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航空地理》教学大纲
《航空地理》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航空地理是为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管理学科。本科主要研究航空运输地理的诸多问题,如基础地理知识、时差的计算.国内国际旅游知识和航空资源知识。是学生在以后工作实践中的重要工具。适用专业:空中乘务专业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28学时,习题学时:4学时 教材:《航空运输地理》 中国民航出版社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满足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应用为目的,在教学中贯彻航空运输地理的一些基本常识,增强学生学习航空运输地理的兴趣和实效,从而达到对航空运输的认识和应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由于教材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使学生切实的掌握航空运输地理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又在体例上安排了每章小结和典型案例,力求在理论上有较深的开拓,在实践上更具可操作性。并结合我国在航空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更易接受和领会书中的理论、实务和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航空运输地理概论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1)了解地理常识(2)掌握影响飞行的天气(3)掌握时差与时差计算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影响飞行的天气(2)时差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影响飞行的天气(2)时差的计算
第二章:航空运输经济分析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1)熟悉航空港和航空运输企业(2)了解航线经济分析
(3)熟悉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4)了解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行业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航空港、航空运输企业、航线
(2)航空运输布局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2)航线网络的构成
第三章:中国航空运输资源地理分布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1)中国航空运输外部资源分布与航空区划(2)中国航空运输布局内部资源分布(3)中国航空远运输相关资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航空区划(2)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各大航空公司情况(2)资源分布与分析
第四章:中国航空旅游地理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1)中国航空中枢城市介绍
(2)中国重要空港城市介绍
(一)(3)中国重要空港城市介绍
(二)(4)中国重要空港城市介绍
(二)(5)港澳台地区介绍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中枢城市(2)重要空港城市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空港介绍(2)精品旅游推荐(3)周边重要空港(4)港澳台地区
第五章:国际航协世界航空区划和主要航线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1)国际航空运输协会(2)国际航协交通区域划分(3)世界主要航线和特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国际航空运输航线 主要航线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世界主要航线和特点(2)IATA区域和次区
第六章:国际航空旅游地理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1)世界地理概况
(2)IATA三区主要国家概况(3)IATA二区主要国家概况(4)IATA一区主要国家概况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世界航空区划(2)人文地理(3)空运地理(4)旅游地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世界地理概况(2)IATA区域主要国家概况
第二篇:《地理》 教学大纲
《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师范专业使用
一 课程性质与地位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 课程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主要途径。
3、认识区域差异,知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做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必修课程 地理1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获得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 2探究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地理意义 3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二)教学内容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四)作业布置
1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2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获得关于地球大气的基础知识,知道大气运动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掌握大气的运动规律及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熟悉常见的天气系统,知道全球的变化趋势
2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天气和气候方面的信息 3加深对人与大气环境关系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4了解全球大气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二)教学内容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到天气系统的特点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讨论,绘图
(四)作业布置
1绘出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总结分布规律 2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3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水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2探究水循环的类型、基本过程及地理意义 3探究洋流的基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4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内容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讨论,绘图
(四)作业布置
1绘出全球洋流模式 2水资源概念及其分布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获得地表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了解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3学会分析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4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动画课件
(四)作业布置
对内外力作用举例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初步掌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规律
3建立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内容
运 举例说明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讨论
(四)作业布置
1自然地理环境中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的规律性表现
必修课程 地理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
分析不同人口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作业布置
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3联系实际,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4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运用实例,解释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运用中心地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作业布置
1城市形态奇城市地域类型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作业布置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种植业和畜牧业用什么特点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作业布置
1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形成和发展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的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作业布置
1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运输布局瘦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史 2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 3概括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4领悟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之选
(二)教学内容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多媒体课件
(四)作业布置
1人类面临的环境有哪些
2为什么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四 教学环节要求与安排
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达到课程标准,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高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日各未来社会分民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也有大量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和判断、反思自己行为、使用多种素材等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案例:充分利用各种素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内容中蕴含这样一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观念:从整体上说,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非决定性条件。从局部说,在个别场合,自然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选择一些典型例证,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举例说明,矿产资源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相关工业生产布局的影响的教学时,一方面要用相关例证向学生说明,矿产资源的颁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接近矿产地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教学可以渗透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观点);但有些工业基地,如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钢铁工业基地,周围并无大型铁矿、煤矿,但却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原因是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域限制(这种教学可以渗透自然环境并非是决定性条件"的观点)。另一方面,还要用典型例证说明,在特定场合,自然环境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如采掘工业的布局,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往往具有决定性影响。
2.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例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案例: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关于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可参考下列程序:
指导选题。教师概要介绍旅游业的发展可能给旅游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说明保护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意义,激发学生研究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
组织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内容包括:课题名称、研究小组负责人、指导教师实施步骤、资料和设备等。
实施研究。教师可提供如下思路:
取点观察记录游客乱扔废弃物的情况;走访园林管理处,获取每日到旅游区旅游的人数;
调查旅游区内其它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污染物的万分及危害;
利用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归纳旅游区内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查阅资料分析其危害。
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改进建议。撰写调查报告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反思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否需要进一步谁。
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各小组向全班燕尾服示本小组的调查,并最后形成一个基本反映全班调查结果的总报告,提交有关部门。
3.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课程理念中提出构建满足不同需要的地理课程,教学中这个理念的体现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说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多种教学方式。
案例:在学习商业网点布局与环境的关系中使用多种学习方式
采用多样化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的可能性。例如,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文字、图表材料(图文学习);组织学生观看商业网点布局的录像资料(直观地动态材料的感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语言交流);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商业网点情况(实践活动);请校外专家开办讲座(开放学习);使用互联网查询商业网点资料(信息加工)等。
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也可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体现出来。例如,教师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的方式,可以是书写的,也可以是绘制图表、图画的,还可以与教师面谈等.4.发展学生的批羊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高中地理内容标准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的内容。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达到这些标准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彩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看自己的看法等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此外,地理设计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学习活动。常见的设计主题如城乡规划、交通规划、工业区选址、某个环境问题的解决方安等。
案例:就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展开辩论,发展批判性思维
一般认为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灾害。然而,沙尘暴是否有百害无一利呢?沙尘天气造就了黄土高原;沙尘颗粒利于成云致雨;沙尘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长;沙尘暴缓解了酸雨;沙尘抑制全球变暖。对此,学生们争论不休,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就上述观点,分为正方,反方两组展开辩论,各抒己见从而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发展了批判性思维,培养了用辩证方法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5.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
信息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能力的组成。因此,强调在有条件的地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地理课程是以大量地理信息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地理课程的特点,创造性地利用地理教学信息资源,重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在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可仍以教科书中的地理图像、地图册为主要媒介,配以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或采用访谈、调查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并学会应用。
案例:利用信息方法分析冷锋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首先,建立一个冷锋对天气影响的学习网页,包括学习资源、问题讨论、成果展示、信息交流等内容。教师可先在学习资料中提供学生掌握的基本要领和独立学习时用到的背景资料,在问题讨论中提出讲座的题目,保证学生能从互联网上查找资料。
第二步,学生分组收集北京的天气资料,并及时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后放到网页上。
第三步,小组讨论,利用收集资料说明论题,并记录下讨论过程,整理后放到网页讨论区中。学生个人也可在讨论区自由发表意见或寻求帮助。
第四步,将小组或个人的学习成果放在网页的成果展示区中,供同学互相阅读。
第五步,全班同学集中讨论、总结、开展成果评比。
五 考核方法
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测试,同时地理学习评价除了书面测验、口头表达、作业、小论文写作、绘制地理图表并分析等常用评价方式外,还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装在讨论、实地观测、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处太平洋和互评。评价结果建议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六 教材适用
2008年2月第三版,樊杰、韦志榕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1、地理2(必修).七 教学参考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2(必修)教师教学用书
第三篇:《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RZ030101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地理
总学时:36
周课时:3
学分:3
开设专业:
开课教研室:
开课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包括世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及对
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特点、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
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全球各地主要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和特点,以及对各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掌握国际贸易的复杂性、脆弱性等特点。(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全球各地的气候种类及主要特点。
不同的地形区;各国的国别、语言、宗教等人文因素(三)学时安排:4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二章
世界农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矿产品:铁、天然气和煤的分布特点、主要的生产国及地区及这些矿产资源在全球的主工贸易情况;知道世界主要农产品的分布地区及贸易特点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石油的分布及贸易;小麦的生产与贸易
(三)学时安排:4学时
(四)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
※
第二节
世界非粮农产品生产和贸易
第三节
世界能源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
第四节
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
第三章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了解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认识至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影响,掌握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资源的出口国和进口国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石油资源的分布和贸易情况
(三)学时安排:4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世界石油资源
第二节
世界石油生产
※
第三节
世界石油贸易
第四章
世界贸易运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了解世界运输方式的发展演变历史,了解目前主要的运输方式。
认识到运输工具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铁路运输方式他海洋运输方式,航空运输
(三)学时安排:4学时
(四)主要内容:
※
第一节海洋运输
※第二节
集装箱运输
第三节
铁路运输
第四节
大陆桥运输
第五节
航空、公路、河道和管道运输
第五章
世界经济特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通过对世界目前的主要经济动向了解到世界经济的演变趋势,认识到目前的世界经济特区形成原因和目前世界主要的热点地区和主要的经济大国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世界经济的演变特性,目前世界的主要经济国家及地区
(三)学时安排:4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世界经济特区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世界经济特区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三节
世界经济特区的地理分布
※
第四节
世界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上)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了解目前世界经济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概况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达的原因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三)学时安排:4学时
(四)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美国
※第二节
日本
第三节
德国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了解目前世界经济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概况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达的原因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三)学时安排:4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国
第二节
英国
第三节
意大利
※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五节
加拿大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贸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认识到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了解发展中国家特殊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落后的原因,理解他们发展经济,改变世界经济秩序的迫切愿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发展中国家的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式的特殊性,世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及戗他们的经贸特性。
(三)学时安排:4学时
(四)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亚洲“四小龙”
第二节
西亚
※
第三节
印度
第四节
埃及
※
第五节
巴西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
讨论
实验
课时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0
第二章
世界农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
0
第三章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
0
0
第四章
世界贸易运输
第五章
世界经济特区
0
0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上)
0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下)
0
0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贸概述
0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还突破传统的授课方式,配合多种形式的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教学辅助活动。其中,讲授法的目的是讲透知识;互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穿插在讲授法中采用;辩论法在每个班级、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即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知识传授目标。
2.教学手段: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设备等现代教学手段在不断更新,也加快了走进大学课堂的步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将教案和图片等内容用投影仪+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些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教师节约了板书的时间,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并且使讲课更加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国际贸易地理》的教学效果。
六、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15%+随堂测验20%+期中考试15%+期末考试50%
七、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国际贸易地理》
赵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
《国际贸易地理》,竺仙如主编,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
《国际贸易地理》
于志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纲制订人: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日期:
****年**月**日
第四篇:物流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流地理 总学时:
80课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流相关的地理知识、为物流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当前物流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经济发展规律。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 物流节点布局 教学内容:
1、物流节点
2、城市物流基地布局
3、我国物流经济圈与物流枢纽城市 教学要求
1、理解物流节点的概念;了解物流节点的功能和分类。
2、了解物流基地的作用和功能,掌握区位选择原则。
3、重点掌握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区别及布局特点。
4、理解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作用;了解我国物流经济圈和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状况。
第二单元 农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农业生产布局
2、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3、都市农业生产布局
4、农产品物流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分布概况,了解我国各农业区的主要物产。
2、重点掌握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特点。
3、了解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掌握农业圈层的布局特点。
4、了解都市农业生产布局的特点。
第三单元 轻工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纺织工业
2、食品工业
3、造纸工业
4、日用品工业 教学要求:
1、了解轻工业的发展、特点和布局原则。
2、了解纺织业的发展;重点掌握纺织工业的布局特点。
3、了解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掌握食品工业的布局特点。
4、了解造纸工业的发展;重点掌握造纸工业的布局特点。
第四单元 重工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我国重工业发展概述
2、能源工业
3、冶金工业
4、化学工业
5、建材工业
6、机械工业
7、电子工业
8、重工业物流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情况。
2、了解各类重工业,如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和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现状、布局要求和分布情况。
3、掌握重工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关系。
4、掌握我国目前重工业物流的现状和前景。
第五单元 运输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物流运输业概述
2、铁路运输
3、公路运输
4、水路运输
5、航空运输
6、管道运输 教学要求:
1、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了解现有运输方式分类。
2、理解运输合理化的含义;了解不合理运输的种类,了解运输合理化的应先因素及运输合理化应采取的措施。
3、掌握各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干线运输网的布局以及重要运输枢纽布局。
第六单元 商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商业网络布局
2、商业中心
3、商品流向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商业发展概况;理解掌握我国商业网络布局原则。
2、理解掌握我国商业中心的布局规律。
3、了解我国大宗商品的流向特点。
第七单元 港澳台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
1、香港物流地理
2、澳门物流地理
3、台湾物流地理
教学要求:
1、了解香港的经济、地理和交通等特征;掌握香港的物流特点和物流业发展状况。
2、了解澳门的经济、地理和交通等特征;掌握澳门的物流特点和物流业发展状况。
3、了解粤港澳经济合作发展规划前景。
4、了解台湾的经济、地理和交通等特征;掌握台湾的物流特点和物流业发展情况。
第八单元 国际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国际物流和国际货物运输
2、国际海洋运输
3、国际铁路运输
4、国际航空运输
5、国际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
6、国际大宗货物运输
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物流和国际货物运输的概念;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作用、特点、要求和主要的运输方式。
2、重点掌握国际海洋运输的主要航线和通道;重点掌握世界主要海港的中英文名称和位置。
3、理解国际铁路联运的概念和特点;重点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口岸和对港澳地区的铁路运输方式。
4、了解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了解国际航空运输的分区情况;掌握国际主要航空运输线和重要航空港的中英文名称、代码和所属国家或地区。
5、了解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的特点和优势;重点掌握世界上主要的集装箱航线、港口、陆桥运输线及其方式。
四、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 物流节点布局(6课时)物流节点……………………………………………………1 2 城市物流基地布局…………………………………………2 3 我国物流经济圈与物流枢纽城市…………………………1 练习课………………………………………………………2 第二单元 农业物流地理(9课时)农业生产布局………………………………………………3 2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2 3 都市农业生产布局…………………………………………1 4 农产品物流…………………………………………………1 练习课………………………………………………………2 第三单元 轻工业物流地理(7课时)纺织工业………………………………………………………1 2 食品工业………………………………………………………2 3 造纸工业………………………………………………………1 4 日用品工业……………………………………………………1 练习课…………………………………………………………2
第四单元 重工业物流地理(15课时)我国重工业发展概述…………………………………………1 2 能源工业………………………………………………………5 3 冶金工业………………………………………………………1 4 化学工业………………………………………………………1 5 建材工业………………………………………………………1 6 机械工业………………………………………………………1 7 电子工业………………………………………………………1 8 重工业物流……………………………………………………1 练习课…………………………………………………………3 第五单元 运输业物流地理(19课时)物流运输业概述………………………………………………2 2 铁路运输………………………………………………………3 3 公路运输………………………………………………………3 4 水路运输………………………………………………………3 5 航空运输………………………………………………………3 6 管道运输………………………………………………………1 练习课…………………………………………………………4 第六单元 商业物流地理(6课时)商业网络布局…………………………………………………1 2 商业中心………………………………………………………2 3 商品流向………………………………………………………
1练习课…………………………………………………………2 第七单元 港澳台物流地理(5课时)香港物流地理………………………………………………1 2 澳门物流地理………………………………………………1 3 台湾物流地理………………………………………………1 练习课………………………………………………………2 第八单元 国际物流地理(13课时)国际物流和国际货物运输…………………………………1 2 国际海洋运输………………………………………………2 3 国际铁路运输………………………………………………2 4 国际航空运输………………………………………………2 5 国际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2 6 国际大宗货物运输…………………………………………1 练习课………………………………………………………3
五、考核方式
1、考试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考试依据本大纲和教材,目的在于了解考生对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特别着重考察考生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2、考核方式、分制
(1)、课堂考勤、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2)、期末考试以百分制评分,占学科总成绩的80%。
六、说明
本课程偏向理论,做好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本课程学习应结合实际模型地图让学生更直接掌握物流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加强课后练习,巩固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
本大纲编写参考教材:张重晓主编,《物流地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五篇: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院、部)地理科学专业《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2106001 课程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使用专业:地理科学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总学时:3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4,实验学时:0)总学分:2学分
预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 课程简介:
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整个世界、任何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和实现的。因此,区域经济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本课程是地理科学的专业选修课程,是从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中脱胎出来的一门新兴应用学科。区域经济学阐述了区域经济活动组织自身的活动规律和区际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区域布局与决策等基本经济理论。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为今后在能胜任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教材建议:孙久文,区域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 参考书:
[1] 埃德加•M•胡佛著,《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2]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3] 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 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1。[6] 吴殿廷编著,区域经济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1月。[7] 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8]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
课程的基本特性: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
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这一新兴应用经济学科,使学生掌握,学会区域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掌握简单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较全面了解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格局和态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达到能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步分析和研究的目标。
三、章节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导论(3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等几个基本概念,简要阐述区域经济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本章重点是区域与经济区域的概念,难点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是本门课程的第一章,在整门课程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某一特定空间,世界、国家、地方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和实现的,区域经济也因此为经济社会活动主体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不同的区域环境将塑造出性质各异、层次不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学以区域为着眼点,运用以地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探索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教学重点:(1)区域的概念;(2)经济区域的概念;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理解并掌握区域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
(3)了解我国的十大经济区域、六大综合经济区域及三大经济区域。(4)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6)理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课堂讨论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学时)
一、区域与经济区域
二、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学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历程(1学时)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和机制(6学时)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与周期性、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和区域经济管理运行机制。
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的内容在本门课程中占据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带着第二章的问题,学生将学到历史上不同学者对区域经济增长时间过程的相关理论,学到学者提出理论时的历史背景,如何来通过大量实证的研究最终上升为理论。本章的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与周期性。本章的难点: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规律;
(2)理解并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与周期性;(3)理解并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课堂讨论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规律(1学时)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与周期性(2学时)
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含义
二、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有关学说
三、经济周期的主要类型
四、我国国民经济的周期性特点
第三节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3学时)
一、增长极理论和因果循环累积效应
二、区域发展的基本-非基本原理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
四、投资和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6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及其动因,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变化,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区域的投入产出分析。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主要从地理学角度,研究产业经济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区域经济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本章重点:(1)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2)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 本章难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理解并掌握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2)理解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变化。(3)理解并掌握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4)理解区域的投入产出分析。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课堂讨论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2学时)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四、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节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变化(1学时)
一、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地位变化
二、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地位变化
第三节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3学时)
一、地区生产专业化
二、主导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四、区域产业结构建设
五、(案例)云南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7学时其中课堂3学时,课外4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区域空间发展理论与模式,空间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经济区划及其定量划分方法,产业布局理论。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包含有区域经济学非常多的理论模型,学生通过自学2学时,再结合实际区域开展讨论。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本章后,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特定区域的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1)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2)区域空间发展理论与模式;(3)空间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本章难点:(1)区域空间发展理论与模式;(2)空间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自学、课堂讨论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经济地域运动论
(自学)
一、经济地域运动的内涵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三、区域空间发展理论与模式
第二节空间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
(自学)
一、集聚与扩散
二、距离衰减原理与近邻效应
三、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第三节经济区划论
(自学)
一、经济区概述
二、经济区类型
三、经济区划
四、区域的定量划分方法
五、主体功能区建设
第四节产业布局论
(自学)
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产业布局理论
三、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与合理性评价 案例: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划研究(1课时)第五章区域分工与合作(6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区域差异理论,区域分工论,区域协调发展论。
本章地位与作用:主要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区域间分工与合作问题。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问题,除了要处理好本区域内各要素相互关系外,还要处理好与其背景区域、相关区域的问题。
本章重点:区域差异测度方法; 本章难点: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了解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2)理解并掌握区域差异测度方法。(3)理解区域差异演化过程。
(4)了解区域差异调控、区域增长趋同。
(5)理解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与选择。(6)理解区域协调发展论。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差异论(3学时)
一、区域差异概述
二、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三、区域差异测度方法
四、区域差异演化过程
五、区域差异调控
第二节区域分工论(1学时)
一、区域分工概述
二、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
三、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与选择 第三节区域协调发展论(2学时)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二、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与评价 第六章城市与区域发展(4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经济区,城镇化与区域发展,城市职能与规模分布,城市体系与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研究特殊区域的发展问题。城市,作为特殊的区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重点:(1)城市的概念与特征;(2)城镇化的概念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难点:城市职能与规模分布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掌握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2)理解城市经济区的内涵与特点;
(3)掌握城镇化的概念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理解城市职能与规模分布;(5)理解城市体系与区域发展;(6)了解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城市经济区(1学时)
一、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二、城市的产生
三、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四、城市经济区的内涵与特点
五、城市经济区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城镇化与区域发展(2学时)
一、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
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三、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城市体系与区域发展(0.5学时)
一、城市空间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
二、城市带理论与点轴开发
三、城市群和都市圈开发
第四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0.5学时)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二、城乡协调发展评价
第七章区域经济政策与规划(4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政策。
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是在学习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之后,理解政府领导者、决策者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背景目的,以及学生评价他人制定的政策,自己尝试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本章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主要类型 本章难点:区域经济布局规划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掌握什么是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主要类型;(2)掌握什么是区域发展规划,了解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3)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内容及实施步骤。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经济政策的含义和作用(1学时)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二节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与选择(1学时)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选择
第三节区域经济布局与规划(2学时)
一、区域经济布局
二、区域经济规划
第八章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4学时)本章的内容:本章介绍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常用的数学方法,数量分析的指标体系、区域经济部门规划的计量模型。
本章地位与作用:通过前面几章的理论学习,要分析实际区域的问题,还需要方法。本章的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就是工具,要求学生掌握,为以后解决特定区域的实际问题提供基础。本章重点:区域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区域发展预测方法 本章难点:区域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区域发展预测方法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掌握什么是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主要类型;(2)掌握什么是区域发展规划,了解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3)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内容及实施步骤。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系统分析概述(0.5学时)
一、区域系统分析基本原理
二、区域系统分析和规划中的数学方法 第二节区域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2学时)
一、区域经济的比较与评价
二、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方法
三、区域评价案例
第三节区域发展预测方法(1.5学时)
一、概述
二、结构化预测方法
三、非结构化预测方法
四、社会经济预测中多模型、多方法的结合
四、习题教学内容与要求
由于36课时的学时所限,本课程不在课堂内设置习题教学内容,所有思考题全部由学生课外完成,由教师安排课外时间答疑。
五、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清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6、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3。
7、谢一地,《政府规制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
9、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科学出版社,2004。
1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2、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13、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4、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5、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6、宋奇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17、朱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8、姚士谋,汤茂林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19、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王自亮,钱雪亚,《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浙江现代化的过程、特征与动力》[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1、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2、唐宇文,《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3、王梦奎、李善同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0。
24、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5、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4。
26、冯之浚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7、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8、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9、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科学出版社,2002。30、邓翔,《经济趋同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1、金明善,车维汉,《赶超经济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1。
32、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3、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4、吴郁文,《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R],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5、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6、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7、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8、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