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上册科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 《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遗传与变异》、《假设与实验》,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
1、探究对象主要是认识系统与平衡
2、过程与方法着重与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
3、探究水平是以自主探究为主。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科学知识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单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水滴里的生命》、《做酸奶》、《馒头发霉了》、《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的,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与地震》、《地表的变迁》。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是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我们周围的变化》《铁钉生锈了》、《变色花》、《洗衣服的学问》、《单元总结》。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现象就行了,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讲解的太深奥。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中包括以下内容,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基础;
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假设》、《实验》
三、基本情况分析
1、本学期我任教六年级两个班科学,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性较高,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3、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往往活动的实效性较差,学生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良好的探究习惯需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培养。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11、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学会制定研究计划,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和小专题研究。开展资料搜集活动。
五、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科学游戏、辩论会、报告会、交流会、科学幻想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单元序号单元课题课序课题课时周次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水滴里的生命 1做酸奶 2馒头发霉了
3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4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表面 3地球的内部 4火山与地震 5地表的变迁 6单元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 1蜡烛的变化 2铁钉生锈了 3变色花
4洗衣服的学问 5单元总结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1登月之旅 2太阳系大家庭 3看星座 4探索宇宙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1 6单元总结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 1假设 2实验 3单元总结 4复习5考核
第二篇:河北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计划
河北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计划
计划 2009-11-08 11:32:32 阅读228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六年级上册科学计划
2009----2010学第一学期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动植物、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
“无处不在的能量”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太阳家族”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单元课时安排
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六课时
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九课时
三单元宝贵的能源九课时
四单元太阳家族九课时五单元海洋资源九课时 六单元总结阶段六课时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科学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室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
4、植物是通过()吸收水分,并由()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蒸发到空气中。
5、()、()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灯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8、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9、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10、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1、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12、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普通的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
13、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14、光的传导器装置是由接收器、光导纤维、散射器等三部分组成。
16、我国古典《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外太空。
17、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
18、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
19、一件乐器仅仅能发出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能使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发生变化,这样才能演奏音乐。20、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或音量)、音高和音色。()叫响度,()叫音高,()叫音色。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21、怎样改变声音的高低?
22、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动发声的。用手指弹拨琴弦,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琴弦下盒内的空气产生振动,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盒本身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鸣。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23、什么叫音乐疗法?
24、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测量声音的响度(音量)。0分贝是人能听见的左微弱的声音。落叶声10分贝,耳语声30分贝,图书馆中40分贝,正常谈话65分贝,吸尘器工作80分贝,摩托车发动95分贝,耳机的最大音量100分贝,民用喷气式飞机起飞120分贝,军用喷气式飞机起飞140分贝。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
25、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和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26、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在水中时每秒1400米,在钢铁中是每秒5000米。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27、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源产生的声音,通过物质传到人的耳朵里,耳朵通过听觉系统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听到声音了。)
28、什么叫噪声?(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29、噪声有什么危害?(噪声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比较强的噪声,使人难受,时间久了,会引起耳聋。极强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假如一个人突然置身于极强的噪声中,听觉器官就会发生急性外伤,并且整个肌体会受到严重损害,双耳变聋,语言混乱,神志不清,甚至会造成脑震荡、休克或死亡。)30、如何控制噪声?(一、在声援处控制:如禁止鸣笛,给汽车、摩托车安装消声器,二、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如在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音屏”、或安装隔音板,三、在接收处控制:如人佩戴耳塞或者耳机状消声器。)
31、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脊髓在人体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与脑相连。从脑和脊髓发出许多条神经,遍布全身各处。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32、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
33、认得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水泵“,使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34、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35、青春期的第一个生理变化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第二个生理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
36、青春期的心理有哪些变化?()
37、青春期应补充哪些营养?(1、蛋白质,2、糖类和脂肪,3、维生素,4、矿物质和微量元素,5、水。)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基础身体的细胞主要由蛋白质组成。维生素不仅可以预防某些疾病,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38、什么叫做亚健康状态?()
39、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40、我们进行探究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六年级计划科学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崆峒区兴合庄小学易金玲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己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够深刻,运用能力差。
2.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
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2.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
3.充分反映我国小学自然改革的成果,并积极融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精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上说法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
全册教材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
三.教学目标
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索活动的设计;.追求效率,能够体现整体效益的结构;
3.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此,本学期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
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考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身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索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指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赛促学
崆峒区兴合庄小学易金玲
2014年8月26日
第五篇:六年级科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4年9月刘晖
一、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五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丰富多采的生命世界: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个单元,选取了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作为开始。在学生经历了探究有关动植物形态、习性、生殖等方面特征的过程后,本单元将引领学生综合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能力,通过观察、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展览、实验、绘制关系图等设计活动,以及记录、交流、制作等活动对生命世界的构成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声、光、电、磁等现象以及学习了常见的力、力与运动、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
认识生活中的能量,并为后面进一步研究能源奠定基础。该单元以能量为核心,整合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地球宇宙世界中的相关内容,从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能量,认识多种形式的能量探究能量的转化和控制。
第三单元宝贵的能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能量的各种形式、探究了能量的转化和控制之后,为继续研究能量的来源设计的。该单元以能源为线索,通过分析能量的来源体现了“结构与系统”这一组统一概念。
第四单元太阳家族: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世界的能量转换以后,继续研究地球宇宙世界的“结构与系统”通过对太阳系的解秘,来了解太阳系的结构。
第五单元海洋资源:在充分关注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及其与能量和能源的关系基础上,“海洋资源”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再次从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查阅资料、讨论和举办展示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各种类型的海洋资源,探究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六、教学进度
第二至三周(6课时)第1、2、3课
第四至五周(6课时)第4、5、6课
第六至八周(6课时)第7课、专题研究:植物栽培、繁殖新技术第九至十周(6课时)第8、9、10课
第十一至十二周(6课时)第11、12、13课
第十三至十四周(6课时)专题研究:能量转换装置;第14、15课第十五至十六周(6课时)第16、17课;专题研究:能源问题研究第十七至十八周(6课时)第18、19、20课
第十九至二十周(6课时)专题研究:开发太阳系的计划;第21、22课;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