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路探秘教案
八年级上复习
圆方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第四章
电路探秘 1 电路图
1.如图4—9所示,打开S2,闭合S1时,为 路。打开S1,为 路。闭合S1、S2时为 路。2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电灯发光,两只电灯在电路中()A.一定要串联 B.只有并联 C.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 D.不可能是并联 3在两只电灯的串联电路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一只电灯的电流也一定通过另一只电灯 B.电路中只用一个开关就可以 C.一只电灯短路,会造成另一只电灯短路 D.一只电灯烧坏,会造成另一只电灯开路 4图4—10中,闭合S后,属于串联电路的是,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4.2 电流的测量
1.流过灯a的电流Ia=5500毫安,流过灯b的电流Ib=0.55安。流过灯c的电流Ic=5.5×10微安,比较三个电流大小正确的是()A.Ia=Ib
2.已知流过灯L的电流方向是a到b,如图4—18,则流过灯的电子方向是。
3.在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若发现电流表指针向逆时针方向偏,应立即,并调换。
4.下列用电流表测L1的电流图中,电流表连接正确的是()
5.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流过电灯的电流大小,所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但刻度盘上只能看清0~3安量程的刻度,发现指针在2.4安刻度线上,则该同学测得的电流大小为()A.2.4安 B.0.12安 C.0.48安 D.1.2安
6在图4—23中,已知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安,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 安,电流表A3的示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4安。
7如图4——24所示,若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安,电流表A2的示数为0.1安,则电流表A的示数为()A.0.4安 B.0.1安 C.0.5安 D.0.3安
第四章
第1页
八年级上复习
圆方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物质的导电性
1.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物质全部属于导体的是()A.食盐水、锗、玻璃 B.汞、碳棒、人体 C.纯水、铜、食盐 D.铁丝、硅、大地
2.电线芯通常是用铜丝做成的,是因为,容易 ;外套是用塑料橡胶做的,因为它们是,能够防止。
3.金属导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微粒是()A.原子 B.原子核 C.质子 D.电子
4.800欧= 千欧 2.5×10千欧= 兆欧 5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不存在电子
C.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不存在带电微粒 D.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不存在自由电子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 的一种性质。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2关于导体的电阻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长度越大,电阻越大 B.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C.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小 D.材料相同的导线,越长、越细,电阻越大 3把长10米、电阻为10欧的铜导线拉成长20米的铜导线,拉长后的铜导线电阻为()A.10欧 B.20欧 C.40欧 D.2.5欧
4.图所示是“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教板,a为锰铜线,b、c、d为三根镍铬合金线。它们的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分别为:la=lb=lc>ld,Sa=Sb (选填字母代号);若选择a、b,可研究导体的电阻与 的关系 变阻器的使用 1.滑动变阻器是可变电阻,其改变电阻的原理是()A.改变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B.改变电阻丝连人电路的长度 C.滑片跟电阻丝发生摩擦 D.改变接线柱中的导线连接 2.图,如果B和C连接,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移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如果当滑片P向左移动电阻变大时,则应把 或 连入电路。 3如图4—37所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在 端。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变。电压的测量 1有关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路中有电压,一定形成电流 B.电路中有电流,必须要有电压 C.电路中没有电压,一定没有电流形成 D.电路中没有电流,可能有电压 2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时,必须把 跟电源 联,并且把电压表的“ ”接线柱接在电源 极那端。3实验室中最常见的电压表有 个接线柱,个量程,分别为 伏和 伏,一大格分别表示 伏和 伏,最小刻度值分别表示 伏和 伏。 4电子手表用的氧化银电池三只串联的电压是3伏,手机锂电池的电压是3600毫伏,比较两者的电压大小为()A.手表电池高 B.手机电池高 C.一样高 D.无法比较 5某同学用0~3伏的接线柱测量灯两端的电压值,如图4—43,但刻度盘上只有0~15伏的刻度值,第四章 第2页 3八年级上复习 圆方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根据指针的位置,测出灯两端的电压值为 伏。 6如图4—50所示,闭合开关,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A.灯的电压 B.灯L1的电压 C.电源电压 D.灯L1、L2的电压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为了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的关系,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A.先使其中的两个量保持不变,研究另一个量的变化规律 B.先使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研究另两个量的变化规律 C.同时研究三个量的相互关系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2.关于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B.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当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当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压跟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20伏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1安,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欧。当通过它的电流变为0.5安时,则导体的电阻为 欧。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0时,则导体的电阻为 欧,通过它的电流为 安。4一只电压表,它的表内电阻为5千欧,当量程为0~15伏时,它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多大?如果通过此电压表的电流是2毫安,则电压表示数多大? 5一只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为0.4安,灯丝的电阻为8.5欧。为使灯泡正常发光,需要在它两端加上多大的电压? 6如图4—53所示电路,灯L1、L2串联,灯L2的电阻为20欧,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安,电源电压为15伏,求灯L1的电阻R1大小和灯L1两端的电压U1大小。 7.图4—55所示,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发光时电阻的实验中。(1)图甲电路中的圆圈a、b内各是什么表? a ; b。 (2)把图丙的实物按图甲的要求连接好。连接时,开关应始终处于()A.断开 B.闭合 C.断开或闭合 (3)在闭合开关前,应先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 端。 (4)若测得电流表示数为0.40安,电压表的示数如乙,则灯泡的电阻值为 欧。电路的连接 1.如图4—61所示的串联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灯L1、L2的发光情况是() A.L1亮,L2灭 B.L1灭,L2亮 C.L1、L2都灭 D.L1、L2都亮 2按要求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灯L1、灯L2串联,开关是总开关,电压表测灯L1的电压。 第四章 第3页 八年级上复习 圆方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3如图4—65所示的串联电路中,如果同时闭合开关S1、S2,则灯L1、L2的发光情况是()A.只有L1亮 B.只有L2亮 C.L1、L2都亮 D.L1、L2都灭 4.L1、L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1:5,测得通过灯L2的电流为5安,且通过灯L1的电流为()A.1安 B.0.2安 C.2.5安 D.5安 5.电阻分别为10欧和20欧的灯L1、L2串联,已知灯L1两端的电压为5伏,则灯L2两端的电压为()A.5伏 B.10伏 C.20伏 D.30伏 6如图4—73所示的电路图,用电压表测得电源两端的电压为U,灯L1两端的电压为U1,灯L2两端的电压为U2,则U、U1、U2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U=U1+U2 B.U=U1=U2 C.U>U1+U2 D.U 7.灯L1、L2并联,已知灯L1的电阻为20欧,流过L2的电流为0.2安,流过干路的电流为0.3安,则灯L2的电阻为()A.20欧 B.30欧 C.10欧 D.5欧 本章复习 1.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A.自由电荷极少 B.没有正电荷 C.没有电子 D.几乎没有电荷 2.如图4—79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A.灯L1短路,灯L2发光 B.灯L2短路,灯L1发光 C.灯L1、L2都发光 D.灯L1、L2都不发光 3.某同学把电流表的“0.6”、“+”接线柱串联连接在电路中,但只能从0~3安量程中读得,测得的数据为2.8安,则该同学测得的实际电流为()A.2.8安 B.0.56安 C.1.4安 D.5.6安 4.如图4—80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从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1,A的示数变化为()A.都变大 B.A1不变,A变大 C.都变小 D.A1不变,A变小 5.如图4—81所示,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和滑片P的移动方向应是()A.示数变大,滑片P向左移动 B.示数变小,滑片P向右移动 C.示数变大,滑片P向右移动 D.示数变小,滑片P向左移动 8.当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伏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2安,要使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0.6安,则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多大?此时电阻的阻值多大?,第四章 第4页 四、宇宙探秘 码头中学 王国武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主要的观点和理论 (2)知道太阳系组成和宇宙组成,了解宇宙大爆炸模型及其基本知识 (3)常识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二.难点:认识宇宙的起源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 新课引入 视频导入 问:你对宇宙有哪些疑问? 讨论,学生回答后得到新课课题 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1、关于宇宙的起源东西方有各种说法,我们中国人认为是盘古创造了世界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宇宙、天地等的传说? 学生回答 2、对宇宙的认识,中国古代有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人们通过观察星空发现日月星辰似乎围绕着我们地球旋转,宇宙到底如何运行? 看书并讨论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地心说对吗?地球是怎么运动的? 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掀起一场认知革命,使我们开始了对宇宙的科学审视 学生讨论关于对宇宙的了解,回答 三.科学的宇宙观 人类对神秘宇宙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越了哥白尼时代。 展示各种图片反映当今宇宙,从而知道太阳系组成和宇宙组成 小练习 1、银河系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 2、距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是_______......观看视频,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知道光年的概念: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提出问题:宇宙是否有过去?宇宙是怎么来的? 观看视频,得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 四.实现飞天梦 宇宙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不能满足于用肉眼和望远镜观察宇宙,人们早已冲出地球走向太空 简单介绍人类在宇宙探索方面的成就 观看有关神五视频 五.小结本节知识点并布置作业 教具学具准备:纸张,折好的纸飞机。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上课之前呢老是想给大家出一个小谜语,看谁能又对又快的猜出谜底?一张薄毯子,叠上两翅膀,拿起仍向上,可在天上飞。(PPT) 师:想出谜底了请举起你们的小手?找学生回答(谜底:纸飞机)师:(出示纸飞机)同学们都玩过纸飞机吗?学生回答 师:知道吗?纸飞机玩得好也能出名,不信,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PPT) 师:看了一段精彩的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想不想知道这架纸飞机飞了多远?是69米,也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那你们想不想也尝试一下? 师:老师做了四架纸飞机,你们想让这些纸飞机飞起来吗?现在找同学帮老师试飞一下,同学们观察,看有什么发现。(找同学试飞)。找学生回答。(有的飞得远,有的飞的近 师:是啊,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有的飞机飞得远,有的飞得近,还有的会在空中盘旋,同学们针对这些现象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有没有想问的问题) 师:同学们是想知道纸飞机为什么飞得这么远?也就是影响纸飞机飞得远近都有哪些因素是吗?(是)。那好,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密纸飞机(板书课题)同时板书问题:影响纸飞机飞得远近都有哪些主要因素。 二、猜想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的猜想。 2、小组汇报交流:老师知道大家都是守时的孩子,为了节省更多时间共同活动老师在大家即将讨论完成时说123、你们说木头人好吗?下面小组讨论说说你认为飞机飞的远近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可能的答案:(1)机头:(与机头什么有关?)平头、尖头 (2)机翼:宽、窄,(3)材质:薄、厚 3、小组选题 由于时间有限,每一个小组选择一项感兴趣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并猜想一下哪种飞机飞得远呢?(每个小组长汇报选择哪一项、如何猜想的) 三、验证猜想 师:大家做出了大胆的猜想,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想,还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那么怎样做才能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回答:折不同类型的纸飞机进行试飞,测量出数据就能验证 师:在验证之前,老师想说,假如我想证明纸飞机的远近与机头有关,但我随便折几架飞机试飞行不行?能不能准确证明飞机飞得远近与机头有关?(不能)为什么?好,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要想证明你们小组猜想的是正确的,应该折什么样的纸飞机才能得出准确结论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作具体指导,为学生的回答准确性做好铺垫)。 1、小组讨论后找学生汇报,(PPT出示)小提示一:(点击鼠标分两部分出示) 机头有关:机头不同 相同:纸张薄厚、力度、高度 纸质有关:薄厚不同 相同:机头、力度、高度 机翼有关:机翼宽窄不同 相同:机头纸张薄厚、力度、高度 师:同学们考虑的很周密,每个小组不仅要知道折什么样的飞机,还得了解怎样试飞,每组要选一名试飞员和一名记录员,其他组员责任更重大帮助捡回自己小组的纸飞机并告诉记录员每架飞机飞行数据,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请组长做好分工。 每个小组都已经分工明确,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个温馨小提示,想看吗?(出示课件,并找学生读) 2、课件出示温馨小提示: (1)试飞场地有限,在其他小组同学试飞时,别的小组同学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看,不要随意走动,保持纪律。 (2)每架飞机飞两次记录最好的一次。(3)注意安全 师:同学们记住这些小提示了吗?(记住了)。 师:大家是不是摩拳擦掌想要一展身手了呢?(想),那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试着折一折你们小组验证猜想需要的纸飞机吧,同学们可以参考书中17、18页纸飞机的折法,哪个组飞机折好后,请举手,老师来为你们组安排试飞场地,试飞结束后,请快速回到座位,整理好活动记录表。(1)小组长汇报整理好的数据,哪样纸飞机飞得更远。 师: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式验证了猜想内容,下面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好不好?《谁是飞行之王》拿出你们小组飞的最远的纸飞机,比看看到底谁是飞行之王。(比赛之前喊出团队口号) 四、总结延伸 (PPT放音乐,为飞行之王颁奖) 师:作为今天的飞行之王能说说获奖感言吗?有没有要感谢的人? 生回答: 师:老师想说,你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为你呐喊加油支持你的的队友们对不对?你想不想把他们也请上来和你一起庆祝呢?(为他们带上飞行之王的帽子) 师:@@@同学他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你们都是飞行之王,其他小组虽然没有得到这个称号,但是只要每个人都为团队努力付出了,你们就是最棒的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验证了我们的猜想,知道了影响纸飞机飞的远近的因素。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纸飞机更多的折法和相关信息,你们期待下节课的到来吗?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你们今天研究的是纸飞机,我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能驾驶着真正的飞机在蓝天中翱翔对吗! 板书: 探秘纸飞机 机头:平头、尖头 机翼:宽、窄 材质:薄、厚 模块一:生命之源——水 课时1:水的魔法 1.导入: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在一处杳无人烟的深山中,一位大师带着一个小徒弟,远离嘈杂的人世,用心钻宇宙间无穷的智慧。山中无甲子,日复一日,小徒弟慢慢长大,他跟着大师苦学了不知多少年,觉得自己已经懂得够多了,可以下山去开导一般世人,让他们了解智慧的哲理。 徒弟向大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师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拿着平日汲水的水桶,对徒弟说:“来,拿这个桶子去装满石头,只要能够装满它,你就可以下山了!” 徒弟很快地从周围捡了许多大石头,三两下便将水桶装满了石头,徒弟高兴地向师父回复,在师笑了笑,问道:“已经装满了?” 徒弟认真地回答:“是的,桶子再也装不下任何一颗石头了——” 大师笑着从身旁抓起一把小石头,从桶子堆积如山的大石头顶端,撒了下去,只见小石头很快地从大石头的缝隙间穿过,迅速地落到了桶底。 徒弟见状一惊,连忙七手八脚地抓起身边的碎石子,一古脑地往水桶中扔,生怕师父责怪他未能将桶装满,而反对他艺成下山。 待水桶内装满小石子后,徒弟又向大师再次报告。这次大师顺手抓起一把沙子又从小石头的缝隙间流向桶底,徒弟也连忙跟着师父的动作,抓起许多沙子,卖力地想将水桶真正装满。最后,水桶中装满了大、小石头、以及沙子,徒弟慎重地说:“师父,终于真的装满了,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了,这样子,我可以下山了吧?” 大师摇头不语,伸手舀了一瓢水,从桶子顶端淋了下去,徒弟见到沙子迅速将那一大瓢水吸收,一滴也没有流出桶外;心中若有所悟,自己也舀了一大瓢水,再倒在沙堆之上,仍是没有半点水滴溢出桶外。 徒弟当下大彻大悟,立即打消下山的念头,决定重新跟着师父好好地学习。1.让学生动手在杯子中装满水,知道没有一滴水溢出来。 2.引入表面张力的实验:在学生觉得已经装满水的情况下,将回形针放在上面,让学生观察时候有水溢出,遗迹水面发生的变化。3.让大家都试试还能放几个回形针。4.总结:这就是表面张力。5.不听话”的小圆片 (1)用小刀从硬泡沫块上削下一小块薄片,加工成圆形(直径Φ4mm左右)。在一个饮料瓶盖 中,先装半盖子水,把泡沫小圆片放入盖中心。这时会看到小圆片先从中间慢慢向盖子边缘移动,快要到达边缘时,小圆片加速运动到边缘,并尽力要往盖壁上爬,最后,小圆片一部分在水里,一部分在水和盖壁的交界处的盖子上(露出液面)。如果用牙签把小圆片“推”到瓶盖中间的水里,它仍然要往盖壁处加速运动,且尽力往盖壁上爬,不管你怎样“推”,都将无济于事。 (2)往瓶盖内继续加水,直到加满后“堆”成凸面,这时会看到小圆片移动到瓶盖中水的凸面中心处不动。你用牙签将它往瓶盖边缘方向“推”,那是非常困难的,你把它推到边缘时,只要放开牙签,它立刻加速回到瓶盖中心的水里停着不动。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小圆片在水里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 8、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这个现象,有没有人注意过伞上的水珠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不不会流走呢?什么东西还有这个现象呢。比如,露珠、油珠、水龙头上挂的水滴、小虫子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跳跃,而不沉下去;那以后大家就知道了。这些很神奇的东西都有简单的科学道理,它叫什么? PS:因为早上进行开营仪式,以及课程组的自我介绍和破冰游戏,所以差不多就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是把后面的实验课提到前面,开始要让孩子们先嗨一下,初步认识科学探秘的真谛。 课时2 & 课时3 1.讲的那个现象叫什么?举个例子? 2.除了表面张力还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就藏在我们身边,大家自己来做个小实验,要仔细观察现象。 第一个:在盆字里装一些水,把干毛巾的下端浸在里面,看看有什么现象。大家去摸摸毛巾。记录现象。 第二个:在桌子上滴一滴水,用卫生纸的一角轻轻的接触水珠,看看有什么现象。记录下来。 第三个,粉笔吸干纸上墨水。 大家对比一下这三个实验,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大胆猜想。 3.这个就是我所说的现象,是不是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呢。这个现象的名字叫毛细现象。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这个现象却可以让水往高处走。其实呢它对植物有更重要的作用,毛细现象对植物生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们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就是由根、和茎中的小管从土壤中吸上来, 输送到绿叶里的.这就象不停止的抽水机。 利用毛细现象, 人们还生产出各种钢笔、签字笔和彩色水笔.当用它们在纸上书写时, 纸马上显现出字迹来, 这是我们平日所见惯了的, 4.卡片纸能托半杯水 倘若将玻璃杯内水田去1/5。而在杯口盖上一张有弹性的卡片纸,左手按住纸,右手拿着杯子,迅速将杯子转过身,移去左手,竞可发现:卡片纸亦能托住半杯水呢。但是如果仍用玻璃片盖住倒去1/5水的玻璃杯的话,一转过杯身,水同玻璃片会一起掉下来。【水中取物不湿手】(这个可以依时间和具体情况而定) 把盘子放到桌上,盘内装入少量水。将纸点燃并迅速塞入玻璃杯内,再马上将杯口向下倒扣在盘中。随着火灭烟生,杯子像一个干渴得冒烟的喉咙,把盘内的水 “喝”得一干二净,而且进入杯内的水不会再流出来。如果把一枚硬币事先放入盘内的水底,那么,此时你可以不湿手指地将它取出来。当然,扣杯子时注意杯口不能把这个硬币罩住。注意,放入盘内的水不能太多,否则这个杯子可能喝不完盘内的水。 原理: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使得玻璃杯内的压强减小,小于外面的大气压,所以水会被大气压压到玻璃杯里面。 模块二:神奇的植物世界 课时1: 1.一些比较好玩的植物。没见过的或没听过的,如食人花、含羞草、舞草、猪笼草等(可放视频或图片) 2同学们回想自己以前阅读的时候见过哪些比较神奇的植物,跟大家分享。同学说不出来的时候,可以提示一些名字。大家都不知道的,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列举植物小游戏:用植物名下棋。(或者根据他们会玩的游戏调整。) 3.规格:学生分为两组,轮流说一个植物名称,并写在黑板上的方格里,一组画圈一组画三个或者三个圈连在一起的一方获胜。横竖斜三条均可。,4.介绍世界上植物多种多样,各有特点。(5分钟) 提问: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植物,植物的多样性有什么意义。(有时间可以讨论一下)PS:我觉得可以放下视频或者图片,我们有准备结合书《神奇的植物世界》但是古山每找到那本书,因为暑假只开放了四、五年级。 课时2:植物各有不同 1.让学生先自己在纸上先画出你想象中的种子内部应该是什么样的。2.提问:大胆猜测或者根据以前图书获得的知识,种子是怎么长成植物的。3.每人发一颗种子,指导大家解剖种子。然后让大家注意观察种子的结构。4.终止的生长过程:a.种子裂开,一条小的根生出来 b.根往下生长的同时茎向上生长 c.最早长出的是叶子开始为食物制造食物 5.种子的生长故事:融化的雪水和春雨渗进了土地,浸透了种子。种子坚硬的外壳-包裹的包装变软,壳里头的食物在水的浸泡的膨胀。接着壳就裂开了,植物宝宝生了出来,它利用储存的食物开始生长。一条小小的根往下伸进地里寻找水。一条小小的茎往上生长穿出土壤寻找阳光。植物利用它储存的食物来生长,一旦植物把头探出地面,沐浴在阳光中,他就开始自己制造食物。他利用阳光、空气以及根发现的水来制造食物。 课时3:我爱发明 1.给你一把草,你觉得这些草可以干什么,怎样才能体现他们的最大价值。 2.由阅读入手,由一些物品发明的小故事引入,如锯子的发明。告诉同学们很多有用的发明都是从身边很平常的东西上面获得灵感的。人们发明东西的原动力是现在使用的东西很方便,可以改进。〔锯子的发明:一次,鲁班要建筑一坐宫殿。他和他的徒弟们带了斧头,到南山去砍伐木料。用斧子砍树,又累又慢,一、连吹了十几天,砍下来的木料离需要还差得很远。动工的日子越来越迫近了,鲁班心里十分着急。有一天,他到一个险峻的山顶上去找木材,正艰难地住上爬着,突然手指被茅草划了一个口子,鲜血直流。鲁班心想,茅草为什么这么厉害?他忘了伤口疼痛,聚精会神地研究起茅草来。他发现,原来茅草的边缘上长着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他用那些小细齿在手上划了一下,果然又是一道口子。这使鲁班高兴的跳了起来,他想;仿照茅草的样子,用铁打成边缘上有细齿的铁条。他用这种铁条去拉树,果然又快又省力,只用几天工夫,就把木料备齐了。这种带有细齿的铁条,就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锯子的祖先。 木头破开以后,怎样才能使它又平整又光滑呢?用刀来回刮是一种方法,但是太费力,用斧砍又太粗糙。鲁班根据刀刮斧砍的原理,经过反复试验,又发明了刨子。有了刨子,就大大推进了木材加工工作。另外,据说木工用的钻、墨斗、曲尺等,也都是鲁班发明的。〕 3.引导学生想想身边有没有什么东西使用不是很方便,有待改进。如果没有想出来的话,老师用一些同龄小孩的小发明作品来引导启发。〔小发明:一天,一个叫李烨的学生在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挂在他脖子上的钥匙一下顶在了他的胸部,如果不是因为孩子穿得厚,可能会发生意外。后来,李烨问卢春林,有没有一种既安全又携带方便的钥匙?卢春林让李烨自己动脑筋。后来,在卢春林的启发下,李烨根据美工刀的伸缩原理,不仅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套双排四把并列、方便盲人使用的钥匙,获得了1999年自治区“麦趣尔杯”第九届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二等奖。〕 4.总结:成功来源于细心观察以及认真钻研,让大家体会一个发明家所需要的品质。 课时4:户外采集 1.带领学生到户外采集一些植物 2.到教室后各小组综合自己的战利品,并进行分类。3.大致介绍一些植物的根、茎、叶,以及叶脉的情况。 课时5:手工课 1.做植物标本(这个挺快了,学生表现出兴致就做) 2.插画:利用手头上自己采集的花、草等设计一束花,小组合作。3.点评并讲解一下插画技巧 首先是整体布局要有个大致的情形在心里。第二颜色搭配要合理,更要有主次,第三花卉大小搭配,层次分明、突出主题。 这些材料备用,之前展示一些图片,简单的给学生引入一些方向,怎样为美,告诉他们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但只限于介绍,对学生的作品以创意来衡量,不以这些标准评判。 上轻下重: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先后有序,浑然天成。上散下聚:花朵枝叶,下部繁盛,根茎牢固;上部疏散,千姿百态。高低错落:花朵的位置要前后高低错开,切忌插在同一横线或直线上。疏密有致:花和叶忌等距离安排,而应有疏有密,富于节奏感。俯仰呼应:要确立中心,周围的花朵枝叶围绕中心互相呼应,既突出主题又不乏均衡感。 6、虚实结合:花为实、叶为虚,有花无叶欠陪衬,有叶无花缺实体。即所谓“红花尚须绿叶扶。” 动静相宜:既要有静态的对称,又要有动态的错落。亦庄亦谐:既要有古典的端庄、均衡,又要通过选材、构图的变化,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 课后实验:种子发芽了 目的:让学生亲自实践,感受种子生长过程,体验生命的奇妙,以及呵护生 命的美妙。 方式:讲解培养种子的注意事项,指导大家现场培养。每天课间组织大家观 察,七天之后看结果。 延伸:一颗小小的种子经过发芽生长,最后可以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只要 在心里种下种下一颗梦想种子,不断的灌溉萌芽,终有一天会梦想成真。那么你们的梦想是什么。这个梦想不一定是关于未来你要从事什 么职业让我们来写下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若干年后,看看这个 梦想有没有实现。写完之后,我们来一起把这个梦想种在树下。种下 梦想这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不断的灌溉,才能实现。既然有了这个 梦想,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要一起努力。 模块二 食物 第1课时:从植物多样性到食物网 1.从植物的的作用谈起,引导学生列举周围;环境中的植物,以及这些植物被什么动物食用,从而建立一个关于周围环境的食物网。 2.游戏:模拟食物网。每个人充当食物网里面的一个角色,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游戏,感受一下单一食物链和混合食物网的区别,体会大自然中食物网的运行。 每个人抽一张代表自己的卡片,决定自己的角色。引导同学们思考,如果只有单一的物种,会有什么危害。 举例:如果现在只有三种生物,ABC,C吃B,B吃A。如果A没了。B和C会怎么样?但是在实际自然界中,A没了,B可以怎么办? 3.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世界上要有这么多物种。 第2课时:我们的食物 1.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平常吃的食物进行分类,了解自己的食物结构,再介绍食物金字塔,与自己的饮食结构做一个对比。 2.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常识,列举总结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提醒同学们在小卖铺买东西时的注意事项。 3.跟孩子们介绍一些垃圾视频的制作过程,引起他们注意要少吃零食。 第3课时 :阅读分享 孩子们根据自己前天晚上的阅读课所看的书,每个人上来作一个总结和分享,或者是介绍。 第4课时 & 课时5 1.根据《它们是怎么来的》这本书,介绍一些加工食品的制作方法。2.用卡纸画出或折出自己喜欢的食物,作出一道菜或一份水果拼盘。 模块四:冷和热 课时1:了解温度 1.导入:一碗面有人觉得烫手有的人觉得不会热。(3分钟)先让大家互相感受对方额头的温度,主观评价谁的温度比较高,然后用卡片来测定。2.先让学生感受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的温度,然后同时把手指放入中间的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3分钟)3.用体温计来准确测量人体温度。 4.比较一下每个人的体温(小组需记录数据),有什么发现。5.介绍一些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6.生活常识介绍: 如果烫伤了应该怎么办。 课时2:热的产生和传递 1.让同学们互相握手,说说感受。2.摩擦产生热 右手捏紧铜丝往右拉,让铜丝在握着的左手间滑动,这时左手便会有热的感觉。两手捏紧铜丝,迅速地来回弯折多次,铜丝的被弯折处就会变得灼热烫手了。这是咋回事呢? 这是因为,物体摩擦可以产生热。上面的两实验中,第个实验是铜丝与手之间的摩擦。第二个实验是铜丝在弯折时,铜丝内部分子之间的内摩擦。这两种情况都是由机械能通过摩擦转换成热能的。 3.做实验验证固体中热的传递。可以用金属的汤勺,柄上滴上蜡烛,对勺子加热,观察蜡烛熔化情况。 4.设计实验验证热在木板、玻璃板、铁板的传递快慢。材料:图钉、蜡烛、酒精灯 5.总结:不同的物体传递热量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PS:握手之前不要告诉学生要说的感受是哪方面的。实验时老师不要告诉学生实验如何操作,要求学生自己根据材料设计,教师引导。 课时3:物态变化与吸热、放热 1.放几张云、雨、雪、冰山、雾的图片。 2.进行实验观察物态变化的现象,并做好记录。酒精灯烧水,观察水变成水蒸气有什么现象。(这个我们没做,就是叫孩子们回想一下,可以视情况而定)3.研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从晒衣服入手。〔1.接触面积的大小 2.风速的快慢 3.温度的高低〕 4.向学生描述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学会珍惜水资源。 〔水循环: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我——一滴露珠诞生在了古山上一棵桃花树上。早晨,天亮的比较晚,万里无云,阳光无情的照在我的身上,慢慢的我便由晶莹剔透的水珠变成了虚无缥缈的水汽。在天空中漂泊了好久,一天,一群从北方冲过来的冷空气蛮不讲理的把我挤往高空。上面好冷啊,我一阵哆嗦便抱着一粒尘埃凝结成了雨水飘落下来。到达地面后,伙伴们告诉我,这里是重庆,我们正在往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汇聚。好多泥沙混进了我们的队伍,我们都变得脏兮兮的,而且身上还有点酸酸的味道,很不舒服。一路狂奔,我们终于汇入了长江。再接下来的旅程中,我结识了好多新伙伴,有从青藏高原的雪峰山上下来的冰雪融水,也有从鄱阳湖里跑来的湖水,同时,也有些伙伴离开了队伍,它们有的蒸发了,有的浸入了两岸的土地,还有些被岸边的树根吸收了。 终点站上海到了,这时我们的速度比在三峡附近的时候比起来慢了好多。入海口附近,一路陪伴我们的泥沙沉积了下来,而我们则欢呼着冲进了大海的怀抱。在广阔的大海里,我继续着我的旅程。我到过日本的北海道、白令海峡、美国的旧金山、东南亚的菲律宾„„今年夏天,当我游玩到南沙群岛附近的海域时,我决定结束在海上的旅程。于是,在太阳公公的帮助下,我变成了水汽,乘着风一路飞啊飞„„一天,一团冷空气挡在了我们的面前,这次兵强马壮的我们主动的冲了上去,一边挤着它们后退,一边压着它们往 上爬,高空中还是很冷,我又被凝结成了雨水滴落下来。降落的过程中,一片熟悉的土地渐渐清晰„„天啦!古山,我的故乡,我回来啦!〕 PS:图片为导入,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思考,都是水为什么状态不一样。物态变化的现 象比如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等。蒸发的快慢与受热面积有关、空气流速有关,用晒衣服的实例。水在大自然的循环可以用一滴水的旅程来说,倡导学生珍惜水资源。 课时4:气体的热胀冷缩 1.瘪的乒乓球怎么能让它重新鼓起来。一杯热水就能让它鼓起来(5分钟)热胀:从孔明灯的故事谈起,介绍孔明灯的制作方法,让大家有兴趣课后合作。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於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徵丰收成功,幸福年年。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2部份,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次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孔明灯可大可小,可圆形也可长方形。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外面以薄白纸密密包围而开口朝下。欲点灯升空时,在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纸,放飞前将油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热空气,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如果天气不错,底部的煤油烧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 2.冷缩:一个矿泉水瓶先把里面的空气挤出一点拧好盖子,先放到热水里会发现有点瘪的瓶子会胀起来,在拿出来冷却一会儿又会瘪回去跟原来差不多。(15分钟)3.解释实验现象,总结气体的热胀冷缩。(5分钟) PS:有条件可以小组自己做实验观察,没有就围坐一圈一起观察讨论。 课时5:液体的热胀冷缩 1.普及温度计的发明及其原理。(8分钟) 〔16世纪末,有位医生请伽利略试做一个帮助医生诊断测量人体温度的仪器。伽利略和他的几个学生,在一个玻璃容器里注上冷水,用一根头部是球形的玻璃试管插入水中,当不同温度的物体靠近试管头部时,试管里的空气受热膨胀或者遇冷收缩,试管里的水柱会升降。在试管上标明刻度和数字,从水柱的高低,就能看出物体的温度变化了。这就是伽利略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空气温度计灵敏度很高,易受外界大气压变化的影响,使所测的温度不准确,更致命的弱点是,水在冬天里会结冰把玻璃管胀破。伽利略又选用酒精代替水,他设法排除了玻璃管内的空气,并把管内的酒精染成红色,这样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玻璃管中酒精柱的升降变化。这种冬夏可用的酒精温度计,据说很受当时医生们的欢迎。〕 2.做实验验证物质的热胀冷缩,自制简易温度计。(15分钟) 〔制作:矿泉水瓶的盖子上钻个小孔,插上一个用过的笔芯,矿泉水瓶里装上水,没有加热之前水是刚好的,加热之后笔芯上会有水往上走。〕 3.探讨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实例。(10分钟) 〔1、夏天自行车打气不能打太足 2、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一浸,蛋就很容易剥开,这是因为蛋壳和蛋白的收缩程度不一样的结果。3、把拧不下的金属瓶盖放在热水里浸一会,瓶盖就很容易拧开了。〕 PS:观察的时候可以围成一圈的形式,有条件可以分组自己做。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观察,以及思考用其他方法来验证。普及温度计的发明时可以引入一些人物介绍。 模块五:常见材料 课时1:分享昨天“古山奥运会”的体会和感受,每个人都上去讲,最后两个志愿者各总结一下,表扬好的表现并对比赛中不好的心态进行分析纠正。我们是一直都在强调“有意第一,比赛第二”,不论你拿了几个奖牌或者什么奖牌,只要在这过程中你快乐你有所收获那就是最好的。 课时2 & 课时3:对材料的认识 1.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并思考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2.介绍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举例加深印象。 3.再看看教室中的个物品,判断哪些是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天然材料:棉花、沙子、石材、蚕丝、煤矿、石油、铁矿、羊毛、皮革、木材。人工材料:纸、塑料、玻璃、铁、钢材。〕 4.每组选一个物品研究,观察它是由哪几种材料做成的,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5.介绍其中一种材料:塑料。 6.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区分不同的塑料的特点。〔热塑性塑料(Thermo plastics):指加热后会熔化,可流动至模具冷却后成型,再加热后又会熔化的塑料;即可运用加热及冷却,使其产生可逆变化(液态←→固态),是所谓的物理变化。热固性塑料:是指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下能固化或具有不溶(熔)特性的塑料,〕 7.塑料在我们生活中应用范围很广,但是塑料也同样带来了很大的环境问题。(10分钟) 〔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塑料是不可降解的物质,埋在土里千年不化,影响土壤的营养,塑料燃烧会放出有害的化学物质,影响空气自恋,对人类身体造成上海。〕 课时4:纸 1.导入:拿出一些纸,猜猜它的用途,每种纸各有什么特色。2.做实验验证纸的各种性质,比如结实度、吸水性、透明度等。3.引入远古时代人类的穿衣方式。介绍常见的纺织材料。 4.让孩子们讲讲他们民族的服饰,有些民族可能被汉化,我们可以自己找资料,就找最常见的那种。 第5课时:变废为宝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废旧报纸作一套衣服,可以是任何款式。 2、课后可以在操场中展示。 3、大家交流在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体会。(10分钟) 模块六:奇妙的声音王国 课时1:声音的产生 1.导入:如果没有了声音,这个世界会怎样。(7分钟) 可以用不准出声传递消息的游戏引入。(指手画脚)2.声音是什么?你是怎么发出声音的?(思考:3分钟) 3.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用自己身体的部位,能发出几种声音,试试看。(8分钟)4.做实验验证有声音产生时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10分钟) 〔尺子在桌子边缘振动、鼓面的振动〕 5.验证声音的产生是由振动引起的,用生活中的例子。(4分钟) 〔自己讲话的时候摸摸自己的喉咙、观察摩托车在发出轰轰的声音时,车上的很多地方都在振动、琴弦当发出声音时也在振动。〕 PS:准备塑料袋、尺子等。用自己身体发出声音时要控制课堂秩序。做实验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引导。 课时2:声音的传播 1.从生活中的实例解释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让学生思考除了在气体中传播,能否在液体、固体中传播。〔我么周围的环境都是空气,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讲话是可以听到的,所以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2.做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中传播。 〔拿两个塑料袋,一个装上水,一个装上沙子,放在桌子上,把耳朵贴在袋子上,在桌子的另一端敲,声音可以通过水和沙子传到人的耳朵。〕 3.自制一个“土电话”,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两个纸杯或者纸盒还有绳子,学生自己讨论研究如何做个“土电话”〕 4.用土电话进行通话,验证其性能。我们班的孩子们在无意间把两个土电话的线绕到一起就变成4个听筒,1个讲话3个都能听到,最后全班的土电话交织成一个电话网。 课时3:接收声音 1.导入:掩耳盗铃的故事,引起学生思考。 〔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2.让学生了解噪音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尊重他人不为别人制造噪音。3.关于说话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如礼貌用语,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等。4.声音的存在是为了信息交流,如何准确的传递消息。〔讲得清楚一点、大声一点,或者距离近一点。〕 游戏:传递一个通知,看哪一组传的又快又准确。5.感受语调语气。 有感情的念一段对话体会不同语气语调带给人的感受。(我是从担当者总部呆了一本《菲菲生气了》有一个情绪上的变化,有些孩子表现得很不错,这个就是可以和阅读结合。) 课时4 & 课时5: 1.做游戏“猜猜我是谁”,感受不同声音音色的不同。 2.进行一场辩论赛,辩题为“先污染后治理,还是先治理后污染”。(要有一个志愿者当法官,提前说好辩论的规则,以及注意的事项,在过程中几十把孩子的思路拿回来,因为孩子可能讲着讲着就离题了) 3.征集汇演的节目形式,安排角色,开始初步走台,准备道具音乐等。 模块七 力学 第1课时 太空 1.从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起,人类对于太空的认识过程。 2.中国宇宙飞船登月的情况,培养爱国情操和民族荣誉感。还介绍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情况。 3.用石头做伽利略比萨斜塔的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我们从三楼扔下来的时候学生欢乐谷观察到的是小的石头先落地,就回到班级解释了一下理论上的和实际中的为什么有差别) 第2课时 动手制作 1.简单介绍几种承重模型。 2.用纸牌、固体胶、透明胶做一座桥,既要美观又要承重系数高。 3.进行承重测试。(其中有一组把队长打铃用的钟都给放下了,所以不要低估孩子们的实力。) 第3课时 鸡蛋撞地球 1.提问:怎样能让鸡蛋从高处摔下去而不碎掉。 2.提示几种方法,让各小组独立思考,讨论选择最合适他们的方法。 3.每组发一颗鸡蛋,自由发挥,用各种方法保护鸡蛋,使鸡蛋从高处摔下去之后不会摔碎。(准备一些材料,塑料袋、线、报纸、泡沫、竹条等)4.在大概三层楼高的地方实验。 PS:有些孩子可能想不到,志愿者可以提醒,但尽量不要参与或者自己动手做。 第4课时 & 第5课时 下午我们就是排练汇演的节目,准备道具、音乐等。 《泥土探秘》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造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2、通过操作、实践,引导幼儿区分泥与土,了解他们的性能用途,感知泥、土的不同特性。 3、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幼儿懂得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重点难点: 了解他们的性能用途,感知泥、土的不同特性。活动准备: 1、准备大量不同种类的土、水、玩泥工具、和好的泥(少量)、各种泥玩具。 2、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如:水土流失图、填海造田图。 3、录音机、《泥娃娃》歌曲磁带。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放儿歌《泥娃娃》幼儿欣赏,引出泥巴。 二、基本部分: 1、感知观察土。 出示准备好的土,请幼儿仔细观察、感知。 2、了解土的用途。 讨论:想一想土有什么用处?引导幼儿自由发言,说出土可以用来种花、种树、种庄稼,人们盖房子也要用土,有的小动物也生活在土里(小蚂蚁、蚯蚓……)。通过组织幼儿讨论,使幼儿了解土对人及动植物的重要性。 3、玩泥活动。 出示和好的泥,观察和好的泥与土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让土变成泥,老师和幼儿共同尝试和泥巴: ⑴加水过少,泥土有点干,不易成型易破碎。 ⑵加水过多,泥土就变成稀泥,顺手流淌,不易成型。⑶加适量的水和土,泥土就会粘在一起,使劲揉几遍就会变得光滑细腻。 4、师生共同玩泥,体验玩泥的乐趣。 ⑴玩泥巴,说一说泥巴是什么样子?揉一揉、捏一捏有什么感觉? ⑵民间游戏《放炮仗》。 三、结束部分: 教育幼儿要珍惜土地资源。 出示有关土壤流失的图片,讲解河流两岸的土地逐渐被冲刷,土地越来越少,使幼儿知道中国的人口很多,土地资源有限。因此,要珍惜仅有的土地资源。告诉幼儿,人们为了保护土壤所做的工作:人们用植树造林来固定土壤,填海造田来扩大土地面积…… 讨论:如果没有土的话,会怎么样呢? [活动延伸] 观察自然角里种植的植物,了解泥土与植物的关系。第二篇:《宇宙探秘》教案
第三篇:《探秘纸飞机》教案
第四篇:科学探秘 教案
第五篇:大班教案:泥土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