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册 桥那边教案 湘教版
桥那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5个,会写其中的8 个。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难点: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作记号。2.借助拼音,读准课文。3.指名试读课文。
4.老师范读课文,再听录音朗读课文。
二、识字写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2.指名学生读字。3.老师范读易读错的字。4.鼓励学生探究识记生字。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课文的生字,希望同学们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四、作业。
辨字组词
麦()母()径()表()每()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5个,会写其中的8 个。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难点: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出示第一幅挂图。思考:(1)小桥有什么特点?(2)小桥真的会唱歌吗?
2.学习第2.3自然段。(1)学生齐读课文。(2)思考:
大麦和小芹对奶奶的话有什么看法?(他们不相信奶奶说的话,想亲自去看看)3.指导分角色朗读第4-9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4.齐读第10自然段,思考:小木桥两边的人现在怎么样?
三、自由读全文,试着把课文的内容讲出来。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木桥 一()房子 一()鱼 一()树叶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影子桥》教案
二年级下册《影子桥》教案
二年级下册《影子桥》教学实录
一、看图导入: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一座石拱桥。•还画了桥的影子。•图上其实画了两座桥。水上一座,水下一座。
师:有一个小朋友给水下这座桥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叫影子桥。(板书题:影子桥)
二、听读文,想象画面。
师:接下来,我们要看一场“电影”,不过,这电影不是用眼睛来看,而是用“心”看。闭上眼睛,看谁看到的“电影”最精彩。(教师配乐范读文,学生一边闭目静听,一边想象。)
师:睁开眼睛吧,刚才看到电影了吗?
生:看到了。
师: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石拱桥。•我看到了四个石狮子。•我好象看到了小鱼在游来游去。•我还看到了有一个小朋友坐在石头上看鱼呢。……
师:多有趣的影子桥啊!你们也想来读一读吗?
[点评: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入文情境,给了学生再造想象的空间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以下方括号中文字均为点评——编者)
三、自读文,交流感受。
师: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自由读文)
师: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说一说为什么。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品味语言,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生:•我最喜欢这一句:“只要有人来钓鱼,我不是向水里抛石子,就是大声吆喝。”我觉得这个小朋友很喜欢鱼。•我也喜欢这一句,但我有不同的意见,这个小朋友是喜欢影子桥,所以不喜欢有人来钓鱼,于是他就扔石子,还大声吆喝。•我喜欢这一句:“听爷爷说,这桥很老了,是爷爷的爷爷那时侯修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趣。
师:老师听你读,感觉这桥还不太古老,最多也不过是爷爷修的。再读一次。(生再读)
[教师机智的点拨引导,使朗读指导不着痕迹。]
生:我还喜欢这一句:“站在桥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底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石子,还有好多好多的小鱼游来游去。”我觉得这句话好美好美的。
师:确实挺美的。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美美的读一读吧!注意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的画面。
生:•我还喜欢“风儿吹来,水面好像奶奶的脸,起了好多好多皱纹”这一句,一定是这个小朋友很思念自己的奶奶,所以看到水面的波纹就想起了奶奶。•我很喜欢“我明白了,石拱桥为什么待在这儿,他是在照自己的影子哟!”他想象的好有意思的。
师:是啊,石拱桥为什么老待在这里呢?书上的小朋友说“他是在照自己的影子”,大家想一想,石拱桥还可能是在干什么呢?
生:•他是为了让大家能顺利过河呀!•他是在等一个人吧!•我明白了,石拱桥为什么待在这儿,他是在和小鱼做游戏,舍不得离开哟!•我喜欢“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多快乐。他们一忽儿蹿上桥面,一忽儿又跳进水里。它们是在藏猫猫吧?”这句话让我觉得好像看到好多小鱼在做游戏。
师:“蹿”上桥面的“蹿”换一个词可以怎么说?
生:“跳”上桥面。
师:“蹿”和“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比较以下这两个句子:“我在山间小路上散步,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一只小兔子从草丛中蹿出来。”
“我在山间小路上散步,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一只小兔子从草丛中跳出来。”(学生自由读这两个句子,有的还一边读一边比划着。)
生:•“蹿”给人感觉动作快一些,是一下子就出来了。•“蹿出来”好像是突然出来的,“跳出来”就没有这样的感觉。
师:那我们就再来读一读,注意“蹿”字读出快和突然的感觉。(生读,但声音太大)
师:嘘!别把鱼儿吓跑了。再读一遍。(学生这一次读,入情入境。很有感情。)
[“学习一个词,就是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教师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咀嚼品味词语,体会用词的精妙。]
(出示: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多快乐。他们一忽儿蹿上桥面,一忽儿又跳进水里。它们是在 吧?)
师:大家想一想,鱼儿们还可能在干什么呢?
生:•它们是在玩跳高的游戏吧?•它们是想象鸟儿一样飞上天空吧!•它们是想看看陆地上的景色吧!•它们是想和岸上的小朋友打招呼吧!……
[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维训练点,“石拱桥为什么老待在这儿?”“鱼儿们还可能是在干什么呢?”两个简单的问题,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生:老师,你打错了一个标点,“真快乐”的后面,书上用的是句号,你的上写的却是感叹号。
师:哦,真的是错了!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这里我们究竟用感叹号好还是用句号好呢?我们来读一读,比较比较好吗?
学生比较读:•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真快乐。•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真快乐!
师:你们觉得哪个标点更合适呢?
生:我认为打感叹号更合适,更能表现出小鱼的快乐。
师:认为感叹号更合适的同学,拿出笔,把书上的句号改成感叹号吧!
[老师无意间出现的一个错误,倒成就了这一堂的又一个亮点。教师抓住了教学过程中生发出来的教育契机,使之成为了很好的教学资源。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不唯师,不唯书的品质。]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文题目不叫“石拱桥”,而要叫“影子桥”呢?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生:我觉得是因为“影子桥”比“石拱桥”更有趣些,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就会喜欢上这篇文。
师:说得真好!看样子,取一个好的题目对一篇来说很重要。还有其他理由吗?
生(刚才提问的孩子):哦,我知道了!这篇主要写的是水中的影子桥,不是石拱桥,书中的小朋友最喜欢的也是影子桥,题目当然是“影子桥”。
[学生的提问很有价值,教师把这个问题的解答权还给学生,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体味,在与同伴的思维碰撞中得出了自己的理解。]
四、拓展说话
师:白天的影子桥多美啊!可是书中的小朋友不知道,夜晚的影子桥更美了。同学们闭上眼睛,让心飞到那儿去看一看吧。(同时播放音乐)
师在音乐声中轻声描述:夜晚,周围多么安静啊!青蛙在呱呱呱叫,小虫子在草丛里低声唱歌。月亮也慢慢的升上了天空。看到了吗?(学生有的说看到了,有的说没看到。)
师:看到了的同学给大家描述描述。
生:•我看到晚上安静极了,几只小青蛙在荷叶上呱呱的说话,小虫子在草丛里唱着歌。
•我看到月亮出来了,月亮的影子就在影子桥旁边晃动。•我还看到了小鱼都睡觉了。
•我看到萤火虫打着灯笼在影子桥周围飞来飞去。……
[在这一环节,教师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想象与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学生体验到了创造的欢乐,美好的情感、美好的画面将深深地印在他们心中。]
五、美读全文。
师:多么迷人的影子桥啊!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来自由地朗读一遍。
[在教学接近尾声时,再一次让学生在音乐所创设的意境中朗读文,升华了情感,积淀了语感。]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下册 桥 教案
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4、领悟课文的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导言:曾经有一个村庄,村庄里有一座窄窄的木桥,桥虽窄,却是村民们通往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黎明,这座桥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这究竟是场怎样的灾难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特别注意“肆、奠”的写法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句子读通顺,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4、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小组汇报
(1-6突遇山洪、7-13疏导撤离、14-23桥塌殉职、24-27祭奠英灵)
三、感受洪水,引生入境
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洪水呢?请你在课文中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出示并齐读:6个句子
这是一场(凶猛可怕)的洪水。
(1)选择一句你认为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说说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点评,指导读。你能不能读出当时情景的危急。像泼。像倒: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大,下得猛。
跳舞:你觉得是人在跳舞吗?是死神在跳舞,这是死亡之舞!
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声?凶狠恶毒的笑容。是什么在逼近?是死亡!放肆:毫不顾忌、任意作为
咆哮:形容洪水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都很简短,都运用了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洪水的凶猛和紧张的气氛
小结: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刚才六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洪水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的(加重)。
(3)播放洪水短片:下面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害。(板书:洪水)原本宁静的小山村受到了洪水的侵袭,此时此刻面对这么大的雨,这么猛的洪水,在场的每个人都有逃生的欲望,那么我们来看看村民们是如何逃生的?
出示齐读:村庄惊慌了…….&人们跌跌撞撞地…….师:从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知道?惊慌失措
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时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小村庄正面临着什么样的灾难?
二、聚焦老汉,体会老汉的党员大山形象。
(1)同学们,现在的情景是洪水势不可当!村民们惊慌失措!在这危难时刻有一个人出现了,他是谁?(板书:老汉)让我们走进老汉,自由读读这两段话,在势不可挡的洪水面前,在惊慌失措的村民面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学生自由读读这两段话,反馈交流
①在这些惊恐不安的村民的眼里,老汉像什么?——一座山(板书:像一座山)为什么把老汉比作山?
②哪个动作,让你感觉到此刻的老汉像一座山?站!(“盯”,看看有没有比它更能表现一座山的动作)
③老汉怎样的站着?如果让你们在“站着”前面加一个词,你会加什么词?
是啊,老汉像一座大山稳稳地、镇定地站在木桥前,挡住了肆虐的洪水,挡住了乱哄哄的村民。
④谁能站起来,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读这两段话。全班站起来齐读
⑤是呀,当洪水没过老汉的双腿,他可以走,但他——像一座山
当洪水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时,他可以走,但他——像一座山像
当洪水爬过老汉的胸膛,他可以走,但他——像一座山。
(比喻成“一座山”,表现了老汉的临危不乱,这座“山”更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2)老汉像一座山盯着这群惊恐不安的村民,这是一群怎样的村民啊,让我们再来回顾,齐读。
课件出示:(板书:人们-惊慌失措)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①面对如此惊慌失措的村民,老汉默不作声,可是他心里也没有说话吗?你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吗?
此时此刻,老汉虽然默不作声,但心中却为村民的安危而焦急如焚啊。
(3)在这危难时刻,老汉下了一道命令,什么命令?
出示: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①好一句“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前面?老汉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心系群众)
②哪一个标点引起了你们的注意?(感叹号!连续出现三次!)
③怎样才能读出老汉指挥有序的气魄来呢?自由练读
师:在洪水来临时,老汉第一个赶到了那座木桥——全村人逃命的唯一通道旁,他想:我不能丢下我的村民不管。他站在桥边,沙哑地喊话——
师:咆哮的洪水滚滚而来,面对跌跌撞撞的村民,老汉冷静地想:我得控制局面,指挥他们逃生,于是,他沙哑地喊话——
师:是啊,咆哮的洪水不断地淹没老汉的喊话,但是老汉还是扯着嗓子,沙哑地喊话—— 师: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让我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
③小结:在洪水面前,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他就像一座山巍然屹立。
二、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
1.同学们,老汉的大山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小伙子)请你们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
出示:“老汉突然冲上前,揪吼,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老汉在干吗?(老汉把儿子从队伍中揪出来。)
难道老汉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不是)哪里可看出!
当水爬上老汉的胸膛,他却(出示: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在无情的洪水面前,老汉作为一位党支部书记,在群众与党员面前,他选择了(群众); 老汉作为一位父亲,在自己与小伙子之间,他把生的希望(儿子); 老支书真是(舍己为人、不徇私情)啊!
四、学习结尾,解决难点
①出示:最后一段,这篇文章的结构很新颖,为什么最后才交待两人的关系呢?设置悬念,震撼人心 ②师: 在灾难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桥引渡人们走过了危险,走向安全。后来,这座木桥已经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却在人们的心中架了起来,那就是——老支书!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支书,在人民群众生死攸关的危难关头心系群众、临危不乱、舍己为人、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课文题目《桥》(板书:架起了一座生命的桥)③想象说话:祭奠时,老太太会在坟前说什么呢?
那些搀扶着老太太前来祭奠的乡亲们会怎么哭诉呢?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猴桥教案 湘教版
口语交际 猴桥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图画,理解画面内容。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观察画面,合理想象。
2.运用准确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
同学们,你们能说说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看一幅猴子串起来的图画。
一、看图说话,理解图意。
1.仔细看图,说说图画内容。
2.小组讨论:为什么要架一座猴桥?
3.设计对话:在架桥之前,猴子们会想些什么办法?他们会说什么?
二、延伸故事情节,在交际中训练语言。
1.在架桥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
2.走在桥上,猴爷爷会说些什么?小猴及架桥的猴子们又会说些什么?
3.过桥后他们还会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呢?
三、伙伴合作,看图编故事。
1.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编一个故事,选择喜欢的角色,设计对话。
2.与伙伴一起讲故事给大家听,并表演给大家看。
3.评选最佳故事大王。
四、拓展交际。
回家后,把猴桥的故事讲给亲友听。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执教者 蒋乐平、1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
1、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二、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三、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四、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二、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三、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五、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先来学习《草》。
二、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三、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文,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三、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四、练习
1、按要求分类。
未 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五、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三课时
一、回顾
背诵古诗〈草〉。
二、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五、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六、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七、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八、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3、笋 芽 儿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或图片;投影仪。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笋)见过吗?(出示笋的图片)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2、出示画面。(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她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同时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二、自学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
1、正音: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2、展示方法:
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
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
3、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4、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感悟
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
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
(1)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的?(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
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2)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声音粗重,带有鼓励)
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
(3)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
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4)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前四自然段。
五、写字
1、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五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2、分组竞赛读文。
二、朗读
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
3、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
三、想象
1、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2、再读感悟: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
2、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五、写字
1、学习写“冈、世界、轰”四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冈”字的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轰”字左边的“又”字捺要变成点。
2、学生练习书写,组内互相评价。根据同学的建议,把自己写不好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小小书法家”。
六、作业 读一篇童话故事,把故事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4、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充分感悟黄莺和微风的话,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读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实物导入。教师手拿一束玫瑰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这份礼物吗?(指导“瑰”的读法,并书写“玫瑰”)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二、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读法。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三、讨论
1、找出描写鹿弟弟的话,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小组合作读文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
(1)读课文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种花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小鹿栽花时会想些什么?
(2)当小鹿跌伤了脚,没能看到玫瑰花开,又会想些什么?(3)此时鹿弟弟又会怎么想?体会他“惋惜”的心情。
五、朗读
1、自由读: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
2、交流读:向学习伙伴请教——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3、竞赛读: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大家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六、练习
结合课文情境进行写话训练:
1、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2、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3、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七、写字
学习“弟、哥、骨、微、渐”四个字。
1、学生观察:写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时横折,下面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的“车”下面变横为提,笔顺是先竖后提。
3、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以“摘果子”的方式复习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
1、指名读黄莺和微风的话:练习读—分角色读—挑战读。
2、引导想象:小鹿的朋友大象拍下了花开的情景,想象一下他会对小鹿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看到了玫瑰花开,他们又会对小鹿说些什么?
3、教师小结: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里,别人感到快乐,小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三、表演
1、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在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研究角色的表情和语言。教师巡视,相机进行指导。
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全班比赛,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合作奖” “最佳风采奖”和“最佳创意奖”。
四、练习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请你替他写几句台词。
五、写字
学习“抽、拐、浇、终、静、躺、谢”7个字。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学生观察后联系已有知识,教师进行迁移式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等。
3、学生书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题目中共列出了八种事物的图案,虽然排列上没有什么规律,但都是在形状上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特点,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积累语言,进一步体验发现的乐趣。过程:
1、观察图画,引导发现。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2、根据提示,创生想象。请你把伙伴泡泡里的话补充完整(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还能换一种说法吗?(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你还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其他的事物吗?组内互相交流观察所得。
3、联系经验,拓展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如眉毛像弯弯的月牙儿,河水像一面镜子等)
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读读认认”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通过组词等练习分辨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读读背背”是积累中华传统文化的春联。这四副春联用词凝练、生动,想象奇特优美,句式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品读吟诵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我会说”是通过练习描写景物特点的形容词与描写景物名词的搭配,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读读认认
1、读:读读下面的字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2、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读读背背
1、读读。学生自己读对联,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教师示范对联的读法,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注意读的节奏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上联一般要吟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诵得高而平。如,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学生模仿读、对读、齐读、想象读。
2、背诵。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背诵对联。
3、展示。学生互相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我会说
1、说说。读读横线后面的词语,说说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2、评评。在组内说自己填的内容,其他同学评评。教师要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一些这样的短语,读读写写。
3、练练。害羞的()()的眼睛()的笋芽儿()的嗓音()的世界 嫩绿的()
口语交际
本次交际活动的话题是《春天里的发现》。虽然话题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相似,但本次交际的角度和表达的程度要求有很大不同。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激发学生初次写话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提高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成果作为展示的内容。具体形式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或整理以前有关春天的资料(文字、图片等)。
2、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过程:
1、播放歌曲《小鸟小鸟》,听后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
2、在春天里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要求:(1)可以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入手。
(2)发现要“新”,尽量与众不同。
3、全班交流汇报“新发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条理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的新发现,或者专注于某一种事物,把它说具体。如对小草的发现可以从开始探出头来说到长出嫩绿的小尖叶,从“草色遥看近却无”说到绿草如茵的景象。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的联想结合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评选“最具慧眼”奖。
5、把自己的新发现整理一下写出来,教师适当提醒学生先想想写话的顺序再动笔。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分享写话的快乐。
展示台
本次活动主要展示和交流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教师要根据教材中学习伙伴的提示,拓展交流和展示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结合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2、小组内交流,大家互相分享学习的收获。
3、班级交流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才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