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1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3:0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上第1单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上第1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篇:七上第1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以“四时之景”为主题,四篇课文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其中不乏写景抒情的经典名篇。课文设置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散文和古代诗歌,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体悟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春》是散文家朱自清的名篇。全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生动而富有层次的描绘,刻画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颂了春天的创造力,赞美了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蓬勃向上的活力以及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济南的冬天》是文学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佳作。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作者善于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其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处处流于笔端,溢于言表。

《雨的四季》通过细致描写雨的景象、雨的音响、雨的气息,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和动作性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选录了四首古代的优秀诗歌,它们时代不同,体裁各异,言简而意丰。《观沧海》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远谪而作,寄托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次北固山下》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诗人泊船北固山下看见一派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美之景,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本单元写作板块的主题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多角度感受生活,学会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写作灵感,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在语文实践中完成知识渗透,提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2.掌握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文体及作家作品)。

3.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4.在朗读中发挥联想和想象,体会景物描写之美,感受情感抒发之妙。

5.学习比喻、比拟等常用修辞手法,仔细揣摩文章语言,提高散文鉴赏能力,初步体会文学语言的表现手法。6.培养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学会从生活中收集素材进行写作。过程与方法

1.教读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辨识音、形、义。

2.明确本单元涉及的文学常识,重点包括文体(散文、诗、散曲)和作家作品(朱自清、老舍、曹操、李白、王湾、马致远)。

3.教读课文,指导学生准确判断朗读的重音和停顿,通过朗读、品味来探情寻意。4.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背诵、默写《春》《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5.指导学生准确判断和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作用并在写作中准确灵活地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景物之美、情感之真,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和思考,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朗诵诗文的兴趣,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陶冶情操,获得情感上的浸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学会朗读,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为培养语感打下基础。2.引导学生揣摩和品味作品的精彩句段,掌握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激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调动对事物的细微感觉,在头脑中再现诗文描绘的景与境,领略景物之美,获得主观上的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揣摩散文、诗歌的用语之妙,挖掘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措施

1.本学期处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阶段,教材内容较之前加深,知识点增多,对学生的要求大大提高。本单元知识点非常丰富,除了有大量需要记忆背诵的内容之外,更侧重阅读、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因此,本单元教学首先应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心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充分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及多媒体课件。三篇精读课文以讲解为主,力求细而精,多给例子,多讲方法,激发学生举一反三,产生主动阅读探究的兴趣。略读课文鼓励学生以自学为主,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上学会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让学生学会自主性的泛读与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和诗歌,进而运用在本单元的背诵中。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促进学生朗读技巧的熟练与提升。

4.督促学生查找并阅读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篇目,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或学习心得,以促进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课时安排

《春》„„„„„„„„„„„„„„„„„„„„„„„„„„„„2课时 《济南的冬天》„„„„„„„„„„„„„„„„„„„„„„„„2课时 《雨的四季》„„„„„„„„„„„„„„„„„„„„„„„„„1课时 《古代诗歌四首》„„„„„„„„„„„„„„„„„„„„„„„2课时 《写作》„„„„„„„„„„„„„„„„„„„„„„„„„„„1课时

第二篇:七上第一单元1课《散步》 教学设计

七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散步》(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入牧歌式的情景,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2.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蕴涵道理;

2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 生活之美。3.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小组活动,寻找典型词句,体会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和课文深长的意味,初步学会运用‘举轻若重’的写法。【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

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意蕴深刻,学生难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有可能还是很难体会诗的情、理、意等,这加深了他们对内容理解的难度,再加上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心理上会有紧张感和胆怯感,这会影响教学效果好在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教学目标】

1.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积累掌握注释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的音、形、义。

2.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3.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组内交流发表即席讲话,说出对细节描写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4.通过朗读训练,引导学生体会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5.使学生深刻领会本单元教材在思想内容上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审视自我,关注社会。【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设计】

(一)构建动场

请大家欣赏一个短片,看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观看视频《爱心传递——洗脚篇》。(2-3名同学谈感受)。片中一家三代浓浓的亲情,特别是爱的传递很让我们感动,莫怀戚的《散步》也讲述了一家三代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朗读课文,揣摩字词,走近人物。

请允许老师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一遍课文。

(读完后稍停顿,出示问题)这篇散步很美,大家都沉醉在课文中,同学们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散步的过程?

幻灯片出示:请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散步的过程。

(这是一家四口散步的过程。开始我让母亲去散步,母亲很顺从地服从了我。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在表述的时候注意对文中人物的称呼,要站在“我”的角度。

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在概述散步过程时,文中有一个词特别关键,是哪个词?(分歧)分歧是什么意思?(_____)课文哪几段是围绕分歧写的?(6、7、8段)

那大家自由朗读这三段,思考:对于散步,文中人物有怎样的分歧?这个分歧是怎么解决的。

【设计意图】

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积累掌握注释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的音、形、义。”和目标2中的:“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三)交流探究

【活动二】理清文路。我说:“走大路。”“我”尊重了母亲的想法,是我不爱幼,不疼爱儿子吗?这体现了“我”的什么品德?(尊老)

母亲说:“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奶奶疼爱孙子,想满足孙子的愿望,爱幼)

那母亲说的话该怎样读呢?(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母亲的慈爱。)除了从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中能读出对孙儿的疼爱,你还能从对母亲的什么描写中能体会出来?(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这处动作描写中)这句话该怎样读?(要读得缓慢,读出哪种爱抚,读出对孙儿的疼爱。)一家人互敬互爱。

在尊老和爱幼发生冲突时,“我”把天平倾向了那一边?(尊老)为什么?(“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这句话的隐含意义是什么?(伴同母亲的时日短。)

对。我希望在母亲的有生之年能多出来散几次步。“我”对这次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是很珍惜的。

【设计意图】

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2中的:“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活动三】研读文本,感受形象。

“我”的这种感情在前面的哪一段中表露过?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哪几个字应重读?

(“太迟”、“总算”和“又”。)为什么重读?(——)

这一段中还有哪个字很有表现力?(熬)“熬”是什么意思?(忍受,艰苦支持。)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字?(——)你能把母亲度过严冬的情形想得再具体些吗?通过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

正因为如此,在“我”的眼中初春的田野格外美。你能找到这段景物描写吗?请同学来朗读,(——)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读得有诗情画意,读出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机。)再齐读一遍。本段写到了那些景物?(“新绿”“嫩芽”“水泡”)你读这一句时有什么感受?散文中的写景往往渗透着人物的感情,你读到了“我”怎样的感情?(对生命的高歌和礼赞)

文中还有一处景物描写,你能找到吗?(——)这是谁看到的?(这是年老体弱的母亲眼随小路望去看到的)这样美丽的春景会引发这位年老体弱的母亲怎样的感慨呢?小组交流。(——)她的儿子,文中的“我”能想到母亲的这种心情吗?(能)

所以当尊老和爱幼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作出的选择是尊老。这使我想到了一幅图片,(幻灯片出示“孝”的由来。)这幅图所表现的场景演化成了一个字,你知道这个字是什么吗?(孝)你怎么看出来的?(——)

上边是“老”子头表示老人,下边是“子”表示子女,“子”把整个“老”背了起来,意思是子女要把照顾老人,安顿老人的责任承担起来。和老人相依为命,让他安度晚年。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孝” 的古语或名言警句?(——)但是在当今社会上很多老人却是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我们来看一个短片。(播放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你有什么感受?(——)老人在乎的不是物质的照顾,需要的是儿女的情感关注。莫怀戚在谈自己的写作契机时说道:我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他将其拆开,反对“悌”(他说弟弟没有必要高看兄长),而对“孝”,却大加赞赏„„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家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由此可见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在于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的亲情,更想宣扬我们中国的孝道。莫怀戚把散步写得饶有兴味,假如文中没有分歧,会怎样呢?(——)“一波三折”的写法更加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但作者却写得很有深意,这种以一件小事反应深刻主题的写法叫什么?(以小见大)莫怀戚把这种以小见大的想法最集中的凝练在文中那句话上?(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指导朗读,指明读,集体读。

【活动三】研读文本,感受形象。

活动三为达成教学目标3中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组内交流发表即席讲话,说出对细节描写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四)综合建模

【活动四】升华情感,感悟人生。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老年人,“儿子”代表着儿童,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中年人担负着扶老携幼、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作为中年人我深有体会,我们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要对家人负责。

在单位,中年人是骨干,要负责一大堆工作,给青年人做好榜样;在家庭,是顶梁柱,上要赡养老人,让父母安享晚年,下要抚养孩子,关心教育,让他健康成长。往小里说,这是个人的责任,往大里说,也是为社会做自己的贡献。一个社会里,中年人担负着很重的责任。平时我们经常抱怨父母不理解我们,嫌他们这里做得不到,那里做得不好,学了这篇课文,你能用新的眼光来审视父母吗?(——)

同学们的发言很让老师感动,我们从散步中感受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一家人互敬互爱的浓浓亲情,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中年人担负的重任,看到了人性中的美,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美,我们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一颗真心去体会,一支妙笔去书写。【设计意图】

活动四为达成教学目标5中的:“感受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感悟生命之坚韧”。作业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学习《散步》的体会,写写自己的亲情故事。【板书设计】

【当堂检测】

一、下列句中的“熬”字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A、写好报告,他又熬了一个通宵。B、小米熬成的稀饭,吃起来真香!C、小媳妇熬成婆。

D、回头想想,那年岁还不知怎么熬过来的。

二、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拆()幼()熬()折()幻()遨()

三、结合语句的意思,解释加线的词语。

A、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 B、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各得其所:

C、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

四、下列句子那些是比喻句,是的在后括号内打“√”,不是的打“×”。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D、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第三篇:《七上第二单元活动1 感受数字生活》教学设计

《活动1 感受数字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通过浏览精彩照片、欣赏动听音乐和观看动感视频,介绍在电脑中选择软件、打开、欣赏多媒体信息的方法、步骤,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信息给生活带来的精彩。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兴趣较高,大部分学生对一些常规软件有使用经验,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及使用经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浏览照片,并对照片进行简单的调整。(2)掌握声音、视频文件的播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浏览照片的过程中,了解改变文件查看方式的方法。

(2)在指导学生播放音频、视频的过程中,注意软件的触类旁通,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事,感受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

(2)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会用“windows 图片查看器”浏览照片。

(2)学会用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音乐。

(3)学会用暴风影音欣赏视频文件。

2.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文件类型选择相应的播放软件。

五、教学过程 1.提出任务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媒体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计算机的应用更是添加不少色彩。可以用电脑轻松浏览精彩的照片,欣赏动听的音乐,观看动感的视频,这节课我们将要完成三个任务。

【教师】首先全班分为A、B、C三组,每组同学完成各自的任务,若同组有不会,可以咨询其他的同组成员。十分钟后,请每组派一名同学给大家演示并讲解。

【学生】取得任务,对照课本,自行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2.任务一:浏览精彩照片

【教师】照片是作为我们生活中难忘瞬间的记录,以前使用胶片相机,不能长久保存,现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码照片是以文件的方式保存在电脑中,可以随时查看浏览。接下来A组派一名同学演示如何浏览照片。

【学生】A组同学按照课本的步骤一步步地完成。

【教师】小结:浏览照片时,首先要在“计算机”中找到文件,同时可使用照片文件的缩略效果来初步查看。

【设计意图】请学生讲解,可以使他们在操作时真正深入课本,实现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

3.任务二:欣赏动听音乐

【教师】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听音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今天要介绍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 播放音乐,接下来请B组同学来演示一遍。

【学生】B组同学按照课本的步骤一步步地完成。

【教师】小结: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欣赏音乐时,首先要打开播放器,同浏览照片一样,要找到音乐存放的位置。添加文件后,在欣赏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按钮对音乐的播放进行控制,如暂停、调节音量大小、播放顺序等,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

【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操作与自己的比较,提升自我的认识。4.任务三:观看动感视频

【教师】我们还可以在电脑上观看精彩的视频,本节课我们使用“暴风影音”来播放它,下面请C组同学来演示。

【学生】C组同学按照课本的步骤一步步地完成。【教师】小结:观看之前,同前面两种资源一样,首先要找到视频存放的位置。打开后,可以在“暴风影音”中控制视频的播放。

【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操作与自己的比较,提升自我的认识。5.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电脑来浏览照片,欣赏音乐,观看视频,每个任务都包含两个步骤:首先要在电脑上找到文件,其次用合适的方式打开,并通过控制平台按钮控制。

【练一练】完成书上每一节后面的“创新园”题目。

第四篇:编版七上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详略要得当 叙事有波澜 描写要生动 点题要明确 ——《学会记事》七上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训练目标:

1.叙事清楚,详略得当。

除了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外,还要注意详略得当。2.叙事要写出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波澜的情节,文章才曲折动人,才吸引读者,波澜往往是能表现主题的关键情节。一篇文章如果象流水账,平铺直叙就没意思了。【波澜:本意是波涛,往往.比喻事情的起伏变化。】 3.要适当运用各种描写。

描写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当时的情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4.结尾议论抒情点明主题。

【范文引路】

那一次,我真尴尬

回首从前,我有太多感慨,也许这才叫成长吧。我们一边摔跤,一边爬起,再从中获得启迪。正如那一次,我尴尬的站在讲台前„„

从初中的第一节课开始,语文老师每节课都拿出3分钟让同学们来练口头作文。事情不大,但它的“威慑力”却更加显而易见,谁让我从小就胆小不自信呢。

可是再怕,谁也不能不讲啊!忐忑不安中,那“可怕”的一天终于到了„„

“叮铃铃„„”随着铃声的响起,我开始万分紧张起来——真希望语文老师今天请假啊,可是,语文老师依旧款款踱进了教室,笑盈盈地喊着上课。就在在这起立、坐下简单的动作中,我那握笔改稿的手早冒出了很多汗。随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机械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我的作文题目。字写得歪歪扭扭,还打着颤。我努力告诉自己:“放松啊,放松啊!”可一转回头,面对大家,脑子里便一片空白。好容易,我抓住那么一点记忆,于是,没头没脑地开始了。声音细若蚊鸣,只有我自己听得见。我努力抓住那丝记忆,顺着想啊、讲啊,好不容易顺畅了,却毫无征兆地突然嘎然而止。我还在拼命搜索,那点东西却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任我肆虐自己干涸的记忆,也是徒劳一场。望着讲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更加紧张了,恨不得有个地缝能钻进去。嘴不经意地张了张,又合起,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手下意识地从前面背到后面,不停地擦着满手心的汗。脸烧得火烫,想必是满脸通红。时间似乎静止,教室安静得异样,只听见我急促的呼吸声。我下意识地又搓了搓手,张嘴终于说出话,却是结结巴巴,重复又重复。“提醒提醒她吧!”老师终于打破尴尬,示意拿着我的稿子的同桌。于是,按着提示,我草草收尾,一溜烟回到座位上。当时,我真觉得我像一株“夹竹桃”——尴尬得满脸通红,又夹着尾巴逃走了。

【叙事写出了波澜,形象描写了自己尴尬的情境】 父亲知道了,意味深长地告诉我:“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勇气站起来„„尴尬的场面也许是你终身受益的鞭策。”

【借父亲的话点明主题】

谁说不是呢?自此以后,我不断鼓励自己,锻炼自己,为自己从胆小如鼠到敢说敢做不懈努力着。

【点明这件事的意义,深化主题】

成长中,摔到了,努力地爬起来;奋进中,失败了,却可以受益匪浅!正如我的这次尴尬,一次小小的经历,却教我懂得如何鞭策与锻炼自己,从而明白“越努力越自信”的道理。

【继续强化并深化主题】

那一次,我真尴尬。我会记得这让我受益匪浅的、改变我性格的经历。【扣题,再次点明这件事给我的影响】 【简评】

1.叙事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叙事写出了波澜:我努力抓住那丝记忆,顺着想啊、讲啊,好不容易顺畅了,却毫无征兆地突然嘎然而止。我还在拼命搜索,那点东西却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任我肆虐自己干涸的记忆,也是徒劳一场。望着讲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更加紧张了。

3.描写细致生动。成功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把事件写得生动而有波澜。4.结尾议论抒情,强化并深化主题,点明这件事给自己成长带来的意义,结尾紧密扣题,结构严谨。

标准:

叙事作文本不难,详略得当要牢记。交代起因一笔过,过程先后写具体。加入描写更生动,细节支撑感情真。情节起伏有波澜,议论抒情巧点睛。

第五篇:七上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 以自然世界为主题

本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阅读部分,选编了五篇课文,它们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可谓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写法各异。综合性学习是结合《月亮上的足迹》一课,开展“探索月球奥秘”的活动,试图使学生在科学与人文两方面都有较大收获。

各课基本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教学这篇课文时要联系学生生物课上所学内容(如鱼类进化、鸟类祖先、两栖类祖先、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知识)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旧课文,过去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这固然没错,而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各类文章的阅读能力。一是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二是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三是巩固复习第三单元中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另外,可指导学生课外收集民间有关天气方面的谚语,以增加积累;让学生仿写文中优美的句子„„《绿色蝈蝈》出自著名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之手,可谓是名家名文。这是一篇科学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拟人手法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一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记叙文(教学时仍不必强调文体),写的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探险——人类登月。这一题材本身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和丰富的想像。《山市》一课是文言文,它所涉及的问题是科学现象,与“海市蜃楼”相似,可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适当探究;本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山市的形成、发展和消失的经过,极富想像力,这一点值得学习。

单元教学要求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化石吟》两课时,《看云识天气》两课时,《绿色蝈蝈》两课时,《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山市》一课时,《作文教案》两课时,《探求月亮上的奥秘》两课时

下载七上第1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上第1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五年级上第七单元

    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要求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

    五年级上第七单元作文

    五年级上第七单元作文——读后感在小学五年级第七单元要求完成一篇读后感,在这里让我来教同学们写吧。首先,我们先搞懂什麽是读后感,一定要养成习惯。遇到我们不懂的事物先要弄......

    七上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七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人: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金富东 审稿人: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陈林 单元分析与提示 一、概述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目的是引......

    五上第七单元教案

    第 七 单 元 支晓清 单元教材分析: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但前事之师后事不忘,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我们......

    一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和一个语文园地。《明天要远足》主要写小主人公因“明天”要远足而掩饰不住的无比......

    教科版二年级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大全

    13、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3个生字,会写“央、忘”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毛主席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品质,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

    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黄继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七上第一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 3. 音乐欣赏:《绣红旗》。 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