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话日记教学初探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话日记教学初探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在教学中,让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能及时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创作火花,为习作积累活泼鲜明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对传统的日记练习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鼓励学生在日记中道烦恼、吐真言,并借助批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借助笔与学生进行对话,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观,故称之为“对话日记”。现将其改革动因和初步探索作如下介绍:
一、进行“对话日记”教学探索的动因。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善。经常写日记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尔虞我诈、物欲横流的不良风尚不同程度地侵蚀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心。当今的孩子面对身边发生的种种是非充满了迷茫和不解,他们既渴望交流和倾诉,渴望老师或家长为他们指点迷津,又恐怕不但得不到帮助,反而被家长或老师借此为据进行斥责和横加干涉。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紧紧地封闭起来,这种封闭导致了“问题少年”的大量涌现,同时近年来,农村一些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只顾赚钱,孩子交由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照管,他们对孩子“管吃、管住、不管教”。这种“留守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受到的是“隔代教育”,由于缺少了来自亲生父母的言传身教、没有得到健全的爱,他们的心灵缺乏沟通和交流,外在性格表现为:任性、孤独和焦虑。据某报载,河北省某镇小学生小吕,就因父母外出后将其托于亲戚代管,该生内心充满忧愁和焦虑又找不到人倾诉,最终万念俱灰,自缢身亡。血淋淋的事实警醒我们:作为一名富有责任感的教师,要注重对这些“留守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逐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构筑起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灵家园。
二、注重辅导,大力拓展日记教学的题材和内容。
笔者把三年级上期当作试验的起点,第一学月,每天给学生十分钟,让学生学着用一些简单的话记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要求语句通顺,书写认真,无错别字。第二学月以后,我每天增加两分钟时间辅导,向学生谈一些 贴近生活的引子,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促使学生的思维飞出课堂,飞到可爱的大自然中去发现美和欣赏美;飞到社会纷争中去评判美;飞到家庭和学校中去感受美;同时,让文字 带走学生的烦恼和忧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就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又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例如春天到了,我就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春的美;班上发生了一点小纠纷,我就会让学生们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对老师有了误解,我就会让学生们写写“老师我想对你说”等等。
在练习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说空话、套话,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同时,笔者让学生细心观察和感知身边的一草一物、一人一事并学会用文字来体现。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逐渐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评判生活中的是与非、美与丑,逐渐学会了在生活中自由选材。学生们有的详细地记下了自己与动物之间建立的深厚感情;有的记下自己与家人、好朋友之间的磕磕碰碰;有的写下了一连串描写家乡美景的优美随笔;有的摘抄了不少的好词佳句和名言警句等等。学生们从中体会到了运用语言的乐趣,唤发起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和对文字的喜爱。此外,我鼓励学生把在练习中积累的语言材料移植到作文中去。于是,一篇篇真实感人、生动优美的习作油然而生。通过这项练习,学生们普遍反映写作文简单多了,他们爱上了写作。他们的语文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重视批语交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 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笔者利用批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鼓励学生把平时敢怒不敢言或想说又不好说的心里话向老师提出来。我每天利用大约30分钟对全班63名学生的日记进行批阅,当学生写得好时,我会批上诸如“写得真好!”、“努力吧,未来的作家(诗人或童话家)”之类的激励性语言。同时,我对学生们说:“心里的烦恼说出来就好过多了,如果你有不好意思当面对老师说的话可以写日记告诉老师。老师会接受你的意见,会帮你排忧解难的,同时也会为你保密的。”正如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通过文字诉说,可以把危险的压力发泄掉,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同学们慢慢地乐于把自己的烦恼和疑问向老师诉说,在无形中我扮演了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并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对个别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进行了耐心细致而长期的心理辅导,留守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当学生们乐于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窗,并得到及时的辅导和点拨后,他们的脸上的微笑就会多起来,他们的成绩也会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提高。曾经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今天,爸爸又出去打牌了,只剩我和妹妹在家。我们去找他,他很勉强地跟我们走了,我看得出他心里不高兴。妈妈就是因为爸爸爱打牌才赌气出去的打工的,如果爸爸戒赌了,妈妈回来了,一家人快乐地生活那多好啊!”寥寥几笔感动了我,我说:“孩子,你的善良会有回报的。愿你们全家幸福!”之后,我向该生的父亲提及了此事,他很受感动。从此,该生活泼多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学习成绩也好了起来。此外,还有更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同学之间相处以及在学习上的疑难之处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也做到了有问必答。这种日记教学中的批语交流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心理距离,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更融洽了,更密切了。同时,加深了我对孩子们的全面了解,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促使了我的教育观念发生改变。可以这样说,通过批语交流我走进了学生们的内心世界。
总之,对话日记的练习,使日记成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对话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从中得以评判自己的教学得失;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了心理辅导,促进了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康审美情趣的形成,同时,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话:教育的归途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话:教育的归途人教版新课标
新世纪伊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展开,这意味着中国教育对正在形成中的信息化社会、全球性经济的积极回应,意味着中国教育将主动与国际教育发展的大潮流接轨。课改的基本理念和美好设想能否最终转化为现实,还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待我们作艰苦的探索。本文试图从“对话”的视角来探讨教育的失误和去向。
一、立意:对话是人性的特质
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如果是从与其他动物区别的角度去把握,社会属性才是人性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自然属性只是人性的生理依托。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关注一个人,着眼点往往在于他(她)的社会属性,而不是在于生理属性,即使涉及某种生理属性,其目的也主要是指向某种社会性需要。由此可见:社会属性是人性之根本。
对话是什么?《辞海》中没有“对话”词条,《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①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谈话;②国际上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说白了,对话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活动,有两个要素,一是使用语言,二是达成沟通。从使用语言的角度看,对话的前提是对话各方对语言约定俗成的理解,对话能力就是言语能力;从达成沟通的角度看,对话内含的是思维的运作、意义的组织,对话能力就是体验情境、解读意义的能力。其实,只要具备“意义沟通”这一要件,对话就未必局限于显化的语言交流,“言犹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等就是非言语的意义沟通;对话也未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而是可以广延至人与自身以及与自身以外的一切事物之间。诸如此类的沟通都要依托内隐言语来进行,因此,都具备对话的特征。
对话与人性,有何种关联呢?我们说,对话是人性的特质,它既表征着人性的生成,也表征着人性的发展。具体来说:
1、人性在对话中生成。前文已经说过,人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就是从事学习、生产、交往、科研等实践活动及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那么,人是依靠什么力量去获得这些特征呢?最经典的回答当然莫过于革命导师恩格斯了,记得他是这样说的:“首先是劳动,其次是劳动和语言一起创造了人。”恩格斯的话从两个层面表明了“人性在对话中生成”,一是意义的语言率先生成人性,即语言起源前,人类祖先能采用非言语的手段进行“对话”实现沟通时,它们便在内部特质上告别了动物界;二是形式的语言和意义的语言共同作用生成人性,即语言创生后,人类祖先能采用言语手段进行“对话”实现沟通时,它们更在外部表征上成就了真正的人类。整体的人类是如此,个体的人也是如此;一个初生婴儿,即使遗传因子优良,如若一直不给予对话(即习得语言,包括意义层面的语言)的机会,他(她)就一直无法获得人的资格(社会属性),大家熟知的狼孩事件,就是生动的例证。
2、人性在对话中发展。人性不仅是在对话中生成,更是在对话中发展和完善的。语言的最初习得、第一个对话关系的建立,标志了人性已经生成;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随着实践内容的增多、交往范围的扩大、生活阅历的丰富,人的对话经历便日益丰富,建立的对话关系也日益复杂。在各种形形色色的对话过程中,人们既通过自身的体验解读对方话语,也借助对方话语激活自身体验,调节自身心理结构,从而获得关于客观规律、人生意义的建构。一般地说:对话的领域影响着人性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对话的话题影响着人性的伦理性和深刻性。一个人有了浓厚的对话兴趣,有了众多的对话关系,有了广阔的对话领域,有了高雅的对话主题,那么在长期的对话场景中,会变得乐观、合群、机智、深沉、成熟,进而大大丰富自己的人性内涵,提升自己的人性品位,成为公众欢迎、易于走向成功的人;而不善于对话或不乐于对话的人,长期处在狭隘的生活圈子中,势必因其对话关系的单调、对话经历的贫乏而导致人性的某些“缺陷”;当今社会有许多独生子女自闭症,不正是由于没有与外界建立丰富的对话关系造成的吗?
二、检讨:对话在教育中失落
当我们认可对话是人性最根本的特质并且是人性发展和完善的动力这一命题,我们也就可以由此出发来反思教育的缺陷了。传统教育乃至现行教育的缺陷在于对话的失落,主要可以归结为:
1、对话,在课程内容中失落。课程即教育内容,在学校教育的范畴内,课程是指开设的学科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的活动。[注②]钟启泉新近主编的《课改纲要》解读,从课程内容固有属性的维度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两类,前者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后者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注③]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这两类课程必须并举互补,不可或缺,而且,学科课程的实施应该最大限度地借助经验课程,学科知识应以“谦恭”的态度与学生形成友好对话关系,让学生凭借其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去检验、去批判、去建构。然而长期以来,工业社会所崇尚的“知识就是力量”的信条顽固地左右着人类的意识,把教育引向严重的误区:一方面,知识作为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占据了课程核心地位,而且实质上取代了课程的全部,成了“绝对真理”、“绝对权威”,原本应由学习者自主生成的知识变成了由外部强行灌输给学习者的东西,学生与知识对话的权利被剥夺了;另一方面,知识独霸课程也剥夺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的对话机会,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被排斥了,学科知识失去了有力的感性支撑。由于没有了对话,知识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亲切的、生动的,也不是由衷渴求的,而成了外在的、异己的、枯燥的,让人畏而远之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么成为“饱学的”知识容器,要么成为无知的社会叛逆。
2、对话,在课程运行中失落。如果说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主要是“知识中心”的误区造成了对话的失落的话,那么从课程运行的角度看,主要是“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的误区导致了对话的失落。课程运行主要是依托师生双边合作的教学过程来实现的,而真正的师生合作应该建立在双方平等对话之基础上。然而,长期以来,在课堂里,教师几乎是独霸讲坛,扮演着“真理化身”、“知识大款”、“文化权威”等角色;而学生总是在不同程度上,被自觉不自觉地看成“一张白纸”、“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他们那富有活力的生命、充满好奇和渴求探索的童心以及已经达到一定水准的生活经验总是被无情地忽略。这样一种严重错误的文化定势,将师生的心理距离拉得很远,使得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无法实质性地展开,学生只能在教师规定的话题内、限定的时空里和预设的思路上发表意见,并且还有“听讲要专注”、“坐姿要端正”、“发言要举手”等所谓起码的教学常规,这些条条框框,足以把学生的思想束缚得有气无力,他们还有什么勇气对老师畅所欲言展现自我呢?更有什么必要向老师质疑指非以自讨批评呢?正因为缺乏真诚平等的心灵敞开,所以无法形成真正的对话;正因为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所以教学始终无法达到互动生成、共享发展的境界。
3、对话,在课程评价中失落。课程评价与课程内容、课程运行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环节的对话状况甚至比前两个环节更加糟糕,具体表现在三个层次上:①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自己常常没有发言权,而是要由教育主管部门来评估,同时还要接受社会的检验;②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自己基本没有发言权,而是要由校长、教导、考评小组来考核;③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自己几乎没有发言权,而是要由班主任、任课教师来评定。本来,假如学校内部、教育部门、社会舆论在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发展等方面都达成了正确的、完整的共识的话,那么由主体以外的其他人士来评价教育可以避免主观情感偏差,使得评价结论更为客观,更为真实。问题是整个社会还没有达成这样的共识,尤其是对与人才观直接相关的“素质”、“成就”等问题存在复杂的、偏狭的、功利性的心态,在这种社会心态下,考试成绩是“素质”的代名词,名列前茅是“成功”的唯一实证,应付考试是教育的全部含义;考试落伍了,谁都挺不起胸,谁都抬不起头。试想,处在这种畸形的应试教育大山底层的学生还能说什么呢?教师面前尚且没机会坦露心迹,不敢异想天开,难道还能指望跟学校校长、跟教育局长、跟病态的社会去对话吗?没有了对话,把真实的思想封锁起来,把求异的欲望压抑下去,把一个生气勃勃的生命引向死气沉沉,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罪过!
三、期待:对话重返教育的殿堂
原始的教育完全同一于生活,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由自在的对话,对话,是教育之根;现代的教育,如若舍本逐末,失去对话之根,终将没有出路。因此,我们期待着对话重返教育的殿堂。
1、培养对话意识。所谓对话意识,主要是一种强烈的对话欲望以及渗透在对话欲望之中的关于对话意义和对话伦理的认识。从欲望的层面看,对话意识应该表现为积极争取机会参与对话的意识,充分发挥优势实施对话的意识、努力赢得对话他方认同、理解、支持、赏识的意识;从认识的层面看,对话意识应该包含着对话是人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人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综合展示自己言语素养、思想水平、组织能力、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等多种价值的认识。这种对话意识,是人在对话方面的深层次心理需求,是激发对话活动的精神动力,没有这种心理需求的驱动和这种精神动力的支撑,即使环境再好,机会再多,或者自身素质再好,也不会全身心投入对话,当然也不能达到最佳状态,达到最好水平。至于培养对话意识的策略,单从狭义方面(即人与人的对话)说,不妨可以采用这样一些:①说理法,就是通过以浅显明白的语言解说对话活动在人的进化、人生经历、人的整体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懂得其中道理。②举例法,就是列举(或音像媒体播放)社会生活中诸如外交对话、商业对话、庭审对话以及日常生活中生动典型的对话实例(实境),以感召学生。③现身法,就是捕捉学生中间具有对立意见或双重意义的倾向性问题,提炼成对话话题,故意抛给学生让双方置身辩论情境,激活其申辩欲望。
2、构筑对话平台。今天,当新一轮课改全面启动之时,通过《课改纲要》、有关《课程标准》以及一些重要的解读性文献的学习,我们已经完全能够理解到:对话是课程资源统整、融合、互补以至生成主体人格、达成教育目标的根本方式,是课程运行的实质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不呈现对话的形态,或不发生真正的对话,就不是学习;不在对话中发生和推进的学习,就不是有意义的学习。”[注④]构筑对话的平台,就是创设机会、提供空间、采取有效的制度以保障对话能在教育中展开。宏观地看,构筑对话平台是要将对话中蕴含的平等、民主、真诚、互动等特质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空间、每一种教学情境和每一项教学活动之中,让作为课程主体的人与人之间、人与各种课程资源之间达成“精神敞开”、“彼此互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沟通”;[注⑤]具体地说,构筑对话平台可以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班队建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学生相互评价、师生相互质疑以及“社会广角”、“焦点透视”、“问题辩论”、“大地回声”、“山水来信”等等形式或活动来畅通对话渠道,创设对话氛围,鼓励对话热情,让每个人在良好的对话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经验、情感等的互补、互动、共识、共享,乃至人性的丰富和人格的完善。
3、探索对话模型。在广阔的对话平台上,我们还有必要研究一下具体的对话模型,以便在实施对话教育过程中能把握特点,提高实效。根据目前课程资源状况,我们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种对话模型:①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文本在这里特指纳入课程的、负载着体系化知识的教科书及课外阅读书目,它们是课程的主要载体。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上,我们要致力于启发、引导学生把书读活,读出属于自己的新意来,并且逐步形成独立地与书本对话的能力。②学生与环境对话。小到班级里的种种布置、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大到自然界的天地山水、乡村的农舍院落、城镇的街道商厦等,都构成了我们的环境,我们要悉心指导学生与环境对话,启发学生关注环境,理解环境,在环境及其变化中展现情怀,感悟意义,净化心灵,提升人格。③学生与网络对话。这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对话素养,我们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及其与各种课程的整合,让学生走进网络,与网络中的健康“人”对话,了解世界,拓展视野,充实自我,完善人格。④学生与学生对话。在所有的教学与活动中,我们都需要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让他们通过合作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唤醒,从而实现经验、意义、情感的共享。⑤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这是体现教师民主精神与主导作用的对话,我们要以合作伙伴的角色进入这种对话情境,以自己真诚的信任、巧妙的引导、耐心的期待、满腔热情的鼓励,激活每个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灵气,成为对话的主角。⑥学生与自我的对话。自我对话就是人对自身的反省检视,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内容。指导学生自我对话,重点应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长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能力。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欢迎来参考!
新学期来临,仍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减轻压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得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六班共有学生50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文章优秀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而陈海丽与俞泽锋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 “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民族团结、爱国主义、了解多元文化、热爱科学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告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专题“难忘小学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级下册旨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专题“中国名著之旅”,本册教材编排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六年级下册是在前面十一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本册教材的结构和思路对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继承,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以期向初中教材平稳过渡,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再如第二组,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
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与高年段其他各册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除第一组和第六组外,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
如,第二组“民风民俗”。
这一组的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要求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民俗,进行小调查。
导语:第一段明确本专题要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二段明确了要学习的读写方法,还布置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课例:第一篇课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课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让学生看看不同作家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节的,各写出了春节的什么特点。在这篇课文的思考题中,还为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让学生想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后三篇都是略读课文,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在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安排了“资料袋”,展示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色建筑。在后面三篇课文前的连接语中,都渗透了本组的学习重点,让学生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为学生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也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编辑思路。
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其实在本组的导语中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布置,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并利用在课文学习中习得的方法进行习作,写完之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可以编一本民俗作品集。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教学反思
今年我任五
(二)班的语文,有的学生是我从三年级就开始带着的,我对他们以及他们对我都很了解了。
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早上,我精神百倍地走进教室,上回顾拓展一的交流平台。要求交流学习这组课文后的体会和收获,我让学生自读了交流要求,又带着他们回顾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了两篇精读课文,阅读课文让他们喜欢哪里读哪里。目的是再读课文,让学生有新的体会,有可说的内容,我在心里暗自高兴,想着这次发言肯定各抒己见,滔滔不绝,课堂气氛不用说是多么的活跃。
可是事情没有像我想象的一样发展,他们一言不发,我再鼓励时他们更加着急了,一个个像犯了错似的。有的塌下身子,低着头,生怕我叫到他,有的坐直身子,聚精会神的样子。看到这些,心中顿时烧起了无名烈火,刚才的激情淡然无存了。让我气愤又让我纳闷,于是就问:“是不懂吗?”没人理我。“是害怕吗?”也没人理我,我随便点名问这到底是为什么?低着头站起来也是不说话,我不服气再叫了一位女生,她终于说话了:“我怕说错了同学笑话。”有人打破了这种僵局,听到我没有批评他们就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怕说错了老师批评。”“我还没想好,等我想好了,我一定站起来说。”“有一次我说错了,下课后同学们一直笑我。”“说错了,我们班的同学还会去告诉五(1)班的同学,我害怕回答。”“我怕说错字音被同学笑话,有一次我说错了,他们就笑我。”“我怕回答错了,下课后同学不跟我玩。”同学们好像找到了可以诉说的对象,一吐为快,我也找到了沉默的原因。
随着下课铃响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它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我庆幸当时给孩子们说内心话的时间,要不然我永远也找不到原因。五年级的学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开始注意自己了,注意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自尊心和独立性也增强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也许自己无意的一句话会让一个孩子走向自卑,多看一些有关青少年心理的书籍。
第五篇:初中化学教学论文_概念教学初探_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初探
大河镇第一中学 化学组 荀玉安
摘要: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等。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与初探:
1、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
2、注重实验,用实验引出概念;
3、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
4、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5、加强引导,注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6、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
7、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以上初探为一管之见,仅供参考,旨在抛砖引玉,活跃教研氛围。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单质化合物溶解度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精炼的化学概念,这些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腐败和瓷碗破碎等变化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食物腐败之前可以供食用,腐败之后不能食用。为什么食物腐败之后不能食用呢,引导学生得出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还是陶瓷,只不过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注重实验,用实验引出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演示实验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对现象分析,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来证明。教师可以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三、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四、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
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另外如“催化剂”概念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概念之一。在讲解时要阐明催化剂是相对于特定的化学反应才有意义,它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决定反应能否发生,也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五、加强引导,注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紧扣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P48关于“盐”定
义为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学生根据定义可能无法判断NH4NO3、NH4Cl等物质是否为盐。对此,教师可以将盐的定义延
伸拓展一下,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就不会困惑了。另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在介绍侯氏制碱法时,学生无法理解: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反
应类型。如果教师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延伸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
六、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
物质分类一直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考查的方式灵活多样,题型背景层出不穷,混合物和纯净物辨析区分更是许多省市命题考查的热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如“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性质,有固定的化学式。“混合物”至少有两种成分,每种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质,而且每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据此学生结合自己的化学认知结构便可以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了。
七、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化学概念虽多,也是一个个地形成的,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概念逐步系统归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例如,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这几个概念后,总结这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突出元素在这几个概念中的主导地位,揭示这几个概念的从属关系、组成与构成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八、强化训练,加强学习后的知识巩固
在讲授每一个概念后,注意整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例如,学习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后,为使学生能根据实验得出概念的意义,正确的区分这三种混合物,列出下列混合物,让学生区分:①石灰乳,②牛奶,③敌敌畏乳油,④敌敌畏与水的混合液,⑤敌敌畏的酒精溶液,⑥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⑦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⑧食醋,⑨石灰沙浆,⑩爆鸣气。学生回答后,根据掌握程度进行讲评、分析、纠正错误。还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都可以适当安排这样的巩固性习题,对学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初探,其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但笔者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之余将教学心得、经验撰稿成文,以飨读者,以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不分地域的教学研讨氛围。
参考文献:
[1]胡建丽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体会[J] 教学与管理 2001(06)
[2]侯希才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初探[J] 教学与管理 2004(06)
[3]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