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育论文构建趣味性识字教学课堂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构建趣味性识字教学课堂人教版新课标
汉字是一种优美而深隧的文字,它“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拐弯抹角就有一个故事。”(安子介)但是,由于汉字笔画较多,形状交叉繁杂,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小学生,学习汉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究竟应该如何使他们乐于并易于识记汉字,走入汉字规律的大门呢? 通过分析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得出结论:低年级小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印象深刻,好奇、爱玩,容易在游戏、活动中产生习惯式的学习联想,进而促进他们对规律性事物适应能力。针对小学生的这种认知特点,我认为构建趣味性识字为主的教学课堂,采用趣味性识字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有着相当的必要性。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方法,效果良好。
一、独体字教学
独体字是汉字的基本构件之一。在进行独体字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主要使用:
1、直观展示法。即通过种种直观演示,如图片、实物、肢体动作等使汉字形象化、具体化。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当看到抽象难懂的汉字突然和他平时见过的东西发生了联系,他的大脑马上会反映:“这个我会!原来这字是和它有关的呀,真像,太容易学了”就这样,汉字一下子在他的脑中生动和具体起来,在不断的观察、对比中,他逐渐感悟到汉字的构字规律。
2、歌诀记忆法。例如在学“瓜”时,就可以直接教学“平撇竖撇竖提点,再加一捺瓜儿甜”的儿歌。
3、综合法。如下面“雨”字的教学:
我出示一幅“雨”图:一间漏屋,外下大雨,内下小雨。然后启发提问:“同学们看一看,‘雨’字的各个笔画和图中的哪个部分很相像呢?”
学生想象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学生讨论、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一横一门框,一竖在中央,四个小雨点,柱子两边藏”的口诀。
形象的字形分析、琅琅上口的识字歌谣,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有利于他们掌握字形,把字写正确、写熟练,为以后合体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体字教学
合体字的构成通常是有一定理据的,经过对一些独体字的学习,小学生对汉字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他们会很快发现:合体字是由一些他以前学过的独体字或部首组合在一起的。因此在学合体字时我采用了“部件分析法”(部件分析法:指把合体字拆成一个个学生熟悉的小部件,然后将其组合,使学生易学易懂)。在这时我制作了一些能够活动的教具:⑴转动式。主要用于部首变换练习。⑵拼装式。主要用于在独体字基础上的合体字学习。⑶抽拉嵌入式。用于强调关键部位等。通过使用活动教具对这些合体生字进行拼、拆、变、换,“双手动一动,头脑动百动”,在手和脑的并动中,学生轻松完成了生字的学习。这些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并有效地防止了错别字的出现。活动教具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文字游戏等配合,这样效果较佳。例如“步”字的教学,我就采用了拼插法和字谜的综合法:先出示谜面“上面正少一横,下面少缺一点”,叫学生凭空进行猜想,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我分别出示两个插片“正”和“少”,学生就有了思路了,纷纷提示老师:“把‘正’字的那一横摘下去!”“把‘少’字的那点去掉!”老师于是在学生的“指导”下,把部件多余笔画去除后进行拼插,学生兴奋地喊起来:“那是——‘步’!”自己通过劳动获得的果实总是格外甜美,这个字他恐怕很难弄错了。
字谜和儿歌在引导学生学生部件分析中所起作用也是很大的,我和学生经常一起编写儿歌、字谜,现在已经积累了近千条,如:
“金” 值钱不值钱,全靠这两点。
“高”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边藏。“叶” 一字生得怪,田里到田外。“闷” 一心不出门,烦人不烦人。
“弟” 头戴兔儿帽(`'),身穿“弓”字衣,一只腿站立,一只腿跷起。“春夏秋冬” 三人同日去观花(春),一自文是一家(夏),禾火二人并肩坐(秋),夕阳桥下一对瓜(冬)。
“十分好笑” 东西南北路迢迢(十),八仙下山带把刀(分),一子一女并肩坐(好),一根竹子比天高(笑)。
这些方法,既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又利于他们掌握汉字字形,易记难忘。
三、处理形近字、难繁字
形近字、难繁字是识字教学中的难点,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法。我通常运用活动教具使这些生字“活”起来,让学生分出他们的“长相”“特色。如区分“清、青、睛、晴、情、蜻、清”等字,这些字不但形近,读音也差不多。这时,我使用了转动式教具,并配上相关的图画,在转动教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地进行归纳总结,自己发现了“青”是表音的字,“虫”与虫有关,“目”与眼睛有关,“日”与太阳有关等许多都是本来打算教授的内容,既分清了形近字,又感知了汉字的构字规律,一举数得。最后我们一起编写儿歌:“青青草,草青青,小小蜻蜓大眼睛,天空晴朗太阳红,青山清水好心情。”孩子们在兴高采烈地背儿歌中结束了这堂课。
像这样的字还有“鸡、鸭、鹅”——“尖嘴鸡,扁嘴鸭,我我我叫是大鹅”;“外、处”——“像外不是外,多了一长带(处),处字不出头,出头到处走(外)”等等。在这一环节中我还大量使用了活动教具,配合嵌入法,填空法等进行难繁字教学,使错别字的数量大大减少了。
除此之外,我还常常在班里进行“赛诗会”“字迷会”等语文活动大量运用文字游戏,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背诵、猜想,有的学生自己发挥编写的字迷更是多姿多彩,我们班现在就有“儿歌大王”“字谜大王”30余人,学生兴趣极强。其它像“打苍蝇”、“找朋友”、“记路牌”“看我东西南北风”……这样的语文活动数不胜数。我在班里还设立了“活动专利奖”,谁想出了新的“玩生字”的方法,马上可以获得专利,取得学生们自制的奖牌。这些做法不但极大地增强了孩子识字的兴趣,而且有效地控制了错别字的出现频率,事半功倍。
总之,识字教学千万不要枯燥无味地反复重复“横竖撇捺折”,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趣味性效果会更好。赞科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通过这些看上去简单而有趣的教学方法,汉字在每个学生的心中便已活化成一幅小图画,或一个小故事。也许他们并未察觉,但他们其实已经走入了一个阿丽斯的童话仙境。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怎样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怎样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人教版新课标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是那巍巍珠穆朗玛,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洛阳城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白洋淀里的打渔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先之乐而乐。”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屈原的笔端流出„„语文带着我们到沙俄统治的小城镇体会残酷,到景阳冈的青石板上感悟惊险,到长征路上领悟乐观主义„„
是啊!“趣味性”乃语文课程活的灵魂。离开趣味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学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新课程标准》同时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文教育的趣味性,给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育趣味教育的环境
情感熏陶目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在教学李白《望天门山》时,事先设计好课件,独立出现在屏幕上,浩瀚的江水、小船、山峰、绿树„„然后,上课时让同学们根据诗歌的意境,当场演示,组成画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组成了许许多多的画面。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视觉、听觉都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既记住了诗句,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意境获得了独特的感受。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以情感的课堂,动情的教师来牵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也就体现了一种趣味性,有了这样的前提,进行深层次的趣味性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二、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培育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认识活动,也是一种智力活动,即认知和提高认识能力的活动。但教学过程除了智力活动之外,同时还有非智力性活动。教育心理学家潘淑认为学生的学习“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学习的 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与意志等;另一类是有关认识过程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前者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它对认知过程及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动力、激发作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强化学生人格的养成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趣味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趣味陶冶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首先,要求教师在常规的听读训练中锐意革新,要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应该在听、说、读、写中去落实。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们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心灵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当代雷锋”;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环卫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玉树第一线的武警战士;也有人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文本、积累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洗涤。
四、建立师生的平等对话,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些教师往往会把这种情绪带到教学当中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还有些教师为了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成天板着脸让学生有一种恐惧感,久而久之便与学生疏远。《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首先,教师注意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你的脸上清楚地写着真诚与善良,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老师真的还没有想到这些呢!”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活动,在对话中应该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我想对你的要求提得高一点,因为你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吗?”教育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教育密不可分。趣味教育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智慧的。
总之,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充分挖掘趣味资源,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生命领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趣味,课堂才能由此焕发生命活力,也才能彰显语文教学这门美丽的艺术。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欢迎来参考!
新学期来临,仍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减轻压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得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六班共有学生50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文章优秀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而陈海丽与俞泽锋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 “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民族团结、爱国主义、了解多元文化、热爱科学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告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专题“难忘小学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级下册旨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专题“中国名著之旅”,本册教材编排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六年级下册是在前面十一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本册教材的结构和思路对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继承,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以期向初中教材平稳过渡,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再如第二组,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
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与高年段其他各册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除第一组和第六组外,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
如,第二组“民风民俗”。
这一组的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要求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民俗,进行小调查。
导语:第一段明确本专题要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二段明确了要学习的读写方法,还布置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课例:第一篇课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课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让学生看看不同作家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节的,各写出了春节的什么特点。在这篇课文的思考题中,还为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让学生想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后三篇都是略读课文,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在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安排了“资料袋”,展示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色建筑。在后面三篇课文前的连接语中,都渗透了本组的学习重点,让学生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为学生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也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编辑思路。
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其实在本组的导语中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布置,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并利用在课文学习中习得的方法进行习作,写完之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可以编一本民俗作品集。
第四篇:小学语文论文汉语拼音教学也不缺乏趣味性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汉语拼音教学也不缺乏趣味性人教版新课标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拼音教学是抽象而枯燥的。那么,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轻松的情境中愉快地教学汉语拼音呢?
一、融入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语拼音教学是枯燥而乏味的。教学时,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则会使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学时我把学生喜闻乐见的“超人”引入了课堂。我说:“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些‘拼音超人’。现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认识‘超人’的基本部件,如左斜、右斜、左半圆、右半圆、竖右弯等,这些部件可以组合成很多‘拼音超人’。如果你们认识了所有的‘拼音超人’,就将帮你认识很多的‘生字宝宝’。”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新颖的学习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iu”和“ui”两个韵母时,我给学生编了个故事:“i和u是好朋友,一天i前u后iu、iu、iu去秋游。走着走着,路边突然窜出一只小兔子,吓得i躲到了u的后面大喊:‘ui、ui、ui危险。’”讲故事的同时,我还拿着i和u的字母卡配合故事内容进行演示。这一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2.汉语拼音教学是学习汉字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教师要想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效率,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学时我把拼音教学同学生的语言、思维等联系起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让学生练习拼读。我让学生回家后自己设计字母卡片,配上图,定时拿到学校和大家一起交流。这种教学方式既符合儿童喜欢动手的特点,又可以避免单纯抄写给学生造成的枯燥和乏味,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汉语拼音的学习。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汉语拼音学习方法后,我在教室的一角开辟了“天天拼”专栏,把学校发生的一些新鲜事以拼音的形式拼写出来。下课后,学生就会围上来认真拼读。这既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又落实了用汉语拼音识字和学习说普通话的要求。
汉语拼音教学应该是快乐而有趣的。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观察、思考和想象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发展,并让学生爱上拼音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教师要努力将课堂变成学生喜欢的课堂,让自己变成学生愿意亲近的老师,让枯燥的拼音字母“活”起来,使学生不仅对学拼音感兴趣,更对今后要学的语文知识充满期待。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识字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
2009-04-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教师绩效工资最新消息
在识字教学中,我认为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你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习方法的选择又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
例如在字音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偏旁让学生猜猜它的读音,如“消、削、抱、姑、苍”等字,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偏旁读出它们的读音。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根据它的偏旁读出正确的字音,像“捎”,偏旁是“肖”,但它读“shāo”,而不是“xiāo”,还有“讨”偏旁是“寸”,但它读“cǎo”,而不读“cǜn”。但这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在字形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歌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灭”时,我教给学生这样来记:火上盖个盖,一盖火就灭;在教学“料”时,我教给学生这样记:今天上集,买米一斗。而在教学“思”时,有的学生则自己编起了歌谣:虽有十个口,却有一颗心;心在田下头,偏爱勤思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交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但遇到其中来。
另外在字义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字的字形就代表着它的意思,像“捎”和“梢”,虽然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当然与树木有关。于是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分析,引导他们注意区分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学生由此类推,很快便发现了许多小窍门,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当然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肯定与语言有关,结果一查字典,与自己判断的一个样。他们高兴的心情自然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就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识字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只要我们勤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而只有我们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时,才能让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一堂识字课有感
2009-06-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教师绩效工资最新消息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一堂识字课有感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深深地体会到,把新大纲精神贯彻到教学中去再加上自己创新的思想,一堂原本呆板的识字课也会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精妙的导入:
我讲的生字是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四册第19课葡萄沟。葡萄沟在遥远的新疆吐鲁番,同学们都没有去过,上课伊始,我播放了新疆风格的音乐和葡萄沟的风光片,一个小小的片段把学生带到了遥远而迷人的新疆,美丽的风景让人陶醉,一串串葡萄让人垂涎欲滴,这样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探索和追求知识的动力,使学生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自主的学习
在这节识字课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会终生受益。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自学生字,让他们在宽松自在的小天地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互相切磋,自学后学生汇报,让学生当“小老师”可以邀请小朋友一起读,并给予评价,甚至可以让同学们围绕这个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问。这样在口语交际时培养了学生说话的准确性,流利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开放的学法
这节识字课中我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汉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识记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识记方法,编字谜,编口诀。孩子们自己编的字谜也许粗糙了一点儿,幼稚了点儿,甚至在大人看来并不那么合乎情理,但是孩子们在编造字谜的过程中也对字反复地推敲研究了一番。当孩子们的思维进入了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又何愁记不住这些生字呢?
四、快乐的巩固
在巩固练习时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棵知识的大树,树上结满了硕果,每个果子的后面都有一道开放式的问题,答对了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五、愉快的写字
在教学的尾声我安排了写字练习,每个字只写三个,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机械的书写,也节约了时间。在写字的过程中,我播放了古筝《春江花月夜》,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怡然
自信、平心静气、愉快用心的书写,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写字的过程中,强调了写字的要求:身坐直、脚放平、笔拿稳、写端正。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而使之终生受益。
春华秋实,花已经开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索,用创新的思想去武装自己,让花儿结为果实,在秋天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