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功 功率》教学反思
《功 功率》教学反思
平泉市杨树岭中学
吴庆林
《功 功率》是《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的内容之一,更是力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孩子们学习力学的基础。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节课设计两个学时,本节课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讲授功的概念和公的计算公式。正确理解功的含义,是学好功的计算、功率、机械效率和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够很好的掌握它,就能够更能好地去理解功的原理、机械效率等知识,并解决有关的问题。因此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本节课的难点,应用功的公式完成有关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中直接从生活中的几个场景,搬石头,推石头,拉小车,叉车提升货物,展示两个不做功和两个做功的场景,结合教材P82图11-3-2引入功的概念,进而强化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做功两个必要因素是教学难点,若能将将场景转化为演示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到亲临其境的感觉,相信效果会更好一些,今后教学中此处有待改进,提升孩子们的总结和概括能力。而且对功的计算以及功率,机械效率等都有重要帮助。
为了强化做功的两个要素,在教学设计上安排了三个不做功的场景,旨在让学生结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对这三场景个进行分析,分别指出是不是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通过学生回答的结果看,虽然可以对规律进行总结和概述,但是缺乏较为系统的规律认识,很大程度上有一种试一试的心理,暴露出孩子们总体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把控能力。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对分析物体做功,巩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提升孩子们认识能力很重要,我们要给予精准总结和概括。
功的计算公式源于做功的两个要素,公式W=FS的得出不难,学生灵活运用是关键,强调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和变形,这公式单位必须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否则必须换算。物理公式的运用是孩子们的“难点”。习题训练的后两个题要求孩子们认真完成,突出物理的学科特性,让孩子们感受“考场的感觉”,虽然学习了近一年的物理,但对很多孩子仍旧有很大的距离,因为是两个成绩较好的孩子,黑板做题没有大的错误,但也不能说很完美,指出共性的问题,让孩子们注意,加强理解和记忆。
本节课是功和功率的第一节课,课堂表现一般,绝大多数孩子们能接受知识,但有个别孩子存在着差异。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比如:习题量安排略少,可以适当加快一下讲课的速度,增加训练的题量,给更多的孩子们上台表现的机会,不但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还会增强孩子们的分析能力和问题的解析能力。在今后教学中,更深刻的改变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实效。
第二篇:《功 功率》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三节
《功 功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平泉市杨树岭中学 吴庆林
【教材分析】
《功 功率》是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第3节。这是一节典型的概念型新授课,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功和功率。功是在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之后描述力的另一种效果的物理量,本节综合地应用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来展开介绍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可以说是前面所学的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因此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并且功和功率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大多十四五岁左右,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借助演示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物理学中功与能量紧密结合,功是过程量,能量是状态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在没有学习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来构建“功”的概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过举例,理解功及功的必要因素,培养从生活现象中分析物理本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善于观察和探索的习惯;树立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功的含义及计算,利用W=FS进行简单的计算作为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功的概念非常抽象,判断一个力有没有做功作为本节的难点。【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特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用身边常见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采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学过程】
教学中以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不丢弃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具体设计如下 :
1.新课引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搬石头和推石头,启发学生思考
师: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生:都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物体都没有移动。多媒体展示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力的情景 师:小车在力的作用的情景
生:小车在里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有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
多媒体展示叉车提升货物 师:叉车在力的作用下的情况
生:叉车上的货物在力的作用下提升起来,货物受到力的作用,在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了距离。
2.新课讲授 第一部分 做功
通过上述例子,结合教材P82图11-3-2两种拉箱子的情况,总结功的概念,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析几种不做功的情况。
(1)功的概念
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b.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满足力才做功)多媒体展示三个场景
①当你抱着一摞书不动时,你对书做功了吗?为什么? ②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人对球做功了吗?
③提箱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提箱子的力做功吗
S S
师:描述三个场景中的情况是否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生:①书受到力的作用,但是没有距离
②足球在地面上滚动,是由于惯性,人没有施加力的作用 ③箱子在水平路面移动了距离,提箱子的力是竖直向上的(3)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①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②有距离,但是在距离方向上没有力。③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垂直。训练巩固(学案)
分析下列情况中,人有没有对所带的皮箱做功:
(1)人用力提放在地上的皮箱,但没有提起(2)人再一次用力把箱子提起(3)人用力提着皮箱在原地不动
(4)人把箱子放在电梯上,一起随电梯上升(5)人提着箱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了50m(6)人提着箱子上楼 第二部分 功的计算
由功的概念入手,知道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得出功的计算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即:W = Fs
W:功
F:力
S: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 J。
功的计算是基础计算,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单位不统一要进行换算,公示变形也是常用的方法,要灵活运用,能够灵活应用到学习中。
3.课堂训练
为更好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哪些漏洞,设计了学案,其中两个计算题要求学生进行板演,旨在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题1.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箱子,使该箱子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 m,他做了多少功?
题2.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 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时做的功。(g=10N/kg)
4.课堂总结
孩子们对本节课的只是回顾,PPT展示
第三篇:功和功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知识回顾
力对物体所做功的求解公式是什么? 答: W=Fs 活动二:思考与讨论
实例1:一台甲起重机在 1min 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升到预定高度,另一台起重机乙在 30s 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升到相同高度。
实例2:一台甲起重机在 30s 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高了10m。另一台起重机乙在 30s 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高了5m。
提出问题:
1、这两个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有什么关系?
2、这两个起重机哪一个做功的快?
3、你又是怎么比较它们做功快慢的?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讨论的结果。
得出结论:功率是表示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定义式P=W/t,功率是标量。功率表示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快慢。活动三:分组探究
提出问题:根据功率的定义,功率是平均功率,力对物体做功时有无瞬时做功的快慢--瞬时功率? 说明:即使是同一个力做功,做功的功率也可能是变化的,在一段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实际上是这段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平均功率:描述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瞬时功率:表示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
展示成果:瞬时功率公式:P=Fv
平均功率P=Fv(V是平均速度); 瞬时功率P=Fv(V是瞬时速度);一般表达式:P=Fv 活动四:讨论区分机械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组内讨论的结果。第二课时
研究性学习:机车启动过程探究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内人员构成采取“异质”组合原则;各小组间保证研究实力均等,小组间实现“同质”。每组9人,各成员选出组长1名、副组长2名,负责每名同学的分工和本组研究课题的开展和管理。2.小组分工与策划
9人可分成三个小组,每组3人,第一组收集各种机械的铭牌数据,第二组研究起重机以恒定功率提升货物时,速度、牵引力、
第四篇:功和功率练习题
功和功率练习题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2、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举力做了功 B、起重机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起重机向上的拉力做了功 C、重物竖直下落,重力做了功 D、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重力做了功
3、在举重比赛时,一运动员在第一阶段把150kg的杠铃很快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停留3s。下列关于运动员对杠铃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他在第一阶段内没做功B、他在第二阶段内没做功C、他在两个阶段内都没做功 D、他在两个阶段内都做了功
4、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做了功的()A、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 B、人提水桶沿水平地面行走C、沿斜坡方向把物体拉上去 D、天花板上的电线吊着电灯
5、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A、用力将铅球掷出 B、将书包背上楼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6、以下事例中,重力做功的是()A、冰球在水平的冰面上滚动
B、皮划艇在平静水面快速滑行 C、跳水运动员下落
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停在空中静止不动
7、某人用力把一个重10N的冰块水平抛出,冰块在水平的冰面上滑行40m远停下来。则冰块在滑行过程中()A、人对冰块做了400J的功 B、重力对冰块做了400J的功. C、人和重力都没有对冰块做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一足球运动员用200N的水平力,把一个重为10N的足球一脚踢到30m远处,这位足球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是()A、300J B、6000J C、0J D、肯定做功,但无法计算
9、甲用力推一辆小车,经过3min小车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50m,乙用同样大小的力推另一辆小车,经过6min小车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同样的距离,那么()A、甲和乙做功一样 B、甲做功多 C、乙做功多 D、无法判断
10、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11、一木块重30N,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则重力对木块做的功是()A、0J B、150J C、50J D、200J
12、用100N的水平推力,使重500N的物体沿水平面移动20m。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为,推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13、某人将一只重为50N的箱子拎起0.5m高,然后沿水平方向行走10m。则该人对箱子共做 J的功,其中沿水平行走10m所做的功为。
14、一个搬运工,扛着重600N的箱子。他的肩对箱子的作用力大小是 N,方向是向 的。如果他沿水平地面走5m,他对箱子做的功为 ;如果他沿楼梯走到5m高的楼上,他对箱子做的功为。
15、某商场售货员用20N的水平推力使质量为65kg的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3m,则该售货员对货物做功______J,货物的重力做功______J,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是_____N.16、有一辆重为500N的小车,某人用100N的水平力推着它走了10m。那么,人对小车做的功是,重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简单机械省功 B、斜面越长越省功 C、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D、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虽不省功,但是能省力
18、在相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使较重的A物体沿光滑的平面移动,较轻的B物体沿粗糙的平面移动,若移动相同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推力对人物体做的功多 B、推力对B物体做的功多 C、推力对 A、物体和B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推力对它们做功多少的关系
19、运动有快有慢,我们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的快慢,称为速度;做功也有快有慢,我们用 来表示做功的快慢,称为,用字母________表示,计算公式是,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
4420、功率是用来表示 的物理量,某万吨远洋货轮的功率是2×10KW,2×10KW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甲、乙两个集装箱的质量相同,起重机第一次将甲集装箱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10m,第二次将乙集装箱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空气阻力,两次钢绳对集装箱的拉力相比,第一次 第二次;两次对集装箱做功的功率相比,第一次 第二次。(大于、小于或等于)
22、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23、关于功率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多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时用的时间少
C、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越多,则功率越大 D、省力多的机械功率大
24、甲、乙二人的体重相同,同时从一楼开始登楼,甲比乙先到三楼,则他们二人()A、做的功相同,但甲的功率较大
B、做的功相同,功率也相同 C、甲做的功较多,但功率相同
D、甲做的功率多,功率也较大
25、老人和小孩一同爬楼,小孩比老人先到楼顶,则小孩一定比老人()A、做功快 B、做功慢 C、做功少 D、做功多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所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越大 B、机械的做功时间短,它的功率一定大 C、机械做功快,其功率一定大 D、机械做的功越少,其功率越大
27、用100N的力拉小车,小车10s内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50m,拉力做的功是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W。
28、马拉着重1000N的车在5min里匀速前进了3000m,如果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则在这段时间内,马拉车做了________J的功,马的功率是_________W。
29、自行车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功率可达1kW。若某人以此功率骑车1min,他能够做功___J。
430、起重机在5s内将一个重2×10N的集装箱匀速提高2m,在这个过程中起重机的拉力做了________J的功,它的功率是______W。若起重机又将集装箱水平移动了3m,此时拉力做功______J,它的功率是_______W。
31、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1500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s.那么,他对杠铃做了______J的功,前2s内的功率是______W;后3s内的功率是______W;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W.
32、小强同学家住北园小区3号楼五楼。放学后,他从一楼上到五楼共用了20s,若小强及书包总重为480N,每层楼的高度为3m,则他上楼的功率是
W。
33、物体在大小为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地面前进2m,则拉力做的功 为
J,功率为
W;若物体重20N,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J。
34、甲起重机用lmin时间将重为9800N的货物吊起5m高,乙起重机用2min将重为8000N的货物吊起8m高。那么,它们做的功及功率的情况是()A、甲做功多、功率大 B、乙做功多、功率大C、甲的功率大,乙做的功多D、甲做的功多,乙的功率大.
35、在中考体育考试的测试中,某同学1min跳了120次,若他的质量为40㎏,每次跳起的高度为5㎝,他跳一次做的功是 J,跳绳时的功率是 W(取g=10N/㎏)。
36、在一次消防演习中,一质量为60kg的消防员用力握紧一竖直杆,以2m/s的速度匀速滑下20m,在此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是 s,消防员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437、马拉着重I0N的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30min走了5.4km,车在前进过程中受的摩擦阻力是1000N。问:马对车的水平拉力是多大?马在这段时间内对车做了多少功?
38、五一节,小豪一家去公园游玩,看到如图16所示的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该车的整车质量为400kg。(g 取l0N/kg)(1)若车上人的总质量是200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2积为0.05m,则观光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观光车以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0N,则5min内观光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第五篇:功率教学反思
功率教学反思 功率的概念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功率的知识是机械功概念的进一步延伸,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应用的例子很多很广,而且功率与力、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又是联系实际生活和科学实践的纽带,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确切地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利用功率与力、功率与速度的关系p=f·v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例题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应用基本公式进行计算,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理解;机动车起动问题的分析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简单地套用公式;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新的物理概念,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通过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以及联系生活中实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 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014、5、10篇二:电功率教学反思
电功率教学反思
一、《电功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快慢与功率的关系。又为本章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学习,第五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的学习作理论上的准备。
本节教材内容较多,涉及四个知识点:电功率的概念、千瓦时的来历、额定功率、生活中电功率的测量原理等等,包含概念、原理多方面内容。演示实验两个,小资料一份,铭牌展示二例,实物展示二例,警示小贴士二块。教材中丰富的内容既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同时头绪多而杂又为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它是以后学习的关键章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这节课的教学我相当重视。上课时我注意做到三点,效果不错。1.上课的节奏尽量加快。与速度的类比不能耽误太长时间,让学生提及速度的概念、公式即可类比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2.对公式、原理的理解多通过训练解决。设置课堂的习题不要太难,重在对公式的应用,并让学生熟悉公式的单位换算即可,更多的习题可以放在后面进行,对数值的设计也应以巧数为主,不涉及过难、过深的纯数学式的计算,以节约课堂时间。3.注意让学生多动手,让学生动手计算时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统一解决,以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我体会到在授人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培养了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我体会到作为师者的快乐,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强烈的表达欲,说错了也不怕,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特点,我学了物理真的有用,只要我留心生活、与人交往,我也能学好物理,学生的动手探究实验的能力也提高了,通过分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增强了自信心。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随着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走进物理课堂,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变数”很多,教师必须对本节知识及相关内容有较全面、详尽的了解,仅靠教参是不够的,在上课时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课外活动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关于节能灯的优点,为了让学生能更多了解相关知识,在课前,我通过到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收集信息,阅读报刊杂志等途径,已较全面的了解了节能灯的相关知识,对节能灯的各项性能指标、普及情况,它在全市乃至全省为何难以推广等知识都做了相关了解,因此在学生提到这个问题时我也能应对自如。
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的媒体资料支持、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以及生生探讨,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即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概念,物理含义,公式及相应的适用范围,知道了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的区别,以及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不同,并能通过动手实验体会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其实际功率,直接的表征就是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发生改变所致。围绕生活中的“更换合适规格的灯泡”、“如何节约用电”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师生互动,学生学有所得,较好地实现将物理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过多的考虑有时并不一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对学生的关注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我认为还需要改进: 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过程中,板书内容和媒体内容的交互上还需要进一步做取舍,避免因出现了比较多的重复而耗费过多的时间,致使课堂容量无形之中受压缩。2.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导者,主要是“引导”,而不是“代替”,让学生“想到的说出来,说出的写下来,写出的做出来”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物理学科的特色——实验,可以穿插于课程之中,用于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也可以作为整堂课的开始,作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线索贯穿始终,各有优势,教学中可以大胆重组,尝试变换,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因
材施教”和“以人为本”。
本节课我体会到在授人知识的时候,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培养了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我体会到作为师者的快乐,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强烈的表达欲,说错了也不怕,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特点,我学了物理真的有用,只要我留心生活、与人交往,我也能学好物理,学生的动手探究实验的能力也提高了,通过分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增强了自信心。
电功率”这一节课的引入非常重要。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率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们来说“电功率”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的物理名词,它代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的表达式又是什么,这是老师在引入时特别注意的。首先我用一个“25w”的灯泡单独接到家庭电路当中,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然后再拿一个“800w”的烧水壶接到电路中,同样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通过比较从中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个实验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需要学生近距离才能观察到,稍微远的地方就看不到了。通过实验发现,当把不同的用电器接到电路中,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这就说明了不同的用电器他们消耗的电能快慢一般也是不同的。接着我再分别拿一个“25w”和“100w”的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学生分别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实验发现,当把“100w”的灯泡接到电路中时,灯泡比“25w”的灯泡还要亮些,电能表铝盘转动也变快了。
关于“电功率”的教学,一直都是难点,因为这个地方公式多,物理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记不住易混淆,尤其是计算多,在教学时我注意两点:一是在学生做计算题时,要先按照例题的做法写出物理量用什么字母表示,相当于过去的已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分清每个物理量用什么字母表示,久而久之就会记清,事实证明效果很好。二是不让学生做太难的计算题,不做公式推导,因为这的公式多,推导出的公式更多,学生会记不住,听不懂,讲了白讲,推了白推,所以不要做无用功,要耐心等待,等到学生掌握的很好时再讲。
电功率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及其变形公式u=p/i和i=p/u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关于电功率计算问题。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不算太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知识导学的效果很明显。大多数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公式选择十分准确。
2、本节课教师在课堂中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对教学重点进行点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配合适量练习,进行自主学习,较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教法与学法浑然一体,可谓一石双鸟。
二、教学过程反思。
课堂的教学核心是达标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师借鉴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和韩立福的“有效教学”理论,设计了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通过读学习目标,学生以感知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真正对新课内容及学习要求一目了然,做到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在巩固旧知识环节中,使学生通过温故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夯实了基础。这样将所有学生,拉到先前知识点的同一起跑线上。然后,学生带着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经教师在课堂中巡视获悉大多数学生能自主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紧接着大多数学生能运用新知很好地完成新知训练题,当堂达标率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这之后,通过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大多数学生也较容易地再次获取新的知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真正地达到知识的升华;最后学生基本完成了针对性、典型性、梯度性较强的新知识巩固训练。由于学生在其他环节中计算能力低,解决问题有障碍,导致课堂尾声处时间略有不足,于是“新知识巩固训练”和“知识点归纳”两个环节落实得不是太好。教师也只好挂出早已准备的小黑板,要求学生课下将板书设计抄写在导学案中。
三、教学启示反思。
教学中只因出现小小的失误,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了解不透彻,对学生知识基础估计得太高。我要很好地吸纳诸位评课教师对我关心而呵护的建议,以使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更趋完善。篇三:《功和功率》教学反思
《功和功率》教学反思
《功和功率》这一知识点在中考中是个重点,而且与其它知识的混合考查较为灵活,所以复习的时候也尽量以贴近中考为主,为中考铺路。一节课下来,感觉自己的预期目标已达到,但还有不足。第一框题的讲解是第二框题的基础,所以耗时偏长了些,致使后面的课堂小测时间偏紧了些。
在内容的讲解上,本人认为知识点的讲解过细了,因为毕竟是复习课,这也是后面做题时间紧的原因之一。另外就是在题目的讲解上虽然归了类,但还不够集中和典型,还需要再多精练,对题进行拓展、变形,归纳总结方法性的东西欠缺。
今后,我一定更加认真地钻研教材,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投入到下一站工作中去。
玉田三中 冯爱华篇四:《电功率》教学反思
《电功率》教学反思桃村中学 柳成林讲完《电功率》这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一般,总结后主要有 以下几点: 1.“ 《电功率》这一节内容并不好上,知识概念比较多,学生理 解比较困难,其中引入“电功率”这个概念是比较关键的。在讲授这 节课时如果能做一个“家庭电路示教板”,那样就比较容易引入这节 课。并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教 学中应该引以为戒,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2.驾驭课堂的能力欠缺,组织语言还有待于提高。“电功率”这 一节课的引入非常重要。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率概念的本身固 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 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的再现了知识的 发展过程。对于学生们来说 “电功率” 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的物理名词,它代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的表达式又是什么,这是老师在引入时 特别注意的。首先我用一个“25w”的灯泡单独接到家庭电路当中,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然后再拿一个“800w”的烧水壶 接到电路中,同样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通过比较从中 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个实验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需要学 生近距离才能观察到,稍微远的地方就看不到了。通过实验发现,当 把不同的用电器接到电路中,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这就说明 了不同的用电器他们消耗的电能快慢一般也是不同的。接着我再分别拿一个“25w”和“100w”的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学生分别观察电 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实验发现,当把“100w”的灯泡接到电路中 时,灯泡比“25w”的灯泡还要亮些,电能表铝盘转动也变快了。“那么在物理学当中我们用什么名词来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 慢呢?”——“电功率”。总的来说,我的引入还是比较成功的,关 键在于这两个实验都做成功了。在后面的教学中,可能是紧张的原因 吧,在处理一些学生的问题时并不是很好。比如学生提到“功率大的 用电器是否消耗的电能就越多”时,我只是简单举了一个例子,并没 有让学生深刻去理解,这是我以后要注意的。同样在后面的“电功率 的定义”和“千瓦时的来历”教学中,我感觉上比较吃力,过渡语言 不自然,这主要还是对教材的不熟悉,经验不够造成的,以后多加努 力。3.关于“电功率”的教学,一直都是难点,因为这个地方公式多, 物理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记不住易混淆,尤其是计算多,弄得 学生是云里雾里,在教学时我注意两点:一是在学 生做计算题时,要 先按照例题的做法写出物理量用什么字母表示,相当于过去的已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分清每个物理量用什么字母表示,久而久之就 会记清,事实证明效果很好。二是不让学生做太难的计算题,不做公 式推导,因为这的公式多,推导出的公式更多,学生会记不住,听不 懂,讲了白讲,推了白推,所以不要做无用功,要耐心等待,等到学 生掌握的很好时再讲。4.梳理学生的猜想时显得经验不足,我想这也许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问题,它可能是一种经验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灵 活处理的问题,所以我应该把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不 断总结,积累经验,增强课堂应变能力。总的来讲,这节课存在很多不足,我一定要从现在做起,好好 学习,积累更多的经验,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2012 年 11 月 7 日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桃村中学 李庆伟本节是这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物理量—— 电流;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简单电路。因此,本节课 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答电路,会画 简单的电路图上,并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良好的画电路图的习惯。由于电流的概念及其方向的规定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果一开始讲授电流的话,学生可能会因为“导线中定向移动的是自 由电子(负电荷);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等知识 点,产生思维的矛盾,从而导致对后面电路的学习产生心理障碍。因 此教学中,我对知识点安排进行调整。现在总结我对本节课堂教学反 思: 成功之处:1.导入。上课铃响起,问学生“听到什么了?” “什 么发出的” “什么能转化成的声能?” “电脑为什么能工作?”引出并 板书“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电铃用电,消耗了电能,转化成 声能;教室里的电灯消耗电能转化成光能,你还知道哪些消耗电能的 物体?学生举例。教师归纳板书“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电 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什么传输电能?教师归纳板书“导线——传输电能”。电灯、电视„„不能一直工作,需要有元件来控制。教师归纳板书“开关——控制电路的装置”。总结出组成电路的构成。学生思维清晰,效果水到渠成。
2、电流教学。这个环节,我采用类比法。把电流和水流类比。水流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电流从高电位流向地电位(告诉学生正极 电位高,负极电位低)。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用电器最后回 到电源负极。水 流和电流区别:水流是先后依次流过;电流是电路中 的自由电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此时在总结出:①电流形成:电荷定 向移动形成(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和负电 荷同时反向移动);②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 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3、本节课让学生亲手实验,在分析电流让灯泡发亮是否有先后 顺序时,教师进行的示范,然后学生自己让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实验归 纳结论的过程。不足之处:
1、学生实验时,只用小灯泡,只把电能转化成光能,没用电动 机和小喇叭等用电器,体验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2、电路元件符号画的不规范,以后加强训练。
3、分组不合理,没有以强带弱,造成部分同学没能参入到试验 中,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实验。2012.11.7比热容教学反思桃村中学 胡淑玲本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复习上一课的结论,引出比热容,首先,帮助学生构 建比热容的定义、单位、符号、意义。这个过程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基本完成教 学任务,通过练习来巩固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第二,通过举出物质的质量不同,温度不同,来判断物质的比热容,即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会不会改变,总结出比 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第三步,通过查阅比热容表中的数据,对比水和煤油的 比热容的大小,帮助学生强化水的吸热能力是最强的,建立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利 用比热容来表示的。第四步,教师讲授水不仅仅吸收热量,同样会放出热量,同 一种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和放出热量的能力是相同的,让学生练习运用这样的定 义来表述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这一步也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来巩固教学任务。第五 步,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同等条件下吸收和放出的热量都是最多 的,让学生学会利用比热容,尤其是水的比热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比热容 的物理现象。最后,通过练习判断不同质量和不同变化温度下的物质吸收或者放 出热量的多少,总结出计算物质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练习运用公 式来解答,通过板演来发现问题,进行纠正。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个人感觉第五步在实际教学中不成功,主要表现在 以下方面,第一,教师教学设计中不能充分的估计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所以 在设计中害怕学生不能够分析出水的比热容在生活中的作用,用教师的活动代替 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分析了比热容在生活中的作用。由于估计不足,以 及害怕学生活动停滞,所以仅接着教师又代替学生进行了下列的活动,即帮助学 生分析比热容在 生活中的应用,如:教室取暖、机器冷却、稻田对稻苗保温,并 且帮助学生解释了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的原因,充分的体现了教学的 主体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是忠实的听众。总体上这一节课个人感觉还是成功的,大体上一直是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 学活动中来的,学生的活动也比较多,尤其是单个学生的提问,几乎达到学生总 数的一半,学生活动面广,活动量大,并且最后的板演,很好的发现并纠正了学 生的错误,提醒学生以下面的练习中要注意这些问题,效果不错2012.11.7串联与并联》教学反思桃村中学 王友涛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会读、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 并联电路,能根据特点识别串并联电路。利用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 生自主学习,真正的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通过实物电路和简单问 题的探究,使学生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实际中的应用,激发求知欲和研 究身边实物的兴趣。本节课下来,我觉得处理的还算妥当的地方有几 点:
1、在内容的安排上,我以初中物理教材为准,降低难度,紧靠 物理教材并结合百拼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2、让学生自己操作、分析电路。一步步完成教师设计的一个又 一个目标,探索出自己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处理使整个 课堂教学内容清晰,衔接比较紧密,知识易于理解。
3、知识扩展,将所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一些生活中的 电路,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课程结束后又设计了课堂巩固内容,出了一些题让学生回答,达到了巩固的目的。不足之处:
1、开始不能用设计电路,如改成想一想会更好。对于基础好的学生 来说,设计电路会激起学生的斗志。而对于七星泡中学的学生而言,设计电路就显得有些压力了,使学生有一种知难而退的感觉。
2、在联系生活环节,有一张图片是节日小彩灯,让学生分析电路的连接。学生回答的是并联,而我给的答案却是串联。在生活中这两种 连接方法都有,但串联电路有弊端,并联的用法还是比较多的,由于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很少能看见串联电路的例子,没办法只 好用这张图片来解释生活中的串联电路。通过反思发现如果将此环节 改为:用生活中的常用并联电路让学生分析,然后问学生:“谁能举 出串联电路的实例?”
最后解释,串联电路有弊端,所以人们都不用 串联电路了,这样效果会更好。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机动的改变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多学习教学方面 的知识和经 验,以应对各种教学问题,充实教学中的不足。2011.11.7电功率教学反思桃村中学 徐京进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的媒体资料支持、教师的演示实验 和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以及生生探讨,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即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概念,物理含义,公式及相应的适用范围,知 道了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的区别,以及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不同,并能通过动手实验体会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其实际功率,直接的表征就 是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发生改变所致。围绕生活中的 “更换合适规格的灯泡”、“如何节约用电”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师生 互动,学生学有所得,较好地实现将物理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 来的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过多的考虑有时并不一定取得最佳的教学 效果,因为学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对学生的关注不够主要体 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我认为还需要改进: 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过程中,板书内容和媒体内容 的交互上还需要进一步做取舍,避免因出现了比较多的重复而耗费过 多的时间,致使课堂容量无形之中受压缩。2.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导者,主要是“引导”,而不 是“代替”,让学生“想到的说出来,说出的写下来,写出的做出来” 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物理学科的特色——实验,可以穿插于课程之中,用于检验 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也可以作为整堂课的开始,作为学生探究新知识 的线索贯穿始终,各有优势,教学中可以大胆重组,尝试变换,寻找 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和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一样,在教学技艺方面我也是学无止境的,用那句实在话来说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群体是不 断变化发展的,教学手段也要因人而异,以后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 程中,我将不断摸索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 更大的进步,令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2011.11.7《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教学反思桃村中学 范庆超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本届的重点内容,按照自主探究课的七要 素,显然重点又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探究规律,而难点是设计实 验且合作完成实验,包括连接电路,电压表的使用,用数据分析等。为了使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课前设计了知识准备环节,师生共同回顾 了电压表的试用方法和量程的选择方法。由于学生对自主探究实验虽 然已有一定的认识和初步的经验,但考虑到能力并不完备。还在课前 制定了导学案,上课篇五:电功率教学反思
我 的 电 功 率 教 学
安庆 郑志慧 电功率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快慢与功率的关系。又为本章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学习作理论上的准备。本节教材内容较多,涉及四个知识点:电功率的概念、千瓦时的来历、额定功率、生活中电功率的测量原理等等,包含概念、原理多方面内容。演示实验两个,小资料一份,铭牌展示二例,实物展示二例。教材中丰富的内容既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同时头绪多而杂又为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它是以后学习的关键章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这节课的教学我相当重视。上课时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效果不错。1.首先“电功率”这一节课的引入非常重要。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率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们来说“电功率”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的物理名词,它代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的表达式又是什么,这是老师在引入时特别注意的。首先我用一个“15w”的灯泡单独接到家庭电路当中,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通过多媒体中的实物投影仪显示在白板);然后再拿一个“100w”的灯泡单独接到电路中,同样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通过多媒体中的实物投影仪显示在白板)。这个实验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实验发现,当把不同的用电器接到电路中,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这就说明了不同的用电器他们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快慢一般也是不同的。进而引人电功率概念及公式。2.对公式、原理的理解多通过训练解决。设置课堂的习题不要太难,重在对公式的应用,并让学生熟悉公式的单位换算即可,更多的习题可以放在后面进行,对数值的设计也应以巧数为主,不涉及过难、过深的纯数学式的计算,以节约课堂时间。3.注意让学生多动手找学生上黑板演示解题(不要找学习成绩好的),让学生动手计算时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统一解决,以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我体会到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培养了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是教学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强烈的表达欲,说错了也不怕,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特点,树立起了学了物理真的有用,只要我留心生活、与人交往,我也能学好物理。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探究讨论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增强了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