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必须去教案
我必须去
教学要点:
1、认字12个,写字8个,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语言体会心理活动。
3、激发守信意识,培养守信美德。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我必须去,齐读课题。强调“必须”。
2、质疑。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我是谁? 我必须去干什么? 我为什么必须去?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你想怎样找到答案呢?(读书)对呀,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读课文找到答案。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尽量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合作学习,用喜欢的方式把生字条中的生字读熟。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进行评价。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叫“失信”?出示单元主题:讲信用
3、“我必须去”是谁对谁说的?
4、合作学习,读2—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李丹说必须去哪儿?认识敬老院。敬老院的老人们最希望什么?
6、李丹去干什么?了解“马戏”。教师激趣渲染,可尝试让学生辩论“去”还是“不去”。
7、讨论交流过程中相机指导部分句子的朗读,体会人物心理。(1)爸爸的电话要读出急促的语气。
(2)李丹多想看马戏表演呀,从课文的那些地方能表现出来,谁来读一读,体会李丹心情的复杂变化。(3)指导学生读出李丹的犹豫。
(4)李丹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从哪儿看出来的?她为什么会这样做?
8、讨论:如果你是李丹,你会怎么做?
四、教师小结。
“守信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诚信警句,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摘抄。我也希望从今以后我们都能向李丹同学学习,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尽力办到。
五、拓展延伸: 语文天地名言警句: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
六、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生字。
2、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这些字怎样写好看?
3、学生书写。
七、作业——课后延伸。
想象李丹去敬老院演出的情景,并写下来。
第二篇:《我必须去》教案
《我必须去》教案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二年级九班 侯瑞朝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生字,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语言体会心理活动。3。通过学习,激发守信意识,培养守信美德。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从人物的语言体会到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感悟到守信的重要性,养成守信的美德。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必须”,齐读词语。它可以换成什么 2,你知道哪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去做的吗 3,齐读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读课文,读不好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2。开火车读生词,强调扎,促,慈,等,失的读音。3,你有不理解的词吗
4,分自然段读课文,分组读。5,课文主要写了谁怎样的事 6,抽读二类字,组词。
区分:分与扮,豫与象,像,祥与样,飘与漂,气与汽,等与持 7,哪个生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8,观察生字,描红,练习。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我”指的是谁 李丹必须去做什么 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翻到课文40页,轻轻把书立起来,仔细听老师提出的问题,读第一自然段的句子来回答。
(1)事情发生的时间是 一般情况下,吃过午饭往往是几点钟了?
(3)李丹就忙着打扮起来,她是怎样打扮的?你们看,李丹打扮得漂亮吗?我怎么没从你们的读中感受到呢?
(2)她为什么打扮得这么漂亮,我们加上“因为,所以”再来读一读这两句。
2,李丹准备完毕,刚要出门,电话铃响起来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请同学们默读3——5自然段边读边想。
(1)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此时,爸爸的心情怎样 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个词语告诉了我们,用“"勾出来。”急促“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找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我们应该学会它。(3)想不想演一演当时的情景 和同桌练一练。抽生表演读,男女生演。3,你们看过马戏吗?
(1)谁来说一说你看过什么样的马戏,有什么感受?(2)下午两点钟有马戏,你们想去看吗 李丹想去吗 从哪里看出来的(3)抽读,分组赛读
4,老师听出了李丹的迫切愿望,那就去吧!为什么
(1)是啊,是去看马戏,还是去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呢 李丹一时拿不定主意,第六自然段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用”“勾出来。谁能读出李丹此时犹豫的心情 个别读,齐读。(2)多么犹豫的李丹啊!可时间不等人,爸爸更着急了,说 李丹犹豫地说 5,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和同桌说一说。
6,李丹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默读10,11自然段思考,用”——“勾出李丹是怎么想的(1)李丹想到了什么 她想到了谁
(2)你们看,这就是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因为各种原因儿女不能亲自照顾他们,所以住到了敬老院。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如果李丹不去,爷爷奶奶会有什么感受(3)所以,李丹想起 想起,她坚决地对爸爸说
(3)李丹还想到了谁 此时,同学们可能在做什么 如果李丹不去,同学们会怎么说 以后还会信任她吗
(4)你觉得李丹是一个怎样的人 多么讲信用的李丹啊,为了不影响和伤害信任,爱护自己的人,放弃了自己的利益,真值得我们学习。(板书:讲信用)四,总结,拓展: 1,课件:课文插图
(1)李丹按时到敬老院为爷爷奶奶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谁来说一说老人们看了李丹节目后的情景(2)此时,你想对李丹说什么
2,为了让更多的人讲信用,人们写了不少关于诚信的名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其中的两句 3,你还知道哪些? 五,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
李丹——————————敬老院演出 讲信用
《我必须去》说课 《我必须去》是北师大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讲信用的第一课。课文讲的是李丹在去敬老院还是去看马戏的问题上,经受了考验,选择了守信。这样的选择在小朋友的生活中带有典型性,因此也比较贴近学生。
本文语言浅显,事例典型;人物语言,心理符合儿童的特点,易于为孩子们所接受。一,复习引入,直奔主题
以李丹必须去做什么,为什么 直插文章的重点。二,理解课文,读中感悟
引导学生抓住李丹与爸爸的对话,分角色朗读,在读中体会李丹在两件事不能兼顾时矛盾心情。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自由展开讨论:李丹到底该怎么做 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重点抓住李丹内心想法的句子进行朗读体会,使学生在朗读体会中受到教育,明白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讲信用,否则就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李丹,揣摩人物内心,自主阅读,产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读诚信格言,使学生从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学知识,学做人。2,交流自己收集的诚信名言,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反思
这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课文,我扣住诚信教育,通过学文,重在明理。教学中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揣摩人物内心,自主阅读,产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感悟。最后,通过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朗读诚信格言,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守信的道德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语文素养的提升在积累中形成,在训练中形成。在课中,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事情,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环节,正体现一名语文教师的特有素养,学生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语言能力的训练。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得到体现。去敬老院还是看马戏,两难的选择交给学生,在这种融情与理,个人与他人,享受与责任交织在一起的矛盾中,学生需要在思考,辨析,选择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态度。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下,学生没有受外在因素影响,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来选择,提出不同意见。争论中,学生提出给人欢乐自己也快乐具有较高价值判断的结论,实在是精彩之笔。在争论不下之中,教师引导学生,站在敬老院爷爷奶奶立场上想一想。引导学生从另外角度思考问题,这本身就是思维方法的训练。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有无两全其美的办法。这一开放性的启示,使学生提出不少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最后,教师用一句”李丹是怎么想的呢 "及时将学生的视野引到课文内容。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争论,重在争论的过程,在争论中引发思考提高思辩能力。教师不必过于追求统一的答案。另外,拓展应建立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是课文内容的有机延伸。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掌握。应建立在有效反馈的基础上来判断。缺少这个过程,拓展的衔接就缺少自然之感。
第三篇:《我必须去》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
2、让显示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
2、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于讲信用的故事。
1、让学生汇***合作学习的结果。
2、师生共同评出合作小名星。
3、放课文内容的录音让学生试着朗读。
4、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5、合作学习,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6、小组合作读课文。
二、教学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让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3、找出你喜欢的字,想办法记住它。
4、小组汇***记字的方法。
5、给生字口头组词。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2、评价学生想的记字的办法。
3、提醒学生注意这几个字,“期、盼、集”不要多一横,也不要少一横。
4、学生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5、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
6、给生字组词。练习书写。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
生字:期 李 铃 张 盼 慈 祥 集 合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找出你喜欢的办法读一读。
4、学生之间互评。
二、重点部分理解
1、设置问题:马戏大家喜欢看吗?
2、李丹为什么不去看自己喜欢看的马戏,而去给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
3、小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4、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扩展活动
1、小结:
2、让学生懂得不能失信于人,这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3、你觉的李丹做的对吗?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做?
4、在生活中你遇到这类事情会怎么做?
四、再读课文
1、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表演情况。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
不能失信于人
学会做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口语交际:他们应该怎么做?
2、学写请假条。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分四人小组讨论他们应该怎么做?
2、抽生汇***,并说一说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二、学写请假条。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冬冬写给老师的留言条,仔细观察格式,说一说写请假条需要注意些什么。
2、抽生说格式,师板书。
3、请小朋友说一说写请假条包含了哪些内容?
4、练习写请假条。
第四篇:我必须去教学设计
《我必须去》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本文选自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讲信用》。设计思想:
本文通过讲述主人公李丹在看马戏与去敬老院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之间,最终遵守了约定去为老人们表演节目的故事。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通过了人物的语言来叙述。因此,我设计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来感受人物心理的变化,学习主人公说到做到的美德,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守信意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认识12个生字,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
容,抓住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情感与价值目标:激发守信意识,培养守信美德。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感悟到守信的重要性,养成守信的美德。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从人物的语言体会到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守信的认识。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看老师写题目,齐读。
“必须”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哪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去做的吗?再次齐读课题(读出坚定的语气)。
[设计意图:以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为后文学习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读课文,用学过的办法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进行生字、词的检测。(课件出示)
裙子
辫子
完毕
急促
约 犹豫
慈祥
集合 敬老院
[设计意图:从区分字形、组词、找近义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敬老院”一词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方面,再播放敬老院里老人们生活的图片,使学生们更加了解老人们的生活状态,为后文学习作一个感情的铺垫。] 3.齐读生字、词语。
三、初读感知。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把字音读准确,听的同学认真听。2.学生进行评价、正音。
[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四、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李丹
打扮
完毕
急促
老虎
火圈
犹豫
慈祥
失信
扎辫子
2、学生自由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回答后,出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丹和同学约好去___________和很想去
___________两件事之间的选择,最终她选择了必须去___________的一件事。
二、抓重点词句,精读感悟。
1、听录音。
2、你们听得很认真,那能告诉老师李丹要去哪里吗?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你还从这一段读出了什么?她为什么要打扮得如此漂亮?(3)在她要出门时,发生了什么?爸爸是怎么说的?
抓住“急促”,理解其意思。
指名起来朗读,指导读出爸爸的着急。
a看马戏:
1、说到看马戏啊,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看过马戏吗?喜欢看吗?谁来说说看,你看过哪些马戏?
2、听到大家这样说,老师的眼前好象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马戏!出示马戏的图片,问:李丹想不想看马戏?(板书:去看马戏表演)学生在书上画出李丹想看马戏的句子。、出示句子:是啊!李丹多想亲眼看看山羊拉车、小狗算算术、老虎钻火圈哪!
4、指导朗读,读出李丹想看马戏的迫切心情。指名读,评议。
b急促:
1、这么精彩的马戏李丹已经盼了很久了,我们从谁的话中还可以体会到李丹想看马戏的急切心情?
2、播放李丹和爸爸的对话(课文第3、4、5自然段内容)。
3、从李丹和爸爸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4、爸爸很着急,你从书上哪个词语体会到了?出示句子:(课文第3、4、5自然段内容)理解“急促”的意思。
5、指导朗读。同桌两个同学模仿李丹和爸爸打电话时的情景,并配上打电话的动作,注意读出爸爸的急促。
6、指名模仿。
c犹豫:
1、这么精彩的马戏表演,李丹可是天天盼夜夜想啊!如果不去,太遗憾了!可是听到爸爸在电话里的催促,李丹却犹豫了。
2、出示句子:可是——李丹犹豫了。联系上下问理解“犹豫”的意思。
3、李丹为什么会犹豫呢?我们到课文第1自然段中去找答案。播放第1自然段的朗读。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去敬老院表演)
4、出示李丹的图片,指导读出愉快的心情。
5、再出示句子:可是——李丹犹豫了。
理解李丹在犹豫什么。指导朗读。老师范读,指名读。
d必须:
1、李丹最后是怎么决定的,学生在书上找到答案。
2、出示句子: 李丹想起敬老院那些慈祥的爷爷奶奶,想起他们每次看表演时笑脸,想起同学们在集合地点正等着自己,他对爸爸说:“是啊,我必须去!”
3、老师引读:(李丹肯定地对爸爸说,李丹果断地对爸爸说,李丹坚定地对爸爸说,)学生三次重复:是啊!我必须去!
4、李丹还犹豫吗?她已经拿定注意了,那就是必须去哪里?不能去哪里?板书:(√)(×)
5、指导朗读。读出李丹坚定的语气。、出示老人们看表演的图片,李丹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老人们可能会对李丹说什么呢?你们又想对李丹说什么?(板书:讲信用)、看到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这样开心,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李丹的心情吗?
8、小结:看来,讲信用不但能使别人获得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五、制造矛盾,升华认识。
1、李丹选择了去敬老院表演而错过了精彩的马戏,老师觉得多少有点遗憾,聪明的你能为李丹想一个既能看马戏,又能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的办法吗?
2、出示讨论题:你能为李丹想一个既能看马戏,又能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的办法吗?
3、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信用是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的,做人最重要的是讲信用。一旦答应过别人的事情,我们就一定要努力做到,否则就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4、李丹去敬老院的决定得到了爸爸的称赞,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学生齐读爸爸的话。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讲一讲发生在你身边的讲信用的小故事。
2.请小朋友们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你遇到过这种事吗?你怎样做的?
3、创设情境,出示问题:
冬冬向丁丁借了一本书,答应过一个星期还,但是,她一个星期后还没有看完„„
请学生讨论:冬冬应该怎么做?
4、总结:李丹是个讲信用的小姑娘,他没有因为一场自己盼了很久的马戏表演而失信于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以及同学们,而是按时前往,去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希望大家能向李丹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就做个讲信用的人,让诚信的种子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七、课外作业。
1、收集关于守信用的格言。
2、为岩石上的小蝌蚪续结尾。
3.你们看过马戏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看过的马戏。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段马戏,想看吗?
(1)播放马戏视频,说说看完后的感受?(2)你们想去看吗?
李丹想去吗?从哪里看出来?找出句子、词语读一读。(追问出“盼了好多天”与第六自然段的内容。)(3)重点学习第六自然段(课件出示)
哪些词最能体现出她想去的心情,找出来。抓住“多想”、“亲眼”指导学生朗读。
4.老师听出了你们的迫切愿望,那就去吧!有什么问题吗?(1)假如你是李丹,一边是你喜欢的、非常想去看的马戏,一边是去为老人们表演节目,你会怎么想?
(2)李丹又会想些什么?为什么会犹豫?犹豫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本句)
(3)李丹们,你们觉得必须去吗?为什么?
(4)此时,李丹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
是啊,她想起了敬老院(学生读),下定决心对爸爸说(学生读);她想起了(学生读),非常肯定地对爸爸说(学生读);她想起了(学生读),坚定地对爸爸说(学生读);虽然马戏很精彩,她也盼了好多好多天,特别特别想去看,但她仍然毫不犹豫地对爸爸说(学生读)。
5.李丹为爷爷奶奶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老人们会是怎样的心情?此时,你想对李丹说什么?爸爸是怎么说的?齐读第十一自然段。
6.分角色读课文,一个男生读爸爸的话,一个女生读李丹的话,其余同学读旁白。
三、拓展:
1.不仅李丹碰到了这样让自己两难的事情,在生活中,这种类似的情况也很多。这不,冬冬就碰到了,你能帮帮她吗?(课件出示“冬冬向丁丁借书,说好一个星期还。可一个星期过去了,她却没有看完”的案例。)2.讲一讲你在生活中守信或失信的事例。
3.齐读两句关于守信的格言。(课件出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必行,行必果。”两句格言。)
附:板书设计
敬老院 ? 看马戏
守信
3、学生回答后出示答案。
第五篇:《我必须去》教学反思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9篇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1
太平路小学 李淼 《我必须去》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的课文,主要讲李丹为了说话算话放弃了自己期盼已久的马戏表演,而去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课文十分贴近孩子的生活,但是在文章中有两个词语“急促”、“犹豫”是学生很少接触需要重点讲解的地方。开始,我设计的教案如下:爸爸急促地对李丹说……师:什么叫急促的说呢?生:就是很着急地说。师:那你能不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爸爸的话?以次引导学生理解“急促”并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李丹想到那钻火圈的老虎,想到算算术的小狗……马戏一定很精彩,但是,自己又和同学约好去敬老院,所以很“犹豫”了。师:李丹犹豫了,那你知道什么是犹豫么?生回答,给予适当的评价后。师:那么李丹为什么犹豫了? 这样的课堂教案虽然能够达到我的教学目的,但是,却经不起新课程的衡量。在教师严格的组织安排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显得“讲多学少”,好像教师设计了许多圈套,让学生一个个往里钻,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抑制,学生的学习也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的自主学习放不开手脚,时时被教师的教案、教师的严密组织牵绊着,教学效果显然不会有效。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时刻告诉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说要促使学生感悟,形成真正的学习。于是,在有经验教师的指点下,我的教学作了改动。不是设置框框让学生在其中学习,而是创设一定的环境,使阅读教学在此意境中,由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急促”这个词语的教学中:师:快听,爸爸来电话了,说了些什么?生朗读。师:那么爸爸怎么说的?学生此时根据课文的情景能加快语气,教师再趁机范读,学生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不用一一解释。
学生就在自己的体会和朗读中理解了“急促”。在“犹豫”的教学中,我放弃了琐碎问题的提问,由一个问题涵盖。“如果你是李丹,你会想些什么?”在教学中,学生说出了李丹又想去看马戏又想去敬老院表演节目的矛盾。反复地体会着李丹的心情。同时不是从字面而是从内心的一种感悟中理解了“犹豫”那么我又顺水推舟说:“看,此时的李丹那不定主意了,她现在很——”生:“犹豫!” 整个教学注重学生的感受与体会,在自主的感悟中学习往往理解的更为深刻。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核心地位。感悟总是在人的认识的前沿发生。感悟会自己生产知识,进行创新式的教育,所以要促使学生感悟,形成真正的学习。同形成框架的教学相比,“先做后学,且缓说破”的教学方法,更为含蓄,更有渗透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一点对语文教学来讲,尤为重要,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全体性和知识的全面性,引导学生去讨论、去理解、去感悟,让学生在自身的体会中学习,在宽松的环境中动起来。 “强而勿抑,开而勿达,异而勿牵。”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也属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的地位,但这个主体地位不是教师给的,而是教师应该尊重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这个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得到发展这个中心。国家新课程标准强调三个课程目标层次: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只要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就应该是我们教学需要努力的。只有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中,这才是我们教学所要追求的。才能守住教学永远不应该改变的东西:把学生放在心中,让学生在“教”与“学”中得到充分主动发展。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给学生创造环境感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语文教学只有紧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才能将学生带进文学的神圣殿堂。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 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会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语言体会心理活动。
3、 初步认识“寻找朗读提示语”这一新的朗读法,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巩固学过的识字方法。
4、 激发守信意识,培养守信美德,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人要讲信用。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从人物的语言体会到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感悟到守信的重要性,养成守信的美德。
【教学过程】
一、 插图导入:
看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中小女孩的打扮,图文结合朗读第一自然段。(图文结合朗读法)
李丹这么精心的打扮,她要去哪里呢?
二、 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 在她刚要出门时,电话铃响了,爸爸这时候打电话有什么事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读第2—8段,理解“急促”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寻找朗读提示语)
2. 你们看过马戏吗?
(1)看插图,说说看完后的感受?(结合生活经验)
(2) 你觉得李丹想去吗?从哪里看出来?找出相关的句子、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3) 学习第六自然段,哪些词最能体现出她想去的心情,指导学生朗读。(运用朗读提示语)
3. 这么好的机会,李丹马上答应爸爸了吗?
(1) 可是李丹犹豫了,她在想什么呢?理解词语“犹豫”(联系上下文解词法)
(2)李丹犹豫了,因为——(出示:“爸爸,我和同学约好,今天要去敬老院的。”)
(3)到底去要哪里?这时李丹想起了什么?(第十自然段)重点体会“是啊,我必须去!”这句话。
4. 爸爸支持李丹的做法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李丹为爷爷奶奶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时的场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李丹的心情怎么样?
5. 课文小结。
6. 分角色读课文。
四、 拓展:
出示案例,思考应该怎么做。
五、 总结:是啊,讲信用不但能使别人活的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告诉自己,做个讲信用的人。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想出了一些简洁的句子来鞭策自己遵守诺言、诚实守信。比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
【板书设计】
敬老院 ? 看马戏
守信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3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多种巩固形式,如:自由读、同桌读、分角色读……来达到识字目的。设计了“老鹰捉小鸡”的识字游戏,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
2、在写字教学方面,不追求一步到位,写对和写好分层指导,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
3、本节课教学设计扎实,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由浅入深,螺旋上升。课堂上让学生多实践,把时间交给学生。《课标》的基本理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这是很大的进步。独立识字的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的。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1、整节课的教学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时空,学生学会了学习,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我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自己的激情去调动学生的感情,用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做到了在教学语言上花气力,在体会感情上下功夫,在课堂气氛上用心计。学生在我的启发引导下,通过“点击词语”读读议议,对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升华理解。既理解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又受到了文章感情的陶冶,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2、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恰倒好处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认为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所以我用心地听着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并给出恰如其分地评价,不是空洞地表扬“好”、“很好”、“你真棒”,而是发自内心的肯定、鼓励和鞭策。以倾听架起了师生之间真诚的心桥,营造出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
我认为缺乏气氛情趣的语文课不算好课,没有青春活力的语文课不算好课。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然和谐的氛围中亲近语文,喜欢语文,热爱语文,就需时时刻刻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学习语文,学好语文,掌握语文,这便是语文教学的极致。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4
这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课文,教师扣住诚信教育,通过学文,重在明理。值得肯定的是,通过读文,教师将一个两难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争论,这种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引起感情的共鸣,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中,展示自己的价值倾向,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这一争论的过程本身为学生情感态度提供了提升的平台,这是本节可最大的意义所在。最后,通过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朗读诚信格言和阅读课外读物,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为人守信道德价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语文素养的提升在积累中形成,在训练中形成。在课的开始,教师以激发学生兴趣的马戏表演引入,在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后,教师没有马上转入正文,而是利用学生的关注点,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当学生说了几句之后,教师进一步提出,几个人都用了非常这个词,能换个说法吗?。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环节,正体现一名语文教师的特有素养,学生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语言能力的训练。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得到体现。去敬老院还是看马戏,两难的选择交给学生,在这种融情与理、个人与他人、享受与责任交织在一起的矛盾中,学生需要在思考、辨析、选择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态度。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下,学生没有受外在因素影响,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来选择,提出不同意见。争论中,学生提出给人欢乐自己也快乐具有较高价值判断的结论,实在是精彩之笔。在争论不下之中,教师引导学生,站在敬老院爷爷奶奶立场上想一想。引导学生从另外角度思考问题,这本身就是思维方法的训练。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有无两全其美的办法。这一开放性的启示,使学生提出不少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最后,教师用一句“李丹是怎么想的呢?”及时将学生的视野引到课文内容。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5
《我必须去》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课文,讲的是李丹小朋友在去敬老院还是去马戏的问题上,经受了失信还是守信的考验,选择了守信。去敬老院,将失去一次难得的观看表演的机会;去观看马戏,则意味着失信,既失信于同学,也失信于敬老院的老人。这样的选择在小朋友的生活中带有典型性,因而也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中的故事较有启发性,因此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在讨论这一两难的问题时,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中展示自己的价值取向,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讨论的过程本身为学生情感态度提供了提升的平台。
引导学生简单的分析人物行为,加深对守信的认识,在充分的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接到爸爸的电话,李丹是怎么想的?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对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想到的是同学们和爷爷奶奶的反应,这时引导的应该是让学生认识到守信是一个人的美德,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因此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便可以。在讨论中,学生见解不一,活跃了课堂氛围。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指导,重点导读好人物的对话,通过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把握好语气。例如当李丹下决心去敬老院时,语气是坚定的:“是啊,我必须去!”着重理解“必须”二字的意思。
主要在讨论中进行了这篇课文,没有追求统一答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6
《我必须去》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十单元“讲信用”中的一篇课文。本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
教学本课主要采取:朗读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本课的教学大致需要两课时的时间。这里着重要讲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导入新课。
巧妙地运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本节课的教学虽然只是第一课时,但由于二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课前他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对故事的内容已有了整体的感知,所以一上课我便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课文,又读了一个什么小故事?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后,我向同学们提出:老师是否可以就故事的情节,问大家几个问题?学生肯定会满口答应下来。于是我首先准备就下面几个问题与学生展开简单的对话:“同学们,故事中那位聪明能干的小主人翁是谁呢?“必须去”什么意思?她必须去哪儿?马戏对她有很大的诱惑力,现在她能去看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学习,注重群体探究。
导入新课之后,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要求做到:
1、要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读清楚每一句话;
2、还不很熟悉的字或不能理解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争取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共同解决。紧接着,还是由小小组继续合作再朗读课文,讨论李丹为什么毅然这样的决定,读的过程中产生什么问题也在组里议一议,合作解决。
三、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和体会。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将以读为主线,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通过自由朗读、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美美地朗读课文,注重朗读评价,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以评促读,让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懂得人与人之间讲信用有多么重要,自觉养成讲信用的好习惯。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7
《我必须去》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十单元“讲信用”中的一篇课文。本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1、学会本课的生字;2、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教学本课主要采取:朗读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本课的教学大致需要两课时的时间。这里着重要讲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导入新课。
我运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本节课的教学虽然只是第一课时,但由于二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课前他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对故事的内容已有了整体的感知,所以一上课我便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课文,又读了一个什么小故事?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后,我向同学们提出:老师是否可以就故事的情节,问大家几个问题?学生肯定会满口答应下来。于是我首先准备就下面几个问题与学生展开简单的对话:“同学们,故事中那位聪明能干的小主人翁是谁呢?“必须去”什么意思?她必须去哪儿?马戏对她有很大的诱惑力,现在她能去看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学习,注重群体探究。
导入新课之后,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要求做到:1.要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读清楚每一句话;2.还不很熟悉的字或不能理解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争取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共同解决。紧接着,还是由小小组继续合作再朗读课文,讨论李丹为什么毅然这样的决定,读的过程中产生什么问题也在组里议一议,合作解决。
三、本课教学将以读为主线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通过自由朗读、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美美地朗读课文,注重朗读评价,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以评促读,让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懂得人与人之间讲信用有多么重要,自觉养成讲信用的好习惯。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8
《我必须去》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课文,我觉得教学时应扣住诚信教育,通过学文,重在明理。通过读文,我将一个两难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争论,这种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引起感情的共鸣,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中,展示自己的价值倾向,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这一争论的过程本身为学生情感态度提供了提升的平台,这是本节可最大的意义所在。最后,通过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朗读诚信格言和阅读课外读物,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为人守信道德价值。
我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语文素养的提升在积累中形成,在训练中形成。在课的开始,我以激发学生兴趣的马戏表演引入,在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后,我没有马上转入正文,而是利用学生的关注点,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当学生说了几句之后,我进一步提出,几个人都用了“非常”这个词,能换个说法吗?。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环节,使学生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语言能力的训练。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得到体现。去敬老院还是看马戏,我把这进退两难的选择交给学生,在这种融情与理、个人与他人、享受与责任交织在一起的矛盾中,学生需要在思考、辨析、选择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态度。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下,学生没有受外在因素影响,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来选择,提出不同意见。争论中,学生提出给人欢乐自己也快乐具有较高价值判断的结论,实在是精彩之笔。在争论不下之中,我引导学生,站在敬老院爷爷奶奶立场上想一想。引导学生从另外角度思考问题,这本身就是思维方法的训练。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思考,有无两全其美的办法。这一开放性的启示,使学生提出不少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最后,我用一句“李丹是怎么想的呢?”及时将学生的视野引到课文内容。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争论,重在争论的过程,在争论中引发思考提高思辩能力。我没有过于追求统一的答案。另外,拓展应建立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是课文内容的有机延伸。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掌握,应建立在有效反馈的基础上来判断。缺少这个过程,拓展的衔接就缺少自然之感。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9
这是北师大版第四册第六单元“讲信用”中的一篇文章《我必须去》。讲的是李丹小朋友在去敬老院还是去看马戏的问题上,经受了失信还是守信的考验,选择了守信。
这节课的设计理念想通过图文结合理解“打扮”“慈祥”两词,通过朗读体会“犹豫”一词,通过想象小组合作说话理解“约定”,联系上下文理解“失信”一词。主要是借助朗读人物对话来体会心理活动。课堂上我注重课堂生成资源,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现和个性差异,给学生展示和表达的机会。
在教学完这课后,我感觉自己比较注意对文章整体性的把握。教学刚开始通过自学填空来初步了解学生对全文的把握,在细读文章之后,我又设计了几个词语来让学生复述课文,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另一方面回归了文章的整体。
其次,在“约定”“慈祥”“犹豫”等词的处理上比较妥当。为让学生理解“约定”一词,我设计了李丹和同学的对话,让学生想像他们是如何进行约定的。“犹豫”一词让学生反复读李丹心理活动的一段话,来揣摩李丹心里的真实想法,理解李丹心里的拿不定主意。借助图片观察引出“慈祥”一词,师少说,多引导,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词语。
对于朗读训练我有三处处理得较满意。一是借助图来观察李丹的打扮,师紧跟问打扮这么漂亮心情怎么样啊?从而学生体会到高兴地朗读此段。其次对李丹犹豫的那段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多想”,多次请学生试读来体会李丹矛盾的心理。再次,就是师生合作读书李丹三个“想起”,师有目的性地引导,生体会到李丹的决心,从而坚定地读到“是啊,有必须去!”
上完这节课,结合预先设计的教案,我发现有很多不足。首先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课堂上发言较随意,爱说闲话,别人发言时爱插嘴。坐姿和举手的姿势不够端正。
其次教师在课堂对教材的处理表现得有些急躁。如有学生对“失信”一词不能理解时,师可多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说一说。对学生暂时不能理解的,教师要多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而不是教师的代劳。
再次这节课的朗读力度不够,效果不突出。最为明显的就是李丹和爸爸的对话朗读时间不够,学生体会不深刻。李丹的心理是由“犹豫”到“坚决”,爸爸的语言由“急促”到“赞赏”,师未能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还有就是在教学中,师注意到了适宜地出示重点词卡,但师只做到了读词卡,在学词时,师还可引导学生来分析字形,从而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