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简答论述题

时间:2019-05-15 03:0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国教育史简答论述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国教育史简答论述题》。

第一篇:外国教育史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

古儒学校19 古代埃及的“书吏学校”14 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14 简述婆罗门教育的内容形式18 怎样正确理解“教育起源问题”1 第二章 智者派 43 古代雅典的“教仆”35 古代希腊教育中的“三艺”44 试述古希腊雅典教育繁荣的历史原因41 简述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44 简述斯巴达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31 简述雅典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34 简述斯巴达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31 简述希腊化时期,教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7 试比较建立在不同的奴隶制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条件下的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第三章

苏格拉底法57 柏拉图“学习即回忆说”68 简述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57 试论苏格拉底方法的内容、优点及适用条件57 怎样看待柏拉图关于“学习就是回忆”的观点?68 第四章

《雄辨术原理》95 关于教师,昆体良有何论述?100 简述古代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特点。82 简述古代罗马共和晚期的学校教育制度。83 简述昆体良关于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的思想。97 简述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86 简述雄辩家西塞罗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雄辩家必须具备的条件。92 第五章

城市学校 129 骑士教育118 中世纪大学 121 简述西欧骑士教育的主要特点。119 简述中世纪大学的形成有哪些途径?122 简述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基本特点(等级性、宗教性)简述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108 试论西欧中世纪后期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意义。129 第六章

昆它布139 阿拉伯学馆141 简述拜占廷教育特点及其影响149

简述拜占廷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的原因132 第七章

“快乐之家”159 文雅教育159 人文主义教育118 简述维多里诺的教育实践。159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169

简述前期人文主义和后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差异 163 试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157 比较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的联系和区别.187 第八章

《大教学论》192 《母育学校》198 夸美纽斯直观教育原则201 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述评195 夸美纽斯创立的教学原则体系述评200 简述夸美纽斯的主要教学原则体系200 简述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思想及其意义。213 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中心思想 195。

简述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的基本涵义及其主要体现。192 第九章

泛爱学校380 英国的“公学”220 美国“文实学校”251 简述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举措。244 十八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学校运动述评。238 简述法国资产阶级在大革命中三个教育改革方案的共同愿望。234 第十章

自然教育266 《爱弥儿》261 卢梭“消极教育270 述评卢梭的教学思想。271 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266 简述卢梭关于“自然人”的特性267 简述卢梭关于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269 述评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265 简述卢梭关于“给儿童以充分自由”的教育理论269 第十一章

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 298 裴斯塔洛齐要素教育论述评。298 简述裴斯塔洛齐要素教育思想。298 述评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293 简述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的内涵293 简述裴斯泰洛齐对小学各科教学法的贡献305 简述裴斯泰洛齐使学生获得知识又发展智力的教育思想291 简述裴斯泰洛齐关于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发展 的内涵。291 第十二章

教育心理学化265 赫尔巴特的“统觉论”317 赫尔巴特教学“四阶段”329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进程”理论?327 简述赫尔巴特儿童训育方法有哪些?323 简述赫尔巴特儿童管理的措施有哪些?323 简述赫尔巴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322 简述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320 简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328 试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328 试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320 第十三章

简述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方法?342 福禄培尔的顺应自然的原则336 简述福禄培尔幼儿园工作的意义和任务?342 简述福禄培尔对幼儿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351 简述福禄培尔的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内容?344 简述福禄培尔对幼儿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351 论述福禄培尔在学前教育理论和幼儿园实践上的主要贡献?351 第十四章

日本《学制令》413 公立学校运动391 法国“帝国大学”368 新大学运动382 “导生制”461 英国1870年《福斯特法案》380 简述19世纪的英国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383 简述拿破仑教育改革的举措。368 简述《费里法案》的主要内容与影响。373 简述俄国近代教育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历史阶段?400 日本在明治维新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是怎样向外国学习的?414 简评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洪堡德教育改革。357 述评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其影响。357 试述日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是怎样向外国学习的?414 美国是怎样形成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390 简述19世纪的英国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382 简述俄国近代教育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历史阶段?400 简述1804年俄国颁布《大学附属学校章程》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401 第十六章 道尔顿制461 3 进步教育455 新教育运动447 德可乐利教学法450 简述文纳特卡计划462。

简述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理论。463 简述昆西制度的主要特征。459 简述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的任务。476 概述柏克赫斯特道尔顿制的教学主张。461 论述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始末及其意义。455

述评实验教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成就及局限。465 简述1930年美国开展的“八年研究”计划的实施背景457 第十七章

蒙台梭利“儿童之家”484 蒙台梭利的吸收心理487 蒙台梭利“有准备的环境”491 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486 简述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理论的相似点501 简述蒙台梭利认为工作能促使纪律形成的理由493 第十八章 杜威学校504 杜威“反省思维”522 简述杜威教育即生长的观点510 简述杜威的“做中学”的观点518 简述杜威思维方法的社会价值523 简述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本观点。507 如何理解“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第十九章

《阿斯蒂埃法》547 《巴尔福教育法》535 统一学校运动544 《费舍教育法》536 《巴特勒教育法》 536 《莫雷尔法》564 史密斯—休斯法案565

试总结出第二次世纪大战前英国教育的特点。541 试总结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教育的特点。574 简述1930年美国开展的“八年研究”计划的实施背景561 美国1917年通过的“史密斯-休斯”法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65 美国在中等教育改革中,研究和探讨了哪些问题?557 试述二十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中等教育的结构和特点。557 第二十章

统一劳动学校579 《九五决定》594 简述苏联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577

试述苏联20世纪初综合教学大纲的试行与经验教训。586

试评述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586 简述苏联建国后在实施综合技术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590 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共中央着手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具体措施有哪些?591 第二十一章

马卡连柯自觉纪律619平行教育影响原则615 马卡连柯“前景教育”616 试阐述马卡连科纪律教育的思想619 简述马卡连科的集体主义教育的观点614 第二十二章 生计教育632 《国防教育法》628 简述二战后苏联教育曾有哪些重大改革?673 美国《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28 简述二战后日本《教育基本法》颁布的背景663 简述日本二战后颁布的“教育基本法”与“学校教育法”的要点?664 简述法国于1947年通过的〈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出的战后教育改革的六条原则.647 第二十四章

赞科夫的一般发展740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素养”757 简述凯洛夫教学的基本环节。729 简述凯洛夫《教育学》主要教学原则。729 简述赞科夫关于发展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742 苏霍姆林斯基取得丰富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原因有哪些?你有何看法。758 5

第二篇:教育史论述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答:强调重视教育,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1)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

(2).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民众。(3)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

(4)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总结,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如教材“六艺”。

(5)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6)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7)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各类人才。(8)重视道德教育,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孔子总结的教育经验是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2简述孟子关于教学的教育思想。

答:孟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他认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孟子思想倾向的内向,并不意味这他反对从外界获得知识;相反,他同样认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感知,他的教学论分为:

一、深造自得;在思维与感官之间,孟轲更倾向于强调思想。他以为扩充善性就应“从其大体”,“大体”即“心之官”。

二、盈科而进;强调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

三、教亦多术;

四、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两意。

3、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答:地位:荀子将君师并称,进而把教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他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因此,他强调尊师重师。荀子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作用:荀子认为教师是礼义的化身,从师是积累善和改变自己的有效方法。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教育有着治理国家的作用。因此,国家兴亡与教师和教育息息相关。

条件:荀子认为为师之道在于: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至于简单的传习学问,是不足论的。

4、《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哪几方面?

答:《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辩,行五个前后相续的步骤。它把学习过程视为学习,思索和行动诸多环节前后相续,缺一不可的完整过程,只有每个步骤的完整实现,才能有个人学习的进步。它着重于求知意义上的学习过程,列举了知识获得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学习环节,比较局限,但亦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基本特征。

5、《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答:教育教学的原则:“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1)“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2)“当其可之谓时”:及时施教原则

(3)“不陵节而施之谓逊”:循序渐进原则(4)“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观摩原则

(5)“长善救失”: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6)“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答”: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7)“藏息相辅”: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

6、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答: 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6)要注意德育与艺教相结合

7、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

(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8、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1、教育教学方面的特点: 第一,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第二,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第三,入学“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

第四,教学注意讲明义理,躬行实践,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第五,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

2、在组织管理上的特点: 第一,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

第二,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的安排。

第三,学规严密。

第四,经费自主。

第五,重视自己的特色。

9、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概念:“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该制度开始实施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执政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

影响:九品中正制选举法全为世家大族所操纵,限制庶族地主的政治权利。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门阀制度的膨胀对学校教育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士族享有受教育的特权和优先选官的特权,挫伤了人们求学的积极性。

10、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答:作用:

推动汉初的“无为”政治转变为一种具有进取精神的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意识。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同时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影响:

积极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儒学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消极影响: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另外,像专制“大一统”的思想固然能够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但同时却也将专制集权推向了登峰造极之地步,产生了消极影响。

11、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隋唐科举的产生:

(1)隋文帝登位之后,力图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对妨碍中央集权的旧制度进行改革,选官采用察举制。

(2)隋唐科举制度是由察举制度演化而来的,在吸取察举制度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调整改进,缍形成科举考试制度,中国考试制度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隋唐科举的影响:

(1)学校教育要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一切受科举考试的直接支配。科举对学校教育发挥着导向调控的作用,科举制度存在的一切消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

(2)科举制度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3)科举制度影响学校的教育内容(4)科举制度直接影响学校的考试方法

总之,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对学校教育产生实在的导向作用,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12、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答: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其《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并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③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 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④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13、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育及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具体内容如下:(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渠道;(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3)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4)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

而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的特点又较为集中地反映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1)五教之目(2)为学有序(3)修身之要(4)处事之要(5)接物之要。

借此,朱熹明确了教育目的,阐明了教育教学的过程,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

14、简述明代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

答:重要性:王守仁坚持古代儒家教育传统,认为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即封建的伦理道德,是学校中最重要的工作。

目的:明人伦。

指导思想:知行合一 主张:

1、静处体悟: 早年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因而无须外求,只须静处体悟。

2、事上磨练: 晚年的他认为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改而提倡事上磨练,即结合具体实际,体现其“知行合一”的思想。

3、省察克制: 主张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

4、贵于改过: 他认为人难免会犯一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过错,最重要的是能够悔悟和改正。

15、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中,“中学”、“西学”分别指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答:“中学”也称为“旧学”,指中国传统学问,即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西学”也称为“新学”,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方科技;西方历史(西政、西艺、西史)。

实质:通过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16、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答:贡献:

1、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并举。

2、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3、提出教育独立思想。

4、提出展个性,尚自然的教育思想。

启迪: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大学学风建设、大学内部的管理、以及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17、“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⑴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倡导教育个性化,教育平民化,教育实用化,教育科学化,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促成了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

(2)改革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废除读经,恢复民国初年的“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教育宗旨; ②教育普及有所推进,义务教育得到提倡,中等教育也有所发展;

③学校教学内容改革。首先,白话文和国语得到推行;其次,中等教育开始注意科学和实用; ④师范教育和大学也得以改革。北大率先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突破封建教育,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成为大学改革的先导和示范。北大改革以其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推动了这一时期全国教育改革进程。

18、二十世纪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引起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试验,以下是从西方引进的:

①设计教学法、②道尔顿制、③文纳特卡制(&葛雷制、德克乐利教学法)„„(2)下面的是国内的: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验;2.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改革实验;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实验

二、论述题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论其现实意义?

答:“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完整的、系统的中体西用思想形成于洋务运动后期,是由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在其代表作《劝学篇》中提出的。

“中学”是指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统治国家的根本;而西学指的是西政、西艺、西史,“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由于张之洞本身的阶级局限和时代的局限,此时的西学还停留在器物阶段,没有提到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概言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肯定中学的主导作用, 把“中学”作为立国的主体。并在此前提下承认西学的辅助价值,用它来充当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它的实质还是为了维护清王朝腐朽的封建统治。

虽然“中体西用”这种文化关系模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无法完全发挥作用,但是,我们决不能否定它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含义。

其一:“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不仅开创了近代留学教育之先声,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而且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而在新时期我们更要从中吸取营养,以期更加卓有成效地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留学教育。发展留学教育可以利用外国教育资源,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我们从世界教育的大潮中看到差距、明确定位,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

其二:”中体西用“思想还启示我们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如何正确把握本土化与国际化、传统与现代、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关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既不能盲目崇洋媚外,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也不能鼠目寸光,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在总结百余年来古今中西的冲突与融合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确立全球眼光,强化民族意识,正确对待和冷静思考“国学热”等一系列的文化和教育现象,处理好新时期中西文化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2、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答:

1、他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教育宗旨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的五育思想对于我们确立教育目标,解决教育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实用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统一具有重大意义,这可以看作是蔡元培对教育的一大贡献。

2、他对北京大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具体包括:抱定宗旨,改革校风;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3、推动教育独立思潮,为推动教育的真正独立,他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的具体措施。

蔡元培对国民教育的大政方针和宏观布局有重大的影响。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要旨在于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贯穿着对民主、科学、自由、个性的追求,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他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不屈从压力、锐意改革、坚守信念的品质,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斗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如果说,康有为、梁启超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倡导者,那么,蔡元培就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缔造者。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从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制度到教学体制和措施,特别是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积极和合理的因素。从他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阐述陶行知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与杜威理论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包括三方面:

(1)“生活教育”即是要求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甚至与生活相对立的弊端。

(2)社会即学校,指出扩大教育的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等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达到学校与社会合一。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论。

(3)教、学、做合一,即反对传统的“教授法”,认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偏废的因素,“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提出“教学法”。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从做中学”并加以改造。

(4)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术”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影响,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改造,更多地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他深知把生活从属于教育,把社会缩小进学校的理论在中国没有出路,所以他把“教育即生活”的理论翻了半个筋斗,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他的这一理论虽有不足,但在反对封建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克服旧教育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现实意义: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动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和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4、试比较王阳明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阐述其教育意义。

答:

一、王阳明与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的比较

1、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陶行知的知行合一主要体现在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是以反对传统教育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为出发点的。旧的传统教育法是先生讲、学生听;先生教死书,学生死读书,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弊病。‘教学做合一’就是针对这种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的旧教育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王阳明认为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陶行知认为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得翻半个筋斗,变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行知行”学说。主张从做中学,注重实验方法,以求得活的知识,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获得知识和发展智能,反对传统教育过分强调对以往现成知识的灌输,二:“知行合一”的教育意义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调,意向的道德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为现实的道德性。对于今天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道德相对滞后的社会来说,也只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道德水平的提升。王阳明很有针对性的首倡“知行合一”论,为人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的修养方法,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创立的“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对于我们研究学校教育如何紧密结合四化建 设的实际有重要借鉴作用。四个现代化建设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中心,它正在引起社会生活各 个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应当研究这些变化,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渠进了解社会,并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变化,推动学生为四化而努力学习。这样学生心中 就会常常装着整个祖国,关心国际形势,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第三篇:外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1

师又是自由知识分子,这种双重智者:早期的智者既是职业教的身份赋予智者能够脱离体制束缚,以一种自由理性现实的视角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其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安提丰,共同的理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2

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智慧及德行:苏格拉底认为道正确的判断,做坏事的人按照错误的判断做事,没有人会明知故犯,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的行事,智慧就是道德。其优点是认为道德是可教的,缺点是其观点并不完善,知识并不等于道德。3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在哲学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讥讽就是对对方的发言不断的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及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就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务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4乐理论四门课程。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

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学习既回忆:认为人在出生以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食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一切学习只不过是回忆罢了。学认识就是回忆、一切研究、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他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6贵族宫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 代的教育机构。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七艺,教育的方法也主要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7种特殊的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骑士教育

:是西欧封建社会一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效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三个阶段,从出生到七八岁为家庭教育阶段,主要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和锻炼。儿童满七八岁以后,进入礼仪教育阶段,岁为侍从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14——21七技,同时要侍奉领主和贵妇。8种自制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中世纪大学:从性质上看是一 有一名在某一领域内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只是交易。其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其基本特征是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宗教性和国际性、职业性和实用性、民主性和平等性。9

拉丁文法学校,招生对象主要爱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管理的是上层市民子弟,学习管理工商业的知识和行会内部的事务。其特点是:在领导权上,行会、商会办学——市政当局管理。内容上,强调实用知识,采用本民族语言教学。培养目标上,为了培养职业人才。10 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作班级授课制:主张把全校的学为教学的组织单元。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别的班级。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以替代传统的个别施教。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习好的作为组长,帮助老师管理10人,选出一名学小组同学,考察同学的作业。要求:班级应该由固定的课本1应该用一定的目标2生应该在做同样的功课3每个应经常保持学生的注意。4全班学教学时11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我们的一切白板论:洛克认为人出生以后 知识都是建立的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12建贵族遗风,又具有新兴资产阶绅士教育:就是培养既具有封 级的新式人才的教育,他主张把社会中上层家庭的子弟培养成为身体强健、智慧和实际才干的事业家。举止优雅、有德行、13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的影响下泛爱教育:是在夸美纽斯和法 出现的新式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法,入学的贵族子女一律改穿简单活泼的儿童服装,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教学中注重直观,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重要地位。14大学。特征之一是积极吸收最新哈勒大学:是欧洲第一所新式 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为此大胆选用了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为大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并奠定了高水平科研和教学的基础,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在高等教育中首开民族语讲课风气,重视现代外语。15 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赫尔巴特的五道观:即内心自所谓内心自由指的是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思想或者说对真善美具有明确的认识,就能够自觉的按照道德规范行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性的原则,所谓完善,是指人调节自己意志做出判断的一种尺度。仁慈是指绝对的善,它要求人无私的为他人谋福利、与人为善,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协调一致,并且按照人们自愿达成的协议解决冲突。16

播教义争取信徒为重要目标,以基督教教育:基督教教育以传修道院、主教学校、堂区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是为主效力的学习,承担教育信徒及其子女的职责,以七艺为主要教育内容。基督教决定了中世纪教育的基本目的,基督教教义是中世纪教育的基本内容。一,教育目的论

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哲学王2养之国人才。苏格拉底是专家治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

国论者,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德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3教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夸美纽斯的教育目的论,通过一切事物,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德行和信仰,以便享受现世的生活,并为来生做好准备4培养自然人卢梭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5

6斯宾塞,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赫尔 分为两种,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也就是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索要确立的目的;所谓的必须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基本的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7

教育是“生活“”生长“”经验改造“,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杜威认为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这种过程中。生长和生活是无止境的,也是无目的的。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再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这就是杜威的无目的论二,1 教学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回归自然”1)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基(准,才是,即以自然的教育为良好有效的教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2)要求教育要遵循自然天性,育 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需成人的灌输与强迫,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3)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 自然教育方法原则即主张实施(4)“消极教育”2教育应当服从普通的秩序,即客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理论,对儿童少加干涉观规律,一是教育活动应遵循自然的普遍规律或秩序,二是教育应该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3

(赫尔巴特的四步教学法向学生讲述新的教材1)明了,清楚的感知新教材,(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把新2)联合(或联想),巧妙地进旧观念联合起来(的概念体系,在新旧观念的基础3)系统,系统的形成普遍性

上,去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成的观念4)方法,巩固和应用所有形 41)杜威五步教学法

情境给儿童准备一个真实的经验的2)

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在情景内部形成一个真实的问3)

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从占有资料和必须的观察中,4)的方法自己有条不紊地展开解决问题5)

自己的方法与观念是否有效儿童通过应用检验观念,检验三,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实施过程 课程论

年)这一时期以身体的养育和锻1)婴儿期的教育(出生后两 炼为主(首先锻炼的是感官并继续发展2)儿童期的教育(2-12岁)身体,其次是儿童应掌握一些道德观念(是可以和必须学习的时期,在学3)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习知识问题上,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通过学习培养情操,在学习内容上,注重自然科学,在智育方法上,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主学习,反对啃书本,反对长篇大论的口头解释,主张直观教学,并要求在讲解知识时揭示知识用途(接收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学会4)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做城市中的自然人,提出了青春期的爱情教育和性教育,作为道德的一部分(要培养健康的身体,但更注重培5)女子教育,对女孩子首先

养灵巧,还安排女子学习唱歌跳舞绘画等2赫尔巴特的课程论:

(一)经验兴趣与课程:○

1应设置自然、物理、化学、地理

根据经验兴趣,等课程○

2数学、逻辑、文法等课程;○

根据思辨的兴趣,应设3据审美的兴趣,应设文学、绘画

根等课程○

4外国语和本国语○

根据同情的兴趣,应设5趣,根据社会的兴6据宗教兴趣,应设神学。应设历史、法律、政治等○

根统觉与课程:根据统觉原理,赫

(二)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把历史和数学当作学科中心。发展与课程:婴儿期((三)儿童的加强感官训练,0-3岁)幼儿期(发展儿童感受性;《荷马史诗》为主,发展儿童想4-8岁)教学内容应以象力。童年和青年期,分别教授数学、历史等,以发展其理性。3 个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及教育斯宾塞的课程理论:斯宾塞从和课程的目的,提出开设五种类

型的课程:○

1辑学、数学、力学、化学、天文生理学、解剖学○2逻学、地质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3○学○

教育学、544文学和艺术。心理学○ 历史学和社会校的活动教学分四类分别适应

杜威的课程理论:杜威认为学儿童的生长的四种本能要素:○

讲故事○

21验。手工训练○3游戏○4者个人的直接的主观经验,提倡主张“从做人中学”,强调学习观察实学生的个人探索,重视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四,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

杜威教育本质论

及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1育即生活,学校生活是生活的一教种形式,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其次,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我行我素,杜

威进一步提出“学校即社会”育即生长,要求摒除压抑、阻碍。2○

教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

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3即经验改造。首先克服了经验与教育理性的对立。其次,拓宽了经验的外延,经验不再被视为感觉作用和感性认识,而是一种行为、行动。再次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五,性。

英国:○

17—118英德美教育普及

初等教育;慈善性质的初等学

初等教育:国会控制的校;私人学校。○

2法学校;公学、学园。○

中等教育:文3育: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高等教德国:○

中等教育:文科中学、实科教育

初等教育:泛爱学校;○2机构、骑士学院○

3勒大学。宗教国——英国教育的移植;建(3)美国:高等教育:哈殖民地时期:国初期的教育制;文法学校——文实学校;高:教育的地方分权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州立大学出现。六,德国:19

等义务教育法》学前和初等教育:世纪英德美教育普及颁布《初 和丰富;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教学内容扩展学校数量增加;师范教育得到发展。定文科中学教师任职资格,推行中等教育:文科中学,规新的课程体系林大学创办,高等工业学校或其高等教育:柏他专业性院校创立。英国:

年立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国家逐步干预教育:1839年,国会直接领导教育委员会;1899初等教育:导师制,布实施《初等教育法》1870年颁教高等教育:新大学运动与新大学育:捐办文法学校。,公中等学 推广运动;城市学院成立。英王学院,伦敦大学,美国:初等教育

议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贺拉斯.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开始了公立19曼建世学校运动。学校,公立中学;中等教育:文实专门学院,州立大学、研究型大高等教育: 学、赠地学院出现。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防教育法》第二次1○

和现代外语的教学○

加强普通学校自然科学、数学:术教育○

32强调天才教育○加强职业技4量教育经费。七,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制

增拨大①区别

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以农业立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以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责任,为孩子选择学校,并交纳学费。武士教育,雅典属于公民教育。②教育类型:斯巴达属于③教育目的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斯巴达统治者对内略政策,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雅典为使奴隶主子弟有条件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跻身政界和经营商贸,则竭力培养其成为生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炼战士,由国家的④教育体制:斯巴达为锻岁男子设立兵营是的训练所,为7岁——1818训练团,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岁以上的男子设立青年军事育。雅典则有私人设立多种类型的学校,比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等。程度不齐,流派甚众,人人选择入学,政府不求整齐划一。达以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为主。⑤教育内容:斯巴雅典在体育习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修辞学校和哲学家的学员则提倡水平较高的理论课目的讲授和争辩。形式单一,程度较低。雅典形式⑥整体评价:斯巴达多样,程度较高。八,①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 希腊化教育特点

制度,广泛地流传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和埃及等广大地区,对这些地区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②文化和教育中心转移,古典时期,雅典一直是文化和教育中心,而希腊化时期,文化和教育的重心逐步转移到亚历山大城。③希腊的触及学校发生蜕变。古典时期,希腊的小学生通常注重以德、智、体、美为基本内容的多方面教育。覆灭,体育、美育逐渐被削弱,希腊化时期‘由于城邦注重和谐发展和多方面教育的传统遭到破坏。④中等教育同样面临衰微的境地。希腊化时期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⑤希腊化时期真正得到明显发展的是高等教育。九,罗马共和国早期、晚期、相同帝国教育的不同

切相联系②注重道德教育③教 ①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密育思想更具操作性而少思辨性。不同点上是培养农夫、军人为目标的以 ①共和早期的教育基本家庭为主要模式的教育体制②共和后期是罗马大肆向外扩张,在文化教育上被希腊化的时期。罗马逐步形成了以培养演说家、政治家为目标的,以私立学校为主要模式教育体制。③帝国时期罗马进入了帝国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随后又由盛转衰,步入下坡路时期。教育在这个时期以培养忠诚官吏和忠诚顺民为目标、以国立学校为主要模式的教育体制十,早期人文主义、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一文艺复兴

早期人文主义者的共同特征:般特点

古典科目构成了人文主义课程①的基础和主体②强点教育与社会联系,但对自然科学研究尚未重视③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民族语言教学④早期人文主义教育越来越走向形式主义、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一

般特点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①教育目标上,提出了人。②培养对象上,强调尊重儿童,爱护儿童。③教育内容上,提倡古典人文科学,主张恢复古代希腊在体育、智育、美育多方面教育④教育方法上,主张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直观、访问等教学方法。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本主义。人本主义教育在培养目:①人标上注重个性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的天性②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托古改制的内涵③世俗性。不论,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是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④宗教性。人文主义仍具有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家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他们希冀从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早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⑤贵族性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形式;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十一,(校1夸美纽斯的学制论

()婴儿期(0-6岁):母语学校2)儿童期(6-12岁):国语学(语学校3)少年期(12-18岁):拉丁(十二,4)青年期(18-26岁):大学 夸美纽斯第一次从感觉论来论夸美纽斯的直观性原则:证直观教学,一是教育应从观察实际事务开始;二在不能进行直接观察时,可以使用图片或模型;三在呈现直观教具时要将他们直接放到学生眼前,放在合理范围以内;四要让学生先看到实物或模型整体,然后再分辨各个部分十三,人性本善的观点是他整个社会卢梭的性善论:卢梭关于发展观的一部分,教育的责任是培养社会条件中的自然人。卢梭认为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的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欲念,只要顺其自然发展,就能达到高尚的道

德;怜悯心可以使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的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卢梭还强调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重要作用,良心也使得自天赋,它的作用不仅仅知道人判断善恶,而且能引导人弃恶从善。性善论是与原罪论针锋相对的,充满着反对封建的战斗精神,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十四,则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 教育只有通过才能真正产生本途径,育。教学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近,即通过教学来实行教期的,较为直接的目的,即多方面的兴趣。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本质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坚实的基础十五,第斯多惠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比较亚里士多德的三个因影响人发展的三个要素是:天

资,教育与自由自主。指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 天资,的基础,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教育是造就公民的必要手段,是促使个人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促使个人天资得以最大限度开发的最佳工具,天资的发挥与教育的实施必须注重个人自主自由的发挥,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天资十六,第斯多惠遵循文化原则

(现代文化,特别是当地特有的文1)应当注意包罗万象的全部: 化(调起来,遵循自然是最高原则2)将遵循自然与遵循文化协十七,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的灵魂是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人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人的灵魂。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属于植物的,如果他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是既是营养的,也有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第四篇: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纲要

导言

 教育史的两条主线:教育制度史和人物思想史

 以史为鉴,古今对照

 外国教育史也是一部西方文化史,涉及西方哲学、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 善于揣摩中外教育史的异同,深入探究和总结。

外国教育史 体系要览

 古代教育史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斯巴达、雅典奴隶社会

苏、柏、亚

古罗马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基督教教育

世俗教育封建社会

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近代教育史(资本主义产生确立时期)

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 欧美主要国家的近代教育制度(英法美德俄日)

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夸美纽斯

洛克、斯宾塞

卢梭

裴斯泰洛齐

赫尔巴特、福禄培尔

马克思、恩格斯

现代教育史 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美教育思潮

 欧美主要国家的现代教育制度(英法美德日苏)

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杜威

改造主义、要素主义

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

存在主义、新行为主义

现代人文主义、终身教育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教育

1.前氏族时期

 特点:群居、没有语言文字、无阶级差别

 教育内容:成年人在生产劳动中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2.母系氏族时期

 特点:

1)以母亲血缘组成固定的群落

2)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

 教育内容:

1)男女儿童按劳动分工分别接受教育

2)出现了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青年之家

3.父系氏族时期

 特点:经过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男性在部落中居统治地位。

 教育内容:

1)按照男女在社会劳动中的分工分别进行。

2)增加了伦理道德、军事体育、“成丁礼”

4.军事民主制时期

 特点: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

2)民主管理制的出现(酋长、人民大会、议事会)

3)部落间战争频繁

 教育内容:重视军事教育,阶级教育的萌芽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掌握,谨记)

1)教育无阶级性,平等接受教育,儿童实行公养教育。

2)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3)教育的组织和方法处于原始状态

4)阶级教育的萌芽

第二节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

1.苏美尔人的文化教育

• 公元前3500年前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城邦

• 楔形字、泥板书

• 学校的产生(寺庙、祭司)

• 泥板书舍:最早出现的训练书吏的学校

2.巴比伦的文化教育

 继承苏美尔文明

 寺庙学校分为初级教育、高级教育

 教学方法:师徒传授式

 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1.古埃及的文化

尼罗河埃及文字芦叶纸

2.古埃及的教育

1)学校类型

 宫廷学校:设在宫廷中,招收皇家子弟,毕业后经过业务锻炼,委任为官吏  僧侣学校(寺庙学校):设在寺庙中,重视科学技术教育

古埃及的学校

 职官学校:大多设在政府机关,招收贵族官员子弟,通过学习普通课程和进行专门的职业训练,训练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

 文士学校(书吏学校):培养文职人员,即熟练运用文字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2)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 内容普通的文化课程(基本的读写算)

专门职业课程

高级的科学技术知识

 方法:机械、单一,多为口授,体罚严酷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1.古代印度的社会概况

 印度-雅利安文明的形成(梵文)

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瓦尔纳制度)婆罗门:僧侣、贵族

第五篇:外国教育史

浙江师范

1.城市学校3.苏格拉底教学法

5苏 格 拉 底 教 学 法 6 骑 士 教 育 7 教 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8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3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12年1、教 育 的 基 本要素有哪些?他们基本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

3、夸美纽斯教思想的主要观点。

4、例举五种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师大2011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苏格拉底法道尔顿制杜威教育思想

华南师范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12年.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332教育综合真题

1、《理想国》

2、终身教育

二、论述题评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3.苏格拉底法4.《初等教育法》2.试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名词解释:终身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特征评 述 简 述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12年人文赫尔巴特

华东师2010、骑士教育

6、《莫雷尔法案》

天津师大教育硕士10

5.苏格拉底方法6.《1988年教育改革法》2.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3.简述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主要内容

华中师大2010

5道尔顿制3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评述

12年4讲授法、赞科夫的发

展性教学理论

陕师大11年

苏联的《国防教育法》5贝尔—兰开斯特制

首都师范大学2011

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学术贡献 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教学意义

西南大学2010

“苏格拉底法3.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有哪些?2.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联系我国实际加以举例阐述。

曲阜师大

4.简述1958《国防教育祛》的基本内容和意义5简述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影晌理论。6简述裴斯泰洛奇的要素教育论

北京师范12

3贝尔兰卡特制恩物

南京师范大学2012

苏格拉底方法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3.杜威教育思想

下载外国教育史简答论述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国教育史简答论述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国幼儿教育史

    福建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 《外国幼儿教育史》试卷 年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是。 2、夸美纽斯,是世界教育史上第......

    外国教育史教程

    外国教育史教程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 苏美尔的文化教育 泥板书 楔形文字 考古发掘的最早的学校是巴古伦。 寺庙学校有两极。一级是初级教育,主要教授......

    外国教育史作业

    外国教育史作业(一) 比较古希腊雅典与斯巴达教育的异同。 一、 相同点 (一) 教育性质相同:学校教育主要为奴隶主阶级所控制,教育不与生产劳动 直接相联系,具有阶级性质。 (二) 部分......

    外国教育史总结

    外国教育史总结 第一章 1. 巴比伦: 泥板书 楔形文字 2. 埃及:象形文字;文字写在“纸草”; 3. 古埃及“宫廷学校”(公元前2500年)是人类有史可稽的最古老的学校。 4. 印度:梵文 5.......

    外国教育史选择题

    21.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 D ) 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 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22.西欧中世纪的骑......

    外国教育史总结

    名词解释 1、七艺 是古希腊教育的重要内容,由古希腊的三艺演变过来,古希腊的三艺包含文法:正确的读写,修辞:说服人的技艺,辩证法:正反问答辩论的技巧其他文化和自然学科知识。七艺......

    外国教育史答案

    外国教育史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古希腊古风时代的斯巴达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重视:_______。 . . . . 2、 和谐发展教育艺术体操教育军事体操教育 文法弦琴教育 在柏拉图看来,要......

    外国教育史专题

    外国教育史专题 一、外国主要教育家教育思想1.古希腊教育家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 德育论; 智育论; “苏格拉底方法”。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学习即回忆”;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