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负数教学案例
《购物小票》教学案例
——崇文小学教育集团安居街校区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负数 教材分析: 《标准》中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本节课让学生从非常熟悉的老师的体重增减和工资收支等情况入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示这些数量,从而初步感知到负数的读写方法。再通过温度、海拔、方向、盈亏、加减分等现象,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从中进行抽象概括,最终让学生懂得正负相反及正负的分界标准是0。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教学方法:讨论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正负数的资料等。师生互动过程: 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去过超市购物吗? 生:去过。师: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款后,收款员阿姨会给你什么? 生:一张小票。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购物小票上的数学问题。
自主探索。
根据“学案”的提示,完成学习内容。
1.核对购物小票。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张小票(用书上的购物小票),你从上面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从小票上知道了酸牛奶1.25元,饼干2.41元。
生2:我还知道了应付金额是3.66元。
生3:我知道了收款的时间和超市的电话号码。
师:同学们对小票上的每一项内容都了解得非常清楚,那么我们怎么能知道购物小票上应收的钱数对不对呢?以小组为单位,核对一下购物小票上找回的钱数对不对,并能用适当的算式表示出来。全班反馈
生1:我们用买酸牛奶和饼干的钱数加起来,看一看是不是应收的钱数。算式是:1.25+2.41 生2:我们组把应收的钱数减去酸牛奶的钱数,看一看是不是饼干的钱数,算式是:3.66-1.25 师:同学们的办法都很好,这是两道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5页“涂一涂”谁知道这两幅图什么意思吗?
生:第一幅图表示1.25+2.41=?让我们在横线下面方格图中涂一涂,第二 幅图表示3.66-1.25=?让我们在横线下面方格图中涂一涂。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先涂一涂,再和同伴说一说什么意思。(全班交流)
生1:第一幅图5个百分之一加1个百分之一是6个百分之一,在表示百分之几的方格中涂6个格;2个十分之一加4个十分之一是6个十分之一,在表示十分之一的方格中涂6个格;1+2=3,在3个大方格中都要涂色,等于3.66。
生2:第二幅图6个百分之一减去5个百分之一还剩1个百分之一,在表示百分之几的方格中涂1个格;6个十分之一减去2个十分之一还剩4个十分之一,在表示十分之几的方格中涂4个格;3-1=2,在2个大方格中都要涂色,等于2.41。
师:两位同学说得很好,对照方格图同学们能不能用竖式进行计算呢?试一试。(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全班反馈)
生1:只要小数点对齐,其它各个相同数位都对齐了。
生2:只要小数点对齐,其它就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一样了。
生3:我们核对结果,购物小票上的应收3.66元对了。
3、试一试。
师:同学们来计算下面的两道题: 7.9+1.7 15.2-12.5(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同学汇报,交流。生1:7.9+1.7=9.6
15.2-12.6=2.6 7.9 15.2 +1.7
-12.6 9.6 2.6 师:计算这两道题时还应注意什么?
生:计算小数加减法除了要小数点对齐外,还要注意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相减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减。
(三)实践与应用。
师: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和交流,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来实际应用。!摘帽子。老师身高 1.64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1米高处的物体吗?
生1:摸不到,因为教师的身高1.64米加凳子的高度0.64米,是2.28米,小于2.41米,所以老师摸不到。
生2:1.64+0.64=2.28 2.41-2.28=0.13 如果结果是0,老师就能摸到,但是结果是0.13,那老师就摸不到2.41米高处的物体了。
生3:老师,我认为摸得到。生4:摸不到。„„(学生分两派激烈的进行争论,多数同学认为摸不到,少数同学认为摸得到。)(学生独立思考后 讨论交流)
师:咱们听一听‘摸得到’的同学的意见。
生1:因为,老师的身高是1.64米,加上凳子的高度0.64米,是2.28米,如果去摸物体,是要伸手去摸得,再加上胳膊的长度,肯定大于0.12米,所以老师能摸到2.41米高处的物体。(学生哑然)
师:同学们,我的身高正好是1.64米,能否摸到2.41米处的物体,我给你们实际演示一下。
生2:老师,不行,你必须脱掉鞋子。(教师脱掉鞋子演示,用米尺进行现场测量。)
生3:摸得到。
师:同学们,你们表现太棒了,你们学会了小数的加减法,还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聪明!(伸出大拇指表扬),给自己一些掌声吧!
(四)学习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
生1:我学习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和整数加减计算一样,我觉得自己的表现不如刘青,刘青同学的发言很完整,我要向她学习。生2:我认识了购物小票,知道了购物小票上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后我会注 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尝试着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这节课中,我的发言不积极,害怕我的发言不正确。但是今后我会努力的。
板书设计:
案例分析
“购物小票”的“学案”设计,教师始终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探索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师通过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小票上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欲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比如:在研究购物小票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从购物小票中发现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将获取新知识与寻求策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编制”生活内容。特别是在“应用拓展”部分,学生将学习到的新知识与生活实际紧紧的联系起来,加 上老师的演示,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比如:在 “摘帽子”一题中,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意见出现了分歧,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这学生在有了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才不流于形式,这样的交流是有目的,有深度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又学会了与人合作。
第二篇:正负数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占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教学目标:
1、在师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生活中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1)“0”的意义。
(2)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
教具准备:温度计模型(可以手动调节“水银柱”的高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请你说出它的反义词来: 上—下
高—低
大—小
前—后
左—右 师:下面换一种方式,不说词,说一件事。
飞机起飞—飞机降落
飞船升空—飞船着陆(返回)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或相反意义的事件,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相反意义的量,如我班一个同学上课表现好,老师给他加了3分,一个同学午休课的时候在大吵大闹,被扣了3分,你认为这两个3分一样吗?
师:我们可不可以说这两个量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从生活实际中,感知负数
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 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
三、从实践活动中,认识负数 借助城市气温情境
1、读一读:让学生试当播音员,实际上是让学生了解负数在气温中的不同读法。零上的温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用什么表示?0℃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它表示没有温度吗?
2、认一认:认识温度计。
从而得出“0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建立负数的意义,感悟负数与0的关系。也为接下来的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3、比一比:
(1)比较-5℃和5℃一样吗?
(2)比较两个零下温度-5℃和-15℃哪个更冷?
4、做一做:请把下面的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13℃
5℃
0℃
-2℃
-20℃
5℃> 0℃ >-2℃ >-13℃ >-20℃> 0 >-2 >-13 >-20
首先让学生按顺序排,然后去掉“℃”,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5、说一说:你能说几个正数和负数吗?说得完吗?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通过分析“电梯中的正、负数”、“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方向中的正负数”等实际情景中的问题,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感悟正、负数的价值。
2、生活中你还见过负数吗?
“生活中除了气温,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正数和负数呢?”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
五、引导小结,深化认识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第三篇: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重难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应用负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生活中有的数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请大家用正负数记录以下数量:
(1)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4.43米,吐鲁番低于海平面155米。(2)李叔叔的服装店九月份亏损3000元,十月份盈利5000元。(3)小李向西走5m,小王向东走5m。我们用正负数来表示以上这些量,每一题中的两个量大家发现有什么特点没有?(意义相反的量)板书
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生活游戏中探究正1与负1的抵消问题
在剪刀石头布比赛中,胜负也是相反的量,可以指定怎样的规则来表示输赢? 1.出示表一
在一方男生、另一方女生的比赛中,成绩按照刚才的规则可以这样来记录。老师在实物投影中及时板书结果。2.你能从表中了解哪些比赛信息?
在三场比赛中男生的胜负情况是:-------------;三局的得分是:--------------同理分析女生的得分情况。
(有序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与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汇报。3.师:在三场比赛中,他们谁胜利了?生1:谁胜两局输一局。生2:谁得分是+1分,谁的是-1分
4.师引导学生讨论:男同学要想获得胜利,至少还需要再赛几场?为什么? 生回答,师注意几个问题(怎样抵消?+2和-1或-2和+1抵消后得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如果再打一场,男生胜了,他们两个班的得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果再打一局,男生胜了,应该计1 分,则和现在的-1分抵消了,那么得分就会变成0分;而女生就是负一局,应该计-1分,则和现在的得分1 抵消了,那么得分也会变成0 分;所以两个班的得分都变成了0分。教师:如果打四局下来,两个人的得分都是0分,说明了什么?(所以四局下来两个人打成平手。)(刚才已经分析过,如果男生再胜一局,他们的得分就会都变成0 分,从而打成平手;如果男生要赢女生,还要再胜一局,才能使男生的得分变成1分,而女生的得分变成-1分,这样男生的得分才能超过女生的,所以如果男生要赢女生,至少还要胜2局。)
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汇报。5.小结: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小结。
三、活动二:较大正负数的和:用正1和负1做计数单位来抵消
1.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看看超市里卖的味精,是否符合生产标准。出示图和表:一袋味精的净含量是100克,由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所测味精的质量分别比标准少2克、多2克、少5克、多3克、少4克,即分别是(100—2)克,(100+2)克,(100—5)克,(100+3)克,(100—4)克。(2)2.问题:第1味精与第2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第3袋与第4袋呢?[注意运用互相抵消的思想进行计算:第1袋味精与第2袋味精的总质量是100—2与100+2的和,—2与+2抵消了,则一共是200克,或者—2与+2抵消,则100+100=200(克);第3袋与第4袋的总质量是100—5与100+3的和,从—5中拿出—3与+3抵消后还有—2,则总质量是100+100—2=198(克)。] 3.5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总质量是494克。)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强调-6是以谁作标准-6?列出学生的算法,注意算式的记录。
四、活动三:求正负数的差 两种思路:数线段、算正负两段和。
太空人的活动:注意读题。
五、练习:书上的作业
六、思维训练:知识竞赛中抢答环节里 我们的评分规则是怎样的,回忆一下 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加—10分。抢答题的竞赛结果为: 六(1)班答对8题,得()分,答错2题,得()分,最后得分()分;
六(2)班最后得分70分,他们可能答对()题,答错()题。师:如果抢答题共10题,你认为哪几种答案是符合的? 板书:90-20 70 0 80-10
七、总结:本课学到了什么?
其实,正负数除了能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以外,就有抵消的思想。让我们用发现的眼光,将我们的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吧!
第四篇:《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教学设计
——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
花桥小学
廖世佳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材P89~90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已有生活学习经验来认识正、负数,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结合不同生活情境,从正负数意义入手,丰富对正负数和0的认识。
4、能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5、了解负数的发展史,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理解0在各个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用正负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结合情境,认识正负数
(一)行走情况
1、初步尝试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师:快要到国庆节了。大家有国庆的游玩计划吗?淘气和笑笑也正讨论着假期的出行计划。(课件)两人聊完以后,从0点分别朝东西两个方向离开了。请仔细观察两人的行走情况。课件动态呈现两人行走的情况。让学生介绍两人行走的情况。
抓:都是从0点出发,行走的方向和距离。
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两人行走的情况吗?
生在纸上完成。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之后投影展示。投影1:用箭头图示来表示。
先请学生自己介绍。抓:怎么区分不同方向的。(箭头方向)师:这种方法很形象地区分了东、西方向。投影2:笑笑 +5米,淘气 ﹣6米
先请学生自己介绍。抓:怎么区分不同方向的。(数字前面的符号)
2、感受使用“+”、“﹣”的简洁,介绍读法
师:这种表示方法很简洁,是我们数学中通常采用的表示方法。介绍读法
师:把5前面的符号是正号,读作:正五。
把6前面的符号是负号,读作:负六。生读一读。
师:在读的时候,你觉得想提醒大家什么? 生应该会提醒:不要读成了“加”或“减”。
3、关于正方向的规定
投影3:笑笑 ﹣5米,淘气 +6米
把这种表示方法和前一种放在一起对比。
师:再来看一看这种表示方法,和刚才的又什么区别? 抓:一个是“向东”为正,一个是“向西”为正。
师:看来在表示的时候,我们既可以把“东”定为正方向,也可以把“西”定为正方向。
小结:像+
5、﹣6这样的数除了可以表示前面学习过的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朝东、西方向行走的情况。
(二)上下车问题
1、表示上下车人数
师:国庆在市内游玩时,乘坐公交车是不错的选择。课件出示公交车上下车图片。
师:可以怎么表示上、下车的人数呢? 生在纸上表示。
汇报:上车9人,记作:+9人。
下车8人,记作:﹣8人。如果出现:上车9人,记作:﹣9人。
下车8人,记作:+8人。请学生说出两种方法的区别。并告诉:按照生活的习惯,通常规定上车人数为正。
2、看数说表示的意义
师:当你看到+10,﹣20这样的数时,你知道上下车的情况吗? 生看数说上、下车情况。3、0的意义
师:如果到站时,既没有人上车,也没有人下车,该怎么表示? 0人。
师小结:我们用像+9,﹣8这样的数可以表示上下车的情况,0人可以表示?
(三)记账单
1、看懂记账单的项目
师:这是去年国庆期间笑笑家收支情况的记账单。生说一说有哪些项目。
重点理解:支出、收入怎么表示,结余是什么意思。
2、生介绍每天的账目情况
二、发现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师:刚才我们用像+5,﹣6这样的数来描述了很多生活现象。想一想在每个情境,每一组数所表示的意义。从意义中,你有什么发现?(课件)生:意义是反义词。
师:说明像这样一对一对的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三、分类,明确概念
1、明确正负数概念
师:给这些数进行分类。生说明分类理由。
师板书:像 +5,+9,500,+8844.43,„都是正数。
像﹣6,﹣8,﹣200,﹣155,„都是负数。
正数前面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数前面的负号必须写。
2、得出0和正负数的关系
师:0该分到哪一类?为什么?
得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让生说一说以前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正负数,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四、练习设计
1.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吗? 2.原来李叔叔在5楼,他从5楼往上2层楼记作+2层,那他从5楼下去1层,记作()层,这里把()看做了0层;现在李叔叔在2楼,如果把2楼看做0层,他往上2层,记作()层。同样是4楼,为什么一会儿被记作-l层,一会儿被记作+2层? 3.比赛用的羽毛球规定了标准质量,4只羽毛球称重并和标准质量比较后,记录为:1号,-0.35克;2号,0克;3号,+0.7克;4号,-0.2克。(1)2号羽毛球真的就重0克吗?(2)几号羽毛球最重?几号羽毛球最轻?
五、回顾正负数历史,总结全课
第五篇: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
负
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了解负数产生,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2.经历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游戏性学习中体验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的快乐与喜悦。教学重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说反义词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截然相反”的游戏,请听游戏规则:老师说一个词或一句话,你们要快速说出与它意义相反的词或话。想挑战吗?(如:上车、前进、赚钱、今天的气温是零下8摄氏度等)
二、创设情境
引出新知
1.记录意义相反的量,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
(1)刚才我们说了很多组意义相反的量也就是反义词,在数学中是不是也有意义相反的量?如:我班同学上课表现好,老师给加3分;若有同学在课堂上大吵大闹老师就给他扣3分,这两个3分的意义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2)老师这里有几条信息,你能边听边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记录下来吗?(出示记录表
没人一份)记录时要准确、简洁。
(3)依次出示信息:
a、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4.43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
b、知识竞赛中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c、助民超市三月份赚了16900元,四月份亏了127元。
2、反馈学生记录情况,集体讨论。(展示学生作品)
生1:用文字表示。生2:用箭头表示。生3:用符号表示。……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式记录了所得信息,可是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示,结果会怎样?怎么办?
生:要统一用符号。
师:是的,我们来探索先辈们给我们研究出来的符号。
3、明确概念,了解正、负数及其读写法。
师:你知道这样的数是什么数吗?(正数、负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呢?(生汇报师板书)+8844.43、+10、+16900、-155、-10、-127 师:谁能说说这些数代表的刚才的哪个信息? 生:个别汇报。
师:你们会读他们吗?听听老师是怎么介绍的:这里的加号和减号的意义不同与我们之前学的加减号了,这里的加号叫正号、减号叫负号,读的时候“+”读正、“-”读负。
生:认真倾听,理解记忆。
4、明确研究对象,引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样的数。(板书:正负数)师:出示数字卡片,生抢答并粘贴在相对位置。(-100、+6.8、-1.8、36、)
师:为了简便 +36可改写成36,如果去掉正号这些数字你们熟悉吗?(是我们学过的数)那负数前面的负号可以去掉吗?
生:讨论并交流 得出结论:负号不能去掉。
5、出示资料:了解负数的历史 谈谈感受。
6、认识正负数和0的关系。
(1)找妈妈
出示
24、-
8、0、-20、4.6 让学生找找他们的妈妈。出现了0找不到妈妈了,那么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0和正负数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分组讨论得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
一结论。所有的正数都比0大、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说明:正数>0>负数。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1、引导学生举例,回忆生活中的正负数。
2、讨论:课本90页练一练第一题。
3、课本第二题: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正负数,了解的正负数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去留心、去观察、去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以便我们更好的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好吗?
板书:
正负数
正数
0
负数 +8844.43
既不是正数
-155 +10
也不是负数
-10 +16900
-127
学
设 计
方
利
榆林市逸夫小学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