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世界的聚落》
一、案例背景
课程选自湘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 “世界的聚落”。
从地理知识角度看,影响聚落(居住场所)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大方面。自然因素又分成地形、气候、水源等,社会因素包括交通、科技、政治等方面。本节课渗透着深刻的教育应当承担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教育应当明确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培养,这种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地球。这也是我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本节课就是在常态教学中,通过一个全员参与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元素,教师恰当修正学生的思维轨迹,完善、落实学习内容。
二、主题
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全新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学生最为喜欢的活动-----每一个学生创作一幅画,以表现他们对聚落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贯穿以学生讲述、教师点评、归纳提升等方法,修正认知中的误区、填补思维中的盲区,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三、操作过程
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有趣的活动。” 学生:出现明显的骚动,他们好奇地窃窃私语,开始关注、期待下面的活动。教师:“给你8分钟,请你在白纸上画一幅画:表现你对所向往的居住环境的设计。”
学生:表情格外灿烂,所有的学生立即行动(包括所谓的差生),拿出笔开始作画。
8分钟后教师收齐所有学生的作品。学生们又一次好奇并期待。教师:打开实物投影,把学生的画一一投影出来。学生:凝神观看,并参杂一些笑声或议论。
教师:我要从你们的作品中随意播放几幅画,请作者起来讲解一下他的画。学生1:“这是我画的,我的居住地是在低缓的山坡下,门前有一条小河流过,房前屋后还要有树、有花园。”
有学生说:“跟我画的差不多!”
教师:“为什么选择在平缓的地方建立家园,为什么要有小河,还要有树和花草?”
学生1:“平缓的地方盖房子容易,成本低;有小河景色美,还可以坐船玩,有树有花空气好。”
“河水可以浇灌他们家的花园!”有人补充说道。
教师展示学生2的作品:“这幅画把居住地设计在海滨地带,画面上有被云遮掩了一部分的太阳。请讲讲你的创作!”
学生2:“我选择临海的环境,是因为我喜欢海,可以钓鱼,还喜欢乘船出海的感觉,天上有云和太阳,反正感觉这样很好!”
教师分析:“同学们,你们能看出他们在选择居住地时特别在意了哪些地理条件吗?两位画家你们自己察觉到了吗?”
学生们纷纷说出地形、河流、沿海等条件。教师解释了河流、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问:“他们在画面中表示阳光、云又是什么意思呢?有多少人画了云和日?”
有十几个同学举起手示意,但没有人能解释。
教师:“画家们为什么不画出狂风暴雨或是疾风暴雪的景色呢?” 学生齐喊:“气候条件要好!”
教师:“对,除了刚才表现出的地形、河流、沿海外,气候也是人们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条件。看了所有作品,许多同学画出了蓝天白云和太阳,还没有哪个人只画太阳而不画云彩的,更没有突出恶劣气候的。其实本意就是要求居住地的环境温度、湿度适宜,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
“居住地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请你把它们列在笔记上,概括出它们属于哪类地理条件?”
学生齐答:“自然条件!”
教师:“可以试想,生存是早期人类的第一需求,而不像现在的你们以好看、好玩为目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对人类能否在此生存下去至关重要。看一看世界的文明古国,他们的地理位置的相似之处恰恰验证了这个观点。”播放投影片。“下面再来看一些画,请作者讲讲他的选择理由。”
学生3:“我的居住地选择在气派的街区,旁边有银行、网吧、超市,在稍远的地方我还画出医院、社会科学院、警察局。我希望我的居住地特别便利,安全,还有文化氛围。”
学生4:“我的居住地周围有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停车场,还要有一条通畅的交通线路。当然,绿地是必须要有的。”
教师:“这几个同学在选择居住地时比较倾向于什么样的环境?” 学生:“交通便利!”“还有文化发达、配套设施完善。”
教师:“我有一点不太明白,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居住环境还要有社会科学院?”
学生3:“这里肯定文化层次高啊!”
教师:“交通便利对于城市非常重要,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北京人对此感受最深。可是为什么还要求居住环境的文化科技发达?”教室里先是一片沉静,教师:“联想北京对外地人的吸引力试着解释。”
学生:“受教育条件好。”“就业机会多,工资高。”“城市发展好,生活条件就好。”
教师:“这些又属于哪类条件?” 学生:“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聚落,请看老师准备的影片,说明片中反映的是什么因素。”
观看拉萨图片和梵蒂冈影片。之后学生说出是宗教对选择居住地的影响。学生们又在笔记上列出上述社会经济条件。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四、课后反思
下课后一个平日很差的学生特意来问老师他的画好不好,其实他知道自己的画中已经表现了这几项。只不过是希望能从老师这里独享肯定和赞誉。当然,他得到了!
这节课不仅属于学习成绩好的那一部分学生,全班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获得了平等和尊严,他们享受了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肯定的荣光。
反思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按聚落与环境的关系逐一介绍并分析,再展示相应图片。其优点:条理清晰严谨,结论性强,应试效果好。不足:学习方式不够活跃,课堂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主动性,其思维活动的轨迹教师难以捕捉。作为学习新知识,学生思维体系的主动构建明显不足,最终只是会了知识却不会学习。显然这样的教法是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思路。如何最大程度开发学生思维,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热情地去解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扣结,产生成功的体验,本节课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其效果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是在好奇、兴奋的状态下,把自己的思维活动用绘画的形式反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捕捉到每个学生的思维,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意识。课上不少人的作品画出太阳、白云,这是一种潜意识,却无法用地理知识解释。通过教师的分析:太阳代表温暖;白云又可以削弱较强的太阳辐射,使气温不至于过高,而且还增添了湿度。学生的潜意识被唤醒后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对思维进行分析整理,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学习。
事实上,每个教学内容的活动方案是多样的,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努力创造一份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始终关注学生,把握好学生的思维轨迹并予以他们驰骋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上最为活跃的元素。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世界的聚落》
一、案例背景
课程选自湘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 “世界的聚落”。
从地理知识角度看,影响聚落(居住场所)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大方面。自然因素又分成地形、气候、水源等,社会因素包括交通、科技、政治等方面。本节课渗透着深刻的教育应当承担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教育应当明确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培养,这种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地球。这也是我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本节课就是在常态教学中,通过一个全员参与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元素,教师恰当修正学生的思维轨迹,完善、落实学习内容。
二、主题
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全新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学生最为喜欢的活动-----每一个学生创作一幅画,以表现他们对聚落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贯穿以学生讲述、教师点评、归纳提升等方法,修正认知中的误区、填补思维中的盲区,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三、操作过程
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有趣的活动。”
学生:出现明显的骚动,他们好奇地窃窃私语,开始关注、期待下面的活动。教师:“给你8分钟,请你在白纸上画一幅画:表现你对所向往的居住环境的设计。”
学生:表情格外灿烂,所有的学生立即行动(包括所谓的差生),拿出笔开始作画。
8分钟后教师收齐所有学生的作品。学生们又一次好奇并期待。
教师:打开实物投影,把学生的画一一投影出来。
学生:凝神观看,并参杂一些笑声或议论。
教师:我要从你们的作品中随意播放几幅画,请作者起来讲解一下他的画。学生1:“这是我画的,我的居住地是在低缓的山坡下,门前有一条小河流过,房前屋后还要有树、有花园。”
有学生说:“跟我画的差不多!”
教师:“为什么选择在平缓的地方建立家园,为什么要有小河,还要有树和
花草?”
学生1:“平缓的地方盖房子容易,成本低;有小河景色美,还可以坐船玩,有树有花空气好。”
“河水可以浇灌他们家的花园!”有人补充说道。
教师展示学生2的作品:“这幅画把居住地设计在海滨地带,画面上有被云遮掩了一部分的太阳。请讲讲你的创作!”
学生2:“我选择临海的环境,是因为我喜欢海,可以钓鱼,还喜欢乘船出海的感觉,天上有云和太阳,反正感觉这样很好!”
教师分析:“同学们,你们能看出他们在选择居住地时特别在意了哪些地理条件吗?两位画家你们自己察觉到了吗?”
学生们纷纷说出地形、河流、沿海等条件。教师解释了河流、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问:“他们在画面中表示阳光、云又是什么意思呢?有多少人画了云和日?”
有十几个同学举起手示意,但没有人能解释。
教师:“画家们为什么不画出狂风暴雨或是疾风暴雪的景色呢?”
学生齐喊:“气候条件要好!”
教师:“对,除了刚才表现出的地形、河流、沿海外,气候也是人们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条件。看了所有作品,许多同学画出了蓝天白云和太阳,还没有哪个人只画太阳而不画云彩的,更没有突出恶劣气候的。其实本意就是要求居住地的环境温度、湿度适宜,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
“居住地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请你把它们列在笔记上,概括出它们属于哪类地理条件?”
学生齐答:“自然条件!”
教师:“可以试想,生存是早期人类的第一需求,而不像现在的你们以好看、好玩为目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对人类能否在此生存下去至关重要。看一看世界的文明古国,他们的地理位置的相似之处恰恰验证了这个观点。”播放投影片。“下面再来看一些画,请作者讲讲他的选择理由。”
学生3:“我的居住地选择在气派的街区,旁边有银行、网吧、超市,在稍远的地方我还画出医院、社会科学院、警察局。我希望我的居住地特别便利,安全,还有文化氛围。”
学生4:“我的居住地周围有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停车场,还要有一
条通畅的交通线路。当然,绿地是必须要有的。”
教师:“这几个同学在选择居住地时比较倾向于什么样的环境?”
学生:“交通便利!”“还有文化发达、配套设施完善。”
教师:“我有一点不太明白,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居住环境还要有社会科学院?”
学生3:“这里肯定文化层次高啊!”
教师:“交通便利对于城市非常重要,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北京人对此感受最深。可是为什么还要求居住环境的文化科技发达?”教室里先是一片沉静,教师:“联想北京对外地人的吸引力试着解释。”
学生:“受教育条件好。”“就业机会多,工资高。”“城市发展好,生活条件就好。”
教师:“这些又属于哪类条件?”
学生:“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聚落,请看老师准备的影片,说明片中反映的是什么因素。”
观看拉萨图片和梵蒂冈影片。之后学生说出是宗教对选择居住地的影响。学生们又在笔记上列出上述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四、课后反思
下课后一个平日很差的学生特意来问老师他的画好不好,其实他知道自己的画中已经表现了这几项。只不过是希望能从老师这里独享肯定和赞誉。当然,他得到了!
这节课不仅属于学习成绩好的那一部分学生,全班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获得了平等和尊严,他们享受了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肯定的荣光。
反思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按聚落与环境的关系逐一介绍并分析,再展示相应图片。其优点:条理清晰严谨,结论性强,应试效果好。不足:学习方式不够活跃,课堂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主动性,其思维活动的轨迹教师难以捕捉。作为学习新知识,学生思维体系的主动构建明显不足,最终只是会了知识却不会学习。显然这样的教法是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思路。如何最大程度开发学生思维,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热情地去解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扣结,产生成功的体验,本节课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其效果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是在好奇、兴奋的状态下,把自己的思维活动用绘画的形式反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捕捉到每个学生的思维,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意识。课上不少人的作品画出太阳、白云,这是一种潜意识,却无法用地理知识解释。通过教师的分析:太阳代表温暖;白云又可以削弱较强的太阳辐射,使气温不至于过高,而且还增添了湿度。学生的潜意识被唤醒后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对思维进行分析整理,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学习。
事实上,每个教学内容的活动方案是多样的,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努力创造一份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始终关注学生,把握好学生的思维轨迹并予以他们驰骋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上最为活跃的元素。
第三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
案例说明 :
这是新教材《多变的天气》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看符号,识天气”的学习技能,认识天气变化与人类生活、生产之间的关系。本课是让学生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来认识天气符号,增强学习兴趣;并且借此让全体学生百分之百的活动起来,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及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按照班级内现有的小组为比赛单位(一般为6个小组,每组有5-6个学生)。在讲台上另有6个盒子,分别装有:1号——天气名称的纸条;2号——显示天气名称的天气符号;3号——风向标符号;4号——对生产生活现象描述的纸条;5号——表示行为指向的纸条;6号——表示若干生活用品的符号。要求每组从第1个同学开始依次从1到6个盒子里拿出相对应的纸条贴在黑板上,看哪一组最快最准确。每小组只有一个同学可以上前操作,第二个同学必须在前一个同学返回座位后,方可开始;如果两个同学同时上来,则取消比赛资格。六大组同时进行比赛。教师与打单的学生共同做裁判,并给每组记时。比赛结束,各小组陈述选择的理由。大家共同评价:看看哪组同学配合最默契,完成速度最快,选择内容最准确,陈述的理由最有道理。
教学反思:
本课以往的教学方式一般是用看录象的形式,通常也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对某些学生来说,学习方式过于呆板,由此而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改用游戏方式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参与率是百分之百的;学习热情是相当高涨的;学习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的。并且游戏设计的过程是与学生实际生活是相联系的,对他们将来的生活是有实际帮助意义的。合作学习最终的目的应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更主动地得到发展,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包含知识、方法、能力及情感、态度等)。这也正是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具体体现。
第四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分析
城守三小王琼英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3)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第五篇:初中地理《西亚》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西亚》教学案例
李会敏
一、学习目标
知识: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方法:1.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情感: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1
四、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设计思想:(1)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2)围绕西亚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3)以上述知识为线索,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总结规律、原因分析、信息判断等项能力的培养;(4)通过对本地区资源问题的探讨,如石油资源的多、水资源的少,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的观念。
1、内容点析
这是一片连结欧亚非三洲的土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在这片土地上起源。几千年历史纷争留下来的恩怨至今还没化解,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又使这片土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总之,西亚地区由于其在世界地理中的独特性、重要性和与时事紧密的联系性而入选本教材。
这一地区的地理问题与时事关系密切,是世界性热点地区。从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以及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出发,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时事十分必要。
2.西亚的范围
3.“二洋三洲五海之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导致西亚地区长期成为东西方经济、政治及军事利益冲突焦点的原因之一。教材以组图的方式,将从不同角度反映其地理位置的地图集中呈现给学生,由远及近地展现西亚在世界中的位置、西亚地区图及西亚的咽喉要地──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地图。
关于西亚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没有过多的文字介绍,是希望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读图得到相关信息及结论:西亚地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藉由“五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值得注意的是,“五海”之中,里海其实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而“五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海湾──波斯湾,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地区。至于波斯湾的重要之处,在这里可不必展开讲解,后面讲到石油资源时再加以强调。
教材关于本区主要的国家、重要的海峡和运河都没有文字介绍,只突出了地图信息。其目的也是希望学生从读图入手,初步培养地理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图找到本区主要由哪些国家组成;明确主要海峡和运河的位置及名称,特别是对大洲交界处的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应重点进行分析。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西亚地区成为东西方交通要冲,也成为殖民主义国家向东方扩张,并掠夺西亚石油的战略要地。
4、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材关于西亚经济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简明地切入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主题,由此引出石油资源对本区的意义和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隐蔽地说明石油问题是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亚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是这一段重要的知识点。但以上知识点大多并没有由课文直接给出,而是力求引导
学生从地图和“活动”入手,自己探求结论。在这里,石油分布图,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的扇形图,石油输出路线图是细化的“课文”。“活动”中还要求学生观察各航线中的重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并通过填写表格加以归纳。从而使学生再次对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加深理解。丰富的石油资源使西亚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使西亚成为国际上的矛盾焦点地区。
五、教学过程:
1、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2、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播放录像,并要求学生记录并思考:
(1)西亚的地理概念是什么?
(2)西亚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
(3)西亚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看录像后,结合书上资料,分小组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再做出简要回答。
3、教师进行总结。
4、训练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