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会计教案2
管理会计学教案
(二)于泽珍
第六章 经营决策
第一节 销售订价决策
一、决策的意义和种类 管理会计中的决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一些特殊的专门问题,需要决定是否采取某项行动,或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改进方案中作出抉择,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决策至少有两个方案可从选择,首先要对每一个方案实施的结果进行预测,它的效果如何,然后择其效益佳者作出决策。当然,决策也可吸收两个或几个方案的精华组成最优方案。因此,预测和决策是不可分割的,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预测的必然结果。
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中,决策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管理的重点放在事先决策。这种事先决策,在产品投产前,通过对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各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最佳方案,用来指导生产经营活动,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决策主要是对企业的未来活动进行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规划时期的长短,决策可分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两类。短期决策又称经营决策,一般是指一年以及一年以内有关经营活动的决策。它主要是考虑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怎样能达到最好、最合理的、最充分的利用,以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短期决策包括销售订价决策、生产决策和成本决策等,一般不涉及固定资产投资问题。长期决策又称投资决策,是指有关固定资产的投资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的报酬超过一年,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回收都在一年以上,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因此,也称资本预算决策。
二、决策的一般程序
(一)从不同方面提出几个可供选择的
(二)在几个方案中确定一个基本方案作为对比的基础。
(三)收集尽可能多的与选择方案有关的各种可计量的因素。
(四)编制比较分析表,算出各方案的经济效益。
(五)作出评价。
注意:
1、决策的特点是具有假定性的,假设条件一定要交代清楚。
2、考虑非计量因素的影响,决策既要依靠数据,又要注意活的情况,有些因素如人的习惯等,不能用数据来表达,但对决策有很大关系,必须加以考虑。
3、预测的另一特点是可变性,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不能事先都预见到,决策时要适当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切忌盲目性。
(六)确定最优方案。
三、销售订价决策的意义和原则 原则:
1、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兼顾的原则。
2、一致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全面兼顾的原则。
四、影响订价的因素
(一)成本因素
(二)需求因素
1、需求曲线
2、需求的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E=销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E值是一个负数,习惯上把E的绝对值分为大于1和小于1,大于1说明该商品富于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缺乏弹性。(2)需求的交叉弹性。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自身价格的影响,还会因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需求的交叉弹性=X商品需求的数量变动/Y商品价格的变动,它是一个正值,其大小要根据两种商品替代可能性来决定,如两种商品替代的可能性越大,交叉弹性越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商品的需求还会随着购买者收入的变动而变动,收入高,需求量也多。收入弹性系数=商品需求的变动/收入变动量。
(三)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素
(四)政策法规因素
(五)竞争因素
(六)科学技术因素
(七)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
五、企业价格的制定目标
(一)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定价目标
(二)以一定的投资利润为定价目标
(三)以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
(四)以稳定的价格为制定目标
(五)以应付和防止竞争为定价目标
六、销售订价的基本方法
(一)成本加成定价法
1、计划成本定价法
2、成本利润率定价法
3、销售利润率定价法 见教材203页。
(二)损益平衡法
利用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的公式推导出价格。见教材204页。
(三)边际成本定价法
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的利润总额最大,这时的价格和销量,就是最优的价格和最优销售量。见教材206-207。
(四)非标准产品的定价
非标准产品即无市价可供参考的产品。
1、固定价格合同。
2、成本加成合同。
3、成本加固定费用。
4、奖励合同。
(五)特别订货定价
有进企业在满足正常渠道的销售需要后,生产能力尚有富余,如果此时遇到一些出价比较低的订货时,要考虑能否接受。
1、只利用暂闲置的生产能力而不减少正常销售,这种情况按以下要求定价,即可增加利润:
特别订货价格>变动成本
增加的利润=特别订货单位贡献毛益×特别订货数量 见教材208页。
2、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并暂减少部分正常销售以接受特别订货。
特别订货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因减少正常销售而损失的贡献毛益÷特别订货数量)
增加的利润=特别订货单位贡献毛益×特别订货数量-因减少正常销售而损失的贡献毛益
见教材209页。
3、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转产其他产品,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
特别订货价格>单位变动成本+(新增专属固定成本÷转产产品数量)
增加的利润=转产产品单位贡献毛益×转产产品数量-新增专属固定成本 见教材210页。
(六)薄利多销的决策
怎样实行薄利多销的决策呢?一是要考虑到利润最优,二是 要考虑现有的生产能力。
1、利润最优
薄利多销要求利润最优,就是说,产品降价后销售量增加,因增加销售数量而增加的利润在抵偿降价带来的单位收入减少的损失后,还绰绰有余,从而使所得的利润比降价前高。
练习:某产品售价10元,现在每月销售120只,单位变动成本5元,固定成本共200元。如果价格逐步下降到9.5元、9元、8.5元、8元、7.5元、或7元,预计销售量分别增加为160只、200只、240只、280只、320只、360只,问应订价为多少,使企业利润最高。
2、考虑生产能力问题
练习:假定某企业生产A种产品,每年生产和销售1,000件(生产能力1,500件),销售单价每件12元,变动成本每件6元,固定成本共2,400元。如果降价2元,预计可销售2,000件,由于超过生产能力,固定成本会增加至4,000元,试选择最优方案。
(七)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决策(略)
1、弹性定价法
2、根据线性需求函数制定产品价格
3、反向定价法
(八)产品生命周期与价格策略(略)
1、产品生命周期及其测定方法
2、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价格策略
3、其他价格策略
第二节 产品功能成本决策(略)见教材157页 第三节 品种决策
品种决策旨在解决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例如,生产何种新产品、亏损产品是否停产、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等。在品种决策中,经常以成本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有时也以贡献毛益作为判断标准。
一、生产何种新产品
贡献毛益最大者。案例见书163-164。
练习: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产品,现准备发展乙种或丙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每个月):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销售收入 100,000 180,000 170,000 变动成本 50,000 150,000 130,000 固定成本 20,000
1、如果生产乙新产品或丙产品对原来生产的甲产品没有影响,但两种产品只能选择一种,请选择。
2、如果发展乙产品,甲产品必须减产1/4;发展丙产品,甲产品必须减产1/2,请选择。
二、亏损产品的决策 对于亏损产品,绝不能简单地予以停产,而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各种产品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的利用及有关因素的影响,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分析后,做出停产、继续生产、转产或出租等最优选择。
1、如果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如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一般不应停产;否则,停产。案例见书165-166页
2、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并不意味着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如果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如转产其他产品或将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而腾出来的固定资产出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贡献毛益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停产。案例见书166-167页
3、在生产、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产品,也会扭亏为盈,并使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案例见书167-168页
4、对不提供贡献毛益的亏损产品,不能不加区别地予以停产。首先应努力降低成本上上做文章,以期转亏为盈;其次应在市场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适当提高售价来扭亏为盈;最后,应考虑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社会效益的需要。
三、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一)外购不减少固定成本的决策
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大于外购价格时,应该外购。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小于外购价格时,应该自制。案例见书169页。
(二)自制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
关于成本型的决策,可运用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来进行决策。案例见书169-171页。
(三)外购时有租金收入的决策
将租金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贡献毛益额作为自制方案的一项机会成本,并构成自制方案增量成本的一部分。将自制方案的变动成本与租金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贡献毛益额)之和,与外购成本相比,择其低者。
四、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一)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案例见教材173页。
(二)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案例见教材174页。练习:
假定某企业生产甲零件,每月需用10,000只,每只变动成本25元,应负担固定成本共50,000元。如果(1)该零件外购为每只27元。零件外购后,企业这部分的生产能力不能利用,但固定成本可避免10,000元。(2)如甲零件外购后,可增产乙零件5,000只。乙零件,外购每只30元,自制每只变动成本24元。(3)如甲零件需要量增至20,000只,自己生产需要增添设备,每月增加固定成本30,000元,而外购10,000只以上每只只需26元。要求上述各种情况下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合算。第三节 产品组合优化决策(略)
一、逐次测算法
第四节 生产组织决策(略)
第七章 全面预算
第一节 全面预算概述
一、全面预算
预算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财务计划,它是用货币的形式来反映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有关现金收支、资金需求、资金融通、营业收入、成本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详细计划。
全面预算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各个方面进行预测,并在这些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出一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等预计财务报表及其附表,以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全面预算的作用
(一)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三)控制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四)考核各部门的成绩
三、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
经营预算、财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
(一)销售预算
(二)生产预算
(三)直接材料预算
(四)直接人工预算
(五)制造费用预算
(六)期末产品存货预算
(七)销售成本预算
(八)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
(九)现金预算
(十)预计损益表
(十一)预计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预算编制方法(略)
一、固定预算(案例见教材257页)
二、弹性预算
三、零基预算
四、概率预算
五、滚动预算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第一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一、标准成本的作用
(一)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
(二)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三)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数据
(四)可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
(五)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本核算的帐务处理工作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一)理想标准成本
(二)正常标准成本
(三)现实标准成本
三、制定标准成本的原则
(一)平均先进,水涨船高
(二)根据过去,考察未来
(三)专业人员草拟,执行人员参与,管理当局拍板
四、成本差异的种类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也称标准差异。
(一)按成本构成划分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二)按成本性态划分
1、变动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2、固定成本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
(三)按差异的形成原因
1、对于变动成本来说(1)价格差异(2)数量差异
2、对固定成本来说(1)支出差异(2)生产能力差异(3)效益差异
(四)按差异的性质
1、有利差异
2、不利差异
五、成本差异的性质
(一)执行偏差
是指在预算或标准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执行者采用某种错误的行动,或机器接受了某种错误的指令而产生的一种成本差异。
(二)预测偏差
是指在事先编制预算或制定标准时,由于进行了不正确的参数预测而产生的一种成本差异。
(三)模型偏差
是指在事先为编制预算或制定标准而建立模型时,由于错误地确定影响成本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成本差异。
(四)计量偏差
是指在标准或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计量错误而产生的一种成本差异。第二节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材料与实际成本与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一)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
(二)材料数量差异
=(材料单位实际用量—材料单位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三)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一)+
(二)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原因:
材料价格差异通常由采购部门负责,但只对其可控部分负责;材料数量差异要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由生产部门负责,但采购部门、管理部门也有一定的责任。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一)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价格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二)直接人工工时耗用差异(数量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三)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一)+
(二)影响人工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生活工艺过程、原材料的质量以及设备状况等,因分清不同部门的责任。
三、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是指一不定期产量产品的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一)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价格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数量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三)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一)+
(二)实际工作中通常根据变动制造费用各明细项目的预算与实际发生数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必要的相应控制措施。练习:
某企业生产A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产品A的标准成本卡:
直接材料 20公斤 单价30元
直接人工 5工时 工资率4元
变动制造费用 5工时 分配率10元
固定制造费用 5工时 分配率8元
预算产量1,000件
2、实际资料如下: 实际产量1,200件
实际领用材料25,000公斤 单价29元
直接人工工时5,800工时 每小时平均工资率为4.5元
制造费用发生101,0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59,000元,固定制造费用42,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请提示有关成本差异。
第三节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一、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期间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不能简单地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两种类型。根据固定制造费用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特点,为了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必须设定一个预算工时,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叫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
(一)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预算工时
(二)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标准分配率×预算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三)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四)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
(一)+
(二)+
(三)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与控制
第二篇:管理会计学习心得 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a都起源于传统会计b共同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区别:a核算目的不同:财:对外会计,管:对内会计。b核算重点不同:财:着重反映过去,提供信息,管:着重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有时也需要评价过去)c核算依据:财:必须遵守公认的会计准则,管:只服从管理人员的需要,不必遵守公认的会计准则d核算对象不同:财:以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对象,管: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某个责任部门,甚至是某个责任人,可以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也可以是某个阶段或某一方面e核算方法不同:财:会计方法,管:会计方法、统计方法、数学及其他方法。F核算要求:财:力求精确,管:不要求绝对精确,只要计算近似值。G核算程序不同:财:比较固定,管:不固定,可自由选择h编制时间不同:财:定期编制,管:不要求定期编制i法律效力不同:财:财务会计是正式报告,具有法律效力,管:管理会计报告不是正式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
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即通常所说的料工费。期间费用指本期发生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成本按其性态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变动成本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产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混合成本指当业务量总数发生变化时,有一些成本项目的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呈非正比例变动。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全部成本最终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模型。
方法:高低点法,是根据历史成本资料中产量最高及产量最低期成本以及相应的产量,推算单位产品的增量成本,以此作为单位变动成本,然后根据总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来确定固定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散布图法:是根据若干期历史成本资料,绘制各期成本点散布图,按目测所得成本变动趋势画出成本直线,在图上确定直线的截距即固定成本,然后据以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回归直线法,是根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的原理,计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其作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Y=a+bX的成本性态模型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a用于经营预测b用于经营决策c用于内部控制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应用的前提条件: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部分,而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大类
完全成本法的损益确定程序:1计算销售毛利: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其中: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销售成本=销量*单位产品成本
2计算利润 利润=销售毛利-销售和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法的损益确定程序:1计算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其中:变动成本总额=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销售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产品的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销量(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2计算利润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其中,固定成本总额=当期制造费用+当期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会编制变动完全成本法下损益表,可参考P45-P46 对变动成本法的评价:优点:a正确揭示了成本和净收益的关系,既符合“收益与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准则,又易于为管理者理解和掌握b能够广泛应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上预
测、决策控制和考核c简化了产品成本的计算
局限性a不能满足企业长期预测、决策的需要b成本性态的划分带有一定的假定性,不能提供准确的资料c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违背,难以为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所接受和利用
本量利分析的含义: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基本假定: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保本分析、保利分析、敏感性分析
本量利分析基本数学模型: 利润=收入总额-成本总额=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
即:P=px-bx-a
边际贡献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单位边际贡献×销量
=固定成本+利润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
边际贡献率:指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占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单价×销量)=1-变动成本率
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单位贡献边际/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单位边际贡献+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1 1单一品种保本点计算: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 即P=x(p-b)-a 保本量xo=-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a/(p-b)=a/cm 保本额yo=销售单价×保本量=pxo=ap/(p-b)=a/(p-b)/p=a/cmR=a/(1-bR)
2图解法,利润-业务量图和保本图,详见p52-p54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法的影响因素: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是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乘以各产品的销售比重。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该种产品销售比重)安全边际量=现有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现有销售额-保本销售额=安全边际量×销售单价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率 + 保本点作业率=1 保本点作业率=保本销售量(额)/正常销售量(额)*100% 预测与决策的关系: 首先,预测可为决策提供基础材料。
其次,预测可为决策提供多种方案。
再次,预测可为决策制定应变措施提供根据。
最后,预测使决策者树立信心和决心。
预测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
销售预测是所有预测的基础
敏感性分析的概念;是研究和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动时,对利润产生影响的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
目标成本=预计单价*预计销售量-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目标利润
资金预测用销售百分比法
短期经营决策的决策内容:生产决策,定价决策
方法:差量法,平衡分析法
第三篇:基础会计教案2
1.教案题头:
周次:
星期:
授课时间: 2.课题:项目一
认知会计
任务二
理解会计职能
3.教学目标:本项目主要介绍了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么产生的?会计职业领域的情况如何?会计有哪些职能?会计的目标是什么?要实现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应具有哪些特征等一系列会计职业认知问题,通过本项目学习,您会对会计及会计职业有初步的认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4.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
5.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6.教具:黑板、多媒体。7.时间分配:90分钟。
8.教学过程:项目一
认知会计
任务二
理解会计职能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1.会计核算职能的含义:会计核算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价值上反映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发生及完成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记账 算账 报账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核算的特点: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会计核算应以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会计核算采用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会计对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的记录
4.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也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计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包括: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服务的特定单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位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一个会计主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为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立场。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以及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经济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企业能够对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期收回应收款,并按照自己的承诺偿还所负担的债务,对多期受益的费用支出进行摊配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实际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
(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把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距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称为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半、季度和月度。我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作为会计。
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
会计分期假设使会计核算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它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4)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的对象,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进行计量。货币计量这一前提条件为会计核算指定了计量单位.会计核算应设定记账本位币。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定某种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二、会计监督职能
1.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取得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2.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会计监督具有经常性和连续性,会计监督是全过程的监督,会计监督主要是进行价值监督,具有综合性.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没有监督的对象。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会计监督,就无法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正确、完整。
9.作业布置: 10.审批: 11.后记: 12.小结:
第四篇:管理会计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教学要求
掌握账户分析法、高低点法和直线回归法的分析过程;
理解成本的含义及分类,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成本的不同定义,根据不同决策目的提出的不同成本分类方法;成本性态的含义;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及分类;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和相关范围;
了解历史资料分析法(包括高低点法、散点图法和回归直线法)、技术分析法、账户分析法、合同确认法和散点图法的分析过程;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决策目的提出的不同成本分类方法,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和分类,历史资料分析法(包括高低点法、散点图法和回归直线法)、技术分析法、合同认定法和散点图法的分析过程。
教学难点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和分类,账户分析法、高低点法和直线回归法的分析过程。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3课时。
教学大纲
成本性态,可以揭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使企业进行最优管理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绩效。
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管理会计中成本的含义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成本是由产品价值中物化劳动的价值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组成。
现代西方财务会计学的理论认为,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取某项资产或达到一定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价值牺牲。
我国传统会计把产品成本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所支出的费用总和。
从管理会计角度看,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美国会计学会曾在1951年给出了一个较广泛意义上的成本定义:“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牺牲。”
1.不同目的具有不同的成本分类
管理会计中成本分类确定的中心思想是:“针对特定的决策需要确定特定的成本对象、计算特定内涵的成本。”同一项成本费用在不同目的中会有不同的归类。例如,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在会计核算中属于生产成本,在成本性态分析中又是变动成本,在决策分析中会被确定为是相关成本或是无关成本,在业绩评价中要归类于可控成本或不可控成本,等等。
3.采用广义的成本观念
广义的成本观念是管理会计全面、全过程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
二、成本的分类
不同的决策目的决定了不同的信息需求。企业管理当局决策的多样化直接导致了成本信息的多样化,即“不同目标,不同成本”。
除了最常用的按经济职能和成本性态对成本分类外,还可按成本与决策的关系把成本分为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按可控性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等等。
(一)按经济职能分类
财务会计中广泛采用的成本分类方法,是按其经济职能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
1.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也称生产成本,是指为制造(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支出,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三个子成本项目。
2.期间成本
根据经济职能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有直接联系作为分类标准的。如果是直接形成产品或服务本身价值的支出,那么就是制造成本,而与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本身价值无关的支出则是期间费用。
(二)按成本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产量、工时等)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与业务量协同变动关系的不同,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由于本章第二节对成本性态分析将有进一步的讨论,所以这里仅给出成本性态的定义。
(三)按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方式分类
成本对象即成本归集分配的最终承受体,它不仅仅限于某种产品或服务,还可以是某个部门、某条生产线等。按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方式不同,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划分直接和间接的标准是相应的成本能否准确地直接归结到某一特定产品上。在简单的生产流程中,生产的产品较容易归集成本,所以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和间接成本(制造费用)比较容易区分。随着生产经营流程的不断改进,成本核算体系的不断进化,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越发困难。
(四)按决策相关性分类
按费用的发生是否与所决策的问题相关联,成本可以划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1.相关成本
2.非相关成本
(五)按成本的可控性分类
按费用的发生能否为考核对象(责任中心)所控制,成本可以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成本的可控性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控制,即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在事后进行考核。
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都是相对的,对一个部门来说是可控的,对另一个部门来说就可能是不可控的。但对于整个企业来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都是可控的。
(六)按发生时态分类
按发生时态不同,成本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1.历史成本
2.未来成本
第二节成本性态的分类以及分析方法
一、成本性态的含义及分类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如何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产生不同的变动,即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这里的业务量可以是产品产量、人工小时、机器工作小时、销量等。
(一)固定成本
1.固定成本的含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变动无关的成本,主要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和固定管理费用。例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不动产税、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职工教育培训费等均属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具有如下两个显著特点:
必须注意的是,固定成本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成本,这里“固定”的含义只是说明固定成本总额和业务量变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超出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固定成本总额也会发生改变。
2.固定成本的分类
按是否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固定成本可进一步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进行这一划分的意义在于寻求降低固定成本的途径。
3.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固定成本的前提是“在一定期间”或“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也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的限定条件是“相关范围”,具体表现为一定的期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二)变动成本
1.变动成本的含义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一般来说,制造企业的变动成本主要包括变动制造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和变动管理费用。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推销佣金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均是典型的变动成本项目。
2.变动成本的分类
根据发生的原因不同,变动成本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技术性变动成本。
无论是酌量性变动成本,还是约束性变动成本,对特定产品而言,其单位量是确定的,其总量均随产品产量(或销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3.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也有其相关范围。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呈正比例增减变动并不是绝对的,前提是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超过这一时期和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可能不存在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将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关系描述为完全线性关系。但是可以假设在相关范围内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以此进行成本性态分析,从而为相关的预测和决策行为提供数据支持。
(三)混合成本
1.混合成本的含义
为了进行决策,特别是短期决策,人们将成本按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但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既不与业务量成正比例的增减变动,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成本,由此产生了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指具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双重性态的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虽然随业务量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例如,设备维修费、机械动力费、检验人员工资、行政管理费等都属于混合成本。
2.混合成本的分类
混合成本项目繁多,按照变动趋势不同,混合成本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半变动成本。
(2)半固定成本。
(3)延期变动成本。
(4)曲线变动成本。
二、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成本性态分析是在相关范围假设和一元线性假设(总成本近似于一元线性方程yabx)的基础上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历史资料分析法、技术分析法、账户分析法和合同确认法。
主要概念
1.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
2.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3.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4.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5.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6.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7.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8.酌量性变动成本和技术性变动成本
9.半变动成本
10.半固定成本
11.延期变动成本
12.曲线变动成本
13.高低点法
14.散点图法
15.回归直线法
16.技术分析法
17.账户分析法
18.合同确认法
第五篇:会计练习2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遵守的原则是()。A.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B.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C.银行不垫款
D.一个基本账户原则
2、长江公司出纳会计李某于2009年2月10日签发了一张转账支票,转账支票上日期填写正确的是()。
A.贰零零玖年贰月拾日 B.贰零零玖年零贰月壹拾日 C.贰零零玖年零贰月零壹拾日 D.贰零零玖年贰月壹拾日
3、关于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户单位收入现金一般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
B.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C.开户单位对于符合现金使用范围规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的,应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并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 D.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
4、开户银行对已开户一年但未发生任何业务的账户,应通知存款人自发出通知()日内到开户银行办理销户手续。A.15 B.20 C.30 D.60
5、存款人发生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或关闭,或被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等主体资格终止的,应于()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A.2 B.3 C.4 D.5
6、下列关于基本存款账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存款人可以没有基本存款账户,但一定要有一般存款账户 B.基本存款账户不能支取现金
C.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 D.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非主办账户
7、根据《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规定,存款人可以申请开立()一般存款账户。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没有数量限制
第1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8、下列情形不可以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是()。A.设立临时机构 B.异地临时经营活动 C.期货交易保证金 D.注册验资
9、下列关于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应纳税的,税收代扣单位付款时 应向其开户银行提供完税证明
B.使用信用卡支付工具的可以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C.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款项的,银行应按有关规定认真审查付款依据或收款依据的原件,并留存复印件,按会计档案保管
D.储蓄账户与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一样,也可以办理转账结算
10、存款人违反规定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对于非经营性的存款人,给予警告并处以()的罚款。A.1000元 B.3000元
C.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D.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11、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A.出票日起10日内 B.承兑日起1个月内 C.到期日起10日内 D.到期日起15日内
12、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现金支票与转账支票的关系是()。A.现金支票可以转账,转账支票不能支取现金 B.现金支票只能支取现金,转账支票只用于转账 C.现金支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转账
D.转账支票可以支取现金,现金支票不能转账
13、下列关于商业汇票说法中,正确的是()。A.商业汇票未记载付款日期的,视为见票即付 B.商业汇票的付款日期是绝对记载事项
C.商业汇票提示付款期限为自汇票到期日起1个月内 D.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14、接受汇票出票人的付款委托同意承担支付票款义务的人,是指()。A.被背书人 B.背书人 C.承兑人 D.保证人
15、信用卡持卡人非现金交易享受免息还款期,免息还款期最长为()。A.20天 B.30天
第2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C.50天 D.60天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16、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汇兑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汇兑分为信汇和电汇两种 B.汇兑每笔金额起1万元
C.汇兑适用于单位和个人各种款项的结算
D.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支付结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票据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
B.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票据无效
C.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D.单位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凭证和统一规定的结算凭证
2、关于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开户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账目,逐笔记载现金支付
B.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C.单位可以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D.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
3、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主要包括()的变更。A.存款人名称 B.单位法定代表人 C.总会计师 D.住址
4、下列属于我国《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银行账户分类有()。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临时存款账户 D.专用存款账户
5、一般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包括办理()。A.借款转存 B.借款归还 C.现金缴存 D.现金支取
6、下列关于银行结算账户的表述错误的有()。
A.基本存款账户主要办理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 B.一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各项资金的收付
C.专用存款账户可以用于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 D.临时存款账户用于办理临时机构以及存款人临时经营活动发生的资金收付
7、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专用存款账户的用途包括()。A.财政预算外资金
第3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B.基本建设资金
C.粮、棉、油收购资金 D.收入汇缴资金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8、银行结算账户按存款人不同可分为()。A.单位银行结算账户 B.单位存款账户
C.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D.个人存款账户
9、银行在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A.为储蓄账户办理转账结算
B.超过期限或未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账户开立、变更、撤销等资料 C.违反规定为存款人支付现金或办理现金存入
D.明知或应知是单位资金,而允许以自然人名称开立账户存储
10、在我国,票据包括()。A.银行本票 B.支票
C.银行汇票 D.商业汇票
11、支票可分为()。A.转账支票 B.现金支票 C.普通支票 D.银行支票
12、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A.商业本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承兑汇票 D.商业承兑汇票
13、根据《支付结算办法》及有关规定,单位卡的持卡人不得使用的情形有()。A.5万元的商品交易
B.11万元的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 C.支取现金 D.续存现金
14、根据汇兑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汇入银行可以办理退汇的情形有()。A.汇款尚未汇出
B.收款人拒绝接受的汇款
C.经过1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
D.汇款人与收款人未达成一致退汇意见
三、判断题
1、银行一律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账户情况,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款项,不 第4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得停止单位、个人存款的正常支付。()Y.对 N.错
2、开户单位收入现金应于次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Y.对 N.错
3、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Y.对 N.错
4、所有以自然人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都应纳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Y.对 N.错
5、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只付不收。()Y.对 N.错
6、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仅限于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不得办理转账结算。()Y.对 N.错
7、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中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时,应当于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并提供有关证明。银行接到存款人的变更通知后,应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并于3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Y.对 N.错
8、票据是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有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转让的有价证券。()Y.对 N.错
9、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一张经A银行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乙公司持有到期后在法定期限内向银行提示付款,此时甲公司在A银行账户中的资金不足以支付票据款,本着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中“银行不垫款”的原则,A银行有权拒绝向乙公司支付票据款。()Y.对 N.错
10、汇入银行对于向收款人发出取款通知,经过一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应主动办理退汇。()Y.对 N.错
答案部分
第5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一个基本账户”原则是银行账户管理的基本原则,其余三项属于办理支付结算应遵循的原则。
【答疑编号10105966】
2、【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填写票据的基本要求。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面加“壹”。
【答疑编号10105967】
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现金库存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答疑编号10105968】
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银行对一年内未发生任何收付活动且未欠开户银行债务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应通知存款人自发出通知30日内到开户银行办理销户手续。
【答疑编号10105969】
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根据规定,存款人发生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或关闭,或被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等主体资格终止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
【答疑编号10105970】
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基本存款账户的相关规定。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存款人可以没有一般存款账户,但一定要有基本存款账户;基本存款账户可以支取现金。
【答疑编号10105971】
7、【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一般存款账户的相关规定。存款人申请开立一般存款账户没有数量限制。
【答疑编号10105972】
第6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8、【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银行结算账户的有关规定。根据规定,存款人有下列情况的,可以申请开立临时存款账户:设立临时机构;异地临时经营活动;注册验资。而选项C的期货交易保证金,应当属于可以申请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情形。
【答疑编号10105973】
9、【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储蓄账户仅限于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不得办理转账结算。
【答疑编号10105974】
10、【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违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的罚则。
【答疑编号10105975】
11、【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根据规定,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内。
【答疑编号10105976】
12、【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支票的相关规定。现金支票只能用来支取现金,转账支票只能用来转账。在支票的左上角划两条平行线的,为划线支票,划线支票只能用来转账,不能用来支取现金。普通支票既可以用来转账,又可以用来支取现金。
【答疑编号10105977】
1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商业汇票的相关规定。选项B,签发商业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表明“商业承兑汇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收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选项C,商业汇票提示付款期限为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内;选项D,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答疑编号10105978】
1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承兑人的概念。承兑人,是指接收汇票出票人的付款委托,同意承担支付票款义务的人,它是汇票的主债务人。
第7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答疑编号10105979】
1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免息还款期待遇。银行记账日至发卡银行规定的到期还款日之间为免息还款期。免息还款期最长为60天。
【答疑编号10105980】
16、【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汇兑。汇兑没有金额起点的限制。
【答疑编号10105981】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票据和结算凭证。票据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票据无效;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答疑编号10105982】
2、【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现金管理基本要求。单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答疑编号10105983】
3、【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是指开户资料发生变更,包括存款人名称、单位法定代表人、住址等发生变更。
【答疑编号10105984】
4、【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银行结算账户的分类。题目中四项均属于我国银行账户的种类。
【答疑编号10105985】
5、【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一般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一般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包括:借款转存、借款归还、现金缴存。一般存款账户不得办理现金支取。
第8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答疑编号10105986】
6、【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各种银行结算账户的用途。根据规定,一般存款账户可以用于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专用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各项专用资金的收付。
【答疑编号10105987】
7、【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专用存款账户的种类和用途。本题的四个选项均属于专用存款账户的用途。
【答疑编号10105988】
8、【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银行结算账户的种类。银行结算账户按存款人不同可分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答疑编号10105989】
9、【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违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的罚则。选项D是银行在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中的违法行为。
【答疑编号10105990】
10、【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票据的种类。在我国,票据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
【答疑编号10105991】
11、【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支票的种类。支票可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
【答疑编号10105992】
12、【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商业汇票的分类。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答疑编号10105993】
第9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13、【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银行卡的使用。持卡人不得用于10万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并一律不得支取现金。如果需要向其账户续存资金的,单位卡的持卡人必须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
【答疑编号10105994】
14、【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汇兑退汇的相关规定。汇入银行对于收款人拒绝接受的汇款,应立即办理退汇。汇入银行对于向收款人发出取款通知,经2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应主动办理退汇。
【答疑编号10105995】
三、判断题
1、【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账户情况,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款项,不得停止单位、个人存款的正常支付。
【答疑编号10105996】
2、【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现金管理。开户单位收入现金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时间。
【答疑编号10105997】
3、【正确答案】:Y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办理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
【答疑编号10105998】
4、【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银行结算账户的分类。并非所有以自然人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都应纳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字号或经营者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纳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答疑编号10105999】
5、【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银行结算账户的相关规定。根据规定,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只收不付”。
第10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答疑编号10106000】
6、【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业务范围。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可用于办理个人转账收付和现金支取。
【答疑编号10106001】
7、【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银行接到存款人的变更通知后,应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并于两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答疑编号10106002】
8、【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票据的概念。票据是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转让的有价证券。
【答疑编号10106003】
9、【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商业汇票的相关规定。在银行承兑汇票中,银行是承兑人,是承担绝对付款义务的人,而办理支付结算原则中所说的“银行不垫款”是针对银行为代理付款人的情况,因此在银行承兑汇票的关系中,银行不能再遵循什么“银行不垫款”的原则,是应该以绝对付款人的身份付款的。
【答疑编号10106004】
10、【正确答案】:N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汇兑的退汇。汇入银行对于汇入银行对于向收款人发出取款通知,经过两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应主动办理退汇。
【答疑编号10106005】
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