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五上第一周周末课教案
新希望辅导
苏教版五年级上 新希望辅导
(2)开展“体艺二加一”活动可以丰富和提高大家的课余生活。
3、仿写句子
(1)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风在哪里?风在风铃上,铃儿叮当响,那是它在演奏。
风在哪里?风在头发上,头发轻轻飘动,那是它在跳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中有许多名句带有“风”字,请你写出两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品读课文重点句子。(课文知识点梳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这句话中的 新希望辅导
2、新希望辅导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嗅()
沁()人心脾
熟()悉
静谧()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静()闪耀()3.照样子把成语补充完整
例:口是心非
顾()失()
扬()避()
若()若()
严()酷()
4.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和“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沪教版二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
荷 花
执教时间:11/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记本课11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词语9个。
2、能正确圈出写荷花香味、颜色的词语,划出写荷花样子的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节。
4、初步了解荷花形态美丽和清香诱人,体会作者喜欢荷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正确圈出写荷花香味、颜色的词语,划出写荷花样子的句子。【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作者清晨在公园里观赏荷花的经过,再现了如诗如画、引人入胜的自然美景。课文段落清楚、层次分明,特别是描写具体,语言优美,适合学生积累。
【学情分析】采用多媒体画面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本课11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和记忆6个生字“阵、挤、盘、破、昨、梦”。
2、初读课文,学习第1小节,整体感知内容。【教学过程】
一、引人课题
1、出示课题,夏天池塘里开得最盛的是什么花:(荷花)
2、屏幕出示:一池荷花
看看图,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叶和荷花? 出示句子:我看到满塘 的荷叶和 的荷花。
3、学生交流。
我看到满塘 碧绿 的荷叶和 美丽 的荷花。(圆圆、又大又圆)(亭亭玉立、盛开、怒放、娜娜多姿、雅致)
4、过渡:让我们也去公园的荷花池边,看看白荷花,闻闻微风带来的阵阵清香。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看屏幕演示,欣赏荷塘美景。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学字词,出示: 一阵的“阵”(“阵”和“陈”比较字形)挨挨挤挤(复习“提手旁”,做动作理解。)注意:“挨”只有韵母,没有声母,音序就是“A” 圆盘的“盘”(可以分上下两部分记,也可以换部首记,)冒出来的“冒”(注意上面的写法)展开的“展”(演示“展”的笔顺)注意:“展” 的下面不要多一撇 书空 “昨”:记部首,和“作”比较
好梦的“梦”(下半部分是“夕”,“多”的一半。)书空
4、分小节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5、学习第1节
荷花清香四溢,难怪小作者一进公园大门就向荷花池跑去。齐读课文第1小节 指导朗读
三、巩固复习
1、游戏:摘荷花(读准词语)写一写
(1)齐读写字歌(2)写一写生字:“阵、挤、盘、冒、展、梦”
3、听写句子。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总结:夏天的菏塘真美呀,课文中的小作者被深深地迷住了。下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一池荷花的美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圈出写荷花香味、颜色的词语,划出写荷花样子的句子。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背诵课文第二节。
3、初步了解荷花形态美丽和清香诱人,体会作者喜欢荷花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2、3小节
引入:小作者一进公园大门就被荷花的清香吸引了,让我们也跟着小作者去欣赏美丽的荷花吧!
1、师生接读课文第2、3节。
2、学习描写荷花的句子,(1)自由读第2节,用直线划出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品读。荷花有哪些姿态?从课文第2节里划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2)指名三人读。
具体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来,请三位同学来读读。(3)边画边记荷花的姿态,各位小画家,在荷花的几种姿态中挑一种最喜欢的画出来,边画边记住文中的句子、行吗?
(4)师生接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记住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了吗?我们来接读,记住的同学就不用看书。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乃,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板书:冒 千姿百态
3、学习描写荷叶的句子。
(1)看演示,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
荷花姿态美,荷叶也不逊色,谁来给我们描写荷叶的句子?(2)(通过媒体演示)理解“挨挨挤挤”、“冒”。
我们从动画中知道,挨挨挤挤就是(一个挨着一个),说明荷叶很(多)很(密)。所以白荷花要顶开荷叶才能(冒)出来,展露她的风姿。板书:圆圆 碧绿 挨挨挤挤
4、看屏幕诵读第2、3节。指导背第二节。
二、学习第4、5节。
1、过渡:这样的婀娜多姿的白荷花让人陶醉,小作者看着看着,产生了什么联想呢?仔细听。
2、师范读第4、5节,学生听清小作者产生的联想。
4、自由读,想想:小鱼、小靖蜒会对我说些什么呢? 出示:蜻蜓飞过来,轻轻地告诉我:“。”小鱼在脚下游过,高兴地对我说:“。”
5、交流。
6、有感情地齐读。
7、想像:如果你面对这一池亭亭玉立荷花,会产生什么联想呢?
8、总结:荷花姿态啊娜,清香四溢;荷叶挨挨挤挤,青翠碧绿,真让人喜爱。难怪宋代诗人杨万里这样赞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巩固拓展。
1、分层作业:根据实际情况自选。(1)背诵文中第2节,(必选)(2)收集一篇描写荷花的美文或一首诗歌“(必选)(3)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像,为课文配幅插图,(4)选一种喜欢的植物仔细观察,能用三言两语介绍一下它的颜色、姿态、形状等内容,板书设计:
23、荷花
荷叶:圆圆的 碧绿 荷花: 冒 千姿百态
挨挨挤挤
24石榴
执教时间:11/11 【教学目标】
1、能识记12个生字,认识“四点底”,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能选一个带点的词语造句。
2、能正确划出写石榴花的句子,并圈出写石榴外皮的句子。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各生长阶段的特点,体会作者喜爱石榴,为家乡——枣庄的石榴闻名中外而自豪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带着问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教材分析】课文描写了石榴的生长过程。课文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描写生动具体,尤其是写果实的部分,摹其形,绘其色,值得学生学习感悟。
【学情分析】课文语言和学生比较接近,条理也非常清楚,在学习过程中着重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加强朗读指导。圈划词句是本单元的重点,学生初步接触,对那些学困生来说尤其难,教师应多关注。【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12个,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能选一个词语造句。2.边读课文,边能正确划出石榴花的句子,圈出写石榴果皮颜色的词语。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各生长阶段的特点,体会作者喜爱石榴,为家乡——枣庄的石榴闻名而自豪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在14课《迷人的秋色》中,我们认识了金光闪闪的(大金帅苹果);玛瑙似的(山楂);红得耀眼的(柿子);晶莹透明的(水晶葡萄)。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你们看,(师举起石榴)石榴也是成熟了。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可爱的石榴。
(出示课题)齐读。
2.谁吃过石榴?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所了解的石榴? 二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里的石榴最出名? 2.学生交流,齐读第一节。
3.轻声自由读课文,遇到不理解、不认识的字可以圈圈划划。4.交流出示,学习生字: “葱”——提醒:中间部分有一点
“盛”——查字典认识它是个多音字、用动作帮助理解字义 “熟”——指导字形 挂、扒——积累提手旁的字。5.分组读课文,正音。
三、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1.指名读第二节,学生边听边用直线划出写石榴花的句子。2.交流、反馈。
(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深,不久便挂满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指名学生朗读句子,并说说自己这样处理朗读的原因。随机解决一个问题:石榴花为什么用“挂”字?
4.轻声读三、四两小节,圈一圈文中表示颜色的词,找一找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5.交流词语和句子。(说说喜欢这句的原因)重点指导:
(1)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似的子儿一颗颗紧挨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看实物感受)
(2)“扒开——剥开”的区别
(3)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拟人的写法)
6.指导朗读:小组比赛读、挑战读。
7.过渡语:美丽的石榴花、郁郁葱葱的石榴树、可爱的石榴果在作者的家乡——枣庄齐读第一小节。
四、总结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3.学着课文内容说一说你所喜欢的水果。【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和新词。1. 读生字卡片:叫号游戏。2. 听音取词语卡片:辨音游戏 3. 配乐读课文。
4. 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看图,练习说话。
1. 生活中,有许多人见人爱的水果,请看图片,静静地欣赏,认真地回忆。2. 选择一种你最喜爱的水果,就其特点或味道像大家做一个介绍。轻声准备。3. 交流,及时点评。
三、指导写字:盛、挂、熟、扒、摘、顿 板书设计: 叶子 郁郁葱葱 石榴 花 火红 小喇叭 果实 青绿色 青中带黄 黄中带红 半红半黄
酸溜溜 甜津津海上气象员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1、能识记11个生字,认识部首“羊字旁”,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小海鸥和妈妈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3、能用直线画出海鸥妈妈飞行的句子。
4、知道观察海鸥飞行的不同方式可以了解海上气象。【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
2、能用直线画出海鸥妈妈飞行的句子。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语言,记叙小海鸥三天里看妈妈用不同的方式飞行,以及海鸥妈妈的解释,说明海鸥是“海上气象员”。
【学情分析】教学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之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加强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训练。在字词的教学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仅对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混淆的字形作适当的点拨。【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6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
2、初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内容。【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引入。
1、媒体出示课题:25海上气象员(齐读课题)
2、学习生字:员,为“员”找朋友(队员、团员、委员、党员)
书空写一写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提问,老师归纳问题)(1)”气象员“是干什么的?(2)谁是海上气象员?(3)它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你们真聪明,提出这些问题,让我们听听课文录音,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1、带着问题,听听课文录音。
2、学生分组读通课文,按学习卡自主学习课文中生字。(1)第一组: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贴、翔、喂”。贴:加一加 贝加占 换部首组词 站立 沾水 翔:加一加 羊加羽 形声字 认识“羊字旁” 喂:做动作 形声字
(2)第二组: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耍、涛、汹、涌”。耍:与“要”找区别 涛:笔顺 写一写 汹:形声字 组词 气势汹汹
涌:形声字 换部首组词 水桶 疼痛 朗诵 通过
(3)第三组: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贴、涌”并用音序法查出在字典中的页码。(4)第四组:读通课文,给“翔、耍、涛、涌”找朋友。翔:飞翔 翱翔 滑翔 耍:玩耍 戏耍 涛:波涛 浪涛 涛声 惊涛骇浪
3、小组用自己的方法交流汇报。
4、回答问题:“气象员”是干什么的? 谁是海上气象员?(用曲线划出第4节中小海鸥的话并齐读,教师朗读指导。注意朗读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三、巩固小结
1、媒体出示游戏:泡泡龙
抽读词语:气象员、飞翔、活蹦乱跳、玩耍、海岸、波涛汹涌
2、写字指导:旋
3、总结 海鸥妈妈每天都要给小海鸥找吃的,它在海面上日日飞翔,为什么说海鸥妈妈是海上气象员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正确划出写海鸥妈妈飞行的句子。能在老师指导下,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语气。
2、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知道有些动物的活动和天气有关系。
3、收集并交流哪些动物能够预报天气情况。【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大家一定很想了解海上气象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现在我们进行小组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1-3节。(媒体出示学习建议)。
(1)带着问题用”找找划划、读读演演“的方法来学习课文。(2)用直线划出海鸥妈妈”预报天气“的句子,再读一读。(3)分角色读第1-3节,并尝试演一演。
2、学生小组学习,(1)按所学的第三节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学生小组学习。(2)师巡视。
3、小组交流汇报。
(1)选择交流:海鸥妈妈”预报天气"的句子。(朗读指导)(2)师指导学生及时补充。(媒体出示)时间 海鸥妈妈 天气 第一天 贴着海面飞 准是好天气 第二天 沿着海岸飞 天气开始变坏 第三天 在半空中盘旋 暴风雨就要来了
(3)理解“飞翔”、“贴着”、“沿着”、“波涛汹涌”的意思,完成课后的选词填空。飞翔:看媒体理解——贴着、沿着:可以让学生做动作表演 波涛汹涌:看媒体理解
(4)指导朗读(个别读、小组读、竞赛读、集体读。)(5)小组分角色展示朗读表演。(学生个别点评)注意朗读时要读出角色的语气,小海鸥要只能,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海鸥妈妈要有耐心讲解的语气。(6)读一读,演一演,师生配合。
4、小结:海鸥妈妈三天不同的飞行姿势,预报了三天不一样的海洋天气,有趣吗?因此,听了妈妈的话,小海鸥明白了。(齐读后半句话)
四、课外拓展,练习说话。
过渡:辽阔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浪花翻卷,时而大浪滔天,海鸥们时而贴着海面飞,时而沿着海岸飞,时而在半空中盘旋,向人们预报着天气的变化。
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够预报天气情况,说说它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小组合作尝试制作资料卡。(媒体出示:资料卡)蜻蜓、燕子低飞——要下雨 蚂蚁搬家——要下大雨 乌龟背潮湿——要下雨
2、交流展示,练习说话。(1)根据已学课文内容制作。(2)结合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制作。(3)展示资料卡,并问大家作介绍。
五、总结全文
原来大自然中有那么多的气象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知道天气的变化。大自然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读懂它。板书设计:
25、海上气象员——海鸥
时间 海鸥妈妈 天气
第一天 贴着海面飞 准是好天气
第二天 沿着海岸飞 天气开始变坏
第三天 在半空中盘旋 暴风雨就要来了
26、一条大蟒蛇
执教时间:11/19 教学目标:
1、能识记10个生字,认识部首“米字旁”,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能照样子说话。
3、能正确划出写卡达叔叔对待大蟒蛇的句子,并圈出其中的动词。
4、知道要善于利用野生动物的特点,保护自己,保护野生动物。教学重点:识字记词,读通课文。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知道要善于利用野生动物的特点,保护自己,保护野生动物。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教具。
2、学生预习了解蟒蛇的知识 学情分析:
能正确听写一句句子,正确朗读课文,能正确划出写卡达叔叔对待大蟒蛇的句子,并圈出其中的动词。教情分析: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叙述,加上情节跌宕起伏,让学生们根据要求填空,要善于利用野生动物的特点,保护自己,保护野生动物。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能识记10个生字,认识部首“米字旁”,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新课。
1、师:关于蟒蛇,你知道些什么?(三分钟说话)学生交流。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37、一条大蟒蛇
3、听录音,了解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二、学习字词
1、小组学习:(1)说说识字方法。(2)对词语质疑,共同解决。
2、交流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正音:粗、暑(2)书空练习:捕 杀(3)练习组词:伤 脱(4)质疑:碗口粗(手势表示)眼疾手快(快、迅速)
三、读通课文、理解课文。
(一)第一节
1、引读第一节
2、指名朗读第三句。(读出惊讶、紧张的口气)
(二)第二节
1、自由读:思考面对危情卡达叔叔是怎样做的?(普遍层)
2、多种形式练读,划出思考题的答案。
3、朗读相关句子,并小圆圈圈出写卡达叔叔动作的词。
4、齐读第二节。
(三)第三、四节。
1、指名分节读,思考:你明白了什么?(提高层)
2、分角色读3、4节。
四、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照样子说话
2、知道要善于利用野生动物的特点,保护自己,保护野生动物。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二、归纳总结、扩展说话。
1、师:卡达叔叔在危急之时,利用蟒蛇在水中不咬人的特点,既保护了自己,又保护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蟒蛇,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保护自然的课。
2、扩展说话: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国家保护动物?
3、收集一个人们保护动物的事给大家讲讲。
讨论:读了课文,你觉得卡达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理由?
三、照样子练习说话 例:大蟒蛇游来。大蟒蛇向我们游来。大蟒蛇吐出舌头向我们游来。小弟弟跑来。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外读物——介绍野生动物。
板书: 一条大蟒蛇
蟒蛇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不能随便捕杀的。
27松鼠的尾巴
执教时间:11/ 【教学目标】
1、能识记11个生字,认识部首尸字头,积累8个词语,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在中能选择合适的词语。
2、能正确划出表示小松鼠尾巴作用的句子。
3、激发学生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兴趣。
【教材分析】这篇童话写小松鼠在不同的情况下三次发挥尾巴的作用,解决了问题。文章想像丰富,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性强,能够吸引孩子,同时语言浅显,又便于孩子独立阅读。
【学情分析】课文整体感知后,课采用先由学生自学,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故事或者表演,让学生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之中,教师根据学生讲或演的情况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随机学习生字。
2、能正确划出表示小松鼠尾巴作用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人,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
2出示课文第1节: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它不知道尾巴有什么用。
(1)谁来把这段话读一读?
(2)齐读。
(3)学习生字“茸”---正音 rōng(4)你能说出其它ABB形式的词语吗?
3小松鼠后来知道尾巴的作用了吗?是怎么知道的呢?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师:那么小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完成填空。
小松鼠的尾巴收拢时,像一把,可以 ;张开时,像一顶
,可以
,盖在身上,就像一条,可以。2学生交流,齐读。
3学得真不错,这就是课文的第2、3、4节告诉我们的。三 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1你对小松鼠的尾巴的什么用处最感兴趣呢?选其中的一个来读一读,同时用直线划出有关松鼠尾巴的句子。2生选择读课文。
3生交流读。并进行朗读指导。
(1)当学生交流松鼠的尾巴收拢可以当扫帚这一小节时,结合学习生字:屋、净。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小节,抽个别学生读,挑战读。
(2)当学习张开当降落伞这一小节时结合学习生字:跃、舍、踪。
舍:让学生演一演小松鼠在前面逃,黄鼠狼紧跟后面,牢牢盯住不放,帮助理解“紧追不舍”的意思,请学生演一演,读读这句话。
踪:无()无()词语的积累
学生表演朗读课文第3节。
(3)当学生交流松鼠的尾巴可以当被子这一小节时,结合学习生字:乖、刮。
可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学习生字。
选字填空:
乖 乘()巧()凉
刮 舍()风()弃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节。
预设:有学生可能会质疑:为什么小松鼠会一下就明白过来呢?
三、小结
师:很多同学对这条有着多种作用的尾巴很感兴趣,我们继续学习。(来不及学的下节课继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字词。【教学过程】
一、采用多种形式读文: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松鼠尾巴的多种作用。接着请大家分角色朗读课文2、3、4小节。
1、小小组朗读2、3、4小节。
2、指名评讲
二、复习巩固
1、游戏:送词、字宝宝回家。
(1)读词语:毛茸茸 屋子 干干净净 跳跃 紧追不舍 无影无踪 寒风(2)读生字。
三、课外拓展。
1、师:没想到小松鼠的尾巴有这么多的用处!小朋友,除了书上说的这些,你还能告诉小松鼠,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吗? 出示句子:小松鼠的尾巴可以当()。
2、出示短文:兔子的尾巴
(1)小朋友,你见过兔子的尾巴吗?兔子的尾巴短短的。小小的,就像一个毛茸茸的小球。不过你可千万别小瞧它,这条短尾巴可以在危险时刻帮助兔子逃命!
据说当兔子被敌人咬住时,它立刻使用“脱皮计”,将尾巴的“皮套”,脱下让敌人咬去。自己呢,赶快逃命。当敌人发现上当时,兔子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啦。(2)想一想: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用?
(3)你还知道其它动物尾巴的作用吗?和小伙伴交流一下。板书设计:27 松鼠的尾巴
收拢 当扫帚 张开 当降落伞
盖身上 当被子
28野兔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1、能识记11个生字,认识部首“身字旁”,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
2、能画出课文第三、第四节中野兔的句子。
3、能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说说野兔用巧计战胜老鹰的过程。
4、感受动物之间搏斗的惊险,体会野兔以弱胜强的计谋。【教学重点与难点】能正确划出老鹰向野兔进攻的句子。
【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作者看到的一个奇异的景象:在野地里,一只弱小的野兔踢死了凶猛的老鹰。文章结构严谨,情节紧张生动,是一篇很经典的课文。【学情分析】可以让学生选择课文需要积累的词语,说说野兔战胜老鹰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动物之间搏斗的惊险,体会野兔以弱胜强的计谋。【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11个生字;学习部首:“身字旁”。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防备、敏捷、奇异、巧计”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圈划,能正确划出课文中描写野兔的句子,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野兔以弱胜强的计谋,懂得凭着聪明机智,弱者也能战胜强者。【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野兔和老鹰,学习课文第一节。1.看图了解野兔,学习第一节,初步感受野兔的机敏。(1)小朋友,昨天我们预习的课文是——28野兔,看老师写课题,出示“野兔”。师介绍野兔:野兔四肢——强壮,擅长——跳跃,它的奔跑速度——特别快。(2)学习课文第一节。
师:课文中的野兔是作者在野地里发现的。出示第一节。自由读:
一天,我正在野地里割草,忽然发现一只大野兔正趴在前面的一个坑里。我悄悄地绕到它背后伸手去抓。不料,它早有防备,猛地一跳,逃跑了。学习生字: 坑:读准后鼻音。
绕:读准翘舌音,复习:r l。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绕”。防:防:预防,备:准备。防备就是有预防有准备。指名读句子,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野兔?
(机灵的野兔,灵活的野兔,警惕性很高的野兔,敏捷的野兔)(3)出示图片,了解老鹰。
课文还讲到的动物是——老鹰,读准“鹰”。(贴图)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嘴巴、翅膀、爪子
师补充:老鹰的飞行速度特别快,是野兔的4-5倍呢!
过渡:在《动物世界》这个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动物之间激烈的争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看野兔和老鹰之间的争斗。
二、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用上“野兔”和“老鹰”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老鹰怎么做,野兔怎么做,结果怎么样)2.反馈交流。
出示:老鹰要抓野兔,野兔用巧计战胜了老鹰。(板书:用巧计 战胜)学习“计”,计:办法、计策。巧计:巧妙的计策。
三、重点学习3—4节,感受动物之间搏斗的惊险。
自读课文3、4节,思考:老鹰要抓野兔,野兔是怎么表现的呢?用“——”划出有关句子。
1.反馈交流,校对。出示:
眼看就要抓住了,野兔敏捷地往旁边一跳,躲开了。 它并不逃走,反而迎着老鹰跳过去,跳得比老鹰还高。 忽然,野兔不动了,四脚朝天躺在地上。
突然,野兔弹出后腿,重重地踢老鹰的肚子,一连几下,踢得老鹰扑棱着翅膀,一头栽倒在地上。①校对划线情况。②指名读。学习生字:
③躲:这个音节是——三拼音,学习“身字旁”,比较身字旁和“身”。踢:也是形声字。跟“足”有关。
盯:文中还有一个生字也是形声字,谁来说一说?
过渡:现在,我们把这些句子放到课文里去读读,看看野兔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这样的表现。2.学习课文第三节。
师:读读这两句话(变红),想想:老鹰要干什么?(板书:抓),老师在这三个关键的词语(变红),理解词语:“盘旋、斜着、俯冲”。你觉得老鹰怎么样?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想象一下:要是被它的爪子抓到。师:是呀,情况十分——危急,眼看就要抓住了,读第3句。你感觉野兔怎么样?(反应灵敏,速度快,这就是敏捷。)指导朗读:野兔特别敏捷,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这句话告诉我们野兔怎么样?(板书:躲)
想象:野兔死里逃生,在我们看来,这时候,野兔一定会。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齐读第4句。野兔的动作是:跳(板书:跳)怎么跳?理解:迎着。
你看,它“跳得比老鹰还高”,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野兔?(勇敢的),(面对凶猛的老鹰它——毫不畏惧)(它要和老鹰——决一死战)朗读指导,读出野兔的勇敢无畏。
这真是一只勇敢的野兔,他并不逃走,反而—— 面对凶猛的老鹰,他毫不畏惧,他并不逃走,反而—— 他要跟老鹰决一死战,他并不逃走,反而—— 你们知道野兔为什么不逃吗?它逃得了吗?
过渡:这时候,老鹰怎么做?——(读第五句)。板书:打。怎么打?多么凶猛的野兔,读出语气来。3.学习第4节,体会野兔用巧计战胜老鹰。出示第四节。师:野兔怎样表现呢?
出示:忽然,野兔不动了,四脚朝天,躺在地上。理解:四脚朝天(板书: 躺)指名读,野兔躺在地上不动了,老鹰以为——(受伤了,累得精疲力竭了,动弹不了)
师:于是,老鹰怎么做?板书:啄。关注:猛扑,老鹰多凶狠呀!我们可以在猛扑的前面加一个什么词?(恶狠狠地)加上这个词语再读一读句子,读好它!野兔怎样做呢?板书:踢 出示:突然,野兔弹出后腿,重重地踢老鹰的肚子,一连几下,踢得老鹰扑棱着翅膀,一头栽倒在地上。
怎么踢?学生交流:弹出、重重地踢、一连几下。(加上圆点)
比较:突然,野兔伸出后腿,踢老鹰的肚子,踢了几下,踢得老鹰扑棱着翅膀,一头栽倒在地上。
第一步:选择一处说说用哪个词语更恰当。第二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第三步:读出野兔的勇猛。
师:野兔就是这样重重地踢,不停地踢,把老鹰踢得——
师总结:你看,作者的用词多恰当呀,把野兔踢老鹰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从这些词语当中,你体会到什么?(野兔的勇猛)
指导朗读野兔的句子,关注“弹出”、“重重地踢”、“一连几下”,读出野兔的勇猛。(指名读)
师生合作:突然,野兔——,就这样重重地踢,连续地踢,踢得老鹰—— “扑棱”的意思是“张开或抖动”。再读野兔表现的句子
师:野兔刚才四脚朝天,躺着不动,是累了吗?是受伤了?(迷惑老鹰、等待时机、让老鹰上当等)这是一只怎样的野兔?
师:真是不可思议呀!一只野兔竟然战胜了老鹰。(点板书:巧计)(5)难怪作者说:“眼前出现了奇异的景象。”(学生字“异”)找近义词理解:奇异。(奇怪、奇特)
四、串读课文重点部分,总结全文。1.根据板书提供的词语,总结全文。
师生合作:老鹰要——抓野兔,野兔——躲开了。它并不逃走,而是迎着老鹰——跳起来。老鹰用翅膀去——打它,野兔躺着不动了。老鹰去——啄它的眼睛。最后,野兔重重地踢老鹰,把老鹰踢得——扑棱着翅膀,一头栽倒在地上。
课文就是写了野兔用巧计战胜老鹰的故事。看来,弱小的也能战胜强大的,但是一定要有——计谋、智慧。
2.让我们带着对它的敬佩,再来读读课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再读课文,复习巩固,落实练习,课外拓展。
2.体会野兔以弱胜强的计谋,懂得凭着聪明机智,弱者也能战胜强者。【教学过程】 一. 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这只野兔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怎么样的野兔”来说一说。2.有感情朗读全文。二. 落实练习,课外拓展。1.组词
放()异()防()导()2.说一说。
老鹰在天空中怎样飞?演一演,再说一说,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盘旋 斜着身子 扑棱 扇动翅膀 俯冲 板书设计: 28 野 兔
用巧计
野兔(图)——————————›老鹰(图)
战胜
躲 跳 抓
躺 打
踢 啄
第三篇:鄂教版语文五上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悟生命”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匆匆》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于惋惜,从而感叹生命的短暂,时间的宝贵;《种一片太阳花》是种,新生的太阳花虽然弱小,但是它们成长迅速。面对骄阳,它们不屈服,不退缩,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乐观饱满的热情与烈日战斗,表现出令人钦佩的生命力;《浮冰上》向我们讲述的十人与犬在饥饿难耐的时刻,彼此将对方当作猎取的对象,最后都不约而同放弃这一念头,并相互依存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结局感人至深。
古诗《已亥杂诗》是一首阐述尊贤重才道理的诗。作者对清朝末年那种扼杀生机、窒息思想,导致万马齐喑的局面十分痛惜,并大声疾呼:要振兴国家,挽救危亡,就需要涌现出大批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
“语文乐园”安排的训练内容有朗读一组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积累名言警句;学习成语故事《破釜沉舟》,让学生感受项羽英勇无畏、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战精神;围绕“你赞成养小蝌蚪吗?”的话题,芬为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以“我的收藏”为主题作文。本此习作主题鲜明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目的是让学生重温自己的珍藏,描写自己收藏过程中乐趣,与大家共同分享生活的快乐。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要求背诵、复述课文。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抓住关键词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5、学习作者表达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读懂文章。
2、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感受生命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奇迹。
2、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时间的珍惜。单元教学重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奇迹。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时间的珍惜。
单元课时安排
1、《匆匆》 2课时
2、《种一片太阳花》 2课时
3、《浮冰上》 1课时
4、古诗诵读《已亥杂诗》 1课时
5、语文乐园
(七)5课时 匆匆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培养学生鉴赏、品评文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鉴赏、品评、积累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验;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时光匆匆,生命易逝,从而懂得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共同探讨一个严肃的人生命题,人应该怎样活着才算是没虚度?
学习重难点
1、朗读品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2、让学生在读中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语言的美,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走近作者。
1.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在我们的课堂里,你们怕不怕?有没有信心学好这节课?我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愿意吗?我姓徐,双人徐,你们能用我的姓组一个词吗?徐徐就是“慢”的意思,我也希望时间过得很慢。可我读到的一篇文章却说,时间正在从我的眼前溜走,从我们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这篇文章尽管已经写了八十五年了,但它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已经成了散文中的精品,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品一品这篇精美的文章——《匆匆》。
板书课题:《匆匆》
2、认识作者。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本课的作者是谁了,他就是(朱自清)(课件出示朱自清的照片),你们对朱自清了解有多少?谁来说说。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江苏、浙江的几所著名中学任教,在24岁时(1922年)写下了这篇精美的散文《匆匆》,1933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他的文学成就很高,留下了《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匆匆》选自他的散文集《踪迹》。
二、初品《匆匆》,整体感知。
1.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品味《匆匆》,在作者诗意般的语言中去触摸、去感受时间这个无形的精灵。
同学们先自由读读课文,轻声地读,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用笔划出来。在读的过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也请你用笔划出来。学课文的时候我们再解决。
(学生自读课文,读中感悟)
2.师:这篇文章美吗?因为它饱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作者是用心灵写下这篇文章的,那么我们也要用心灵去阅读,去体会,去感受。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板书: 一去不复返?
3.师:这个句子还出现在别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它还出现在结尾。(生读句子。)
4.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1:前后照应。
生2:说明作者一直在考虑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5.师:对,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学习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遇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汇报交流难理解的句子或词语。)
6.师: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去的?
学生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有关片段和句子,师指导有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其意义。
句子 1: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7.教师范读 :是啊,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了,想到这些,作者心里好受吗?现在,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心情。
8.教师引:还有别的句子写时间如何匆匆而过的吗?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三、细品《匆匆》,运用语言。
1、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好,时间这个精灵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的来去匆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家边读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并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2、时间的脚步你们感受到了吗?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
板书:(洗手时,„„ ;吃饭时,„„;默默时,„„;遮挽时,„„;睡觉时,„„;叹息时,„„。)
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再读一遍,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4、师:时间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读了这段文字你对时间有什么感觉?(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
5、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是啊,朱自清并没有说时间珍贵,要好好爱惜,而是通过写洗手时,吃饭时,睡觉时,时间无时无刻不从我们身边溜走。诗人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将无声无影的时间拟人化了。让我们看到了时间的飞速流过。给我们一个活生生的感觉,我们仿佛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
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再来读读,再来品味一下时间的匆匆。
6、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你们的时间又是怎样从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大家能不能学学朱自清先生的写法,抓住你生活中一些具体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说一说你的时间是怎样溜走的?看谁说得最有朱自清先生的风格。
(让学生仿照句子,并鼓励学生把自己或别人讲得好的句子写下来。)
四、再品《匆匆》,领悟情感。
1、(是啊!闲聊时,日子从嘴边溜去;跳皮筋时,日子从皮筋底下过去;看电视时,时间从屏幕上过去„„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我们甘心吗?作者甘心吗?请大家在文中画出与朱自清先生同感的句子,并试着读一读。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板书:白白走这一遭啊?
2.作者不愿就这样白白走这一遭,他对自己过去的日子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也开始自责、后悔。你们读出了作者的自责和后悔了吗?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3.事实朱自清先生真的像他自己所说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吗?通过读简介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时已毕业于著名的北京大学,并在江苏、浙江的几所著名中学任教。可他自己认为还做得不够,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朱自清先生1931年至1932年,又到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写出了不少的名篇精品,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不白白走这一遭。
4、作者为时光匆匆逝去感到痛苦和无奈,不愿白白走这一遭。同学们你们愿意白白走这一遭吗?那我们应该?
板书:珍惜时间
珍惜生命
5、是啊,朱自清先生不但自己不愿虚度此生,也想告诫所有的读者,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作者在文中所提出的“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是作者面对似水流年的一声长叹。时光就是一去不复返,至于“为什么?”谁能回答?如何回答?不能回答也无须回答。我们能回答的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是虚度年华还是珍惜生命?朱自清先生的回答是明确的,那就是(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所以朱自清先生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是
板书: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五、读品《匆匆》,抒发情感。
1、这篇课文语言非常美,我相信大家一定喜欢读它。我想请大家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2、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这篇文章?那老师给大家放上音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总结全文:时光老人给我们的40分钟就在我们的品读中匆匆溜走了,我们谁也留不住时间,但我们可以珍惜时间、珍惜快乐、珍惜生命,让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最后,我想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大家跟着我一起念吧!
品《匆匆》有感
四十分钟无声息,光阴似箭弹指去。
与君共品匆匆言,胜过白白度一世。种一片太阳花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住在机关四合院的“劳动者们”中太阳花的事。全文共四个部分,分别交代了种太阳花的原因,太阳花从种子落地到一齐开放的过程,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生命极其短促,来年还种太阳花,通过作者记叙种太阳花的经验和感受,表露了人对花的爱恋,花对人的启迪。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太阳花)的特点描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解关键语句,反复诵读鉴赏、品评、积累语言;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验;在自读自悟中感受感受太阳花坚忍不拔的精神和 乐观饱满的热情,以及令人钦佩的生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太阳花个体生命的特点——生命如此短促,却又如此顽强。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教学构思:
课堂教学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以“阅读思考——讨论——解疑——拓展训练”的方式,通过朗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于学生的心里,熏陶情感,启迪思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美育的目的。此外,为了让学生能由太阳花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质的人,在3月5日学雷锋日的活动中,可有意识的稍微做了一点渗透,学习了雷锋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教具准备:
教师:小黑板、录音机、太阳花的图片 学生:认真预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平时,你最喜欢那种花?为什么?
(注意让学生说出花的主要特点)
2、过渡:刚刚我们讲了很多花,他们都各有各的美丽之处,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种太阳花(板书:太阳花),看到这个花名,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的确,太阳花是因为特别喜欢阳光而得名。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作家李天芳笔下的太阳花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板书课题:种一片太阳花(齐读课题)
3、如果你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你打算安排哪些内容让读者全面地了解太阳花呢?
(学生可能会说出:为什么种太阳花?太阳花的样子?种太阳花有什么好处?„„教师可板书在黑板上。)
过渡: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的内容,现在让我打开书,看看作者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由于本课生字比较多,所以这一环节不要安排过多的要求。)
2、出示词语:
焦躁 斑斓多姿 花圃 服侍
乍开 缤纷五彩 偃旗息鼓 美人蕉
慵懒无力 炽热 花蕾 贪婪
充沛 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1)自己读、开火车读、同位互读
(2)将自己在预习中对词语意思的了解与同学交流一下。
(注意总结一些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课文内容与刚才猜测的有哪些是一样的,又有哪些不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调节板书的内容:
为什么种太阳花
太阳花盛开的样子
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特点
来年还种太阳花
4、默读课文,根据板书的线索,把课文划分四部分。
三、以读悟情,挖掘太阳花的美
过渡: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儿,可为什么我们选择种太阳花呢?
1、快速度浏览第一部分(1——3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
指名说原因
其一:大家对色彩和花草的渴望。
其二:太阳花比较好“服侍”。
2、过渡:可是,太阳花像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很快开花了吗?
关键是在学生的回答中,理解“莫衷一是”一词的意思。
3、过渡:太阳花终于开了,你能用一个来形容一下太阳花吗?(板书:美)看到这么美的太阳花,人们的心情如何?
4、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大声朗读5——8自然段,拿出笔,从文中找出写太阳花美的句子,看看它有哪些独特的美。
指名学生读画出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总结并板书:
(1)色彩美:主要是5——7自然段
(2)经久不衰(顽强的美):第八自然段
过渡:太阳花顽强,且能经久不衰,可是你们知道一朵太阳花的寿命是多长时间?(只有一天)
5、仔细默读9、10自然段,看看它为什么能做到经久不衰、灿烂多姿呢?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喜欢阳光
抓住机会
珍惜时间
主动让位
过渡:是啊,正是因为太阳花善于抓住机会,喜爱阳光,又能主动让位,所以,它能经久不衰,它总是灿烂多姿、生机勃勃!那你面对这样的太阳花,有何感想呢?它的生命那么短促,却能做到灿烂多姿,这给你什么启示呢?大家来齐读第十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6、齐读第十自然段
(1)小组讨论后,指名说(学生可根据板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能联想到雷锋,可引用一句他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并由此揭示课文“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
(2)小结:刚才同学讲了很多的启示,是的,太阳花就像那些顽强拼搏的人;像那些珍惜时间的人;像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它能经久不衰,流芳百世。所以,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向太阳花学习,人在整个历史生命长河中是很渺小的,人的一生也是很短暂的,只有好好利用它,我们才能完成生命赋予我们的使命。
7、过渡:太阳花很美,所以作者很喜欢太阳花,以致她有了一个什么愿望啊?(来年春暖时分,还要种一片太阳花。)对!正是因为太阳花有它独特的美,作者爱上了太阳花,你们喜欢吗?
8、请同学们试着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进这篇课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作业:
课下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太阳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体会感情,个性化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师生互评,从评价中体会怎样读书更能表达感情。
3、再读,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
二、学习生字
1、小黑板示字:躁斓圃侍乍缤偃蕉慵炽蕾婪沛旺昌
2、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组词。
3、学生观察生字,写自己最拿手的生字。
4、集体交流是怎样写好的。
5、选学生认为难写的字,集体交流怎样写好,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斓偃蕉慵”的结构;“沛”不要把字形写错。)
6、学生写字。
7、展示学生作品,评议“小小书法家”,交流经验。
三、积累词语
1、这篇课文有许多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你认真找一找。
2、学生活动、交流:
斑斓多姿
鲜艳夺目
郁郁葱葱
银粒儿
短促
花蕾
慵倦无力
缤纷五彩
偃旗息鼓
美人蕉
空暇
贪婪
莫衷一是
灿烂多姿
生机勃勃
经久不衰 炽热
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
充沛
乍开
服侍
3、你能选其中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吗?
4、设计摘录卡,积累词语。
四、作业:
1、查找有关花的词语,摘录在摘录卡上。
2、在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词语。浮 冰 上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学会12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关键语句,反复诵读鉴赏、品评、积累语言;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验;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关爱他人、关爱生灵地优良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文本对话:通过词、句的品读,分析诺尼和尼玛可的心理,感受作者所要塑造的形象和要表达的感情;
与心灵对话:探讨小说的主题,感悟爱的力量,人性的良善;可能的话,联系到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图片)
在众多的动物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而在遥远的地球北极,茫茫冰雪世界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与狗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有谁能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吗?(请生谈)
在北极地区土生土长的爱斯基摩犬,能适应零下40℃以下的严寒,顶风冒雪拉着雪橇在冰原上飞驰。他是人类的得力助手,是严寒地带既积极又勤力的工作犬。爱斯基摩人为每一条雪橇犬都起了一个名字。有名字意味着平等,这是因为狗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浮冰上》,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地球北极地带 一个少年和一条爱斯基摩犬的故事。请打开课文《浮冰上》。
二、文本对话(感受、分析)
1、结合文本,初谈体会。
师:读了此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品读关键句,把握人物情感。
1)找到句子。师:不少同学都感受到了诺尼对尼玛克的爱。如果让你把握文中直接表达诺尼对尼玛克的爱的语句,你会把握哪句句子? (个别读——划——齐读):“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冷又饿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2)挖掘文本。
★ 为什么说“又冷又饿的夜晚”?——”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第三天的晚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再也没有”,“只留下”,被困漂浮的冰山上饥寒交迫已三天,死亡威胁着他们。诺尼迫不得已想到了自己忠实的伙伴——尼玛克,交代诺尼杀犬乃万不得已却也是情理之中。
★ “爱”与“又冷又饿”与“阵痛”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要这样写? —— 面临死亡绝境是真,但对犬的爱也是真。这是一道二难选择题。——铺设情境(请生朗读ppt的内容)
3、合作学习,分析诺尼复杂的心理过程。 师 :诺尼在是否要杀尼玛克这一问题上是非常矛盾的,他经过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Ppt出示:
1、诺尼几次下决心杀犬?
2、你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他这一矛盾心理的呢?请划出并加以分析讨论。
3、在课文中划出反映诺尼心理变化的关键词语。
交流,板书:
诺尼 不忍——痛恨——痛苦 祈祷 真真实实 爱 头靠头
生灵 尼玛克 迟疑——恐惧——痛苦 舔 ★ 品读关键句子。
“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诺尼为何而哭?这是怎样的泪水?
这是 的泪水?(幸福,悲伤,无奈,愧疚,悔恨,感动,彼此信任,彼此互爱)
(生结合文本谈,读)★ 小刀——线索。
三、与心灵对话(感悟,交流)
师:现在,我们学了此文后,你感受最深,或者,困惑最大的又是什么? 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诺尼,最终选择放弃了。这合理吗? 为一条狗而选择放弃自己生命的希望,值得吗? 难道他不尊重、不爱惜生命吗?
爱斯基摩人也爱自己的犬,可不是在危急关头照样杀犬充饥吗? 人在面对生存危机时,可能会怎样?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彼此的互爱
——正是因为他珍爱生命的表现 ——诺尼的心中,狗与人是平等的。“有血有肉的生灵”(生灵:意指人,在诺尼心中,狗也是一条生命)
—— 忠实(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种物种能有像人和狗那样的生存关系)
四、结束语。
爱与生命同在,爱与万物共存。倘若我把生命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爱则使她赋有活力,躯干挺拔,青枝绿叶。这让我想起了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10天前,金老在上海去世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老人家曾说:亲情、友情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生命中倘若没有爱没有情感,那生命又有何意义呢?
特以巴金先生的话来作为这节课的结束,在悼念先生的同时,也祝愿所有的人,我们的生命之树常青。
课后记:《浮冰上》是一篇很好的质疑课范文,就整篇文章看,可质疑的地方有许多。而我选择它作为公开课的文本,主要因为,它与《“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样,人文气息浓郁,作者都试图通过小说人物的描写,刻画,表达对人性的探索。而且它的欣赏价值不仅包含了课文所体现的人与动物的爱,还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爱。因此,诺尼与爱斯基摩犬之间超越生死的爱也就成为了整堂课的亮点和高潮。
这节课,我试图创设情景,合作学习,课堂讨论,通过朗读等形式不断品读文本,刺激学生思考,激起求知欲。然而,激活课堂,并不完全在于教师如何教活,还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和诱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此,我还需作进一步的努力。
古诗诵读
已亥杂诗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和图画,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渴望涌现各类人才以求革故鼎新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课题,了解作者。1.朗读《己亥杂诗》。2.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二、古诗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朗读并背诵诗歌。
三、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
一二句写浩荡离愁,黯淡宦情 以“落红”自现
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 寄予爱国情怀
课后反思:
语文乐园(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一组反映人物品质的词语;体会感情色彩的不同;积累名言警句;
2、学习成语故事《破釜沉舟》,让学生弄清“破釜沉舟”这个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并能完整地讲述故事;
3、围绕“你赞成养小蝌蚪吗?”的话题,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4、以“我的收藏”为主题作文。本此习作主题鲜明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目的是让学生重温自己的珍藏,描写自己收藏过程中乐趣,与大家共同分享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积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教育学生具有的气节。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重温自己的珍藏,描写自己收藏过程中乐趣,与大家共同分享生活的快乐。
课前准备:搜集相关的典故 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1、学生读准词语,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大意。
2、了解学生读词以及词语理解情况。
3、要求学生上下比较读词,相互交流:从读词中发现了什么?
4、全班汇报,教师总结。
5、词语运用练习:用相对的一组或几组词语造句。
二、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请学生反复读下面两段话,一边读,一边感悟,然后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1)在骄阳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
(2)在骄阳下,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对比”表现方法的好处。
3、同样让学生反复读下面两段话,一边读,一边比较哪一段话给自己六夏的印象更深刻?在对太阳花情感的表达上哪一段更鲜明?让学生自读自悟中,明白“拟人”的美妙作用。
(1)在骄阳下,牵牛花枯了,美人蕉谢了,富贵的牡丹也焉了。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2)在骄阳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
三、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古诗文名句。
2、指名读古诗文名句。
3、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4、练习背诵。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读一读
1、自由读故事,读准字音,了解故事大意。
2、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的哪些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从他的行为
里体会到什么?
3、学生交流上面的问题。
4、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你赞成养蝌蚪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促进学生形成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养成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学生先自己读一读课本,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将赞成养小蝌蚪与不赞成养小蝌蚪的同学分成正反两方,然后分别开始准备辩论的材料。
3、设计交际场景,提出辩论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反驳及时,语言文明。
4、正反双方开始辩论。
5、评议总结,提高交际语言的表现力。习作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我的收藏”。习作的具体要求有:
1、通过具体的描述充分展示自己的收藏与众不同。
2、写清楚自己收藏的来历和收藏的原因。
3、突出收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快乐。教学建议:
1、引言导入,激发兴趣。
你有收藏的爱好吗?在你的抽屉里,都珍藏着哪些“宝贝”?是几颗美丽的雨花石,还是一个自制的飞机小模型?是从遥远的地方寄来的精致贺卡,还是一枚意义非凡的纪念章? 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论自己的收藏吧!
2、展示收藏,介绍收藏。
(1)拿出自己的收藏,告诉同学自己心爱的收藏是什么?
(2)具体介绍自己的收藏。可以介绍它的颜色、形状、种类以及相关的知识。注意:根据收藏的不同特点,选择灵活的介绍方式。
3、回顾收藏来历,揭示收藏原因。(1)它有什么来历
(2)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3)“我”喜欢它的原因。着重谈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4、独立构思,完成草稿。
5、交流草稿,师生评议。
6、指导修改,完善评议。
(1)在交流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要诚恳。
(2)表达的时候要吐词清楚,语速、声调要适当,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板书:观点明确、态度真诚、内容具体、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3、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选用录音、图片或表演等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小帆想在寒假里参加田径训练队,父母希望他回老家陪奶奶,他爱奶奶又不想错过训练的机会,他很矛盾。.4、进入口语交际情境。
(1)学生自选交流伙伴组成两人小组,在两人间进行口语交际。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如何去建议他人,如何让他人脱离困境还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地加以指导。(2)邀请几个小组到班上交流,指导评议。.5、拓展延伸,小结激励.(1)说说自己面临的实际矛盾。
(2)鼓励同学们热心出好主意,明晰地交流自己的观点。(3)师生评议,小结。
第四、五课时 习作:我眼中的同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留心周围的人,注意观察,抓住人物个特点。
2、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真实、生动、具体地抓住人物特点,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第四课时
一、启发谈话,确定对象。
1、同学们,在你们五年多的校园生活中,与同学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不妨用的笔写写你眼中的同学。
2、想想:在这么多同学中,我最想写的是谁呢?是什么原因让我最先想到他(她)?
3、分四人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习作对象。
二、读中学写,领悟要点。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课外读了许多有关介绍人物的优秀习作,想一想:哪些习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指导学生从习作“病例”中领悟写法。
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启发谈话:最近老师收到一篇介绍人物的习作,老师看了不够满意。现在请你们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2)出示“病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小组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篇习作所介绍的人物为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习作,以及从刚才讨论修改的“病例”中,你认为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方面呢?
三、分组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四、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拉反映人物的特点。
第五课时
一、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自己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
(2)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3)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4)课堂交流。指导交流时,教师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二、交流评价,赏识激励。
1、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两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
2、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快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都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段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断。
3、创造发表条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1)将优秀习作或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张贴在教室里。
(2)将班级中的优秀习作推荐给少儿报刊发表。
第四篇:五上第四单元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点击鼠标,屏幕出现邓小平的画像]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2、指名学生介绍
3、小组内阅读邓小平的有关资料。[师分发给小组资料]
二、揭示课题,解题
1、请同学们看段录像。[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
2、板书课题:
23、在大海中永生
3、解题:
(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2、小组学习,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划出难理解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自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
[1]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3]班级交流汇报
(2)师归纳总结学生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
[未解决的问题:
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3)这节课我们自己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了,但这几个问题还未解决,同学们说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说一说。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在大海中永生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谈话直入主题,引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通过阅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课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我们运用课前学习的资料,通过读书、讨论已经当堂解决了。有些我们感到还需要在课后带着这些问题,再去寻找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是哪几个问题呢?
指名说说,师相机出示:[共三个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好!让我们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几个个问题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和周围几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查阅资料。
1、教师深入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同时参与讨论。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点击鼠标,屏幕显示:邓小平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结合查阅资料回答)
过渡:是啊,邓爷爷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影响超越国界。他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多了不起的事呢?我们来读读他的这句话,体会体会。
解决第二个问题。
(1)学生自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3)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再来读读邓爷爷的这句话,好好体会邓爷爷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
3、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让我们随着课文,再次回到那揪人心腑的1997年3月2日,去送别敬爱的邓爷爷。
4、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
(1)观看录像,代替讲读。[点击鼠标,播放录像片断:邓爷爷的骨灰正撒向大海(第二节内容)]
(2)指导朗读第一节
飞机飞向大海,带着全国人民无限的哀思、缅怀。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邓爷爷离我们远去了,多么令人悲痛!让我们各自读第一段,想想怎么读才能把我们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学生各自认真读第一段,随意的发挥想象去读,可大声读,可小声读,也可站着读。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师适时指导。
(3)指导朗读第三节
过渡:读了第二节,我们是不是好像也来到了大海,也在目送伟人离去?
此时此刻,我们又会想些什么?你是不是还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各自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好好想想。对“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这句话,你现在又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读一读课文,小组里互相交流。
老师参与小组讨论。
(4)指名说一说。
这一段饱含激情的文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和深远影响。这段话想读读吗?怎么读呢?
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读得真好,老师听了深受感染,也想放声读读这一段,表达对邓爷爷的热爱和怀念,行吗?
师放声读,并渐渐转为背诵。
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让我们把邓爷爷的慈容笑貌、丰功伟绩永远记在心里。
集体朗读。(能背的试着背)
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现在大家都理解了吗?[点击鼠标,屏幕显示: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谁讲给大家听?
学生同桌思考讨论。
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进行小结。
三、回顾全文,加深印象。
本文一定有你最为感动、最觉动情的地方,请你选择一处,反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1、学生认真读自己选择的句段。
2、指名朗读,鼓励学生试着诵读。
读得很感人!老师还发现有些同学读的时候很少看书,看来,他们已经把这些语句记在心里了,课后请大家把全文连起来再读读,试着背诵。在读读背背的过程中,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新的问题,好好想想,并写下来,好吗? 板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低低地
缓缓地 最后一个篇章
撒向大海:
呜咽
痛悼
也许„„也许„„也许„„也许„„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告别大海:与„„同在 在大海中永生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板书:他的儿子)
(2)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当堂目标检测:
教后记: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听写生字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当堂目标测试:
教学后记
艾滋病小斗士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什么叫斗士?
2.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勇士。
3.师: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大了。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艾滋病小斗士》),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5.学生自由回答。
6.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出示生词,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并思考: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2.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四〉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第2,3,4自然段,感悟“不幸”
1.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这些患病的儿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简要地描绘一下。
2.师:你们了解艾滋病吗?谁来说一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病人因体力消耗而极度虚弱、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从而导致死亡。)
3.所以说,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的。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遭遇到怎样的不幸呢?自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并思考。
5.讨论交流:
(1)“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3)“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当学生找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另一方面说明他能活这么长时间出乎大家的意料。“挺”是什么意思?用“坚持”,“撑着”这些词换它好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教师导问:“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比喻大纠纷。)
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的家长,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备注:如果学生找不到这句话,教师则提示说:“其实,艾滋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又何止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细读第5,6,7自然段,感悟“抗争”
过渡:面对巨大的不幸,恩科西是如何抗争的呢?5,6,7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它所做的三件事,你能把它们分别概括出来吗?
讨论交流。
1.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不断呼吁。
出示第五自然段。
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的词语?并说一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教师抓住“纤弱”这个词语,深入发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身体虚弱。已经不行了。教师追问:在这种情况下,小恩科西他想到的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2.那么,第二件事是什么?(出席2000年的艾滋病大会。)
师:那么,此时已到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已经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联系全文,大家描绘一下。
师:是啊,我们都很清楚,此时的恩科西,已经骨瘦如柴,身体极其虚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恩科西仍然坚持发言。那么,哪位同学能够有感情地读一读他的发言。此时此刻,他心中想到的,依然是——他的心中,永远只有别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他人。有爱心。)的确,小恩科西是令人敬佩的,发言是感人肺腑的,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所以,“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
师:当所有与会代表看到骨瘦如柴,已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恩科西站在的面前的时候,当他们听到他那感人肺腑的发言后,各国代表们的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是啊,小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令人感动。从他的发言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代表所有艾滋病患者,在与社会抗争。这抗争其实在唤醒人们,应给予艾滋病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
3.对未来充满希望。
师:从中你可以悟出什么?(1。小恩科西对未来充满希望。2。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帮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
过渡语:恩科西如此热爱生活。顽强斗争,令人感动。可是艾滋病冷酷无情。恩科西的病情开始——(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三)学习第8,9自然段,感悟“关注”
1.教师导读第8自然段: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学生读)6月1日那天,被艾滋病——(学生读)
2.读了这段话,你的体会是什么?
3.他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怎么说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呢?请大家抓住有感情地读一读。
(安南:感叹。曼德拉:痛切)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同学们,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自强不息,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真正的斗士。
2.那么,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过挫折和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请用“不是„„而是„„”练说。
(例:面对挫折,我们不是悲观消沉,而是要坦然面对,乐观自信。要有爱心,去帮助其他遇到“天灾”的人)板书:
艾滋病小斗士
不幸
小恩科西
小斗士
抗争
(顽强不屈、有爱心)当堂目标检测:
教学后记:
习作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最近在与部分同学的聊天中,老师了解到有的同学有一些心事,有很多话想对别人说,可是又不方便当面讲,憋在心里却又挺难受。这该如何是好呢?请大家帮忙想想主意。(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想办法交给他,进行书面交流)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读读赵洁同学写给老师的这篇文章。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赵洁在文中对老师说了什么?(2)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感受?(3)想一想,当赵洁写完这篇文章,并把它交给老师后,她的心情如何?(4)猜一猜,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思考问题。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4.大组交流、汇报。
三、指导习作
1.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这些心里话可能是想说给妈妈听的,也可能是想说给老师或好朋友听的。可能是为了某件事表示歉意,可能是传达最真的问候,也可能是诉说委屈或提些建议„„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问一问自己,今天你最想跟谁说说心里话,说点什么呢? 2.学生自己进行心灵独白。
3.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流,也可以不说给任何人听,直接写下来。4.愿意在大组交流的同学发言,师生共提补充、修改意见。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教师个别指导。3.学生修改草稿。4.学生誊写作文。
教学随笔: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她写的“兰球”字写错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4)教师介绍“兰、篮、蓝”的来源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
(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让学生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错误的原因: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
(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的)(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熟记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有一个警世劝诫的哲理)(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6)学生练习背诵。2.反馈。(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5)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写法和整体布局。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身字旁、舟字旁”的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3)教师讲解“射、船”的写法,学生练写。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4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
(1)创设情境: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2)分组推选“发言人”上台发布新闻。(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或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搜集一两条有价值的新闻)(要求“发言”的新闻有一定价值,通顺、流畅)(3)“听众”现场提问,(鼓励学生勇敢地提问题,做到问题有对性,表达清楚,流利)“发言人”当场给予回答。(4)师生评议。3.反馈。(1)评议后,推选—名同学上台作为“发言人”,全班同学提问题,“发言人”回答。(2)评议小结。当堂目标检测
教学后记:
第五篇:【教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
只知道 无端
稀奇 素不知道
如此
如许
从来不知道 希奇
其中 单知道
无缘无故
4、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出示: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板书: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
(3)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年少、健康 天真、活泼
第 二 课 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从对“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这篇课文还描写了闰土的哪些方面?(语言)
请你们细细地品味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几件事? 再识闰土,探究深读
1、学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师生交流,适时板书:雪地捕鸟夏日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
3、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
4、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
5、学生自由练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看谁能让大家身临其境。(每件事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朗读。如,“雪地捕鸟”可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看瓜刺猹”教师可扮成“我”引导朗读,调动学生情绪)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教师相机板书: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想象画面,指导背诵
月亮地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惊险刺激的事啊。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景色描写烘托气氛、动词的恰当使用使画面动了起来)引导背诵(可以出示段落填空进行提示)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
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小结: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观看插图,想象表演
1、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
2、读一读17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呢?
3、同桌分角色想象表演。板书:难舍难分 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我”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看瓜刺猹
潮汛看鱼聪明、能干 勇敢、见多识广
羡慕 佩服 向往难舍难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相关资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语文内容。)(明确目标)
[评:通过复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评: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书,在归纳、概括段意和小标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评:从总体上入手把握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为后面深入体会找准了一个切入点。]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提出自学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预设:
(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指名读有关语句。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
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从阿三的话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
[评:这三个段的教学紧紧围绕着中心句展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外收集的资料,自读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
三、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第三课时
一、激情引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评:伯父关于鼻子扁平的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鲁迅先生的话,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评:最后读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在配乐朗诵诗歌中,尽情抒发对先生的爱戴之情。]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为别人想的多 爱戴
为自己想的少
[评与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打破文章的结构,首先从整体入手,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句展开学习。教师直扑末段中心句,再学习二、四、五段,接着再由易到难,学习难点段落三段,这样用一个中心句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突破。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这一篇教学设计将单元知识进行了整合,将现代诗《有的人》纳入了本次学习,另外,课内外知识的结合也体现得非常好,课外资料的应用恰到好处。建议在进行本次教学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一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人我们从何了解呢?对!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
这些都是熟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评: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瘦)
4、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
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
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
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
6、是怎样一个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反馈交流
7、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三、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师: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四、拓展写作
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
五、课后作业
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评:作者以读带写,读写结合,通过读课文了解了鲁迅的精神品质,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训练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学生评价)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让我们共同分享。
二、初读体会
1、自读课文,读熟读通顺。
你想给这首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吗?初次见面,一定要真诚:读两遍,不要忽视一个字。(检查,评价)
2、再读:仅仅准确就够了吗?还必须流畅:把每一句都读流利,再读两遍。
3、你读懂了什么?尝试理解这样几个问题:
A、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B、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
C、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有怎样的联系?
三、听录音,朗读
1、请同学们听录音。
2、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个人读得怎么样?
(感情处理得比较好语速把握恰当
语气语调抑扬顿挫
重音恰倒好处读出了诗歌的层次等等
读出了对前者的恨,对后者的爱„„)
诗歌重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仅仅靠听朗读录音是远远不够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自由朗读。
3、我们齐读这首诗。
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下面,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同学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讨论、合作、交流。
A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命运呢?
(1)理解课文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
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幻灯补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国民党的天下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2)理解课文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
【幻灯补充《野草?题辞》】“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D比人生观,比价值观:学习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
师: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小结: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四、有感情背诵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敬意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五、拓展
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语言极为凝练。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动笔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具体化,将“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互相交流
让我们看看集体的智慧能产生怎样的结晶。先请四位男生四位女生,一人说一句,不可以重复。(同学或老师评点)
【评:以读代讲,结合大量课程资源,结合本组所学课文,边读边悟,体会诗歌内容的同时更加了解了鲁迅为人。】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
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明确目的
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联系实际,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指名回答:
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 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上述两组问题。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3、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全课总结。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
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回顾课文,自然衔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出示选题,选择习作 课件出示:习作一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习作二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以上这段话很简略地讲了“我”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情,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从以上内容中选择一个,完成习作。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作文批改要求和重点: 内容叙述得是否具体; 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流畅; 书写是否工整美观; 结构是否比较严谨; 是否有创意; 是否切题。范文引路
课件出示一篇中等水平的学生习作。学生快速朗读。
合作学习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评价、讨论。小组派代表予以点评,宣布本组成员所给分数及理由。合作批改
同桌交换阅读对方作文。用修改符号批改,按项目评分。汇报交流
指名读自己或他人所写的优美语句。
课件出示几名程度不同的学生的作文,同桌读眉批、总批,汇报批改意见。作者谈收获。课堂总结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2. 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写照。3.感受语文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前准备
1.整理、搜集鲁迅的名言警句。2.趣味对联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提取资料,交流印象
1.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有了一些了解。让我们来谈一谈自己心中的鲁迅。
2.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中的事例谈一谈。3.你在阅读鲁迅作品之后,有怎样的体会和感受? 联系课文,总结方法
1.在文章中多数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着深层的意思,需要认真体会。2.列举含义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怎样体会句子的含义。3.全班回顾学习方法,共同交流。
4.师生共同小结:“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基本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还可以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5.师:希望同学们把习得的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1.自读句子,发现特征: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2.全班齐读,读通顺、流利。
3.自读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自己对名言警句的理解。教师给予帮助。5.自由朗读,力争背诵。
6.检查背诵,全班齐背(不能背诵的可以读)。7.你还搜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名言警句呢?全班交流? 8.你从这些名言警句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趣味语文
1.学生自由熟读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2.你从这个故事中,砍刀了一个怎样的少年鲁迅? 3.这个故事的趣味性体现在哪里?
4.你还知道哪些内容类似的趣味语文故事呢?请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