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淑涵教育案例

时间:2019-05-15 03:5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庄淑涵教育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庄淑涵教育案例》。

第一篇:庄淑涵教育案例

心中有祖国,小事见责任

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引导我们的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孩子才能学会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才能承担起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我们的中国梦才能更好地实现![案例背景] 我们是双职工,平时照顾孩子的责任主要落到了奶奶的身上。奶奶非常辛苦,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对孩子也非常溺爱,早晨,孩子在睡梦中衣服已经被穿好了,牙膏挤好、洗脸水打好、饭盛好并一口一口喂着吃、书包整理好......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但很快我们发现孩子因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散漫,自私,任性,懒惰,不尊重长辈,不懂得分享等,必须采取措施帮孩子做出改变了。[主体事件] 为了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我们帮助孩子制定了时间表,如要求孩子每天晚上9点准时上床睡觉,早上6点起床,晚上放学回来6:00之后才可以看电视,7:40开始阅读、写作业等。

2、建立儿童成长自律表。

这个自律表包括准时起床、刷牙洗脸、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准时上学、独立做作业、爱劳动、打乒乓球、自己整理、学习认真、少看电视、文明礼貌等项目,孩子每天做得好的项目就让她自己贴上小红花,没做到的在表上贴上蓝色星星,一周都做到的项目贴上小奖杯,一个月都做到的项目颁发奖状。

3、正强化与负强化法相结合。

在执行时间表和自律表的过程中,孩子难免出现反复和逆反现象,表现好的时候,我们会给予鼓励,出现问题的时候,除了小红花激励,还会以带她去游乐场、游泳馆、颁发小奖品、物质奖励等方式作为条件,让她坚持做下去,也会采取批评教育、关禁闭等负强化手段来纠正她的不当行为。

4、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

孩子不愿意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很大程度上也受电子产品影响,她一度对电视、电脑、手机非常感兴趣,我们逐渐减少她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通过劳动、游戏等方式转移孩子注意力,引导她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看法反思] 上述努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身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如,可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洗脸、吃饭,整理书包,大人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她也会积极热情参与,还监督我们大人做得好不好。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也多了很多关注。但她在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努力调整,如不能完全按已规定时间表作息,依赖电子产品等,反思如下:

1、家长要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赖床的问题,常常低头看手机,这些都对孩子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尤其没有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如果我们当时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和学习,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会事半功倍。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自律,对孩子多一份耐心和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全家思想行动应努力达成一致。

像很多家庭一样,我们全家对孩子的教育也常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最终对孩子是不利的。大家应坐下来,认真分析每一种教育方式的利弊得失,统一思想和行动,尤其老一辈和年轻父母之间的代沟要尽快解决,否则也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3、多与孩子沟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天职,因为工作忙,我们陪孩子时间太少,与孩子沟通太少,对孩子的心性和习惯养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亲子关系越融洽,教育效果才会越好!

4、讲究教育艺术和方法。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简单粗暴,应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断研究与探索。

大连西岗区杏园小学 一年二班 庄淑涵 庄玉慧 王飞

第二篇:再见—我的母校陈淑涵1

再见,母校

静海县第六小学 六年级一班陈淑涵指导老师郭万精

小时候,校园

挂在高高的蓝天上

看见她,听到她

是我的向往

入学了,校园

挤进了我重重的书包里

也爱她,也恨她

就好像

独在乐园,让我欢乐也让我迷茫

毕业了,校园

长在了我的心中

回味她,品尝她

就好像

告别至亲的人儿,竟也令我黯然神伤

如今啊,校园终于

贴进了我美妙的生活画卷中

无论离她近,也无论离她远

都要对她说:

再见吧我的母校,我心中永远屹立不倒的里程碑!

第三篇:李淑芳《鲸》教学案例

五年级语文上册

《鲸》教学案例

上饶县第二小学

李淑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学校和语文教师也在不断地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愈发地感到,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它可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提高学生课堂合作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怎样使我们的课堂紧紧地吸引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真地钻研课文,确定了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了解鲸的特点,二是感悟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性文章的写作方法。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设立两条主线,一是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二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理清特点。这两条主线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一个侧重形式,一个突出内容,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问题情境一:我来描述你来猜

课伊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我设置了“幸运抢答”问题情境──“我来描述你来猜”。

伴着神秘的腔调,开始了第一个:“它是一种稀有动物,主要以竹叶、竹笋为食。它黑眼圈、白脑袋,圆圆胖胖惹人爱。”

学生不约而同地喊出:“大熊猫。”自豪、兴奋跃然于学生的脸上,目光紧紧地追随着我。

我“故弄玄虚”,接着说:“下一个可有点难,能猜出吗?它是一种候鸟,常出现在诗人的诗中,它有一身黑色的外衣和一个剪刀似的尾巴。”

“燕子!”没等我说完,学生又抢着喊出。

“它生活在海洋里,虽然它从不偷东西,可人们却说它是贼。遇到危险时,它的腹腔里能喷出一股墨黑的浓汁。”

“乌贼。”

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我不失时机地开始点拨:“同学们还真行,那为什么老师一说你们就猜出来了?”学生从中明白了什么是特点,抓住特点来描述更清楚,也隐隐地感觉到学习课文时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为下面的自主、合作学习做好铺垫。

说明:此环节采用幸运抢答这一深受学生喜欢的问题情境,再配以教师神秘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这种形式又不是纯形式的,它使学生在快乐中初步感知事物的特点以及抓住特点的益处,并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问题情境二:鲸是鱼?

《鲸》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分别讲了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初读课文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鲸的这些特点,而从鲸的形体发生变化和经历了漫长的环境变化这两方面的关系来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所以,我紧接着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海洋里最大的鱼──鲸。”

话刚出口,学生纷纷质疑:“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呢?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根据?来,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学生有的找出“鲸用肺呼吸,说明鲸不是鱼”,有的找出“鲸是胎生的”。

当学生找出鲸的进化过程时,我则用课件随机出示课文的这部分内容“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适应了海洋的生活。”我接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来读,从而懂得鲸的进化是随着环境变化而缓慢的逐渐演变的过程。然后我把从网上和科普书中收集的鲸的进化图片点击给学生看,让学生懂得鲸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下来,它是生活的强者。

问题情境具体化:

鲸对于学生来讲是种不常见的东西,所以在同构异课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课件,并让学生说说鲸的各种特点和生活习性,学生一下子说不上来。课后,我通过组内老师的评议,将问题情境具体化,如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让学生根据问题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最后,根据课后作业题的要求,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分别画出鲸睡觉、呼吸、进食的样子,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又让他们进行了生动有趣的“鲸的自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通过问题重置,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从而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和合作能力。

第四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徐淑娟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唐山二十中小学部徐淑娟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新课题。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更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徐鹏硕是我班的一个活泼聪明的小男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接班的时候,他总是积极回答问题,书中的难题他也总能迎刃而解,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就非常关注他,经过和班干部的研究,决定让他当小队长,他也非常高兴。可是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在课上爱高搞小动作,做事丢三落四,尤其在语文上表现的很懒惰,经常不完成语文作业,写作文也总是拖拖拉拉,对他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他依然如此,所以我就把他换了下来,让一个各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去当小队长。他的家长当时有些不理解,曾经找到我,经过我耐心的解释,家长了解了我对孩子的关心。虽然我把徐鹏硕给换了下来,但是我觉得这个小男孩是很有灵气的,所以我决定要帮助他。

有一次,我发现他没有完成作业,而且还撒谎,我就很严厉的批评了他,我找来了他的家长,他的家长反映,他一直以来都不爱上语文课,虽然家长一直教育他,可他还是提不起兴趣。我想,这是他长期以来养成的偏科习惯,要慢慢的帮助他改掉。于是我就找一些全面发展的学生和和他进行竞赛,以此来激发他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看到他在语文上的点滴进步我就及时的表扬,并鼓励他继续努力。在学期末的检测中,他的成绩终于名列榜首。

徐鹏硕同学的事例,让我再一次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习惯培养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严格要求。大多数习惯是行为达到自动化后才出现了。在行为向自动化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和按要求行为是必要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细节着手。习惯培养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必然也要求对细节的重视。习惯培养必须融入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注重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方面。

作为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当学生做错事时,很真诚的和他谈心,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我知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很多的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我将不懈地努力下去。

第五篇:学习心理辅导案例 朱淑玲

学习心理辅导案例: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

北京景山学校 朱淑玲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高二年级开设了6S学习策略辅导课。开始讲课之前,我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学习现状和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者困惑。李静思同学走到讲台前,在黑板上列出了如下一组数据:

在学校----------------10小时 在路上----------------3小时

睡觉----------------7小时 早、晚饭--------------1小时

剩余时间--------------3小时

她对这些数字进行了简短说明后,对我说:“这样算来,我其他什么事都不做,每天也只有3小时的时间。又要预习、又要复习、又要完成作业、又要找参考书进行自我知识扩展,哪有那么多时间?”说完之后,她坐在那里得意洋洋的看着我,等着我如何给出答案。

“我问你几个问题,然后我们讨论你提出的问题如何?”我对着李静思也是对大家说道:“除了上课,在学习上每天花费你最长时间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当然是作业了,确切的说,是理科作业。有时候,一份物理作业要花费几小时,甚至一道题就可能花去1到2小时呢。”李静思说道。

“为什么一份物理作业会花费这么长时间呢?在我的印象里,随堂作业我是不留难题的。你能否告诉我,每当你花费很长时间做一份物理题时,这一天的物理课你听讲状态如何?”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都听明白了啊”李静思不假思索的快速回答我。

“我的第三个问题,你在听课时,会不会有困惑,觉得老师在某个地方可能出现了错误?或者,你有没有过在头脑中不停地出现过很多问题?”我继续问。

“没有过。老师是专门给学生上课的,怎么会有错误呢? 我听的挺明白,没有什么问题。”她有点不解的看着我。

“在你做作业的时候,课堂上老师讲的主要内容你还都记得吗?”我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老师啊,我要是能记住,我又怎么能不会做作业呢?我每天花那么长时间做物理作业,就是因为我听课的时候挺明白,到做作业时脑子里就什么都没有了啊!”她感到不解和无奈

二、问题剖析

李静思同学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也是其他相当多的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他们共同的说法就是:听的挺明白的,一做作业就不会。这部分学生的问题主要在于,第一,听课效率低下,真正理解的内容比例太小,记住的主要是结论性的内容;第二,缺少及时复习,知识的巩固性差;第三,缺少阶段复习的环节,头脑中的知识零散系统性差。

三、问题解决的措施。

1、介绍现代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自己如何听课效率高。

2、教给学生及时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时间利用率。

3、促使学生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推广和促进学生的阶段复

习与总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四、问题解决过程。

1、向学生介绍现代学习理论中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认识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听讲效率。

加涅对学习过程的解释可以用下图来说明:

下面以物理课为例,从几个环节上看,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作为,可以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

第一,学生对本课是否有期望以及期望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听讲的效果。

学生对本课有期待,期待值高,投入的精力就大。听课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听课效果自然就好。

相反,学生反感本科,情绪低落,精神涣散。对老师说的话演示的实验,根本不予注意,信息无法进入大脑,学习效果差也就是必然的结果。可见,学生对于某一课程的期望始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第二,上课开始时,教师常常做一个实验或者讲述一个现象做为引课。它的作用是呈现给学生一个物理情景,提供给学生大量的信息。只有当学生的注意指向这些信息时,信息才会被登记,其余大量未被注意的信息就会被遗忘掉。因此,有意识地注意要观察的对象,可以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

第三,被感觉登记了的信息,只有经过内部的复述才会转为短时记忆,被储存在记忆中。大量未经内部处理过的信息被遗忘掉。为了使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就应该有意识地选择有用信息进行复述。比如,老师第一次讲磁感应强度这个物理量的时候,可以在内部进行自问自答式的复述:为了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引入了磁感应强度这个物理量。磁感应强度怎样描述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怎样描述磁场强弱?磁感应强度是矢量还是标量?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什么等等。不必一定要回答,在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后,老师可能已经开始解答这些问题了。在这个复述过程中,磁感应强度已经变成你记忆中一个熟悉的对象了。

第四,短时记忆中存储的内容,只能持续几秒或者几十秒。要想比较长时间的记住这些内容必须经过成功编码。在课堂上,老师做过实验或者呈现过某种现象之后,一定会提出一些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这些问题常常是寻找几个现象之间的联系,或者是寻找发生这些现象的规律,或者寻找某个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对现象进行分析、对比、分类、概括和综合,找出现象背后的实质。这个过程就是编码过程,知识被理解,并与其他知识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从而成功的进入长时记忆。这些进入长时记忆的知识,可能会保持1分钟至几十分钟不等,甚至少量的会被记住许多年。

相反,如果学生在上课期间不能主动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分类、概括和综合或者进行其它加工,就无法成功编码,新知识不能与原有知识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也就无法进入长时记忆。经过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概括得出的结果,只能经过机械记忆,记住了也无法灵活应用。

由此可见,主动听课,积极思维可以大大的提高听课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一节成功的课,重要的标志就是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

2,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若要长久的被保持在记忆里,及时复习是必需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课业负担重,主要原因是花在作业上的时间太长了。有的学生甚至做作业到夜里

一、两点钟。但是,客观地分析一下,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是作业量真的达到了学生无法承受的程度,而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在对所学知识不理解没记住的情况下就开始做作业。有时候可能解一道题的时间就是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遗忘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无意义音节为例,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33.7%了。

及时复习就可以使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多的留在记忆中。何时复习最好?如何复习有效?有研究表明,在学习结束时,立刻用 2分钟的时间进行复习,效果最好。因此,这2分钟也被科学家称为黄金2分钟。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① 回忆法。做法是:坐在那里,闭上眼睛,回想刚才老师的讲课过程,回想课上所学的内容。从头到尾想一遍,有遗漏或想不起来的就翻书或看笔记,然后再想一遍,直到能完全回忆起为止。

② 同伴接龙法。两个水平比较接近的同学一起回忆课上所学内容,一问一答,或者一人说一个内容,依次往下说。这个方法简便易行,可以边走边说。两个人一起说还有一个好处,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一个人忘了的内容另一个人可能记得,一个人听的不是很明白的,另一个人可以帮助讲解。这样,每节课后用两三分钟,基本可以把当堂课所学的内容记住。做作业前只需再用几分钟时间复习一遍,当天所学知识巩固程度会大大提高,做作业效率相应就会提高,时间也就可以大大缩短了。

此外,在课堂上,当所传授新知识内容比较密集,理解难度比较大时,教师应该在下课之前,留出两分钟时间,让学生回忆。回忆不起来的内容可以抬头看看黑板,然后接着回忆,直到可以完整回忆起来为止。这样,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会有很大提高。

3、学生认识到听课的重要性之后,他们听课时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他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听课抓不住主要内容,听不出重点。觉得什么都重要,笔记没少记,精力也花了不少,可是和优秀生相比,效率仍然很低。同过将学困生和优秀生进行对比发现,学困生在物理课上听讲效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知识准备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始指导他们进行课前预习。两人一组,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浏览,从大标题到小标题到插图,然后具体到一节课的内容。不要求学生花费很多精力,能看懂多少就看多少。然后两个人进行交流,一人一句说自己记住的内容,可以是一段内容,一句话,或者是互不连贯的新认识的概念。预习结束,可能是零零散散的记下了一些内容,并不完整。第二天听课的时候,这些知识虽然在头脑中零散,但是是有印象的,因此听课的时候,不感到陌生。听课过程中那些零散的知识逐渐被串了起来,没看懂的地方重点听。听课的时候就有精力进行选择和对比,理解的容易,记的也快。

4,在加涅的学习过程图中,还有一个内容是执行控制,这个因素也是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起作用。执行控制的过程就是应用策略的过程,也就是已有经验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过程。

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从学习者受到环境刺激(老师做的实验、呈现的图片或者叙述的情景)

开始,注意方向的选择、复述策略的选择,加工策略的选择都会对学习结果有巨大的影响。而学习者作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已有经验在起作用。

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从问题情境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同时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相关的知识和策略。知识和策略提取是否成功,提取速度快慢都会对问题解决过程起到重大影响。

由此可见,学习者头脑中的原有知识经验,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和问题解决更有利呢?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张庆林认为:“优等生头脑中的知识是有组织和系统的,知识点按层次排列,而且知识点有内在的联系。如果把优等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画成一张图的话,就呈现出一个层次网络系统。而学困生头脑中的知识是零散和孤立的。优等生和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差别是多方面的,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的差别是非常显著的。”

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人头脑中储存的知识,是有核心、有条理、有层次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体系使得人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牢固,运用的时候也更容易提取出来。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总结归纳,使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对相似的易混淆的知识进行类比,使学生区分出原有知识和新知识。在方法上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如何进行知识之间的类比。有些看起来不相关的知识或事实,通过类比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概括总结。

引导学生做每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学习完每一章的知识后,要求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图。结构图的内容要涵盖所学的全部内容,要反映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层次要清楚,概括性要强。在做知识结构图的过程中,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梳理过程,也是建立知识间更广泛联系的过程,更是探索知识间本质联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思考也会更深入。

良好的知识结构,既是保证所学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更是今后学习的一个有力保障。教师和学生在这方面所花的时间取得的效果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五、教学实践的效果

我用李静思同学的总结来做这一段的陈述:

在研究性学习开课之初,我给老师列出了这样几个数字:在校----10小时,在路上---3小时,睡觉---7小时,早晚饭---1小时,学习剩余3小时,之后,我对这些数字作出了简短的说明:这样算来每天只有3小时的时间,按照老师所说的学习方法,又要预习,又要复习,又要认真完成作业,又要找参考书进行自我知识面扩展,哪有那么多时间?说完,我满意的回到座位上,想听听老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而我听到的回答只有一个:抓住点滴时间去学。当时我并没有多想,也没有打算去实践一下。

第二天了,又是一个无聊的中午----起码当时对我来说是无聊的。我呆坐在座位上,两眼盯着笔记本,那一排排的公式、定义、原理并不能吸引我的注意,我想起了学习心理辅导课上老师给我的答案,越想越不服气,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打发我了,这样的道理我早就听过了,之后我又想,心理辅导学习能学到什么?只是一些听俗了的道理吗?我合上笔记本,趴在桌子上,准备熬过这一下午。终于放学了,我回到家照例是先写作业,拿起笔通常是又翻书又翻笔记的,可今天却变了个样,作业简单了.我自然是非常高兴。待写完作业,抬起头一看刚九点半,时间还早,我翻开书,听老师一回,就拿新课当小说看吧,心里真是无比轻松,我突然想到中午呆坐在桌前,无意的看着那几页笔记,我明白了,这就是作业简单的原因!

第二天上课也变的容易了,不像昨天那样,老师讲什么,我记什么,而是我说了什么,老师又重复一遍,我就像老师一样,已经在脑子中备好了课。

这一天让我过的异常兴奋,因为我“当了一天老师”。

从这一天起,我开始跟时间较劲。在我的一天中,远不止二十四小时,因为我跑在了时间前面。

六、教师反思与教学感悟

1、学生是学习者,而且应该是主动学习者。但是学生对学习过程不了解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茫然无措。教师如果能从学习心理、学习方法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将是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催化剂。

2、学生成绩差不是学生智力的标志,也不一定是学生不努力的结果。教会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将使他们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我们看到的不会仅仅是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信心的提升。而且,学生总有一天会离开学校,他们学到的方法,将会伴随他们终身,他们会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

3、教育是有滞后效应的,我们要对自己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有信心。学习心理辅导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时候,我看到李静思一脸的不在乎,根本没把我们的学习心理辅导当回事,我也曾经怀疑我的学习心理辅导是否会真的有作用。直到期中考试后的一天,我问她,现在学习状态如何,她对我说:“我开始使用预习和复习的方法了。”我问她:“有效果吗?”她开心地说:“感觉好极了!”这个时候,我才重新又坚定了自己的做法。到我看到李静思的总结时,我的感觉也同样好极了!

参考资料:

1,《当代教育心理学》陈奇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超级学习策略的综合模式》刘善循 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乐国安

下载庄淑涵教育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庄淑涵教育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的教育》读后感大雨涵

    题目:《爱的教育》读后感班级:这几天,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故事的主人公恩利科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所记的每一篇日记都体现出老师、同学、父母、朋友之间的爱。 我......

    涵琳的案例大赛(精选多篇)

    行业背景: 中国的化妆品行业是完全开放的,充分竞争的市场 化妆品新零售、产业升级 优劣势分析: 世界顶尖技术(成功攻破了多类世界尖端护肤技术,与MIT研究合作机构、波士顿化妆品......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说赛事 我们学习的第十课《跳高》,课后有一个练习,观察一项体育活动(爬杆、短跑比赛等)的过程并用一段话写出来。赶巧第一节下课后要进行男教师乒乓球第二轮比赛,......

    教育案例

    “暴躁男”变成“温和男” 案例:张某,男,他热心助人,关心集体,很懂礼貌,非常高大、阳光。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总是能获奖,动手能力强,爱踢球。但是有上学经常迟到,上课经常......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 碱厂中心校:郭静 当孩子们第一次背着书包,欢快地踏进校园的时候,他们人生的第一页就正式打开了。如何在这一页上描出美丽的图画,呈现童年的精......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 一次,我去家访,来到学生家,刚一进门,孩子的妈妈迎上来就问:“老师,这小子在校是不是不听话?”又有一次,我家访完走出家门。听到隔壁邻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瞧,老师追到家里......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班级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则肩负着比任科老师更重要的教书育人的责任。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言行。古人说的好:染......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 高一11班 莫爱雯 毕业第一年当班主任,对于很多新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当我在兴奋和迷惘中接受这个挑战后,发现要管理好这个女生居多的高一(11)班,突破口在于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