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0初中地理案例教学
初中地理案例教学法
一、流程
(一)搜集素材精选案例
(二)出示案例导入课题
(三)呈现目标明确任务
(四)回扣案例探究问题
(五)展示交流解决案例
(六)知识梳理拓展案例
二、具体操作
(一)搜集素材 精选案例
【操作】课前老师应搜集丰富的案例素材,设计相关的案例(生活体验、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践活动等),借助案例设计课程问题和内容,让学生在案例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探究、合作、展示、拓展,最终掌握课程内容。注意点:
1、案例的设计首先应贴近学生的生活,选取一些生活现象或体验、时事事件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内容作为素材。
2、其次案例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便于顺利的导入情景,展开探究性学习。
3、案例设计应短小精炼,趣味性强,能快速的捉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案例 导入课题
【操作】教师通过课前准备好的课件素材让学生观看案例或教师讲述案例,引入课题。【注意事项】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或实物,形象直观的展示案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案例出示突出重点,通俗易懂,不宜占用过多的时间。
(三)呈现目标 明确任务
【操作】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出示目标,让学生看或读,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注意事项】
1、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行为动词要准确,操作性强。
2、目标概括性强,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3、要引导学生认真观看,不急于切换投影,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四)回扣案例 探究问题
结合设计的案例,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引导下,遵循独学查阅思考,对学交流修正,群学讨论交流的流程展开自主合作学习。【操作】
1、出示探究问题。
2、出示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展开自主合作学习,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展开小组内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并及时进行指导。【注意事项】
1、探究问题设计层次要分明,由浅入深,便于学生有序的解决问题。
2、学法指导内容要具体明确,时间控制合理,让学生知道如何操作。
3、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准确把握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为接下来的展示讲解做好准备。
4、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应充分,教师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学习过程。
(五)展示交流 解决案例 【操作】
1、分组展示探究问题,展示方式可以是口头表述,简图或地图讲解,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
2、师生质疑、补充、讲解、归纳,最终找出解决案例问题的结论。【注意事项】
1、避免精英展示,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优先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为交流讨论提供案例。
2、质疑补充以学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避免教师长时间灌输。
(六)知识梳理 拓展案例 【操作】
1、利用投影或板书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知识脉络,总结方法和规律。
2、出示练习或实例,拓展应用案例知识。【注意事项】
1、所选练习和实例应突出重难点。
2、拓展应用时要注重方法和规律的总结。
3、通过知识应用及时总结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易错点。
4、通过知识应用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诊断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效果。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世界的聚落》
一、案例背景
课程选自湘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 “世界的聚落”。
从地理知识角度看,影响聚落(居住场所)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大方面。自然因素又分成地形、气候、水源等,社会因素包括交通、科技、政治等方面。本节课渗透着深刻的教育应当承担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教育应当明确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培养,这种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地球。这也是我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本节课就是在常态教学中,通过一个全员参与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元素,教师恰当修正学生的思维轨迹,完善、落实学习内容。
二、主题
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全新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学生最为喜欢的活动-----每一个学生创作一幅画,以表现他们对聚落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贯穿以学生讲述、教师点评、归纳提升等方法,修正认知中的误区、填补思维中的盲区,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三、操作过程
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有趣的活动。” 学生:出现明显的骚动,他们好奇地窃窃私语,开始关注、期待下面的活动。教师:“给你8分钟,请你在白纸上画一幅画:表现你对所向往的居住环境的设计。”
学生:表情格外灿烂,所有的学生立即行动(包括所谓的差生),拿出笔开始作画。
8分钟后教师收齐所有学生的作品。学生们又一次好奇并期待。教师:打开实物投影,把学生的画一一投影出来。学生:凝神观看,并参杂一些笑声或议论。
教师:我要从你们的作品中随意播放几幅画,请作者起来讲解一下他的画。学生1:“这是我画的,我的居住地是在低缓的山坡下,门前有一条小河流过,房前屋后还要有树、有花园。”
有学生说:“跟我画的差不多!”
教师:“为什么选择在平缓的地方建立家园,为什么要有小河,还要有树和花草?”
学生1:“平缓的地方盖房子容易,成本低;有小河景色美,还可以坐船玩,有树有花空气好。”
“河水可以浇灌他们家的花园!”有人补充说道。
教师展示学生2的作品:“这幅画把居住地设计在海滨地带,画面上有被云遮掩了一部分的太阳。请讲讲你的创作!”
学生2:“我选择临海的环境,是因为我喜欢海,可以钓鱼,还喜欢乘船出海的感觉,天上有云和太阳,反正感觉这样很好!”
教师分析:“同学们,你们能看出他们在选择居住地时特别在意了哪些地理条件吗?两位画家你们自己察觉到了吗?”
学生们纷纷说出地形、河流、沿海等条件。教师解释了河流、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问:“他们在画面中表示阳光、云又是什么意思呢?有多少人画了云和日?”
有十几个同学举起手示意,但没有人能解释。
教师:“画家们为什么不画出狂风暴雨或是疾风暴雪的景色呢?” 学生齐喊:“气候条件要好!”
教师:“对,除了刚才表现出的地形、河流、沿海外,气候也是人们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条件。看了所有作品,许多同学画出了蓝天白云和太阳,还没有哪个人只画太阳而不画云彩的,更没有突出恶劣气候的。其实本意就是要求居住地的环境温度、湿度适宜,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
“居住地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请你把它们列在笔记上,概括出它们属于哪类地理条件?”
学生齐答:“自然条件!”
教师:“可以试想,生存是早期人类的第一需求,而不像现在的你们以好看、好玩为目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对人类能否在此生存下去至关重要。看一看世界的文明古国,他们的地理位置的相似之处恰恰验证了这个观点。”播放投影片。“下面再来看一些画,请作者讲讲他的选择理由。”
学生3:“我的居住地选择在气派的街区,旁边有银行、网吧、超市,在稍远的地方我还画出医院、社会科学院、警察局。我希望我的居住地特别便利,安全,还有文化氛围。”
学生4:“我的居住地周围有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停车场,还要有一条通畅的交通线路。当然,绿地是必须要有的。”
教师:“这几个同学在选择居住地时比较倾向于什么样的环境?” 学生:“交通便利!”“还有文化发达、配套设施完善。”
教师:“我有一点不太明白,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居住环境还要有社会科学院?”
学生3:“这里肯定文化层次高啊!”
教师:“交通便利对于城市非常重要,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北京人对此感受最深。可是为什么还要求居住环境的文化科技发达?”教室里先是一片沉静,教师:“联想北京对外地人的吸引力试着解释。”
学生:“受教育条件好。”“就业机会多,工资高。”“城市发展好,生活条件就好。”
教师:“这些又属于哪类条件?” 学生:“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聚落,请看老师准备的影片,说明片中反映的是什么因素。”
观看拉萨图片和梵蒂冈影片。之后学生说出是宗教对选择居住地的影响。学生们又在笔记上列出上述社会经济条件。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四、课后反思
下课后一个平日很差的学生特意来问老师他的画好不好,其实他知道自己的画中已经表现了这几项。只不过是希望能从老师这里独享肯定和赞誉。当然,他得到了!
这节课不仅属于学习成绩好的那一部分学生,全班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获得了平等和尊严,他们享受了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肯定的荣光。
反思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按聚落与环境的关系逐一介绍并分析,再展示相应图片。其优点:条理清晰严谨,结论性强,应试效果好。不足:学习方式不够活跃,课堂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主动性,其思维活动的轨迹教师难以捕捉。作为学习新知识,学生思维体系的主动构建明显不足,最终只是会了知识却不会学习。显然这样的教法是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思路。如何最大程度开发学生思维,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热情地去解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扣结,产生成功的体验,本节课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其效果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是在好奇、兴奋的状态下,把自己的思维活动用绘画的形式反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捕捉到每个学生的思维,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意识。课上不少人的作品画出太阳、白云,这是一种潜意识,却无法用地理知识解释。通过教师的分析:太阳代表温暖;白云又可以削弱较强的太阳辐射,使气温不至于过高,而且还增添了湿度。学生的潜意识被唤醒后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对思维进行分析整理,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学习。
事实上,每个教学内容的活动方案是多样的,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努力创造一份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始终关注学生,把握好学生的思维轨迹并予以他们驰骋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上最为活跃的元素。
第三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世界的聚落》
一、案例背景
课程选自湘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 “世界的聚落”。
从地理知识角度看,影响聚落(居住场所)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两大方面。自然因素又分成地形、气候、水源等,社会因素包括交通、科技、政治等方面。本节课渗透着深刻的教育应当承担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教育应当明确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培养,这种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地球。这也是我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本节课就是在常态教学中,通过一个全员参与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元素,教师恰当修正学生的思维轨迹,完善、落实学习内容。
二、主题
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全新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学生最为喜欢的活动-----每一个学生创作一幅画,以表现他们对聚落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贯穿以学生讲述、教师点评、归纳提升等方法,修正认知中的误区、填补思维中的盲区,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三、操作过程
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有趣的活动。”
学生:出现明显的骚动,他们好奇地窃窃私语,开始关注、期待下面的活动。教师:“给你8分钟,请你在白纸上画一幅画:表现你对所向往的居住环境的设计。”
学生:表情格外灿烂,所有的学生立即行动(包括所谓的差生),拿出笔开始作画。
8分钟后教师收齐所有学生的作品。学生们又一次好奇并期待。
教师:打开实物投影,把学生的画一一投影出来。
学生:凝神观看,并参杂一些笑声或议论。
教师:我要从你们的作品中随意播放几幅画,请作者起来讲解一下他的画。学生1:“这是我画的,我的居住地是在低缓的山坡下,门前有一条小河流过,房前屋后还要有树、有花园。”
有学生说:“跟我画的差不多!”
教师:“为什么选择在平缓的地方建立家园,为什么要有小河,还要有树和
花草?”
学生1:“平缓的地方盖房子容易,成本低;有小河景色美,还可以坐船玩,有树有花空气好。”
“河水可以浇灌他们家的花园!”有人补充说道。
教师展示学生2的作品:“这幅画把居住地设计在海滨地带,画面上有被云遮掩了一部分的太阳。请讲讲你的创作!”
学生2:“我选择临海的环境,是因为我喜欢海,可以钓鱼,还喜欢乘船出海的感觉,天上有云和太阳,反正感觉这样很好!”
教师分析:“同学们,你们能看出他们在选择居住地时特别在意了哪些地理条件吗?两位画家你们自己察觉到了吗?”
学生们纷纷说出地形、河流、沿海等条件。教师解释了河流、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问:“他们在画面中表示阳光、云又是什么意思呢?有多少人画了云和日?”
有十几个同学举起手示意,但没有人能解释。
教师:“画家们为什么不画出狂风暴雨或是疾风暴雪的景色呢?”
学生齐喊:“气候条件要好!”
教师:“对,除了刚才表现出的地形、河流、沿海外,气候也是人们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条件。看了所有作品,许多同学画出了蓝天白云和太阳,还没有哪个人只画太阳而不画云彩的,更没有突出恶劣气候的。其实本意就是要求居住地的环境温度、湿度适宜,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
“居住地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请你把它们列在笔记上,概括出它们属于哪类地理条件?”
学生齐答:“自然条件!”
教师:“可以试想,生存是早期人类的第一需求,而不像现在的你们以好看、好玩为目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对人类能否在此生存下去至关重要。看一看世界的文明古国,他们的地理位置的相似之处恰恰验证了这个观点。”播放投影片。“下面再来看一些画,请作者讲讲他的选择理由。”
学生3:“我的居住地选择在气派的街区,旁边有银行、网吧、超市,在稍远的地方我还画出医院、社会科学院、警察局。我希望我的居住地特别便利,安全,还有文化氛围。”
学生4:“我的居住地周围有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停车场,还要有一
条通畅的交通线路。当然,绿地是必须要有的。”
教师:“这几个同学在选择居住地时比较倾向于什么样的环境?”
学生:“交通便利!”“还有文化发达、配套设施完善。”
教师:“我有一点不太明白,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居住环境还要有社会科学院?”
学生3:“这里肯定文化层次高啊!”
教师:“交通便利对于城市非常重要,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北京人对此感受最深。可是为什么还要求居住环境的文化科技发达?”教室里先是一片沉静,教师:“联想北京对外地人的吸引力试着解释。”
学生:“受教育条件好。”“就业机会多,工资高。”“城市发展好,生活条件就好。”
教师:“这些又属于哪类条件?”
学生:“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聚落,请看老师准备的影片,说明片中反映的是什么因素。”
观看拉萨图片和梵蒂冈影片。之后学生说出是宗教对选择居住地的影响。学生们又在笔记上列出上述社会经济条件。
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四、课后反思
下课后一个平日很差的学生特意来问老师他的画好不好,其实他知道自己的画中已经表现了这几项。只不过是希望能从老师这里独享肯定和赞誉。当然,他得到了!
这节课不仅属于学习成绩好的那一部分学生,全班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获得了平等和尊严,他们享受了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肯定的荣光。
反思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按聚落与环境的关系逐一介绍并分析,再展示相应图片。其优点:条理清晰严谨,结论性强,应试效果好。不足:学习方式不够活跃,课堂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主动性,其思维活动的轨迹教师难以捕捉。作为学习新知识,学生思维体系的主动构建明显不足,最终只是会了知识却不会学习。显然这样的教法是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思路。如何最大程度开发学生思维,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热情地去解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扣结,产生成功的体验,本节课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其效果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是在好奇、兴奋的状态下,把自己的思维活动用绘画的形式反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捕捉到每个学生的思维,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意识。课上不少人的作品画出太阳、白云,这是一种潜意识,却无法用地理知识解释。通过教师的分析:太阳代表温暖;白云又可以削弱较强的太阳辐射,使气温不至于过高,而且还增添了湿度。学生的潜意识被唤醒后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对思维进行分析整理,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学习。
事实上,每个教学内容的活动方案是多样的,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努力创造一份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始终关注学生,把握好学生的思维轨迹并予以他们驰骋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上最为活跃的元素。
第四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
案例说明 :
这是新教材《多变的天气》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看符号,识天气”的学习技能,认识天气变化与人类生活、生产之间的关系。本课是让学生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来认识天气符号,增强学习兴趣;并且借此让全体学生百分之百的活动起来,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及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按照班级内现有的小组为比赛单位(一般为6个小组,每组有5-6个学生)。在讲台上另有6个盒子,分别装有:1号——天气名称的纸条;2号——显示天气名称的天气符号;3号——风向标符号;4号——对生产生活现象描述的纸条;5号——表示行为指向的纸条;6号——表示若干生活用品的符号。要求每组从第1个同学开始依次从1到6个盒子里拿出相对应的纸条贴在黑板上,看哪一组最快最准确。每小组只有一个同学可以上前操作,第二个同学必须在前一个同学返回座位后,方可开始;如果两个同学同时上来,则取消比赛资格。六大组同时进行比赛。教师与打单的学生共同做裁判,并给每组记时。比赛结束,各小组陈述选择的理由。大家共同评价:看看哪组同学配合最默契,完成速度最快,选择内容最准确,陈述的理由最有道理。
教学反思:
本课以往的教学方式一般是用看录象的形式,通常也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对某些学生来说,学习方式过于呆板,由此而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改用游戏方式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参与率是百分之百的;学习热情是相当高涨的;学习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的。并且游戏设计的过程是与学生实际生活是相联系的,对他们将来的生活是有实际帮助意义的。合作学习最终的目的应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更主动地得到发展,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包含知识、方法、能力及情感、态度等)。这也正是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具体体现。
第五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分析
城守三小王琼英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3)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