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第一板块(革命岁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3:5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下第一板块(革命岁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下第一板块(革命岁月)》。

第一篇:6下第一板块(革命岁月)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初步了解课文结构。

4、感受作者对景岗翠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备课时间:2016-02-26 授课时间:2016-03-0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井冈山吗?见过井冈山竹子吗?今天,我们就紧跟着红军的足迹,去看看井冈山的竹子。一起读课题“井冈翠竹”。知道井冈山这个地名吗?(自由交谈,学生汇报预习资料)

师:是啊,那是中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鲜血的土地”在它绵延500里的林海里,长满了青青的竹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边读其他同学边帮忙找出字音错误。

2、汇报交流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落实基础知识

1、小组交流课后生字的组词,写法,易错点,形近字,多音字。

2、汇报生字学习结果,用“郁郁苍苍、殷切”练习说话。

3、听写生字,课后词。

四、再次读文,疏理课文层次

作者围绕井冈翠竹描写了哪几方面?

生:1-2井冈翠竹的神采;3-9革命时期的神勇;10-1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奉献精神。板书与作业设计

作业

写生字,课后词牢记基础知识。板书

课后生字:匪、嗥、硝、锁、粮、腥、茨、殷。

教学反思:本节课课堂比较开放,学生能够充分自习,自己交流基础知识易错点,基础知识落实得比较扎实,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于高年级学生有一些耽误时间,教学环节上可以更为精简一些,给学生更多写练记的时间,使课堂更有效。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课时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含义。

2、学习本文丰富的表达方式。背诵2、5、8自然段

3、感受作者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学习毛竹坚强乐观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备课时间:2016-02-26 授课时间:2016-03-01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作者围绕井冈翠竹描写了哪几方面?

生:1-2井冈翠竹的神采;3-9革命时期的神勇;10-1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奉献精神。

二、品读感悟,探究交流

1、井冈山的毛竹是怎样的?(1)学生谈感受

(2)引导学生体会“远处”“近处”“有的„„好似„„”的词语在本句中的表达效果。

(3)指导朗读,引导背诵。

2.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1)静心默读课文3-9自然段,想想井冈山竹子的革命功绩表现在哪些方面?(2)用“————”勾画出描写竹子用途的句子。“搭、做、盛、蒸、摆”。用~~~~~~画出作者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在旁边标明修辞手法。排比、反问、设问、引用等修辞手法。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重点理解下列句子: ①出示:“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借助手中资料理解。

②出示:“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井冈山的毛竹在革命年代里所起到的作用,体会作者对毛竹的赞美之情。

板书: 当年——坚贞不屈默默奉献

③出示:“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加点词语体会句子在表达方面的特点。

(4)引导学生体会:井冈山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不懈的无私的贡献及其精神对中国革命深远的影响。

三、总结提升,情感升华。

1、感悟文章主旨。

出示:“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

2、师生互动,全班交流。

3、从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4、说说井冈翠竹为什么使人难忘,作者歌颂的只是翠竹吗? 板书与作业设计

作业:

背诵2、5、8自然段。板书:

抗敌的武器

贡献大 援军的工具

深远的意义

远看

革命战争年代 井冈翠竹

革命的竹子

(过去)生命力顽强(叶、枝鞭、根)

近看(外形)(功绩)

(现在)开发宝山(“踩、攀、盛、蒸”)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修竹滑道(搭起、翻越、找寻、踏遍)

走上征途(滑、转、流、挤)

教学反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但缺乏对历史背景的系统化,使学生不能够深刻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以后教学中应当注重文章背景的讲解。

延安,我把你追寻

第一课时(共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查与延安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共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6-2-27

授课时间:2016-3-3 教学过程

介绍背景、口述目标。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诗结构。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3.理解了这两句话,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4.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学生可以理解出“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学生可以说出延安指的是延安精神。教师可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教师可将这句话用投影打示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灵魂”指什么?“展翅飞翔”指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可以说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以此来领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七、总结全文。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学生可以说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八、指导朗读。这首诗节奏明快,格律严谨,韵律清晰,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朗读能力。作业

写生字,课后词牢记基础知识

九、板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河

枣园

窑洞土炕

忘不了 追寻

南泥湾

艰苦奋斗精神

杨家岭

宝塔脊梁

不能丢

教学反思:本文课题清晰地点明了全文内容,透露了全诗的旨意,特别是“追寻”一词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教学中我首先破题明背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有必要让学生明确当时的时代背景。于是,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作者追寻延安的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在理解每节诗的意思时,我扣住“追寻”二字来理解。由于课前,我没有重视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有些学生没有去收集资料,教师在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时,有些学生不明白,提出了很多问题。因此,这一环节用去了很多时间,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由于时间不够,就有些仓促,从本课教学中,我感受到,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课前收集资料,对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七律•到韶山》教学设计

课时数: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6-2-27 授课时间:2016.3.4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精神,体会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

4、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体会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教学难点

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边出示图片,边谈话:有这样一个人,他17岁离开家乡,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句表达自己雄心壮志。他脚步匆匆,四处寻觅,肩负使命的人,总不免五味遍尝,一路艰辛的他,终于走出一个别样的人生风色,走出了辽阔的一片天地。引导学生融入情境,说说他是谁,导入新课。

2、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毛泽东,学习新课,投影出示标题。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介绍作者:

一位诗人的诗风与他的人生道路是息息相关的,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诗人,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毛泽东。

2、引入写作背景,配音乐,出示1927年人们贫苦的生活状况以及大革命造成的血腥历史情景的图片,感受三十二年前的韶山,给本堂课营造一个悲壮的氛围。

三、朗读诗文,初步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能够把这首读通、读准。(让学生自由地读3分钟)学生自由指出有疑问的字词,合作交流。

2、听朗诵,感知诗句内容,指导朗读:

听读之时,思考:诗人营造出来的意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可以这样说:

我从_______中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意境∕情感),所以我觉得朗读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奏∕语调∕轻重音等)。

3、同学间读诗心得,交流感受。

4、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家乡之时的豪迈情怀,读诗。

四、深入意境,体会情感

(一)全诗虽然仅有四联八句,却向我们展示作者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说一说诗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句?(再读诗歌,之后交流)

1、首联:是对32年前往事的回忆和作者对故乡怀有一片深情。

师: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字眼是哪个?(咒)这表现出来诗人怎样的情思?边讲边板书:咒:哀叹。(在这里用来表示对岁月如流的怅恨。“咒”字是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感叹,这个动词炼得极好,十分新颖)

(学生齐读、指名读“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2、颔联:紧接上联,不但诗化、形象地概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武装与国民党反动军队艰苦卓绝的斗争,也象征全国军民与蒋介石的斗争。师:此联给你展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师:这短短的几个字,概括了前32年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数字搏斗的历史,这怎能不让人不振奋人心。

(小组读、学生齐读“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3、颈联: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你觉得这句中最重要的是哪个字? 此联中,因为有了什么渲染诗人描绘出来的的场面更增添了革命者们的豪情壮志?(无数人们的牺牲)是否所有死去的人的都称之为牺牲?(二者虽结局是一样,但牺牲是为革命事业、为正义战争还战,是为了韶山、乃至中国革命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

师:无数的牺牲,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换新天,人们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当家做主人。)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的先烈和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你有何感触呢?(它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指名读、男生读、学生齐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向换新天。”)

4、尾联:故乡旧貌换新颜的景象,生动感人。作者从历史的万千追忆中转回到现实。

此联中,表现诗人情感的字眼是哪个?(喜:欢喜)他喜从何来?(作者具体描绘了以稻菽(为代表的农业生产的丰收景象,傍晚收工时,他们迎着黄昏缭绕的烟雾,高高兴兴地从田野上归来了!)

(齐读、指名读“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五、这首诗中有几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你能找到么? 时间:今——昔 色彩:红——黑 情感:咒——喜 作业

写生字,课后词牢记基础知识

六、板书设计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概述回忆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具体追溯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回到现实讴歌

反思:我对自己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经过了反复的考虑,但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对课件的操作比较生疏,在教学中对文本挖掘不够深,感觉自己在进行点评时候还不够机智,不够灵活,启发性还不够,这方面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强加锻炼!另外,在板书设计上,我根据诗人情感的变化设计“咒”、“喜”二字,但细微处情感线索抓不到位,始终拿不出一个满意的板书。在其它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很多缺陷,恳请大家指正。

“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语文教学的天地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好学上进,博采众长,刻苦钻研” 才能真正达向理想的境界,为此,我将在今后多听课,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努力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表达 讲话要看对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在不同情境下面对不同的对象讲话,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使他们能够重点突出,条理清楚,针对不同的对象讲话。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时的讲话技巧。

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根据讲话的对象创设不同的情景,学生准备考虑面对不同对象的礼貌用语。

四、第一课时(共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话题

(讲述孔子的学生劝说农夫的故事)同学们每天都在说话,不知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说话总是双向的,不论是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还是和别人随意交谈,除了说话的自己以外,还有说话的对象。为此,说话人就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看对象,从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说不同的话,从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说话的目的。(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故事入手,拉开师生交流的帷幕,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明确了本次表达的话题、目标和内容。)

(二)片段练习,广开思路

1、学生根据每个片段的要求,谈谈自己的想法。

(1)张老师组织同学们,在助残日这天去慰问学校附近的残疾儿童刘明明,请你代表全班向明明说几句话,表达大家对他关心和鼓励的心愿。

要点提示:注意对象特征;明确自己角色;正确表达心意;用语简明得体。(2)爱因斯坦经常到大学里去作关于“相对论”的学术报告,一天,他的司机对他说:“你的讲演我听了30遍了,能不能让我去讲一回呢?”当应邀到一所无人与他相识的大学去演讲时,爱因斯坦的司机上台讲演并获得了成功,但准备离开时一位教授请教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司机答不上来,但他灵动说了一句话,巧妙脱身了。请问司机说了一句什么话?

要点提示:沉着应对;机智善变;另辟蹊径;实现逆转。

(3)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写作业,可是李阳同学却在不停地讲话,影响同学们学习,如果让你去劝说,你该怎么对他说呢?

要点提示:注意对象;情理兼备;语言得体;力避生硬。(4)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上得体的话。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刘老师说:__________。

要点提示:注意称谓;口吻得体;表意明确;用语礼貌。

2、学生发言,教师点评,重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3、小结:通过刚才的小练习我们知道在讲话中,要弄清五个问题:(1)语境:就是说话的场合和情境。

(2)话题:明白自己是就什么问题发表意见。(3)角色:自己在这个语境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4)对象特征:自己交际的对象的身份、年龄、文化等(5)目的:自己说话的意图。

那我们在讲话中还要注意哪些原则呢?(师生共同总结)(1)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2)言之有“理”,即以理服人。(3)言之有“物”,即内容实在。(4)言之有“序”,即顺序合理。(5)言之有“节”,即简明扼要。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交流为起点和依据,在互相交流和补充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讲话的原则。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对象,做到文明得体,以理服人,言之有序。使学生在交流、倾听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激发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三).创设交际情境

1.(出示相关图片)开学典礼,你们同一年级的小同学“大手拉小手”,见到小朋友,你想向他们介绍些什么情况?班里开主题班会,请一位英雄模范人物,你见到他,想说些什么?班里召开家长会,来了很多家长,你要代表老师和同学对家长表示欢迎,你打算说哪些话?如果有外地客人来学校参观,你是一位小记者,你打算采访些什么?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准备一段要说的话,说一说。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4.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5.全班互动交流,师生倾听,评价。

(四)总结: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言谈效果。

(设计意图: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表达如果离开了生活的舞台,就等于缺少源头活水。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评中有导,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讲评中提升语言,运用语言,力求达到省时高效。)

六、板书设计

讲话要看对象

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

言之有“理”,即以理服人。言之有“物”,即内容实在。言之有“序”,即顺序合理。言之有“节”,即简明扼要

郭占峰 查

2016.2.29

第二篇:红色革命,沧桑岁月

红色革命,沧桑岁月

——读《毛泽东传》有感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生于1893年,卒于1976年,足足八十四年的时间造就了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一位伟大的诗人。我怀着一种敬意,读完了《毛泽东传》,走进这位马列主义者的传奇人生!《毛泽东传》,罗特〃哈里尔代表作品。以其独有的笔锋,叙述之巧妙,评价之精确使我当机立断,买下了这本书籍,带回家里,慢慢品味。

此书主要从政治角度,评价毛泽东的一生,不仅如此,作者更多地关注毛泽东的个人生活,个性性格以及心理分析,引导我们慢慢揭起一层面纱,共同感受感性的历史,了解毛泽东真实的整体画像。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情节,也是在此时,我更加敬佩一代领导人的胸襟。1931年,日本军方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并侵占我国的东北地区,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立刻提出与蒋介石合作,并于1933年发表了“八一宣言”,但蒋介石仍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肃清国民党党内的主战派人士,倡导“攘外必先安内”的内在政治思想。可毛泽东一心想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以往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一概不予追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对蒋介石的一次次宽容与谅解,直至1936年西安事变后,终于迎来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实证明,毛泽东是对的。试想:如果蒋介石在此时此刻没有进行必要的军事援助,也许

共产党不会如李大钊所言:“试看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也许毛泽东的命运正如第二个李自成,也许1945年,我们炎黄子孙不会欢喜地迎着和平的到来。因此,他的宽容是正确的,他的谅解是正确的!而他那博大的胸襟对国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无愧于自己的身份,一代领袖之风范!

然而,人无完人,毛泽东曾也对1966年的党和国家政治形势作了严重错误的估计,造成中国十年**。此后,邓小平为毛泽东作出了一个公正的评价“三七开”,三分错误,七分功绩,为毛泽东的传奇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显然毛泽东功大于过,这个句号是圆满的。人民忘不了他,中国忘不了他,世界忘不了他!

毛泽东——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是五千年以来改变中国启迪世界的一颗巨星。他领导一代人,创造了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国、一个推翻了三座大山的中国、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一个具有两弹一星的中国,一个打败美帝国主义鸭绿江边的中国,一个56个民族大团结的中国。因为他,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美国海军战舰如今依旧挂着毛泽东的画像,谨遵毛泽东思想的教诲!撼中国难,撼毛泽东思想更难……穿越历史和时空,毛泽东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毛泽东精神已成为无声的命令指引人们前进!

“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着日月旋转;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今年寒假,有幸进入到毛主席纪念堂,一睹主席真容。看着主席那布满了皱纹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政治时局的黑暗与动荡,看到了中国历史所经历的百年沧桑,看到了毛泽东主席带领着全中国人民开启红色革命的一个个瞬间… …

第三篇:第一单元 革命岁月

第一单元

革命岁月

1-1 井冈翠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资料,了解全诗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背诵二、五、八自然段,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来体味诗歌的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领会延安精神,懂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学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1节

一、走近作者:组织交流作者的资料。(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学生练习并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重点词语。

四、整体感受。

1.读了课题,你读出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朗读课文,看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五、学习竹之风采(2自然段)

竹子具有怎样风采呢?找相关的词语,它们有什么特点?

作者由这些词语联想到什么?

想想写作顺序、修辞方法以及作用各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写生字;熟读课文;查找有关竹子的文章。

第二课时

总2节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找中心句。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二、学习竹之功绩(5-12自然段)

竹子的革命功绩表现在哪些方面?按什么样顺序写呢? 保卫第一个红色政权时期――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哪三个方面来写?如何表现?

(5自然段)写竹的用途。

(6自然段)军民情谊深厚。

(7自然段)写出井冈山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无私的贡献及其精神对中国革命深远的影响。

北上抗日时期――

(8、9自然段)赞扬了竹子尤其井冈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斗争精神。作者明写竹是“用具”“武器”,暗写什么? 明写竹子不低头,不弯腰,暗写什么?(双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0-12自然段)

(一)写开发竹林

(二)写修竹滑道

(三)写走上征途 分别用哪些词句体现“继承”“艰苦”“贡献”?

三、课文是不是单纯写竹?写什么人?怎么写?

四、为什么要借井冈翠竹而不借别的事物写人?

五、作业:背诵二、五、八自然段。

第三课时

总3节

一、复习生字、生词。

二、整理课后习题。

三、学生读全文,思考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四、出示有关赞颂竹子的文章,请学生欣赏。

五、配题:

1.正音字:井冈山(gāng)显露(lù)血雨腥风(xuè)2.区别字:粮()锁()稠()撼()

粱()索()绸()憾()

3.近义词:结实——牢固

忘怀——忘记

反义词:密密麻麻——星星点点 4.解词:

魂飞魄散: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 极端害怕。

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板书设计:

革命战争年代

青翠挺拔

井冈翠竹

北上抗日时期

从不改色 社会主义建设

永不低头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教学反思:

1-2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资料,了解全诗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延安精神,懂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诗的节奏和韵律,了解诗中有代表性事物的含义。教学难点:懂得作者追寻的是什么。教学准备:收集一些有关延安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4、5节

一、观察插图,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里? 2.图上都画了哪些景物? 3.简介延安。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找出2个比喻句,分别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2)再品读,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3)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节。

(1)本节写了延安的哪几个地方?

(2)讨论:诗人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伟大的延安精神)(3)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四节。

(1)自由读第三、四节,哪些语句看出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2)谈谈你对“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掉宝塔山的顶天立地的脊梁”的理解。

(3)找出两节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词句,用上述方法,自学并讨论理解。(4)有感情地读这两句。4.学习第五、六节。

(1)思考:如果丢掉延安精神会怎样?(2)讨论:我们到底要怎样追回延安精神?(3)读读排比句,体会感情。

四、总结中心:

本文通过写作者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来表达作者向往延安,追寻延安精神的思想感情。

五、朗读训练。

本文是一篇诗歌,节奏和韵律都比较鲜明,可让学生多读,读出感情,全诗押的是“n”ɡ韵,读时要很自然地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

可采用个人读,小组读,赛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评选出读得有感情的同学。

六、作业设计:

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七、配题:

1.正音字:茁zhuó

炕kànɡ

脊梁jǐ

2.区别字:炕(火炕)琳(琳琅满目)妙(美妙)魂(灵魂)

坑(泥坑)淋(大汗淋漓)秒(分秒)魄(气魄)3.近义词:昔日——昨天

探索——探求 反义词:温暖——寒冷

光明——黑暗 4.解词:

茁壮:茂盛,旺盛。

辉煌:比喻极其显著而出色。明媚:(景物)鲜明悦目。板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 信念 理想 温暖

追寻 ——————艰苦奋斗的精神

春光 光明 理想

教学反思:

1-3 七律•到韶山

总6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重点:

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抒情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解题,走近作者。

学生介绍写诗的背景,以及有关韶山和作者的资料。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多种形式朗读古诗。(范读、指名读、同桌互相读诗)

三、小组内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四、组织学生汇报。

五、指导朗读。

六、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教师进一步介绍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感受作者通过古诗所表达的情感。【译诗】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七、背诵古诗。

八、作业: 1.默写古诗。

2.查找毛泽东的诗词,进行积累。

九、配题

1.正音字:川(chuān)戟(jǐ)菽(shū)

2.区别字:咒()皱()霸()靶(3.解词:

菽:豆类的总称。

牺牲: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篇:追忆革命岁月,弘扬爱国精神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追忆革命岁月,弘扬爱国精神 系 别:地科系 专 业:土管 班 级:4

学 号:03309434 姓 名:郑耀东 指导教师: 时 间:

前言 一. 主题

寻历史足迹,访革命先烈,扬时代精神 二.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年青人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希望和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见》精神,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穿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艰苦奋斗,不懈进取,在更高的层面更深的内涵上来理解和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调动广大青年学生走向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三. 目的

(一)本次实践通过参观烈士陵园,开展纪念活动等形式重温血写的岁月

(二)本次实践旨在加强我们的政治思想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加大公众对我党革命历史的了解,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四. 概况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2011年8月20号,我们迈着红色足迹,来到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听取了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并观看了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我们的心灵经受着巨大的震撼。南京雨花台雨花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站在纪念碑前,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才换了了今天美好的生活。通过这次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参观瞻仰,对英雄事迹的了解,达到了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并加倍努力为了建设祖国更美的明天而奋斗的决心。

走进雨花台景区的大门,就可以看到那些威严的革命烈士雕像,他们是那样的栩栩如生,再现了那个黑暗岁月里他们对革命的坚定,我们的心里不由得涌起了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走过台阶,我们来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仰望着雄伟庄严的烈士纪念碑,碑身是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背面则是由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而与烈士纪念碑遥相观望的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门庭南上方刻有邓小平手书的馆名。纪念馆整个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1988年建成对外开放。纪念馆内陈列着雨花台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史料。他们当中,有党的早期领导人邓中夏、恽代英、罗登贤,有刘少奇的第一位夫人何保珍、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妻子徐全直,有毛泽东介绍入党的毛福轩、曾任新四军秘书长的朱克靖、八路军359旅政治部副主任刘亚生等等。

从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这一带传礼授农算起,雨花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筑“越城”起,雨花台一带就成为江南登高揽胜之佳地。三国时,因岗上遍布五彩斑澜的石子,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盛行,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感动上苍,落花如雨,雨花台由此得名。明、清两代,景区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雨花台还是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吟咏之地,从李白、王安石、陆游、朱元璋、康熙、乾隆到鲁迅、田汉、郭沫若、刘海粟,都留下了吟咏雨花台的优美诗篇。

然而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国民党统治的22年中,项英,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10万名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在此壮壮烈牺牲,雨花台到处洒满了先烈的鲜血。

22年,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阴霾;10万,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烈士,至今只留下1500个名字和144张记录血一样历史的黑白照片。

别人都说母爱是伟大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可以割舍,什么都可以付出,那已有三个月身孕的白丁香在牢狱中为什么如此的坚决?“投降,为了孩子“?不,不,不!她选择了“不屈,为了革命”!当内心那作为母亲的内疚和革命的信念在交锋时,要作出抉择,远远比死的本身更为艰难。1932年12月3日,一朵丁香花飘落在屠场,却带着勇敢和自信。

他站立墙壁一隅,面对狱卒,平静地说,“蒋介石走袁世凯老路,屠杀爱国青年,献媚于帝国主义,较袁世凯有过之无不及,必将自食恶果„„”狱卒奉令举枪,双手颤抖,很久没能扣动扳机。这是恽代英最后一次演讲。他面对的是,那些将对他执行死刑的狱卒。恽代英一生演讲无数。听过他演讲的人说,他态度和蔼、谈吐从容、嗓音洪亮,听众会越聚越多,会场满了,人们便在场外隔窗倾听。他四处宣扬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各种新思想。他曾深刻影响过毛泽东、周恩来、薄一波等有志青年,以及黄埔军校的诸多学员。恽代英的才情和改造中国的热度,持久而不灭。他说: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他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由于演讲太富感染力,他在安徽宣城被军阀称为“六大叛逆”之一,遭到通缉;他在黄埔军校任过政治总教官,亦被蒋介石认为是“黄埔四凶”之一,被重点缉拿。1930年,他在上海被捕入狱。1931年,蒋介石得知后,立即下令处死。4月29日,行刑时,当一名行刑手扣不动扳机后,又换了一名。恽代英被枪杀于狱中,时年36岁。参观完了纪念馆之后,徜徉在这优美的雨花台烈士陵园风景区里,脚踩着埋葬着无数烈士先驱的这片土地,我们的心情激荡着,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次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在那个国民党统治的黑暗的腥风血雨时期,先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正是我们今天社会需要继承和弘扬的精神,先烈们的甘于奉献的精神永远指引我们始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些死难的共产主义将士,他们也曾是那样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他们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今天的新中国。

缅怀先烈,让我们感悟到先烈给我们留下了今天这美好幸福生活,今天的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珍惜她,而应该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成果,我们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树立远大理想,时刻用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向前。

第五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口头复述故事情节,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3、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感受人物身上所散发的独特精神魅力。

5、掌握采访人物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二 单元课时安排:(12课时)《童年的朋友》(1课时)《一面》(2课时)《我的老师》(2课时)《展示华夏文化魅力》(1课时)《赵 普》(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 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三、课文教学设想: 《童年的朋友》是高尔基以孩童的眼光和内心世界去观察外祖母的形象的。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外祖母变得和大猫一样的可爱,外祖母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打在了孩子幼小、纯真的内心世界里。外祖母亲切的语调,慈善的面容,对孩子平等、尊重的眼光,在作者的眼里,平凡的外祖母因此而变得伟大,从而对幼小的“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自学的方式,老师做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感受到外祖母的形象。文中几处肖像、神态描写教师都要做深刻的分析。

《一面》是以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青年工人的角度,描写了“中国文学的脊梁”----鲁迅的平易近人的形象。在教学中,首先要点出环境的衬托作用,而环境既有自然环境,又有社会环境,学生把握不住社会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这一点老师应该给以适当的指导。其次,重点在于三次集中笔力对鲁迅肖像的刻画,而且写作的顺序的安排是由远到近的。最后,引导学生要学会提出疑问,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我的老师》也是以孩子的角度观察老师的,因此在教学中老师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进行教学。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糖葫芦串”式文学,因此在学习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口头讲述发生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事,或者以扮演角色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表演中体会教师的形象,把握学生对老师的感情线索。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是属于人物传记类文学,可以把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结合起来,采取记者采访贝聿铭,贝聿铭介绍自己的成就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记者与贝聿铭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贝聿铭的拳拳的爱国之心。

《赵普》是采用人物特写式的镜头展示了赵普的两个生活片断,同样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补充人物之间的对话,异曲同工地感受赵普的忠臣形象。由于是文言文,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应解决的是文言字词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讲述赵普的故事,最后拓展到课外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深入把握赵普形象,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

十二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作者:浪彬| 时间:2005-5-31 19:04:4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12960

今后要继续以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教育不是搞转型产品,不是搞短平快的小企业的适应市场生存,教育更多地把古老的上一代逐渐积累下来的那些优秀的文化积淀传承给下一代人,它应该是很有规律的。通过检查,看到我们很多学生、老师、学校,已经培养了很多好习惯。

下一步,我们要以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让学生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

一、两分钟,有好处,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远远超过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看日记能看出老师的水平,更能看出学生的水平,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我二十年不批改学生作业,但我说一句话管二十年,就是每天一篇日记。

5、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请老师们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在实验中学时我就要求老师讲课别超过20分钟。昨天发给大家的材料-江苏洋思中学,“只讲四分钟”,后进生明显进步,秘诀就是预习、自己学的习惯。反之,不让学生自己学,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学生。我从1979年开始,开学第一天就期末考试,把新教材的期末试题发给大家。这样做就是要学生会预习。让学生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所以请各位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一方面我们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师的能力水平,适应学生;一方面不能马上把所有的老师都提高到一个适应学生要求的地步。所以学生也要适应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我抓学生习惯基本就这么抓。尖子学生做尖子的事,后进学生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老师要和学生商量,让学生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市教委规定对学生实行量化作业,它的落实,一靠检查,二靠老师良心,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常规量的学生可以接受,学生才能适应教育。浙江书生中学就特别强调这点。

10、整理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学生,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分,下次40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学生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学生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高中学生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学生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学生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十二个习惯,不要求齐头并进,各学校要有自己的特点,让老师以教书为乐,让学生以学习为快乐。这快乐要建立在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只有师生都成了学习、教育的主人的时候,教书这份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乐园,才能使“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成为现实,使我们短暂的人生充满快乐。祝大家在尽到生存责任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到育人的快乐。

一个人从呀呀学语起,就开始与语文打交道了。每一个正常的人,只要他不聋、不哑、不瞎,语文就将陪伴他的一生。“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或者说语言文学。学好语文就是要学好语言、文字、文学,就要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我认为准备好以下几点会对同学们学好语文有帮助。

一.备工具书。

一个小学生从学会拼音,从开始识字起老师就教他查字典的方法,可以说,在人类的一切实用工具书中,字典和词典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了。每一个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人类这个无声的朋友,无声的老师。我们学习一辈子,就要同字典、词典打一辈子交道,一个人的知识再渊博,他也不可能认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他也不可能掌握每一个字、词的形、音、义。当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碰到障碍时怎么办?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向字典、词典请教。对于中学生来说,一本《新华字典》已不能满足需要了,最起码应该有一本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词典》都可以。当然,学习语文方面的工具书还有很多,条件允许,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利用。

二.备古诗词。

东坡先生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国的诗歌艺术源远流长,江泽民曾说过:“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国家总督学柳斌早些年就讲过,素质教育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乃是人的总体素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熟读优秀的古代诗文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优秀古诗文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心性形式、审美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如果中小学生能沉浸其中心思口诵,含英咀华,对他们来说是无比快乐、幸福的事。这将会改变他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他们的人生底色,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学们,让我们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读,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与陶渊明同采东篱,和龚自珍共挥吟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精辞华章潜移默化的熏染下,进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美妙境地。

三.备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包含着先哲们对人生的感悟、经验、态度,有好多千古传颂的名句,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多掌握一些名言、名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如《论语》中的许多名句不仅可以教会我们学习的方法,还可以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交友的乐趣。宋朝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很能说明学习名言警句的重要性。近人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激励了莘莘学子为祖国而努力读书。保尔•柯察金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他的这段洋溢着革命豪情的名言,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四.备时文。

多读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美文,这样的文章时代性、文学性、人文性很强。读了这样的文章,你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你会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学会做人。如《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就是一篇主旨深邃、蕴含哲理、构思独特、语言亮丽的精美散文。他借物说理,颇有时代气息。帝王蛾敢于面对苦痛,拼尽全力冲破难关,从而出现了生命的奇迹——自由自在振翅高飞;而另一些蛾子在人的帮助下,轻易地走出牢笼,结果“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通过鲜明的对比,作者明确地告诉我们:“没有谁能够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迪:安逸酿苦果,磨难铸辉煌。它启示我们: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风雨,在困厄的逆境中,就要像帝王蛾那样,奋力拼搏,自强不息,在千锤百炼中展现出辉煌的人生轨迹。读了这样的美文,你难道不为帝王蛾的精神所折服吗?

五.备生活。

生活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源泉,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很难有一双聪慧的眼睛。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从生活中吸取营养,获取教益,丰富人生经验,增长阅历。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不会对自然界的草长莺飞、宇宙的星转斗移熟视无睹,才会珍爱身边的一切。生活经验的积累、沉淀、增加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会与理解,形成知识迁移,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语文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可以说,生活到那里,语文就到那里,“处处留心皆学问”。同学们,当你真正地融入生活时,你会发现语文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妙。

六.备积累。

马雅柯夫斯基说:“你要把一个字安排妥当,就需要几千吨的语言矿藏。”要学好语文,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是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语文知识的积累,主要是语言的积累和词汇的积累,多听、多写、多记这是丰富语言和词汇的重要的途径。哈佛女孩刘亦婷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刘亦婷的妈妈非常注意丰富孩子的语言和词汇,利用一切机会教孩子说话、认识事物,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和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对于中学生来说,做读书笔记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古训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阅读中动笔的重要。有的同学,书虽读了不少,令他心动的文章看过不少,优美的语句、新颖的论据也时时见到,可就是没有做读书笔记,看过的东西,时过境迁就不再有什么印象了。明代文学家张溥读书时有一个好习惯,凡好书妙文佳句,必手录七遍。现代社会,信息发达,更是为我们积累知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各种报刊杂志、新闻媒介、互联网上的信息扑天盖地而来,如何有效地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就需要我们做好读书笔记。

学习语文的方法很多,以上只是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学习语文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习惯。我相信,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习惯,你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大的提高。

略谈写人记叙文的写法

作者:山东兖矿集团鲍店煤矿学校 郭金燕 时间:2005-11-25 9:12:5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4808

记叙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叙述、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一定主题的文体。记叙文内容上来看,可分为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侧重写人的记叙文,是把人作为主要记叙对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生活片段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反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等。

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它的写作步骤,是写好这类记叙文的关键:

第一,确定所要刻画的人物。在确定表现的人物时,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影响大、和自己交往多的人;同时,还要搜集典型的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的特征。这样写起来才易于把握人物形象,才能做到真实可信。例如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朝夕相处,写他熟悉的方面。这样文章才能充实,不空洞,才能使人物形象丰满,具体可感。

第二,精心选材,确立中心。“文章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确定写作对象后,想一下此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事件当中,哪些事件你准备选用,对这些事件加以思考,从中找到这些事所反映的共性,这个共性恰是要通过所写的人物来表达的中心思想。确立了中心思想后,再从所选事例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有些事例可能很新颖,对你的影响也大,但如果与你确立的中心关系不密切,不能支持中心,也一定要删去。

第三,恰当地安排详略。详略,指对所选材料安排时的处理。好的文章应该详略有致。在具体安排详略时,可以围绕中心,比较每个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最能突出中心的,要详写,次之较详,较略。这样安排结构,不但可使文章内容丰满,而且还会使中心思想更鲜明、更集中,更能恰当地表现人物形象。

第四,合理安排结构。材料的详略考虑好以后,就要合理地安排这些事例,找出最佳的排列顺序,以及考虑如何过渡、衔接等。从哪个角度入手,怎样收束全文,以什么为线索将材料串连起来等等。在此基础上,列一个提纲,使自己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样就可以下笔成文了。

最后是下笔成文和修改。根据提纲,书写时,一边写,一边在头脑中浮现出人物的形象与事件的经过。在写的过程中注意带着对人物的情感来回忆事件,边忆边写,力求一鼓作气,一气呵成。成文后还需要认真仔细地修改。在修改时先以读者的身份来默读全文,改正错别字、修改不通顺的语句和需要调整顺序的材料,力求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修改无误后,再清晰地誊写。

总之,我们在进行写人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些关键步骤,写人记叙文是比较容易写好的。

下载6下第一板块(革命岁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6下第一板块(革命岁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温革命的艰苦岁月思想汇报

    重温革命的艰苦岁月思想汇报尊敬的党组织:近期,我们在会计系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下一起前去了韶山、花明楼参观、学习,通过参观红色旅游景点,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这次的感想:早......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

    西湖真美 夏天,西湖上开满了荷花,美丽极了,正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呀! 瞧!一朵朵荷花浮在无瑕的翡翠上。有的荷花已经盛开了,有的荷花才开了两三瓣叶子,还有的荷......

    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

    第一部分:阅读积累(38分) 一、请把下面的句子抄在方格里,注意书写规范、字迹工整。(3分)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āo wēi wān yán é......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试题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姓名:班级: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在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和他们周围的阳光、空气、水、土壤及气候等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

    板块一 扩展语句[推荐5篇]

    板块一 扩展语句 1.2011年1月9日,余秋雨、肖复兴、秦文君、黄蓓佳、梁晓声、赵丽宏、史铁生、铁凝、曹文轩、韩寒等十位作家当选“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请你从中......

    三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燕子》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音乐教案

    八年级下学期音乐单元计划 指导思想 一、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切实掌握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掌握音乐工作重心及部署,制定音乐教学计划。要研......

    一下第19课《北京的夜景 》

    第19课《北京的夜景》一课一练 1.选择正确的读音(只选序号)。 夜(A.yâ B.yài) 景(A.jīng B.jīn)串(A.cuànB.chuàn) 盏 (A.zhǎn B.zǎn) 答案:A A B A 考点:字音 难度:容易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