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教材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器乐大交响(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器乐大交响 [课型]: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4教时
[本教时为]:第2教时 [备课时间]:9月3日 [教学要求]:
1、《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主题旋律的情绪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电脑、钢琴 [教学过程]:
一、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教师介绍: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2、了解作者简介:
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
马洪业――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3、第一遍欣赏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
4、分段欣赏:(先让学生轻声视唱每一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
引 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
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
第二段: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
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
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
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
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5、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
6、完成反馈表格,掌握乐曲的表现手法。
7、总结出音乐特点。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 热情洋溢,粗犷奔放;
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二、小组讨论:
完成听听想想。
四、小结: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第二篇:艺术教材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器乐大交响(第一课时)(xiexiebang推荐)
[教学课题]:器乐大交响 [课型]: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4教时 [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时间]:8月29日 [教学要求]:
1、通过三首不同民族乐器借鉴形式乐曲的赏析,让学生突破狭隘的民族观,从世界大文化的高度,积极认识“乐器借鉴”这一文化现象的社会价值。
2、运用Cakewalk电脑作曲软件让学生探究在多媒体计算机中进行“乐器借鉴”,从而加深对“乐器借鉴”这一文化现象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不同民族乐器借鉴的形式。
2、指导学生运用音色在多媒体电脑中进行不同民族乐器借鉴。[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电脑、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欣赏音乐片段,考虑:
(1)作品名(2)作曲者(3)什么乐队演奏
2、感悟:为什么中国民乐队演奏这首曲子,在什么地方演出(看影片文件)
中国民乐队演奏传统西洋乐曲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由此引发课题――不同民族乐器的相互借鉴。
二、新课导入 :
1、质疑: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民族乐器的相互借鉴现象呢 说明:借鉴的生命力
每一种民间乐器都有其富于美感的艺术特色,同时也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每一个民族的人们对自己的民间乐器都有很深的感情,但对异族乐器都抱有一定的新鲜感和猎奇感,因此,民族乐器通过借鉴可以展现音乐作品新的风貌,民族情感在乐器的借鉴中可以焕发新的光彩。
三、作品赏析,揭示不同民族乐器借鉴的形式
作品一:罗马尼亚民间乐曲《云雀》,排箫演奏与杨琴演奏的比较 借鉴形式:用东方乐器表现西方民族情感 分析:这种借鉴的特点(相同点及不同点)作品二: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 管子独奏与二胡协奏曲的比较 借鉴形式:用西洋乐队烘托东方乐器 讨论:A、这首乐曲表现什么情感 B、管弦乐队的加入起到什么作用 C、这种借鉴的意义
作品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借鉴形式:用西洋独奏乐器和乐队表现东方情感 讨论:A、这种借鉴好不好,为什么 B、这种借鉴是不是也体现民族性,为什么 补充举例:马晓军与二胡
结论:跨民族的乐器借鉴、渗透、合作能造就全新的时代经典
四、实践操作: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进行乐器借鉴,体验不同民族乐器的借鉴。
1、简要介绍色彩性比较强的几件民族乐器的音色特性及与雅玛哈KB――410电子琴上民族乐器音色的比较
2、在Cakewalk电脑作曲软件上进行编辑 乐曲1:茉莉花 乐曲2:雪绒花
乐器:弦乐(小提琴)、长笛、双簧管、萨克斯、二胡、笛子、笙等
3、具体要求:(1)分组讨论选择乐器(2)派代表交流并说明为什么(3)派代表进行操作
五、小结:跨民族不同乐器的借鉴、渗透、合作不仅能造就全新的时代经典,同时也体现了人类文化的相互尊重,从而应验了“音乐是跨越国界的语言”这句名言。
第三篇:艺术教材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器乐大交响(第三课时)
[教学课题]:器乐大交响 [课型]: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4教时 [本教时为]:第3教时 [备课时间]:9月4日 [教学要求]:
1、巩固民族乐器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西洋乐器作准备。
2、学习西洋乐器的分类和构成,结合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听辨它们的不同音色。[教学重点难点]: 听辨不同西洋乐器的音色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电脑、钢琴 [教学过程]:
一、抢答游戏
1、师出示不同民族乐器的图片,生分四组抢答,每组答对最多即为优胜者。
2、回顾民族乐器的知识 吹奏乐器:笛子、唢呐、笙、箫 拉弦乐器:二胡、三弦、中胡、板胡 弹拨乐器:古筝、琵琶、中阮、柳琴、扬琴 打击乐器:锣、鼓、板、钹
二、学习西洋乐器知识
1、师按类别出示每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让生听辨。
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萨克斯
木管乐器:单簧管、双簧管、长笛、大管 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 打击乐器:小军鼓、三角铁、铃鼓、木琴
2、说说每一件乐器的音色特点
三、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1、师播放音乐,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视频,让生边听音乐边找认识的西洋乐器。
2、聆听斯特劳斯家族及乐曲的历史由来。
3、引导学生讨论历史上的争议,并阐述自己的理解。
4、再次聆听,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音乐情绪。(雄壮欢快,振奋人心)
5、聆听乐曲的两个主要旋律,听辨其主题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情绪有什么变化?
(轻快的步兵走过大街,轻柔的对比)
第四篇:艺术教材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跳动的音符(一课时)
[教学课题]:跳动的音符 [课型]: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1教时
[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时间]:9月17日 [教学要求]:
1、简要了解古代乐谱记谱方式。
2、在已熟悉的歌唱材料中比较学习五线谱、简谱的记谱方式。
3、在组内互相帮助,练习歌唱乐谱,学习歌曲《音符》。[教学重点难点]: 比较简谱和五线谱的不同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电脑、钢琴 [教学过程]:
一、学习音乐的桥梁——简谱和五线谱
1、介绍古代学习乐谱的记谱方式(宋代古琴谱)
古琴谱:用来收录琴曲乐谱的书籍,也称古琴指法谱。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古琴曲。
文字谱:古琴有自己的记谱方法,最早采用文字谱。文字谱并不是直接记录作品的音高和节奏,而是用文字详细叙述音高、节奏、指法动作、弦序和徽位这些演奏法。文字谱可能是由战国时代的雍门周所创制,采用完整的汉字来记录琴曲的所有细节。现存最早的文字谱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是唐代的《碣石调·幽兰》,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博物馆。减字谱:由于用文字谱记录琴曲相当麻烦,一个乐句可以达到数十字,难于学习和记忆,因此晚唐时出现了减字谱,是由曹柔与众人简化文字谱创制发展而来的。减字谱是一种指法谱,使用简笔字来记录琴曲的指法动作、弦序和徽位,而不记录音高和节奏,因此大大简化了琴谱。不过即使是减字谱,也有1070个代表指法的减字需要学琴者记忆,因此记忆指法仍是学习古琴的一大难关,不过这已经比文字谱要易记许多,所以减字谱沿用至今。明朝是古琴谱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间大量优秀的琴谱出版,朱权的《神奇秘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部。
琴谱:到1960年代为止,查阜西已发现有超过130部琴谱曾经出版,包含超过3360首琴曲,不过其中有很多在明朝前就已失传,而且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已经有几百年无人演奏了。目前,古琴谱现存有150多部,包含着3000多首流传下来的古琴曲。这些琴谱原本大都收藏在中国或者别国的公共图书馆里,而目前市场上的琴谱都是影印本或重新装帧修订的复制品,而且经常是译成五线谱或简谱出售。
2、听歌曲《小燕子》,学生可以哼唱出曲谱。
3、出示简谱,师生边做柯达伊手势边唱曲谱。
4、出示五线谱(1=C),视唱曲谱,并比较简谱与五线谱的不同。
5、出示五线谱(1=D),视唱曲谱,比较两个调高的不同和调号的不同。
二、小音符——我们的好朋友
1、复习常用的音符
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分小组设计若干题目,互问互答,评比。
2、对照简谱,写写常用的五线谱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3、有趣的发现——观察教科书上的用音符组成的头像中,你能发现他是谁吗?
三、唱《音符》歌
1、共同听范唱音乐,哼唱旋律
2、解决附点的节奏难点,分句学唱
3、齐唱歌曲《音符》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八音盒
第二单元 八音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拨弦波尔卡》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两首《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教学重难点
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乐曲所表现的“波尔卡”的跳跃情绪特点及乐曲曲式结构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学一学
1、师:孩子们,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出发吧
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
A、长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B、短笛:短笛是长笛的同类乐器,形状与长笛雷同,发音管比长笛短而细,音色响亮清脆、很有色彩。适宜于演奏各种
抒情或华彩性的乐曲。
C、大管:又称“巴松”,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管身较长,音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诙谐、滑稽的形象。
D、双簧管:直吹,音色明亮,带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有“抒情女高音”之称。常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
E、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低音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单簧管音色丰富而明朗,表现力极为丰富,是木管乐器中音域最宽的乐器。
3、单簧管为大家演奏一曲《单簧管波尔卡》。
二、听一听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初听:完整的欣赏,出示图形谱。
2、小组讨论分析:在图形谱中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目的:运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注意主题出现了几次。)
3、复听: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旋律相同的乐段与不同的乐段。(可以用线条,动作,手势等等,此环节为后面学生创作图形谱打基础)
欣赏《拨弦波尔卡》
1、完整聆听。
2、作品介绍,是由斯特劳斯兄弟共同创作的采用手指拨弦来演奏的曲目。
3、再次聆听,可请部分同学模仿弦乐拨弦奏,另一部分同学配上适当的打击乐,感受速度与力度的对比及波尔卡轻松活泼、情趣诙谐、一气呵成的特点。
三、跳一跳
1、简单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
2.师生共跳波尔卡。
四、想一想,说一说。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高兴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高兴?(音乐)是的,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最深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
五、最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平稳的气息,轻柔的音色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2、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难点
能唱好倚音及切分音及附点八分音符 并能积极参与二声部的合唱,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教学准备:电脑、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游戏 节奏传递
三、新课教学
1、导入激趣
2、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八六拍的发声练习。
3、听赏范唱,感悟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用心去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速度是怎么样?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4、学唱歌曲
⑴ 模唱 ⑵ 跟唱 ⑶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 ⑷学习齐唱部分 学生依琴轻声完整地练唱旋律 ⑸学唱歌词 ①朗读歌词 ②学生轻声跟唱 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欣赏《快乐的农夫》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霍拉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霍拉舞曲》,熟悉木琴的音色以及其表现力,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难点:
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
木琴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教学准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霍拉舞曲》
1、初步聆听,感受
《霍拉舞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比较
(播放小提琴《霍拉舞曲》、木琴《霍拉舞曲》)你能听辨出其中的不同吗? 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
3、介绍《霍拉舞曲》
《霍拉舞曲》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作于1906年。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库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曲体裁,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部分,一为悠长的歌词,二为活泼的轮舞,常用二四拍,多用装饰音和颤音。我们所听的就是具有轮舞体裁的-------------独奏曲。
4、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5、总结
通过《霍拉舞曲》,我们感受了不同的乐器在表现同一作品时的不同,了解了木琴这样的打击乐器。
二、欣赏《喷泉》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康沃尔的早晨》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康沃尔的早晨》,了解其作者劳伦斯。教学重难点:
体会歌曲感情 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康沃尔的早晨》
1、初步聆听,感受
《康沃尔的早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交流
3、介绍《康沃尔的早晨》
如今的康沃尔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当年却是地老天荒的蛮夷之地。劳伦斯夫妇选择了大西洋岸边沼地上的一个小村落住了下来,自己种菜,勉强糊口。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泯灭劳伦斯的审美情趣:铺天盖地的紫红色石楠花丛与碧蓝的海水和浅绿的逶迤山影组成了粗犷妖艳的康沃尔景观,劳伦斯从这幅自然美景中获得了安慰和写作灵感。他说他感到了康沃尔的某种魔力:这寂静的荒野,拍岸的狂涛,原始的处女地,让人想到伊甸园。所以劳伦斯说,他在康沃尔有一种通灵的感觉。
4、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