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学案导学”搭起英语教学的支架
以“学案导学”搭起英语教学的支架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自从我们学校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来,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市教研室领导亲自到我校调研英语“学案导学”落实情况,并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研讨激励教师成长。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初一英语组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操作规程,“学案导学”已成为搭起我们英语教学的有力支架。
下面我结合初一英语下册Unit9 I want to be an actor.(Section B 1-2c)学案案例重点谈谈我们的英语听说课“学案导学”新授课课堂教学规程(课前热身—预习反馈—导入呈现—听力训练—对话操练—能力提升—小结规律—达标检测—评价反思)的具体操作。
一、巧妙设计热身,激发学生情趣。
课前热身能调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还能复习旧知,起到巩固的作用,但不要花费时间过长。常用的形式有:play a game, listen to or sing an English song, ask and answer, have a free talk, discuss a hot topic, do activities等。
二、检查预习情况,做好信息反馈。
教师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把学案上的前三项即:学习目标、核心句型预览和课前准备作为预习作业,指导学生把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做好标记。教师对布置的预习作业进行全批全改,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研讨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让学生用红笔修改填补。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长进行汇总,反馈给教师,教师结合批改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增补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同时教师让学生把预习的成果板书在黑板上,为下一步的新课导入做好铺垫。Unit9 Section B 1-2c预习作业是学案上的前三项。检查预习时操作程序是:小组合作交流,用红笔修改增补信息。学生在合作交流课前准备中的2(结合课本1中的内容,谈谈你认为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是什么?时,讨论的热火朝天,每组学生积极发挥各自潜能,说出尽可能多的信息,为下一步的展示环节做好了很好的知识储备。合作课前准备中的1(完成句子)后,让一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以便于围绕这些短语开展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三、做好导入呈现,激发学习动机。
在导入呈现环节,努力遵循三原则:就是三个“求”——求趣、求效、求得。此环节就应把新词汇、新句式、新语法等呈现给学生,在以下步骤反复循环。Unit9 Section B 1-2c导入呈现是这样设计的:
What job does the person have? Where does the person work? Then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se: Dangerous means not safe.Person may be hurt or killed in a dangerous job.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预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大部分学生能用提供的信息进行熟练地回答此环节的导入呈现是为下一步的听力训练做好准备工作。
四、讲授听力技巧,提高听力水平。
教师根据学案上的听力环节的多元设计,做到真正地落实到位,不是只走过场,而是认真完成每项任务,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听力的目的。学案上设计听力任务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由听整体到听细节,步步为营。新目标英语课本Section A1a-2c和Section B 1-2两部分是听说课型,它们的核心句型通常呈现在听力环节中,因此此环节训练应该是重点和难点,也通常是板书设计和语法的焦点。
Unit9 Section B 1-2c听力步骤和具体操作是: 1.听2遍,完成课本上的2a任务,然后核对答案。
2.再听2遍,完成课本上的2b任务,然后让5个学生分别读出答案。
3.再听2遍,完成学案上设置的填句子。(要填的5个句子是本课的核心句型)
4.大声读记这5个句子,与此同时让5个学生分别在黑板上默写板书这5个句子。此环节是为下一步的对话操练做好铺垫。
五、加强对话操练,提高交际能力。
以听力的形式结束了语言输入后,便转入让学生进行口头对话操练环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操作程序,围绕其内容,采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计,整个步骤体现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具体操作程序一般是:先让学生熟练对话中呈现出的词、短语,然后连成句子,反复强化,再次由一句话扩展成两句、三句„„,然后串成完整的对话,即词——句——段。学生只有对单词、短语、句子做到张口就来,方可达到对话操练的口若悬河。对话操练形式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组组对话、个别与小组对话、个别与整体对话、接龙式对话等。Unit9 Section B 1-2c对话操练设计是:让学生采用转换职业并抢答的方式对黑板上学生板书的核心句型再次熟练巩固后,以核心句型为轴心,扩展成对话,即听力中的conversation1。学生同桌互练,小组与小组互练后,让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学生表现的非常出色,把课本对话进行了改编,增添了更多实际生活中的句子,内容丰富,真正做到交际生活化。此环节操练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阶段的能力提升环节进展的质量。
六、注重能力提升,促进合作学习。
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段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听说课在能力提升方面的设计形式可多样性,如:interview, report, questionnaire, rewrite dialogues, listen and draw,have a competition等,不同的话题采用不同的形式,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此环节的目的是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得到充分的体现,灵活地进行拓展创新有助于学生得到发散性思维训练。此环节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取长补短,完善知识,提高能力。
Unit9 Section B 1-2c通过2c模块为载体进行再创造。操作时,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并进行采访不同同学: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y?。让小组竞赛,在相同的时间内看哪组问的人最多,最合理,回答的最完整。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得到体现,小组合作效率立即提高。
七、教师精讲点拨,构建知识网络。针对听说课中难度大的倾向性问题,抓住要害,讲清思路,并以问题为案例,结合板书设计,由个别问题上升为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八、及时检测评估,进行学后反思。利用学案上提供的达标检测题,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达标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答案信息。练习结束后,学生可讨论互对答案,也可教师出示答案,也可让学生上黑板板书答案,但讲评一定要有针对性,展示解题思维过程。
Unit9 Section B 1-2c达标检测题是针对本课核心设计的,题目见学案。检测方法是先独立完成,然后让5个层次不同的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校对答案。
英语学案设有“评价与反思”栏目,学生每学完一课后都会对学习中的知识获得、方法获得和疑难困惑等进行及时反思,不断发现自己的成功、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逐渐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每节新授课结束后我都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写学习收获。如:
我学会的词汇: 我学会的核心句型: 我掌握的语法知识:
我学会了编对话或写作: 我仍感到有疑惑的是:
我学会了做题的技巧: 我还学会了: 我下节课应该:
根据我们日常教学经验,要运用好这种教学模式,必须把握两个关键:一是教师在备课写好教
案的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从学习目标、前提测评、学习指导、达标检测、推荐作业几方面编写好学案;二是围绕导与学、教与练, 从依标自学、质疑释疑、网络要点、检测矫正几步运用好学案.总之,通过运用学案导学我们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案导学”真正成为搭起我校英语教学的有力支架。
第二篇:以学案导学
以学案导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认一认,分一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认一认,再把这些人民币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
2、买一块1角的橡皮,可以怎样付钱? 买一块1元的手帕,可以怎样付钱?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说一说。由此可知,1元=()角;1角=()分。
在提示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打开,会进行有效的合作。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给予及时地总结,即不管是10个1角,还是5个2角,还是2个5角,都是凑成了10角,由此可以得到1元=10角;不管是10个1分,还是5个2分,还是2个5分,都凑成了10分,由此可以得到1角=10分。
三、进行有效地练习,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练习的设计要结合目标,既要涉及到基础知识,又要适当的拓展,为此我设计了三个练习,从课堂效果看,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适当的进行了拓展。
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真正探究知识,是我在备课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导学案的设计上也下了一番功夫,但从今天的课堂来看,新知探究环节中老师引导的比较多,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探究,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究。
看导学案探究问题2:买一块1角的橡皮,可以怎样付钱?买一块1元的手帕,可以怎样付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小黑板上的提示:一个1角可以换()个1分;一个1角可以换()个2分;一个1角可以换()个5分。一个1元可以换()个1角,一个1元可以换()个2角,一个1元可以换()个5角。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分小组交流。学生全班汇报。师:同学们相处了这么多的办法,其实不管是10个1分,还是5个2分,还是2个5分,只要凑够10分就可以了,也就是说1角=10分(板书)。同样的道理,10个1角,5个2角,2个5角,都可以凑成10角,就是1元,1元=10角(板书)。
师:通过小组的交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那么2元是几角?5元呢?30角是几元?1元5角全都换成角,是几角?38角是几元几角?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还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下练习,看看谁学得最好。看导学案三:课堂小练笔。
三、课堂练习
1、认一认,填一填。(课本38页自主练习第1题)
2、填一填。
7元=()角 3元5角=()角 60角=()元
1张10元可以换()张5元。1张1元可以换()张2角。
3、在()里填上“元”、“角”、“分”。一袋牛奶的价钱是2(); 一块橡皮的价钱是8();
数学课本的价钱是4()5()4(); 一个书包的价钱是30()。
第三篇:新课改下英语教学--学案导学
新课改下英语教学-------学案导学
淮滨县张里中学
华明强
一、“学案”不同于教案,有其自身的特点。
教案是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脚本,它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参与帮助的整个流程。而学案更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互相沟通信息的过程和具体的方法。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它摈弃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忽视学生的做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易于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二、英语教学中“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练评促能。例如:湘教版八年级英语(上)Unit 3 Topic1I love collecting stamps Section A学案设计如下:
(一)预习要点
I、自学、试读新单词和新短语:
pleased , hobby , painting , stone , coin , act , novel ,used to do sth , be interested in II、预习对话:
1.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并讨论理解1a对话:
1)、What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2)、Why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3)、What does Michael love collecting now ? 4)、What did Michael use to enjoy doing ? 2.找出对话中的重点短语及句式,了解它们的用法。
III、仔细阅读2a中的句子,试着总结表示兴趣爱好的几个动词和短语的用法。
IV、调查1b中自己的好恶,调查2b中本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各自的兴趣爱好,填入表格。
二)展示环节
I、分组回答1a中的问题,并可另提新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
II、在黑板上展示出自己找出的重要短语和句型,并在全班举例讲解,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III、根据调查结果完成1c对话和2b报告。
(三)检测练习题(略)
下面试就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此学案的方法作简单阐释:
1、预习引导,明确要点
教师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学案,学案中要设计出:预习要点(自学新单词、新短语、新句型和新语法等)、展示环节(新词汇和新短语的解析及延伸运用,句型、语法要点的知识讲解等)、检测练习题。学生在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2、自学探究,疑难研讨
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个人获得的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自主解决疑难问题。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
3、导学点拨,归纳整理 教师在学生疑难研讨的同时,对每组讨论时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以适时引导点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讨论出的结论以笔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对于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
4、成果展示,分层精练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检测练习题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分单双号展示难易不同的题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展示问题的解决办法予以探究,判断评价。
5、交流点评,总结促能
对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同时组织各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教师从学生展示结果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现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学案导学”,注重“导”与“学”
学案的制订要依刚靠本,因学定教,使之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适应师生的实际教育环境,不能“虚高”。好高骛远只能使我们的方案失去实际的价值。
1、“学案”应注重“学”
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英语课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那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2、“学案”应注意“导”
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在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潜力的巨大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我们的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放开他们的手脚,大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在巡回的帮助他们时,学生绝对不会“冷落”了你,你自己也开心的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3、有了“学案”,教师的任务并非减轻
我们实施了“学案导学”方案后,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自己的任务,加强业务素质。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是有了“学案”就“放羊”,把课堂教学搞的热热闹闹,没有成效。课下教师需要搜集更多适合教材、学生的教学、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由此,此时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过都“隐藏”在课下了!课下,教师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细;努力准备各种材料,使之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力争做到“百货迎百客”。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第四篇:初探英语教学中的学案导学
初探英语教学中的“学案导学”
目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低效高耗,学生学习被动,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习起来感觉的确吃力,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有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改革:“注重学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此方案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案”不同于教案,有其自身的特点。
教案是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脚本,它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参与帮助的整个流程。而学案更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互相沟通信息的过程和具体的方法。
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它摈弃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忽视学生的做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易于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二、英语教学中“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练评促能。例如:湘教版八年级英语(上)Unit 3 Our Hobbies Topic1 I love collecting stamps Section
A学案设计如下:
(一)预习要点
I、自学、试读新单词和新短语:
pleased , hobby , painting , stone , coin , act , novel , used to
do sth , be interested in II、预习对话:
1、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并讨论理解1a对话: 1> What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2> Why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3> What does Michael love collecting now ? 4>What did Michael use to enjoy doing ?
2、找出对话中的重点短语及句式,了解它们的用法。
III、仔细阅读2a中的句子,试着总结表示兴趣爱好的几个动词和短语的用法。IV、调查1b中自己的好恶,调查2b中本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各自的兴趣爱好,填入表格。
(二)展示环节 I、II、分组回答1a中的问题,并可另提新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
在黑板上展示出自己找出的重要短语和句型,并在全班举例讲解,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III、根据调查结果完成1c对话和2b报告。
IV、(三)检测练习题
(略)
下面试就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此学案的方法作简单阐释:
1、预习引导,明确要点
教师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学案,学案中要设计出:预习要点(自学新单词、新短语、新句型和新语法等)、展示环节(新词汇和新短语的解析及延伸运用,句型、语法要点的知识讲解等)、检测练习题。学生在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3、自学探究,疑难研讨
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个人获得的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自主解决疑难问题。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
3、导学点拨,归纳整理
教师在学生疑难研讨的同时,对每组讨论时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以适时引导点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讨论出的结论以笔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对于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
4、成果展示,分层精练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检测练习题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分单双号展示难易不同的题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展示问题的解决办法予以探究,判断评价。
5、交流点评,总结促能
对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同时组织各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教师从学生展示结果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现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学案导学”,注重“导”与“学”
学案的制订要依刚靠本,因学定教,使之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适应师生的实际教育环境,不能“虚高”。好高骛远只能使我们的方案失去实际的价值。
1、“学案”应注重“学”
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英语课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那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2、“学案”应注意“导”
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在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潜力的巨大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我们的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放开他们的手脚,大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在巡回的帮助他们时,学生绝对不会“冷落”了你,你自己也开心的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3、有了“学案”,教师的任务并非减轻
我们实施了“学案导学”方案后,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自己的任务,加强业务素质。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是有了“学案”就“放羊”,把课堂教学搞的热热闹闹,没有成效。课下教师需要搜集更多适合教材、学生的教学、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由此,此时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过都“隐藏”在课下了!课下,教师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细;努力准备各种材料,使之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力争做到“百货迎百客”。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第五篇:导学学案
“导学学案、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2011年05月22日 19:44:57 来源:陕西富县高级中学【字体:大 中 小】
“导学学案、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李 广 文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开展了广泛的课堂教学调查研究和总结。据学校教科室对各个年级、部学生的学习特点的访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权;•85.%的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处于盲目学习、•模仿学习阶段;96.%的学生缺乏主动质疑,自主研索的精神和行为;•40.%的学生不能完整表述阅读方法、••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60%的学生虽能表述,但非常笼统,存在严重缺陷;65.%学生对基本的学习方法缺乏了解;90%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境地。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主要是引导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促使受教育者由他发到自发、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到自教的转化。•教育的本义就是“引发”、“向导”、“启迪”。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我校的大规模发展,•人多校大的实际情况,迫使我们不断地思考,怎样通过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终生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因此,我们就不断地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采教科研活动,•并及时总结、感悟、发展。长期的实践证明:•任何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纸的发展阶段。只要过程不停顿,•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经过几番努力实践和探索,“导学学案、自主探究”便在我校教学工作中应运而生。“•导学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导学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自学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探索过程的学法指导、•学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由师生共同完善。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情的调查把握,依据《课标》与学生一起进行“导学学案”•的编写工作。•好的“导学学案”•,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可超越教材构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的网络构成体系,它体现的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方法、规律和被优化了的过程。学案的编写可由教师完成一部分(导),再由学生完成一部分(探),可以一节课一个学案(预习),也可以一个单元、•一类问题、一本教材编写一个学案。一个学案可以在新授前写(尝试)•,也可以学习完写(小结),形式灵活。教案则是依据学生自学信息反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师生活动为载体,以问题设计为主线,•以训练达标为方向,以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案。学案和教案要相辅相成,学案是为助导和体现学为主体设计的。导学学案,•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实施目标
1.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2.变更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3.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自由自主、丰富多采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4.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社会社会中自尊、自信、自强,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5.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先进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他们能够将教学作为创造性的事业,从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教学生涯的快乐,•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与学生同提高共发展。
二、“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理论依据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都必须依据正确的理论作先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建构与知识结构相对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有: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个体(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适合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创设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并注重挖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渴望和潜能,建立起一套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导学机制,体现主体参与意识,落实主体地位。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know-what)”、“知其所以然(know-why)”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know-how)”、“知其谁用(know-who)”。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thetheory of meaningful learning)的框架下深入研究了教材的意义性及其学习条件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处理教材内容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他进而认为,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这一自主探究并不是盲目的随意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意义、有目的的自主探究学习。•现行教材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编排的,学生在知识迁移的作用下,•具备自主探究尝试成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使原有“认知---知识结构”得以改造或重组。
4.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喜欢讨论、探究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搞明白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思维有较大的发展,•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完全成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还需要教师的有力指导。•一般年级越低,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强,年级越高,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弱。•这为我们实施“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实质内涵是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依据学生自学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提供的反馈信息,•确定教学目标和师生教学过程、活动设计,•针对性的展开问题讨论,依据问题讨论效果,教师随机备课,精讲点拨,•指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和三易点(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师生共同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网络,理出规律,最后强化训练(如巩固性练习、分层练习、拓展练习等),当堂完成教学目标。
此外,•我们的创新性“导学学案、自主探究”还借鉴了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布鲁姆目标教学法中的目标设计和“和谐教学法”中的纲要信号对知识网络的处理等有益部分。•因此,我校的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以上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初步尝试而构建的。
三、“导学学案”的编写原则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要树立以能力为核心的现代课堂教学的质量观;要树立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发展观;•要树立以主体地位落实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的学生观。•即让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导学学案”的编写应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①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知识为载体,明确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目标;
②开放性-----教学过程体现多维互动,教师不搞一言堂、灌输式。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③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师生人格平等,自尊自爱,情感交流融为一体,展示个性特点; ④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如课堂提问、习题设置等思维训练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⑤生成性-----树立生命的观念。教育即生活,有不可重复的智慧生成和不可重复的情感体验。•因此,学案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措施和条件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和设计。•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讲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从而能抬起头来听课,挺起腰板走路,有较充足的想象与创造的时间。
学案导学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从而构建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主动自由地思索、想象、发问、选择甚至行动。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要善于引导、鼓励;对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顽皮、任性要善于理解、•宽容、奖抑;在物质方面,就要加大投入,为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为学生安排集体活动之外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去探索和创造;为学生提供学习情景,让学生去感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环境方面,则有能引起创造思维的感观刺激,如抽象画及发明家、创造家的肖像与其成长发展史的介绍等等。
3.指导性原则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第多斯惠曾深刻的提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在学案编写中,学法线贯穿始终,•如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4.层次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学案编写应注意它的层次性和梯度性。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但是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梯度导学包括基础知识导学、•基本技能导学和思维创新导学;梯度导练包括基础知识导练、•基本技能导练和思维创新导练。教师要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究,使对学生提出的新的学习要求、•任务与现有的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又不断出现,从而使学生在循环往复的学习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探索自学的能力。
另一方面,•坚持共性与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共性的全体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是表扬那些顺从、•听话、会来事的学生,而应经常关爱、鼓励那些敢于提问、经常有新观念、有坚持性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5.探究性原则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导学学案”编写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应当看到,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探究,就不可能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不可能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相互之间思维的激烈碰撞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真正的磨砺与提高。•叶圣陶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认为,•真正的学校应该是积极思考的王国。而学案的“问题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自行的探究过程中,•在积极的思维中,进入思考和创造的王国。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灌输,•单一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诱导,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感悟。•因此,探究性原则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注重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扩充个人的知识视野,而且形成探究的兴趣、创新性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6.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不应是封闭的系统,•教学设计也不应当是固定不变的框框。模式是相对的模式。•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应具有开放博容的教学思想、科学新颖的教学设计、•灵活创新的教学内容和务实高效的教学效果。为防止把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形式化,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有开放的思路,宏观的视野,不断更新、完善,以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导学学案”•编写的开放性体现在:①编写的主体,不只是教师一方的精心设计,也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是一种合力。•②“导学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书写,它突出的是实践能力。③“导学学案”•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把自由发展的时空还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要营造出自由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④教师在课堂上的诱思、•提问、解决疑难反馈、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要注意超出狭隘的范围,•应涵盖思维和认知加工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在理科的题目设计上,力求务真求实的严密性、逻辑性。同时,放开思路,以原有知识作铺垫,•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在文科学教学内容上,由于受教育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唯一,•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唯一,思维的途径不唯一,答案上不求唯一,贵在言之有理有据,不唯答题结果的对错,重在思维过程。
7.民主性原则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更活跃。同时,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创新性“导学学案、自主探究”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宽松、融洽、愉快、和谐、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让思维驰骋,提出疑难假设,•毫无顾忌地在小组讨论、集体研讨中发表个人见解。•在培养自主、多样、探究、创新为特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基础上更学会进一步合作。•合作性学习是学生自我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民主性是“自主探究,学案导学”不可缺少的内在特征。
8.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结合现实、结合实际教学做。既要学到真实创新本领,•又必须服务于社会;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如开展调查活动、观察活动,开展角色创造活动、编讲故事活动、科技小制作活动等等。•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创造的能力。
四、“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课堂操作模式
“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学习的有力保证。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讲授、启发、•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探究心和主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模拟情景,•发表不同见解,引起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造与主体性品质。
设计“导学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法指导上,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尽管“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操作模式具有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各自不同特点,•但综合我校“导学学案、自主探究,”的情况来看,应具有以下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学生活动:自主性学习阶段 发展性学习阶段 创造性学习阶段
预习基础知识、收集知识信息提出问题、交流讨论 质疑释疑、积极思维 寻求结论、力求突破
教师活动 指导性教学阶段 启发性教学阶段 合作性教学阶段
编发导学学案、设置问题情景、启导发现 辩疑解难、启迪思维 引导迁移、鼓励创新 1.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的运用导语、演示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导学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导学学案、自主探究”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佳的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
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提倡学生自学为教师的精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时解决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妙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5.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以上环节不一定每学科每节课都机械照搬,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