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用教育新理念武装自己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阅读完《当代教育学》一书后,我从中受益匪浅,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启发,真正觉得如果老师把认真准备的课堂付诸实施,把所学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理论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注重学生的道德、品德与德育,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实现21世纪的教育理想。
一、课堂目标要明确。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所说的,教学是以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来武装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组织学生积极活动,以实现教育目标。那么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做到呢?
上课前我觉得作为老师首先要明白一堂课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态度,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活动都应该围绕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进行,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学习的规律从而达到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老师上课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以及行为倾向等等,对学生因材施教,把对优等生的培养与对后进生的帮助有机结合,使每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课堂重点要突出。
课堂教学内容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以书本知识为主、以讲授间接经验为主、课程的规范程度较高,习惯以教科书为课程的范本。那么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能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有时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有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说,而对书本中的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教学,对重点要尽量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课堂内容要正确。
课堂内容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
四、教学方法要得当。
《当代教育学》一书中向我们介绍了讲授法、图例讲解法等等,而教学方法要得当就应当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老师就要善于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并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内,只要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是与教学情境相适合,就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譬如,对没有定性的有争议的问题,与其用讲授法,不如采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多了起来,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相对来说就多了起来,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也就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五、课堂组织要严密。
老师在课堂中要收获好的效果,就要注重严密的课堂组织。老师要做到课堂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整堂课的节奏要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速度自然,课堂秩序好。教师拥有一定的组织才干,就能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做到组织严密,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六、课后要及时反思。
《当代教育学》一书中介绍教学反思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老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对于一堂课,我们应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进行及时的反思,通过教学反思可以直接推动教师主动学习教学的相关知识,不断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从而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教师,把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心中就开始了对旧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不仅对自己还是学生都是一种超越与发展,更是教师日渐成熟的标志。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我们要把课堂塑造成犹如艺术创造的精品,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才能成为教育新理念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第二篇:《当代教育学》
单项选择题
1.()是现行的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P178 A A.班级授课制
B.小组组织形式
C.复式教学组织形式
D.个别组织形式
2.国内外有许多教育目标分类的尝试,其中较大的、也是较早的,当属()等人的目标分类学。P172 B A.布鲁纳
B.布鲁姆
C.赞可夫
D.巴班斯基 3.历史上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P178 C A.班级授课制
B.小组组织形式
C.个别组织形式
D.复式教学组织形式
4.()是古今中外教育教学最基本的方法。P184 C
A.实验
B.练习
C.讲解
D.提问
5.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频繁、最普遍的教学方法。P184 D A.参观
B.练习
C.提问
D.讲解
6.()是第一个把教师看做反思型实践者的教育家。P189 A A.杜威
B.赫尔巴特
C.赞可夫
D.洛克
多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教学策略的特征。P171 ABCD A.指向性
B.可操作性
C.综合性
D.灵活性
2.国内外有许多教育目标分类的尝试,布鲁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划分为三个领域,即()。A.认知领域
B.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P173 ACD 3.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括()几个要素。P174ABCD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情境或条件
D.表现水平或程度
4.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即为()。P178 ABD A.全班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组织形式
C.小组教学组织形式
D.个别教学组织形式 5.教学讲解应遵循下面()原则。P185—186 ABCD A.启发性
B.精讲
C.生动易懂
D.针对学生
6.教学提问应遵循下面()原则。P186 ABCD A.激发兴趣
B.启发性
C.难度适宜
D.面向全体
7.教学提问由()几个环节组成。P186
ABCD A.发问
B.侯答
C.叫答
D.理答
8.教学指导应遵循下面()原则。P188 ABCD
A.启发思维
B.因势利导
C.循循善诱
D.过程互动
9.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对()的反思。P191—192 ABCD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方式
D.教学评价 10.()都是教学反思的基本形式。P192—193 ABCD A.教学日记
B.案例分析
C.听课观摩
D.相互交流 11.根据教学过程的环节,把教学策略细化为()。P170 ABC
A.教学设计策略
B.教学实施策略
C.教学反思策略
D.教学管理策略
判断题
1. 陈述课堂教学目标时,行为动词描述的是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对)P174 2. 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括四个要素,其中的行为主体指的是教师,因为行为目标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错)P174 3. 教学内容一般可以理解为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内化的经验的总和,在此,经验不包括直接经验。(错)P175 4. 在泰勒看来,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标准有三个,分别是连续性、递进性和整合性。连续性和递进性都侧重教学内容的横向联系,而整合性是指教学内容之间纵向联系。(错)P176 5.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都是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来源。(对)P176—177 6.教师的成长是基于日常教学经验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反思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P191
名词解释
1. 教学目标设计
P175 2. 教学内容
P177 3. 教学组织设计
P180 4. 教学评价
P182 5. 讲解策略
P186 6. 教学反思
P193 7. 教学策略
P171
简答
1. 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一般包括那几个要素?P174
2.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哪些原则?P175—176
3. 伯里奇(Gary D.Borich)在《有效教学的观察技能》书中提出了那些课堂教学评价指标?P182
4. 教学导入有哪些作用? P183
5. 教学导入的原则有哪些?P183—184 6. 教学指导的作用有哪些?P187
论述
1.伯里奇(Gary D.Borich)在《有效教学的观察技能》书中提出了那些课堂教学评价指标?P182 2. 论述教学讲解应遵循的原则。P18
5案例分析
一、下面是地理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已给一张关于世界的示意地图,学生必须能在15分钟内,在图上正确地用箭头标出四大洋流来。” 试分析其中所包含的要素。P174
行为主体:“学生”即学习者; 行为动词:“标出”,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情境或条件:“已给一张关于世界的示意地图”,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 表现水平或程度:“在15分钟内”,“正确”,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
二、初中物理某堂课的开端。教师站在讲台后面手里拿着一个鸡蛋,并把它举在头上方,然后手一松,鸡蛋掉了下来。学生们都大吃一惊地盯着老师,但却没有听到鸡蛋打碎的声音。“难道鸡蛋原来是空的?”老师笑着从地上拾起鸡蛋,在讲台边上一碰,蛋壳破了,他分开蛋壳把蛋打在准备好的碗里。学生们更惊奇了。老师这时候说话了:“大家一定在想,刚才鸡蛋从那么高的地方落下来为什么没有打碎呢?原因很简单,”老师弯腰下去,从地上拾起来一块黑色的棉垫子,“因为刚才鸡蛋是落在这块垫子上的,垫子是软的,有弹性,所以鸡蛋落在上面不会碎。这里面包含着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冲量的的原理。”这堂课的导入方法属于什么导入?试论述导入策略的作用和原则? P183—184
这是一种设置悬念导入和直观导入方法。导入策略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進入某一学习状态的方式方法。
(一)教学导入的作用
1.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 引发学生兴趣 3. 明确学习目标 4. 铺垫后继学习5. 沟通师生心理
(二)教学导入的原则
1.合情入理2.因课制宜3.简洁明快4.灵活多变 三、一位教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双边活动:老师问:“邱少云身上是怎么烧着的?” 学生答:“敌人打的燃烧弹烧着。”
老师又问:“邱少云身后有什么?”学生答:“有一条水沟。”
老师再问:“邱少云跳進水沟里没有?” 学生答:“没有。”
老师接着问:“邱少云最后怎样?”学生答:“牺牲了。”
这位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否符合教学提问的原则?论述教学提问的原则及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符合。提问难度过低,难以启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不具备启发性。教学提问的原则:
激发兴趣原则;启发性原则;难度适宜的原则;面向全体的原则 教学提问的作用
1. 2. 3. 检查已学知识,進行教学反馈
集中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望 发挥教师作用,调控教学过程 4. 5. 活跃课堂气氛,增進师生情感 锻炼口语表达,提高学生能力 四、一位语文教师讲《祝福》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饶有兴趣的思考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这个问题在学生看来似乎是没有疑问的。“冻死的“饿死的”“穷死的”;
教师接着问:“既然祥林嫂是冻死的、饿死的,那么为什么她死前要我回答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能不能见面呢?”
当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后,教师接着又提出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我回答了祥林嫂的问话后,为什么心里很不安,为什么又想到自己的答话怕对她有些危险?这些描述心理活动的话,跟祥林嫂的死有什么关系?”
这位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否符合教学提问的原则?论述教学提问的原则及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符合。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启发性,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论述答案参考第三题。
第三篇:当代教育学
单选:
1.夸美纽斯,“泛爱教育”
2.卢梭,《爱弥尔》
3.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说”
4.赫尔巴特(德),《普通教育学》
5.杜威(美),《明本主义与教育》
6.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教育学》
7.80年代迎来了教育发展的第二大高潮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出现了若干新特点,即增速快、总量大、城市化进程快、流动性强。
9.20世纪60年代,世界教育飞速发展。
10.大,中学生人数激增是发达国家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
11.20世纪80年代,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普及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
12.“双轨制”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
13.多样模式是指有不同入学条件的学生进入不同类型的高教机构或课程项目,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
14.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15.终身教育动摇了传统教育大厦赖以存在的基石,被誉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16.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引进西方学制,中国开始了现代教育。17.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是“文化大革命”。
18.1978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
19.1986年我国颁布《义务教育法》。
20.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急剧增长的需求,并满足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入高等学校的一部分已就业青年的学习愿望。
21.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
22.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可分为做人与成才两层次。
23.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4.教育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多选:
1.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2.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4.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
5.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6.教育先行、教育规划、教育大扩张、教育民主化构成了20世纪60年代大发展时期的显著特点。
7.
第四篇:当代教育学
教与人
1,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实践 •学校有教师的科学主导
•学校能够有效协调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发挥共同的育人作用
•学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主体性,使在学校中处于一种自觉、主动、自主的学习状态。
2、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
⑴历史上的观点•“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
⑵当下的观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①原因 a教师先学生而存在各种知识b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和设计者 c教育活动主要由教师来实现 D社会虽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
②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
a对教育过程的导向作用b对教育影响的组织选择和运用c对教育对象的启发诱导
四、教师的素养
•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六、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化使一个社会学领域的概念,它通常用来指称一个半专业性职业不断的满足完全专业性职业标准的过程。教师专业化职业专业化的一种,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和斗争的过程,前者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教师职业专业化,两者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当代国际教师发展的共同趋势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职业有自己的不同于别的职业的要求和条件,其基本内涵包括:
•首先,教师专业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国家对任职教师不仅有学历标准方面的要求,还有教育知识、能力、道德方面的规定;•其次,教师教育要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措施和专门的教育内容; 再次,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
(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 •
1、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概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专业理想的建立 •专业知识的拓展(表现在量的拓展、知识质的深化、知识结构的优化)
•专业能力的发展 •专业自我的形成
2、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国外有学者(富勒和鲍恩)的划分阶段名称,主要特征
1.从教前关注阶段
职前阶段的学生只是想像中的教师,仅关注自己
2.早期求生阶段
学习教师主要关注的是自我胜任能力以及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幸存”下来,关注对课堂控制、是否被学生喜欢和他人对自己教学的评价。
3.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教师主要关心在目前教学情境对教学方法和材料等限制下,如何正常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
4.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开始把学生作为关注核心,关注他们的学生、社会和情感需要,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他们的成绩和表现。
叶澜先生的划分 阶段名称,时
限
主要特征
1.“非关注”阶段
正式教师教育之前
无意识中以非教师职业定向的形式形成了较稳寄存的教育信念,具备了一些“直觉式”的“前科学”知识教师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一般能力。
2.“虚拟关注”阶段
师范学习阶段(包括实习期)
对合格教师的要求开始思考,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对教育理论及教师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有了对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
3.“生存关注”阶段
新任教师阶段
在“现实的冲击”下,产生了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特别关注专业活动中的“生存”技能,专业发展集中在专业态度和动机方面。
4.“任务关注”阶段 随着科学基本“生存”知识、技能的掌握,自信心日益增强,由关注自我的生存转到更多地关注教学,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自觉依照教师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条件,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积累了比较科学的个人实践知识。
我们的观点:
•⑴新教师时期
•①角色转变时期(第一年)•②开始适应时期(第一年后)
•③成长期
(三四年后)•⑵成熟期
2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⑴师范教育
•⑵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⑶教师的在职培训
一、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主体性的人
•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几个不同层次的内涵。
•第一层是独立性,主要是说学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一个独立的物质实体。
•第二层是选择性,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可以在多种目标、多种活动中进行抉择的能力。•第四个层次是创造性,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经常可以超越教师的认识,超越时代的认识与实践局限,第三层次是调控性,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整和控制。
•科学的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这是主体性的最高的表现。
(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1、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争论
•“教师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
我们的观点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教育认识的客体
•作为教育认识的客体,学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需要得到教师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将一定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求,将新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第一,学生能对教育影响进行取舍。
•第二,学生能对教育活动做出主体参与与否的决定。
•第三,学生能改造自己周围的教育环境.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类型
(一)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首先,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上。•其次,体现在组织和被组织的关系上。
•最后,还体现在平等的对话的关系和交往上。
(二)师生之间的心理交往关系 •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
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三)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
•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又被称为非正式交往,他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关系。在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中,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规章制度的约束。
(四)师生之间的社会关系
•第一,师生之间存在代际关系。•第二,师生之间存在政治关系。•第三,师生之间存在文化授受关系。•第四,师生之间存在道德关系。•第五,师生之间存在法律关系。
二、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在角色上是相互依存的
•二)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三)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表现为一种平等互尊的关系 •
(四)教师与学生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民主合作关系 •
(五)教师与学生在心理情感关系上表现为互容互信的关系 •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及其建构•
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在教育活动中,要把他人看作主体,而不要看作客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视界,在各自的视界中进行观点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其目的是建构一种新的师生对话与交往的关系,其实质是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优化。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真诚相待 •
4、教学相长
(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
•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⑵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在课外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⑶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方法•
德育
第七节 德育模式
•当今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社会行动模式、社会学习模式、体谅模式、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
一、国外几种德育模式简介
(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有瑞士学者皮亚杰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还体现在从实践上还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学说认为,人的道德性发展是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它强调道德判断、自律(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心理成分的作用。
1、道德教育论•
(1)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
(2)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从发展的眼光看,个体道德判断的成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发展的结果。•
2、科尔伯格关于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建议 •
(1)道德讨论法(新苏格拉底法)-----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所谓道德两难(moral dilemma),指的是同时涉及良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境问题。
•它可以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可以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抉择能力,可以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2)公正团体法------重建学校的道德环境。
•科尔伯格梦想着能够创造一种鼓励青少年同辈团体在各自水平上根据公平或公正的理想选择生活的学校环境或气氛,这意味着要创立一种新的成人和青少年的关系。•基于以上原则所建立的公正团体实际上是一个充满民主的道德气氛、由大家共同管理的场所。总之科尔伯格反对传统道德教育那种“美德袋”式的品德教育方法,认为将预定的品格通过无生气的方式灌输给学生是错误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此外还有不少人批评这个模式忽视道德发展中的情感因素。
此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多可能的借鉴作用
•第一,科尔伯格对于道德判断发展6阶段的界定未必合乎我国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总的说是可信的。可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第二,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我们应遵循发展性原则,探索德育的多种模式。•第三,我国学校在系统地传输道德知识方面颇有心得,但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道德理性得到弘扬和发展的人,他具有一定的道德敏感性,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来进行道德判断,作出道德决定并付诸行动,可以提供给我们有益的借鉴。在道德实践中,应该把受教育者视为具有道德理性潜力的人。
(二)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也称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不同,体谅模式(the consideration model)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该模式有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费尔(P.McPhail)首创。
特点
1、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使猜疑、谨小慎微、提心吊胆、敌意和忧虑在个体生活中逐渐销声匿迹。
2、教师在关心人、体谅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在自己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人物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习得各种道德价值观,通过接近体谅人的人而习得体谅人的品德。
3、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进行道德教育。
•评价
(1)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对改变我国目前道德教育教材存在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现状有帮助。
•道德教育可以从实证研究出发,建立起关心他人、发展利他主义观念的理论基点,并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具体化。
(2)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
•主要在于它理论基础的薄弱,在阐述其理论观点时过多倾向于实证数据,缺乏深层次的理论论据,这样教师可能对课程的总的侧重点和方向把握不住,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为理论单薄而不得要领。
教育目的及类型
一、教育目的的要素结构与相互关系
(一)教育目的的要素结构
•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说来,教育目的由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构成。一方面它表明教育应当把受教育者培养何种功能的社会成员,另一方面,它表明教育所要培养的这种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在教育目的的两方面中,后者是教育目的的核心。
1、结构要素:德、智、体、美、技 •德育第一论的观点 •智育第一论的观点 •
2、各因素间的关系:
(1)它们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它们是一个整体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2)它们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在不同的组成部分中包含了相同的因素;(3)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
二,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一)社会依据 ••
1、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
2、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
(二)人的依据 •
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2、人的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理论依据 ••作为一种主观思维的产物,教育目的既脱不开由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社会对于某种利益的需要,也必然反映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们各自利益需要和价值追求,因此,任何教育目的观提出的背后,都必然隐含着某种社会理想,也一定离不开某些理论学说的支撑。例如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观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的。
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个人本位论
•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持这种理论的教育家有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他们的基本论点是:
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教育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没有其他目的。
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二)社会本位论
•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目的。这派理论主要以西方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社会学派”为代表。其代表人物为孔德、涂尔干等。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
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2、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以外,并无其他目的。
3、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的功能来加以衡量。思考题•应怎样认识这两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教育目的的实现
一、审视应试教育
(一)什么是应试教育?
1、概念:
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功能、甄别功能,是一种“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的教育。•
2、应试教育现状
•日本高中流行一个说法:“四当五落”,意思是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就能考上大学(当:考上),要是睡五个小时,就要“落榜”了。日本学生的压力巨大,甚至从上小学、上幼儿园起,就开始上大量的课外辅导班,以进入名牌小学,名牌中学;而考高中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要超过考大学。•新加坡强调菁英主义,小学有“小学三年级分流考试”和“小学毕业离校考试”,考试成绩将决定学生进入什么中学和参加哪种课程。中学则划分普通课程和特选课程,成绩优异者安排接受特选课程攻读。分数划定了学生未来是菁英,还是将来被分发训练为技术工人的一般人。•韩国高考的录取比例大概在百分之五十左右。韩国人对于学历的看重不次于中国人,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们将来的人生方向。每年韩国高考—— “大学修业能力考试”举行当日,所有的公务员和私企员工的工作时间都将比平日推迟一小时,以减轻交通的拥挤状况,韩国的男女老少都会跑到学校门口以敲锣打鼓的方式为考生呐喊助威。•台湾初中为了得到重点高中高录取率而竞争巨大,为了准备“中考”,星期六,初三学生还要在校上一整天课。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利用晚上的时间,为学生找家教上补习课。而高中学生,更是有着学习到晚上十一点的“晚间自习和解惑”,还有高强度训练的“自强班”。台湾中小学生近视率世界排名第一。•
3、危害:
•束缚教育视野,抹杀学生兴趣。•弱化学生能力。•影响教育公平。•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局限学生思维。•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教师工作负担。
(二)应试教育的基础
1、应试教育是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产物。
2、应试教育是当前我国生产力不发达,就业岗位有限的产物。•
3、教育机会竞争激烈。
4、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偏差的产物。
二、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1、素质:人的素质即人所谓本质、本性。既然人具有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因而人的素质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2、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特点 •
1、以人为本 •
2、突出主体精神 •
3、面向全体 •
4、关注终身发展
(三)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1、根本目的做人、成才
2、任务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
(四)素质教育的存在基础
•首先是现实中人的异化与片面化庠人的完善与全面发展的转变。•其次,是对应试教育消极后果的进行纠偏。•最后,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五)素质教育与全面教育•
1、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或途径。••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或落实。
(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辨析•思考题:对素质教育有的人赞同,有的人反对,对应试教育也是同样的情况。结合教育现实,怎样辨证低看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的状况
•(五)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借鉴外国学制的经验。
(六)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受到文化的影响。•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一)双轨学制
•双轨学制是欧洲18、19世纪形成的一种学制:一轨是供贵族、地主等有闲阶级享用的学校,其发展是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 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其发展是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
(二)单轨学制• 单轨学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体制,其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单轨学制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它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三)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不属于欧洲双轨学制,它和美国的单轨学制也有区别。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一)重视学前教育,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的衔接(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五)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内容之一是要求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普及义务教育是指普及初中、小学的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质。•就全国而言,实施义务教育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地区:
•第一类地区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要求在1990年左右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第二类地区是经济文化中等发展达程度地区,要求在1990年左右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在1995年左右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第三类地区是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争取在本世纪末大体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五、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一)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二)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三)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四)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第五篇:教育学读后感
用爱心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摘要】通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发现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爱心教育,爱心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始终,苏霍姆林斯基用爱心为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要做真正的教育者,我们就该像作者说的那样,把自己的心灵献给孩子,在教育中用爱心去感化和教育孩子,让他们愉快而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心灵
孩子
爱心教育
健康成长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总结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一本教育著作,主要记述了作者五年期间与一个班31名学生朝夕相处,从一年小学预备班到四年小学班教育教学活动的平凡岁月。作者那颗热爱学生的火热的心感染了无数人,表现了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孩子的发展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姆霍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爱心教育”。
那么到底如何爱学生呢?特别是在今天的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的现状下,如何最大程度的保证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呢?读过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爱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有了很多的想法与全新的认识。
一、时代呼唤爱心教育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但人情却随之淡薄。许多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逐渐变得自私自利,只求得到别人的爱而不愿意付出,孰不知爱是相互的,是要付出才有回报的。当今社会,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是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不恰当容易导致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冷漠放纵的性格。“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童年时期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人的性格、思维、语言都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形成。” 1因此,必须给孩子多点爱,让孩子感受爱,使孩子理解爱,爱心教育在当今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了解到了他所处的那个年代很是缺乏爱心教育,以及他对爱心教育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作者深爱着这些孩子,他亲昵地称他们为“小家伙、小鬼”,他认为教师首要的职责就是“爱孩子”。因为爱,他期望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健康的体魄;因为爱,他也竭尽全力去帮助孩子们学会学习。
现在我们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爱心教育,甚至许多老师无法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学校里也总是存在优生差生之分。所以时代呼唤爱心教育,爱心教育已迫在眉睫,爱心教育势在必行。
二、爱心教育的内涵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开放性,他们的心扉总是对大多数人关闭,只对少数挚友开放。但他们都渴求真诚的友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了解与关心、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用真诚与理解去温暖学生的心,要努力去做学生所信赖的挚友,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这样,才能减少甚至避免课堂上的抵触情绪,才能使学生和我们老师自己在上课的时候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态。“教育者最可贵的品德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深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2这种爱是世上最崇高、最无私、最理智的爱。教师用心去热爱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并唤起相应的情感,这样,教师和学生思想感情和谐一致,才能完成教学的各项任务。
纵观当今的教育方针,爱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有爱心,有健康的心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所以教师应该实行爱心教育,一颗真心爱事业,一片真情为学生。
12引自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赵玮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引自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赵玮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尊重孩子, 敬畏生命”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的灵魂。作者写道:“我教的孩子, 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是活蹦乱跳的孩子, 其次才是学生。”诚哉斯言!很多时候, 有灵动生命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只是一个个教育对象, 是一个个乖巧听话的盲从者,这种想法是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尽管作者的生活时代和我们有别, 但他的“教学——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那儿传授到孩子那儿, 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一直以来都为人称颂。确实,离开了人与人心灵间的沟通, 教学就成了一潭陈腐的死水。
作为一名已经接受了快14年教育的学生,我所看到的受到学生爱戴的老师无一不是真心的关爱学生。所以在我看来爱心教育的内涵就是真心地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充满爱心,热爱学生,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才能使每个学生享有平等自由的机会来发展其固有的特性。
三、如何实施爱心教育
(一)应当让孩子们快乐
在学校里,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有“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并且有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想法。这是一个很让人沉思的现象。孩子们为什么害怕学校?这肯定是由于存在着让孩子们害怕的东西,比如学习的压力,孩子们爱玩,但是每天做不完的作业肯定让他们觉得厌倦。再如在教学中有些老师比较严厉,经常斥责学生,让学生产生隔阂感,不敢去接近,害怕老师找自己谈话等。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成长,如游戏的快乐,相互尊重的快乐,获得知识的快乐,成功的快乐等等。如果学生们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那么学习的积极性也将会大大提高,其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会提高的。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第一部分讲述“快乐学校”,是出自这位教育家爱心的一项成功创举。作者以满腔热情发出了“要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呼声。他希望孩子们成为头脑清醒、心地善良、双手灵巧、情操高尚的人。为此,必须让学生在进入学校这个世界后不断享受到新的欢乐,使认识活动不至于变成枯燥的教学,但也不能把上学变成表面热闹而实际空虚的玩乐。“蓝天下的学校”、“幻想之角”、“到劳动世界的旅行”、“健康乐园”等都是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大自然和欣赏大自然,并在大自然中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增强他们的思考力。在阅读和书写的学习上,他指出,在“快乐学校”中,“对学生评分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它的乐观主义和富有乐趣的原则”。尤其是在教孩子阅读和书写的时候,应该让他置身于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作的世界里。在品德培养上,他提出,“快乐学校”要让孩子们心中有他人。如果孩子对他的同学、朋友、亲人及他所遇到的任何一个同胞的境况都毫不关心,如果孩子不善于从别人的眼神中观察他的心情,他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所以爱心教育应当让学生感到快乐,无论是什么时候的学习,都应该以快乐为主,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爱上学习。
(二)老师需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该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对教师与儿童的心的论述。关于教师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学生不是一台活的机器,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载体,更不是教师心中理想模型的可塑者。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只有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才能使教育具备真正意义。这种精神上的经常接触绝对不是一条单行线,而是双方的、互通的。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灵,同时也要让孩子了解教师的心灵,才能使教师和孩子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心”中最重要的观点。一位真正的教师应该既要热爱学生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用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阳光真正住进孩子的心里。关于儿童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应当成为儿童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当赋予孩子发展个性和兴趣的自由,努力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求知欲和对学习的热爱,使学习真正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走进孩子的心灵,驱逐孩子心中的阴霾,带来温暖与苏生,这才是教育的力量所在。
所以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应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那一刻彼此应是朋友关系而不是师生关系,应从朋友的角度去关心学生,谈话的态度也应该是真诚的,不以老师的身份去压人。
四、总结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对我启发很大,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游客自动脱下斗篷,冷风呼啸而来,使劲吹。游客反而拼命抱紧斗篷不松。太阳出来了。暖洋洋的用爱心关照游客,不一会游客“感动”的自动脱下斗篷到树荫下乘凉。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爱心来感化比教育惩戒更有效,教育的本质是要有一颗爱心。可见爱心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时时为孩子着想,全面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要教育学生怎么懂得去爱,去关心身边的人,诚信待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尺讲台,成就了多少国家栋梁。一支粉笔,结出了多少桃李芬芳。让我们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耐心去感化学生,用真心去打动学生。让我们在这个平凡而崇高的岗位上继续奉献,把我们的爱,把我们的情,把我们的整颗心都献给孩子们。
【参考文献】
[1]郝·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福建:海峡出版社,2002.[2]高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与幸福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0,3(3).[3] 伊索.伊索寓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4]哀锐愕.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