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清照的再嫁和离婚
关于李清照的再嫁问题
自从赵明诚病故之后,李清照孤身一人陷于战乱之中,孤立无援,既要保全自身性命,又要保全珍贵的文物字画。无奈势单力薄,在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的生活当中,珍贵的文物先后在洪州、剡州、越州三地大量丢失。
这几次文物字画的丢失,带给李清照的刺激非常大。这让她深深地意识到,在这个混乱的世道里,只要自己还是一个孤寡无依的弱女子,那些居心叵测的恶棍就会随时向自己伸出魔爪。在那些强盗、贪官眼中,自己简直就像是个破碎不堪,可以随意掠夺的珍宝馆。惟有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有个比较坚实的靠山,才能彻底摆脱这接连不断的恶梦!
自从赵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就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辗转飘零、居无定所以及孤独悲苦之中。赵明诚去世后或曾留给她一笔遗产,而李清照以知府遗孀的身份,也不至于穷困潦倒到连基本的生活也无法维持。但是,对于李清照这样一个思想与精神世界都非常丰富、敏感的人来说,身心的疲惫,精神的劳顿,以及随时都可能袭来的冷嘲热讽、侮辱诬蔑,都让她更难以忍受。她的身边没有丈夫,没有子女,而年纪已近半百,心中的忧愁苦闷真是无处可以倾诉。
若按当时情况来说,李清照以老大的年纪经年住在弟弟李迒的家中,似乎也不是长久之策。也许,对她而言,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再组建家庭。回想过往,李清照与赵明诚共同度过的家庭生活,高雅、温馨而浪漫,赵明诚虽则不免犯些小错误,但是他们并未因此而分手,他们之间还是那样相亲相近。现在,在这个人心惶惶的世道里,想找个能够匹配的生活伴侣谈何容易,不用说如赵明诚那样志同道合、才学相当的人,就连找个老实人、好人都难!况且又有谁愿意娶个像李清照这样已年近半百、两鬓苍苍、体弱多病的暮年之人?
所以,从李清照当时的情感需求与生活状况来说,的确是需要组建一个家庭。但是,她自己能够找到怎样的伴侣,而对方又如何能接受自己,这就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个人走进了李清照的视线。
这个人就是时任右奉承郎监诸军审计司的张汝舟。张汝舟所担任的这个官职主要负责检查核准军队粮草与俸禄,品级并不高,也就七八品,但责任重大,对任官者的素质要求较高。李清照是如何认识这个张汝舟的呢?
李清照有一封写给当朝翰林学士綦(qí)崇礼的答谢书信,即《投内翰綦公崇礼书》,其中详细叙述了自己与张汝舟结识、纠葛的整个过程,是我们了解李清照这一段经历的重要史料,我们就结合这封书信来看看李清照与张汝舟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在这封答谢书信中,李清照首先用凄楚的笔触自述了她那段时间境遇的悲凉与不幸,以及之所以答应张汝舟求婚的原因:
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意思是说:我自己重病缠身,病情严重到连牛、蚁的叫声都无法分辨,家人已经开始为我预备后事,准备好了封棺用的铁钉与石灰。自从赵明诚去世后,照顾我的只有弟弟李迒和照管门户的老佣人了。就是在这样悲苦的景况下,我才会如此轻率地相信了张汝舟的如簧之言,被他所说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就因为我已经病得将死,而弟弟又老实可欺,所以匆匆忙忙听信了媒人的欺诈之语,在急迫之间,再三犹豫之中答应了这门婚事。
在这短短数行的内容中,李清照连用了几个典故来阐述她凄苦的遭遇。“牛蚁不分”是《世说新语》中的典故,“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晋人殷仲堪的父亲生了重病,听到床下的蚁动,以为是牛在打斗。这里形容李清照当时的病情极为严重。“官文书”暗指张汝舟与媒人共谋欺骗之事。官文书本指授官的文书。典故来自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唐朝诗人王适出仕前,想娶处士侯高的女儿,但侯高声言只肯将女儿嫁与为官之人,因此王适便与媒婆合谋,以一卷普通书籍诈充官文书瞒骗侯高以娶得其女。“玉镜架”用意与“官文书”相同。西晋温峤假托为姑姑之女择婿,并以玉镜台为聘礼,其实是温峤为自己订下婚约(事见《世说新语?假谲》)。
由以上内容来看,最初是张汝舟主动接近李清照的,而李清照最终之所以答应嫁给张汝舟,归纳起来可能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经过两三年孤独的颠沛流离生活的折磨,李清照迫切需要有个家庭、有个丈夫来保护自己,不但是保护自己的身心,也要保护自己手中的文物。尤其是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她当然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考虑。其实,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如果李清照身边有子女陪伴,也许她就根本不会想到在年届天命之年的时候再嫁,因为按照当时的生活逻辑,大多数遗孀都是在子女而不是兄弟姐妹的照顾下度过晚年岁月的。李清照选择再嫁,实是出于无奈。这是李清照接受张汝舟的核心因素。
第二,当时李清照刚刚从失魂落魄的逃亡生活中走出来,身体与精神频频遭到重大打击,特别是在精神上非常的孤独痛苦,而且一度重病卧倒在床,最需要他人的关心照顾,也最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呵护。张汝舟在最适当的时间走进李清照的生活。这是李清照接受张汝舟的关键因素。
第三,张汝舟此人官职不高,政绩也平平,但却极善于表现自己。他在李清照及其弟弟李迒的面前,不但巧舌如簧、花言巧语,而且对病中的李清照极尽体贴、关爱之能事,让这一对单纯、老实的姐弟误以为他是个可以信任之人。而且张汝舟派来的媒人手持求婚的文书,满口信誓旦旦,使李家姐弟相信他将给予李清照一个稳定而温暖的家庭,这是李清照接受张汝舟的重要因素。
然而正式结婚之后,李清照与张汝舟都发现事实并非如他们当初想像的那样。
李清照的闪电离婚
正式结婚之后,李清照与张汝舟都发现事实并非如他们当初想像的那样。
首先是李清照。她很快就发现,张汝舟不仅在学识上、生活情趣上跟赵明诚没法儿比,而且根本就是一个居心叵测、道德败坏的小人,或者干脆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在给綦崇礼的答谢信中,李清照列举并揭发了张汝舟与自己结婚的真实原因,以及他的种种丑恶的劣迹:
第一,李清照发现张汝舟与她结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得到她手中仅存的文物。换句话说,李清照认为张汝舟与她结婚,表面上是关心她、照顾她,其实他的真实目的是要“照顾”“关心”乃至霸占那些文物字画。其实这也难怪,因为赵明诚与李清照在文物收藏方面确实享有盛誉!据说当初赵明诚刚刚去世的时候,宋高宗还曾专门派他的亲信御医王继先出价三百两黄金,试图强行购买赵明诚收藏的文物。后来由于赵明诚表兄谢克家出面斡旋,宋高宗担心舆论批评,这才作罢。
第二,结婚之后,张汝舟发现,自己也受骗上当了!因为李清照手中的文物字画并不像外界盛传或者自己想像的那样丰富,尤其是珍贵珍稀的文物并不多,他心中当然十分失望。然而让他更加失望的是,李清照并不如他想像中那么百依百顺,而且根本没打算将文物字画交由他全权掌管处理。也许有时候她还对自己冷嘲热讽,毫不假以辞色。如此一来,张汝舟再也无法维持婚前温柔体贴的形象,甚至有可能对李清照饱以老拳。
第三,在给綦崇礼的信中,李清照控诉张汝舟对自己拳打脚踢,施以暴力,令自己虚弱的身体、精神难以忍受。她说:“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投内翰綦公崇礼书》)“刘伶之肋”(见《世说新语?文学》)与“石勒之拳”(见《晋书?石勒载记》)两个典故均指备受张汝舟的虐待。她深深地为自己的决定而感到后悔,她说:“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投内翰綦公崇礼书》)意思是:我与这个人实在难以相处,我怎么会在自己的晚年,以清清白白之身,嫁给这么一个肮脏低劣的市侩呢?!她说:“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投内翰綦公崇礼书》)意思是说,我已经被这个满身臭气的家伙玷污了,只求快快离他而去;他对我手中的文物虎视眈眈,为了抢走它们,会因此而杀了我!
我想,张汝舟固然丑陋败坏,但他的目的只为谋财而不是害命,李清照这些话当然是在极度愤怒之下的激愤之语。但我们前面也讲过,李清照从来都不是一个唯唯诺诺、忍气吞声的小家碧玉,而是一个敢爱敢恨、敢于大胆表达自己感情的大家闺秀。按道理,在古代社会,所谓家庭暴力,所谓夫妻矛盾,都属于家丑,家丑是不能外扬的,外扬之后是要遭人耻笑的。但李清照丝毫不在意这条封建社会的潜规则,她的原则是:只要这样的生活是不幸福的,这样的丈夫是道德败坏的,这样的家庭生活是没有感情基础的,夫妻之间是没有共同语言的,那么,这样的婚姻就没有必要再持续下去了!
李清照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要与张汝舟离婚!在中国的封建传统观念中,甚至在目前一些偏远的落后地区,男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后,就算夫妻感情再不好,就算遭受到家庭暴力,作妻子的都只能忍气吞声,怨天怨命。特别是在古代社会,有几个女子敢说:我要与丈夫离婚?!更不要说是在再嫁之后才仅仅一百多天!李清照的这个决定真是石破天惊,令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
中国古代社会,包括宋代社会,传统道德观念特别强调夫妻关系的稳定,强调夫妻之间从一而终,尤其是妻子,所谓“好女不嫁二夫”,即便是丈夫死了,也不应再嫁。至于离婚的主动权,则一直都牢牢地掌握在男性的手中。如果妻子有不道德的行为,丈夫可以休妻。但在宋代社会,士大夫们对休妻这样的行为也大都持否定态度,对于被休掉的女子大都持同情态度。也就是说,在士大夫们看来,离婚这样的事情是不道德的,是有悖于人伦纲常的。既然如此,妻子主动提出离婚,当然就更不为舆论所接受了!
宋代法律明确规定,妻子不能主动提出离婚,即便提出离婚,也必须要由男方写出休书,离婚方能生效。如果只是女方单方面想离婚,那是绝无可能的。比如,宋代学者章元弼娶了容貌秀美的表妹为妻,但章元弼夜以继日地研读苏轼的诗文,对妻子不闻不问,妻子终于无法忍受,提出离婚,章元弼爱苏轼之诗文甚于妻子,便写了一纸休书,俩人于是离婚。
换言之,李清照要主动提出与张汝舟离婚,没有张汝舟的同意,没有他出具的休书,是万万行不通的。
可是,对于张汝舟来说,要是同意与李清照离婚,那自己与李清照结婚不就等于空忙一场?那他所费的这场工夫岂不付诸东流?况且结婚这么短的时间,妻子便提出离婚,对于张汝舟来说,这也是大失颜面之事。所以即便是为了维持基本的尊严,为了最终能得到李清照的财产与文物,也必须将这场婚姻关系继续维持下去。
这样看来,通过正常途径谋求与张汝舟离婚是不可能了。如果是一般女性,这件事情也许就不了了之了。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大不了过着忍气吞声的日子,得过且过算了。但是李清照并不是这样的人,她绝对不能容忍被欺骗被侮辱地生活着!对于赵明诚在生活上、官场上的不良表现,她能够容忍,因为赵明诚的本质并非小人、坏人,更何况她与赵明诚之间有着共同的人生志趣,深厚的感情基础,赵明诚本人也的确是深深爱着她的。但对张汝舟就完全不同了,在李清照看来,张汝舟与自己的婚姻基础就是一场骗局,此人不仅道德败坏,而且行为低劣,为人也粗鄙不堪,这对于李清照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爱憎分明、情趣高雅的女性来说是完全不能容忍的。
那该怎么办呢?
李清照又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她决定状告自己的丈夫张汝舟,告发他“妄增举数入官”。什么意思呢?宋代科举制度规定,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考到一定次数、取得一定资格后就可以授予一定的官职。李清照检举揭发张汝舟,说他的官职是虚报考试次数获得的,这是欺君之罪。
这件案子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据李清照在给綦崇礼的信中所说:“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付之廷尉。”(《投内翰綦公崇礼书》)居然惊动了宋高宗,并由皇帝亲自下令交付司法检察机关予以办理。张汝舟最终被开除公职,流放到广西柳州。按照宋代的法律,如果丈夫被流放到偏远的外地,那么妻子就可以合法地与他离婚,并且可以保留自己的财产。但宋朝法律还规定,妻子将丈夫告上法庭,如果丈夫果真有罪,那么就算作是丈夫自首,丈夫被判处刑罚的同时,妻子也要坐牢两年。
对于宋代法律的这条规定,李清照肯定非常清楚,但即便如此,她依然不顾一切地将张汝舟告上法庭,这也就是说,哪怕自己也要坐牢,也必须与这个坏蛋离婚,可见李清照离婚的决心有多大!
庆幸的是,李清照并没有在牢房里住两年,她仅仅在监狱里住了九天,就出狱了。“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投内翰綦公崇礼书》)在这个离婚事件上,朝廷中有不少高官帮了李清照的忙。比如这位翰林学士綦崇礼,位居三品高位,他与赵明诚算是远房亲戚,正是在他的大力协助下,李清照才免除了两年的牢狱之灾。李清照的弟弟李迒,此时也正在宋高宗身边做官,也应该对这案子有影响力。
李清照还有一门非常特殊的亲戚,这就是当时朝中的权臣秦桧。原来,李清照的父亲一生有过两任妻子。李清照的母亲王氏是李格非的第二任妻子。李格非的第一任妻子也姓王,是宋神宗时期宰相王珪的侄女,与李格非结婚不久就去世了。这位王氏有一个侄女,应该叫做小王氏,后来嫁给秦桧,就是秦王氏。这样算起来,秦桧的夫人与李清照算是表姐妹的关系,李清照比秦桧大六岁,秦桧算是李清照的表妹夫。
我们现在当然没有证据表明,秦桧、秦王氏与李清照有过什么直接的沟通联系,也没有证据表明秦桧等人在这件案子上帮助过李清照。但从常情推断,依靠着这样一种家族的背景,对于案子的顺利解决,尤其是离婚的顺利完成,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现在,李清照终于与张汝舟离婚了,她终于摆脱了这个小人的纠缠。但是李清照再嫁并且迅速离婚这件事情给她的声誉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或者说很坏的影响。何以见得呢?这从当时几位著名诗评家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就能看得出来。
胡仔说:“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才。’传者无不笑之。”(《苕溪渔隐丛话》)
王灼说她:“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碧鸡漫志》)
朱彧说她:“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萍洲可谈》)
晁公武说她:“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郡斋读书志》)等等。
这些评论,都是李清照在世的时候就有的。很显然,这些评论家们一致认为,李清照再嫁并迅速离婚的行为遭到社会的嘲笑,而且肯定算是晚节不保了!
事实上,李清照本人当时也意识到这件事情会给自己造成的消极影响,她在给綦崇礼的信中,说罢一番感激的话语,就不无担忧地说:“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投内翰綦公崇礼书》)意思是说:我自己怎么敢不反省呢?扪心自问,还是非常惭愧的!如果从保全明智的行为与良好的名声来看,我肯定是难逃万世的讥讽,如果因此而败坏了道德名声,那还怎么去见朝野上下的士大夫们呢?至于其他人对我七嘴八舌的冷嘲热讽,也肯定是多得不得了。所以还需要您这样的智者出面说句话,才能制止那些没有根据的诽谤。在信的最后,李清照请求綦崇礼“愿赐品题,与加湔洗。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投内翰綦公崇礼书》)。就是说:希望您能够对我的言行品行多加指点,而我也一定多多吸取教训,完善自我。
看起来,李清照再嫁并迅速离婚的事件,对她本人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非常大的压力,以至于一贯都非常刚强独立的她,也不得不求助三品翰林学士为自己说说话,平息一下沸腾的舆论。
这些都是所谓的负面评论,但是也有不少的学者拼命地要维护李清照的形象,不过他们维护李清照,替李清照辩护的基础,并不是在于李清照再嫁、离婚是正确的,而是认为这样伤风败俗的行为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在李清照的身上。为了论证这个问题,就要列举好些理由,这些理由说起来都令人感到不合情理,甚至有一厢情愿之感。例如:
一、李清照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本人又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她不可能做出再嫁或者离婚的事情;
二、李清照当时年纪已经比较大了,不可能再嫁;
三、李清照与赵明诚感情深厚,她不可能背叛赵明诚,等等。
其实无论是诋毁还是维护李清照名声的人,他们所立足的基本点还是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换句话说,那些为李清照辩护的人就是要死命地将李清照的行为规范拉回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上来,他们觉得那才是他们心目中的李清照的正面形象。
问题在于,在李清照所处的宋代社会,难道女子再嫁或者离婚真的就有那么难吗?难道真的会引起那么大的社会反响吗?真的不被社会所理解吗?不弄清楚这些背景,我们就很难对李清照再嫁婚变的事实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根据相关史籍记载,曾有人问宋代的理学家程颐,贫困的寡妇能不能再嫁?他回答:“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近思录》)司马光也说过:“贞女不事二夫。”(《家范》)这种论调在宋代社会形成一种潮流,对封建时代的婚姻家庭形成很大影响。
但需说明的是,程颐与司马光等人的这种伦理道德理论固然很有影响力,但在宋代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再嫁甚至离婚的现象并没有遭到人们的唾弃与批评,在很多情况下,还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同情。
比如,程颐的父亲程珦不仅同意自己的外甥女再嫁,而且还积极主动地为她操办婚事。程颐在怀念父亲的文章中对父亲的这种行为大加赞扬(见《近思录》卷6)。就连程颐本人,对侄儿媳妇改嫁的事情也是默许的。
再比如范仲淹,他本是遗腹子。母亲带着他再嫁朱姓人家。范仲淹从不隐瞒自己的出身家世,做官之后很善待朱姓子弟。范仲淹的儿子范纯祐早死,范仲淹便将守寡的儿媳妇嫁给弟子王陶。范仲淹还用俸禄建立范氏义庄,资助贫困家庭解决婚姻问题。在《义庄田约》中,他规定,女子再嫁的费用与男子娶妻的费用相等。
还有王安石,他的儿子王雱有精神分裂症,对妻子儿子很不好,王安石很同情儿媳妇,专门找了一个中意的人家,将儿媳妇庞氏改嫁到那一家人家去。
至于宋代皇室中改嫁再嫁的事例也不少。
我们之所以列举了这么多著名人物的事例,就是想要说明,在宋代社会,再嫁改嫁固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骄傲的事情,但也绝对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遭到社会普遍的歧视、唾弃与批判。与理学家们严厉的理论约束相比,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对再嫁改嫁的女性更多的持一种宽容与同情的态度。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批评李清照呢?说起来,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当时很多封建士大夫的眼中,李清照这个人与她的作品一样,都是有一种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风格,表达感情更是无所顾忌。这种特立独行似乎与李清照的家庭出身、个人身份不大符合,也不符合儒家学者对传统女性美德的要求,比如贤淑端庄、温柔顺从、息事宁人。李清照的缺点就是太有个性了,太有才华了。宋人王灼的话最具有代表性,他不仅说李清照再嫁又迅速离婚这件事没有节操,而且接着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碧鸡漫志》)也就是说,李清照的文学作品标新立异,风格出奇,街头巷尾的市井语言尽入词中,自古以来士大夫家中擅长文学创作的女性当中,还没有见过像她这么无所顾忌的。
第二,李清照前半生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非常幸福、完美,几乎集合了天下对美好爱情婚姻生活最美好的想像,然而后来与张汝舟的爱情婚姻却又几乎集合了天下对丑恶婚姻家庭生活最愤怒的诅咒。再加上赵明诚不同凡响的出身,李清照父辈的品德修养,就显得李清照的这个再嫁离婚官司特别刺眼。换句话说,在宋代社会乃至整个古代社会,像李清照这样特立独行的杰出女作家本来就不多,再加上与赵明诚夫妻恩爱、志同道合的生活,加上丈夫去世之后,无子无女,孀居三年又再嫁,再嫁后仅仅百余日便状告丈夫,然后迅速离婚,所有这一切都集中地发生在李清照一人身上。又怎会不引来如蝗的铄金之语呢?
但我们也正是通过这些诽谤诋毁以及同情者的辩护维护,才更为清楚地了解了李清照的人格与个性。她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不墨守成规,有着独立个性思想,决不向困难与不幸低头,坚强地走自己道路的女性作家。正因为有这些特点,所以她的文学作品才能永远闪耀着个性鲜明的光辉,才能够在大家如云的文学史长河上发射出耀眼的星光!我们不把她刻意看作反对封建腐朽伦理观念的先行者,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李清照在婚姻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果断的行为,坚定的态度,为追求幸福义无反顾的精神,为摆脱痛苦家庭生活而无所顾忌的精神,就是在现代生活中,就是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人都很难做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清照自然成为我们心目中反封建礼教束缚的伟大女性。
其实,从现代性爱与家庭观念来看,一个女性,在丈夫去世之后,当然有权利再次追求自己的感情生活、家庭生活。而当一个女性发现自己的感情生活、家庭生活并不适合自己,并不幸福的时候,也有权利结束这一切。如果为了维护所谓的道德准绳,就强求女性一辈子守寡或者厮守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并标榜这样的行为为模范的妇道,这才是对人性最大的戕害。当代诗人舒婷在诗中写道:“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神女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清照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原则甚至具有现代爱情的意义。但这或许也正是生活在宋代的李清照感到痛苦与孤独的地方,是一个伟大作家在精神上最为痛苦与孤独的地方。
说罢李清照再嫁婚变的来龙去脉,却引起我们的另一番思考,那就是张汝舟是否真如李清照所指控的如此不堪,而李清照是否也真如她自己所言受到如此不人道的待遇?产生这个疑问的原因在于:所有关于李张二人婚变的记录、描述都来源于李清照一方的单面陈述,张汝舟一方没有任何的陈述记录。这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民事诉讼的原则来看,这是不正常也是不公正的。退一万步讲,即便张汝舟真的不堪,而李清照遭到非人道的待遇,从普通家庭生活矛盾的角度,而非李清照激愤的角度,我们有无可能对他们二人的家庭情感生活作另一番推测呢?
李清照是个才学高超、敏感多情的女子,是个爱憎分明、个性独立、不畏权势、富有见识的女中英杰。她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自小环绕在她身边的皆是学识涵养为一时之选的学者鸿儒。嫁与赵明诚之后,因与赵明诚才情匹配,夫妇擅朋友之胜,越发让她以知书达礼、情投意合、谈诗论画、两情相悦作为家庭夫妻之间的应有之义。但在赵明诚去世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她在生理上“因疾病,欲至膏肓”,生活上“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内心的孤单寂寞,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张汝舟的巧言善语等,让她对这第二次婚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与想像。
但在婚后,她才发现张汝舟的人品才智均无法与自己匹配,加上封建社会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本来就不高,那张汝舟本来就不是一个怜香惜玉之人,也谈不上精通诗词书画,更不会月下煮茶论道,对李清照自然不会投其所好,甚至有可能摆出大家长颐指气使的面孔,李清照又如何能够感受渴望已久的幸福、亲情?至于张汝舟觊觎金石文物,我想他既为凡夫俗子,内心可能认为既然娶你李清照为妻,对于那些金石文物字画,我也自然拥有一定的发言权与处置权,至少是我们彼此共有的财产。殊不知在李清照心中,这些金石字画比性命还要重要,只因那是她与赵明诚间仅余的爱情信物,历尽劫波方得保全一二,岂能任由张汝舟指手画脚?而在张汝舟看来,与李清照结婚即便不图谋文物字画,至少能够在家中说一不二,为所欲为。殊不知李清照个性刚强独立,凡事都有主见,自己根本无法左右她的言行。文物字画既不可得,家中一应事务也不能完全做主,自己粗鄙的言论行为也许还曾遭到李清照的冷嘲热讽,这对于五十岁左右的张汝舟而言也难以忍受。
由此看来,两人在思想情趣、生活观念、对对方的期望等各个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两人之间龃龉争吵甚至打闹势必难免。想那李清照对着家翁、当朝宰相,尚敢发出“炙手可热心可寒”那样直言不讳的讥讽,对着你张汝舟的所作所为,心中既然有“牛蚁不分”之恨,“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之叹,又岂能不大发议论?那张汝舟本是个粗俗之人,己意未遂,本来就意气难平,又怎堪如此冷嘲热讽,遂有“遂肆侵凌,日加殴击”之实。这样看来,二人的离异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如果换作他人,甚至对于张汝舟自己而言,也许争吵打闹到老也不会离婚,但对于李清照,这却是万万不能忍受的痛苦,从这一点来看,李清照无疑是个爱情的理想主义者。
当然,这一番另类角度的推测、揣测完全是基于一般普通家庭的矛盾而论,并无任何孤本秘籍作证据,也许完全不符合李张二人婚姻的历史真实,只能算作是题外之话。但是结论却不会相差太远:李清照、张汝舟的婚变事件只能说是造化弄人,终至两败俱伤。而李清照对理想爱情婚姻生活的最后一次幻想与期许也终究归于失败,但我们后人也正是通过李清照晚年的这一次婚姻的悲剧,窥见李清照的爱情理想、婚姻理想、生活理想。
现在,李清照离婚了,她又不得不住在弟弟李迒的家中,那她今后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状态?晚年的李清照,在经历了这么多次生活的打击与挫折之后,还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吗?
(摘自《康震评说李清照》)
第二篇:李清照
李清照兼有“婉约”、“豪放”之长,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正如清代沈曾植所说:“堕情者醉芬馨,飞想者裳其神骏”。
下面。先大致勾画一下李清照词风的发展脉络。当我们细读了《漱玉词》并陶醉在其意境之中时,不禁令人联想起词人在其一生的不同阶段中构思的几幅画面:
第一幅是生机蓬勃、洁白隽美的,展翅飞向蔚蓝天空的“鸥鹭”形象:“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在生机盎然,饶有情趣中展示了词人峭拔飘逸的高秀风标。这多少标志了词人少女时期闺阁词的明快俊逸的风格特色。
第二幅是在微风中瑟瑟怜人的“黄花”形象:“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婚后的幸福生活和难以拂去的相思离愁,使词人比起少女时代增添了益发绵邈的情思和深微细腻的刻划。这多少标志了词人在少妇时期爱情词的深婉清丽的风格特色
第三幅是搏击长空、雄健飞动的“鹏鸟”形象:“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乍看起来,这太鹏的形象与体态纤弱的女词人相去太远,然而却深刻地表现出她飞扬凌厉的离远精神境界,显示了她述怀词的豪放遒劲的风格特色。
第四幅是在“乍暖还寒”的凄清时节,受秋风冷雨敲击着的残败的“梧桐”彩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靖康之变”后,词人饱经沧桑,辗转忧患,多用极平淡的语言和顿挫的笔触,描摹心中难状的凄苦和思乡念国之情。这多少标志了词人后期词的凄丽沉郁的风格特色。
从以上几幅画面中,大致可以看出李清照词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发展的脉络。其词既有“婉丽”,“飘逸”的一面,也有“豪放”、“劲健”的一面。能刚能柔,纵横如意。这里,据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分前后两期淡谈她的词的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李清照的前期,主要是指她在少女、婚后的一段时间。这是她生活较安定、专门研究金石,从事创作活动的时期。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在官宦兼文人之家。父李格非是宋代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母王氏也善诗文。家庭的熏陶使她从小酷爱文学。由于早年这种优雅、闲适的生活环境和少女熠熠闪射的不凡抱负及性格特点,构成了她婉秀俊逸的词风。她的一部分抒写少 女心情的词,较明显地表现出这肘期风格特色。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频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怨王孙》
这两首词,写出词人对美好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幸福的执着追求。《如梦令》捕捉了生活中一次荡舟活动的生动景象,通过 “误入”、“惊起”等动态的描绘,写的只是一刹那间美的感受,却是这样曲折尽意,在活泼而富于情趣中显示出清雅隽逸的高秀风标,洋溢着姑娘郊游的欢乐,同时也披露了女主人公开朗、坦荡的胸怀。天色已暮,荡舟归来,小船“误入藕花深处”,但她还要乘着酒兴“争渡,争渡”,直到“惊起一滩鸥鹭”方休——多么执劫、可爱的性格!《怨王孙》则以白描的手法,描绘秋光的可爱,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具有诗情画意般的耐人寻味的意境。结句更是功力不尽,情致四溢,将鸥鹭人格化,一个“恨”宇,便点破女主人公酷爱大自然,流连忘返的心情。这里,“鸥鹭”成了女主人公的化身,她象鸥鹭一样,醉眠在沙滩上,熔化在“无穷好”的“山光水色”之中。晚唐五代至北宋以来,词人写秋,一般都是悲秋伤时。每到秋来,长林落叶,四野飘风,转眼天地便是一片苍黄。秋风习习,新寒入,“偶赏秋景,就会有一种爽然若失之感。因此,好景无常的凄凉悲伤便常出现在词人笔下。而李清照这首《怨王孙》却生机蓬勃,在轻快的节拍中传达出她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率直的性格。这两首小令活泼、跳脱,以清新流畅的语言和优美动人的韵律构成飘逸秀美的意境,使词人流丽明快俊逸清朗的词风得到充分显示。此外,象《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浣溪沙·小院闻窗春色深》等也写得淡洁、疏朗、清新、自然,言有尽而意无穷。
但李清照身为封建时代的妇女,只能被束缚在狭窄的“寂寞深闺”之中,不得侧身于广阔的社会天地,虽有杰出的才学和非凡的抱负,却不得施展。即使是郊游荡舟,寒食斗草,蹴荡秋千的少女乐事,也只能偶然为之,这便给她带来了说不出的苦闷,因而就决定了她的闺阁词也不尽是轻快活泼的,也有淡愁如烟的:
昨夜雨疏凤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小令摄取了一回晨起的对话,主人问得极有情,卷帘人答得极淡,从而跌出”知否,知否“,口气宛然。结句尤为语新意篙,只”绿肥红瘦“四字,便摄得海棠之魂,把摧残了的花和女主人惋惜的情态活现出来,一缕淡淡的愁思流露在字里行间。清代刘熙载说:“小令难得变化。”李清照却在极短的小令中,大胆采用对话的新颖形式,又赋于海棠以人格化的体态,景真情浓,颇为形象。题材并不大,然状物抒情不落樊篱,秀句似乎是信手拈来,显示了她清丽婉秀的风格特色,这与她描写少女乐事的流丽明快的词风又有些细微差异。如果说李清照,后期的长调愈唱愈妙,风格超绝,那么她早期的小令就已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她自觉学习和继承了晚唐五代以来婉约派的传统手法,并酿取前辈诗人之长,因此,她的小令有李白之飘逸,李煜之真率,秦观之情韵,民间词之清新,形成女词人自己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闺阁词尽管各有特色,但它们却共同反映了她少女时期的词风:风神摇曳,俊逸洒脱,于淡宕的韵味中表现出她热烈多情、旷达豪爽的个性。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她生活在幸福美满的艺术家庭中。她与丈夫才学匹敌,志同道合。但这对伉丽相爱夫妻常有的暂短别离,又深深浸染了这位钟情女词人的玲珑剔透的词心。她无所顾忌地大胆披露自己的真挚爱情。”宠柳娇花“牵动她的情思;”征鸿过尽“引动她的心事,瑟瑟黄花惹起她的自怜,这种生活和感情较明显地影响了她词风的变化,由少女时期的明快俊逸变为深婉清丽。体裁上也由小令逐步发展到慢调。在表现手法上,一方面继承了李煜纯真、自然的传统,汲取其”神秀“的气韵;另一方面又吸收了秦观笔情浓致,意境浑融的优长,写出了不少爱情名篇,如《醉花阴》:
簿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开头用顿挫之笔振起全文,整整一天,都拂不去簿雾浓云般的愁思。香炉的袅袅轻烟,更使愁上添愁。佳节重阳,情思更切。缕缕愁思无计可消,只得对菊独酌。渐天已黄昏,酒不解怀,无奈袖着菊香转向帘内。到此笔锋一跌:”莫道不消魂“,似要峰回路转;然而却是跌中急下,陡起奇笔:“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可谓神来之笔,明写随风瑟瑟的黄花,实 表“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说破情而情愈深,真乃蕴藉之极。写法上,寓情于物,使意境深徽。令人浮想联翩;语言上,流转如珠,余鞠悠然,充分体现了李清照爱情词清丽深婉的风格。
《一剪梅》也是抒写爱情的佳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 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 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上片用秀美的语言铺成工巧、绚丽的画面,百宝流苏的绮丽,行云流水的空明。过片似主人公娓娓自述,轻轻叹息,情思绵邈,意境深远。此词颇得李后主遗风。李煜《相见欢》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清照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二人写离愁别恨有同工异曲之妙。王国维曰:后主粗头乱发,不掩国色”,李清照则是秀句天成,淡妆绝色。此外,象《凤凰台上忆吹箫》、《念奴娇·萧条庭院》等慢词也是传颂一时的爱情名篇。这些爱情词构思上新颖巧妙,迂回曲折,写法上,有的是淡抹轻匀,笔调空灵含蕾;有的则是重笔点染,感情热烈真挚;有的又是回环复沓,一唱三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语言上锤炼得十分优美,秀逸,读来齿颊生香。总的说来,李清照的爱情词比起她的闺阁词来又有提高。早期的小令飘逸有余而蓄势不足;淡泊有余而深婉、工稳不足;结构章法也略显平板。她的爱情词在保持愿有优点的基础 上,又吸收了柳永词的优长。她的《词论》虽批评柳永:“辞语尘下”却十分称赞柳永“变旧声作新声,(指创慢调)。李清照不少抒写爱情的慢调,显然是汲取了柳永叙事的层层铺叙、结构的开合转折、抒情的细密之长,发展并创造了多种表现手法,因而,她的爱情词飘逸,明快的一面淡泊了,而深婉、沉稳的一面变浓了。题材的开拓并不大,然用语更加超绝,意境更为幽邃,抒情更细腻感人了,风格渐趋纯熟。
大凡风格成熟的作家,都是反映生话的多面手,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的词既有清丽深婉的一面,也有激越慷概的一面。在她前期的作品中,就有这样一首风格独特的佳作: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 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开头两句,凌空起势,春云舒卷,迷蒙晓雾,境界开阔而深邃。随着词人的健笔。把人带到朝晖夕阴的浩茫宇宙。人们仿佛看到词人驾驭着理想的帆船,在奇景中神游,词人的梦魂悠然出壳,飞往帝所。
天帝似乎也被她执著的追求精神所感动,殷勤问其所求。词人答道:道路漫漫无际,日月如梭逝去,我渴望做一番有益的事业,不满足于创造一些惊人的诗句,虚度年华。我多想化作一只大鹏,随风直上,在广阔自由的理想天地中振翮翱翔呵!全篇用浪漫圭义的手法和超雄笔势,展开奇丽的幻想,创造出阔大深美的意境。此词的”豪放“之风可与苏东坡争胜,而其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想象之阔,造语之奇,又都有其独到之处。作者显然是继承了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传统手法,吸取了苏轼豪迈气势。这首词一改词人闺阁词、爱情词的俊逸深婉而为倜傥多姿,它以豪迈清逸之气,壮阔飞动之风,洗尽绮罗香泽之态。从这首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清照词风的另一特色,豪放遒劲。
前面说过,李清照早期的词兼承李煜、秦观之长,但这首词的词格却远远超过了他们。李煜的最高词格不过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最佳意境也只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前者抒发亡国之恨,后者抒写真挚之爱,比起晚唐五代及北宋其他婉约派词人来,词格不算不高,意境不算不深,但我们总可以感到,以遒劲豪放而论,李清照是胜之一筹的。由此可见,尽管李清照前期的词风接近李煜、秦观,但由于她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生活环境,有作为封建时代知识妇女锐感到的精神苦闷,更重要的是,她有不凡的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率直的性格、豁达的襟怀和高雅的审美情操,所以即使是她前期的词,也肯定与温、韦、冯、李、晏、秦等婉约派词人有显著的不同。这正是李清照与婉约派词人的重要区别。象《渔家傲》这样龙腾虎掷、雄姿逸飞的词篇很难出于秦观笔下,也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所写不出来的。
但由于生活范围所限,李清照早期的词,题材毕竟是比较狭窄的,致使大部分词的笔力终显纤弱些,清俏婉秀有余,而气韵波澜实有不足,往往只从细针密线处下手,而没能做到一气鼓荡,开合从容。
李清照的后期,即南渡之后辗转流离时期的词作。“靖康之乱”后,李清照的生活屡遭变故:国破家亡,珍藏被焚,离家南渡,又猝然丧夫,其间,又遭诽谤、盗窃,还有所谓”玉壶颁金“事件,使得这位无依无靠的嫠妇惶惶不可终日。惨痛的打击与磨难一桩接一桩摧残着她,然而也锻炼了她,造就了这位杰出的女词人。南渡之后,她从”盐絮家风人所许“的大家闺秀沦为”流 离遂与流人伍“的难民,这使她接触到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把个人的命运与广大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她对偏安江左一隅、不思恢复中原的南宋小朝廷表示极大不满,对辱国求和、觍颜偷生的奸佞小人深恶痛绝。总之,这是李清照生平的最大转折时期,也是她独特的艺术风格经过生活的磨炼和艰苦的艺术实践得到充分发挥而名篇迭出的时期。由于时代和个人境遇的骤变,很明显地影响了她词风的变化,从早期的明快俊逸、深婉清丽一变而为凄丽沉郁。宋高宗五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写了一首《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己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
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 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上片首句写眼前所见:狂风摧花,落红满地,一片凄清。次句写主人公神态:迟至日暮,犹懒梳妆,心绪凄惶。寥寥十二宇,极写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抑郁含蓄,包含着极大的容量。
三、四句由含蓄委婉转为纵笔直抒,节奏低沉顿挫,如泣如诉,倾吐出胸中无限哀苦。这衷苦是痛绝的,或是山河破碎之悲,或是猝然丧夫之痛,这与她早年和丈夫的生离之愁是迥然不同的。下片前两句,象是宕一闲笔,虚拟了想要去金华胜地荡舟的愿望。词人早年是非常喜爱游山玩水的。”淡荡春光“之时,她蹴秋千,赢斗草;盛夏,她荡舟”争渡“,”秋已暮“之时,她观赏秋景,流连忘返;冬季,”每值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此时,来到金华胜地,怎能没有泛舟双溪的想法?但紧接着却用“只恐”二字陡然一转,急跌之中奇语突现,以舟轻衬愁重,设想新奇形象,明明是”人比黄花瘦“,却偏偏说”载不动“,可见她的哀愁之深笃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全词的基调是凄惋的,但细细品味,于凄惋之中却不失刚劲之气,于沉郁顿挫中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受。体裁虽然采用的仍是短调,但与早期的小令相比,写法有很大的改变,词人以沉郁、急促的声调,决然、顿挫的语言,描摹心中难状的凄苦,构成动魂摄魄的艺术境界,显示出凄丽沉郁的风格特色。
李清照后期的词,题材上有很大开拓,尽管她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词应言情。她后期的词也不象她的诗那样直言不讳地倾诉她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南宋统治者的谴责,但词中也鲜明地表达了她对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切和克复神州的愿望,当是无疑的。题材的开拓必然也会影响其词风的变化。她倦怀国家,眷念着失去了的北方故土。如:“故乡是何处?忘了除非醉”。“永 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表现了词人对沦陷敌手,惨遭蹂躏的中原故乡的深切怀念;于深沉之中回荡着激越悲壮之气,显示出她后期词风中”沉郁“的一面。又如,”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则是交织着离乱之痛和亡国之恨的于清婉之中时见苍凉,显示出她后期词风中“凄丽”的一面。特别是《永遇乐》、《声声慢》这两首长调,写得更是抑扬顿挫,诧傺悲凉,具有使人颤栗的艺术力量,标志着李清照创作上的重大突破和艺术风格的新发展。下面就其晚期词作中的奇葩《声声慢》来试看她的风格特色。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采用一些十分平淡的口语,摄入淡酒、寒风、哀雁、黄花、梧桐等形象,构成一幅阴沉凄惨的画面,描摹出词人一天生活的实感和心境。上片起笔便劈空而来,连用十四个叠字,且属齿音,如一串哀婉的叹诉,把凄惶的心情,悲凉的景况倾诉出来,下片又续以双声字“点点滴滴”写尽词人在梧桐细雨中的茕独凄凉之感,真所谓“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以上两处叠字的使用,实是李清照的一大创造,若无高深的艺术造诣和大刀阔斧的气魄是决然写不出这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奇句来的。上片“乍暖”两句收束一串叠字的叹喂,拓开笔势,细致描摹一天的寂寞生活和凄惶之感:清晨,寒风袭人,心境凄清,使人寒彻肌骨。愁绪难遣,只得借酒浇愁。然而三杯两盏淡酒,又怎能遣去这境之凄清,人之凄惨?正当此际,空中掠过一群征鸿。它们的蓦然闯入,更牵动主人的乡思之情。这刚从北方飞来的大雁,看去似是“旧时相识”,它们尚且能够北去南来自在飞,而自己却是孑然一身流落异乡,怎不令人落魄伤怀?下片直承上来,仰面秋风寒雁渡,不忍望征鸿过尽,权且观看眼前,却是俯首满目凄凉景:残败的黄花飘零满地;再看自己,历经国破家亡的变故,早已“憔悴损”。花不堪摘,人不堪戴。想当年与丈夫惜别,曾吟人比黄花瘦,但那离愁之中却含有甜蜜的回忆和重逢的希望。而如今,山河破碎,丈夫亡逝,无家可归,只落得“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的晚年。急风欺人,酒不解怀,雁逢旧识,残菊添愁,远 望近看,这一切都徒增痛苦,只有守着窗儿,独自捱着这难熬的光阴了。“怎生得黑”,这一“黑”字的险韵押得沉稳妥贴,读之更让人寡欢。捱到黄昏,冷风裹着细雨,点点滴滴打在枯黄的梧桐叶上,这真是雨打残桐不忍闻,说不尽的凄苦酸楚呵!结句一个“愁”字的慨叹,收束全篇,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词人无限痛楚的抑郁之情。李清照晚年,饱历沧桑,迭经忧患,思想境界愈益深沉,词中要表达的内容比较复杂。所以她后期的词作,多用长调,顿挫凄绝,章法相摩相荡,开合抑扬,从容自如愈唱愈妙。她精心选用《声声慢》这一长调,有意押仄声韵,且多用齿声字,笔力遒劲,境界逼真,加以急促、低沉的节拍,表达出词人晚年凄苦哀绝的心情,使人读后不禁涕泗交流,唏嘘不已。这首词充分展示了她凄丽沉郁的风格特色。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在两宋词坛上,李清照纤尘不染的词品开辟了新的蹊径。她的许多优美感人的词篇至今仍有隽永的生命力,尤其是她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超绝的艺术技巧,更是给我国文学宝库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第三篇: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2):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
89年版)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四库提要》)
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
也。(《词苑丛谈》)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
谓奇矣。(《白雨斋词话》)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同上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首一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鴃。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临江仙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
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殢人娇
後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
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此首一作无名氏词,见《梅苑》卷九)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孤雁儿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
□□金锁,管是客来唦。
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
能留否?
酴醿落尽,犹赖有□□。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龙娇马,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原缺字)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後,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多丽
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长寿乐
南昌生日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
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第四篇:李清照
李清照
摘要
中国五千年第一大才女,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女子可望其项背,出其左右,琴棋书画无不精通,爱好收藏,其词清新俊逸,擅长白描,善口语,风格独特,且颇有造诣。年轻时候,生活优裕,爱情美满,然中年以后,邃遇战乱,颠沛流离,更加夫君遇难,无疾而终,晚景颇为凄凉,郁郁而终,令人扼腕,然细想之下,若无此起伏跌岩之经历 怎初次千年之绝唱(1)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戚戚惨惨切切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的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3)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罩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4)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真渡真渡
惊起一滩鸥鹭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七日星期二
第五篇:李清照
先导篇:品词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欲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身世背景简述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一、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锦衣玉食、吟诗颂词的安逸人生。她的许多闺房诗词以感情细腻、辞藻清丽而闻名一时。这一方面得自家传。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清照自幼聪慧,在父亲的培养熏陶之下,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美满的爱情和家庭为李清照的创作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婚后,夫妻恩爱,伉俪情深,一起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整理,共同见证了东京汴梁的繁华岁月。
1、走向自然,眷顾花草
作为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并没有把自己完全封闭在闺房之内,而是常常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丽,以拓展胸襟,陶冶情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流传甚广的《如梦令》真实描绘了李清照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年华。“沉醉不知归路”、“惊起一滩鸥鹭”,既写出了少女轻松活泼的心情,也映衬出李清照“学诗漫有惊人句”的才情。
2、琴瑟和谐,伉俪情深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同样出身士大夫家庭的赵明诚。两人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婚后生活非常甜蜜。赵明诚当时21岁,正在太学读书,因此与新婚妻子聚少离多。
独守家中的李清照不免心生闲愁,常常写词寄给赵明诚,诉说相思之情。《一剪梅》、《醉花阴》等婉约柔美的佳作,就是在这段时间创作的。
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酷爱金石研究,为了收集字画、书帖、古器等不惜倾其所有。李清照对赵明诚的这一嗜好非常理解和支持。她平日荆钗布裙,千方百计地缩减支出,将省下的家财用来支持赵明诚的金石考据事业。久而久之,李清照也对金石考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与赵明诚一道搜求古文奇字,共同鉴赏、校勘,倒也乐在其中。
二、物是人非事事休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沉醉不知归路”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陪伴她的只余下无限的愁苦。赵明诚死后,李清照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为他营葬,后因身体不支,一病不起。重病之中,支撑她活下去的信念就是达成赵明诚未竟的心愿,写完一本会聚夫妇二人考据成果的《金石录》。
人生命运的剧变,也引起心境和词境的变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失去了丈夫,她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往日的一切都失去意义和亮色。往日大雁带来的是丈夫的温情与慰藉,如今见到大雁,引发的是绝望与伤心;从前见菊花,虽人比花瘦,但不失孤芳自赏的潇洒,而今黄花憔悴凋零,则隐含着生命将逝的悲哀。从前轻盈妙丽的望夫词如今变成了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了灰冷凝重。这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据史料记载,李清照在病中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在颠沛流离之中又遗失了许多收藏珍品,生活得极其窘困。这时,有媒人给她介绍了一位名叫张汝舟的书生。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李清照在动荡的时局中很难生存。在饱尝了人生的艰辛后,她渴望有所依靠,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于是,她在媒人的安排下见到了张汝舟,感觉他是个举止得体的君子,便嫁给了他。这一年,李清照49岁。谁知,张汝舟本是个贪婪自私的小人,他迎娶李清照,并不是为了与她相互扶持、安度晚年,而是为了霸占她手中的珍贵文物。这些由李清照与赵明诚共同收集的字画、古器等珍品,可谓价值连城、举世难求。张汝舟为了得到这些宝物,先是对李清照甜言蜜语,遭到拒绝后就凶相毕露,对李清照百般虐待折磨。忍无可忍的李清照毅然决定结束这段婚姻。
在古代,只有男子休妻,女子是不能随意提出解除婚姻关系的。无奈的李清照不得不向官府提出诉讼,检举了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虚报考试次数以求得官职)的行为,并要求与张汝舟解除婚姻关系。依照宋代法律规定,妇女起诉丈夫,即使罪状属实,也要坐牢两年。而李清照仍然告到了官府,可见决心之坚、勇气之足。官府最终判决张汝舟罪名属实,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后入狱。后来,李清照的亲戚翰林学士綦崇礼得知此事,出面帮她疏通,李清照才得以于入狱九天后被释放。
二、欲将血泪寄山河
如果说改嫁之痛是李清照晚年的第一个悲剧,那么国仇家恨则是伴随她后半生的另一块心病。在南方漂泊的日子里,李清照一刻也没有忘记故土,没有停息忧国忧民之心。作为一个闺阁女性,作为一位婉约词人,李清照有此爱国之心是难能可贵的。
赵明诚死后,朝廷传出赵明诚曾送给金人一把玉壶的谣言,使李清照大为惊恐。原来,在赵明诚病重期间,友人张飞卿曾带一把玉壶来看望他,此事不知为何被误传成“通金”。为表明丈夫的清白,李清照决定将夫妇二人收藏的所有珍品都进献给朝廷。于是她追随宋高宗赵构逃亡的路线南渡,经越州、明州辗转至奉化、台州,后来又从温州返回越州。流亡途中,李清照所携文物珍品被金兵、盗贼甚至官兵盗走大半。建炎四年(1130),宋徽宗看到人多不易逃跑,下令遣散百官。李清照看到一国之主只顾自己保命,心中无限失望。她最终没能追上皇帝,进献朝廷的愿望终究没有达成。
绍兴三年(1133),宋高宗突发奇想,提出派人赴金看望宋徽宗、宋钦宗,并与金谈论议和事宜。满朝文武听后没有一人敢去,这时,韩肖胄自告奋勇向宋高宗请命。关心国事的李清照了解到此事后,心潮澎湃,满怀豪情,提笔写下一首长诗赞颂韩肖胄的义举。其中,“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一句尤为感人肺腑。第二年,金兵南犯,宋高宗再次弃都而逃,李清照流亡到金华避难。皇帝的软弱、朝廷的无能使她心灰意冷,愁容满面。当有人请她去双溪泛舟时,她惆怅地写下了千古传唱的《武陵春》。
后世鲜有人知道,李清照与宋朝的权臣秦桧有亲戚关系,她与秦桧的夫人是表姐妹。然而,李清照与他们从不往来,即使是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踏进秦家半步。
四、怎一个愁字了得
风烛残年的李清照孑然一身,心灵的凄苦“怎一个愁字了得”!她平日里做的无非两件事情,写词和完成《金石录》。李清照有一位姓孙的朋友,生有一个女孩,天资聪慧。李清照十分喜欢,便对这个女孩说,愿意将自己毕生所学传给她。谁知这个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听后,不由得凄凉万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她的满腹才学得不到价值的体现,甚至得不到承认。这让李清照在形影孤独之外,更添一份心灵的寂寞。
不久,李清照终于完成了倾注毕生心血的《金石录》。此时,丈夫的心愿终了,离愁别绪涌上心头,李清照吟出了那首催人泪下的《声声慢》,勾勒出一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晚年。
约73岁时(卒年不详),李清照走完了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后人将李清照的词结集为《漱玉词》,尊她为一代词宗,并在她的家乡建起了李清照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