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1)苏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杰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教学重点
1.教养的内涵;
2.阅读杰作对一个人获取教养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机调查,增进了解。要求思考不超过5秒,回答不超过两个字。
1、每天离家或回家时,都会和家人打招呼吗?
2、随手扔过纸屑、随地吐过痰吗?
3、有对朋友、家人、老师说过脏话吗?
4、你是否浪费过粮食?
5、坐公交时,看到老弱病残会让座吗?
6、在图书馆等禁止喧哗的地方,会保持安静吗?
7、和别人交谈时,能直视对方保持微笑吗?
——评价:这几个小问题,让我对你们有了这样几点认识:
一、你们都能按我的要求答题,规范性很好;
二、你们都是有教养的孩子!那么,何谓教养呢?有人认为注重言谈举止、讲究文明礼仪就是有教养;有人认为有知识就是有教养,有人认为懂得爱就是有教养。可能1000个人对教养有1000种理解,今天就让我们听听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是如何诠释教养的吧。板书课题《获得教养的途经》。
二、解读文本
1、相信大家都阅读过文本了,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本,不过这次是大声读、并且带着问题读了:请找出赫尔曼黑塞对于教养的定义。
(学生应该能在第1段找到,明确答题模式)
(投影)答题模式:1.我(我们小组)是在第X段找到的,我(我们小组)认为X是X 2.我来把它读一下。
2、赫尔曼黑塞对教养的理解是这样的。前面说,1000个人对教养有1000种理解,但我敢打包票,这1000种理解中肯定有个共识,就是教养的重要性。
(投影)“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古希腊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 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英国 王尔德
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英国 洛克
那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呢?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如何获得教养了吗?(继续按照上面的要求阅读答题)明确:研读世界文学(2段)
是否读了文学,就是有教养了呢?我觉得我这个问题其实多问的,答案肯定不是。关键是读什么、怎么读。那接下去我们要一起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继续按照上面的要求阅读答题,增加分组讨论)
(投影)分组讨论要求:1.针对问题,合作讨论。2.同一小组看法形成文字。
3.每一小组推荐1人发言,补充在发言人结束后。(学生的回答是建立在文本之上的,所以回答大致会集中在这几点上)读什么:杰作(第4段,与流行文学、时髦读物作对比得出的)师:我觉得作者所说的“杰作”,还可以用另一个词来代替,那就是“经典”。什么是经典?
(投影)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却总是把那微粒抖掉;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意大利 卡尔维诺
这三个定义基本上把经典的特征说全说透了:真正的经典,不怕被世人遗忘,不在乎如冰的冷嘲和如火的热评,也不会使读者浅尝一口即束之高阁。怎么读:
A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3段)=我们得先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5段)
B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2段)
C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4段)D认真对待,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4段)E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读(7段)F爱的阅读、敬重知识(3段)
得出结论:只有带着对知识的敬重,进行爱的阅读,并且对杰作认真读、反复读。我们才能够获得教养,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正如文章末尾倒数第四行所说的:“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三、让学生谈自己的阅读体验
你阅读过杰作吗?你觉得自己获得教养了吗?(如果学生能谈,最好;不能谈,就引导)
四、选择一个文本片段,让学生当堂读,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安静的位置 周国平
前些时候,有一阵听说我的书卖得挺好。一个人写书当然希望爱读的人越多越好,我也不例外,所以心里是高兴的。但是,接踵而来的热闹,诸如记者采访、电视亮相、大学讲座之类,我就非常不习惯了。我尽量推辞,有时盛情难却答应了,结果多半是后悔。人各有志,我不反对别人追求和享受所谓文化的社会效应,只是觉得这种热闹与我的天性太不合。我的性格决定我不能做一个公众人物。做公众人物一要自信,相信自己真是一个人物,二要有表演欲,一到台上就来情绪。我偏偏既自卑又怯场,面对摄像机和麦克风没有一次不感到是在受难。因此我想,万事不可勉强,就让我顺应天性过我的安静日子吧。如果确实有人喜欢我的书,他们喜欢的也一定不是这种表面的热闹,就让我们的心灵在各自的安静中相遇吧。
世上从来不缺少热闹,因为一旦缺少,便必定会有不甘心的人去把它制造出来。不过,大约只是到了今日的商业时代,文化似乎才必须成为一种热闹,不热闹就不成其为文化。譬如说,从前,一个人不爱读书就老老实实不读,如果爱读,必是自己来选择要读的书籍,在选择中贯彻了他的个性乃至怪癖。现在,媒体担起了指导公众读书的职责,畅销书推出一轮又一轮,书目不断在变,不变的是全国热心读者同一时期仿佛全在读相同的书。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这些年来,学界总有一两个当红的热门话题,话题不断在变,不变的是不同学科的学者同一时期仿佛全在研究相同的课题。我不怀疑仍有认真的研究者,但更多的却只是凭着新闻记者式的嗅觉和喉咙,用以代替学者的眼光和头脑,正是他们的起哄把任何学术问题都变成了热门话题,亦即变成了过眼烟云的新闻。
在这个热闹的世界上,我尝自问:我的位置究竟在哪里?我不属于任何主流的、非主流的和 反主 流的
第二篇: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7(史记)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
7(史记)
教学目标
1、积累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3、使学生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重点: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教学方法:朗读法 讲解法 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方法1 学生填空: “
之交”
君子之交 金兰之交 莫逆之交 患难之交 生死之交 刎颈之交 忘年之交
方法
2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在《高祖本纪》中,我们认识了西汉开国名相萧何,在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更是家喻户晓。而诸葛亮躬耕南阳之时,曾自比管乐,乐,指乐毅,战国时期燕国名将,扶持微弱之燕,以弱胜强,大败齐军,报仇雪耻。而管,即管仲,他究竟有何成就呢?
2、揭示课题《史记·管仲列传》。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今天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代政治家的风范。
3、背景介绍:关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管仲与鲍叔牙(请学生根据所发讲义概括)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是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奔到菖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奔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争斗。齐国内部安定后,却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于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君主,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暗拿出了箭射向小白,只射中了衣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也就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于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
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但鲍叔牙劝他说:“管仲才华横溢,国士无双,您要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倘若只想把齐国治理好,那么我和国氏、高氏来协助您也就够了。”齐桓公听从了他。管仲在鲁国,听到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的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二、阅读全文,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朗读 默读)
三、结合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将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积累入活页本,并对疑难 1
字词进行质疑,互相解决,教师点拨。(讲解法)板书 词类活用
1.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 意动 以„„为羞 耻 意动 以„„为耻
2.富国强兵 使动 : 使„„富 使„„强 3.管仲既任政相齐: 名作动 做宰相 4.管仲因而信之 :使动 使„„守信用 5.贵轻重 : 以„„为贵
6.然孔子小之 :意动 以„„为小,轻视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2宾语前置
•岂管仲之谓乎? •分财利多自与。3介词短语后置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4被动句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管仲囚焉。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5省略句
•不以(之)为言。•齐桓公以(之)霸 古今异义词 穷困 不肖
四、难句翻译指点(学生质疑,互译)
参考译文: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坚守信约,诸侯因此归附齐国。
4、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翻译指点:顺,要理解成顺导;匡,匡正;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的通顺。
参考译文:顺导君上的美德,匡正君上的错误,所以君臣上下能亲密相处啊。
五、课堂练习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尝与鲍叔贾 ②鲍叔不以我为怯 ③故其称曰 ④下令如流水之原 ⑤知与之为取 ⑥管仲因而伐楚 ⑦孔子小之 ⑧匡救其恶
2、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A 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 而心目耳力俱穷 C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D 穷凶极恶
3、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 管仲囚焉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子孙世禄于齐 D 吾幽囚受辱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A 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 吾从而师之 C 鲍叔终善遇之 D 吾妻之美我者
5、对“召忽死之”翻译正确一项是:()A 召忽死在这件事上 B 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C 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 D 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
6、联系全文来看,对管仲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以史家的眼光看待管仲,不论其著书,而言其轶事,写鲍叔对他的谅解其实是借鲍叔牙来突出管仲的贤才。
B.司马迁记叙管仲轶事,赞扬了他的才干和功绩,突出了他的民本思想和政治策略。C.孔子瞧不起管仲,是因为管仲不勉励桓公行王道,竟助他称霸。
D.管仲作为齐国的名相,顺民意,精于谋略,善于因势利导为政,政绩显赫;但作者认为管仲是一个不识时务之人,他应该帮助齐桓公实行王道,而不是霸道。
7、“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①,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②。”(1)解释下列词语:
①世禄: ②多:(2)翻译这段文字:
六、作业布置
七、教学反思
答案
1、①经商,做买卖②认为③主张④平原⑤给予⑥攻打⑦轻视,看不起⑧纠正)
2、C
3、C
4、C
5、B
6、D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2、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重点: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一、导入
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胜的政治家风范。
二、文本研习
(一)、(联系导入语)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管仲的成就?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可参考孔子就称赞管仲说:“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二)、纵观全文,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管仲的成就与他的好友鲍叔牙是分不开的,那么管鲍之间的情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主要体现在文中的哪一段? 品味佳段
1、朗读
2、四人小组讨论 从四各方面来分析:感情(表达什么感情)、内容(写了那些内容)、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传记写作几个角度赏析课文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鲍子也”)•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或设置问题:
1、哪句话集中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情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这句话如何动情而成为千古佳句?(鲍子-父母)
2.这句肺腑之言因何而发?(具体体现到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的内容叙述上)板书
贪
愚
不肖 怯
无耻
-
知我-
贫 时不利 不遭时 孝
显功名于天下
3.这一段叙事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1.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2.叙事简洁,笔墨经济,而意味浓厚。总结:知遇之恩,溢于言表,“至今仍让人激动不已”。(韩兆琦《史记通论》)
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三)、小组讨论:除了好朋友的帮助,管仲自身杰出的政治才能是不容忽视的,春秋战国这个大黄金时代,涌现了很多名士。如百里奚任秦穆公相国,政事无不参预。孙叔敖辅佐春秋霸主楚庄王大败晋军,奠定了雄楚称霸的伟业。商鞅变法为改革家们津津乐道。本文中体现了管仲怎样的杰出政治才能(施政理念和施政才能)? 他又是如何具体实施的?谈谈你对他的思想及做法的看法?
1、有“与俗同好恶”“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如何与富民联系?)
民贫则乱,乱而难治,治则更乱。反之,民富则易治。所以,乱的根源在于民贫:因为民贫则无家财可持,无乡人可亲,无亲无恃,必然轻生而犯禁作乱无所畏惧,人性恶劣,社会道德沦丧,其乱不可避免;治的本质在于民富:因为人人家里仓廪充实,必然看重礼节;个个丰衣食足,必然重视荣辱,社会由此可成为道德秩序的社会。
“民贫而生乱,民富而得治”的根本原因是人乃欲望无穷的生命个体:治与乱,最终由欲望所驱使.民贫穷,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必然产生犯禁陵上的行为;如果民的欲望得到满足,必然会有所顾忌而知礼讲节。所以,治国的核心问题是富民,治国的根本任务亦是富民,富民的根本前提是“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国语.五辅》)由此可以看到,民本主义理想是其刑赏主义法治观和功利主义政治治理观的思想基础:在管仲的法学思想里,民是国家的主体,君主是刑赏的依据,刑罚的基本任务是确保民的权利和明确民的义务;在管仲的国家治理念中,富民是首要任务,一切治理措施都围绕此而展开
2、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因势利导)的施政才能。本段以管仲因势利导匡正桓公的三次失误为例,略加评述。你对“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第三篇:高中语文 专题二 获得教养的途径《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专题三:月是故乡明漂泊的旅人想北平
一、教学目标:
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三、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四、布置课前预习: 1.你所了解的老舍;
2.阅读文章,思考老舍与北平的关系,作者为什么爱北平,并把对北平的感情上升到爱母亲的地位?老舍笔下的北平是什么样子的,它有哪些特点? 3.在对话栏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课上进行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结束了第三专题的第一板块“古典的乡愁”后,我们进入了第二板块的学习。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想北平》。在初中我们已经结识过老舍先生,因此,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相关内容,请你谈谈你了解的老舍。明确: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二、解题: 1.“想”。(标题的“想”为什么不换成“写”?)明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写”可能只是客观的描写,“想”表明作者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什么样,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平的爱。文章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我真爱北平。”但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出现,表明老舍难以用有限的文字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2.“北平”。(学生研读1-3节思考,作者笔下的北平是怎样的北平?他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从1-3节中找出相关语句)明确:是“我的北平”(第一节);“我爱我的母亲„„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等(第二节);“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第三节)
三、研读课文4—6节,回答问题 1.“写什么”
写 什 么(作者笔下北平的特点)动中有静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四篇: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苏教版必修1
获得教养的途径
【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理解“阅读经典”对于“获得教养”的重要意义;
2、方法层面:侧重“阅读方法”的探究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层面: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纯正的读书观。
【教学设想】
1、本专题以“获得教养的途径”为话题,三个板块分别侧重“读”、“学”、“思”,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这三个重点,也要注意这三个方面并不能穷尽该话题,也就是话题的开放性为我们提供了“问题探讨”的更广阔的空间;
2、本课围绕“读书”展开,从文本内容上看,关键在于弄清两个基本问题:
1、读书之于修养的意义(即“读书的妙处”),2、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即“读书的经验”);
3、从学习方式上看,力图呈现“问题探讨”的课型,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学习,较多采用“自我探究”、“讨论交流”、“质疑争辩”、“内省思辨”等学习方法;
4、从教学过程看,力争三维目标的交融与实现,既重认知的理解,又重方法的介绍和情感的渗透,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向青春举杯”专题中,我们体验青春的活力和责任,感受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进而去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自然,我们就会追问如何成就自我,如何发展自我。毫无疑问,“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正尝试去做出回答。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专题中的第一个板块——“经典的力量”,看看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有什么好的建议。
2、破题: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课文的标题,“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教养”,在文中作何解释?它与“真正的修养”有何区别?“真正的修养”具有什么特性?作者认为“获得教养的途径”主要指什么?
提示:教养指“精神与心灵的完善”;教养是静态的,修养偏指在动态;修养具有无功利性和无终极性;作者认为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3、探究活动:
本文属于文化随笔,同时也属“节选”,文章层次并不明晰,但它围绕“读书”展开,从文本内容上看,关键在于弄清两个基本问题:
1、读书之于修养的意义(即“读书的妙处”);
2、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即“读书的经验”)。
A、让自己发现:
为什么说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呢?读书到底具有什么魅力,能成为获得教养的途径?我想归根结底,还在于去发现“读书的妙处”。
设置情境:请从文中摘出200字左右的文字,稍作改动和连缀,以“经典的力量”为中心,为电视文艺专题栏目——《读书》配一段画外音,要求符合情境,切实表现出“读书”对于我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教师可设置一段背景音乐,让学生模拟朗读,意在增强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方法点拨:读书过程中,常有一见倾心的喜悦,常常觉得作者说到自己心里去了,说得自己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遇到这样的时刻,我们往往会勾画和摘录,以一种格言或语录的方式记录我们的收获。这种读书方法应该提倡。
B、与同伴交流:
明白了读书之于修养的重要意义,自然我们就该进一步追问读一些什么样的书,该怎样读书。通读全文,在“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这个问题上,作者有着怎样的经验和建议? 设置情境:校广播台邀请您作为嘉宾聊聊“读书”,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几条读书建议。请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阅读全文,依据作者的经验和建议,合作完成,要求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但内涵丰富。
(教师组织交流讨论,可让学生适当点评自己的建议,教师随机应变,随机突破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
示例:
1、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但必须是杰作;
2、杰作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3、读书永无止境,但不以数量为目标;
4、要不断读,要反复读;
5、从个性、人格的高度去阅读(要以爱、敬重、心灵去阅读)
„„
方法点拨:读书过程中,常有相见恨晚,满卷余香之感,通篇摘抄往往并不可能,因此需要提纲挈领,勾勒要点,我们往往会概括和提要,以一种提纲或卡片的方式记录我们的收获,这是一种把书由厚读薄的方法。
C、和作者对话: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除了认同、接受,但也应有困惑、有感慨,甚至有反对,有和作者争论的冲动,这才是进入内心的阅读。
设置情境:假设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的首发式,作为读者的你拥有面对面向黑塞先生提问的机会,你会向他提出什么问题,或者想和他交换什么看法?(实际上,此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在阅读中联系自我、发现自我。)
1、通过读书,有了知识,有了文化,是否一定就有“教养”?
2、如果我们对那些富有盛名的杰作不感兴趣,可对眼下的流行文学感兴趣,那该怎么办?
3、有没有“旧书不厌百回读”进而“常读常新”的读书体会,能不能说说?
方法点拨:读书过程中,难免也会有生疑、困惑,甚至跳出来想与作者争辩的情形,我们应鼓励学生平等地与作者对话,而不是做“应声虫”,“跪着读书”。我们往往以评点的方式进行批注,这样也许才真正是思想层面的阅读。
D、向外部求证(作为课外作业):
我们个性化的阅读未必都是正确的,我们需要向老师同学请教,需要同别人交流印证,需要在同类型的文章中比较鉴别,在名家大家的赏析里涵咏体会,也许这样才会使“问题的探讨”趋于深入,才会使读书成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呈现“常读常新”的美丽景观。
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列举出以下一些资料,供同学们参读,同学们也应该善于去收集资料、搭建自己的学习的平台。
示例:
青年人的阅读【中国】余秋雨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美国】狄金森
张五常推荐读书的方法【中国】张五常
知识改变命运【中国】中央电视台„„
4、结语: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产生偏差,误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运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实历尽沧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第五篇:新课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前预习试题及详解(获得教养的途径)
蓝天家教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伴您快乐成长
课前预习
积土成山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跋涉(bá shâ)闲暇(xiá)斑斓(lán)狭隘(ài).....慰藉(jiâ)麻痹(bì)戕害(qiāng)符箓(lù)....恢弘(huī)咒语(zhòu)沉溺(nì)瞬间(shùn)....2.识别字形
缎:锦缎恒:永恒涉:跋涉僵:僵死垣:墙垣频:频繁缰:缰绳
锻:锻炼 亘:横亘步:步伐疆:疆场煅:煅烧3.分辨词义
偶然·偶尔
都是副词,不经常。常用来作状语。“偶然”的意思是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着眼于意外。如:他是偶然闯进我的生活里来的。“偶然”还有形容词意义,表示并非必然。如:偶然的机会。“偶尔”的意思是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着眼于次数少。如:街灯照着马路上偶尔走过的行人。
精细·精致
都是形容词,特别细致,能形容工艺品、工艺。“精细”除了形容艺术品等东西外,还可以形容做事特别细心。如: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精细的工作着。“精致”的意思是特别细致而精巧,具有喜爱的色彩,一般形容工艺品等。如:手里拿着一件精致的、复杂的仪器。
宽敞·宽广
都是形容词。“宽敞”的意思是宽阔、宽大。“宽广”的意思是面积或范围大。“宽敞”多指室内空间,用于房屋、庭院,表示面积宽、空间大,很舒畅。“宽广”多指面积和范围,用于自然环境或形容道路、桥面广阔。“宽广”还可以形容人的气量大,如:胸怀宽广。
息息相通: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二、文学常识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过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黑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这一年他与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http://www.xiexiebang.com 蓝天家教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伴您快乐成长
“尤利西斯”。
20世纪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黑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三、经典句段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点拨: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四、标点符号
最初,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有种着郁金香的花坛和金鱼池;后来,幼儿园变成了城里的大公园,变成了城市和国家,变成了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变成了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远以新的魅力吸引着他们,永远放射着异彩。点拨:这一句话中主要运用了分号、逗号。因为有“最初”“后来”两个词语,所以它们各自引导的句子之间构成了大的并列关系,用分号;而在两个分句中又有并列关系的句子,构成小的并列关系,用逗号。问题导引
1.黑塞所说的“世界文学”是什么概念?
提示:黑塞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他在具体解说的时候,认为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里特别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2.文章第1段说到“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提示: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3.为什么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 提示:掌握作品里的鲜活的意识和人类巨大的意识财富;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丰盈,使自己与整个人类建立起息息相通的联系;使生活更有意义。
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