3)行文迂曲,注意铺垫:“于欲尽力处控勒,于宜伸处故作停留。”(林纡《春觉斋论文》),有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
第三篇: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第三专题之《报任安书(节选)》教案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司马迁的思想,积累课文所涉及的实词、虚词和句式。2.难点:文中体现的司马迁的高贵人格和生死观。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还委婉述说了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像。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报任安书》不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而且由于作者作者真诚坦率的自我剖白,对自己不幸遭遇的充满感情的叙述,使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成为古代散文中不朽的名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司马迁留给后世的惟一书信──《报任安书》。
二、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司马迁10岁时随父到长安,开始了对古代文献的研读,并直接受学于当时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20岁时南游江淮,之后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书令时,又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亲身领略汉疆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许多历史故事,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更增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了解。无封三年出任太史令后,正式着手写作《史记》。天汉二年因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获罪而受腐刑。司马迁受此大辱后,愤不欲生,但为了完成已经著手的著述,他决心隐忍苟活。
出狱后,司马迁任中书令,虽是比太史令品秩更高的官职,但由于这一职务当时通常由宦官充任,更使司马迁时时想起自己受腐刑的耻辱,因而对朝廷的一切事物毫无兴味,专心于自己的著述。他的朋友任安写信给他,鼓励他能有所作为,为此,司马迁写了有名的《报任安书》,信中沉痛地叙述了自己因李陵事件而得祸的经过以及忍辱含垢的心情,并告诉任安:“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说明他的《史记》于此时已基本完成。以后,司马迁的事迹无可考,据王国维等人判断,大约死于汉武帝末年。
三、任安简介: 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推荐,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不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四、课文串讲: 太史公牛马走⑵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⑶辱赐书⑷,教以
供驱使的人 致意 从前 委曲你给写信 教导
太史公:太史令的通称 牛马走:供驱使的人,如牛马一般,这里是作者的谦称 者:助词,无义 辱:犹言降低了对方的身份,使对方蒙受了耻辱,属于信中的客套话 慎于接物⑸,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⑹,若望⑺仆不相师⑻,而
慎重 待人接物 务必 情意 诚挚恳切 埋怨 没照你说的去做
推、进:同义,推荐 贤、士:同义 相:一方对另一方的指代,你 师:效法,做 用 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 陈 固 陋⑼。阙然久不 报⑽, 采用 看法 不 像这样 略微陈述固塞鄙陋的意见 拖了很久没有回信 幸勿为过⑾。责备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起任安来信中要自己“推贤进士”,对久未回信请求谅解。
“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仆之先⑿,非有剖符丹书⒀ 之 功,文 史
先人 没 获得丹书、铁券那样的功劳 我从事的是起草文书、编写史料、文:文书 史:史料 星 历⒁,近乎卜祝⒂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 优
记录天文、编制历法的工作 接近于占卜和祭祀的官 本来 被当做乐师优伶来 星:天文 历:历法 卜:占卜 祝:祭祀 倡:乐师 优:优伶 畜之⒃,流俗之所轻也。假令⒄仆伏 法 受诛,若 九牛 一 毛, 畜养 是世俗 轻视的人 接受法律制裁被处死刑 好像 失去 根
流俗:世俗 假令:同义复词假使
与蚁蝼 何以异? 而世 又不与⒅ 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
(之死)有什么不同 人 认可我把我与能 同等看待 只 认为 力穷
死节:为节操而死 比:等同 特:只
罪 极,不能自免,卒 就死⑴耳。何也? 素 所自 树立⑵ 使然
尽罪过极大 解脱 终于去死 这是平常 自己立身处世的东西
就死:接受死
也。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太山⑶,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 异也
有人(死得)因为 追求的不一样 太山:即泰山 用:因为 趋:趋求 ⑷。太上⑸不辱 先,其次不辱身⑹,其次不辱理色⑺, 其次不辱辞令, 最上 辱没先人 自己 颜面
太:最 理色:肌理和脸面 其次诎体⑻受辱,其次易 服⑼受辱,其次关木索⑽、被 楚⑾受辱, 其
卑躬屈膝 换上囚服 戴上刑具 遭受刑杖
诎通屈 关:贯:戴上 木:枷 索:绳索 次剔毛发⑿、婴金铁⒀受辱,其次毁 肌肤、断肢体⒁受辱,最下腐刑
剃光头发 脖子套上铁链 毁伤 断残
剔通剃 婴:绕 腐刑:宫刑 ⒂极矣!传⒃曰:“刑不上(于)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 到极点了 这是说 节操 保持
刑不上:不上刑
深山,百兽震 恐,及 在槛 阱⒄之中,摇尾而求食,积 威
(的时候)非常害怕 等到被关在笼子或掉入陷阱 讨吃 长时间的威力 槛:兽圈 阱:陷阱 威:威力 约 之渐⒅也。故士有 画地为牢,势 不可入;削木 约束所逐渐形成的结果 对士人来说(即使是)那情势也叫人 约:约束 渐:渐进
为吏,议 不可对⒆,定 计 于鲜也⒇。今交手足,受木索, 暴肌肤, 审讯 回答 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手脚被捆起来 脱掉衣服
议:法官的审讯和判决 对:回答审讯 鲜:不以寿终 暴:暴露 受榜,幽于圜墙(21)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 头枪(22)地, 视徒隶
接受杖责 关在监狱 在 以 碰 狱卒
幽:关闭 圜墙:指监狱 枪通抢,碰撞 徒隶:狱卒 则心惕息(23)。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24)至是,言不辱者, 胆战心惊 逐步发展的结果 已经 到这一步
惕:恐惧 息:喘息 以通已
所谓强颜(25)耳。曷 足 贵 乎!且西伯(26),伯也,拘 于 里
是 厚脸皮 哪里说得上尊贵呢 是一方诸侯之长 拘禁在西伯:周文王姬昌 伯:方伯,一方诸侯之长(27);李斯,相也,具于五刑(28);淮阴(29),王也,受械于陈(30);
丞相 受到 处置 侯韩信 封为楚王 戴上刑具 彭越、张敖(31),南面 称孤,系狱抵(32)罪;绛侯(33)诛诸吕, 权倾
在王位上 道寡 抵当 周勃 吕氏党羽 超过
倾:超过(34)五伯,囚于请室(35);魏其(36),大将也, 衣赭衣(37), 关三木(38), 春秋五位霸主 请罪之室 侯窦婴 穿着罪衣 颈手足都戴上刑具
五伯:春秋五霸 衣:名作动,穿着 三木:枷、桎、梏 季布(39)为朱家钳 奴(40);灌夫受辱于居室(41)。此人皆身至王侯
用铁束颈当奴隶 这些 居 奴:名作动
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⑴,不能引决自裁⑵。在尘埃之中⑶,古
名声 受到法律制裁 自杀 一般轻贱的境地
闻:使动用法,知道 罔加:受到法律制裁 罔通网,法网 引决、自裁:都指自杀 决通诀 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 怯,势也;强弱,形也。
一样 怎么能 或 都是由形势决定的其:语气副词 之:音节助词 势、形:同义复词 审:明白 审矣, 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于)绳墨⑷之外, 以稍陵迟⑸, 明白了这个道理 值得 法律 因而志气渐渐衰微
足:值得 绳墨:指法律 以:因而 稍:渐 陵迟:衰微 至于鞭 之间,乃欲引节⑹,斯 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⑺施刑于
受杖刑才 死节 那(离名节)慎重 至于:到,同义复词 大夫者,殆 为此也。
大概是这个原因吧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 不然,乃
性 怕 怀念 顾恋 为正义和公理激奋的人 那 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 失 父母,无 兄弟之亲,孤身独立,少卿视仆 是有 的原因 早年失去 没有亲兄弟 独自一人 于妻子何如哉⑻?且勇者不必死节⑼,怯夫 慕 义,何处不勉焉⑽!士 怯懦的人仰慕道义 随时随地都可以勉励自己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 去就⑾之分矣,何至(于)自沉溺缧绁
不受辱 很懂得舍生就死道理 甘心接受绳索捆
去就:舍生就死 缧:大绳 绁:长绳 ⑿之辱哉!且夫臧获⒀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 绑的侮辱呢 再说 奴婢这一类人
臧:骂奴曰臧 获:骂婢曰获
幽 于粪土之中⒁而不辞者,恨⒂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 而
被囚禁在 一样的牢狱 辞别人世 遗撼是我的心愿还未完全实现平平庸庸地死了 文采不表 于后世也⒃。
显露 代 第二部分(2─3自然段)申述自己遭受极辱不自杀的原因。
分三层
第一层:(“仆之先”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的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第二层(“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承上(死得没有价值)启下(辱与不辱的区别)。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第三层(3自然段)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
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古者富贵而名摩⒄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⒅。盖文王
代 姓名埋没的人 数 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所知
摩通磨 倜傥:卓越超群 称:称道 拘而演《周易》⒆;仲尼厄⒇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21)《离 被拘 推演 困穷 编写 被 才创作 骚》;左丘失明(22),厥有《国语》;孙子膑脚(23),《兵法》修列(24);不韦
瞎了 才写出 接受膑刑 编著 吕 修列:编著 迁蜀(25),世传《吕览》;韩非囚秦(26),《说难》《孤愤》;《诗》 被贬 传世 被囚 写下
三百篇,大底(27)圣贤发 愤(28)之所为作也。此 人皆意 有所郁结(29), 抵 抒发郁愤 写出来的 这些 心中 抑郁不舒畅的事
底通抵 郁结:抑郁不舒畅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30)。乃如左丘无目,(他们的思想观念)不被当时的人们接受 让后世了解 例如
通:沟通 思:使动用法 乃如:例如 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31)。
能为世所用 回家著书 来 想留下文章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退:回家 书策:同义复词 空文: 是与具体的功业相对而言
仆窃不逊⑴,近自 托于 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⑵, 谦逊近来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无用 案 搜集 散乱的文献
能:用 放失旧闻:散乱的文献 失通佚 略 考 其 行 事,综 其 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⑶,粗略考证历史人物的行身处事 统观他们由始到终的过程 考查他们成功失败振兴衰落的规律
综:统观 稽:考查 纪:纲纪,规律 上计轩辕⑷,下至于兹⑸,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
起 写成计:起 兹:现在
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 究 天 人之际⑹,通⑺古今之变,成
用来探究 道和人道的规律 通晓 成就 际:规律 通:通晓 一家之言。草创⑻未就,会 遭此祸,惜 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
学说 完成 恰巧 惋惜 写成 因此 怨怒
草创:起草稿
色。仆诚 以著此书,藏之(于)名山,传之其人⑼,通邑⑽大都, 则仆 的表情 确实 可传的人 流行于大城市 这样
通:指四通八达
偿 前 辱之责⑾,虽 万 被 戮,岂 有 悔 哉!然 此 可 为
就补偿了前番下狱所受的腐刑 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 哪里有 后悔呢 可是这番话只能说给
责通债 智者 道,难为俗人言也。有见识的人听
第三部分(4-5自然段)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4自然段)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第二层(5自然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圣贤”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前进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且 负下⑿ 未易 居,下流 多谤议⒀,仆以 口语遇遭此
况且在屈辱的地位不容易处世 处于卑贱的地位多受指责 因为说话
负:居处 下:低下的地位 下流:指负罪受辱的处境 谤议:讥评议论 祸,重为乡党所笑⒁,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虽
更被邻里、乡亲耻笑 以致 我 颜面 再为父母扫墓呢 即使
污辱:使动用法
累⒂百世,垢 弥甚耳⒃!是以肠一日而九 ⒄,居 则忽忽⒅若有所亡
再过 一百代 耻辱更甚 心思重重,痛苦不堪 在家时恍恍惚惚好像丢失了什么 累:积累,经历 垢:污垢,耻辱 亡:失 ⒆,出 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 之
出外时 去的地方 自己 是宫禁中的闺、:宫中小门,代宫禁 臣⒇,宁 得 自 引深藏于岩穴邪(21)?故且从俗沉浮,与时俯仰(22),臣仆 怎么能够自身引退过山居穴处的生活呢 所以跟随一般人 跟着时代形势行事
岩穴:指隐居山林的隐士的居处 以通其狂惑(23)。今少卿乃(24)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25)来 抒发 悲愤 却 推荐贤士 这难道不是跟我私下的愿望相违
通:达,抒发 乃:却 剌谬:违背
乎?今虽欲自 雕琢,曼辞(26)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 适足 取
背吗 自我打扮 用好听的话来粉饰自己 不能取信于人 恰恰是只能招致
雕琢:打扮 曼:美 辱耳。要之(27)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 意(28),略 陈
侮辱 到死的那一天 才有定论 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 简略陈述 悉意: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 固 陋。谨再 拜。固塞而鄙陋的想法 谨 再次致意 第四部分(6自然段)书信的结尾。
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五、谈谈司马迁的人生观: 《报任安书》是发自一颗伟大心灵的沉痛自白。它所以能强烈地震动后世读者的心弦,首先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司马迁那不畏强暴的峻洁人格和献身精神。课文节选部分集中体现了司马迁虽遭奇耻大辱,犹砥砺志节、发愤著书的伟大精神。
1.“自古英雄多磨难”,这是生活的哲理。逆境是痛苦的,有时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但逆境能锻炼人的坚强性格,能培养百折不挠的强者。司马迁正是这样的强者。
2.在《报任安书》里,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如果现在死了没有什么价值,则要避免无所谓的牺牲,以求日后作出更大贡献,如韩信受胯下之辱,季布为人奴而不死,伍子胥乞食江上,都是忍辱发愤的著名例子。司马迁在这方面有其极深刻的切身体会,故他绝不是倡导怯懦苟活,而是要考虑让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发挥出它更大的能量,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六、铺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正是司马迁强烈的感情,影响到了本文的章法、句式,铺排的大量使用使得本文气势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手法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
七、用典句: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且西伯,伯也,拘 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这一连串的典故,有的用过去众多的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自杀来自宽自解;有的说明自己也要像古人一样因遭遇不幸而发愤著书。都收到了援古证今,明理达情的效果。它们既起了用事实说话的例证作用,同时又能唤起读者的联想,用那些历史上的事例在读者头脑中所形成的印象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八、探讨问题: 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⑴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⑵“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⑶“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九、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 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
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十、总结全文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唯一书信。正是他将峻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入云霄的巍峨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
十一、作业
第四篇:【语文】高中粤教版必修五第19课《报任安书》教案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媒体设计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解题
1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解说:突出“信”及“信”的来由和内容,为课文内容指向。)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词、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解说:文章字词难度较大,好在课文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但其中仍有些词句需要解决,为学生理解文章扫除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
学生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解说:训练概括语段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为下一步突破重点作准备。)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诵读课文。
(解说:为下节课深入学习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
(1)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解说: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实际上也是要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可结合板书设计进行。)
(2)体会性阅读。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明确(以第2段为例):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解说:努力打破学生与作家、作品的“隔”,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理解作者伟大的痛苦和伟大的精神。要把品味的权利还给学生。)
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其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的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3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
学生诵读体会。
(解说: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品读,语言形式对思想感情表达上的作用要由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
二、课堂训练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三。
(解说: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解说:在课堂练习基础上顺势总结课文,能与导语呼应,强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解说:这是对课文主题的延伸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方案二(比较阅读。把原文与课文节选进行比较,体会原汁原味的好处。)
第一课时
一、导语(同“方案一”)
二、解题(同“方案一”)
三、学习揣摩课文节选文字
四、提供原文被删节的文字,理解疏通
11段删节内容:阙然久不报的简要原因。(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忙于侍奉皇上。)
22段(课文1、2段之间删节内容):奈何以刀锯之余荐天下豪俊。33、4段(课文1、2段之间删节内容):自己因李陵案获罪的经过。
45段(即课文第2段后半部分删节内容):所以隐忍苟活,是私心有所不尽,文采不表于后世。
五、布置作业
思考:把课文(节选)和原文对照阅读,看看两文在内容、形式、抒情等方面有何差异。
第二课时
一、明确任务,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1(节选)和原文在内容上的差异。
二、交流发言,成果共享
三、教师归纳、点评
1相似内容。
(1)内蕴深厚,文气伟壮:蓄积已久的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的强烈感受,汹涌流出,不可遏抑,是愤怒的抗争,是灵魂的呐喊。
(2)纵横开阖,笔法雄健:古今人己,正反横竖,任意挥洒,把自己的难言之痛抒写得淋漓尽致。
(3)行文迂曲,注意铺垫:“于欲尽力处控勒,于宜伸处故作停留。”(林纡《春觉斋论文》),有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
四、课堂小结(同“方案一”)
第五篇:语文必修v苏教版第三专题《报任安书》教案讲解
报任安书
司马迁
【教学目的】
1、了解司马迁创作《史记》的背景,知晓《史记》的体例和宗旨。
2、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尝试根据上下文揣摩实词、虚词的含义;继续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实词推断法和文脉推断法。
3、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4、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和气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教学重难点】
1、积累实词:望、过、比、伏法、素、树立、勉励、引、渐、恨、稽、究、雕琢等。
2、积累虚词:者、乃、异、固、于、所以等。
3、欣赏、品味文章精美绝伦的语言。
4、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
问题发现法、诵读点拨法、讨论合作法。
【媒体设计】
投影:背景、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的展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
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解题
1.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初年三千年的历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2列传,共130篇。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3.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三、研习课文
读懂文字,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⑴通假字 :诎、关、枪、、摩、底、责等。
⑵古今异义:下流、树立、强颜、沉溺、妻子、非常等。⑶一词多义:书、乃、固、重、为等。⑷词类活用:倡优、辱、思、死、轻、衣等。⑸特殊句式: ① ② ③ ④ 判断句 “西伯,伯也”等;
省略句 “文王拘(于羑里)而演《周易》”等; 状语后置句 “教以慎于接物”等; 被动句 “重为乡人所笑”等;
⑹文化常识(略)
2.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背景介绍进行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3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5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6段)
四、布置作业
1.课后诵读课文,读懂文意,理解基本内容。2.基础知识练习(略)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
1、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1)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3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4、5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4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5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6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2)体会性阅读,讨论交流。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
明确(以第2段为例):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其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的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3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
二、小结课文结构、主旨和写作特点 1.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对答复迟表示歉意,引出自陈己志。第二部分: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
第四部分:书信结尾。结构特点:总——分——总
2.文章主旨: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3.写作特点:
⑴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A、“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B、“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
第二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
第三段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第五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
第六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⑵铺排句和用典句的运用。
1、铺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用典句: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升华品读,鉴赏文采精华
学生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这篇文章被后人评价为“绝代文章”,你认为绝在哪里?
(要点提示:①崇高的思想内容,伟大的人格②严密的逻辑结构③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④表达技巧的丰实:大量铺排、典故运用,修辞方法)
三、教师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四、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书写阅读收获。(选一)
1.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2.请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内容形式,为“感动我们的历史人物”司马迁写一段颁奖词,表达自己对司马迁的敬意。
五、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