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蓉)《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3:4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成蓉)《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成蓉)《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篇:(王成蓉)《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贵溪实验中学 王成蓉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第55-57页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习用圆规画圆,初步能按要求画圆。

2、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教学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本节课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通过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去建构新知,尽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操作、观察、交流、质疑、概括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流,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反思,实现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发展。

教学思路:

1、通过多媒体演示自然中有关圆的现象,为学生从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是的几何图形架起一座桥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再提问: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呢?学生现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揭示课题。

2、通过课件直观的将各种画圆的方法展示给全体学生看,比起传统的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也能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画圆的方法多种多样。

3、针对本课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让他们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并比较、分析,再以动画的形式验证他们所发现的规律,能够使学生更有成就感,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去,4、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教师收集的一些素材,能够更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让学生经历自主预习、交流汇报、操作探究、实践运用的过程。巧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丰富感知,使学生获得了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也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体地位。

2、实验发现法。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测量、折叠的实验过程,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寻找圆心、半径、直径及其特征。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争议,有所创新,互助互学,构建活动化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相结合。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教学圆规、学具准备:

小组准备一套铅笔、图钉、线、圆形物品,每人准备白纸、圆规、直尺及剪好的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领略圆的美

师: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轮胎、脸盆、钟面、硬币、钮扣、眼球、十五的月亮、转盘、圆桌„„

师:除了十五的月亮,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平静的水面上丢进一颗小石子(播放),你发现了什么?

生:(激动地)水纹、圆

师: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树的年轮、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这些现象中,说明在自然界里也能找到圆,为什么自然界也那么青睐于圆呢?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可为学生从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是的几何图形架起一座桥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2、设疑过渡,引出课题

提问: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呢?

【设计意图:学生现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趁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跟学生说:其中的奥秘就在这节课的知识里。】

紧接着揭示课题.(二)指导画圆,学生初步体验圆的特征。

1、比较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依次出示教具: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师:这些平面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这些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师:我们以前认识了圆,圆也是平面图形的一种,(出示圆纸片,与前者形成对比。)它是由什么线围成的?

生: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归纳: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其它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2、分享创造,归纳概括画圆的步骤。

(1)师:有位数学家说过:“圆是最美丽的图形”。你们想不想自己画一个美丽的圆呢?请同学们从手边的工具中任意选择一样工具来画圆,小组合作完成。开始!(课件演示操作要求)

(2)交流画圆方法。

师:老师发现每一个小组都有了各自精彩的创造,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小组1:我们组将圆形的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

师:真可谓就地取材,挺好!(笑)

小组2:我们组是利用三角板上的圆形窟窿画圆再剪。师:那叫“拷贝不走样”。(又笑)

小组3:拿一个图形任意对折、对折、多对折几次,最后剪一刀,展开就得到一个圆。(边展示作品,边在手上旋转,象一把伞)

师:非常不错的一个创意,还有不同方法的吗?

小组4: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白纸上,绳子绷紧,将铅笔绕一圈,也画出了一个圆,再把圆剪下。小组5:我们组是用圆规画圆再剪的。(3)比较画圆方法,概括画圆步骤。

师:同学们很聪明,想到这么多有创意的方法,请大家比较这些方法,挑选出最合适的方法来。

生1:小组1,2的方法快而简单,弊病就是大小都由这个圆形物体的大小来决定。

生2:而且还要有这个圆形物体才行,如果我身上没有这个圆物体那这种方法也行不通。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还有谁要发表高见?

生3:小组3的方法虽然有创意,但剪出来的圆只是一个近似的圆。

生4:小组4和小组5都能画出我们需要一定大小的圆。生5:小组5的方法是最科学的,因为小组4的方法太麻烦了,不好操作,需要两个人合作。

师:我宣布这次竞赛第5小组获胜,下面请他们给大家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生面带喜悦示范画圆)

教师:请大家自由练习用圆规画2个大小不同的圆。

引导反思: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同学用圆规画得圆不够理想,你们猜猜看他可能是什么问题?(针尖没有定好、手没有拿在上面的小圆柄上„„)

归纳画圆的步骤:

①两脚叉开

②固定针尖

③旋转成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些学生可能会借助实物画圆,可能借助细线画圆,可能借助三角板中的圆形窟窿画圆,还可能借助圆规画圆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最终得到数学上被普遍应用的方法:用圆规画圆。】

(三)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认识圆心

师:请出示圆纸片,反复对折几次。(教师示范,学生跟着一起做。)

师:对折后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师:对,这些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o 表示。

2、认识圆的半径

师:请用你们的刻度尺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换方位多量几次。(教师巡视)你发现了什么?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师:你们量得很仔细,我们把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师: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生1:(想了想)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生2: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师:回答得很好。(板书:半径 无数条 长度相等)

3、认识圆的直径

师:我们继续观察手中的圆纸片,请大家看看这些折痕,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些折痕都经过圆上的同一点。生2:这些折痕都通过了圆心。生3:它们两端都在圆上。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师:(师把直径的一端擦掉)这条线段是不是圆的直径? 生:不是。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的另一端没有达到圆上。

师:(师用圆纸片折一条没有通过圆心的线段)这条线段是不是圆的直径呢?

生:也不是,因为它没有通过圆心。

师:同学们观察很认真,老师真高兴!大家想一想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生:有无数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板书:直径 无数条 长度相等)

4、教学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师: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在等圆半径的长度和直径又有什么关系?(师出示问题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参与生的交流、讨论。)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生2:我发现在等圆里直径的长度也是半径的2倍。

师:那么在同圆或等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可以怎么表示呢? 生1:d﹦2r 生2:r﹦d/2(教师板书:在同圆或等圆里,d﹦2r或 r﹦d/2)

5、练一练:(1)找半径与直径;(2)判断。

及时巩固学生对半径和直径的认识,明确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设计意图:圆的认识是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学生由认识平面上的直线图形到认识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因此,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与直径,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让每一位学生有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成果。】

(四)运用生活

1、实际应用: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汇报结论,再用课件趣味性展示了用圆形、方形、椭圆形做成的三种车轮在行进中的优劣,进一步感受到车轮要做成圆的道理。

【设计意图:使学生再次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

2、脑筋乐园:学校田径运动会即将举行,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吗?

【设计意图: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延续到课外。】

(五)回顾总结,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总结,给他们一个梳理知识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欣赏感悟

欣赏圆的美

欣赏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案例反思:

众所周知,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圆的认识”一课正是我所作的一次粗浅尝试。从实际出发,从实用考虑,用活动场景引发思考,悄然无声进入“圆”的世界;以探究为主,以交流辨析,使圆的知识自然渗透,豁然开朗发现“圆”的秘密。

1、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心理学实验证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基于上面的认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的画法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接受知识的感官越多,知识就掌握得越牢固,越全面。”

2、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世界。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这节数学课上,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通过课件,让学生清楚知道圆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树的年轮、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这些现象中,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自然界也那么青睐于圆呢?”,使学生更爱大自然,更想了解大自然。教师还为学生展现了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等一幅幅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这样设计就为学生从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即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体会到数学的美及其魅力。

3、在教学理念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方式方法,同时又运用了新的教学理念。传统和新式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讲解、启发和自主探究、小组学习等形式并用,引导学生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教学中教师注重以学生为本,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课堂上体现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愉悦,通过学习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冕宁县城厢小学

涂坤芝

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中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的认识以及半径、直径长度间的关系。

“认识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过程与方法目标:

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懂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3、在交流和沟通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神奇的圆引入。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种看似简单却又非常神奇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图片,并配以解说)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太阳和农历十五的月亮是圆的,距今1.5万年的山顶洞人凿在兽骨上的孔也是圆的。这是我们秀美小东河的图片。同学们,看了图片知道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是什么平面图形了吗?(圆形)板书课题。

二、感悟圆的表象。

1、用眼看与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区别。课件出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入时强调是由线段围成的),再出示圆形。

2、用手摸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知道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1)把圆放入自己准备好的一组平面图形中,闭上眼睛用手摸出来。(2)说说你是怎么摸到的。

三、探索圆的特征。

1、引领操作,让学生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把圆拿来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然后再打开,这样重复几次。(2)通过刚才的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圆心,再认识直径,最后认识半径。(3)看书,学习上面几个概念。

(4)在圆内分别画出一条直径,一条半径。(5)识别圆的直径和半径。(重点理解圆上、通过圆心、线段、任意一点几个词语。)

(设计意图:第一次教学时间发现,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半径,但表述时说不清楚,因数学概念具有严密性,所以索性直接让学生看书解决这个问题。)

2、放手操作,探索圆的特征。(把圆拿来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3、交流观点:

(1)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2)圆内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3)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

4、了解古人对圆的认识——“圆,一中同长也。

其实刚才同学们发现的圆的这些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经中就有记载——圆,一中同长也!你知道一中是指什么吗?同长呢?这跟我们刚才的发现完全吻合,而且,这项发现比国外早了一千多年,怎么样?我国古人很了不起吧?那能募仿古人的语气读一读吗?

(设计意图:读这句话有两个目的,一是感受古人的伟大,培养民族自豪感,二是对圆的特征的形象的记忆。)

四、根据圆的特征画圆。

1、教学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人们根据圆的特征发明了圆规,现在请看圆规画圆的方法。(课件演示,结合课件让学生明确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2、举一反三,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怎么画?

五、运用。

1、练习。(1)一般概念填空。(2)判断,加强概念的理解。(3)书上第60页的第3题,主要让学生明确: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2、拓展提高。

六、课外延伸:

1、课件出示,欣赏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总结谈话。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概念课,且概念较多,以前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落实到位,于是总觉得老师上得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不透彻,很多时候觉得学生被老师牵着走,所以我总想改变一下。

当我要再次教这一节内容时,我确定了了教学的思路:感悟圆的表象用“看”、“摸”、“说”的方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学生认识几个概念时用自学的方法,把这部分时间节约下来,重点放在对圆的特征的探索上;识记圆的特征时,用古人的语气读古人的话,以换种方式加深记忆;教学圆的画法,重点弄清圆的大小和位置分别由半径和圆心确定,并据此教学画一个很在的圆;圆的另一重要特征——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则放在练习中突破;最后,欣赏大自然中的圆,建筑设计中的圆,工艺设计中的圆,还有标志建筑等中的圆,体会圆的神奇与广泛运用。

事实证明,这次更改后的教学,很切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认识圆。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能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拓展空间,强化操作,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思想。通过让学生“寻找举例生活中的圆、欣赏生活中的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自然的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解释及问题的解决,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一张白纸

一个圆

圆规

套尺

一、源于生活,初步感知

1、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引出“圆”;

2、比较:比较一下,圆与其它几个平面图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课件直观演示,从而认识圆是曲线图形)

3、举例圆: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其他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学生自由回答)

4、欣赏圆。(课件出示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

5、揭示课题:认识圆

设计意图:一堂课好的“序幕”如同“吸铁石”,可以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让学生通过“寻找圆、举例圆、欣赏圆”,进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贴切、自然,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及圆无处不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圆各部分名称。(1)认识圆心。

(学生折圆、汇报发现)师:我们把折痕相交的圆中心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圆,画出圆心并标出字母o)请大家在你们的圆形纸上标出圆心,并用字母表示出来。(2)认识半径。

(教师在刚才的基础上画出一条“半径”)师:这样的线段就是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学生画半径,用字母表示,概括半径概念,课件出示,强调“任意一点”。)(3)认识直径。

师: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条折痕用笔描出来,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这样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直径,并标出字母d)请同学们也在你们的圆形纸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师:在画直径时应该注意什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引导学生概括“直径”概念,强调“圆上、圆内、圆外”)(4)(课件出示)练习:判断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2、探究圆的特征。

(1)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圆的特征,填写“发现单”: 关于半径,我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关于直径,我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发现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是:

(2)学生汇报交流。

(3)结论:在同一圆内(或等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2倍,也就是“ d = 2r 或

r =

”。(4)(半径、直径关系)练习:(课件出示口头练习)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通过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积极合作,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在这里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3、掌握画圆方法

(1)小组合作,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用绕线钉子画圆,还有用圆规画圆等等);

(2)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圆呢?(学生尝试着用圆规画圆,探索圆规画圆的步骤);

(3)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画圆的一般步骤:①定点(也就是定圆心的位置);②定长(也就是定半径的长度);③旋转画圆。接着我会示范一次画圆的方法,强调画好后要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4)练一练:用圆规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知

(一)、基础题

1、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直径。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3)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5)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6)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 些。

2、选择题: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直径。

a.直径

b.线段

c.射线

(二)、拓展题

说一说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得到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又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练习学生乐于参与,也有实效。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主角”意识。

第四篇:认识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画图、比较、猜想、上网搜索等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美和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案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1.师:同学们近期我们为各种数字所困扰,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图形王国散散心,好不好?

师:看他们来了,你还记得这些图形吗。(课件出示五种平面图形)

提问:这些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平面图形?

2.课件出示圆,提问:圆和上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它是由什么围成的。

明确: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认识圆)3.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圆,你还知道哪些呢?(若有人提到球)课件出示篮球图片

提问:你认为它也是一个圆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指出: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所以球不是一个圆,但球的切面是圆形。

4.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这些图片上有圆吗?圆美不美?有位希腊数学家曾说过: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设疑:说了这么多的圆,你能像办法亲自动手画一个圆吗?

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你身边的工具来画一画。学生动手画圆。

引导学生交流所画的圆,并说说是怎样画的。

2.教学例2(1)画圆

介绍圆规构造(同时出示圆规实物与课件)

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圆,但通常我们会借助一个专门的工具,那就是圆规。好,那就让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圆规吧。看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现在就请同学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2)指名画圆。师巡视并搜集反例。

师:你把圆画得这么好,能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逐步引导学生说: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一周。(板书)

(3)分析反例。

师:可是,有同学却画成这样的,谁来说说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分析原因。师:哦!他在画圆的时候有可能……(针尖移动了、两脚间的距离变了、拿圆规的方法不正确)

(4)师:下面请看老师画圆。(5)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画一个圆。学生自由画圆。

师:这次同学们都能画出一个漂亮的圆了。

(6)师:现在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画一个同样大的圆,怎么办?

学生讨论,交流(两脚间的距离应该相等)。

师:听懂了吗?他说把针尖与笔尖的距离统一一下就可以了,行吗?

师:如果请同学画一个两脚间距离是5厘米的圆,那么我们该怎样确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呢?请你确定给同桌看。(老师说明怎么确定两脚间的距离)

学生自由画圆1分钟。

(三)自学课本,初知名称。

师:我们知道平面图形都有自己的一些特征,那对于圆,你又有什么了解呢?请自学书本P94。

1.认识圆心

师:好了,谁来说说你对圆心的认识? 生: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生: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师:对,圆心就是圆中心的一点,我们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请同学们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

师:都找到了吗?那就在圆心的旁边标上字母O。2.认识半径、直径

师:那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半径?

生: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师:圆上,谁来指一指圆上在哪?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圆上有无数个点。

师:好,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

径我们用字母r来表示,谁愿意上来画一条半径,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圆中上画,并标上字母。

师:画好了吧,那什么事圆的直径呢?

师小结: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画,同样标上字母。

师:相信大家对于圆的的半径、直径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接下大家来判断一下,下面那些是半径,那些是直径,为什么?(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深化感知(教学例3)

1.认识半径、直径特征

(1)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 小组讨论:

①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③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提问: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这些半径相等吗?直径都相等吗?(学生迅速反应: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他们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它们也都相等。同时课件出示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2)谈一谈: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对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有哪些认识?

2.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1)讲述:我们已分别找到了半径和直径各自的特征,那么半径和直径之间还有关系?(课件出示直径、半径关系图)

指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讲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吗?(课件演示并板书:d=2r,r=d/2)

3.认识圆的对称轴

提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有几条?在哪里?(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意见)

强调:对称轴是直线,应严密地表述: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师:刚才我们已经深入的认识了圆,那回到我们刚开始的用圆规作图上,思考两个问题。

(1)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2)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五)巩固练习

师:听什么声音?原来是船长来了,他问同学们:“同学们,敢不敢和我一起去迎接挑战获得财富?”

1.黑珍珠号挑战(判断题)2.勇士号挑战(填空题)

师:大家真棒!看,我们得到的财富是智慧!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老师用墨子的一句话概括“圆---一中同长也”,你能翻译这句话吗?你对圆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问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第五篇:《圆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越江小学

沈霞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93~P94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圆,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教学难点 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剪刀、游标卡尺等 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举例: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师生举例,电脑演示)感受圆无处不在,体验圆的美丽。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中引入,便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感知,激活“兴奋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圆规画圆

1.试着用圆规画圆。讨论:画圆时应注意什么?(揭示:定点、定长、旋转)2.如何才能让全班同学画出的圆一样大?

3.圆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揭示:圆,大方无隅。)【设计意图: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调查86名学生,其中会用圆规画的达90.7%,适度放手,成为必然的选择。】

三、自学概念

1.如何称呼所画的圆?根据学生回答,引入:圆心、半径、直径。2.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让学生自学。3.交流反馈,完成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设计自学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练习反馈,正反对比,分析讨论,强化概念中的核心词汇,以达到深化理解概念的目的。】

四、特征发现

1.以四人小组合作探索圆的有关特征。友情提醒:

①利用圆片、直尺、圆规等工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进行研究。

②可以围绕信封里的研究提示展开讨论。③将探索发现的结论记录在学习纸上。

2.交流发现,并说一说得出这些结论的理由。介绍:圆,一中同长;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的直径。

【设计意图:留下足够时空,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双手操作,用大脑思考,用心灵感悟。静心等待,及时生成。数学史话介绍,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体现数学魅力。游标卡尺测圆直径的演示,联系了生活,丰富了认识,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五、画法重塑

1.研究了圆的特征后,你还想到哪些画圆的方法?

2.介绍古人利用“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方法得到圆。

【设计意图:课前对画圆的方法进行了调研:86名学生中只有1名同学提出利用“线绳工具”进行画圆,其余同学均不外乎沿圆形物体边缘画圆或圆规画圆。引导学生对圆画法的再思考,力求通过对圆本质特征的反思,实现画法的再创造。通过浅显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画圆的方法,拓展视野。】

六、实际应用

投篮比赛,有A、B、C三种方案,哪种规则更加公平?

【设计意图: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探讨比赛规则的公平性,实现数学化和生活化的有机相融,帮助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七、课外延伸 《十万个为什么》中有这样一篇文章《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相信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可书里还有另一篇文章《轮子一定是圆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呢?课后查阅。

【设计意图:无论是小学数学,还是高等数学,其知识的建构都是有一定范围。理论亦是如此,生活应用又何尝不是这样?力求通过对“轮子”的诘问与思辨,克服认知的绝对化,培养学生理性的数学精神,更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套。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三角尺一副;小剪刀一把;红色、蓝色彩笔各一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玩过套圈游戏吗?如果现在有几位同学要进行套圈比赛,站成什么形状比较合理?

2、你见过圆吗?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能说说吗?一直说下去能说完吗?的确圆是无处不在的。(打开有关生活中圆的课件)问:同学们你们从中又看到了圆了吗?你会画圆吗?动手试一试,看谁想的方法多。

3、怎样可以画出一个圆?还有其它方法吗? 师根据学生口答边画圆边归纳方法:(1)定长(2)定点(3)旋转

请大家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圆,并很快把它剪下来。

要进行套圈比赛的圆肯定比较大,用圆规画行吗?怎么办?

4、揭题:为什么站成圆形大家会觉得比较公平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心

1、圆形画好了,游戏可以开始了吗?套圈用的瓶子要放在哪儿呢?

2、你能很快找出圆的中心吗?试一试,找出刚才剪下的圆的中心。谁先发现,谁就先上来介绍。

说明:圆的中心叫“圆心”,就是画圆时针固定的一点,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圆心O)

(二)认识半径

1、圆画好了,瓶子放在圆心了,接下来怎样?(站人)站在哪里?(圆上)哪儿是“圆上”?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谁能上来指一指?

2、要站在圆上,随便哪一点都可以吗?为什么?怎样证明?(引导学生画一画、量一量)说明:象这样,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

3、你能画出几条半径?

4、认识特点:在同一个圆里,有()条半径,它们的长度()

5、想一想:(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其实就是圆的什么?针尖固定的一点呢?

6、在白纸上点两个点,以它们为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和一个半径1.5厘米的圆,比比哪个圆大些?想想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三)认识直径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刚才我们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圆心时,发现圆上有许多折痕。这些折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与半径有什么关系?请大家看看书、动动手画一画,看看能画几条?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画直径时有意两端不在圆上,让学生判断。教师板书:(1)直径:d(2)d=2r或r=1/2d 追问:直径肯定是半径的2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下你手中圆的直径,会不会是黑板上圆的半径的2倍?你认为应该怎么说?(板书:在同一个圆里)

3、口答: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

4、完成课本的做一做。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玩套圈游戏时大家站成圆形、瓶子放在圆心比较公平吗?

四、延伸拓展

1、同学们想一起到篮球场玩套圈游戏,你会怎么安排?说说你的想法。

2、在篮球场上要画一个直径6米的大圆,至少要准备一根多少米长的绳子? 站在这个圆上的同学中,离得最远的两个同学最多相距多少米? 追问:依据是什么?怎样证明“两端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3、利用发现的规律你能测出硬币等圆形物体的直径吗?

4、生活中哪些物体必须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课件出示两辆跑车)让学生展开讨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讲述:同学们,其实何尝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里,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都成了美的使者和化身。(显示生活中圆的魅力)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 O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远的大小 半径 r 半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内 d=2r或r=1/2d

直径d 直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下载(王成蓉)《圆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成蓉)《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圆》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图) 还记得在我国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一共获得了多少枚这样的奖牌?(100枚)运动健儿们取得了辉煌......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 杨友欢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感受并发现同一圆内,半径和直......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 丹江口市特殊教育学校 吕益云 教学内容: 全日制聋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十四册《圆的认识》,教材81——84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横江中心小学易高原 学习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各部分名称。 2.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画圆。 3.培养自己的......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 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高四能(分析......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2、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并会用字母表示。 3、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圆各部分的特征及其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4......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洪汝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操......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课本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