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时间:2019-05-15 03:3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几点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第一篇: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摘要]: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汉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识记能力及说英语的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指导和强化训练,以使学生达到用英语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读”是任何语言教学中任何阶段都需包含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阶段对英语学科“读”的教学须给予更多的关注。小学里学好语音、语调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语调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坚持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发音标准,朗读流畅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

英语是一门有声的语言,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朗读好。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所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外语教学与理论》一书中提说:“学外语主要靠‘经历’(experince)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靠教师的讲解或理性的分析。”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基础教学,它对以后学生学习英语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几年里,我发现在现行的考试制度的影响下,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书面成绩,往往特别注重语法讲解,单词默写和习题的操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结果出现了许多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很好但不愿开口的尴尬局面。我认为目前小学生在英语朗读时存在以下诸多问题,如:很多学生在读英语时拖音很重,节奏很差,毫无感情;有的学生不敢读,表情僵硬,声音很轻,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有的学生直着嗓子喊,却不懂得如何正确调整语速和语调,大大地破坏了语言的美感„„ 同时,大部分的学生把英语学习当成课堂上完成的事情,加上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不把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听磁带,读课文)当作业,没有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来操练。

二.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小学只是英语学习的启蒙和起始阶段,这种拖音,喊读和不敢读的现象,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小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非常不利。因此,加强小学英语的朗读训练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探索有效的朗读训练方法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英语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的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大声地念出来,各种朗读训练是增加这种“经历”的有效方法,加强小学英语的朗读训练,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在各种朗读中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使小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朗读中得到培养,更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小学生想读、爱读,进而爱说、爱学。

那么,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全面推广与实施,中小学英语朗读教学该采用何种有效的策略呢?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描述:(1)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2)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语流相结合,不要一味追求单音的准确性。(3)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着力培养中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

三.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在如何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方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1.教师范读优美准确,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作为英语教师要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学生,英语教师的朗读水平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教会他们正确运用升调或降调,注意重音、节奏、连读和失去爆破等,做到不增不减,不误不倒,如:A cup of tea?读升调表示“要一杯咖啡吗”?但如果用降调读则表示“要一杯咖啡。”不同的升调赋予了句子不同的意思。所以如果学生在说英语时往往是平铺直述,没有一点感情,这样不仅影响学生的口语水平,甚至有时候会连意思都表达不清楚。在教师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静听并注意观察口形。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碟,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让学生真正用心听录音就显得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小处、细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例如,在学生听单词录音时,教师可以运用辨音活动训练学生,也可以在播放录音的同时,教师随着录音出示不同的单词,如果单词和录音播放内容相同,学生就大声跟读,如果单词与录音播放内容不符,则不跟读。在听对话录音时,教师可以在播放录音前,先不让学生看书,只让学生看图听音,并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听后再回答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闭眼听录音,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单词的发音,单词连读时出现的爆破,连读等较难的语音现象上,为学生的模仿跟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形式多样的朗读,带给学生朗读的乐趣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演等特点,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多媒体、奖励等手段,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如单词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高低声读,小组读或男女生读,并展开竞赛,看谁读得好。学生还不很熟练时用,也可采用开火车读.我们一般的开火车,无非是一个学生接一个学生读,有时是两个学生接两个学生读,我根据这个朗读方法,稍微采取了点“变化”。让先读的学生声音放得很低,开火车同学一个比一个响;或者让先读的学生声音读得很响,其他学生一个比一个轻。经过这样一变,学生朗读起来始终兴趣盎然.单词朗读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快速朗读(即老师出示单词卡,学生快速读出单词)、随机朗读(即老师随意指出黑板上的单词,故做秘密状,学生看教鞭朗读,速度由慢到快)、Magic eyes(即老师看一眼所有单词中的某一个,学生猜老师到底看了哪一个)、Magic ears(即老师用很轻的声音说某个单词,学生大声说出老师读的单词)、心灵感关应(老师心中想一个单词,学生猜老师想的单词)等。这些游戏的本质都是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却比单纯的朗读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课文的朗读的训练上,我们也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听录音跟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对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强调模仿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采取全班朗读、开火车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如果给朗读加点“竞赛”的味道,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地效果。教师采用这些方法,加强课堂上对学生朗读的训练,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多媒体、奖励等手段。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使学生乐于朗读。如在教学牛津英语4A”try...on时,可以为巩固操练所学单词句型教师出示自编的chant,Try on , try on ,try the dress on;Try on , try on ,try this one on;Try on , try on , try the jeans on;Try on , try on ,try this pair on

由于chant的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所以学生乐读,并乐于表现。教师领读几遍后便有学生要求表演。在教学对话时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如不同年龄的人物用不同的声音来读,不同人物的性格用不同的语速来读)、感情读(用不同的感情来朗读,悲伤的,兴奋的,快乐的,愤怒的等等),比赛读(男女赛读、挑战读等)、接龙读等。一单元结束后还可开展“我是小小主持人”“英语演讲比赛”“最佳模仿秀”“最佳表演秀”等活动.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在丰富多彩的训练中增强对英语朗读的兴趣和信心。

3.注重晨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练习口语和诵读课文的黄金时间,要充分利用。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早起半个小时,大声朗读背诵,不但能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改善自己英语学习的状态。在班级的早晨读时,可以让语音准确的同学带读,全班跟读,或者让学生轮流带读,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朗读中来,在我试行轮流带读的一个多月里,我惊喜地发现好多同学为了带读准确,都在课外苦练语音语调,效果很显著。所以加强早晨诵读的力度,对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各种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对学生的心理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朗读比赛活动成为英语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朗读的极大兴趣。例如:在班级中设立“英语朗读明星”、“每周朗读一星”等。这样一年下来,学生对英语的朗读有了独特的兴趣,朗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可以评选出“朗读进步明星”,“勇敢朗读学生”让班级全员参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班级的朗读气氛热烈,也促进了英语成绩的提高。

5.开展小组学习法,为后进生创造朗读环境.小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对后进生的辅导,后进生是最需要老师关心的群体,后进生大多朗读有困难,帮助他们纠正错音,对个别难读的句子,多领读几遍尤为重要。我的班级采用了“一帮一”朗读法,后进生的同桌安排的是语音语感很好的学生,这样每次新课跟读录音后的自读时间,他们的效率才能达到最高。就是朗读能力一般的学生,同桌“互帮”提意见,时间长了,朗读水平均见长。当然,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树立信心,获得初步的成就感,产生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动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同时,要注意自身英语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的感性认识绝大部分来自于对教师的模仿。如果教师的英语朗读不地道,学生的朗读必定会受影响,如果教师的朗读没有感情、没有节奏,要求小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是不现实的。

6、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1.大声读

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大声朗读还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记忆的加强。声音太小或没有声音不能称其为朗读,当然也不提倡声嘶力竭的朗读,这样会影响注意力、体力,削弱记忆与理解,极易造成疲劳,不利于持久学习。

2.跟录音读

录音磁带大多是由英、美等外籍人士录制而成的,语音语调相对比较规范、纯正,对于初学英语者,应尽可能多地多听、多模仿,增强感性认识,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情色彩等,把好语言的“入门关”。然而听录音比较枯燥,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善于听录音的习惯。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在学生学英语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家长与孩子开展“我和妈妈比一比”的活动,激发学生听录音的兴趣。有些家长英语比较好,在听录音跟读的过程中可以指出孩子模仿时存在的问题,使孩子能精益求精;有些家长虽然没有英语基础,但能激发孩子的自豪感,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用“心”读

用“心”读首先要做到用“心”听。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读,但往往发音不准确,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训练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发音,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再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与大脑并用,最初可能达不道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4.及时读

由于小学英语课时少,训练项目又较多,课内朗读训练是有限的,把朗读延伸到课外势在必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的第一个“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对于所学习的材料,最初的遗忘曲线是“急剧下降”的,但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逐渐减慢,也就是说,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它提醒人们要“及时复习”。因此,放学回家后及时放录音,并反复跟读,及时地复习一下刚学过的教材,这样效果较好。

总之,探索小学英语朗读训练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平时教学中点滴积累,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只要教师持之以恒,不断摸索新的、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一定能帮助学生说好英语,学好英语,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迈出可喜的一步

综上所述,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认真地抓好朗读,充分地发挥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

第二篇: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策略探索

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策略探索

【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为此,本文对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既是小学低年级的主要阅读方式,更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重视朗读教学。以下是本文对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策略的几点探索研究:

一、从整体上把握朗读,加强示范和引导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就说明,最重要的语言学习方法就是对语言进行直接接受和感知。其中,朗读就是一种对语言直接感受的有效方式,只要读的多了,课文语言的节奏、句式、格调等方面自然会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体验能力,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作为小学生,他们的年龄较小,自制能力较差,并不会创造性的阅读,但是,他们的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模仿能力很强,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以情动人”的示范朗读,将学生带入相应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实践证明,好的示范朗读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感染力,不但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内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范读对鼓励学生、启迪学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的示范朗读的能力很强,能够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逐渐喜欢上朗读课文,并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在范读时,应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听明白教师朗读的节奏、速度、停顿等,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意境。示范朗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全文朗读,也可以是段落朗读,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讲读;可以在提问之前范读,可以在提问之后范读,还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课文进行朗读,总之,教师要经常变化范读方式,通过多样化的范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感到每一节课都是新颖有趣的。此外,教师所选择的范读时机应恰当和适当,不一定非得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时进行范读,也可以在学生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进行范读,然后再要求学生进行朗读。教师在范读时,一定要做到发音标准、语言流畅、富有情感色彩、表情到位,真正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示范朗读的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确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可以范读重点段落,以及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段落。

二、采用花样朗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朗读,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师,要精心创设良好的朗读氛围,让学生愿意朗读、喜欢朗读;同时,要采用多样化朗读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平时的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学效率:

轻声朗读法。采用这一朗读方式,可以减少噪音对学生思维的影响与干扰,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快速朗读法。采用这种方式便于杜绝唱读,使唱读没有形成的前提条件;个别朗读法。通过这一方式有利于对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检验;角色朗读法。此种朗读教学法主要针对人物对话较多、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并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棉花姑娘》等课文时,可以采用这一方式,要求学生事先按照课文中的角色制作相应的头饰,有的学生戴着“棉花姑娘”头饰,有的戴着“蚜虫”头饰,还有的戴着“瓢虫”头饰等,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角色情感;比赛朗读法。这种朗读教学法意在通过比赛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朗读竞争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取长补短、提高朗读水平的目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不仅很好的激发了低年级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朗读习惯。

三、加强低年级朗读指导,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在实施朗读教学时,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让学生看清文章语句的音节,将每一个字的音都读准确;不要跳字,每个字都应读出来;对于容易读错的字,要事先进行纠正;容易读破句的地方,应指导学生把握长句意思,并理解作者意图,给学生讲明白应如何断句。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高低、强弱等语调还无法正确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指导,让学生懂得朗读的方式,掌握相应的朗读技巧。例如,在教学《比尾巴》时,其中在读“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这一问句时,应先引导学生读准“谁”这个字的发音,然后提醒学生读出“谁的”、“尾巴”两个词中的轻声,最后指导学生读好末尾的疑问语气。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识字,朗读的速度比较慢,多以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朗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通课文,然后要求学生个别朗读,检查学生的初读效果,并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指出自己读得不好的地方。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在读准、读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充分展现蕴含于课文当中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与想象,让学生受到感染,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从而自然朗读出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朗读活动,并读的自然、流畅、具有美感。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中,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坚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具有浓的朗读兴趣、强的朗读能力以及好的朗读习惯,最终形成“会读书”的能力,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白素芳.刍议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J].吉林教育.2008(17)

[2]赵计霞.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04)

[3]李现波.对症下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J].语文天地.2009(15)

[4]杨丽辉.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知识经济.2009(07)

[5]李奋.小学语文不可忽视朗读教学[J].新教育.2008(12)

第三篇:朗读指导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指导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化语言的敏锐性,这就是有效性朗读。可是,长期以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角色错位,指导朗读时目标不明,形式单调,缺乏技巧,缺乏情感,有效性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下面就朗读指导中的有效策略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策略一: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

俗话说:“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习惯的好坏会影响人一生的命运,好习惯养成了将受益终生,反之,不良的习惯会贻害终生,所以,对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1]

(一)规范优美的朗读姿势

在教学中,现在有的学生朗读时,不是姿势不正确,或是扯着嗓门大喊大叫,要不就是手拿着书,眼望着天花板或其它地方读“望天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读书姿势不对,有的学生把书平摊在桌上,伸着头去看;有的学生整个人趴在桌上,无精打采地唱读,就像“小和尚念经”;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我首先培养学生养成“坐如钟”的读书姿势,我通过儿歌教导学生坐着读书时,要“身坐直,脚放平,两手拿书向外倾”。站着的读书姿势我通过示范告诉孩子:离开桌子身站直,左手托住书背,右手轻拿书角,胳膊自然弯曲,露出漂亮的小脸。明确要求后,每次读书前,我都先说一遍儿歌;学生站起来读书时,先提醒姿势。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已会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坐姿和读书姿势。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直至达到无需提醒,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形成自动化、习惯化。

(二)选择正确地朗读时间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朗读的关键在早晨,教师应抓好早晨的朗读。让学生养成早晨一到教室第一任务就是读书,哪怕只来了一个人,也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采用多种方法营造一种自觉早读的氛围,让学生把书读起来。首先以激励、欣赏的方式,激发学读书的欲望。其次,培养好领读的学生,让她(他)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带动全班学生读书。

二、策略二:培养朗读的兴趣

小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 1 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更高层次来说,朗读也是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生动活泼的显现。

(一)创设情境激趣读 1.引入故事激趣

小学生爱听、爱讲故事,他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在朗读前,可经常讲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播音员以及身边的朗读比赛获奖者练习朗读、走上领奖台的故事,激发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

2.创设优美情境

如在教学《瀑布》一课的朗读训练时,就可利用录像来设计导读,借助媒体让学生亲眼目睹从未见过的“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瑰丽景象。[5]当学生听到瀑布一层又一层地涌上来发出的哗哗巨响,冲击岩石发出松涛一样的吼声,就联想起“叠叠浪涌上岸滩,阵阵风吹过松林”;而看到瀑布从高处飞泻直下,一串串乳白的珍珠闪着光亮镶嵌在高山之中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象时,学生就由衷地发出赞叹:“哇!好美啊!”从而使课文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让他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富有诗意的优美情境下,学生就容易激发起朗读的欲望。

3.配乐朗读,烘托情感

配乐朗读是一种以优美的乐曲创设情境、烘托情感的朗读形式。在朗读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风格特点,选用适合儿童情趣、感情基调与课文相适应的乐曲来进行配乐朗读。心理学研究表明,美妙的乐曲能直接刺激大脑的兴奋,使其迅速地步入情境之中,能更好地调节情感,促使学生读好课文。如在朗读《优雅的“请假条”》一文时,播放海顿的《告别交响曲》高把学生引入文中,再配乐练习轻声朗读,让学生体验文章表达的情感。

4.观片朗读,激发情感

实践证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是朗读训练中激发情感的有效方式。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观赏教学片,一边聆听配音员的标准朗读,一边观看绮丽壮观的景色变化,以唤起学生身心的愉悦,并形成难忘的印象,然后再朗读课文,学生极易进入情境。

5.分角色朗读,体验情感

分角色朗读必须在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或在检验朗读效果时进行。按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各有分工,循序渐进。课文叙述部分可由解说员导读,也可单独采用对话式练习,深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之真正进入角色。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体验情感,突出角色语言所表达的语感,是朗读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当 2 然,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学生分组朗读比赛,比一比谁读得惟妙惟肖。教师再以点拨指导、评价激励。

6.学演课本剧,品味情感

这是一种极富创新意义的朗读尝试,其特点是创设一种乐学的环境,让学生深入品味情感。在编剧、排剧、演剧的过程中,学生必定着力研究朗读课文需要体现的情感,从中品味人物语言特点和故事情节,使朗读训练得到升华。当然,编剧需要在教师精心策划、指导下进行,正式表演之前,可以先作预演(预习阶段);演剧要安排在课文学习之后(收尾阶段);演出之后,让学生品头论足,品味情感。如教学《景阳冈》一文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武松喝酒、上冈、打虎几个主要情节,结合朗读训练,让学生进行认真排练,反复琢磨人物语言特点和每个动作,怎样突现人物性格特征。这样,武松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本色,通过课本剧突显出来,比单纯由教师讲和学生读的效果更好。

(二)有样可依示范读

范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内容,提高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精彩的范读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地传达出来。”这样的范读语言清晰,委婉悦耳,可以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点燃学生的“趣”,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当然,范读应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不要机械地模仿,以免造成动嘴不动脑的后果

1.教师范读

由于小学生的“向师性”强,又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常用的、不可缺少的方法。范读指导就是由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即“教读”。一般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必要的、恰当的朗读指导,可以是朗读技巧方面的,可以是内容理解方面的,可以是感情体会方面的等等。范读指导法多用于低年级,也可用于中高年级中那些有一定难度的、仅凭学生自己练读无法读好的内容。一般来说范读的文字宜少而精,要真正起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产生朗读的欲望、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的作用。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率先垂范,要求学生读的,自己先会读;要求学生背的,自己先会背。教师范读时应声情并茂,和谐婉转,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自然的、娓娓动听的声音,直观地再现作品的神韵意境,给学生带来强烈的美感,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朗读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的范读除了声音的传递外,表情和体态也作为一种信息,及时、直接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最直接地受到启发。从而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朗读技能,提高朗读水平。如《迷人的蝴蝶谷》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那美景令人如入仙境一般,上课伊始,我就以朗诵的形式把学生引入那美妙的人间仙境,学生闭目沉浸在美妙的文字中,仿佛真的来到 3 了迷人的蝴蝶谷。一切的一切都让人陶醉,同时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的念头。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读书不仅要读出声音,还要读出画面,读出感情。此时大多数学生对读书产生了兴趣时,整个班级就形成了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模仿老师的样子来朗读课文,朗读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3]

2.学生范读

让学生范读,一方面对范读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荣誉、一种奖励,能促使其更认真地学,另一方面对听读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学习和比较的机会,会暗暗促使他们练好朗读的决心。教师要及时发现班里的朗读苗子,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自信地感到我是会读书的,我是班里的朗读小能手,读书原来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久而久之,班内就会形成较好的朗读氛围。

3.录音范读

录音磁带范读,字正腔圆,节奏新明,语调抑扬顿挫,角色明显,给人以无穷的韵味和美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弥补教师素质的不足。

(三)恰到好处的言语激励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小学生尤其喜欢赞扬和鼓励。因此,教师应带着欣赏的态度去聆听和感受学生的每一次朗读,让他们体会到被赏识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一句“你的朗读越来越出色了”、“老师快要被你陶醉了”„„却可使学生受益一生。如在教学《五彩池》中描写五彩池形状一段“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时,有同学提出“我认为应该懂得越来越快,因为五彩池太多了,作者都看不过来了,所以要快点读。”大家都认为很有道理,对这位同学的答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让他试着读一遍。没想到老师的赞扬又引来了别的学生的不同看法:“这四个‘有像„„的’该读得越来越慢,因为五彩池真神奇,作者边看边陶醉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可见,教师的鼓励、赞许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更可点燃起他们对朗读方式处理的独到的创造火花。

(四)灵活多变的方式训练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变换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体会朗读的快乐,由此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如教学《狼和小羊》时,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指导他们用讨好、凶狠的语调来读出狼的狡猾、凶恶;用和顺、轻声轻语来表现小羊的善良、机智。由于有了表现的机会,学生个个都十分乐意朗读,因此也就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策略三:有层次的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

(一)指导正确的朗读要求

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并逐步做到有感情。所以教学生学习朗读课文,指导正确的读音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学习课文,培养朗读课文的需要,也是养成认真朗读的需要。

1.发音要正确、清楚

发音正确是朗读的基本要求。对多音字要能按字义确定读音,如:“好奇”中的“好”读“hào”,不能读成“好人”中的“hǎo”。读音清楚就是要求每个字的声、韵、调都要读得清清楚楚,万万不能读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声母读得短促而有力,韵母要读得充沛而响亮,声调要读得正确到位,音节要界限分明。

2.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

在朗读中轻重、停顿都是非常的重要的。重音是指在课文中需要突出强调的词或词组,是句子的精华所在应进行强调。当然重读的突出方法不只是加强声音的强度,有时轻读也可达到理想的效果,一篇课文如果轻重、停顿都能够分的清楚,这篇课文的感情就能充分地表达出来。如:朗读《丰碑》一文中“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这几句话时,抓住“久久地”、“深深”、“缓缓地”来加强声音的强度,同时又轻拖些,那么这样的效果就极佳了。

3.速度的快慢要合适

朗读的速度是指在读的过程中音节的频率的快慢。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应根据课文的意思进行朗读。一篇课文如果在朗读是速度快慢不合理,好的一篇文章听起来都会变的很难听。如一篇诗歌在读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速度的快慢,这样才能体会得到作者写诗的含义。

4.语气、语调要恰当

语气指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及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的气息状态、句子的语气和语调也是表达思想感情得一个重要的手段。同样的一段话,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感情。所谓语调,就是根据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声调。如朗读《狼牙山五壮士》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时,就须以高亢的声音、短暂的气息读出豪迈之情。

(二)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整体

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初读课文,并能说出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根据小学生的注意易分散的心理特征,教师启发一要生动有趣,二要结合实际,提出初步目标。如:《猫》一文,教师要求学生按下列要求进行初读课文:(1)边读课文,边划出不懂的字词。(2)你喜欢猫吗?为什么?猫有 5 哪些习性呢?(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不懂的字词,让其自行查字典,教师检查指导,然后指名口答上述问题。通过初读,使学生感知整体,对课文有个初步的印象。

2.细读课文,重点引读

在细读课文时,结合朗读训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时教师应紧扣重点,突破重点段,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细读其它的自然段。“引读”即为学生朗读、思维、说话训练搭桥铺路的过程。教师切忌面面俱到地讲解,应着力抓住重点段进行教学。

3.从朗读入手,读中领悟

教师按自然段的顺序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朗读。对重点词句多读,扎实地进行词句基本功的训练。如:《小候子下山》,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前4段句式是基本相同的。先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主要说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图中小猴子非常高兴的表情,通过“又大又多”、“非常高兴”等重点词语让学生弄明白小猴子为什么要去掰玉米,它为什么扛着走,因为它非常喜欢这个大玉米。“非常高兴”在文中出现了四次,从中说明小猴子见到什么就喜欢什么。在学生体会到小猴子的思想感情后,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又大又多”就要读出非常喜欢的语气,“非常高兴”“掰”“扛”等词语就要读出充满欢乐、活泼的语气。读第二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边读边按照上一段的学习方法勾画出本段中再重点的词语。思考:它为什么要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理解这个问题时仍要引导学生注意“非常高兴”和“扔”等各个词语,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小猴子见到什么就喜欢什么,干什么事件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第三、四段,让学生自己去对照图画读,并和第二段去比较一下,又有哪些词语不同。重点指导:理解“真”,体会小猴子对小兔子喜欢的程度,通过“看见„„就扔了”的语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小猴子见到什么就喜欢什么,做事情不专一。在朗读时,同学们都要读出喜爱,充满欢乐的语气。在读最后一段时,同学们可以联系前几段的提问:小猴子下山后,都看见了哪些好东西,为什么它最后会空着手回家去的呢?让学生仔细看一看图上小猴子的表情,说说“只好”在这里使什么意思,想象小猴子当时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这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上学生读出无可奈何、十分扫兴的语气,使学生认识到小猴子做事不专一,有始无终,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一无所有。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人人参与朗读训练,受到较好的思想教育。

4.熟读课文,发展朗读能力

熟读课文时,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课文地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就要要求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要有感情地读,同时能 6 边读边在脑海中反映出字里行间所描绘的画面来,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火烧云》可启发学生边朗读边想象,想象一个夏日的傍晚,凉意袭来,我们在院子边了望远处的原野和更远处的河山,以及遥远的落日,不经意间霞光一点一点染红了西天,染红了河山,染红了大地,我们身边的动物也披上了霞光。此时火烧云变幻着向我们走来,以各种形态和我们孩子做游戏。这样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美,更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达到了朗读的预期目的。

四、策略四:朗读前的备课预设要充分

(一)正确制订朗读训练指导目标

在语文课程中,朗读作为一种阅读技能,其自身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但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又与各种语言学习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一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不宜单方面孤立确定朗读训练目标,而应该在先把握好课文朗读训练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再与其它教学要求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制订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如《跳水》一课的其中一个目标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描写小男孩处境危险的句子“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摆摆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抓住句中关键词语理解如“放开”、“张开”、“摇摇摆摆”等,体会小男孩处境的危险。这样的目标导向性更强,也更符合朗读这种活动的特点。

(二)精心选择朗读的落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者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作为落点,展开训练指导,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高朗读训练的成效。[10]

1.选择停顿难读的句、段

课文中某些长单句、复句、句群或段,停顿比较复杂,不易把它读流利。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这就需要老师的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层次,注意断句、语调、停顿。尤其是诗歌、词等古文,节奏划分、语调停顿很重要。反之,就会导致对文意错误理解。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该句若划分不恰当,在朗读教学时就会出现错误理解。

2.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

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

3.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

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者蕴含了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如《“精彩极了”和“糟 糕透了”》一文中“从我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

4.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

课文诸如运用了比喻等手法,或者具有总起、过渡等作用的句段,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好素材。[10]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优美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并珍惜时间的可贵,从现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5.选择表情达意的句段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入情,抓住那些能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细细品味,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悟出美妙之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品词析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得到欣赏,认识事物上得到启迪,思想、感情上得到陶冶。这样,学生在品出味来的同时,也就能读出味来了。如《泼水节的怀念》中“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一句中的“一大早”和“赶来”就充分表现了人们想早一点见到周总理的迫切心情。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进而深刻体会人民对总理的热爱,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另外,朗读指导的过程要与学习课文、品味语言有机结合,从而体现出课文的整体性和语言学习的渐进性。朗读指导还与朗读的方法和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好的方法的选用,灵活形式的选择,都与朗读指导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朗读教学时,要精心预设高效的朗读训练指导。

当然,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策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总之,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很多,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探索和思考,语文教学一定会变得更加生气勃勃与灵性跳动。

第四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丰富的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的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语言的敏锐性。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上述思考,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研究朗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是角色错位。教师仅仅是学生朗读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学生的个体学习缺乏指导。

二是学而不思。学生在朗读中自读自悟,缺乏学习交流、情感体验。

三是思而不学。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虽有交流,但仅是泛泛而谈,语言表达苍白空洞,缺乏个性。

(2)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的研究。

一是节奏意识。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悲戚时节奏的舒缓、声调的压抑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

二是角色意识。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

三是问题意识。通过多读多诵,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3)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

主要包括诵读、吟读、咏读、讲读等,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朗读中理解主题,感受内蕴美;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辨析语言,体悟艺术美。

(4)形成朗读教学策略。

一是语言表达的形象化。促使学生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是语言表达的准确化。通过反复阅读、揣摩、品尝,对语言文字地把握更为准确,追求一种独到的顿悟。

三是语言表达的整体化。指导学生在依托具体的语境,整体着眼,上下联系,融会贯通。

四是语言表达的想象化。指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重组记忆表象,再造相关形象,并逐渐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去感受鲜活的人物、动人的场面、秀丽的景色,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三、研究的思路:

1、研究原则:

①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② 体现朗读和朗读教学的时代特点;

③ 突出朗读教学过程连贯性;

④尊重朗读的个体性和差异性;

⑤突出朗读的主体性.2、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要点是:

主导思想:指导学习方法,自主强化训练;

提高朗读能力,朗读陶冶情操。

目标要求: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

朗读推动审美教育

朗读发展学生的思维

重点: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程标准》)

3、主要的方法:

访谈法

观察法

纸笔测验

小论文

个人档案跟踪

问卷法

4、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

(一)创设一个自由、轻松、能够展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

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去学习,要比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要得多。朗读也是这样,应充分利用课内的文章,抓住点滴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读完了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使学生能很主动地下位找学习伙伴读书了,孩子们的兴趣浓厚起来,读书时才会想把文章读得更生动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课内接触到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朗读作为阅读的一部分,教师可以一些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课外朗读、诵读,提高朗读水平,积累语言。可举行朗读比赛、课本剧展示会、演讲赛等活动,让学生朗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低年级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甄别能力有限,起始阶段可由教师向学生推荐朗读篇目,可联系家长辅助学生朗读。

(二)把握利用教材,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中年级语文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它们都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极好材料。教师不仅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在朗读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变成了语言性的“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如此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成了“词的音乐家”。

第二、恰当发挥范读的作用

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的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作为小学生,他们不会创造性的读,但他们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的朗读大部分都是模仿老师的,因此,教师的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

范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不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就范读,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时候范读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范读时再范读,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范读的内容:依具体情况而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可范读全文,为解决难点可范读一些重点句段,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范读时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找领悟快、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

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集体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要防止有的学生“充数”,次数不能过多,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

(2)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教师做好“服务性”指导调控工作。

(3)领读。教师或学生均可领着学生朗读,也可小组内小组长领读,这种朗读方法不利于学生自己感悟课文,自己朗读表达。

(4)分角色读文。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教师可制作一些简单的道具,激发学生兴趣。

(5)表演朗读。即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这种朗读形式学生很喜欢,几遍“演读”,学生几乎可以背诵文章的某些段落。

(6)比赛朗读。采取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轮流上台赛读,赛读之前可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全体同学给予指导,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7)配乐朗读。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读。

(8)想象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对已熟读的文章内容边想象边听课文,既可丰富学生想象力,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9)展示朗读。借助“展示台”,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读的段篇,组织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注意要引导学生进行鼓励式评价。

第四、注重朗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关注每个学生

(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有的孩子能够读得有声有色,有的孩子却读得干干巴巴。怎么能让他们的朗读能力得到发展呢?只要从这些孩子的角度出发,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就是成功。所以在朗读能力的培养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每个孩子的发展。

(2)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作出反馈,既不打击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明确朗读的方向,升华朗读的情感。

(3)朗读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也可引导学生角色移位。根据学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或课文所描述的对象去参与朗读。角色移位后的朗读更具真情,更有情趣。

第五、展示交流

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展现语文独有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研究策略与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小学朗读教学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2、问卷调查法: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朗读教学策略研究打好基础。

3、比较法:边行动、边研究,边比较,筛选最佳朗读教学方法与研究机制,努力发挥朗读的正向功能,追求朗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4、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同年级各班之间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以便推广研究成果。

4、个案研究: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5、量表评价法: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制定出朗读发展性评价的量表,根据量表上的所陈述的各项评价指标,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朗读的标准和机制。

四、研究的时段及任务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一年。

(1)准备阶段(2009年6月——11月)①对朗读教学,提高学生朗读兴趣与能力的有效性教学调查、研究、论证,制订实验方案。

②做好宣传工作,统一思想认识。

③积极学习阅读教学和指导朗读的理论,明确实验的意义、方法、步骤。实验年级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学生大会,宣讲实验方案,做好耐心细致的释疑解惑工作。

④安排教研课题教学班,合理地确定实验班级与学生名单。(实验教师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收集实验原始材料,阶段负责人:高晶、龙云霏、孙睿)

(2)实验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5月)

①在明确教学思想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在备课、上课、练习辅导、评价考核、课外拓展等方面的教育,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②修订完善实验方案,重点研究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个性化朗读教育、创新朗读教育,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收集整理,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得失,作好阶段性总结。

(阶段成果呈现形式:征集优秀课例、教学案例、观摩课、阶段性总结、师生朗读成果展示等。阶段负责人:高晶、龙云霏、孙睿)

(3)实验总结阶段(2010、5------2010、7)

①整理、分析各种实验原始资料,写出实验总结报告。

②摸索出一套指导朗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操作方法。

③实验成果展示:实验报告、论文、著作、朗诵展示、实验材料等。

(阶段负责人:高晶、龙云霏、孙睿)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呈现方式

1、课题研究报告(含调查报告)、论文等。

2、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的系列案例、光盘、图片等。

3、课题研究成果集。

4、具操作性的典型案例集。

5、真实有效的记录学生发展过程的资料.六、具体的组织与保障

1、组织学习与培训,按课题进展要求为研究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相关条件;

2、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形成积极向上的研究队伍,不断提高研究者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3、围绕课题研究,聘请专家引领,并经常组织研究活动辅导和学术研究活动,切实提高研究质量和研究水平;

4、争取上级研究部门和学校的在资源、信息、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保证研究活动有序、高效进行;

5、加强总结与反思,做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断调控改进研究工作.

第五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小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丰富的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的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语言的敏锐性。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孩子在思想上不能重视朗读,相对城市的孩子来说比较胆小,鉴于上述思考,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语文朗读教学方面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我们认为,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专家对加强朗读教学发表了许多讲话和文章。俞平伯先生在论及诗词的阅读和欣赏时,认为“目治”,即一般的阅读,仅能达到“泛览”水平;只有“耳治”,即朗诵或吟哦,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真意。朱自清先生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沛县五段中心小学开展了“朗读教学在语文课中运用微探”课题研究。县城的不少学校在这方面也已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沛县歌风小学的“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课题研究、沛县实验小学的“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课题研究等。所有这些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既增强了我们开展好课题研究的信心,也为课题实施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朗读教学中的问题。一是角色错位。教师仅仅是学生朗读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学生的个体学习缺乏指导。二是学而不思。学生在朗读中自读自悟,缺乏学习交流、情感体验。三是思而不学。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虽有交流,但仅是泛泛而谈,语言表达苍白空洞,缺乏个性。

(二)增强学生的朗读意识。一是节奏意识。了解和逐步掌握朗读情感激越时节奏的加快、声调的昂扬,情感悲戚时节奏的舒缓、声调的压抑等,把握适当的停顿在朗读节奏中的重要意义。二是角色意识。启发学生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表达出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三是问题意识。通过多读多诵,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三)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主要包括诵读、吟读、咏读、讲读等,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朗读中理解主题,感受内蕴美;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辨析语言,体悟艺术美。

(四)形成朗读教学策略。一是语言表达的形象化。促使学生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二是语言表达的准确化。通过反复阅读、揣摩、品尝,对语言文字地把握更为准确,追求一种独到的顿悟。三是语言表达的整体化。指导学生在依托具体的语境,整体着眼,上下联系,融会贯通。四是语言表达的想象化。指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重组记忆表象,再造相关形象,并逐渐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去感受鲜活的人物、动人的场面、秀丽的景色,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一)研究对象。以本校3-6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重点研究,其他各班作为同年级对比班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对小学朗读教学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2、问卷调查: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朗读教学策略研究打好基础。

3、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同年级各班之间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以便推广研究成果。

4、个案研究: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五、课题实施步骤

本课题计划时间为一年,总体上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7月)

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并明确课题分工。

(二)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7月)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班级。开展调查问卷,积累原始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小学朗读教学策略。

3、做好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6年7月)

整理研究材料和数据,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一)课题负责人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及理论经验,曾参与过县级课题研究,并有多篇教学论文在相关刊物发表及在县级以上获奖。课题组成员语文教学经验丰富,并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二)学校领导科研意识强,对本课题研究在物质、经费等方面能予以保障。

下载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几点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几点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所致。如果硬性将一些孤立的单词、句子灌输给学生,让其去背读......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和方法 ----------朝阳慈济学校 鲁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首先我很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向大家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按照安排,今天我要与各位一起......

    小学生英语朗读训练的教学策略研究

    2、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有些学生朗读方面不够大胆,有学生朗读只是在教师、家长的督促下才敷衍了事。总之,学生对英语朗读没有重视。 3、学生缺乏英......

    浅谈优化朗读教学策略

    浅谈优化朗读教学策略 摘 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目前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5篇)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活动时间: 2017.10.27 星期五 活动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英语组成员 参加领导: 校长 教导主任 研究内容: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主持人或中心发言人;梁鹏飞......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寺坡九年制学校 王 妙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语言有......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对知识的使用和理解,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作为前线老师,在阅读的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的选择 小学生生活活动......

    小学英语现在进行时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现在进行时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在词汇教学、对话教学、阅读教学,还是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语法教学都让我们陷入了无限的思考,有时候还会为语法教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