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和板书设计

时间:2019-05-15 03:2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和板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和板书设计》。

第一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和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和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介绍我们祖国一个美丽地方的文章。文章文字优美,图文并茂,读过之后,令人陶醉,是一篇符合儿童心理的游记式文章。文中先整体介绍了葡萄沟的特点,然后从葡萄的枝叶、葡萄、老乡、阴房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等字,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

3.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课前准备:

葡萄沟的课文录像、多媒体或图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新疆政区图和葡萄沟系列、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课文插图和贴图,贴图一:图上的枝叶稀少,贴图二:图上葡萄的枝叶茂密。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出示 “葡萄”请生念。

“葡萄”这两个都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请小朋友拿出小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记住这两个字。

2.师:你们爱吃葡萄吗?香甜的葡萄是多么诱人啊,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是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葡萄沟出产的葡萄。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 出示:疆:读准后鼻音(新疆)

3.播放一段有着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然后深情叙述:在金秋九月,我们踏上了开往新疆葡萄沟的旅程。啊!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让我们心旷神怡;一阵动听的新疆音乐响起,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新疆。

4.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让学生找一找新疆在什么地方。

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然后多媒体(或图)放大新疆政区图,出现吐鲁番的位置(读好“n、l”音:鲁

吐鲁番)

师:新疆吐鲁番离我们宁波大约有6000多公里。坐飞机去得花六七个小时。请大家再看一看地图,就在新疆的吐鲁番里面有一个葡萄沟。(板书补充课题)

沟:读准音

(葡萄沟)

那诱人的葡萄就在那儿,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多媒体(或音乐、图片)播放《葡萄沟》一文的配套录像。

二、进入情境,主动探究

1.欣赏完了葡萄沟,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1)抓住学生讲到的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地方。

(师:你从哪里看出那里的水果很多呢?随机理解“盛产”尽管水果多,但人们最喜欢的是葡萄。)……(板:葡萄:五光十色)

(2)师:葡萄沟盛产水果,五光十色的葡萄使葡萄沟的景色更加优美,所以课文中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指导读好这句话。(可以分别用赞美的、骄傲的、高兴的语气读)

2.那么课文是怎么写这么美、这么好的地方的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3.交流。

(1)读准 “串” “棚”等音。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4.再读课文,读通句子,边读边划出:葡萄沟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三、深入学习,领悟精华

1.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你觉得葡萄沟的什么最吸引你呢?(指着板书讲)

2.学习梯田葡萄这一段:抓住几个语段学习。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象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为什么吸引你?

①夏季葡萄的枝叶很多。

②茂密的枝叶是怎么样的:是密密麻麻的,叶子之间看不到一点儿缝隙的……

③师出示图一:图上的枝叶稀少:这是别的班同学学了这篇课文后画的,你觉得这是你看到的、想像中的绿色凉棚吗?……那凉棚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④生回答后老师贴图,图上葡萄的枝叶茂密。(指导朗读)⑤一个个:说明凉棚很多。

⑥引导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那里的最高气温可达到49度,如果这时候你来到葡萄沟,钻进这茂密的枝叶搭起来的绿色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凉爽、舒服……)

指导朗读,读出这种感觉。

⑦这茂密的枝叶预示着什么呢?(秋天葡萄的丰收)所以这绿叶,这凉棚,带着一种希望,有一种希望的美。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为什么吸引你?

①葡萄很美,葡萄颜色多样: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分别出示这些颜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下。

师:书上用一个词来形容:五光十色。哪位同学还会用别的词语来表达?(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绚丽多彩、五颜六色……)②比较:

“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想一想“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写出了颜色的多和美,但“五光十色”还写出颜色有光亮,这样就更美了,因为成熟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所以这儿不能换“五颜六色”。)是啊,葡萄不仅颜色多样,而且颗粒饱满、有光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爱不释手。(板书:美)

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板书:多)这葡萄这么大,颜色这么美,数量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3、出示辅助句子指导背诵: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里。()的枝叶向()展开,就像搭起了()绿色的()。到了(),葡萄()挂在()底下,有()、()、()、()、(),()美丽极了。

四、拓展思维,随机练说

小结:第二段作者在写葡萄生长过程时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葡萄的样子、数量、颜色等方面写具体。那你能不能学着作者写葡萄的方法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水果或物品呢?

四人合作小组先说一说。生介绍。

(如:家乡的梨子。春天,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家乡仿佛成了一座生产高级香料的工厂。一阵阵香气迎来了一只只酿蜜师——小蜜蜂。它们为酿造又香又甜的蜜而奔忙。初夏,一个个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好像在捉迷藏。到了秋天,在人们辛勤劳动下,梨子成熟了,像一个个黄色的小灯笼。)

(家乡的桃子。阳春三月,桃花开得正艳,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桃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家乡仿佛成了一座生产高级香料的工厂。阵阵清香迎来了一个个酿蜜师小蜜蜂,他们也嗡嗡地歌唱着,为酿造又香又甜的蜜而奔忙。到了五月,桃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小的青果,远远望去,有的像玛瑙,有的像翡翠,如果你走进那桃园,就像置身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似的。农民伯伯在辛勤地为桃树浇水、施肥、捉虫,汗水洒在片片桃树林里。

六、七月份,青中透红的桃子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像在对客人点头微笑。)

五、书写指导、完成作业

1.书写:吾、季、留、杏、密、蜜

留:上下结构,上下相等,写得扁些,田字的一竖在书中线上。

蜜密:上中下结构,下面分别是山和虫。中间的必写在横中线上,撇要长。2.完成课堂作业本2、3题。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和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一由“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和“宽带网”五大部分组成。

“我的发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特点,在自主探究中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学习积累语言,进一步体验发现的乐趣。“日积月累” 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重点引导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通过“读读背背”和“我会说”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

“口语交际”活动的话题是《春天里的发现》。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本次口语交际练习可以和本组各课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也可以与下面的“展示台”和“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把搜集的资料和将要展示的作品作为口语交际的凭借,也可以把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成果作为展示的内容。

“宽带网”是本册语文园地新开辟的一个栏目,这个网名新颖有趣,富有时代气息,旨在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它也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主要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包括亲自观察、利用图书、电脑网络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发现事物的相似特点,用“„„像„„”的句式说清楚自己的发现。培养观察表达能力。

2.通过给熟字加偏旁,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通过读背春联,让学生积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春联;通过搭配词语,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

3.通过积极参与找春天的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处理、展示与本组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与同学共享快乐。

教学重点:感知语言中的比喻;找规律识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主动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有条理地说出来,写下来。

课前准备

1.师生通过亲自观察、利用图书或网络等方式,搜集与春天有关的资料(图片、照片、音乐磁带、诗词、绘画作品„„)

2.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找春天”的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图像、市花图片、春天美景音像和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㈠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画面(也可以用实物投影“语文园地一”中的插图来代

替):春天的原野里,天上飞着一架飞机,燕子在银杏树旁休息,蜻蜒在草丛中嬉戏;春雨中,蘑菇长大了。一个小朋友打着雨伞,蹲下来捡起在路边的一把剪刀和折扇„„(画外音:欢迎孩子们来到“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栏目)。

2.说话训练:看图美美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这幅“春景图”。

㈡ 观察联想,引导发现。

1.教师示范说:春雨过后,地上的蘑菇长得多好啊!哟,我发现地上的蘑菇像小朋友的小花伞。你们觉得像吗?

我们还可以说“小朋友的小花伞像蘑菇”。

2.练习用“„„像„„”表达自己的发现。

再仔细看看,你还发现了谁和谁长得很像呢?先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原文地址http:///showtopic-104736.aspx,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发现。

㈢联系生活,拓展交流。

1.我们学过的课文或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像什么?请同学们大胆地想像,自由地表达。(作为二年级小朋友,可引导学生尽量说得具体些)。

2.朗读儿歌:

眉毛弯弯像月牙,桃花红红像朝霞,柳条长长像鞭子,河水清清像镜子。

3.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想一想,写一写。

㈣小结:只要孩子们经常用火眼金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大胆去联想,你会发现,我们这个世界真的很精彩。

二、日积月累

㈠ 读读认认

1.谈话激趣

刚才,孩子们观察了春天的事物,并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绘了出来,表现非常优异。下面我们走进“读读认认”栏目,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会有更优异的表现。

2.读一读:这一栏目要求小朋友们读8组字词,认识9个生字(幻灯片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红色。)

(1)读读下面的字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2)抽生认读正音,教师随机指导易错字:“材”、“渡”、“笨”等。

3.记一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引导学生从音、形、义等方面去进行比较)。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构字规律。

(2)以小组合作汇报的形式在全班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师生随机补充。

4.说一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6.生字搬家:

生字搬了家,我们一起认认它——

小笨熊,戴红帽,烈日底下把渡船摇,牺牲休息送木材,按时到达心欢笑。

(自由读→抽读→齐读)

㈡ 读读背背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我们中国有个习俗,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帖什么呢?(春联)

2.理解春联:知道什么是春联吗?(春联用词凝练生动,想象奇特优美,句式对仗工琅琅上口)。

3.读记春联

(1)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几幅春联。

(2)大致理解每幅春联的意思。

(3)教师示范春联的读法,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注意读的节奏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如: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同时还要注意吟诵的语气,上联一般要吟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诵得高而平。

(4)多种形式练读春联:①模仿读;②同桌或师生对读;③齐读;④指名想象读。⑸ 背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春联

4.展示:互相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㈢ 我会说

1.谈话引入:在这个单元里小朋友们积累了很多描写春天的词句,谁能用自己积累的这些描写春天的词语赞美一下春天的美好?

2.读词:春光、天空、阳光、田野、小溪、枝条。

3.练习搭配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行。

4.交流搭配的词语,教师随即板书在黑板上,齐读。

5.我们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春天,我们一起回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如:

绿色的叶丛、浓密的绿叶、沉睡的笋芽、健壮的竹子、嫩绿的叶子„„

6.在课外书上你还知道哪些“××的××”式的短语,能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下吗?

7.完成课堂作业第二题:照样子填一填。

三、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1、2、3、4、2.背诵课外搜集的春联。

3.观察生活,用“„„像„„”说一说。

第三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亮起来了教案和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亮起来了教案和板书设计 12 北京亮起来了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写北京夜景的文章。作者把视角投向北京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以优美的文字,描写了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繁华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古老的故宫、美丽的角楼,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五光十色、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城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

文章文质兼美,层次清晰,是小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学习语言的好教材。文中的好词佳句像那华美的灯饰一样使课文也亮了起来。学习本文要注意咀嚼那些生动优美的词句,特别是许多比喻句和课后的四字词语等,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本课识字量较大,有很多新词,要求会写的字也很多,要用已有的多种识字方法,突破识字写字难点。这篇课文适合朗读,教师要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在朗读中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课后有资料袋,主要介绍北京有名的景点,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开辟资源空间,丰富学生阅读。教学目标

1.用已有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2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等一些优美的词语,结合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感悟,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文字,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流利、深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积累优美的词句。教学难点:

理解新词的意思,朗读、理解几个长句子。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二上册课文《北京》、《我们成功了》。预习本课。收集有关北京景点、历史等方面资料。2.教师:收集北京夜景的资料,课件(或图片),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多媒体展示北京风光,激发兴趣,引入课题。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北京的风光。

2.多媒体展示北京风光。(北京的图片欣赏,可以配上《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可以朗读图片下面有关的词语,如: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宽阔的长安街、热闹的西单商业街、绿毯似的草坪等。)欣赏完北京风光,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一说吗?(学生畅所欲言)

3.这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它白天美,到了夜里,就更美了!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北京夜景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全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课件或小黑板)

mù lín

shuò huī huánɡ

夜幕降临

华灯高照

川流不息 灯光闪烁

金碧辉煌

duó huàn xuàn

光彩夺目

焕然一新

绚丽多彩

银光闪闪

从天而降

fán

zhuànɡ

长安街

王府井

繁华

一幢幢

一束束

重点指导: 前鼻音:临、焕、绚、繁、扮 后鼻音:煌、幢、宫、雄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2)我们已经和这些生字词成了好朋友。瞧,他们和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躲到文章里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个别分段读课文,正音。

(3)夜晚的北京多迷人。你认为最能表现北京夜景特点的词是什么? 板书: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明亮

辉煌

三、感悟第一自然段。

1.夜晚到了,课文中用哪个词来写?(板书:夜幕降临)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夜晚的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那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用自己的话说说。

3.学生观看夜景图,感受“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说说自己的感受。4.把你的感受带到这个句子中去,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相互评价后,悟出应把“亮”和“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重点突出读。

四、感悟第六自然段。

1.谁来读读有这两个词的句子?(明亮

辉煌)指导朗读。

2.学习生字:辉、煌。(两字的偏旁易混淆,用“光军辉,火皇煌”口诀记忆。)

五、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2~5段,划划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划出来。

2.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

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结合交流读的句子写的是哪些景点,板书:长安街 环形路 商业街 故宫)

六、学习生字。

1.再次出现生词,朗读巩固。

川流不息的汽车

绚丽多彩的广告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金碧辉煌的城楼

繁华的大街 闪烁的灯光 夜幕降临

光彩夺目

雄伟

犹如

装扮 故宫 一幢幢

一束束

隐隐约约

银光闪闪

2.(把生字写成红色)红色的都是这一课学习的生字。请你自学生字,想办法记住字形。3.学生自由发言,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并提出难写的字。4.老师指导学生书写,学生练习。(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束、单:贯穿整个字的主笔是竖,写在竖中线,写得挺直,左右基本相称。勾、府:都是半包围结构。“勾”的撇折,“府”的“寸”,稍露在包围外面。“辉煌”:“光军辉,火皇煌”,注意两个左偏旁稍收,以让右。

六、作业:《课堂作业本》第1、3题。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引入课文。

1.开小火车:认读生词。

2.指名读课文第一、六自然段,及时表扬。

3.我们来仔细朗读课文,读读句子,说说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感受到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辉煌。

二、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1.长安街

①北京美丽的夜景真让人流连忘返。我们先沿着这条银河似的长安街去逛逛,看看那里是什么样。个别朗读第二段。

②你见过夏日夜晚天空中的银河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川流不息的汽车像银河呢?(结合图片看一看华灯,“川流不息”说明这里的车很多,多得像水流不断,每辆汽车的车灯都亮着,灯光一闪一闪的,从高处看,就像天空中无数星星构成的银河。)朗读这句话。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银河正从天而将呢!(板书:像银河)

③课文中写什么“金碧辉煌”,这个词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广场四周的景色怎么样呢?有哪些建筑物的轮廓?(看夜景图: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高楼大厦的轮廓。)

④指导朗读。

⑤谁来当当小导游,给小朋友介绍长安街的景色。(出示图片)

2.环形路

①为什么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这里的灯光各种各样,五颜

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板书:道道彩虹)

②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

道道彩

虹。(好似、就像、好比、好像)

③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五题。

④师引读: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街道上,有

些什么灯(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这么多灯汇集在一起,装点着(美丽的北京),使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3.商业街。

①个别读第三段。(看图片或课件:商店的橱窗分外明亮,绚丽多彩的广告牌,颜色各异的霓虹灯为商业街平添了一番美丽,再加上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宾客,这些使商业街显得格外热闹。)

②美美地读一读。

③王府井、西单是北京最古老的商业街,有700多年的历史。课件或图片出示王府井大街旧图,教师简单介绍,与新图比较体会“焕然一新”的意思。(板书:焕然一新)

④师引读: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说,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焕然一新),那里有……有……还有……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

⑤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商业街日新月异的变化。

大家进行评议: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改进?自由练读,教师范读,抽读,齐读。

4.故宫。

①为什么说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湖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这些建筑物虽然古老,但是当灯光成为他们的外衣后,就别有一番风韵。)

②看图片理解“倒映”“银光闪闪”。(板书:银光闪闪)

③指导朗读。指导读好长句:“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三、总结课文,颂扬北京,课外延伸,激发情感。

1.同学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北京亮起来了,不仅仅是指北京的灯亮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指祖国强大了、繁荣昌盛了,2008年奥运会还要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召开,你们高兴吗?就让我们带着对祖国北京的热爱,再来诵读一下北京吧。配乐赏读全文。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要对大家说?

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谁来读读课后的“我知道”。

4.是呀,北京天天都在变,越变越美丽。课前小朋友收集了不少北京的图片、资料,现在在小组内介绍介绍吧。

五、指导写字。

夺:上部撇捺要伸展,盖住下部的“寸”字。

雄: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写长些,单立人右边的四横宜适当向上。

学生练写《课堂作业本》第一题剩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写字姿势。

六、作业。

1.实践活动:我是一名小导游。

同学们,我们已经游览了北京,感受到了北京夜晚的迷人景色,当回小导游,回家向介绍介绍北京的夜景吧!

2.作业本第二、四题。

3.晚上和家长走出家门,到大街上走一走,看看美丽的夜景,动手拍下来,动笔写下来,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长安街:像银河

灯的海洋

环形路:道道彩虹

明亮

光的世界

商业街:焕然一新

辉煌

故 宫:银光闪闪

总——————分——————总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日月潭》《葡萄沟》教案

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 语文 学科备课 设计人:梁芳 年级:二年级

第 5 周 第 1课时 总第33 课时

课题名称:《日月潭》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2、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朗读、想象、体会出那里的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预习提纲

1.读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什么。

2.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用“ △ ”标出文中翘舌音的字。3.在文中用“ ○ ”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拼一拼,读一读,想办法记住它。用“ ”标出这些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4.把本课带[ ]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文空白处。5.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小节)序号。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同学们,咱们的祖国山河壮丽。你们以前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 学生畅所欲言。

2、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导游姐姐,(课件出示)她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快听她说说吧!(课件演示,教师板书:日月潭)

3、教学生字“潭”,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归纳学生的问题:板书:在哪

名字的由来

风景怎样

二.预习反馈

1、检查自学情况。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1)认读生字卡片——抽读生字卡片

(2)出示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学生边轻声读边在书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出。(3)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2、那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环绕:围绕(造句)茂盛:(植物)长得多而且茁壮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建筑:建筑物,(举例说)清晰:清楚

朦胧:模糊不清。(说出反义词:清晰,清楚)

仙境: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课文中说哪里是仙境呢?)群山环绕: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名胜古迹: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

2、指导书写

“岛””“展“环”“绕”“建”“纱”

重点指导“展”和“建”。“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与走之儿区别。

3、检查读课文

4、说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在哪

名字的由来

风景怎样

限时作业:《新课堂》第9课第1题 课堂反思: 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 语文 学科备课 设计人:梁芳 年级:二年级

第 5 周 第 2课时 总第34 课时

课题名称:《日月潭》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受日月潭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2、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朗读、想象、体会出那里的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提纲

1.读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什么。

2.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用“ △ ”标出文中翘舌音的字。3.在文中用“ ○ ”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拼一拼,读一读,想办法记住它。用“ ”标出这些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4.把本课带[ ]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文空白处。5.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小节)序号。

教学过程 :

一、预习反馈

1、课前我们来个抢答赛,小朋友想参加吗?

日月潭在哪里?

日月潭中美丽的小岛叫什么?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课文中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二、精讲点拨

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一)、1、过渡:课文的第几段告诉我们日月潭在哪里?

2、学生默读,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心得。

⑴出示地图,了解台湾的位置。让学生明白台湾是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⑵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日月潭在()。

⒋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默读第二段

⑴ 自由小声读,画出写日月潭名称来历的句子。⑵ 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①日月潭的水有什么特点?

③出示句子: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Ⅰ日潭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月潭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Ⅱ比较句子{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Ⅲ用“因为……所以”来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学生自由准备——指名说——同桌互说 ④指导朗读

(二)轻声读课文3、4自然段,把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画下来。

1、交流心得

⑴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点拨和指导朗读。预设:清晨的景色:

让学生说说“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像什么?

水中的倒影由于薄雾变得模糊不清,树上是用哪个词来形容的?(理解隐隐约约)

中午晴天的景色:

蒙蒙细雨的景色:

让学生说说在蒙蒙细雨中看日月潭是什么样的感觉?

理解“朦胧”。对照晴天和雨天日月潭风景课件,让学生感受日月潭景色的神奇和美妙。⑵评读升华

①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②学生选择朗读展示。配画面朗诵课文。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2、讲读第五自然段。

⑴是啊!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是多么令人向往啊!齐读第五段。⑵什么叫“吸引”?结合课文说一说。⑶练读。

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

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

三、拓展延伸

你知道台湾还有什么美景吗?

四、系统总结

说说自己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像太阳 清晨 薄雾

9、日月潭 中午 太阳高照 风光秀丽

像月亮 下雨 细雨蒙蒙

限时作业:《新课堂》第9课第2题

课堂反思: 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 语文 学科备课 设计人:梁芳 年级:二年级

第 5 周 第 3课时 总第35 课时

课题名称:

10、《葡萄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预习提纲

1.读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什么。

2.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用“ △ ”标出文中翘舌音的字。3.在文中用“ ○ ”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拼一拼,读一读,想办法记住它。用“ ”标出这些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4.把本课带[ ]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文空白处。5.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小节)序号。

教学过程 :

一、激趣板书

1、猜谜语。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葡萄)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

二、预习反馈

1、提醒多音字的读法:

葡萄干(gān)

钉(dìng)着

好(hào)客

水分(fèn)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指导书写 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沟—够(音近)同偏旁:搭—摘;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

(2)、教师重点指导: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关排。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葡萄沟在哪?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开书自由朗读吧!

(2)、学生自读课文感悟:

A、回答“葡萄沟在哪?”(在新疆吐鲁番)

b、“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相机板书:是个好地方。板书设计:

10、葡萄沟

是个好地方

热情好客

限时作业:《新课堂》第10课第1题 课堂反思:

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 语文 学科备课 设计人:梁芳 年级:二年级

第 5 周 第 4课时 总第36 课时

课题名称:

10、《葡萄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提纲

1.读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什么。

2.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用“ △ ”标出文中翘舌音的字。3.在文中用“ ○ ”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拼一拼,读一读,想办法记住它。用“ ”标出这些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4.把本课带[ ]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文空白处。5.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小节)序号。

教学过程 :

一、预习反馈

1、出示地图:找找浙江、新疆;放大新疆的地图,找找吐鲁番。

2、出示词语,让学生给词语排排顺序。吐鲁番

在葡萄沟

新疆的

3、葡萄沟的水果很有名。有哪些?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说话练习:用句式有……有……还有……

4、指导朗读这一段。

5、小结。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这堂课再带你们去葡萄园看看那里的风光。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二、精讲点拨

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读议: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

2、再读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交流: ●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2、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第二自然段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a、朗读第二段,并讨论;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b、小组读句合议。“你觉得哪句最美,为什么?”先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有感情地读读句子。

(2)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

a、指导学生看图,抓住重点词语“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使学生领悟:葡萄沟的葡萄产量高、颜色美。(相机板书;多、美)

b、讨论:“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

c、小结:读了这句话老师眼前浮现出葡萄沟那又大有美的葡萄,难怪人们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1)师范读:“要是你这时候到葡萄沟去,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3)看图训练口语。

图2画的就是维吾尔族老乡正在接待远方的来客。你若是图中的老乡,面对客人,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你若是这位客人,又会怎样说呢?

小结: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啊,让老师忍不住想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学习第三段

(1)进入角色,激发兴趣。瞧,葡萄丰收了,这么多,怎么办呢?你们来帮老乡想想办法。

(2)生默读第3段,自读自悟:葡萄干的制作过程。(3)认记“碉堡”。

(4)指名学生充当维吾尔族小朋友演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5)另指一名学生排列葡萄干的制作顺序。(a运到阴房;b挂在架上;c蒸发水分;d制成葡萄干)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尝尝葡萄干,说说葡萄干的特点。(相机板书:色鲜、味甜)

看了刚才维吾尔族小朋友的表演,让我们更加觉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6)激发感情再读该段。

三、拓展延伸

“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我们家乡出产的 也很有名,你们能夸夸家乡的特产吗?”

四、系统总结

1、今天我们参观了葡萄沟,你们对葡萄沟有了那些了解,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互相讨论。

2、师生交流体会。(教师板书:真)3、指导朗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板书设计:

10、葡萄沟

葡 萄

五光十色

葡萄干

色鲜 味甜

是个好地方 人

热情好客

限时作业:《新课堂》第10课第2题

课堂反思: 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 语文 学科备课 设计人:梁芳 年级:二年级

第 5 周 第 5课时 总第37 课时

课题名称:练习教学目标:

1、2、巩固基础知识,加深所学印象。运用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增加积累。

教学过程:

一、听写9、10课生字

二、看拼音写词语。

xiǎo dǎo zhǎn xiàn míng shânɡ jiàn zào qīnɡ shā huán rào()()()()()()yǐn yuē tái wān shěnɡ mào shânɡ()()()

wãi wú ěr zú qiū jì liú xià xìnɡ zi mào mì mì táo()()()()()()shān pō dā jiàn cǎi zhāi tiě dīnɡ shān ɡōu nãnɡ ɡîu()()()()()()

三、填空。

1、日月潭是我国 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_________上。那里群山环绕,_____________,周围有许多______________。

2、湖中央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_________,叫日潭;南边像_________________,叫月潭。

3、清晨,湖面上________薄薄的雾。天边的________和山上的点点灯光,_____________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________,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________地________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__________,周围的景物一片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

4、日月潭_______________,吸引了______________的中外游客

5、葡萄沟的葡萄种在山坡的_________上。_________的枝叶向四面_________,就像搭起了一个个_____________。

6、葡萄沟的葡萄数量很多,__________________地挂在绿叶底下。葡萄的颜色也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紫的、暗红的、淡绿的,______________,美丽极了。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7、葡萄沟的人,是一群_______________的维吾尔族老乡。葡萄干是在_________里制成的,颜色______,味道______,非常有名。

8、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是因为那里不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践活动

1、上网看看日月潭、葡萄沟的美丽风光。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 语文 学科备课 设计人:梁芳 年级:二年级

第 5 周 第 6课时 总第38 课时

课题名称:

11、《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会认l 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教学难点: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会令人 “难忘”。教学准备:课件;有关傣族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预习提纲:

1.读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什么。

2.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用“ △ ”标出文中翘舌音的字。3.在文中用“ ○ ”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拼一拼,读一读,想办法记住它。用“ ”标出这些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4.把本课带[ ]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文空白处。5.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小节)序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傣族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你们参加过“泼水节”吗?如果你参加过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感受好吗?让学生讲述。

今天,我们要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它与平时同学们所参加的泼水节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预习反馈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让学生记住字形。

2.交流识字方法。

3.用生字组词,并理解字义。

4.指导写字。

①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②重点进行范写指导:“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 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要和“风”区分字形。注意区别“恩”与“思”。

③学生书写老师巡回辅导。5.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6.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7、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

周总理

限时作业:《新课堂》第11课第1题 课堂反思: 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 语文 学科备课 设计人:梁芳 年级:二年级

第 5 周 第 7课时 总第39 课时

课题名称:

11、《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会认l 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教学难点: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会令人 “难忘”。教学准备:课件;有关傣族的资料 预习提纲:

1.读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什么。

2.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用“ △ ”标出文中翘舌音的字。3.在文中用“ ○ ”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拼一拼,读一读,想办法记住它。用“ ”标出这些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4.把本课带[ ]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文空白处。5.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小节)序号。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二、精讲点拨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③理解“四面八方”。

④指导朗读。

2.指导看图、理解第4自然段

①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挂图)谁来说说总理今天打扮得怎样?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 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②让学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③结合图,说说除了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

④师:傣族人民因为能和敬爱的总理一起过节而笑容满面,现在也请你笑容满面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3.体会第五自然段

①分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总理,同学们扮演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②启发想象

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

③正因为1961年泼水节是和总理一起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感到那年泼水节是“幸福”、“难忘”的。

④有感情朗读6—8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风情?学生介绍。

老师补充,如彝族“火把节”、壮族“对歌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等。

四、系统总结

谈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

周总理

限时作业:《新课堂》第11课第2、3题 课堂反思: 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 语文 学科备课 设计人:梁芳 年级:二年级 第 5 周 第 8课时 总第40课时

课题名称:示字旁和衣字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目标:

1、掌握示字旁和衣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社”、“补”、“礼”、“视”、“神”、“初”、“衬”、“被”,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教学,巩固正确“掌握示字旁和衣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唤起学生写字的热情。

教学难点:示字旁和衣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教学过程:

一、写好“社”、“补”、“礼”、“视”、“神”、“初”、“衬”、“被”。

二 教学提示

1、复习前课内容。

(1)让学生书写“则、项”。选择典型字样,让学生评价字样。回顾写好贝字旁和页字边的要点。指导学生再写这两个字,看看有没有进步?

(2)具体说说贝字旁和页字边分配到具体字中,它们的形状如何做到“因字而异”?

2、新课指导。

(1)让学生在黑板上直接尝试书写示字旁,衣字旁。针对学生书写现状,师生共同探究,找出不足。后教师黑板上再放大示范书写,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

(2)学习书写示字旁,衣字旁,也可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直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相似的地方和细微有区别的地方,于此处着力寻求教学突破口。

3、书写指导。

三 例字指导

“社”,左右结构,左小右略大,右边“土”下横可适当插入左点下放空间。“补”,左右结构,左右等宽等高,注意两部分中间的空白要适当。“礼”,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竖弯钩“竖”长,底部“弯”短。

“视”,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见”中竖撇和竖弯钩的起笔在同一条竖线上。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小学学校教案

“神”,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申”字竖居正中,为悬针竖,与左边垂露竖形成对比。

“初”,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左长右短,右部“刀”居中。“衬”,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寸”字点偏上,靠近短横。

“被”,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皮”为竖撇,收笔可略向左出,竖居横钩正中,底部撇收捺放

四、练习写字。

五、板书设计

“社”、“补”、“礼”、“视”、“神”、“初”、“衬”、“被”。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左右两部分之间的距离要恰当,太紧太松都不行。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收集x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

(一)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吃葡萄吗?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x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游览一番,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板书课题)

(播放介绍葡萄沟的纪录片)

师:看到这么诱人的葡萄,你想些什么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品尝那“沉甸甸的,五光十色”的葡萄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及句子。

2.同桌一起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4.汇报识字情况。

(1)查地图识字:疆、鲁、番、维、吾

(2)以旧带新识字:难谁—维语—吾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堡沟

(4)形近字对比识字:密—蜜

(5)编字谜识字:弟弟站在木头边。(梯)

5.巩固识字

(1)同桌互相猜字

(2)编号找字

三、再读课文,交流反馈

1.默读第1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

(生可能回答:葡萄沟在x疆的吐鲁番。葡萄沟出产水果,葡萄沟出产的水果多)

师:秋天,这里的葡萄园又是什么样呢?下节课,我们再到秋天的葡萄园去看一看。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生组词读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蜜密”第一笔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 6 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3.学生练习

4.组内互评,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字卡,口头组词

2.指名读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深化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回答)

2.师相机提句:“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引读第二自然段,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词语进行感悟。

4.课件展示秋季的葡萄,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

5.抓住“准会”、“吃个够”等词感悟维吾尔老乡的热情好客。

6.师相机提问:“葡萄”还能制成什么?理解“阴房,确堡”。

7.齐读最后一段,问: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8.赛读提高,表现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拓展练习

1.对葡萄沟你还了解什么?

2.你知道我们的家乡什么很有名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生观察发现规律

2.重点指导“够”。

3.学生练习

4.展示作品

(细河区民族街小学 宋艳君)

教学案例

(二)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都说x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叫──葡萄沟。

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我们得对葡萄沟有些了解,那就打开今天我们要学的第十一课赶快去看看吧。

自由地读一读课文,遇到特别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朗读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葡萄x疆吐鲁番盛产茂密一大串

暗红搭起凉棚吃个够维吾尔族

自由读读(你能读正确这些生字词语吗?);指名小老师带读;难读词开火车读;随机抽读。

哪些字书写时要注意的?

请你带着这些生字词语,再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课文。

3.初步地领略了一下x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你有什么感受?(什么是盛产水果呢?)

二、体验学习

1.葡萄沟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我们就赶快去葡萄园看一看吧!/ 6

2.葡萄园到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什么是“梯田”呀?(课件理解“梯田”。)

3.这就是“梯田”,我们赶快登上山坡,仔细去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我们先来看看夏天的葡萄吧!

在课文中找到句子,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句子。

(1)请读的同学上来动动手,给我们这里也搭建个“凉棚”?出示“葡萄叶”。让学生上台贴树叶。这个就是课文里描写的“绿色的凉棚”吗?不是的,为什么?理解“茂密”。板书:枝叶茂密。你能把她们变茂密吗?再请学生上来贴树叶。

(2)夏季,烈日炎炎,站在这绿色的凉棚底下,你们感觉如何?

生:“凉快”、“凉爽”、“舒服”……(出示图)

4.葡萄一天天长大了,到了秋季,成熟的葡萄是怎样的呢?板书:葡萄。我们一起来欣赏。

用图片,让学生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欣赏了这些葡萄,你有什么感受?(悟出葡萄颜色多,数量多)。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理解“一大串”板书:一大串

(3)这么多颜色鲜艳的葡萄,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吗?课文中用的是哪个词?出示句子。板书:五光十色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

(4)有感情地读读相关的句子,自己读,再指名读,并让读的学生把葡萄“挂”在葡萄架下。(十个人左右)(先发再一起贴)最后齐读。

指着板书小结:夏季葡萄枝叶茂密,秋季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你能连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吗?(出示句子)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

6.看着这些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的葡萄,你最想干什么?

7.葡萄沟的葡萄这么诱人,那么维吾尔族老乡是怎么样的呢?板书:老乡热情好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8.“准会”就是?“吃个够”就是?引读最后一句。

9.请你选择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背背;已经迷上葡萄沟的葡萄的同学,你也可以一整段读读、背背。

板书设计:

葡萄沟

枝叶 茂密

葡萄 一串串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开火车读

葡萄x疆茂盛维吾尔族吐鲁番吃个够

2.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特别是葡萄,非常有名。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葡萄沟看一看葡萄是怎么样子的。

二、学习新课

(一)看录像,自学第2自然段。

1.看录像

2.自学第2小节,出示要求:(每人发一张)/ 6

自学要求:(1)先读第2段,数数这段共几句话。(2)说一说从第2句到第4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请你用“──”划出来。

3.检查自学

(1)数好了吗?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啊?

(2)请你读一读第一句,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想看看梯田到底什么样吗?图片出示,这就是梯田。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这里和第一段是一样的,也是按时间的顺序写的。

请再读一读第2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怎样填写下面这张表格:什么季节什么怎么样。

(4)出示表格。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什么季节什么怎么样

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低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5)2个季节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啊?自己读读看。

A.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指名读,问: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再读读看。

(茂密的枝叶很多,很美。)看图。

还有愿意来读的?为什么把“绿色的凉棚”读得特别重?

他读得好吗?读得好的,我们大家就要向他……(学习)。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好吗?

B.引:那有谁喜欢秋季的葡萄沟呢?

先自己来读一读。谁喜欢?指名读。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a.自由读。

我们来体会一下:(师范读)葡萄 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B.小朋友,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葡萄很多。)哪个词语看出来?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还感受到了什么?(我觉得葡萄沟很美)哪个词语看出来?(五光十色)什么是五光十色?我们查过字典的。谁来告诉大家?

c.都有哪些颜色啊?请你用“──”标出写颜色的词语。把你划的读给大家听听,好吗?指名读。

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都有哪写颜色。

d.我们来给五光十色换个词。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看一看行不行?(行)为什么课文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读一读看。

e.为什么?他说得对不对呢?老师再带小朋友去葡萄沟看一看。出示各种图片,感受五光十色的美。师范读后,说:“瞧,一个个水灵灵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呢!

(行)小朋友,现在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到底用哪个词好。(不行)小朋友,你喜欢五光十色的葡萄吗? / 6

E.能读给大家听听吗?让大家感觉到,你是真的很喜欢这里的葡萄的。指名读。评议,你觉得喜欢这里的葡萄吗?还有谁喜欢的?男女生比赛读。读得真好啊,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好吗?小朋友把这句话读得真美,那你想不想把它背下来,回家的时候也让爸爸妈妈也感受一下葡萄的美呢?真孝顺啊,先自己试着背背看吧!

指名背。

4.引:葡萄真吸引人啊。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出示(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1)你感受到了什么?(很热情)哪里看出来?(“准”、“吃个够”)你来读读看。

你还想到了什么?(真想去吃葡萄)下面老师就请4大组自己准备一下,比一比,哪一大组能够让在坐的每一位老师都听得很想去吃葡萄的。

(2)老乡真热情啊,葡萄沟里的葡萄又这么美,老师也真想去看一看呢。哪一位老乡愿意为李老师介绍一下你们葡萄沟的葡萄呢?请小朋友先自己准备下,把第2段连起来读一读。看谁把葡萄沟读得最美。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3)读得真好,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语言,如果能背出来那就更好了,看谁最能干,先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背。

真棒啊。下面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大家尽情美美地背一次吧!

齐背。

过渡:小朋友,你们吃过x疆吐鲁番的葡萄吗?好吃吗?

老师知道啊。葡萄沟不但葡萄好吃,而且还有很多被制成美味的葡萄干呢。

(二)学习第3段。

1.请小朋友默读一下课文的第3段,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2.上节课,老师请小朋友品尝了一下葡萄干,好吃吗?(好吃)

那你知道,这么好吃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老师带小朋友去看一看。请你仔细观察,荫房是和我们普通的房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葡萄干又是怎么做成的?

看录像。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荫房是怎么样子的?

所以只有在葡萄沟这样的房间里才能制出美味可口的葡萄干。小朋友想不想再去看一看这么好吃的葡萄干呢?请小朋友一起把第3段来读一读。

3.老师听说,以前有一些外国人来葡萄沟考察,对这种天然晾制葡萄干的办法大为惊奇,于是就到处拜师求教,回去后也学着用这种方法晾制葡萄干,结果都失败了,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吐鲁番干热多风的独特的自然条件。只有我们中国吐鲁番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叫的葡萄干。

4.听到这个消息后,你有什么想法吗?(葡萄沟很好。)

问:好在哪里?(盛产水果、风景美丽、老乡热情)

5.是啊。(指板书)葡萄沟不但盛产很多水果,特别是葡萄在外国也很有名,而且人也很好。这里出产的连葡萄干也很有名,我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喜欢葡萄沟吗?让我们来一起夸一夸葡萄沟吧!齐读第4段。

过度语: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认真,读很很好,体会得很好。特别是好多平时胆小的小朋友今天也能积极发言了,老师真高兴。

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谁发言最积极,讲得最好。

三、巩固练习/ 6

读句子,学习按时间顺序说一句话。

葡萄沟五月有杏子,七八句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分,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时间还有多的就写课堂作业)

四、总结

像这样的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文章还有很多,我们平时可以在读书时多留意一下这样的文章,都搜集过来,下节课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 6

下载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和板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和板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

    二年级下册10、葡萄沟教案

    10 葡萄沟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

    二年级下册 葡萄沟

    《 葡萄沟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 10 课《 葡萄沟 》 教材分析:葡萄沟》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组中的一篇文章,这一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和板书设计(最终定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和板书设计 13 动手做做看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夏夜多美教案和板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4.保护环......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葡萄沟教案

    【教材分析】 10葡萄沟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5篇可选)

    课 时 教 案 主备教师: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葡萄沟》 教学目标: 1.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和板书设计(推荐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和板书设计 8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材分析: 本文是新教材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的略读课文。故事篇幅较大,但内容通俗易懂,情节曲折有趣,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