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4417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5 03:2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4417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4417结题报告》。

第一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4417结题报告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儿童大多患有“问题意识缺乏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历层次的增高,“问题”会越来越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来不提问题,二是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三是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和个性之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其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造地学”,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与“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心理要素。

二、实践意义

时代性:当今社会正步入创新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主旋律。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

现实性: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习活动胶结在一起,贯穿于活动的经纬,每位学生都会体验到问题的存在,拥有自主提问和探究的时空,感悟问题的意义,都可能具有“问题的头脑”和“问题的眼光”。

发展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增长、个性的发展,需要教师的积极开启和学生的能动思索。教学活动中这种开启与思索多以问题为起点,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来实现。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则成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我们把研究的目标确定为:帮助每个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和善问,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价值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本课题从教育学和教学法的角度,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萌发、形成、巩固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在研究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和形成的途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

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本课题的研究,以课堂教学活动为阵地,探寻在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掌握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地发展。

独立性与综合性的统一。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特征。问题意识则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学生的学习活动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问题意识又与合作意识、分享意识、竞争意识等融为一体。

四、支撑理论

创新教育理论。“问题”是教与学的中介,一个好问题,就是好的学习内容和好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观念表现。课堂教学更应强调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主动发问,生动活泼地发展。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映着个体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方面的差异。

五、研究的过程(一)分解、申报,健全研究网络

《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其实施主要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两个层面,涉及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不同侧面。围绕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课题组分解、设定了四个子课题,将全区十五所小学划编为四个相应单元,各学校成立均课题组,根据申报获得的子课题,结合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分解、确定子子课题,由学科教研组、骨干教师、学科教师承担,负责具体研究。区教研室全体教研员作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负责对基层学校相应子课题和相关学科子子课题研究的指导、引领、服务工作。这样,我们在课题研究的一开始就建立起了从区教研室(教科室)→片区子课题组→学校子子课题组为线索的层级传递的三级管理网络和推进梯队,区教研室、教科室负责课题工作的总体协调和整体推进。每位教研员和教科员个个主持一至两项子课题,各小学校校有课题,所有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全部成为课题的研究者,理论研究自上而下,实践研究自下而上,点、线、面纵横联结,有机贯通,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有效实施。

(二)、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准备工作

1、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的新课程理论知识,特别是和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教师的理论修养,为较好地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加强集体备课,互听互评勤交流

为上好每一堂实验课,要求组内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就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针对重难点提出好的策略,哪里适合为学生创设问题意识,如何做好铺垫,如何埋下伏笔等等。让每一堂课都在有备而上,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同时,加强组内教师互听互评,通过反思找寻不足,进而改进。(集体备课、听课)

3、实验教师通过平时掌握和课间谈话等方式,对本班级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调查了解。发现有丰当一部分学生课堂上害怕提问题和回答问题,分析其原因:

①、由于学生的来源比较广,知识基础差别比较大,受教育的程度不尽相同,加之年龄小,能力有限,知识的储备较少

②、多数学生能力差,存在着自卑心理,害怕老师找他回答问题,更没有足够的胆量提出问题 ③、由于受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

④、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提出问题,害怕问题提出后碑教师和同学嘲笑。

⑤、还有少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课题组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1、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2、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提问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倾听、表达、交流和比较。

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的学习。

4、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立足课堂 具体实施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为此,在具体实验教学活动中,我们位课题组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组织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有效的课前预习,是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已经知道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并做好笔记。教师在上课前几分钟进行反馈,及时抓住学生反馈上来的教学信息,适时调整课堂教学。通过预习提问,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能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自己不理解或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观察课题,了解相关信息,尝试从课题中提出问题。(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学会从别人的回答中发现问题。

(3)、引导学生对学完的知识进行整理,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在整理新知中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

(4)、引导学生多问个“为什么?”学会从学后提出延伸、拓展性问题。

3、创设问题情境

(1)引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已被启动,意识越强烈,思维越活跃、越深刻。在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活动。

(2)探究新知中,提供问题情境

在知识的探究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悬念,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常识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感和自豪感。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学习情绪就会高涨,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3)应用知识时,设置问题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注重在设置知识应用环节上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发现、解决问题。

通过课题实验教学研究活动,各实验教师任课班级学生问题意识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课堂不再沉闷,学生有所思有所想,学习兴趣浓厚,很多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课下也总会与老师交流探讨一些科学小问题。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我们深知让所有学生真正地具有“问题意识”一学期、一学年度就可以形成的一种学习习惯,那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感到确实有问题可问。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把对学生的培养意识坚持下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培训、指导,夯实研究基础

研究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缺乏理论指导的研究,将是盲目的、浅层面的、低效率的研究。为此,我们把理论学习作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和各子课题负责人做到先行一步,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课题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有计划、有针对、有重点地对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培训。根据可能涉及到的培训内容,区教育局、基层学校分别购置了相关的书籍,供教师阅读。各课题组与学科教研组有机联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集中研读教育专著和新一轮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献。作为理论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研室还邀请省、市教育专家围绕课题来我区讲学。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侧重于实践操作。为了有效指导、引领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实验,教研员和教科员经常深入到基层、深入到课堂、深入到教师中,作专题辅导讲座、教学指导、教学示范、教例评析等,就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途径、方法等现场说法。课题研究期间,教研员累计作专题讲座近六十场次,作教学指导、教学评析近六百场次。教研室主任、教研员都亲自走上讲台为一线教师上示范课与研究课。

(五)总结、反思,积聚研究成果

研究的现实土壤是实践,研究的阳光便是教师的理性反思。对于教师来说,理性反思就是自觉地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对象,全面、深入地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改进教学实践的目的。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达到改进自己的教,教中学、学中教,边教边学、边学边教。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因此,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觉进行反思,主动撰写课题研究随笔。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专题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评比

六、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理论上的初步收获

小学生——6~12周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心智发展还很稚嫩,自我独立意识薄弱。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其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见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有时受某一现象启发而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培养——广义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创造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促使对象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特定活动。这里指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教师通过长时间的指导、帮助和训练,使学生获得某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活动。实际上,面对原先就有着一定问题意识的小学生,我们所理解的培养应该依次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保,即保护孩子好问的天性,使他们想问;二是松,即松开束缚孩子发问的枷锁,使他们敢问;三是还,即还给孩子自由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多问;四是引,即引导孩子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并提出问题,使他们善问;五是帮,即帮助孩子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设法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并获得相应的锻炼和激励,使他们乐问;六是督,即督促孩子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学习,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从小养成“事事问”、“时时问”的习惯,可见,“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细微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内涵,即以小学生为对象,以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养成学生“敢想、善问、乐思”为归宿,帮助小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二)实践上的积极尝试

讲究授渔、应用、收获,形成智慧头脑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认知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新知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课题组的老师努力进行了以下探索:

授之以渔。陶行知先生们告诫大家“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开发文化宝库和宇宙宝藏”。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授生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把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会学,善学,最终乐学。学习的方法很多,课题组成员注重教给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提出问题;可以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以及适用领域等方面提出问题;可以从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个让大家动手、让大家思考的问题,也可以提出一个让大家必须用新知才能解决的问题……逐步形成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面对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勇敢应对。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冲动,及时引导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自己获得答案,这正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时,课题组的老师注意及时点拨新的途径和方法:查找工具书、与同伴研讨、上网查资料、请教师长等。

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知,获得了方法,形成了能力,更赢得了思维的启迪、心智的发展。

多元收获。课题研究实践告诉全体成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他们一旦拥有了“问题眼光、问题头脑”,他们对学习活动的情感体验、他们的智慧技能、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方法乃至他们的视界都会有明显的改观。学生的多元收获,丰富了学生的多元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智慧头脑的形成就指日可待了。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两年多的摸索,课题组虽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同程度地收获了可喜的成果,但我们清醒地看到,受主观视野、能力和水平所限,加上部分客观环境、条件的制约,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还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突出表现在:理论开掘还不深、触角延伸还不广(限于学生的课堂、学校、学习生活,囿于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对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历史的因素触及不多)、个性色彩还不浓(形成的大多是些普遍性的认识,地区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地域特色还不鲜明)、实践成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还不强(还没有能形成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心理、不同个性学生实际的具体实施策略)等。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课题组将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实施下去。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努力克服教育的功利意识对课题研究的弱化影响

从实践看,许多学生中普遍存在为问而问的倾向,问题缺乏探究的价值,不能成为教和学的主线,有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教和学的主要目标。不少教师在分析提问的效率时更注重于它对教的意义,迫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压力,追求问题解决过程的简单化,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疑、质疑、释疑的时间、机会减少,空间受到挤压。大量情况下,出于追求传授知识速度、数量及效率的考虑,功利意识不断增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萌发、解决能力的提高关注度受得弱化。

2.努力克服教师的自身因素对意识培养的阻滞作用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有备而来,学生疲于应付。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诱发、培养,则应突出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发现问题,自我寻求答案,或者同伴互助,共同探究。这一变化,要求教师从发问者转向导问者,由答案的剖析、确认者变为探寻结论的引导者和参与者。随着课堂预设项目的减少、“意外” 因素的增多,以及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全面,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更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更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和学的重点,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成竹在胸;必须具备更民主的教学态度和更稳定的心理素养,才能自如地应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各种表现形态;必须形成更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更深厚工艺修养,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探索之舟。否则,教师将成为学生问题意识蒸发的沙漠和陨落的汪洋。

3.努力发挥课题的深入推进对区域教科的综合功能

该课题是一项区域性、群体性的研究课题,其进展和成效对于全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引导和辐射作用,其拓展和深化应当成为我区今后乃至一个时期小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重点。课题组要进一步搜集过程资料、汇总研究成果、总结成功经验、深化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全面分析、比较、论证实施过程各项具体工作的基础上,寻找出缺陷和问题,抓住空白处和薄弱点,瞄准不足对症下药。我们要根据上述不如人意之处,召集更多的课题志愿者,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推进策略、提高推进效率,深化、细化子课题研究,追求更科学、更实际、更有效、更丰富的研究成果,努力彰显它应有的区域研究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它更新教育理念的宣传功能、整合各类资源的集聚功能、促进专业成长的强师功能、引领课题研究的示范和导向功能。

第二篇:结题报告4

童性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的研究结题报告 【内容提要】新课标定义低年级段识字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只有6—7岁,注意力比较薄弱,好动,容易分心,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事物。再加上识字教学又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于是在新课标精神、李吉林情境教学的指导下,运用了文献法、观察法、实践法等,研究了课题“童性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得出:在识字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童性,使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提炼出了:要巧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式”,掌控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机”,把握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度”。撰写出了四篇有关识字教学的论文案例,分别在省市区获奖。通过课题的研究,我的识字课堂教学不再沉闷,学生的识字量也逐渐扩大,但不可否认其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改进和探讨。不过,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深入探索,这一项研究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正文】

一、课题的界定:

(1)关键词之一:“童性”:儿童的天性,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应“尚自然,展人性”;唐代大诗人、哲学家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文中写到“顺木之天,植木之性,其天者全,其性得矣!”种树要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和天性,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儿童,那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更应该富有童性,(2)关键词之二:“低年级”。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他们的思维特点是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对生动的、直观的、有趣的知识比较容易接受。(3)“童性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的研究”就是在识字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童性,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适时,适度的进行识字教学,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手段丰富多样,使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易于记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基础教育第一学段的识字 1 与写字目标定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①

(2)皮亚杰为首的日内瓦学派。小学生(7-11岁)的认知发展属于具体、直接水平。当老师面对认知发展属于具体、直接水平的儿童时,他们的困难任务,就是将科学的知识转化成适合儿童特点的语言。这个时候让学生用他们的语言表达他们的认识,同龄人更易于理解、接受。况且小学生都喜欢爱玩游戏,爱动脑。(3)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②。情境教学注重把学生带入生活的源泉中或经过人为的创设所再现的生活情境中,从感受形象开始,去认识大千世界,去感知教材。情境所显示的鲜明形象,对于正处在表象思维阶段的儿童来说,恰恰引起语言的迅速理解和运用③。

(4)蔡元培“尚自然,展人性”;唐代大诗人、哲学家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文中写到“顺木之天,植木之性,其天者全,其性得矣!”种树要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和天性,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儿童,那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更应该富有童性,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自然成长规律、心理需求,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使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易于记忆。

三、课题的论证

1、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及专家一直对识字教学进行坚持不懈地研究,并形成分散识字、集中识字、随文识字,词串识字等多种教学流派。这些研究成果体现在识字教学上基本克服了“识字难”的问题。新课程实施以来,崔峦老师等专家在《课程改革问答》、《新课标解读》中多处论述识字教学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方法,结合学校的童性化大课题,我提出了课题《童性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基础教育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定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学校大门,只有6—7岁,注意力比较薄弱,2 好动,容易分心,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事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主动接近它,认知它,掌握它;而对于没有兴趣的事物,就会产生厌倦甚至抵触情绪。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对游戏情有独钟。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能够结合学生的童性,越是在低年级,越是在学龄初期,越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越要善于组织儿童学习,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课堂才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学中不遵循儿童认识规律,机械地读、抄、写,儿童从精神到肉体都会感到疲倦、厌烦,影响他们活泼、主动地发展。

3、研究的目标

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再加上识字教学又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用什么样的形式让学生喜欢识字,乐于认字;以及运用这些形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等。让学生了解汉字构造中蕴涵的文化气息,积极主动地步入神奇的汉字王国,从内心深处真正品味到汉字独特的文化魅力。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同事的热心关怀之下,本课题才得以有保障,有指导,有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在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我注重做了以下这些工作: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

运用文献法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学习各种现代教学理论、学习领悟新课标的精髓。

本课题属于课堂教学研究,既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又要有理论知识作指导。因此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的课题研究,利用课余时间来钻研课题研究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作好学习笔记,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信息及成果。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现代汉语》、《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学》、《教与学心理案例》等。

在文献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分析总结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能够结合学生的童性,越是在低年级,越是在学龄初期,越要讲究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越要善于组织儿童学习,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儿童,那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更应该富有童性,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自然成长规律、心理需求,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使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易于记忆。为课题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然后理论付诸于实践,上了一节区公开课。

2、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8月)

(1)用观察法多听一些识字课,学习他们的课堂经验,多写反思,多总结。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主体观。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引入并实施课题。

(2)运用实践法,把初步研究的结论灵活运用于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尝试运用一些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探索不同识字方法的利弊,找准识字方法的最佳切入点,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并做好案例反思。总结整理出了“课堂识字小游戏集锦”和“小学语文课堂常用字谜”。并上了一节区级公开课。(3)理性提炼,回顾总结,在反复实践、基本成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

3、总结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

进一步归纳和提升两年来的研究成果,将总结提炼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行反复验证和完善,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准备。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通过两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理论成果:

“童性在识字课堂中的渗透”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巨大冲击,促使我必须不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充实自己,自觉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从而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和课堂气氛的改变,在游戏中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学生活动多、游戏多,思考多,参与的机会也多,课堂的气氛更加宽松和活跃了。在理论和实践中,提炼出了低年级识字课堂的一些认识

1、巧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式”:

编谜语、顺口溜„„进入情境学习生字。情境教学注重把学生带入生活的源 4 泉中或经过人为的创设所再现的生活情境中,从感受形象开始,去认识大千世界,去感知教材。情境所显示的鲜明形象,对于正处在表象思维阶段的儿童来说,恰恰引起语言的迅速理解和运用,学习起生字来就得心应手了。整理出了<<识字课堂常用字谜>>。

开火车、摘苹果„„竞争激励复习生字。儿童争强好胜,好表扬。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能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识字的兴趣。整理出了<<课堂识字小游戏集锦>>,运用于识字课堂教学,上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小稻秧脱险记》、一节镇级公开课《识字5》获得了一致好评。

2、掌控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机”: 组织游戏,要看准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安排合适的游戏形式。识字进行到什么程度,哪个环节适合做哪种游戏,做几种游戏,先做哪种再做哪种?每种游戏做几次„„这些都是要慎重考虑的。

3、把握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度”: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一种游戏翻来覆去做,不相应提高要求,或者几种游戏轮翻轰炸,像走马灯似的掠过,对识字都起不到好作用。游戏时间短了,学生刚进入状态,熟悉规则,这时结束游戏,一来扫兴,二来游戏的的目的也没达到。时间长了,学生会越来越无聊,下次再玩这类游戏就没有了热情。

(二)实践成果

此外,我也进行了论文和案例的撰写。撰写的论文

1、《童性在识字教学中的渗透》获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2、《语文课堂,简约不简单》获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3、《一石激起千层浪》获南京市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4、《游戏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践行》获六合区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5、《“石”趣在识字课上》(获六合区优秀案例评比三等奖)。

6、上了一节区公开课《小稻秧脱险记》。

“童性在识字课堂中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识字课堂常常与单调、枯燥联系在一起,学生也常常被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记弄得兴味索然,昏昏欲睡。但课题实施后,学生在教师准备的游戏中,由被动消极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识字活动的创造者。这些识字形式和方法,使得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识字数量增加了,课外知识也丰富了。

在学校举行的“识字擂台赛”上,我班同学杨帆、简琛、包揽了比赛的前三名。

六合区第一届“七彩语文杯”作文竞赛中我班有五名同学分获了一、二、三等奖,一名获得了全国七彩语文作文竞赛优秀奖,我也获得了全国七彩语文作文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区作文竞赛指导教师一等奖。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1、通过课堂实践,我发现运用游戏进行识字教学,效果确实不错,可是却占用了我们很多宝贵的课堂时间,究竟怎样解决这样的矛盾还得多加斟酌。

3、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忽视课外,如可以设计一些能够活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作业,设计有趣的带有任务性课外活动。

总之,通过“童性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的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的明显的转变,识字课堂教学不再沉闷,学生的识字量也逐渐扩大,但不可否认其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改进和探讨。不过,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深入探索,这一项研究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课题研究参考文献目录

注释:

①引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第5页

②引至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第2页

③引至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第27页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

3、林祥楣 《现代汉语》 语文出版社 1990年7月第1版

4、朱秀芳等编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人教出版社 1986年5月第1版

5、叶立群主编 《小学教育学》 人教出版社 1989年3月第1版

6、卢秀安 陈俊《教与学心理案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7、童伟勤、秦小华 《新教材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

8、崔峦 《识字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9、张田岩 《忆李秉德教授论识字教学》

10、周琼 《多媒体技术与新型识字教学》

11、许乃英 《课题研究指导》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第三篇:三合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三合中心校 冯丽君 2017年12月20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爱因斯坦曾提出:“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专门书诗《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

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冷静地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整个教学过程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学生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的一些优质课、观摩课中教师预设的问题过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少。即使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也往往是肤浅的、无探究价值的。更有教师把提问作为惩治那些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学生的措施。另一方面,学生回答错误或是问得不好,就可能受到批评和嘲笑。如此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使学生产生厌恶、烦燥。就出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提问的兴趣越来越小,出现无疑可问、不敢问、不知怎样问、没机会问的局面。一个习惯接受现成答案而不能产生问题的学生,何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既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

二、课题简介

1.鼓励学生“敢问”

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进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

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发表意见。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积极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不迷信教材、教师,敢于发表个人见解,阐述个人评价意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

2.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只有主动地学习,才会善于发现问题,也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是创造地学习,否则学生永远是一个被动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找出规律的材料,便于学生探索、实践、发现问题。

3.使学生“善问”。

小学生正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未不能”的认知状态中。由于没有掌握好找问题、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上学生往往不知从哪里入手提问,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即便是提出的问题多但质量不高。因此,要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提问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提问能力的提高。

4.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反思,让学生“好问”。

所谓反思,就是通过批判、推断、概括、抽象化思维活

动,将新知识在头脑中进一步完善、丰富和系统化。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不断反思,不断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

按照“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教师要有反思教学的意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课题实验成员

课题实验校及班级:三合中心小学校一至六年级。

课题实验负责人:冯丽君

课题实验研究人:巴秀丽、康健、冯丽君、惠艳云、陈绘颖、廉丽静、朱丽君、张化兰、宋春凤、刘晓燕、卢秉瑞、田耕、龙慧勇

四、课题的理论依据及目的意义。

1.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认为以下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是支撑本课题的理论:

(1)杜威的教育理论

就哲学而言,哲学强调由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向对人的内部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自身命运和价值的思考。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描绘了他的教育观点,他认为学校应该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在这一社会中,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他鼓励教师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并帮助他们探索重要的社会的和智力的问题。杜威的门徒克伯屈认为,学校学习中应该把儿童分成小组,并让他们去进行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和选择。主体教育论要求把教

学活动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活动,然而一切创造“始于问题”,这就很明显地看出杜威的教育哲学和现代教学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哲学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其中之一是帮助学习者做好在不确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数学课程标准》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过程性目标”要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切入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让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才能真正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适应经济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2.课题的研究意义

(1)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

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使他们敢问、会问、善问,逐步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解决学生上课会听讲,不会提问题的现状,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2)教师能够善于学习,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和创新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不断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方法

1.课题的主要内容

(1)小学生在不同学段(中、高)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培养小学生善于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策略。

(3)逐步建立形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主动发展”教学模式。

2.课题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方法途径。

(2)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数学教材和课堂教学实际的研究,总结出教学内容中问题和问题情境的类型;通过实验

结果的分析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总结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经验。

(3)叙事研究法。教师及时反思课题研究工作,形成书面材料,可以是教育案例,个案分析,也可以是课题研究心得体会等。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效果

我的课题经过了近两年的研究,参考多种相关文献资料,并吸取多方面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入实施于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爱”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巧妙设障质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之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创设情境,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创新地学数学。

1.创设趣味式情境,使学生“趣”中“问”

问题情境趣味化,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情感因素、认知内需,为学生提供新颖有趣的情境,激活探究欲望、唤起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2.创设动态情境,使学生“动”中“问”

问题情境动态化,就是在数学中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巧妙设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表演,使静态的问题动态化,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悱”中“问”

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探索愿望。在课堂上,我大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意识中激化矛盾,在问题情境中产生了对新知识的需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通过探索去掌握新知识。

(二)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会提问题

常言道: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学生想问、好问,更应该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教师首先要作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我们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师的提问应在发现问题的方法上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方法可循,培养学生会提问的能力。

1.教师应向学生示范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使学生能在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找准知识生长点,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学到质疑方法,提出与本节知识密切相关问题,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问重点、难点、疑点。

比如在学习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先提问学生:你们现在已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否把梯形转化成平行

四边形求出面积?也就是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提示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来得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学生中就进行这样的提问:教材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把未知转化成了已知,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其他已学过的图形呢?于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相互讨论,学生还真自己发现了梯形不但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还可以转化成三角形、长方形等等。通过教师的示范提问,让学生能在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而且更深刻地认识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从而真正地会提问。

2.教师应向学生示范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

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问题。发现和提出富有思考性及涉及本质的提问。对自己不懂的或似懂非懂的知识进行提问;对自己以为值得怀疑的事物进行提问;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见解。

如:在学习相遇行程问题应用题时,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行程问题中有关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和路程间的关系,通过复习,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进一步想了解什么问题?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

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

生1:我从一个物体想到了两个物体运动。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和路程间又有什么关系?

生2:我从一个物体想到了三个物体运动。三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和路程间又有什么关系?

师:你们联想得真好!那么,你们能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是两个物体运动或有更多物体的运动吗?这里学生发现和提出了富有思考性及涉及本质的提问。

鼓励学生质疑,既深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会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的能力。我们就是要善于利用儿童的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七、课题的反思和建议

虽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实施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认同,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教育个体性的差异,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会有明显积极的效应,对于接受能力中上水平的学生来说效果相对显著,但对于差生来说效果并不是很显著,在他们身上,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所以,如何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教学,克服两极分化,如何让所有学生,即全班同学整齐划一地进步,是值得我们继

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八、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师》2005.11.2、《数学教学通讯》2004.1.3、《小学青年教师》2005.5.4、《小学数学教学》2004.12.5、《数学新课程标准》、《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郭根富主编,新课程教材教法(小学数学)、《小学数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标准》。

第四篇:4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执笔人:段家炎

前 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我们认为,对历史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科能力,是学生构建历史知识大厦的基础。而且,学习历史离不开材料阅读以及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所以从运用角度看,历史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学科指向。阅读是人主动接触书面信息的行为,有朗读、诵读、默读、识读等多种表现形式。总体来说,阅读理解是个体对进入意识的信息所进行的加工处理,从加工深度上可以依次分为获取信息——理解信息——解读信息三个层次。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终身的发展的要求。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如何去伪存菁,在庞杂的信息中如何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都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理解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加工编码、获得知识信息的活动。在学习中个体如何从对学习对象的一无所知状态向理解作为状态过渡?现代图式理论给出了较为贴切的解释。指围绕某个主题由相互联系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知识单元,其各个部分间存在着有机联系。根据内容和所处位置不同,图式可以进行多种划分,如简单的或复杂的、抽象的或具体的、高级的或低级的等。

时代发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湖北省从2009年秋在普通高中实行了课程改革。这次新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是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为了推进课改的顺利进行,于2014年3月在全校实施了导学•实效课堂教学模式地探索。

历史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它作为人类对以往时间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价值理性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历史课堂承载着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任。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学生的课堂精力流失率,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课题组把课题《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共分三个阶段完成。本课题自2013年11月开始启动,规划到2015年7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2月,规划设计阶段,选择研究方向,由段家炎负责组建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县、市相关部门审批、立项后,撰写《开题报告》。第二阶段: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召开开题论证会,安排2014年上半年研究进度(2014年3月——6月)第三阶段:2014年7月-2015年7月,组织实验、收集分析资料阶段。研究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历时两年多时间.。针对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策略的研究,从微观入手,研究了历史教学中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心理学分析,对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的分析,解读信息障碍的心理学分析,以及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如何发挥。其中有3篇教学设计荣获十堰市2014年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课题组成员、才参加工作两年的青年教师朱媛媛在十堰市第二届教学大比武中荣获市级二等奖。本课题研究的进行提高了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好评,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及专家的肯定。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提取、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方式,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材料信息、理解材料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其历史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大量的材料、资料来学习、领会、领悟,历史资料浩如烟海,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因此,培养学生提取、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认识历史的基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文综高考重点要考查的四种能力要求之一,是其他三种能力要求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在2013年高考文综卷中,客观题突出特点就是用新素材,把所学知识在试题中活化、迁移和提升,而解读材料是前提。主观题更多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41题以历史地图为载体,要求学生提取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难度较大,问题指向性不是很明确,考生不知道怎么去答题,对考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获取、解读、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在考后都反映题目下手较难。这就说明: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差这一制约学生成绩提高的根本矛盾,并着力解决这一矛盾。

其次,也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强调的一种能力。如历史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指出:“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提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发现问题和利用已知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钥匙,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

再次,提高学生提取、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符合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新课程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包括提取、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是创新的基础,是时代的要求,这一能力要求渗透在高中各学科教学中。从这一角度来说,历史学科在处理信息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与其他学科是有共性的。与此同时,特别是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及其严格的证据意识,使它在收集史料、提取和运用信息方面有更独特的要求。

该课题的实践意义在于:提高学生高考文综的成绩,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终身学习。21世纪是全民学习的世纪,面对海量的信息,作为未来学习型社会的现代公民,应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省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省内外中学历史教学同仁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对具体考题的分析之上,都是研究一些技巧性的策略性的问题,缺乏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教育、心理学层面的理论探究与分析,更缺乏对学生在解读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障碍的解决路径的分析与探究。缺乏对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升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中作用的挖掘。

省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省内外中学历史教学同仁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对具体考题的分析之上,都是研究一些技巧性的策略性的问题,缺乏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教育、心理学层面的理论探究与分析,更缺乏对学生在解读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障碍的解决路径的分析与探究。缺乏对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升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中作用的挖掘。

为了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制定了:

(一)研究的目的:探索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的方式、方法。以及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二)研究内容:对获取信息能力的心理学分析;对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分析;解读信息的心理障碍分析;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发挥。

(三)研究方法:①.文献查阅:通过查阅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等资料进行理论探究。②.问卷调查:通过发放学生问卷,了解学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方面的困惑及问题。

③.探究法:主要是以备课组为单位,针对在教学中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寻求最佳方式。

④.活动展示法: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设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教师们的成果得到展示,从而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四)本课题研究计划(含研究步骤、阶段进展目标)

本课题自2013年11月开始启动,规划到2015年7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2月,规划设计阶段,选择研究方向,由段家炎负责组建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县、市相关部门审批、立项后,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召开开题论证会,安排2014年上半年研究进度(2014年3月——6月)自课题申请立项之后,课题研究就进入了实施阶段。现对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通过理论学习让教师们认识到提高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对师生双方的意义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然后通过研讨、座谈会、交流会、谈心会等方式使组内教师达成共识。具体工作如下:

1、按照时间表,在老师当中进行了培训。通过教研组的校本培训活动和月工作点评会等,使老师们认识到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激发了老师们投入课题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老师们根据培训情况写出随笔“解读信息的能力之我见”。

2、在思想动员的基础上,老师们又对学生们进行了思想工作和具体的学法指导。由两个年级分别组织,起到了鼓动学生和指导学生的积极作用。这一切都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做了很好的思想基础工作。教师的随笔,就体现了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通过研究所获得的心得或感受或方法。

3、进入3月份,进行课题研究开题工作的时机已成熟。根据《开题报告》,通过课题组进行了学习、研讨和修正。同时,进一步修订各自的子课题和课题实施计划,并让课题组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的课堂更新了,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了。

通过前一阶段的初步研究,部分教师在课题立项前后就已进行了相关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师能撰写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并争取发表,讲一节公开课或研讨课。

第三阶段:2014年7月-2015年7月,组织实验、收集分析资料阶段。研究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1)2014年7月——2014年8月,每位课题组成员利用暑假时间对前一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可以用论文的形式反思,也可以对后一期的研究工作进行合理化的建议。

(2)2014年9月——2014年12月,组内教师负责对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构建理想课堂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学习热情。由课题组成员负责,段家炎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3)2015年1月——2015年6月,组内教师要全力以赴,把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应用到2015届高三的复习备考中,着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正研究成果,争取在2015年7月课题能够顺利结题。

因此,组内教师,要进一步明确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结合上一阶段课题研究,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困惑或问题,进一步选取优化或自定子课题,开展研究。在开题报告会之后,全体教师要行动起来,真正投入到实践研究当中去。

第四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2月,成果初步运用,提交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后推广工作。

组内教师要熟悉研究过程各环节,首先要在教学工作的实践当中发现问题,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或措施,再通过实验或实践进行验证,若发现新问题再按此步骤开展研究,如此循环,直至解决所有问题为止。这时,我们就可以对所研究的课题成果进行总结。希望组内教师能够按此要求,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我们的课题研究过程要以课堂为阵地,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推进,研究总结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有效的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方式,通过课前和课后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方式的研究和分析,通过书写随笔和论文的方式提炼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的学习方式。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有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学习等功能。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对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的的全新认识,是适应新时期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学习历史要具有主动性、自主性、探究性的。

1、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理解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加工编码、获得知识信息的活动。在学习中个体如何从对学习对象的一无所知状态向理解作为状态过渡?现代图式理论给出了较为贴切的解释。指围绕某个主题由相互联系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知识单元,其各个部分间存在着有机联系。根据内容和所处位置不同,图式可以进行多种划分,如简单的或复杂的、抽象的或具体的、高级的或低级的等。个体所掌握的各类图式的总和构成个体的知识结构。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家斯皮罗在1991年提出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高级学习要求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方法创设情境,从不同角度多次认识同样的材料,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理解,分析和反思,教师研究是以案例为载体的实践研究。

3、行动学习理论:英国人雷格•列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行动学习的理论。教师的行动学习: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案例与反思的教学,首先要教师学习有问题意识,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维果茨基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斯基提出,人类的学习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进行,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个人与自我的对话,个人与他人的对话,个人与理论的对话,个人与实践的对话。

5、课题的核心概念

解读能力:简单来说史料解读即是对历史资料的阅读和解析,目的是发掘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大量的史料解读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史料解读能力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读懂史料含义并依据史实解释史料或利用史料解释史实的能力;(2)依据对史实、史料的解释来分析、研究史料并利用史实印证相关史实、论证相关史学观点的能力;(3)解释、理解、体会史料的内涵并形成自己历史认识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自从我们申报课题《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的项目后,我们积极筹建了课题研究小组,召开了课题研究小组会议,制定并讨论通过《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申报计划。根据申报计划,制定了阶段性目标任务及科研管理制度。研究工作的开展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准备阶段:我们力求做到“三个同步”:课题实施与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同步;课题实施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同步;课题实施与成果表达同步,促进课题的深入研究。

1、加强培训研讨,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

任何一项课程实验,都是以教育思想的转变为前提,是丰富和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个具体过程。为此,我们制订了历史课题组纪律规章制度及学习培训时间,每周三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七节课为交流反馈时间。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一线教师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关于历史教学中课堂改革的反思》、《改进实践:教育科研的指向》以及建构主义理论、行动学习理论、维果茨基教育理论、等。强调在常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课程理念的学习,依托新教材,进行教材、教法研究。一年多来,参加校内、组内集中学习时间近五百多个小时。

2、集中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

当我们接到十堰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立项通知书以后,立即召开了课题研究小组会议,经过大家集中讨论,制定了与我校推行导学.实效课堂相接轨的课题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课题预期突破、研究步骤、阶段进展目标、实践成果目标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3、分年级调研,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开展课题研究,形成基本策略。

“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对这课题的研究是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提出的,离开了课堂和学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更好的推进课题研究,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课堂调查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座谈。设计了道试题,其中选择题39道,问答题5题。

调查对象: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课高一年级3个班、高二年级6个班

1、调查目的(1)、通过研究不仅教师观念转变并认识到位,而且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通过调查学生在解读历史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提高学生能力的策略,形成一套对学生有指导作用的方法技巧及策略。

2、调查过程(1)、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高

一、高二文科班学生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尤其是解读信息方面的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中发放调查表(520)份,收回(510)份。其中高一年级170份,高二年级340份。(2)、通过走进高一年级、高二年级课堂听公开课、示范课、常态课。听取了高一年级(1)、(7)、(8)、(10)班的新课、复习课、练习课;听取了高二年级(1)、(8)、(9)、(12)班的新课、复习课、练习课及试卷评讲课。共计35节。(二)实施阶段:在实施时期,课题组全体成员充分利用准备阶段积累的理论与经验,积极进行课堂实践,并诚邀历史课改专家把脉听课、评课,渐改渐行,促进课题研究的纵深推进。

1、课题组成员积极上好导学实效课堂实验课、研讨课。

(1)把握教材结合学情,课题组成员认真上好实验课、研讨课。

在我校推行导学 •实效课堂的大背景下,我们历史课题组全体教师把十堰市历史课题“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与之相结合,贯彻到实效课堂之中。形成了新授课型材料教学模式、试卷评析课材料教学模式、复习课材料教学模式。

新授课课前,认真准备导学案,采用与课文重难点内容紧密联系的历史材料、图片导入新课的预习,使材料前置,同时设计学生预习阶段材料汇总专栏;课中针对学生的学情与材料内容的关系进行追问、点拨;课后进行章节、全科综合设问。试卷评讲课针对学生对材料题的错答题的心理原因的分析,主要是综合、比较、归纳提问的方式为主。复习课抓住单元线索,理清知识点,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后通过材料进行提炼。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效课堂水准,学校推行了“导学实效课堂过关课”、“导学实效课堂教学能手”竞赛课,“课内比教学”校内优质课。我们历史课题组积极参与,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以动态的、具有弹性的流程实施教学,分层教学,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先后上了“同课同构”实验课型、“同课异构”研讨课型。截止目前为止,我们历史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实验、研讨课已达300多节次。

(2)诚聘专家引领指导。

在对“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充分利用了学校资源,请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姜桂平老师担任总顾问指导,还请来十堰市教科院课题班专家来“坐诊”,为我们的历史导学实效课堂“把脉”。专家们深入历史课堂看课,到现在专家看课30多节;参与指导校本研修20多次,和老师们共同研究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校历史导学实效课堂教学模式稳步推进。专家引领指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历史导学实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论证,是否符合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否符合教育基本规律;二是提供教育理论支撑,通过专家报告、与专家面对面互动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三是参与指导校本研修,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专家帮助我们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我们历史课题组成员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指导,鼓舞了我们的信心。四是竹溪二中校长冯立军同志、副校长柏元哲同志多次督促并检查指导课题研究开展情况。学校教科室主任万里同志指导我们课题组完成调研报告、阶段小结。

(三)总结阶段:历时两年多时间的课题“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将研究成果物化,使科研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按期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各阶段工作小结,课题组每一名成员,在上好实践探讨课的同时,积极写好教学反思,改变了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的素质。

2、针对“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同学们积极配合教师,高

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写出了上百篇论文,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兴趣和认识,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而且也提高了历史学科成绩。

3、将课题开题以来进行研究的资料分类整理并装订成册,做到了材料全面详实。

4、课题组成员根据科研子课题的分工,有3名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十堰市2014年评比中荣获市二等奖。1名教师在十堰市第二届课内比教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5、将课题研究与平常的教学尤其是2015届高三复习备考相结合,探索出了历史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的研究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2014年春季,我校实施了的实效课堂教学模式,把一节课分为三段: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课前五分钟为学生群学交流时间,此阶段教师根据所提供的历史材料信息提问,(1)问与此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兴趣点,(2)问与此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广度;课中30分钟,在学生的展示阶段,教师进行追问。(1)问知识的重点,(2)问知识的难点,做到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突破;课后10分钟,教师设问。(1)问知识的线索,进行知识归类,(2)问知识的深度,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认识。

四、课题研究评价

1、课题组评价:《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是十堰市教科院课题办规划课题,我们课题组成员两年多时间的研究,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如何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及其基本规律,探索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材料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为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推动新课程改革提供可借的经验。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立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实现了“两个结合”:一是课题实验与新课程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将实验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再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纳入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化研究。通过课题实验拉动新课改,通过新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二是理论研究与科学决策相结合,把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决策依据,以科学决策促使课题实验的不断深化,推动课改进程。本课题通过研究与实验,提出了历史材料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操作方法。对推动我校课改有着积极地意义。

2、学校同仁评价:我校作为一所普通高中,自从课题组接受了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课题之后,不仅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而且也引起了历史组其他同仁的的高度关注。其他历史老师多次参加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对该课题的研究,他们抱有极大的兴趣。

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柏元哲针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多次深入课堂调研。他指出:这个课题本身它的一个价值体现了教育科研发展的趋势。教育科研应该是能够解决我们教育领域中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来促进教育发展,促进教学的进步和提高。所以这个课题从它的意义到它的内容到它的组织形式,推进的方法、研究的方法都是符合这样的一个方向。“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研究”不仅要为做课题而做课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课题的研究来引领,促进我们的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当他看见有其他历史教师参加学习时说:“这个课题本身就是一个教学模式的普适性研究,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普及然后也让这样一个模式能够在更多老师的课堂来进行实验并且开花结果。”

五、研究中的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困惑一:学生现实状况与高中历史课程要求的矛盾。首先,由于历史学科在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长期以“副科”的身份存在,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在升学压力下,历史学科作为“副科”的观念在学生乃至某些家长、老师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尤为令人担忧的是他们这种学习态度也被带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堂,加之高中阶段面临激烈的高考竞争,有些理科学生甚至在高一刚入学就已做好高二分科后放弃历史学习的思想准备。因此,学生对自身历史学习的要求普遍不高。其次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滞后。对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基本上都说不清楚,说明学生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接受历史、理解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滞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不需要理解,因此不愿做平时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最终使历史学习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应有的学科价值。

困惑二:历史考试考什么?

新课标要求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高考分数又作为评价的唯一方式。在二者的矛盾之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把握怎样的分寸?历史考试到底考什么?是历史教材?是历史考试大纲?为什么教材“背”得滚瓜烂熟还是不能得高分,特别是平时基础较好、对历史充满信心的学生,在考完拿到分数一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低的分数。我们的课题研究围绕那个方向去展开。

困惑三:新课程历史教材的内容体系与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之间的矛盾。

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感觉跳跃性大,一本书学习完毕后,感到获取的知识信息量零乱,不能构建成体系。往往需要教师从通史的角度再给学生梳理历史线索。同时,新课标历史教材的模块看上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涉及到的历史知识给人的感觉只是“蜻蜓点水”。因此,历史教师在设计历史材料问题时,问题不能很好的体现体系性。形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困惑四: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的矛盾。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的过程,这就牵扯到学生各科业余时间的分配问题。阅读收获历史资料等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些对于每天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能够有时间积极参与吗?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试题设计为“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什么问题,”教科书中的“学思之窗“的思考题的设问。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受时间、学校硬件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学生根本不可能获取这些信息。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还是来源于课本,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资源。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课堂有效设问也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怎么让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关系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作为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子课题,我们历史课题组全体教师,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一定把课题与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易于操作,切实有效方法,使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中学生服饰结题报告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对中学生穿名牌服装的看法

结题报告

本组研究的课题是:对中学生穿名牌服装的看法。

本组组长:李健龙 组员:周正易钟川,张露丹,熊露,陈莹瑶,周雨新,曹书源,蔡洪熙

一 问题产生背景

国内的、国外的服装都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市场,特别的年轻人的服饰更是五花八门,他们追求的是时髦,是潮流、是前卫,受到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重视的是独特,他们穿的服饰讲究别具一格,具有异域风情的。

二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中学生追求名牌服饰这一现象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尽可能地消除中学生这种盲目追求名牌的意识,消除这种借名牌服饰来炫耀甚至攀比的心理,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继承艰苦朴素的作风。

也有一小部分同学穿衣服很随便,他们不重视独特,只在乎朴实、干净,但是在中学生中有较大一部分同学都热衷于名牌,在他们眼中穿名牌衣服是最能体现出自己的品味、气质与地位,他们认为名牌的衣服就是现在无论是样式、质量、颜色等等一切衣服所具有的性质中最最好的衣服。

三 研究方法 通过市场调查、问卷调查、采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从而得出中学生追求名牌的心理基础,端正中学生的消费观念。

四 研究过程

分组确定研究项目

分析当今社会上中学生穿着的流行趋势,学生畅谈自身的体会及认识 然后通过 问卷调查 采访 查阅资料 进行深一步研究

五研究调查结果:

消除中学生盲目追求名牌服饰的心理 端正中学生的正确消费观念

并且让组员谈谈自己的设想、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体会

六问题拓展(或建议或收获与反思)

1.在校举行成果展示活动,活动方式有黑板报、手抄报、电子刊物、图片展、影像资料等。

2.主动帮助同学解除炫耀和盲目攀比的心理。3.组织学生宣传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七 组员心得体会

李健龙:过分注重穿着打扮回影响我们的学习,一个人对穿着的经历投入过度会分散学习精力,使注意力不能集中到学习上!还会产生无谓的攀比心理,这是不自觉产生的!还有,在注重自己的穿着时,就会对别人的穿着关注,这样也会分散注意力!

易钟川:作为一个学生还是穿着朴素就好!没有必要过分追求打扮!

周正:我欣赏中学生这样的穿着打扮: 自然,整齐,美观美观,大方,校服搭配的好就ok,协调,有阳光的感觉衣服穿着整齐斯文,大方,得体朴素,整齐不过分修饰.曹书源:我认为中学生应该这样打扮:简单整洁,不追求成人化的打扮 大方,得体 周雨新:在校园里的青少年,穿着打扮大部分充满朝气。展现出了青少年的活力。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我体会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学习知识上最重要的。以知识的充实来武装大脑,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这样你的美是从内到外的发散,那是永远也去不掉的美,真正的美。

熊露:适当的打扮一下自己是完全可以的,因为一个大方、洒脱的人在与别人交流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的表现。“美”人人都爱。作为青少年,我们不但要拥有外在美,心灵的美更为重要。在我们以后走向社会中,我们的心灵美会为我们创造许多的机遇。

张露丹:世上本无美丑之分”。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所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追求美的心情与权利,不能,也不应该受限于你的年龄、职业、或是性别。因为它是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潜意识里的一种渴望,和对自己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关爱。

陈莹瑶:人总希望展现自我最美好的一面,并且有时是煞费苦心的。然而,造物弄人,上天给予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面容和身材,似乎在我们一出生,就有了美丑之分,而这也被所有爱美的人们视为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把自己的不完美归罪于上天的不公平。

蔡洪熙:在这里,我要诚恳地说一句:“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塑造的。”我一直相信,上帝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他给你的每一个缺陷的同时,一定给予你另一个优点。也许你没有矫人的容貌,但有高挑的身材,没有清秀的五官,但有细腻的肌肤等等。问题是你有没有发现并将它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所以说我们中学生应该有适合自己的打扮。

八 提出问题

1.请问这次的活动对你们的穿着有没有什么影响? 答: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也了解到了其实中学生穿名牌服饰是没有必要的,我们要学会节约朴实。

2.请问这次活动能启示你们要从实际出发并能理性消费吗?

答:能。这次活动告诉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名牌和虚荣心而不理性消费,我们也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消费,尽量做到勤俭节约,崇尚朴实。

九 教师留言

该组同学准备充分,过程详细,课题研究的方案严谨。该课题具有继续研究的价值。

《中学生服饰仪表》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高二(6)班

课题名称:《中学生服饰仪表》

指导老师:张小华

课题成员:罗婷 程嗣蒙 杨欢 张帆 程峰 徐可 李杰 连志显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还将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不仅是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方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想把握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契机,在未来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扎扎实实做好研究性学习开展和实施的工作,为迎接一新课该做好充分准备。而且,我校作为南昌市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索和实践的先行者,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可贵的经验,为我们本学期实施“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学生对校服的态度

当前在中国,或者说在俺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有很多学生都不愿意穿校服,如果没有院校的规定,很少有人主动穿校服,单就校服本身来说,在价格,款式和舒适度上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公立院校的校服较民办学校的校服还有一段差距,学生们对校服的满意度不高,主要是在款式和色彩上,许多学生都比较喜欢一些能体现学生个性的校服。

学校在着装方面对学生统一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生在服饰上的攀比现象,但是,既然校方有所规定,也应该征求学生,在调查问卷中(调查问卷见附录)表明有45%的被调查学生比较喜欢校服,有31%的被调查学生不喜欢校服,有24%的被调查学生无所谓,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校服也在不断的发展,款式和色彩都在趋向多元化,由原来的一年四季都是同一套变化为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的多套校服。

三、中学生眼中的名牌

现在的中学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热衷于名牌服饰,穿着的档次也在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了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学生买名牌服饰,如果是冲着质量去的话,那是情有可原的;另一方面中学生虽然并没有因此而盲目地追求时尚,还是比较理智的,而家长尚能较为理智为中学生选择合适的价位,但从调查的统计中警示人们对盲目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的风气不可轻视。中学生作为一个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崇尚时尚的消费群体,有自身的消费心理,同样拥有消费名牌的权利,但他们在名牌消费上却容易走入误区,以影响学习、造成攀比心理、给家庭增强负担等。

名牌产品的价格往往贵出一般产品,作为工薪层来说,面对这些价格惊人的产品一般是承受不起的,追求名牌,无疑加重了家长负担;同时,学生追求名牌,不仅使自己学习精力分散,而且还加重了攀比思想,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这样一来损失不就大了吗? “十五而志,三十而立”,我们中学生正处于可塑性很强的转折时期,与其追求一时时髦,何不珍惜青春,立大志,树理想,严格要求,努力学习,攀登知识高峰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应该抛开攀比之念,在人生黄金时代塑造一个朴实无华的自我,一个真正靓丽的自我。

四、中学生服饰搭配的原则

1、舒适

不论你如何搭配,舒适是排在第一位的,并且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2、干净、整洁

干净是指衣物上没有污渍、异味、掉色等问题。整洁是指衣物整齐、大方、得体、无破坏整体美感的褶皱等。着装干净整洁可以让人有“纯净、美好、信任、安全、舒适”等审美享受。

3、合身

穿戴者必须对自己身体的号型有一定的了解;对“各服饰的尺码”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服饰的尺码换算”有一定了解;对颜色的过度、代表意义和颜色搭配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4、协调

服饰搭配要协调,符合形式美的法则,服饰协调美主要表现在:色彩要协调,场合和风俗的不同,衣服颜色的选择有所不同;上下装的颜色也要协调,他们可以是互补色、同类色、临近色;风格要协调,服装在功能和款式上要具有统一性。如西装和皮鞋,运动装和运动鞋;举止要协调,美是一种心理活动,审美者在审美过程中会根据审美对象表达的信息产生联想,从而有了“外形美”、“协调美”、“心灵美”、“境界美”等方面。

五、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服饰搭配习惯

对中学生来说,要想养成良好的着装习惯,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中学生应严格按时令着装,春夏秋冬四季都应该明显的区别,如,夏季着装应体现凉快为基本,以不太露为原则;冬季着装以保暖为原则;春秋虽然可以相对随便一些,但也要体现中学生活泼、向上的风格。

2、中学生不可追求奇装异服,穿便装也不可太随便,一般要遵照以下几方面要求:⑴女生不能穿超短裙或太露的衣服,上衣不能过短,领口不能过低,不准穿紧身衣裤;⑵男生不能穿短裤、背心上学。⑶男女生穿衣都要遵循朴素大方、实用美观的原则,要充分体现中学生的精神与风采。

3、中学生要根据参与不同活动,选择不同样式或风格的服装,如出席吊唁或追悼仪式,要穿黑衣服或穿白衣服,不能穿大红大绿的衣服;如参加升旗仪式,全体同学都应该统一穿校服;如参加早操或上体育课时,要穿运动服。当然,校服可以说是中性服装,无论什么活动穿校服都是合适的,所以学校鼓励同学们都穿校服。

4、学生着装的要求应遵循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学生穿戴要整洁、朴素、大方,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

5、服装应平整洁净,扣子齐全,不能有开线的地方,内外衣都应勤洗勤换,例衣领袖口要保持清洁状态,下摆扎在裤内,内衣、内裤不能露出。此外,对鞋袜要像对衣服一样重视,不能身上漂亮而鞋袜污脏。穿衣基本配套合适,从色彩、款式、材料上给人一种协调的感觉。尺寸大小符合自己的体形特征。

六、我们的体会

这次调查顺利的完成了,虽然有些累,但更多的是快乐。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学生对名牌服饰的情况增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们的交际水平,也让我们学会了调查、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思考。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有很大的收获,不仅了解了现在中学生与名牌服饰的关系,还丰富了我们的课间生活,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要告戒广大青少年,穿名牌的时尚应适可而止,不要单单为了时尚攀比,而沉迷于名牌服饰,不要单单为了风度,就乱花父母的血汗之钱。同时在这里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加以指导。

下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4417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4417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五里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二、课题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全面铺开,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结 题 报 告市三十八中: 李冬青 张雄伟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结 题 报 告 市三十八中: 李冬青张雄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实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结题报告

    宜阳县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课题负责人:赵宗伟(***) 所在单位 :宜阳县白杨镇第一初级中学 通讯地址 :宜阳县白杨镇第一初级......

    责任心培养结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小学生“责任心”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学生“......

    中学生饮食健康问题结题报告

    食品营养与健康结题报告指导老师:靳健 研究成员:陈宁(2) 孙国霞(2) 马国伟(12) 许成娟(7) 王彦成(7) 常旭燕(2) 【摘要】 1目的:了解本校学生饮食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认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2......

    中学生饮食健康问题结题报告

    篇一:中学生饮食健康问题结题报告 【摘要】 1目的:了解本校学生饮食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认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2方法: 1、进行问卷调查 2、对问卷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3、对问卷......

    科学 课题结题报告

    博乐市逸夫小学以校为本的小课题研究 《把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 ---研究怪石峪的成因》 课题结题报告 一、发现问题的过程、问题的特点和具体表现: 最容易使学生产生兴......

    结题报告

    “思想品德活动课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北区实验中学张爱红 一、研究背景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