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夏李实验学校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反思李东营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反思
执教 李东营
学校 夏李乡实验学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版本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万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本课内容包括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并认、读、写小部分是一位的小数。这部分内容是小数初步认识中的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为再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的基础,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本课主要是通过学生认识一位小数,使学生初步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教材是通过学生熟悉的米、分米及元角分的知识,揭示了小数和分数的联系,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时我将“三化五步”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将教案备成学案,创造性的利用并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例题设计,将例题以习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自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学会新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强,基本知道了十分之几写成小数就是零点几;几元几角写成小数就是几点几。在教学时我感到学生对与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的还是不错的,在小数和分数的互相改写中,基本上都能正确的互相改写,对于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表示的意义的专门训练学生也掌握的较好。在练习中学生在小数表示的意义和小数的写法还能互相出题测试,我觉得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拔高和提升,这也是平时教师训练的结果。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掌握小数,能用小数来表示生活中的数。并总结出规律,即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几元几角就是几点几,之后通过让学生自学书本上关于小数的知识,感受整数和小数的区别,从而理解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通过反思,我发现孩子的情况要充分考虑到课当中去,针对孩子是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教学艺术。
第二篇:夏李实验学校李东营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执教 李东营
学校 夏李乡实验学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版本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上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在本节课教学教程中,我力争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能探讨的不引,学生能发现的不导”。认真作好自己角色的定位,始终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尊重主体,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本节课教学中,我更多地关注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猜想、验证、总结、应用”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首先,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数学素材,提出0.3=0.30的猜想,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角度去验证猜想。学生从表示的具体钱数;借助方格图,从他们所表示的意义和阴影部分大小;利用数位顺序表等多个角度去验证猜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然后再把性质运用到生活之中。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融洽,真正做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
2.关注生成,让教学真实有效。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往往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当下的思维状态,学生认知的起点,学生的困惑等等。教师要充分关注生成,并合理引导学生的生成,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真实有效。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涂一涂,画一画,量一量等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体会到了小数性质
3.基于生活,尊重学生生活经验。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从生活中来”的过程。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取素材,让学生尝试从生活素材中发现小数的性质,并根据生活实际理解和应用小数的性质,实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例如,选取超市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经常看到的标价牌上发现小数的一些特征,在验证小数的性质是时,学生首先想到的也是根据0.3和0.30所表示的具体钱数来验证。
这样设计,让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充分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吸取上节课的教训,我调整了一下教学方式,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我放慢了教学脚步,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的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努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会说小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学生的表述基本上达到了我预想的效果。同时,通过对这节课的一些环节的修改也使我的课有了较为清晰的条理,我自己也有明显的感觉,这节课比上次的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1)个别环节处理不当,如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性质后可以先讲授小数的改写,因为小数的化简其实也是小数改写的一部分。
(2)练习设计不合理,没有体现出层次性
(3)板书不够直观明了。比如让学生观察2.5=2.50 3.00=3 0.1=0.10 0.5=0.50这四个等式的时候,应在等式上画几个弧线,让学生更清晰的看出变化的规律。板书应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
第三篇: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设计
沛县实验小学 沈丽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8~29页的例
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学生在用小数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教学过程:
模块一:揭示课题。填空
1米=()厘米 1元=()分 1米=()毫米 1角=()元 1分米=()米 2角=()元
三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课前板书好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模块二:自学交流
一、导学。
(课件出示导学提纲)下面请导学提纲引领我们研究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快速地地默读一遍导学提纲。
(出示导学提纲)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28~29页的例
1、例2,并思考下列问题: 1.例1,⑴你能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橡皮、信封和练习簿的价钱吗?
⑵1元等于多少分?1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元?写成小数是多少元?5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元?写成小数是多少元?4角8分呢?
⑶0.01、0.05、0.48怎样读?
2.例2,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4厘米、9厘米分别又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又该怎样表示呢?
⑵1米等于多少毫米?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可以写成怎样的小数?你会把7毫米、15毫米也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吗?
3.比较上面每组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自学。读完的同学给老师点点头。现在自学开始,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自学得最认真!学生认真地自学,老师巡视。
三、交流。
1.小组合作。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导学提纲中的内容,互相学习,各显其能。
2.交流展示。刚才同学们进行了自学和小组讨论,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学成果。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例1中问题?
多媒体出示例1及其问题: 交流问题1:例1,⑴你能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橡皮、信封和练习簿的价钱吗?
⑵1元等于多少分?1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元?写成小数是多少元?5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元?写成小数是多少元?4角8分呢?
⑶0.01、0.05、0.48怎样读?
预设一:我们小组认为:(1)用“角”或“分”作单位,橡皮的单价是3角;信封的单价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是4角8分,也可以说是48分。
(2)1元=100分,1分是1元的0.01元。5分是1元的角8分是
111,是元,写成小数是10010055,是元,写成小数是0.051001004848元的,是元,写成小数是0.48元。
100100元。4(3)0.01读作零点零一,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
小结:可见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多媒体出示:例2,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4厘米、9厘米分别又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又该怎样表示呢?
⑵1米等于多少毫米?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可以写成怎样的小数?你会把7毫米、15毫米也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吗?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这个问题? 预设二:我们小组认为:(1)1厘米是1米的写成小数是0.01米。4厘米是1米的0.04米。9厘米是1米的44,是10010011,是元,100100米,写成小数是
99,是米,写成小数是0.09米。10010011(2)1米等于1000毫米,1毫米是1米的,是米,1000100077写成小数是0.001米。7毫米是1米的,是米,写成小
100010001515数是0.007米。15毫米是1米的,是米,写成小数是
100010000.015米。
小结:从这题可以看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多媒体显示交流问题三:比较上面每组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
预设三:我们小组认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追问: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质疑问难。提问:刚才同学们汇报了自学的成果,非常棒!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需要共同讨论?请同学们大胆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1分是1元的1?为什么1001毫米是1米的11000? 模块
三、拓展提高 刚才同学们交流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有关练习!
(一)基本练习
1.试一试
下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把图中涂色的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分数: 分数 分数 小数: 小数 小数 小组讨论:第一个图形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你写出的分数和小数分别是多少?第二、第三个图形呢?
2.快速抢答
(1)6角5分是1元的(),写成小数是();(2)29厘米是1米的(),写成小数是(); 3.填空。
(1)0.8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份;
(2)0.45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份;(3)0.137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份;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3221=()=()***=()=()101001000=()=()
3.动口动手
练习五第2、3、5题。
(二)拓展练习。
1.纠错能手。一家文具店里的商品标价不太规范,请你帮忙把这些标价改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
8分 3角 7角9分
2.你知道吗?
谁来介绍介绍他? 他的身高是多少?
2.26米
模块
四、小结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四篇: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梅花小学小学 何东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自然引入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这样的一些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做好铺垫,温故知新
1、(1)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小数,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的?
(2)这些商品的价格你想了解一下吗?注意小数部分的读法,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个位上的数。
你能用角或分做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吗? 2.旧知铺垫 以“元”为单位,3角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元?你是怎么想的?
(1元是10角,1角是1元的十分之一,3角是1元的十分之三,所以3角就是十分之三元。)用小数表示就是0.3元。2.初步认识两位小数。
(1)5分和48分都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如果以“元”为单位,1分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呢?你是怎么想的?(1元=100分,1分是1元的,就是元,也就是0.01元。)
(2)5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元呢?48分呢?先同桌讨论,然后完成智慧卡。
智 慧 卡
1元=()分,1分是1元的(——),还可以写成0.01元。5分是1元的(——),还可以写成0.05元; 48分是1元的(——),还可以写成0.48元。(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4)5分是
元,你是怎么想的?(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5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五。)百分之五元可以写成小数0.05元。
(5)48分是
元,你是怎么想的?(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48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四十八。)百分之四十八元可以写成小数0.48元。
三、深层探究,再获新知 1.进一步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下面,我们请尺子来帮助我们认识小数。
(1)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你是怎么想的?(2)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3)把4厘米和9厘米改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
(4)观察一下,这三个小数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0.01米,表示其中的4份就是多少米?表示其中的9份呢? 如果是表示其中的13份呢?你是怎么想的? 2.自主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1)拿出你的尺子,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教师拿出一把米尺),我这里有一把米尺,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毫米?1毫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你是怎么想的?
(2)自学时间: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29页上例题2,并完成填空,再和同桌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学生汇报。
(3)0.015米小数点和1之间为什么要多写一个0?(因为1毫米是1米的千分之1,15毫米就是1米的千分之十五,少一个0,就是百分之十五了。)(4)这几个小数跟前面的不太一样,你们能读准吗?学生齐读三位小数。(5)观察一下,这三个小数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0.001米,表示其中的7份就是多少米?表示其中的15份呢?你还能想到什么? 3.数形结合(试一试)。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些图,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第一个图是把什么看做整数“1”?将这个整数“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第二个图呢?第三个图呢? 学生自己填,再汇报。说说每题你是怎么想的? 观察这些图形,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和小数?
判断这些小数各是几位小数?为什么?(小数部分有几位就是几位小数。)4. 总结归纳小数的意义。
(1)看黑板,哪些是一位小数?哪些是两位小数?哪些是三位小数?(2)从分数往小数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从小数往分数看,一位小数可以表示怎样的分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呢?谁能连起来说说。
总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你还能想到什么?能说得完吗?这就是小数的意义。(3)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学而时习,深化认知 1. 练一练1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汇报。
提示:6角5分可以看作多少分,这样改写就比较容易了。2.练一练2 你能说出下面各小数的意义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 3. 练习五1 我们把整数“1”用一个正方形来表示,你能根据要求涂色,并填出相应的小数吗? 第2幅图,你是怎样涂的,还有别的涂法吗?
第3幅图,怎样涂,可以又快又准,让人一眼就看出是52格? 5. 练习五2 读出这些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
6. 练习五3 谁来读一读你写的小数,并说出各是几位小数。7. 练习五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补充:
8.练习五5 学生独立完成或作为家庭作业。五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九册教科书第28-30页的例
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连”,练习五第一—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和分数的联系。
2、使学生在用小数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周末到超市、商店调查一元以下的商品单价。
二、复习导入
1、复习分数知识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对了,中秋节少不了要吃月饼。老师这儿有一个月饼,想把它分给同学们,你们告诉我该怎样分才算公平呢?(平均分)那么把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个同学可以分到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如果把月饼平均分成10份,每个同学可以分到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很好,我们认识了分数,接下来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吗?
2、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 1分米=()米
1分=()元 1厘米=()米
指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3、指生汇报:谁来说说你在超市里看见过价钱在一元以下的商品有哪些?
指生回答。
问:这些商品价格都是用什么数表示的呢?
4、师小结:对了,生活中小数其实离我们非常近。我们也常常要用到这些小数。在三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从今天起我们将继续研究小数的有关知识。
5、板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三、主动探知
1、教学例1
(1)展台出示例1图提出的“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师:0.3元是几角钱呢?
你还会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一个信封和一本练习本的价钱吗?
学生回答后,师指出: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它们都是小数。
(2)出示28页例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小组内互相讨论,指生填空。
2、教学例2
(1)师:拿出直尺,先找到1厘米的刻度,再说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么表示呢/
问:我们已经知道1厘米可以用1/100或0.01来表示,那么4厘米、9厘米分别又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又该怎样表示呢?自己先试一试,在书上填空,指生汇报。师评价。
(2)出示例2中的第2幅直尺图。
提问:你知道1米等于多少毫米吗?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呢?想一想,1/1000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你会把7毫米、15毫米也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吗?
在书上填出,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指生上台演示。
引导:比较上面每组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交流。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含有几个数位,这个小数就是几位小数,如0.3是一位小数,0.05和0.48是两位小数,0.007和 0.015是三位小数。(齐读29页一段文字)
(4)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小数?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说说看。
(5)练习:指导完成“试一试”。
出示三个正方形图,让学生先填写,再组织讨论:第一个图形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你写出的分数和小数分别是多少?第二、三个图形呢?
(6)练一练。
先让学生按要求填一填,集体订正。
四、反馈巩固
1、做练习五第1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涂色表示相应的小数,再说说是怎样涂,怎样想的。
2、第2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再指名板演,并要求说出每个数歌表示几分之几。
3、第3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再指名板演,并要求说一说写出的各是几位小数。
4、第4题
学生练习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的每个小数各表示多少个十分之一或多少个百分之一,多少个千分之一。
5、第5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写吃相应的小数,再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进一步突出: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几个百分之
一、几个千分之一。
五、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评析
南京市马台街小学 蒋华
1、用“经验”唤起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些经验包括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金额,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长度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的。小数的意义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本节课学生的知识起点是三年级时对一位小数的直观认识和刻画,这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点。在初步感知阶段,周老师就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唤起学生经验的情境,为学生新的探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在得出分数3/10之后,学生就知道3/10“用小数表示就是0.3元”,由此展开后面的学习自然而到位。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中说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生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用本学期初贲友林老师在我区名师讲堂中所提到的,就是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知道学生在哪里?周老师本节课就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
2、用“问题”引导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一切思维的起点”,周老师始终让问题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接着是解决问题。如例1的教学用了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3角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元?你是怎么想的?”这是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对十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的回忆来推动对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的认识,以旧引新,既消除对两位小数的陌生感,又为下面体会小数的意义埋下伏笔;
第二个是“1分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呢?你是怎么想的?”这是初步让学生来感知两位小数的含义;
第三个是“5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元呢?48分呢?”这是例题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先同桌讨论再填写智慧卡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了一种活动状态。
3、用“探究”深化思维。
虽然例1已经展开了写出两位小数的过程,但对两位小数意义的体验还不够深刻,而且位数更多的小数尚未教学。因此,例2的教学是进一步深层探究,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获得对小数的更多体验,初步形成小数的概念。周老师分了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选择长度的改写继续教学小数;
第二个层次是自主探究三位小数,培养了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第三个层次是“试一试”,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地降低教学的难度;
第四个层次是总结归纳,数学学习的本质在于数学思维,经过对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意义的具体分析后,教师通过清晰直观的板书,从分数到小数又从小数到分数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归纳、推理,最后达成了对小数意义的系统认识和理解。
两个精彩细节:
1、周老师将“试一试”进行了适当处理,使书上分散的练习融为一个整体,由浅入深地对一道习题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应用,使题目增值。第一层次是对教材目标的基本达成;第二层次是对习题的进一步开发,由阴影部分想到空白部分,渗透了辩证统一思想。
2、课的开始由超市的情景引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产生学习“小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孩子的内在需求,把教师“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整节课还注意前后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由生活情景引入,再由生活中的“淘宝网”结束。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本真。
第五篇: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案上"小数除以整数"那三天第六课时 数的改写
(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3第一单元方程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计 单元复习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
(一)教案(第一单元 方程)认识公顷五(上)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一课时《图形的变换》教学实录认识负数(第一课时)解形如a-x=b或a÷x=b之类方程的策略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第一课时第四课时 运算定律的推广到小数加法《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后小思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面积是多少 教案等式的性质
(二)教案(第一单元 方程)北师五上第五单元《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与点评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5.通分 第二课时 最小公倍数练习沟通数学形式与本质之间的联系——“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面积是多少教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