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大纲_外国教育史(模版)
《外国教育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004 课程名称:《外国教育史》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Foreign Education 学分:4 总学时:72 实验(上机)学时:0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教育学、学前教育 二年级
一、课程说明
(一)编写本大纲的指导思想
外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贯彻“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方针,凭借和分析外国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总结各国发展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为我国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外国教育史课程是教育系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学习外国教育史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批判的继承人类教育的优秀遗产,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科学素养,同时培养学生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和忠诚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人类最早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古代埃及的教育状况 2.雅典的和谐教育理想;苏格拉底方法;柏拉图教育观点 3基督教教育和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
4.拜占廷对古典文化教育的保存、传播及影响,伊斯兰国家的教育设施和特点。5.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维多里诺的教育实践和观点 6.路德派的教育主张
7.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普及教育思想;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原则。8.洛克的“白板说”、绅士教育理论的内容。9.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10.爱儿维修的智力平等论和教育万能论
11.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活动,教育和谐发展理论,要素教育论。
12.赫尔巴特的教育伦理学基础;观念心理学;教育学教学原则;形式阶段教学理论。13.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理论
14.空想社会注意的产生及特征: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性格形成理论
15.斯宾塞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特征;教育目的;课程安排的原则。16.乌申斯基的民族性教育原则
1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学说 18.雷迪创办的新学校;蒙特梭利的“儿童之家”;实验教育学 19.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的原则 20.马卡连柯教育思想
(四)知识范围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外国教育史》课程的知识范围主要涉及外国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发展历史,涉及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思想的演进、教育改革的推行、教育法案的颁布与实施。《外国教育史》课程的学习可以深化学生对有关教育概念与原理的认识,为教学论、课程理论、教育管理、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提供了历史性的验证材料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导言
一、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二、学习外国教育史的目的和作用
三、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学目的:了解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主要内容:
(一)教育内容
1. 劳动生产经验方面的教育 2. 社会生活方面的教育 3.宗教教育 4.军事教育
(二)教育方法
1.从观察与实践中学习2.从练习与教导中学习
(三)教育特点
1.教育的平等性 2.教育的非形式性 学时:2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 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最早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使其认识到人类学校产生于东方文明古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类最早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生产力的发展
1.金属工具的使用 2.社会分工
二、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
三、文字的发明及使用 第二节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学校教育
一、古代埃及的教育
1.宫廷学校 2.职官学校 3.文士学校 4.寺庙学校
二、巴比伦的教育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学时:2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 思考题:
1.人类最早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2.埃及的学校类型
第三章 古代希腊的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典型奴隶制社会的教育制度,了解西方最早教育理论的产生。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古代希腊的教育制度
一、斯巴达的教育
1.社会概况
2.教育组织、内容与方法 3.女子教育
二、雅典的教育
1.社会概况 2.教育理想 3.雅典的学校
第二节 古代希腊的教育理论
一、智者派的教育观点
1.智者派产生的背景 2.教育观点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观点
1.生平及哲学观 2.苏格拉底方法
三、柏拉图的教育观点
1.生平及哲学观 2.教育观点
四、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
1.生平及哲学观 2.教育观点 学时:4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 思考题:
1.雅典的和谐教育理想 2.雅典和斯巴达教育的比较 3.苏格拉底方法
4.柏拉图的教育最高培养目标
第四章 古代罗马教育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罗马从共和时期到帝国时期的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演变状况;了解以西斯罗和昆体良为代表的罗马教育理论的特点。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古代罗马的教育制度
一、共和早期的教育
1.社会概况 2.农民---军人教育
二、共和后期的教育
1.社会概况 2.雄辩家的教育
三、帝国时期的教育
1.教育目标的改变 2.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3.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的改善
四、基督教对罗马教育的影响
1.基督教的兴起 2.罗马学校教育的消亡 第二节 古代罗马教育理论
一、西塞罗的教育观点
1.生平
2.最高培养目标----雄辩家
二、昆体良的教育观点
1.生平2.教育目标
3.论教育与天赋的关系 学时:2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分组讨论 思考题: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最高培养目标
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早期与中期的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中世纪早期和中期的教育状况;了解经院哲学对教育的影响,了解中世纪大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一、教会教育机构
1.修道院学校 2.教堂学校 3.教区学校
二、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
1.目的 2.内容 3.方法
第二节 骑士教育
一、骑士教育产生的背景
二、骑士教育的实施
第三节 经院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一、经院哲学的产生与派别
1.经院哲学的产生 2.经院哲学的派别
3.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 4.对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一、社会背景
1.政治经因素 2.文化因素 3.其它因素
二、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管理类型
1.学生领导的大学 2.教师领导的大学
三、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1.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
四、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
五、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1.是一种行会组织 2.是超越地区和种族的团体 3.享有高度自治和其他权利
4.专业设置以神学、法学、医学、文学为主 第五节 行会教育和城市学校
一、行会教育
二、城市学校 学时:4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 思考题: 1.中世纪教会学校的类型 2.骑士教育的特点
3.中世纪大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管理组织类型和特点
第六章 拜占庭和伊斯兰国家的教育
教学目的:了解拜占庭和伊斯兰等东方各国封建教育内容的特点与影响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拜占庭帝国的教育
一、教育的社会基础
二、拜占庭的世俗教育
三、拜占庭的教会教育
第二节 伊斯兰国家的教育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伊斯兰国家的重要教育设施
三、伊斯兰过家教育的特点 学时:课外自学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 思考题:
1、拜占庭教育的影响
2、国家教育的特点
第七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文主义的一般特征以及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特点。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和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
一、社会背景
1.经济基础 2.政治因素
二、人文主义的性质
1.文艺复兴的含义 2.人文主义的性质 3.人文主义的局限性
三、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
1.提出新的教育方针,主张培养和谐发展的新人 2.扩大教育对象,兴办多种形式的学校 3.扩充教育内容,重视德、智、体、美
4.改进教学方法,强调发挥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二节 人文主义者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一、维多里诺的教育实践与观点
1.生平与快乐之家 2.教育理想、内容与方法
二、伊拉斯谟的教育主张 1.生平和著作 2.教育主张
三、拉伯雷的教育观点
1.生平与《巨人传》 2.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3.教育的方法
四、摩尔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1.摩尔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的背景 2.教育思想 学时:4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
思考题:
1、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
2、维多里诺的快乐之家
第八章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教学目的:了解宗教改革时期新旧各派的教育主张 主要内容: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性质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政治经济原因 2.新旧教的区别 3.人文主义者的贡献
二、宗教改革的性质
三、路德派的教育活动
1.路德的生活年代 2.路德的教育主张
3.梅兰希顿和斯图谟的教育活动
四、加尔文派的教育活动
1.加尔文派的教育改革 2.加尔文派的教育影响
五、天主教会与教育
1.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2.基督教学校兄弟会 学时:3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
思考题:宗教改革对欧洲初等教育的影响
第九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的时代和背景;系统了解夸美纽斯有关教育目的、作用、教育适应自然、普及教育、学年制、班级授课制、教学原则和道德教育等教育教学思想。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时代和生平第二节 论教育作用与目的
一、教育的目的
1.人生的目的 2.教育的目的
二、教育的作用
1.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 2.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一、自然原则的含义
1.自然界的秩序 2.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二、教育适应自然
1.教育的依据---人的自然本性 2.进步性与局限
第四节 论普及教育和学校体系
一、论普及教育
1.一切男女进学校 2.进步性与局限性
二、学校体系
1.母育学校 2.国语学校 3.拉丁学校 4.大学
第五节 论学年制、班级授课制和泛智教育
一、论学年制
1.学年制 2.学校工作计划
二、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 2.进步性
三、论泛智教育
1.泛智思想 2.学校课程
第六节 论教学原则和道德教育
一、论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原则 3.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原则 4.量力性原则
三、论道德教育
1.道德教育的地位 2.道德教育的内容 学时:4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课堂讲授 思考题:
1.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2.夸美纽斯普及教育教育的主张
3.夸美纽斯学年至于班级授课制的教育理论
第十章 17---18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发展概况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英国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
1.堂区学校、主妇学校和私学 2.慈善学校和贫儿学校
二、中等教育
1.文法学校和公学 2.阿卡德米
三、高等教育
第二节 法国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
1.胡格诺派初等学校 2.冉森派初等学校
二、中等教育
1.胡格诺派的学院 2.圣乐会学校
三、高等教育
第三节 德国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
1.国家开始掌握教育权 2.教育内容
二、中等教育
1.古典文科中学 2.武士学校 3.实科中学
三、高等教育
第四节 俄国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
1.17世纪以前的初等教育 2.18世纪普通初等学校的建立
二、中等教育
1.文法学校
2.希腊—拉丁语法学校 3.实科中学
三、高等教育
第五节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
1.主妇学校和镇学 2.宗派学校 3.慈善学校
二、中等学校
1.拉丁—文法学校 2.文实学校
三、高等教育 学时:4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自学
思考题:17—18世纪欧美各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十一章 洛克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洛克绅士教育理论的目的、内容、方法。主要内容:
第一节 洛克教育思想的社会观和哲学基础
一、社会政治观
1.反对“君权神授” 2.主张“社会契约”
二、哲学观点
1.“白板说” 2.认识论的局限性 第二节 论绅士教育
一、绅士教育的目的
1.教育的作用 2.绅士的品质 3.绅士教育的实施场所
二、绅士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绅士教育的内容 2.绅士教育的方法 学时:3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
1.洛克绅士教育的内容及方法。2.洛克的白板说。
第十二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生活时代和著作简介
一、生活时代
1.启蒙运动 2.生平
3.政治论和天性论
二、著作简介
1.《社会契约论》 2.爱弥尔》
第二节 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一、论自然教育
1.人类教育的三个来源 2.自然教育的含义
二、关于年龄分期和各个年龄时期的教育
1.婴儿期的教育
2.从会讲话到十二岁时期的教育 3.12—15岁儿童的教育 4.15岁到成年时期的教育
三、论女子教育
1.男女区别 2.女子的教育内容 学时:3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
1.卢梭自然教育的含义。2.与夸美纽斯自然教育思想比较。
第十三章 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十九世纪以爱尔维修和狄德罗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第一节 唯物主义者思想的一般特点
一、自然观
1.自然观
2.运动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二、认识论——感觉论
三、社会历史观 1.反对先天观念,主张生来平等 2.意见统治世界
第二节 爱儿维修和狄德罗的教育思想
一、爱儿维修的教育思想
1.智力平等说 2.教育万能论
3.关于教育的目的及任务
二、狄德罗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作用 2.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学时:2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 爱儿维修的智力平等说和教育万能论的涵义。
第十四章 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
教育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欧美主要国家教育发展概况、趋势和特点。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国的教育
一、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1.康多塞方案 2.雷佩尔提方案
二、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教育改革
1.帝国大学的建立 2.新学制的创立及实施
三、1115—1870年法国教育制度的演变
1.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教育 2.七月王朝时期的教育 3.第二共和时期的教育 4.第二帝国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 英国教育
一、初等教育
1.星期日学校 2.导生制学校
3.工厂法和工厂学校的长生 4.“初等教育法”的颁布
二、中等教育
1.中等教育的改革 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
三、高等教育
1.旧大学运动 2.新大学运动 第三节 德国的教育
一、泛爱派教育运动
1.巴西多 2.泛爱主义教育
二、新人文主义运动和教育改革
1.新人文主义 2.洪堡 3.初等教育改革 4.中等教育改革 5.高等教育改革 第四节 俄国的教育
一、1876年的《国民学校章程》
二、19世纪俄国学制的演变
1.18世纪前半期俄国学制的确立 2.19世纪中期教育运动与学制改革 第五节 美国的教育
一、建国初期的教育
二、平民学校运动
1.平民学校 2.霍拉斯·曼
三、文实学校的高潮和中学的萌芽
1.文实学校的发展 2.现代中学的出现
四、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
1.州立大学 2.高等技术教育 学时:4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
1、试析拿破仑时期的教育改革与法国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确立的关系。
2、试述19世纪中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气象。
第十五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佩斯泰洛齐献身教育精神,了解佩斯泰洛齐的教育、教学理论。主要内容:
第一节 教育实践的一生
一、时代背景
1.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二、教育活动
1.涅伊夫时期(1774—1780)2.著述活动时期(1780—1798)3.斯坦茨时期(1789—1790)4.布格多夫时期(1799—1804)5.伊佛登时期(1804—1825)第二节 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和谐发展
1.发展人的各种潜力
2.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
二、关于教学理论
1.要素教育论
2.教学所依据的基本原则 3.各种教学法 学时:4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
1.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理论。2.要素教育论。
第十六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明确传统教育学的形成的基础和理论特点。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时代和生平
一、时代
1.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概况 2.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概况
二、生平
1.个人经历 2.政治和哲学观点
第二节 “科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伦理学基础
1.内心自由 2.完善 3.善意 4.正义 5.报偿
二、心理学基础
1.观念 2.意识 3.统觉团
4.教学过程的心理描述 第三节 “科学教育体系”
一、管理论
1.管理的性质和作用 2.管理手段
二、教学论
1.教育性教学
2.“多方面兴趣和注意” 3.形式教学阶段
三、德育论
1.德育的地位 2.德育的方法 学时:3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
1、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
3、赫尔巴特形式教学阶段。
第十七章 福禄倍尔的教育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福禄倍尔的教育原则及其教育理论。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生平与教育实践
一、生平
二、教育活动
第二节 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的原则
1.统一性原则 2.发展的原则 3.适应自然的原则
二、论幼儿教育
1.幼儿游戏 2.恩物和作业 学时:2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福禄倍尔是怎样论述恩物和作业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第十八章 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生平和教育活动
一、生平
二、教育活动
1.学校教育活动 2.社会教育活动 3.教育著述 第二节 教育思想
一、全人教育的理想和教育基本原则
1.全人教育 2.教育基本原则
二、论教学的任务和原则
1.教学的任务 2.教学的原则
三、论教师
1.教师的作用 2.对教师的要求 学时:课外自学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小组讨论 思考题:第斯多惠的全人教育思想。
第十九章 欧文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欧文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特征
一、产生背景
1.继承以往空想社会主义观点 2.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发展
二、特征
1.先进性 2.空想性
第二节 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
一、教育活动
1.1817年以前的活动 2.1817年以后的活动
二、教育思想
1.关于性格形成理论
2.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学时:2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
1、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2、欧文关于性格形成的理论
第二十章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及其时代特征。主要内容:
第一节 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一、生平和时代
1.生平2.时代特征
二、哲学观点
1.哲学著作 2.实证主义 第二节 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1.教育的目的 2.教育的任务
二、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1.安排课程的原则 2.课程体系 学时:2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斯宾塞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特征
第二十一章 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时代和生平
一、所处时代
1.19世纪上半期俄国的时代特征 2.政治和哲学观点
二、生平
1.教育活动 2.教育著作 第二节 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的基础——民族性
1.主张创立俄罗斯的教育体系 2.国民教育是人民的教育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4.用母语教学
二、关于教学的理论
1.论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论教学过程 3.论教学原则
三、论教师
1.教师的作用 2.教师的培养 学时:2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乌申斯基民族性教育原则的含义
第二十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学说
教学目的:比较系统的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学说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论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一、教育的社会性
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受社会的制约
二、教育的阶级性
1.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 2.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 第二节 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
一、论人的本质
1.人的自然属性 2.人的社会属性
三、论个性形成
1.个性和遗传素质的关系 2.个性和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论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1.社会分工 2.私有制的产生
二、论人的全面发展
1.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2.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4.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四节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历史考察
1.莫尔
2.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
二、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要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条件 学时:课外自学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小组讨论 思考题:
1.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含义。2.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说的含义。
第二十三章 巴黎公社教育改革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所采取的教育改革措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教育改革的背景
一、巴黎公社成立
二、公社的改革
第二节 教育改革措施
一、教育的组织领导
二、教育的世俗化
三、实施普及教育
四、实施科学的全面教育和职业教育
五、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学时:辅导性课外自学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小组讨论 思考题:巴黎公社采取的教育改革措施
第二十四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教育的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教育的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国的教育
一、大学区制的继续实施
二、初等教育的发展
1.费里法案 2.初等教育普及情况
三、中等教育的改革
四、高等教育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德国的教育
一、帝国的教育方针
1.教育方针
2.人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性质
二、初等教育
1.四年制基础学校 2.四年制高等国民学校
三、中等教育机构的改革
1.文实之争 2.三类中学建立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补习学校 2.工业补习学校
五、高等教育
1.强调科研职能 2.国家主办大学
3.以讲座为核心改组大学的结构 第三节 英国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的发展
1.普及初等教育 2.费舍法案
二、中等教育的改革
1.改革旧有的中等教育机构 2.现代中学的出现
三、“新大学运动”继续发展和女子高等教育的开始
1.“新大学运动”的继续 2.女子高等教育的开始 第四节 美国的教育
一、设立联邦政府教育行政机构
1.联邦教育部 2.教育部的职能
二、高级中学的建立
1.6—6制取代8—4制 2.6—3—3制的出现
三、现代大学的创办和初级学院的建立
1.现代大学的创办 2.初级学院的建立 第五节 日本的教育
一、明治维新前的教育概况
1.大和时代和大化革新时期 2.奈良与平安时期 3.镰仓和战国时期 4.江户时期
二、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
1.确立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2.颁布《学制令》
三、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教育
1.近代学制的建立 2.普及初等教育 3.发展高等教育 4.发展职业教育 学时:4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
1.美国现代大学创办的背景及特点 2.日本明治时期教育改革概况
第二十五章 19世纪——20世纪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潮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教育思潮及特点。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新学校运动”和“新教育”思潮 —、“新学校”的产生
1.雷迪创办的新学校 2.狄摩林创办的新学校
二、“新学校”运动和“新教育”思潮的发展
1.成立国际新教育联合组织 2.爱伦·凯的教育主张 3.德克乐利的实验学校 4.蒙特梭利的“儿童之家”
第二节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思想
一、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1.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凯兴斯泰纳的生平
二、以理想国家为最高目标,造就公民
1.理想的国家 2.培养有用的公民
三、设置劳作学校
1.用“劳作学校”代替“书本学校” 2.劳作学校的任务
3.培养职业技能,进行公民训练 第三节 实验教育学思潮
一、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与实验教育学的发展
1.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2.实验教育学的产生
二、梅伊曼的教育观点
1.“普通教育学” 2.“实验教育学”
三、拉伊的教育观点 1.“行动教育学” 2.教育实验的三个阶段
四、比纳的智力测验及其他
1.比纳-西蒙量表 2.斯坦福-比纳量表 学时:4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
1.“新学校”和“新教育”运动产生、发展及代表派别。2.实验教育学产生、发展及代表人物观点。
第二十六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杜威实用主义教育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生平和思想渊源
一、生平
1.生活时代 2.教育活动 3.教育著作
二、思想渊源
1.前人影响 2.实用主义哲学 第二节 教育理论
一、教育的本质
1.教育即生长 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4.教育即无目的论
二、教育理论
1.“做中学”的原则 2.论课程与教材 3.论思维和教学方法 4.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 5.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学时:4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
1.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改造的涵义。2.杜威“从做中学”原则的涵义。
第二十七章 苏联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早期教育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的教育改革措施和早期教育理论。主要内容: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教育改革
一、建立教育领导机构
1.国家教育委员会 2.颁布改造旧教育的法令
二、20年代的教育改革
1.学制改革
2.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 3.普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4.改革高等教育
第二节 苏联早期教育理论
一、克鲁普斯卡娅的教育思想
1.论学校的性质
2.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3.关于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的任务 4.关于集体主义教育的见解
二、马卡连柯的教育见解
1.教育活动
2.高度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3.集体主义教育 4.纪律教育 学时:4学时
主要教学环节组织:讲授与讨论
思考题:
1、马卡连柯高度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2、马卡连柯集体教育。
第二篇:外国教育史
名词解释1
师又是自由知识分子,这种双重智者:早期的智者既是职业教的身份赋予智者能够脱离体制束缚,以一种自由理性现实的视角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其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安提丰,共同的理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2
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智慧及德行:苏格拉底认为道正确的判断,做坏事的人按照错误的判断做事,没有人会明知故犯,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的行事,智慧就是道德。其优点是认为道德是可教的,缺点是其观点并不完善,知识并不等于道德。3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在哲学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讥讽就是对对方的发言不断的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及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就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务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4乐理论四门课程。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
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学习既回忆:认为人在出生以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食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一切学习只不过是回忆罢了。学认识就是回忆、一切研究、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他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6贵族宫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 代的教育机构。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七艺,教育的方法也主要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7种特殊的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骑士教育
:是西欧封建社会一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效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三个阶段,从出生到七八岁为家庭教育阶段,主要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和锻炼。儿童满七八岁以后,进入礼仪教育阶段,岁为侍从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14——21七技,同时要侍奉领主和贵妇。8种自制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中世纪大学:从性质上看是一 有一名在某一领域内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只是交易。其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其基本特征是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宗教性和国际性、职业性和实用性、民主性和平等性。9
拉丁文法学校,招生对象主要爱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管理的是上层市民子弟,学习管理工商业的知识和行会内部的事务。其特点是:在领导权上,行会、商会办学——市政当局管理。内容上,强调实用知识,采用本民族语言教学。培养目标上,为了培养职业人才。10 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作班级授课制:主张把全校的学为教学的组织单元。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别的班级。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以替代传统的个别施教。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习好的作为组长,帮助老师管理10人,选出一名学小组同学,考察同学的作业。要求:班级应该由固定的课本1应该用一定的目标2生应该在做同样的功课3每个应经常保持学生的注意。4全班学教学时11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我们的一切白板论:洛克认为人出生以后 知识都是建立的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12建贵族遗风,又具有新兴资产阶绅士教育:就是培养既具有封 级的新式人才的教育,他主张把社会中上层家庭的子弟培养成为身体强健、智慧和实际才干的事业家。举止优雅、有德行、13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的影响下泛爱教育:是在夸美纽斯和法 出现的新式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法,入学的贵族子女一律改穿简单活泼的儿童服装,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教学中注重直观,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重要地位。14大学。特征之一是积极吸收最新哈勒大学:是欧洲第一所新式 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为此大胆选用了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为大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并奠定了高水平科研和教学的基础,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在高等教育中首开民族语讲课风气,重视现代外语。15 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赫尔巴特的五道观:即内心自所谓内心自由指的是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思想或者说对真善美具有明确的认识,就能够自觉的按照道德规范行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性的原则,所谓完善,是指人调节自己意志做出判断的一种尺度。仁慈是指绝对的善,它要求人无私的为他人谋福利、与人为善,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协调一致,并且按照人们自愿达成的协议解决冲突。16
播教义争取信徒为重要目标,以基督教教育:基督教教育以传修道院、主教学校、堂区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是为主效力的学习,承担教育信徒及其子女的职责,以七艺为主要教育内容。基督教决定了中世纪教育的基本目的,基督教教义是中世纪教育的基本内容。一,教育目的论
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哲学王2养之国人才。苏格拉底是专家治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
国论者,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德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3教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夸美纽斯的教育目的论,通过一切事物,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德行和信仰,以便享受现世的生活,并为来生做好准备4培养自然人卢梭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5
6斯宾塞,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赫尔 分为两种,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也就是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索要确立的目的;所谓的必须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基本的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7
教育是“生活“”生长“”经验改造“,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杜威认为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这种过程中。生长和生活是无止境的,也是无目的的。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再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这就是杜威的无目的论二,1 教学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回归自然”1)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基(准,才是,即以自然的教育为良好有效的教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2)要求教育要遵循自然天性,育 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需成人的灌输与强迫,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3)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 自然教育方法原则即主张实施(4)“消极教育”2教育应当服从普通的秩序,即客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理论,对儿童少加干涉观规律,一是教育活动应遵循自然的普遍规律或秩序,二是教育应该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3
(赫尔巴特的四步教学法向学生讲述新的教材1)明了,清楚的感知新教材,(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把新2)联合(或联想),巧妙地进旧观念联合起来(的概念体系,在新旧观念的基础3)系统,系统的形成普遍性
上,去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成的观念4)方法,巩固和应用所有形 41)杜威五步教学法
情境给儿童准备一个真实的经验的2)
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在情景内部形成一个真实的问3)
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从占有资料和必须的观察中,4)的方法自己有条不紊地展开解决问题5)
自己的方法与观念是否有效儿童通过应用检验观念,检验三,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实施过程 课程论
年)这一时期以身体的养育和锻1)婴儿期的教育(出生后两 炼为主(首先锻炼的是感官并继续发展2)儿童期的教育(2-12岁)身体,其次是儿童应掌握一些道德观念(是可以和必须学习的时期,在学3)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习知识问题上,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通过学习培养情操,在学习内容上,注重自然科学,在智育方法上,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主学习,反对啃书本,反对长篇大论的口头解释,主张直观教学,并要求在讲解知识时揭示知识用途(接收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学会4)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做城市中的自然人,提出了青春期的爱情教育和性教育,作为道德的一部分(要培养健康的身体,但更注重培5)女子教育,对女孩子首先
养灵巧,还安排女子学习唱歌跳舞绘画等2赫尔巴特的课程论:
(一)经验兴趣与课程:○
1应设置自然、物理、化学、地理
根据经验兴趣,等课程○
2数学、逻辑、文法等课程;○
根据思辨的兴趣,应设3据审美的兴趣,应设文学、绘画
根等课程○
4外国语和本国语○
根据同情的兴趣,应设5趣,根据社会的兴6据宗教兴趣,应设神学。应设历史、法律、政治等○
根统觉与课程:根据统觉原理,赫
(二)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把历史和数学当作学科中心。发展与课程:婴儿期((三)儿童的加强感官训练,0-3岁)幼儿期(发展儿童感受性;《荷马史诗》为主,发展儿童想4-8岁)教学内容应以象力。童年和青年期,分别教授数学、历史等,以发展其理性。3 个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及教育斯宾塞的课程理论:斯宾塞从和课程的目的,提出开设五种类
型的课程:○
1辑学、数学、力学、化学、天文生理学、解剖学○2逻学、地质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3○学○
教育学、544文学和艺术。心理学○ 历史学和社会校的活动教学分四类分别适应
杜威的课程理论:杜威认为学儿童的生长的四种本能要素:○
讲故事○
21验。手工训练○3游戏○4者个人的直接的主观经验,提倡主张“从做人中学”,强调学习观察实学生的个人探索,重视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四,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
杜威教育本质论
及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1育即生活,学校生活是生活的一教种形式,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其次,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我行我素,杜
威进一步提出“学校即社会”育即生长,要求摒除压抑、阻碍。2○
教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
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3即经验改造。首先克服了经验与教育理性的对立。其次,拓宽了经验的外延,经验不再被视为感觉作用和感性认识,而是一种行为、行动。再次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五,性。
英国:○
17—118英德美教育普及
初等教育;慈善性质的初等学
初等教育:国会控制的校;私人学校。○
2法学校;公学、学园。○
中等教育:文3育: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高等教德国:○
中等教育:文科中学、实科教育
初等教育:泛爱学校;○2机构、骑士学院○
3勒大学。宗教国——英国教育的移植;建(3)美国:高等教育:哈殖民地时期:国初期的教育制;文法学校——文实学校;高:教育的地方分权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州立大学出现。六,德国:19
等义务教育法》学前和初等教育:世纪英德美教育普及颁布《初 和丰富;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教学内容扩展学校数量增加;师范教育得到发展。定文科中学教师任职资格,推行中等教育:文科中学,规新的课程体系林大学创办,高等工业学校或其高等教育:柏他专业性院校创立。英国:
年立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国家逐步干预教育:1839年,国会直接领导教育委员会;1899初等教育:导师制,布实施《初等教育法》1870年颁教高等教育:新大学运动与新大学育:捐办文法学校。,公中等学 推广运动;城市学院成立。英王学院,伦敦大学,美国:初等教育
议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贺拉斯.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开始了公立19曼建世学校运动。学校,公立中学;中等教育:文实专门学院,州立大学、研究型大高等教育: 学、赠地学院出现。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防教育法》第二次1○
和现代外语的教学○
加强普通学校自然科学、数学:术教育○
32强调天才教育○加强职业技4量教育经费。七,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制
增拨大①区别
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以农业立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以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责任,为孩子选择学校,并交纳学费。武士教育,雅典属于公民教育。②教育类型:斯巴达属于③教育目的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斯巴达统治者对内略政策,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雅典为使奴隶主子弟有条件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跻身政界和经营商贸,则竭力培养其成为生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炼战士,由国家的④教育体制:斯巴达为锻岁男子设立兵营是的训练所,为7岁——1818训练团,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岁以上的男子设立青年军事育。雅典则有私人设立多种类型的学校,比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等。程度不齐,流派甚众,人人选择入学,政府不求整齐划一。达以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为主。⑤教育内容:斯巴雅典在体育习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修辞学校和哲学家的学员则提倡水平较高的理论课目的讲授和争辩。形式单一,程度较低。雅典形式⑥整体评价:斯巴达多样,程度较高。八,①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 希腊化教育特点
制度,广泛地流传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和埃及等广大地区,对这些地区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②文化和教育中心转移,古典时期,雅典一直是文化和教育中心,而希腊化时期,文化和教育的重心逐步转移到亚历山大城。③希腊的触及学校发生蜕变。古典时期,希腊的小学生通常注重以德、智、体、美为基本内容的多方面教育。覆灭,体育、美育逐渐被削弱,希腊化时期‘由于城邦注重和谐发展和多方面教育的传统遭到破坏。④中等教育同样面临衰微的境地。希腊化时期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⑤希腊化时期真正得到明显发展的是高等教育。九,罗马共和国早期、晚期、相同帝国教育的不同
切相联系②注重道德教育③教 ①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密育思想更具操作性而少思辨性。不同点上是培养农夫、军人为目标的以 ①共和早期的教育基本家庭为主要模式的教育体制②共和后期是罗马大肆向外扩张,在文化教育上被希腊化的时期。罗马逐步形成了以培养演说家、政治家为目标的,以私立学校为主要模式教育体制。③帝国时期罗马进入了帝国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随后又由盛转衰,步入下坡路时期。教育在这个时期以培养忠诚官吏和忠诚顺民为目标、以国立学校为主要模式的教育体制十,早期人文主义、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一文艺复兴
早期人文主义者的共同特征:般特点
古典科目构成了人文主义课程①的基础和主体②强点教育与社会联系,但对自然科学研究尚未重视③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民族语言教学④早期人文主义教育越来越走向形式主义、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一
般特点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①教育目标上,提出了人。②培养对象上,强调尊重儿童,爱护儿童。③教育内容上,提倡古典人文科学,主张恢复古代希腊在体育、智育、美育多方面教育④教育方法上,主张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直观、访问等教学方法。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本主义。人本主义教育在培养目:①人标上注重个性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的天性②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托古改制的内涵③世俗性。不论,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是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④宗教性。人文主义仍具有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家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他们希冀从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早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⑤贵族性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形式;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十一,(校1夸美纽斯的学制论
()婴儿期(0-6岁):母语学校2)儿童期(6-12岁):国语学(语学校3)少年期(12-18岁):拉丁(十二,4)青年期(18-26岁):大学 夸美纽斯第一次从感觉论来论夸美纽斯的直观性原则:证直观教学,一是教育应从观察实际事务开始;二在不能进行直接观察时,可以使用图片或模型;三在呈现直观教具时要将他们直接放到学生眼前,放在合理范围以内;四要让学生先看到实物或模型整体,然后再分辨各个部分十三,人性本善的观点是他整个社会卢梭的性善论:卢梭关于发展观的一部分,教育的责任是培养社会条件中的自然人。卢梭认为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的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始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欲念,只要顺其自然发展,就能达到高尚的道
德;怜悯心可以使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的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卢梭还强调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重要作用,良心也使得自天赋,它的作用不仅仅知道人判断善恶,而且能引导人弃恶从善。性善论是与原罪论针锋相对的,充满着反对封建的战斗精神,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十四,则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 教育只有通过才能真正产生本途径,育。教学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近,即通过教学来实行教期的,较为直接的目的,即多方面的兴趣。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本质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坚实的基础十五,第斯多惠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比较亚里士多德的三个因影响人发展的三个要素是:天
资,教育与自由自主。指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 天资,的基础,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教育是造就公民的必要手段,是促使个人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促使个人天资得以最大限度开发的最佳工具,天资的发挥与教育的实施必须注重个人自主自由的发挥,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天资十六,第斯多惠遵循文化原则
(现代文化,特别是当地特有的文1)应当注意包罗万象的全部: 化(调起来,遵循自然是最高原则2)将遵循自然与遵循文化协十七,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的灵魂是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人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人的灵魂。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属于植物的,如果他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是既是营养的,也有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第三篇: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纲要
导言
教育史的两条主线:教育制度史和人物思想史
以史为鉴,古今对照
外国教育史也是一部西方文化史,涉及西方哲学、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 善于揣摩中外教育史的异同,深入探究和总结。
外国教育史 体系要览
古代教育史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斯巴达、雅典奴隶社会
苏、柏、亚
古罗马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基督教教育
世俗教育封建社会
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近代教育史(资本主义产生确立时期)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欧美主要国家的近代教育制度(英法美德俄日)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夸美纽斯
洛克、斯宾塞
卢梭
裴斯泰洛齐
赫尔巴特、福禄培尔
马克思、恩格斯
现代教育史 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美教育思潮
欧美主要国家的现代教育制度(英法美德日苏)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杜威
改造主义、要素主义
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
存在主义、新行为主义
现代人文主义、终身教育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教育
1.前氏族时期
特点:群居、没有语言文字、无阶级差别
教育内容:成年人在生产劳动中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2.母系氏族时期
特点:
1)以母亲血缘组成固定的群落
2)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
教育内容:
1)男女儿童按劳动分工分别接受教育
2)出现了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青年之家
3.父系氏族时期
特点:经过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男性在部落中居统治地位。
教育内容:
1)按照男女在社会劳动中的分工分别进行。
2)增加了伦理道德、军事体育、“成丁礼”
4.军事民主制时期
特点: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
2)民主管理制的出现(酋长、人民大会、议事会)
3)部落间战争频繁
教育内容:重视军事教育,阶级教育的萌芽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掌握,谨记)
1)教育无阶级性,平等接受教育,儿童实行公养教育。
2)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3)教育的组织和方法处于原始状态
4)阶级教育的萌芽
第二节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
1.苏美尔人的文化教育
• 公元前3500年前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城邦
• 楔形字、泥板书
• 学校的产生(寺庙、祭司)
• 泥板书舍:最早出现的训练书吏的学校
2.巴比伦的文化教育
继承苏美尔文明
寺庙学校分为初级教育、高级教育
教学方法:师徒传授式
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1.古埃及的文化
尼罗河埃及文字芦叶纸
2.古埃及的教育
1)学校类型
宫廷学校:设在宫廷中,招收皇家子弟,毕业后经过业务锻炼,委任为官吏 僧侣学校(寺庙学校):设在寺庙中,重视科学技术教育
古埃及的学校
职官学校:大多设在政府机关,招收贵族官员子弟,通过学习普通课程和进行专门的职业训练,训练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
文士学校(书吏学校):培养文职人员,即熟练运用文字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2)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普通的文化课程(基本的读写算)
专门职业课程
高级的科学技术知识
方法:机械、单一,多为口授,体罚严酷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1.古代印度的社会概况
印度-雅利安文明的形成(梵文)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瓦尔纳制度)婆罗门:僧侣、贵族
第四篇:外国教育史
浙江师范
1.城市学校3.苏格拉底教学法
5苏 格 拉 底 教 学 法 6 骑 士 教 育 7 教 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8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3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12年1、教 育 的 基 本要素有哪些?他们基本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
3、夸美纽斯教思想的主要观点。
4、例举五种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师大2011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苏格拉底法道尔顿制杜威教育思想
华南师范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12年.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332教育综合真题
1、《理想国》
2、终身教育
二、论述题评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3.苏格拉底法4.《初等教育法》2.试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名词解释:终身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特征评 述 简 述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12年人文赫尔巴特
华东师2010、骑士教育
6、《莫雷尔法案》
天津师大教育硕士10
5.苏格拉底方法6.《1988年教育改革法》2.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3.简述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主要内容
华中师大2010
5道尔顿制3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评述
12年4讲授法、赞科夫的发
展性教学理论
陕师大11年
苏联的《国防教育法》5贝尔—兰开斯特制
首都师范大学2011
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学术贡献 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教学意义
西南大学2010
“苏格拉底法3.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有哪些?2.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联系我国实际加以举例阐述。
曲阜师大
4.简述1958《国防教育祛》的基本内容和意义5简述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影晌理论。6简述裴斯泰洛奇的要素教育论
北京师范12
3贝尔兰卡特制恩物
南京师范大学2012
苏格拉底方法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3.杜威教育思想
第五篇:外国幼儿教育史
福建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
《外国幼儿教育史》试卷
年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是。
2、夸美纽斯,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
3、1816年,新兰纳克幼儿学校——世界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由创办。
4、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学前教育中,与托儿所相比,主要服务于富裕阶层的儿童。
5、法国柯夏托儿所虽然模仿英国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注重对幼儿进行智育训练的做法,但在教学方法上,更具有特点,坚决反对体罚。
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尼德兰人文主义教育家伊拉斯谟斯主张幼儿教育中()。A、基督教人文主义化;B、以基督教教育为重点;C、以人文主义教育为重点;D、废除基督教教育
2、公元()年创办的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国立幼儿园。A、1865;B、1868;
C、1872;D、18763、()是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倍尔的重要教育著作。A、《人的教育》;B、《普通教育学》;
C、《教育学讲授纲要》;D、《母育学校》
4、苏联 1989 年制定的()反对将童年仅仅看成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忽视童年期自身价值的观点。A、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B、学前教育构想;
C、幼儿园规程;D、青少年法
5、()的学前儿童教育观是以发生认识论为基础的。A、卢梭;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D、皮亚杰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夸美纽斯,论学前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2、福禄倍尔幼儿园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3.简述英国幼儿学校的教育目标。
四、论述题:(30分)
1、试比较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