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活动课”的开展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3:2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活动课”的开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活动课”的开展》。

第一篇: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活动课”的开展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活动课”的开展

【摘要】:地理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学科课程无法代替的。长期以来,由于初中地理课不列入中考考试科目,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副课”。我们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认为,地理活动课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只要我们把握特色,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注重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给孩子们自主的空间,给孩子们竞争的天空,给孩子们反思的机会,就一定能使活动课成为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平台;以适应激发学生智慧火花和创新思维的创新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特色 自主 反思 合作 创新

地理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学科课程无法代替的。长期以来,由于初中地理课不列入中考考试科目,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副课”。再加上部分地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使许多学生对地理课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地理新教材的课后练习都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题材广泛,活动方法多种多样。通过活动课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也为初中的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我谈一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开展活动课的:

一、开展活动课必须把握特色,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新教材里安排了许多地理活动课,开展地理活动课,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结构,精心设计每堂活动课的内容,使地理活动课具有三大特色。

1、趣味性。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活动课是一种新的课型,它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观刺激、吸引学生,能克服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感,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内容丰富多彩,有形、有声、有物,增加趣味性,发展能力。寓智于趣,寓学于乐,使学生在宽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开展活动,获得新知识。例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报刊杂志,不定期编辑地理手抄报、墙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谈“热点”问题(中东和平、气候异常、环境保护、臭氧空洞、经济一体化,东南亚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危机等)

2、知识性:地理活动课应以教材为基础,适当拓宽、延伸和深化,即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落实于教材,二者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加深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地理活动课有时可以是地理单学科的,有时也可以是多种学科的综合,集地理学科与相关学科为一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组织兴趣小组,如天文观察、环境监测、乡土调查、地理摄影、教具制作等,经常组织地理知识竞赛。

3、实践性:地理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已的活动。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积极参与,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表现机会等等,利于表现,利于突出个性和特长,为教师进一步开展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同时,学生自主自立能体现其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开展地理活动课,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例如:在学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后,我准备了一节活动课

耿镇交通发展情况调查

(一)、教育目的:

1、了解耿镇地区交通道路的建设发展情况

2、了解耿镇地区道路的分布情况

3、理解道路建设对耿镇地区人文、经济的影响

4、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5、进行爱我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二)、教育方法

1、讨论法

2、调查法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调查

每班分两个大组,一个大组可分若干小组。确定组长1名,副组长2名(即小组负责人)。教师指导、协调。

①、第一组通过对乡上有关部门的访问、调查,以及实地考察,查找资料等途径、编制耿镇乡交通平面图,包括村庄、道路、绿地、还有其他用地,指向标等,并制成幻灯片和打印成文。

②、第二组调查道路建设使用情况.包括道路建设的材料,厚度、宽度、长度、作用、使用情况等,并制成幻灯片和打印成文。

2、课堂讨论

学生课前调查结束后,进行课堂讨论

(1)对调查内容进行讨论。

①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调查记录. ②各组由一名学生重点发言。

③其他学生补充。

(2)对耿镇乡道路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在道路建设材料方面。要根据地理交通知识,可从材料来源难易,运输方面,筑路技术方面展开。

②从道路的使用程度方面展开。

③从道路的养护方面展开。

④从全民共同参与耿镇乡建设方面展开。

(3)学生畅谈心目中的耿镇交通环境。

3、请乡有关领导介绍耿镇交通的发展前景

4、教师小结

(1)一个发达地区,首先交通要发达(要想富,先筑路)(2)今后要多关心家乡,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真正学好地理这门科学知识,(3)对在这次活动中有闪光点的同学一一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在组织活动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时问分配问题。

针对客观存在的升学带来的时间压力,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活动课要开展,但不能过频、过繁,多以寒暑假、“五一”黄金周,国庆长假、双休日开展为宜。

2、在活动课中,给孩子们自主的空间。

有些教师把活动课纯粹当成知识传授课,教师成为主角,孩子们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固然可以节省时间,但它就使活动课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我们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来主导活动课,例如:我在复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时,组织了一次活动课,让一个班的同学分为四组,每组负责一个区域,各组自己进行活动,搜集该区域相关的地理事物、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报刊杂志资料剪辑等。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写成演讲稿,由小组选派人员,根据演讲稿,利用挂图、投影碟机、实物等向全班演讲和表演。整个过程由班长和科代表组织,老师只是在必要时指导一下。这一节课同学们做到了真正的放开,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放权给学生,既锻炼他们的能力,又利于其进行自我教育。

3、评比过程中,给孩子们竞争的天空。

在活动课中,有的老师偏爱一些优等生,总喜欢把机会给他们,有些老师图省事,直接指名让优等生解决问题,这就是活动课中为什么差生总是沉默寡言,搭便车的原因。我们在活动课中给孩子们均等的参与机会,过程评价应重于结果评价,注意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个性和特长,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在活动课中,应该给孩子们反思的时间和机会。

活动课不能单一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我们应以能力培养为最终目的.所以我们在活动课中应该给孩子反思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不光知道什么是对的,还应该使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对,自己的能力有什么缺陷,应该怎么提高,让他们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缺陷,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地理教学中开展活动课有利于打破以往僵化的,不利于新课改的教学方式,达到以开放式教学代替封闭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探究能力的目的。但要让地理活动课顺利开展,地理教师还必须克服很多困难,只有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以育人为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让活动课结出丰硕的果实,让学生在玩中培育持久的兴趣,通过活动课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使活动课成为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平台;以适应激发学生智慧火花和创新思维的创新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

3、《新课程培训教材.初中地理》

4、《教育学》高延龙主编,2000年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5、《陕西教育》陕西教育厅主管 2006年第10期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课外活动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课外活动

发布者:吴占月发布日期:2011-11-08 19:19:14.0 初中地理课外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地理实践活动。有些学生自小喜爱地理,并具有一定的地理才能,他们不满足于地理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而需要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地理课外活动可满足这些学生渴望获得地理知识的需要,促进他们地理才能的发展。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育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技能、及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品德,拓展有限的课本知识,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根据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需要,地理课外活动可分为: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活动、地理科普活动、地理群众活动、地理参观活动、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等等。

(一)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活动

几年来,我从初一开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按照不同的活动内容,把初一每个班分成3个小组,如气象小组、地质地貌小组、地震小组等等。学生自由报名参加各组,教师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为便于开展活动,在充分考虑以上同组成员性格、知识、能力水平等特点后,每组由同学民主推荐产生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在老师的指导下,组长负责活动计划的制订、活动的开展,记录员负责记录活动过程的主要事件、小组成员的发言摘要等。而且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制订活动计划、目的、内容,并在活动结束后写心得体会等等。三个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下:

1、气象观测小组的主要活动内容 ①学习气象基本知识和气象观测技术; ②定时气象观测;

③收听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气象台站的天气形势和近期天气预报; ④绘制简单天气形势图,作涵江区天气预报; ⑤物候、天象的观察和记录; ⑥收集本地民间留传的天气谚语; ⑦整理资料分析涵江区气候特征。

2、地质小组主要活动内容

①学习地质基础知识和地质野外工作的简单技能; ②请熟悉当地地质结构的科技人员讲本地区地质状况; ③熟悉本地常见的矿物和岩石;

④根据本地地质构造图到郊外了解本地地质状况; ⑤采取矿物、岩石标本;

⑥绘制涵江区的地质构造图及垂直剖面图。

3、地震小组主要活动内容

①学习有关地震知识,明确地震观测的意义;

②根据本校实际建立一个地震观测站,采用地下水、及生物异常反映等方法进行观测;

③定时的观测和记录; ④震情的通报和地震预报;

⑤有关地震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

(二)地理科普活动

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地理科普宣传。主要方式有黑板报、壁报、小报及广播等,定期穿插进行活动,也有报告会、展览等不定期的活动。由学校或班级组织,每班确定由地理科代表任组长、各活动小组长为组员的科普小组。各种活动虽然具体宣传形式、方法不同,但大都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宣传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由各班的地理爱好者共同商议、制定每期宣传计划、确定宣传目标;

(2)宣传稿件的来源:一般可发动学生广泛投稿,教师可介绍有关的资料来源(各种书籍、报刊等出版物)以备学生查阅、参考;

(3)宣传内容:整理稿件、确定宣传内容指定专人负责选择修改稿件,最后确定宣传内容;

(4)活动进行:宣传工作由专人负责抄写、刻印或广播选定的宣传内容,进行宣传活动;

(5)宣传效果:进行地理科普宣传后,要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收集学生的反馈,以便了解宣传效果,改进工作。坚持不断地开展地理科普活动,既开拓了学生视野,也活跃了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更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三)举办地理课外群众活动

地理课外群众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的群众性活动。通过有趣味的地理活动,吸引广大学生自愿参加的地理自我教育的过程。地理课外群众活动要体现趣味性,采用晚会、知识竞赛、录相放映等生动活泼的形式。由于群众活动的准备工作较为复杂,花费时间、精力较多,不宜过多进行,大致每学年举行一次。通过各种地理课外群众活动,不仅使学生巩固已学的地理知识、技能,丰富和扩展地理知识,而且活跃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准备各种地理群众活动时,我不包办代替,而是发动学生自己筹备该项活动,并指导学生自己创作各种有趣的活动形式和节目,如放映地理录像时,也由学生自己组织和讲解,以求得更好效果。

(四)地理参观活动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新县劳动实验基地、大洋森林公园,观察其地质地貌植被水文等等;组织天文观测活动,观测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等等。这种活动一般是自愿参加的,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走近科学,参与实践,服务现实,以增强对社会和未来的关爱,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处理、提取能力,强化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养成,陶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我立足涵江实际,指导学生开展《苍林河污染原因的分析》、《涵江小商品批发市场的调查与展望》、《涵江地质的形成》等课题研究,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做了大量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翻阅资料、走访问卷等工作,并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很好地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

通过开展研究性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探索过程,享受成果展示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做完地理活动后还要及时进行评价。

课外活动的评价是对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及收获所进行的评价。评价应由学生本人和集体共同进行。评价中应将目标要求与学生在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要求结合起来。评价内容可包括:

(1)参与活动的态度。(2)合作精神和和合作能力。

(3)基本能力。主要是独立寻求信息的能力、完成任务的活动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表达能力等。

(4)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5)岗位职责。包括个人承担的任务完成得如何,对个人所担当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报告撰写等)。

为倡导合作、鼓励竞争、体现个性,评价按小组单位,具体到个人,进行“量化”评分(即:每一项评价内容,按不同的标准给予不同的分值)。并按月公布,把其折算适当比例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另外,把学生参加活动所形成的材料成果,定期收集放进学生成长记录袋中。这样,学生便能从活动中得到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始终是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做到自我评价、自我管理。

教师应坚持鼓励性的评价原则,不断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达到同学互励,教学相长的局面,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要成功做这些地理课外活的要素:

(一)明确的方案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开展什么内容,都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尤其是我校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如果没有明确目的,不但不能完成活动任务,反而会使学生散漫松懈,受不到教育,得不到锻炼。

(二)周密的计划

为了使每项课外活动的目的都能实现,设计课外活动的方案就要有周密的计划。活动目的与计划是相互联系的,目的是计划的出发点与归宿,计划是目的实施。所以,活动方案的计划要从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实际出发,要切实可行。

(三)多样的内容

因为课外活动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在学生自愿基础上开展活动的,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就要求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充分考虑学校及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物质条件,做到活动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种多样。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虽然有兴趣,毕竟是不够成熟。所以,在设计方案内容时,一定要把每次活动的内容写具体:活动什么,要求是什么等等。内容确定之后,每次活动不能千篇一律,形式一定要灵活、生动,让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受到锻炼。

(四)主动的参与

课外活动既然是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是发展学生专长的活动,就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精神,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所以,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征询学生对方案的意见,使学生有一种主人之感。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培养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这方面正是有时教育忽视之处。

(五)多方的配合

设计学生课外活动方案时,虽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还要积极争取学校、班主任、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支持。否则,学生的课外活动会受到多方的干扰,影响学生课外活动的效果。如果学校、班主任、家长不积极支持配合,学生的活动很难成功;社会环境不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就可能产生负作用。所以,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尽量把家庭、社会因素纳入方案,给学生的课外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篇: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

1、学生的厌学成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一大障碍,也成为影响教学改革深入的一大因素。随着中招考试制度的革新,初中地理课在许多学生心目中成了所谓的“豆芽菜”、“小儿科”,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的观念根深蒂固,学校领导、教师不重视,学生厌学,使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新的困境。农村学生的家长及周围人群的文化素养较低,对学生的学习不太重视,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少,更使新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2、农村学生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最大的差距。新课标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很多学生的基础差,见识少,生活空间狭窄,知识储备也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明确的目标,新教材还是被作为“背记”的课本来看待,要想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不太成熟。

3、“学”的效率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什么学生习效率不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上课不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走神,做小动作,没有紧跟老师思路。二是不懂不问,有不明白的问题,没有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一直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三是没有做练习题,没有及时复习。只有反复练习,进行强化记忆,及时复习才会尽量减少遗忘。

第四篇: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1.实施德育应有“源”

“源”,就是实施德育的“契机”或者说“切入点”。也就是说,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工作时,要找准“契机”或“切入点”,只有找准实施德育的“契机”或“切入点”,德育工作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道理就如同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做到对症下药,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也才会如同射手打靶一般,有的放矢,弹无虚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找寻实施德育的“源”,我的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优秀的或不良的)及时、准确、清楚地记录下来,再以此为基础,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实施德育的“切入点”。以“地理小听写活动”为例,我在每节地理课教学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在教师的引领下,专心致志地听讲,对教材中的重点、考点知识作勾画或批注;对地理教材中的“活动”问题(即思考题)积极思考,大胆与同学进行交流,最后要准确记录下问题的答案。

2.实施德育应有“别”

“别”,就是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实施德育工作时要区别对待,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例如对于学习基础较好,头脑灵活但学习成绩一般化的学生,教师要根据记录表中的表现,重点对其进行励志教育、理想教育,让他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促其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取得应有的学习成绩;而对于智力水平较高、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但书写习惯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对其开展“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明白认真书写的重要性和“字如其人”的道理,努力促进其书写质量的提高。但前提是地理教师必须要有规范、“漂亮”的教学板书为示范。当然,教师如果在对学生实施“写字教育”后赠给学生一幅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对于部分“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的后进生,教师对他们所作的努力不应视而不见,要充分肯定他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其他例子,不再赘述。

3.实施德育应有“痕”

“痕”,就是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工作的“痕迹”材料。一方面,是指教师所作的记录。比如,教师对“刘凯”同学实施了第1次德育工作,就在“学生德育实施及听写结果记录表”中对应的“德育实施”栏内画上“正”字第一画,实施了第2次德育工作,就画上“正”字第二画,依此类推。另一方面,是指受教育学生所写下的文字材料。通过教师“春风化雨”般的德育工作后,多数学生一般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知错就改”的品质,借此再给学生提出几点希望,帮助学生确定一个近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或实现的目标,最后让学生把本次受教育后的认识、体会,近期奋斗目标和达成目标的一些措施写在一页信笺纸上,交给老师妥善保管,以便下次对他继续开展德育工作,也是为了防止学生“说话不算数”,同时也可培养学生“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品德。

4.实施德育应有“比”

“比”,就是教师把对学生实施德育工作前后的情况作检查对比。一种是“横向比”。可以把受教育后的学生与同班、同级原来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其他学生作比较,让学生明确知道是“我”进步了,还是“他们”进步了。如果大家都进步了,那就让学生再比比究竟谁的进步更大些?也可以把受教育学生地理科目的学习成绩与其他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的学习成绩作对比,还可以把受教育学生地理学科作业的书写质量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作业的书写质量进行比较。这两种比较主要是针对有“偏科”行为的学生。通过比较,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语文、数学、英语学习成绩较好,而地理成绩却很糟?为什么语文、数学、英语作业书写较认真,而地理作业就马虎了事,敷衍应付?另一种是“纵向比”。就是把受教育后的学生与受教育前作比较,让学生发现自己究竟是“进步”、“退步”还是“原地踏步”?无论比较的结果是哪种情况,教师都要帮助学生找到产生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横比”、“纵比”,继而再对学生实施德育工作,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促使“偏科”学生全面发展。

5.实施德育应有“扬”

地理教师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总结受教育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效,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或表彰,对学生细小的、近期的或阶段性的德育成果进行巩固。因为对于成人而言,“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初中生而言,“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此外,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使用表扬性、激励性语言,切忌对没有达成德育目标或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使用谩骂、侮辱、打击、挖苦、讽刺的语言,也不能用脏话、低俗甚至下流语言。批评教育学生时,也不要贬损学生的相貌、身材、衣着、父母、家庭、自尊等。不难想象,一位课内、课外都对学生“极尽打击、挖苦、讽刺之能事”的教师,即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是很难被学生接受、家长认可的,同时也是违背师德规范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的。

收稿日期:2011-05-10

第五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感想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感想

大邑中学 周文娟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是的,兴趣是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感情基础。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才能达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利因素同时发展的理想的地理教学过程。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一、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地理老师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到“时区和日界线”这一地理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举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怀有双胞胎的孕妇乘坐海轮由西向东航行,在接近日界线的时候,生下了一个男婴,越过日界线又生下了一个女婴,先出生的当然是哥哥,这一天正好是2010 年 1 月 1 日,而后出生的妹妹是在日界线的东侧出生的,日期是 2009 年的 12 月 31 日,妹妹的生日却比哥哥的生日大一天,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这堂课的内容,就会知道准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导言,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能寓教于乐地创设欢乐的地理课堂气氛,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渴望求知的角色,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展现地理教师的个人魅力

初中生的学习往往带有强烈个人感情色彩,对任课教师的喜欢与否,在一定程度可以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那么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更要加强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例如:运用高超,精湛的教学技术:幽默风趣,具有号召力的语言表达:赏心悦目的板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版图等。如果你能用几分钟的时间在黑板上画出一副形象逼真的世界地图,那么,学生肯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另外,初中生的思想处在一个分水岭,他们更需要我们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应该用心灵去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经历体验,家庭等方面,成为他们生活上的良师益友,学生自然就会感激你和喜欢你,从而“爱屋及乌”的喜欢地理课程。

三、恰当使用直观教具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十分广阔,其内容涉及到多种学科,因而必须借助于直观教具,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们面前,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具。通过地图,学生可以直接获取到大量的地理知识,而初中地理课本中的插图与地理图片,则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与照片,能够达到以图释文和图文结合的目的,同时还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全面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全面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非洲气候时,学生对于热带草原气候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法区分出干、湿两季的特点。教师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来指导学生观察两季自然景观的差异:湿季的特点是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动物成群;而干季的特点是草类凋零,动物迁徙,草原上一片枯黄荒凉之景。通过观察挂图,还能联系到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让学生了解到,处于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到的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因而降水丰沛;而干季则受到信风带的控制,降水比较少,从而让学生理解干、湿两季交替的原因。

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但是,只有空洞的理论和说教,不接触事实和现象,学生就很难进入认识过程,就不能体验到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乐趣,也就不能产生求知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广泛联系实际,给学生提供接触地理事实和现象的机会,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和《中国地形》 时,我将国人引以为豪的“神六”凯旋而归,融入到课堂上,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神六”在哪里起飞?(酒泉)②酒泉在哪个省?(甘肃省)③甘肃省的简称是什么?省会在哪里?④“神六”着陆地点在内蒙古高原,为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

兴趣就会大增。既联系了实际,又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结合学科和学生特点,动手实践引发学生地理兴趣

教师精心的设计了这一堂地理课,讲解也不乏激情,结果却造成了僵硬低效的课堂效果,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强大保障。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年龄的心理特征,以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实践,激活学习兴趣是结合地理学科和学生特点,引发学生地理兴趣的有效方式。课堂上枯燥讲授往往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习,却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还以“认识地球”一课为例,由于学生对于宇宙的自然现象,如地球运行、昼夜交替等较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以往只靠教师讲课,尽管费了很大劲,却收不到预想的效果。于是我和学生利用乒乓球、铁丝等制作地球仪,做好以后又让他们在上面画出地球的两极、赤道、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等,学生们充满兴趣,实践证明,通过动手而掌握的知识记得牢、学得开心,明显比单纯的讲授要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促进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促进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因此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特别到八年级,很多学生对老师已失去了开始时的新鲜感,那么,如何保持他们的兴趣更是我们教育者要努力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晓曦.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初探[j].考试周刊,2011,(42)[2]王正刚.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j].新课程学习(下), 2011,(06)[3]张振国.初中地理教学方法之我见[j].学生之友(初中版), 2011,(08)[4]焦永中.凸显初中地理魅力 再现学科教学春天[j].文理导航(中旬), 2011,(07)

下载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活动课”的开展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活动课”的开展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中宁县大战场中学:李继学 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实际上也就是声音和图像的结合。常规教学中应用到的地图等纸质图片其实就是多媒体的媒......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案例呈现】 片段一: 在学习了《日本》和《美国》后。通过文本阅读,通过视频介绍,学生了解到日本资源贫乏,但经济发达。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摘要: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素质教育理念所倡导的"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得到很好地贯彻与落实,教师就要通过改变传......

    初中地理教学中活动设计浅谈

    初中地理教学中活动设计浅谈 随着我国初中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课堂活动的设计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活动设计给学生高效的学......

    初中地理中的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 1.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2.世界最大的州——亚洲 3.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 4.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 5.世界最小的洋——北冰洋 6.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活动课教学设计策略初探论文[合集]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于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又开始了。初中地理活动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笔记

    初中地理教学笔记 在初中地理教学的道路上已经走了两年,对初中地理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感悟。 新课改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辅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总结 五十九中学杨军 我是一名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老师,对地理学科的教学不到2年,但是我喜欢也热爱这个学科,也全身心的投身于教学之中,以下是我的教学心得。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