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哥特式小说”教育实践教案
“哥特式小说”教育实践教案
2004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高慧
教学科目:欧美文学史 教学目标:哥特式小说
1.介绍哥特式小说的概念及其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
2.分析哥特式小说的经典作品,了解其作为一个小说流派的艺术特点。教学安排 2学时
教学设计 哥特式小说是近年来在学术界逐渐升温的一个课题,深入研究刚刚起步,有很多可以探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以介绍基础知识为主,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问题。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求面面俱到,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何为哥特式小说,并且引发他们进一步阅读、了解的兴趣。推荐阅读书目:
《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李伟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僧侣——罗曼记》,[英]马修·刘易斯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弗兰肯斯坦》,[英]玛丽·雪莱著,丁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奥多芙的神秘》(英)安·拉德克利夫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导入:
以讨论形式进入主题:
同学们是否喜欢看恐怖电影呢?如果喜欢看的话一定会发现我们中国以及日本、韩国——也就是亚洲儒文化圈的恐怖电影和欧美的恐怖电影有一些截然不同的传统恐怖因素,尤其是幽灵鬼怪等超自然因素更是各有其谱系,大家可以找出西方恐怖电影中有哪些独有、特有的恐怖元素吗? 总结导入:
非常好,大家找出了很多“西方的”恐怖元素,而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这个小说流派就和大家通过西方恐怖电影等大众文化所熟悉的阴森黑暗的神秘古堡,以及幽灵鬼怪、血腥预言等恐怖因素密切相关。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哥特式小说充满悬念和恐怖气息的艺术世界。
一.哥特式小说产生的时代与背景
狭义的“哥特式小说”产生于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其发端是贺拉斯·沃波尔(1717——1797)的《奥特朗托堡》(1764),它叙述在一个中世纪古堡里发生的扣人心弦的故事。这部小说的副标题就是“一个哥特故事”,“哥特式小说”由此得名。
18世纪的英国已经出现了富于浪漫色彩的作品,这些被称为“前浪漫主义”的文学流派或思潮,在艺术上成为浪漫主义的先声,哥特式小说就是其中一个派别。文学史上的“哥特”式小说有广狭义之分。狭义哥特小说是指以《奥特朗托堡》为开端的18世纪英国哥特小说,安·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奥多芙的是神秘》(1794)和马修·刘易斯的《僧人》(1796)是其中最优秀的两部。哥特式小说致力于表现发生在偏僻古堡的离奇故事对人物感情和性格的影响。它是对写实小说的一种反动,但又是任想象驰骋的一种形式,因此它除了影响浪漫主义诗歌之外,还对勃朗特姐妹及其他19世纪小说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奥斯汀的言情小说则是在与哥特式小说的直接对抗中发展起来的。广义的哥特式小说则指具有哥特元素的小说,它们虽然或多或少受到前者影响,但也超越了前者僵死模式的约束,其范围之广、作品之多一时难以计数,从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肖像》到赖斯的“吸血鬼系列”小说都有人将之列入广义哥特小说的范围。我们认为狭义的哥特小说概念更加科学、严谨,广义哥特小说则范围太大,而失去了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必须具有的清晰界限。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将广义哥特小说作为哥特小说的影响和发展介绍给大家,但是只将十八世纪中后期产生于英国,并在一个时期大量繁荣的小说类型作为哥特式小说的外延。
二.哥特风格与“哥特式传统”(Gothic tradition)
“哥特”(Goth)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从公元3世纪起,条顿人向南欧大规模迁徙。经过数百年的冲突与征战,剽悍的哥特人终于在公元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并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南部以及北非建立了许多王国。哥特人被罗马人蔑称为“蛮族”,当时就含有“野蛮的”、“粗鲁的”、“未开化的”等涵义。大约公元7世纪以后,因为被先进文明同化而失去了民族性,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直到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年之后,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1511-1574)从历史的故纸堆中找出了“哥特”一词来概括一种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在12世纪至16世纪盛行于欧洲,主要体现于教堂和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是这种建筑的典型代表。高耸的尖顶,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大房间,阴森曲折的地道甚至恐怖的地下藏尸所是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在崇尚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 Dark Age)的绝妙象征。用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哥特”来命名这种建筑风格可谓恰如其分。
正是这种对于野蛮残暴的恐惧和拒斥,对于尘世生活的鄙弃和厌倦,对于天堂幸福的企盼和歌颂,构成了哥特艺术产生的心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哥特式”一词逐渐具备了三重涵义:野蛮、中世纪、超自然性。与此相联系,鬼怪幽灵、邪恶力量、城堡、修道院等也就成了哥特式艺术的基本因素。而这种艺术一旦形成,便以极强的生命力在文学文化领域蔓延开来。“哥特式传统”(Gothic tradition)超越了一个文学流派,不仅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将想象的任意驰骋、传奇的情节、激烈的情感等因素一直延续于其后文学的历史发展之中。
“哥特风格”对现当代文化消费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以影视作品为中介来实现的;虽然在20世纪中期以前这种作用就隐约存在,但它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却是在后现代运动以后才达到高潮。哥特文化真正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60年代的“当代哥特小说大复兴”和其后的后现代文化运动。哥特小说是反主流的、具有一定颠覆性的边缘文体,它重表象而轻内涵,重刺激而轻思考的特点,正符合成为当代紧张生活调节剂的要求;通过阅读当代哥特小说丛书(消 费性的),观看哥特电影、欣赏哥特摇滚,习惯于“麦当劳化生活”的普罗大众在短时间的喧闹和无止息的运动中,可感受到一种麻木和迷狂状态中的超脱——这就是“哥特文化”在后现代社会得到新生的精神上的原因。
三.哥特小说的发展历史
综合来讲,哥特式小说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多次从边缘走向中心,与主流文学相接触的过程,但一直以来其边缘性和颠覆性却始终未变,因此仍属于通俗文学、大众文学之列。其发展轨迹大约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㈠哥特小说的原初繁荣期
⒈1764年,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堡》的出版标志着哥特小说的正式诞生。⒉在沃波尔以后,哥特小说大致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倾向于保守和说教,如克拉拉·利弗的《年老的英国伯爵》。另一方向是沃波尔风格的发展,充满了恐怖的想象,奇妙的主张,如威廉·贝克福德的《法赛克》。⒊18世纪90年代,人称“哥特十年”(“Gothic decade”),哥特小说真正产生重大影响并作为一种小说体裁被正式确立;哥特文学热在此期间超出英国本土,影响到其他国家如德美等的文学创作走向;而单纯表现幽灵、鬼魂和死亡等超自然题材的恐怖小说也逐渐从哥特小说中分离出来。该时期主要作家、作品有:安•拉德克利夫(Ann Radcliff)的《乌多芙堡之谜》(The Mystenes of Udolpho,1794)和《意大利人》(The Italian,1797)、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的《修道士》(The Monk,1796)等。㈡哥特小说的衰落—转换期
⒈19世纪初,哥特小说随着浪漫主义的流行而进入鼎盛期,几乎所有浪漫主义作家都创作过哥特故事或使用哥特手法。而玛丽•雪莱(Mary Shelly)则在早期哥特模式的影响下创作了《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1818),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河。
⒉到了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英国国内现实主义在文坛中占主导位置,使哥特小说的地位大为下降。但出于批判现实、揭露罪恶的需要,现实主义作家们也大量使用哥特手法,因此有人认为哥特小说实现了相当程度上的社会化和现实化。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小说作家”有勃朗特姐妹。
⒊在欧洲哥特小说渐行衰落之际,19世纪30年代后的美国似乎成为了新的“哥特式小说中心”;而哥特式小说也在美国实现了内在化、心理化。在此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是爱伦•坡和霍桑。㈢哥特式小说的现代繁荣期
19世纪末,以英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哥特小说如百年前一样,获得了突发性的新生。但此时的哥特式小说在内容上出现了新特点,即添加了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揭露和批判;而与此同时它似乎也为新兴的欧美侦探小说提供了不少艺术上参考。主要作家、作品有斯蒂文森的《杰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肖像》、威尔斯的《莫罗博士之岛》、康拉德的《黑暗的心》等等。
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受到现代主义文学的冲击,哥特式小说的地位在英国再次下降;但1938年出版的《蝴碟梦》(Rebecca,达夫妮•杜穆里埃作)为哥特小说的当代复兴打开了大门。到了二战以后,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没落、大众文化地位的上升、影视艺术对文学的介入,英国哥特式小说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出现了如维多利亚•霍尔特、大卫•林赛、梅艾文•皮克、大卫•斯托里等作家。而在20世纪的美国,哥特式小说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趋势;大批不同流派的作家使用哥特手法或创作哥特式小说。在主流文学中,哥特传统甚至成为了南方文学不可分割的精华部分,如福克纳就是使用哥特手法的典范;而以赖特(《土生子》,Native Son,1940)、莫里森(《宝贝儿》,Beloved,1987)为代表的南方黑人作家更把哥特手法作为谴责和批判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有力武器。在通俗哥特式小说创作上,经过60年代的“当代哥特小说大复兴”后,大批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从视觉上直接刺激观众的感官,如斯蒂芬•京(Stephen King)的大部分小说和赖斯(Ann Rice)的吸血鬼系列等等。这种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做法,也使“哥特”一词一时间变成了时尚用语,成为新人类、朋克、后朋克族们标榜身份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课时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哥特式小说”产生的时代、得名的原因、其特点和风格,以及哥特式小说的发展简史。哥特式小说在学界经历过一个由冷落到再发现的过程,即使是西方文学研究界也曾经把哥特式小说当作一个大众文学的流派,对其采取漠视乃至轻视的态度,然而,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对哥特式文学的认真研究已经开始,到了七十年代,对哥特文学的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高潮。国内文学研究界在最近几年也出现了许多研究哥特文学的论文和专著。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对哥特文学的研究比起许多经典作品都显得很薄弱,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我们要想了解哥特式小说的魅力,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最好是亲自读一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三部哥特式小说的经典作品,感受其“黑色”魅力。
一.“僧人”刘易斯与《僧侣——罗曼记》
1796年,年仅19岁的马修·刘易斯发表了为他赢得全欧声誉的哥特式小说《僧人》(又译《修道士》和《僧侣——罗曼记》),这部小说甚至使他获得了“僧人刘易斯”的绰号。《僧人》虽有某些通俗小说的粗糙之处,但是瑕不掩瑜,它仍然不失为一部杰作,就连司各特也从此而对刘易斯赞赏有嘉。1.“圣徒”的堕落
和《浮士德》一样,《僧人》的主题也是故事的主人公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不同的是,浮士德以人类不息的奋斗精神获得了上帝的救赎,而《僧人》中的修道士阿姆布罗瑟却因沉沦欲望而遭遇毁灭的命运。小说《僧人》成功塑造了修道士阿姆布罗瑟丰富、立体的艺术形象,细致描绘了他在矛盾痛苦中走向堕落深渊的心路历程。这部小说也是哥特式小说中“反教义小说”的代表,或者称之为“反罗马小说”会更加合理,因为这些小说不仅仅表现了对教义的怀疑,而且体现了新教徒对于修道士、修女、神父、宗教法庭等等的不信任态度。
小说开始的时候,阿姆布罗瑟是一个圣洁的修士,全马德里的偶像,“性格品质里一点小毛病也找不出来”,“还是个严格的贞洁的遵守者,连男女的区别都不知道”,“一脸的安详与满足,好像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忧愁和罪恶。”表面的圣洁容光下掩盖的是阿姆布罗瑟畸形的人生。他是一个弃婴,被修道院的僧侣们当作圣母玛利亚送给他们的礼物,被教育为幸福只在修道院里,从此决定了他一 生都与世俗的欢乐无缘。他已经三十岁,然而“在这三十年中的每一个小时他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完全与外界隔离,并且完全节欲”,甚至从没出过修道院。在阿姆布罗瑟没有能力做出选择的时候,修道院的僧侣们就已经决定让他成为宗教的牺牲,弃婴的身份更是让他成了一个杀害母亲、强奸妹妹的罪人而不自知。
阿姆布罗瑟的毁灭既是魔鬼的计谋,又是内在原因使然。小说在最后告诉读者,诱惑阿姆布罗瑟使他走向堕落的不归路的玛蒂娜是魔鬼“金星”派来的“下等的足够狡猾的精灵”。事实上,除了拥有超自然的能力外,玛蒂娜是作为一个平凡而多情的美丽女人戳破阿姆布罗瑟的圣人外壳的。不管宗教多么想炮制出一个“圣人”,这种摧残人性的妄想都只能以破产告终。在热情动人的布道之后,阿姆布罗瑟“欢喜地环顾四周,自豪地大声告诉自己,他在所有其他的同事中是最出众的一个”。空虚如影随行,他能做的似乎只有“紧紧地监视我的弟兄们的举动,就像这么多年来我监视我自己一样!”被宗教异化之后,再成为宗教的工具——阿姆布罗瑟无视爱艾格尼丝的哀求将她的情书交给女修道院长的行为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他的“圣人之途”。修士的谦逊是伪装起来的,自负残忍才是他的本性,支撑阿姆布罗瑟成为一个“圣人”的其实只是偶像的虚幻荣光和对教权的野心。
在玛蒂娜表白了她的爱慕之情后,阿姆布罗瑟本应立刻让她离开修道院。但内心对异性的隐秘向往使他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把玛蒂娜留在身边并且最终违背了自己献身宗教的誓言。虽然是玛蒂娜让阿姆布罗瑟抛弃了“圣人”的假面,品尝了人间的欢乐,但同样是她使阿姆布罗瑟永远地离开了上帝圣洁光辉的保护。因此阿姆布罗瑟对玛蒂娜的态度总是很反复和矛盾,上一刻沉醉在甜蜜的性爱中,下一刻又会自私地抱怨是她诱使他违背了誓言和放弃了荣誉。这两人之间,似乎注定无法产生长久的爱情,在短暂的欢爱之后,玛蒂娜成了阿姆布罗瑟的帮凶和伙伴,他们之间的关系正如靡非斯特之于浮士德。表面看来,玛蒂娜爱着阿姆布罗瑟,以满足他为自己的原则,事实上,很多时候玛蒂娜的果敢、狠毒,使怯懦的阿姆布罗瑟反而相形见绌。在圣克莱尔的墓地里,玛蒂娜第一次召唤地狱的精灵时候,阿姆布罗瑟就发现他情人的性格思想发生了突然的转变。“几天前,她(玛蒂娜)还是个温柔又顺从的姑娘,爱他的性格,把他看作最出众的圣人。现在看来她的言谈举止又果断又刚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说话不拐弯抹角,而是直接以命令的口吻;而他发现自己不能再与她争论,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判断。一次比一次都让他觉得她有一股惊人的力量。”1小说的最后,当人们即将冲进墓室发现阿姆布罗瑟对安东尼亚的迫害时,玛蒂娜嘲笑阿姆布罗瑟不愿杀死安东尼亚的一念之仁是假仁假义的做作,“你已经剥夺她那么多珍贵的东西,还在乎他的生命吗?”并且声称:“我才不管呢,让你自己去死吧!我不和你一伙了!就那么一点罪行就害怕了,你不值得我保护。”2在阿姆布罗瑟毁灭的道路上,玛蒂娜是助力和帮凶,是她成就了阿姆布罗瑟的彻底毁灭:凭着玛蒂娜所借助的来自地狱精灵的力量,阿姆布罗瑟得以潜入安东尼亚的房间,并在被埃尔韦拉发现后丧心病狂地杀死了她;也正是玛蒂娜的诡计,使阿姆布罗瑟铤而走险,想将安东尼亚藏在墓室里永远地占有;最后,又是在玛蒂娜的怂恿下,阿姆布罗瑟与魔鬼签定了契约,永远失去了灵魂获得救赎的机会!2.民谣与传说
《僧侣——罗曼记》(英)马修·刘易斯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179 《僧侣——罗曼记》(英)马修·刘易斯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302 这部哥特式小说将许多民间传说、叙事谣曲和鬼怪故事化为己用。其中有些是和小说的情节有直接关系的,比如失血修女的传说。艾格尼丝和雷蒙德想利用这个传说私奔,而且几乎就成功了,但真正的失血修女阴差阳错地出现,使两人的爱情遇到巨大挫折,艾格尼丝因此进入修道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有德国民间传说中浮士德博士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情节也被应用于小说中。另有一些则和小说的情节没有直接关系,比如小男孩西奥多装扮乞丐混进女修道院打听艾格尼丝的消息时弹着吉他歌唱的谣曲《水王》,又如安东尼亚在亡母的房间阅读的古老西班牙民歌《勇敢的阿兰佐和美丽的伊莫根妮》。对于小说情节发展而言,这些故事或谣曲可有可无,可是这些生动的民间文学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而且多是韵文,使散体的小说在紧张的叙事节奏中有了一个小小的中断,更显得曲折有致。当然,即使从小说情节发展考虑,这些歌谣也是有其存在价值的,虽然谈不上多么重要。《水王》是艾格尼丝教授给西奥多的歌谣,这个聪明的孩子想通过弹奏它得到艾格尼丝的消息;而《勇敢的阿兰佐》所讲述的骷髅骑士带走变心的新娘的故事则成功地营造了鬼怪横行的恐怖气氛,为埃尔韦拉鬼魂的出现作了伏笔。
二.《奥多芙的神秘》
安·拉德克利夫(Ann Radcliff)(1764-1823),英国女作家。以写浪漫主义的哥特小说见长,被司各特称为“第一位写虚构浪漫主义小说的女诗人”,作品融恐怖、焦虑、悬念的情景和浪漫主义情调于一体,《奥多芙的神秘》是她的代表作。
与《僧侣——罗曼记》不同,《奥多芙的神秘》中并没有真正的精灵鬼怪,引起主人公恐怖的东西最后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比如把蜡像当成了僵尸。小说中的恐怖因素来自于这样的情节设置,无辜善良的女主人公被置于恶魔般的男监护人的控制下,孤立无援。哥特式小说的恐怖不再仅仅来自精灵鬼怪,而是出于人对人的控制和残害,因此更注重人的心理描写和性格刻画。1.寄情山水的浪漫情调
和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异常一致,《奥多芙的神秘》中处处表现着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几乎所有哥特式小说的背景都是富于浪漫情调的异国,《奥多芙的神秘》也不例外,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和意大利。与巴黎庸俗奢华的社交场所不同,作者赞美的法国乡间、阿尔卑斯山麓以及海滨等自然美景。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也都是厌倦了虚伪、空虚的上流社会社交圈而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物。
小说一开始,就描绘了坐落在加斯克涅省加伦河畔的圣奥伯特城堡美丽的自然环境,城堡的主人圣奥伯特先生是一个在年轻时曾经混迹“繁忙喧哗”的社交场所,历经沧桑之后退居世外,“整日沉浸于纯粹的文学乐趣”,享受天伦之乐和大自然的美好的人。小说有一条隐含的线索,就是以纸醉金迷的巴黎为代表的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与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淳朴乡间生活方式的对立和斗争。小说的主人公艾米莉,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长大,远离虚荣、奢华、庸俗的贵族社会,从小即以欣赏高雅文学为乐事,“享受纯洁的幸福”。乡间的生活使艾米莉“从小就喜欢在自然的怀抱里漫步;除了喜欢这里柔和而生机勃勃的景色之外,她还热爱山间蜿蜒的小路,更喜欢山林里幽静的地方,这里的寂静和给人的强烈孤独 6 感让她敬畏有加,更让她琢磨上帝神灵等等哲学问题。3”直到父亲逝世、成为孤儿,艾米莉一直生活在大自然中,并因此而感到幸福。甚至在父亲去世前的旅行中,艾米莉也是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遇见了自己的爱人,而她与瓦朗康特的爱情更是奠定在两人对大自然同样的热爱的基础上的。以致于当艾米莉以为瓦朗康特在社交场合中堕落了,不再拥有值得她尊敬的淳朴品质时,艾米莉便克制了自己的感情,不再与瓦朗康特来往,虽然她仍然爱着他。然而母亲父亲的先后辞世使艾米莉陷入了不幸,她不但要经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而且不得不告别自己的家园和她所热爱的大自然。从小生活在乡间的艾米莉没有受到任何社会中虚伪、奢靡习气的浸染,可是她的监护人也就是姑母沙朗夫人是一个极其庸俗、自私的贵妇人,她不能理解弟弟圣奥伯特一家高雅、淳朴的生活方式,将照顾艾米莉看作负担,一心想从她身上获得某种好处。她在对待艾米莉和瓦朗康特的婚姻问题上几度转变都丝毫没有考虑到艾米莉的幸福,只是在盘算自己的利益。在沙朗夫人的监护下,以及沙朗夫人死后芒托尼的控制下,艾米莉被迫和大自然分离,徘徊于贵妇人的客厅和庸俗的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但是在这一个时期中,艾米莉丝毫没有迷失自己的本性,她对夜夜笙歌的贵族颓靡生活从心底里厌弃,虽然濒临破产却拒绝贵族老爷的追求,和沙朗夫人醉心于舞会和为了增加财产而嫁给恶棍芒托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她离开家园,寄居于姑妈篱下乃至于离开祖国身处芒托尼淫威之下时,大自然一直是艾米莉力量的源泉。在姑妈索卢斯的城堡里,艾米莉经常流连于花园,遥望比利牛斯山想念家乡美丽浪漫的景色;在远赴意大利时,唯一能让艾米莉缓解离开爱人和祖国的痛苦的就是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在威尼斯和奥多芙城堡,虽然身处异域,并且受到芒托尼的威胁,艾米莉仍能从身边的自然景色中汲取力量。虽然艾米莉是一个耽于幻想的、怯懦的贵族小姐,可是她淳朴的天性,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充满铜臭的上流社会的厌弃,使她一直没有向迫害她的邪恶势力低头,最终获救。小说一直赞美以艾米莉、瓦朗康特和圣奥伯特为代表的淳朴、热爱自然、对穷苦人民富有同情心的生活方式,摈弃以沙朗夫人、芒托尼为代表的对财富和权利有着永无止境的欲望、贪婪、虚荣、奢靡的贵族生活方式。小说最终的结局是艾米莉和瓦朗康特经历了各种磨难终于走到了一起,获得了大笔财产,而艾米莉慷慨帮助别人,也最终得以回到拉瓦里恢复平静、高雅、亲近自然的生活;而本想通过结婚增加财产的沙朗夫人和芒托尼虽然一个成为了被害者,一个成为了暴君,却都先后悲惨地死去;而放纵自己的欲望,因而害死了无辜的维洛伊侯爵夫人的奥多芙城堡的原主人劳伦蒂尼小姐也经受了数十年良心的谴责在疯狂中死去。这个结局可以说是淳朴的大自然战胜了充盈着欲望和邪恶的贵族社会。2.心理恐怖模式
《奥多芙的神秘》开辟了一种恐怖方式的先河,那就是心理悬疑。小说中的恐怖并非来自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是产生于悬念。小说的主人公艾米莉是一个感情丰富而略显神经质的贵族少女,她本来就常常怀疑有鬼神的存在而恐惧,一旦有无法解释的事情,她就更容易受到惊吓。母亲死后,父亲对着另一个女人的画像哭泣,艾米莉觉得难以理解,却没有勇气询问父亲,这就成了她的一块心病,事实上那画中人是她父亲早逝的姐姐,毫无任何难堪的隐秘可言。芒托尼的阴沉、冷酷对从未经历过粗暴对待的艾米莉而言本身就是恐怖的事,当她跟随芒托尼夫妇到奥多芙去的时候,这种恐惧到达了顶点。这座阴森壮丽的哥特式城堡与世隔绝,芒托尼是这里的君主,做着杀人越货的罪恶勾当,艾米莉完全成了待宰的羔 3 《奥多芙的神秘》(英)安·拉德克利夫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P8 羊即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也得不到任何帮助。作为一个无助的少女,她很自然地落入了无边的恐惧和绝望之中。房间里神秘的门后不知通向何处的楼梯,隐藏着腐尸的密室,埋葬着尸体的地下室„„这一切都成了此后至今仍然常常被文学和影视艺术运用的恐怖因素。《奥多芙的神秘》最终给这一切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可是小说已经成功地营造了恐怖的氛围:天使般善良无助的女主人公,孤立无援地陷入地狱一般的恐怖环境,融恶棍和撒旦为一体的男主人公的暴力统治。3.骑士淑女的罗曼史俗套与创新意义
与恐怖因素一样浓重的,是小说的罗曼史情节。哥特式小说保留了骑士抒情诗的传统,乐于描写封建贵族骑士和贵族小姐的爱情。《奥多芙的神秘》并不是单纯的恐怖故事,艾米莉的爱情故事是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小说同时具有感伤主义小说的特点,非常细腻地描写了艾米莉的爱情生活。这部小说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爱情模式。男女主人公的相爱和结合不同于当时上流社会的风俗:门第高贵而得不到家族财产的贵族和富有的继承人的结合。艾米莉的父亲并不富有,而且临终时几乎破产,而瓦朗康特作为家族的次子也没有继承权,但是他们因为心灵的契合而相爱,宁肯放弃生活的奢华享乐。他们的爱情是在大自然中产生的,没有名利场的一丝污染,并且经受了考验,艾米莉处于芒托尼的控制中时对瓦朗康特的爱成了她的唯一精神支柱。这种爱情观念已经非常现代了。艾米莉的性格在这段罗曼史中也得到了丰富,表现出了温顺、柔弱之外坚定的一面。当艾米莉的姑妈撕毁婚约要将艾米莉带到意大利时,瓦朗康特提议秘密结婚和私奔。艾米莉虽然在瞬间被爱情和恐惧蒙蔽了理智,最终却还是决定勇敢地面对未来的困难,做出了理智的决定。“她能预见或是她认为自己能预见他们现在这样结婚只会带来痛苦,因此不想让瓦朗康特名誉扫地,将来徒增悔恨。于是艾米莉以超乎一般女人的坚韧选择了短暂的痛苦,而拒绝了一辈子的不幸。”4在从奥多芙逃回法国之后,当艾米莉听说瓦朗康特堕落了,不再值得她尊敬时,虽然仍然爱着他,但她却坚决地和瓦朗康特解除了婚约,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因此这部小说的爱情虽然是骑士传奇式的,却已经脱出了骑士传奇的窠臼,不再醉心于猎奇的罗曼史而是将爱情看作了高尚心灵的结合。
哥特式小说是小说样式开始成熟时期的弄潮儿,因此并不完美,存在很多不足。安·拉德克利夫夫人被称为“哥特式小说的莎士比亚”,作为她代表的《奥多芙的神秘》在心理描写和悬念的设置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是小说也有不成熟的地方。小说的前半部铺垫了很多的悬念,渲染地十分到位,可是后半部有草草结尾之嫌。艾米莉在芒托尼的控制下经受了很多的折磨,可是她最后的逃脱却非常轻描淡写。都彭先生像一个从天而降的骑士,解救了城堡中被困的公主。他们只靠着机智、正直的仆人卢多维克的帮助就逃出了城堡也过于简单而缺乏说服力,更不用说对瓦朗康特突如其来的误会和轻而易举的和解了。
三.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
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生来就有一对剪刀手的人造人爱德华有一段经典台词:“如果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月光照到我的门口,我希望月光女神能满足我一个愿望,我想要一双人类的手。我想用我的双手把我的爱人紧紧地拥在怀中,哪怕只有一次。如果我从来没有品尝过温暖的感觉,也许我不会这样寒冷;如果我从没有感受过爱情的甜美,我也许就不会这样地痛苦。如果我没有遇到善良的佩格,如果我从来没不曾离开过我的房间,我就不会知道我原来是这样的孤独。” 4《奥多芙的神秘》(英)安·拉德克利夫著,刘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P161 其实在爱德华诞生前一个多世纪的1818年,就有爱德华的前辈诞生于这个世纪上,倾诉自己的孤独。这就是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塑造的人造人形象。
《弗兰肯斯坦》被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这是其作者玛丽·雪莱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获得了广泛的成功,被不断地改编成戏剧和电影。小说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深远影响广达哲学、科学、文学和影视等众多领域。它甚至还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一个最终毁灭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
《弗兰肯斯坦》从文学的角度对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反思,从而引发了对人本身的思考。近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的力量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人类似乎忽然之间拥有了无法估量的力量,这力量甚至使人类自己产生了恐惧。而文学家则运用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科幻小说表达这种恐惧和寻求出路。《弗兰肯斯坦》是这一类作品的开山之作。
小说的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痴迷于科学研究,只是为了了解造物主的奥秘通过多次实验探索创造了一个人造人,但是这个怪物丑陋无比,“他蜡黄的皮肤那样的紧张,几乎包不住皮下的肌肉和血管,缺乏弹性下垂的头发乌黑油亮,牙齿则像珍珠一样煞白,可是黑发、白齿还有眼睛、嘴巴凑到一起的样子更加让人可憎;眼睛水汪汪,可是眼窝也是一样水汪汪的颜色,黄得发白,脸色就像已经枯萎的黄色树叶,两片嘴唇像一条笔直的黑线。”因为怪物的样貌太过丑陋可憎,甚至他的造物主也不愿意面对他,他从诞生起就被抛弃了。所有的人都厌弃他,人们因为恐惧要么躲避他要么试图消灭他,他独自面对一无所知、充满敌意的世界。其实怪物本性是善良的,可是全世界主动地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他曾经救了一个落水的小女孩,可是他得到的报答是枪弹;他真诚地敬慕人类的美德,为一户不幸、善良的人守护了一年,希望得到他们的友谊,可是当那家人见到他的时候还是同样把他当成了魔鬼„„,最后他变得痛恨他不负责任的造物主,最终凶残地杀害了维克多无辜的家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动人的形象,他最后成了凶手,可是应该为他的错误负责的不止是他,甚至根本不应是他。他向造物主企求给他一个伴侣:
“这一切都是你逼我走上极端的,若有谁能对我发几分善心,我一定要千百倍地报答,就算看在他一个人分上,我也愿从此与人类和睦相处!现在看来,我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就像沉溺在无法实现的美梦里。我向你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不算过分,我只要求得到一个异性,而且长得和我一样丑陋,这能带给我微乎其微的快乐,而我也恐怕只能得到这点了,但这已让我心满意足。不错,我俩将是一对离群索居的怪物,不会去管人间事,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会更加恩爱,相依为命。生活虽然不会多么幸福,不过也无饥寒的困苦,最起码可以摆脱我现在感到的痛苦。噢,造物主,让我快乐把,让我因此对你感恩戴德吧!让我看到,我还是可以得到一个人的同情的,千万别拒绝我!” 5
维克多虽然被他打动而准备满足他的要求,但正是要完工的时候,他看到窗外怪物的笑容那么狰狞、丑陋,竟然把就要完成的生命毁掉了。这一举动使怪物和他的造物主一起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怪物杀死了维克多几乎所有的至爱亲朋,成了真正的魔鬼。
《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在科学幻想上远不如此后的科幻小说精彩,对怪物的制造过程的描绘非常简单草草,小说的意义在于它像一个隐喻,人类变成了造物主,可是又无法对自己的造物负责——这是一个噩梦,但又如此真实。今天的 5《弗兰肯斯坦》(英)玛丽·雪莱著,丁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P120 世界上,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发生着,人类造出了原子弹,这些原子弹足以把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毁灭数十次;人类破坏森林、草地,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无限压缩,以地球乃至宇宙的开发者、统治者自居;还有计算机的出现,一方面计算机更加增强了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又恐惧着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这一切都是人类造成的。电影《终结者》《骇客帝国》就是对这种恐惧的表现。《终结者》设置了一个世界末日,人类将被计算机毁灭,而且就是通过人类自己制造的核弹;《骇客帝国》想象了一个未来,人类被计算机控制着,人生变成了“母体”给你的虚假感觉。有趣的是《终结者》和《骇客帝国》都保留了一部分幸存者,这极少的幸存者是人类的希望所在,当人类失去了整个世界之后,人类开始体会到自然与生命的真谛。
课堂讨论:通过阅读哥特式小说,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尝试概括一下“哥特式小说”的艺术特点。
对于答案,不求统一,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参考答案要点:
① 奇特而丰富的想象;
② 恐怖的气氛,神秘的色彩;
③ 现实与虚构、梦幻、超现实的结合; ④ 强烈的异国情调和真挚的自然之爱; ⑤ 非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二篇:第7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案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案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了解中西宗教建筑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并领会其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二)主要知识点
1.佛教建筑的基本布局特点与主要建筑形式
2.西方教堂的罗马式 拜占庭式和哥特式的主要特点 3.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特点和建筑的象征意义 4.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的比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艺术的形式特点及文化理念/,理解东方的“意境美”与“形式美”的含义。提高对我国优秀古代宗教建筑的了解。难点: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能不能告诉我,学生 欣赏 思考 回答
这些建筑你都见过吗?他们属于什么建筑?引出宗教建筑的地位与差异 引出课题 中国宗教建筑(佛教建筑的基本知识
看图片 说明佛教建筑在我国的融合 看图片 说明佛教建筑的形式 佛塔与寺院 教师出示南北方不同塔 让学生观察分析说明佛塔的特征
教师总结:佛的象征。造型多样(楼阁式塔、四门式塔、单层式塔等),从建筑材料上分有木塔、砖石塔、砖木结合的塔等。早期是佛教的主体建筑,隋唐时期佛殿成为主体建筑,塔被移在殿后或另建塔院。也多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北方塔 雄伟浑朴 南方塔 秀丽纤细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 回答 中国佛教寺院特征
出示 法雨禅寺图片 说明寺院位置 出示 北京雍和宫图片 说明寺院格局平面延展的院落式格局
同一国家 不同民族文化差异 在佛教建筑上的反映 出示 不达拉宫与隆兴寺 和雍合宫 让学生分析异同点 飞檐式 雍和宫 多民族文化融合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
大多与山水相伴,平面延展的院落式格局,安详亲和的环境气氛;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学生思考 回答 学生 欣赏 思考回答
上面我们分析了东方以我国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寺院 那西方呢文化观不同 学生思考
又有什么形式感呢? 基督教建筑 三种形式 出示各自图片进行分析 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教堂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 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拜占庭教堂建筑的一大鲜明特点就是对穹顶的普遍使用。整体造形中心突出。在色彩的使用上,即变化又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都显得灿烂夺目。哥特式 “用石头描绘的童话”“用彩色玻璃编绘的神话”
外形高耸、轻盈、空灵、纤瘦,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狭长的大窗子辉煌而神秘。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造成一 种向上飞升、令人神往的天国神秘的幻觉。学生欣赏 感悟思考 回答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的比较 不同点: 选择建造的位置 结构布局 建造风格 出示图片 让学生边比较边分析边总结 学生边比较边分析边总结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的比较 学生尝试概括 教师总结
是在平面的布局秩序或依山而建的灵活设计中展开主辅相成幽深和谐的格局,殿,塔,楼与园林组合的形式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审美品格。学生思考 总结
外形高耸、轻盈、空灵、纤瘦,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狭长的大窗子辉煌而神秘。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造成一 种向上飞升、令人神往的天国神秘的幻觉。练习学生 思考 巩固 回答 总结 师生互动 学生回答
第三篇:《寻根小说》教案
《寻根小说》教案
一、所需课时:2课时(90分钟)
二、主要教材和参考资料: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明确寻根小说的特点。2.掌握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品。3.掌握寻根小说的理论。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把握文学史的能力。
德育目标:让学生借助文学达成对较好的人生观的追寻。
四、教学重点:掌握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
五、教学难点:明确寻根小说的特点。
六、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授法
七、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寻根小说的兴起、理论主张、特征概述通八达 1学时 寻根小说代表作选讲、寻根小说的意义与局限 1学时
八、学习指导:
1、认真思考寻根小说的特点。
2、阅读寻根小说代表作。
九、教学过程:
寻根小说
导入:
八十年代初文化热的促动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中国小说,伤痕小说(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等)、反思小说(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等)、改革小说(蒋子龙《开拓者》、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寻根小说出现的时间,1983年5月,李杭育的《沙灶遗风》;9月,贾平凹的《商州初录》;1984年7月,阿城的《棋王》;1984年12月,由《上海文学》杂志社、杭州《西湖》编辑部和浙江文艺出版社发起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与评论家出席的杭州会议;1985年5月,王安忆的《小鲍庄》;1985年7月,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韩少功的《文学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郑义的《跨越文化断裂带》。1986年3月,莫言的《红高粱》;9月,铁凝的《麦秸垛》,张炜的《古船》等等。为什么会兴起?理论主张如何?创作实践如何?为什么会落潮?意义何在?
(一)寻根小说的兴起
1、寻根小说兴起的原因 A、八十年代初文化热的促动; 现代化宏观背景的考察。
现代化的浪潮。启蒙运动的现代性方案,理性化,主体性,役使自然的科学,普遍性,一体化,同质化,全球化。
理性化与非理性化、个性与非个性、普遍与差异。
反现代浪潮。英国,柏克的保守主义,科尔律治,浪漫主义诗人们,卡莱尔;法国的复辟论者,托克维尔;德国的谢林,费希特,赫尔德尔;俄罗斯的斯拉夫派;印度的辨喜,泰戈尔,甘地;日本的西田几多郎等。
中国的辜鸿铭、梁启超、粱漱冥、张君励等。新儒家。
第三世界国家,西方文化中心主张的全球一体化与第三世界国家主张的全球多元化、民族主义。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西方理论的大量涌入,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1980年)提出的后工业社会概念,卡普拉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原名《物理学之道》,1984年)对东方的看重。
我们首先探讨一下它兴起的缘由。民族多元论与民族差异说。
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现代化的弊端,西方人对东方的看重,让国人试图从传统文化中求得补救;
2、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儒家文化,海外的新儒家如杜维明等人;
3、民族身份的自我确认。
1981年,李泽厚的《美的历程》。1982年10月,《自然辨证法通讯》杂志社在成都召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讨论会;12月,上海召开“中国文化史研究学者座谈会”。梁漱溟、冯友兰等于1984年成立了“中国文化书院”,并从1985年开始举办数期“中国传统文化讲习班”,主讲者为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汤一介、李泽厚、杜维明、任继愈、庞朴等;1985年,李泽厚出版了《中国思想史论》。
对中国作家的启示意义:
1、对传统文化形成一种自觉的兴趣,阿城、郑义对五四的反思,韩少功对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的区分;
2、真正的创造必须回到自己文化传统之根处。
B、外国文学的促动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就有原始化的倾向。对古希腊的兴趣、对异域风情的兴趣。现代主义对原始的兴趣。毕加索、高更、卢梭等。从艺术到文学。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查密莉雅》,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川端康成的《雪国》、《伊豆的舞女》等。
直接的促动。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百年孤独》;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鲁尔福、阿斯图里亚斯、略萨等。
对中国作家的启示意义:“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C、新时期文学自身的发展逻辑
文学内部的互动。诗歌较早表现了文化寻根意向。80年代初,杨炼的《诺日朗》、《半坡组诗》、《敦煌组诗》等;江河的《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来自诗歌的文化运动的启示。内在发展逻辑。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寻根小说。政治——文化。1980年,汪曾祺的《受戒》出现。王蒙的《在伊犁》系列笔记体小说。向文学的根本处逼近。
知青作家的经历(曾沉入民间,民间与传统文化,礼失而求诸野)与自我定位。
对文学史的重新评价。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人,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版。
与现代文学的比较。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的分化:左翼文学与沈从文、老舍的寻根。
后殖民主义。
2、兴起的过程
寻根小说的萌动时期:1981—1984年
地域小说、文化小说、风俗小说的崛起成为这一时期文坛的一个普遍动向。汪曾祺的小说,贾平凹的小说,邓友梅的小说,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乌热尔图的小说,张承志的小说。
寻根小说的成熟期:1984—1986年
理论上的自觉。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阿城的《文化之约着人类》,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
地域小说的深入发展;寻根小说中不同文化取向与价值取向得到充分展露;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寻根小说的消退期:1986年以后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张炜的《古船》;大批寻根作家转向,新写实小说与先锋小说的冲击。
寻根小说的分类。从寻根意识上的划分。
(二)寻根派作家的理论主张 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阿城的《文化之约着人类》,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
1、关于文学创作的现状与出路
韩少功: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里;
郑万隆:我的根是对方,东方有东方的文化;黑龙江是我的生命的根,也是我的小说的根。
阿城:中国文学尚没有建立在一个广泛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无法与西方对话。
2、关于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
韩少功: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地壳与岩浆,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儒家正统文化与少数民族的小传统文化,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
3、关于五四新文化的评价
郑义:五四造成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 阿城:五四与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传统;
韩少功:学习西洋、东洋货苏俄,或者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三)寻根小说的特征概述
1、民间文化与地域色彩
韩少功与湘楚文化;李杭育与吴越文化;郑义与三晋文化;贾平凹与秦汉文化;郑万隆与东北黑土地文化等等。
2、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认同
批判:韩少功的《爸爸爸》,李锐的《厚土》系列小说,郑义的《远村》等; 认同: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商州初录》等; 困惑:王安忆的《小鲍庄》,郑义的《老井》等。
3、传统审美意识的复苏
崇尚直觉情感体验和表现的艺术观念,对老庄美学情致的倾慕。
(四)寻根小说代表作选讲
1、阿城的《棋王》
小说情节:棋王王一生的吃与棋;吃蛇肉,光膀子大战脚卵,九局连环大战。人物形象:王一生的道家文化特点。无为而无不为,超脱,知足。作品分析:吃—自然性的行为,棋—超脱无为的生命之道;
外在客观的现实世界与内在主观的心境世界——对乐感的强调;
对超脱的反思。
2、王安忆的《小鲍庄》
小说情节:小鲍庄的来历——洪水,治水与赎罪;
捞渣的出生于死亡;拾来的经历;鲍仁文的作家梦;鲍秉德的不幸与幸运。
人物形象:捞渣——仁义的象征; 作品分析:伦理与权力、物质实力;
对儒家文化的探讨。
3、韩少功的《爸爸爸》
小说情节:鸡头寨与病崽的荒诞故事。
人物形象:丙崽——人性与国民性的弱点集大成。作品分析:丙崽与阿Q的关系; 丙崽与鸡头寨人的原始思维;
万物有灵观念与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荒诞与混沌。艺术手法: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4、张承志的《黑骏马》
小说情节: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的爱情悲剧。人物形象:白音白力格——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索米娅——古老的草原文明的象征; 作品分析:现代文明与古老的草原文明的冲突。
(五)寻根小说的意义和局限
1、意义与影响
在文化寻根意识上,寻根作家对文化意识的重视与追求,标志着文学创作界文化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新时期文学质的飞跃;
在审美意识上,寻根作家对民族艺术精神的认同,对传统的审美经验的重视,复活了我们民族历史的审美意识,给新时期文学灌注了我们民族特有的美学气韵和情致;
对九十年代文学的影响深远,陈忠实的《白鹿原》,张承志的《心灵史》,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小说深受影响。
2、局限
难以调和与克服原始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深刻矛盾,难以调整与平衡启蒙主义的理性自我与返璞归真的原始主义意向之间的分裂状态,尤其是难以回避与超越认同传统文化立场与追求文化现代性目标之间的主题内在悖论,难以弥补和解释重注、镀亮民族文化的宏伟诺言与寻根文学相对的实际功效的巨大差距。
十、作业及思考题: 1.寻根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2.《爸爸爸》、《小鲍庄》、《棋王》的艺术独特性何在?
十一、教学反思:
第四篇:谈谈小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掌握小说基本知识。
②了解典型的含义,学会分析人物性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自学和讨论法
四、使用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天空飘着雪花的静谧的夜晚,坐在温暖的家中,手捧一本小说,与书中的他共渡欢乐时光,是多么令人向往。然而,你可知道怎样去欣赏小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小说吧。
(二)知识盘点:到岁末,各大商场、各大公司都在进行年终盘点,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下知识的盘点,请大家翻开课本259页,快速阅读内容,找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划下来。(几分钟后,出示大屏幕上的问题,找学生回答)
1、什么是小说?小说包括哪几个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3、小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按篇幅长短,小说如何分类?(学生回答时,教师简要解释)
(三)走进人物画廊:通过知识盘点,我们了解到小说的一些基本常识,我们也明白了,人物是小说的灵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物画廊,猜一猜他们是谁,他们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出示大屏幕上的人物,让学生讨论、补充说出人物性格)
孙悟空:勇敢、善斗、神通广大、忠诚、具有反抗精神。林黛玉:多愁善感、清高孤傲、博学多才、对爱情执着。林冲:武艺高强、循规蹈矩但逼上梁山后反抗到底。诸葛亮:忠诚、有智谋。
少年闰土:勇敢、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
韩麦尔先生:爱国。(通过这个环节,既让学生掌握概括人物性格的方法,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讲解典型:(出示大屏幕)为什么这些人物总那么栩栩如生,在我们心中长驻,因为他们都是个性鲜明的典型。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典型的知识。典型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是共性个性的统一。
我们常说环境塑造人,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主要的是社会环境,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例如孙悟空,如果只看他的大闹天宫,我们也许会认为有些过分,但仔细想一想,孙悟空是在拼搏之后得到了一个齐天大圣的称号,他自认为得到了认可,受到了尊重,没想到只是个骗局,他的尊严受到了践踏,他的人格受到了侮辱,所以他的反抗才这么无法控制,他是在为尊严而战,大闹天宫是在这个特定背景下产生的。同样,那么一个勇敢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悟空对那么一个软弱、迂腐甚至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唐僧无比忠诚,是因为唐僧是他经历了五百年沧海桑田后给他自由的再造父母,而且还给了他真心的关爱,所以,他要士为知己者死。这也是中国人共同认可的做人标准。也就是说,我们认可的典型,一定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所谓共性,是人类共同认可或共同批判的。当然,每一个典型都必须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魅力,也不会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象李逵和鲁智深,他们何其相似,但我们却从不会混淆。李逵的对母至孝、对宋江的绝对忠诚和卤莽,鲁智深的扶贫济弱、粗中有细又是多么的鲜明啊。所以,我们心中的形象一定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五)我心中的他/她:大家心中一定也有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一起来说说他的性格特点,特别强调那个最让人难忘的一点。
(六)布置作业:以“善良、诚实、爱心、智慧、忠诚”为话题,任选一个角度,写一个人物,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第五篇:小说虚构教案
“《外国小说欣赏》第八单元:虚构”教学设计
一、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外国小说欣赏》的最后一个单元,话题是(板书): 虚 构 通常我们说什么是虚构的时候,大家可能脑子里都有一个结论:虚构就是编瞎话。在现实生活里面没有的东西,我们把它造出来,就叫虚构。但是,在文艺创作中,虚构却是非常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虚构不是单纯的编造和想象,虚构要符合生活逻辑,给人真实的感觉,正如劳伦斯所说的那样:“艺术家是个说谎的家伙,但是他的艺术,如果确是艺术,会把那个时代的真相告诉你……”
提问1:上课前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艺术作品,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展示PPT图片成龙
1、成龙2,能否找到作品中暗藏着生活中的某种真实的特征。
明确:成龙;发型、夸张的大鼻子,神似。虽然五官略作夸张变形,但是同学们仍然能够辨认出来,因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能够给我们艺术真实感。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中的事实。
如果说这幅作品抓住了人物特征,那么这两幅作品呢?展示PPT,请同学们欣赏《时局图》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在虚构的文艺作品中能否感受到生活中的某种真实?
明确《时局图》:《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图中一个是熊,占东三省地方,象征沙皇俄国;一个是虎,占长江一带地方,象征英国;一个是蛤蟆,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象征法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象征日本;一个是鹰,飞来分食,象征美国。《时局图》,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这种真实让我们觉得艺术家并没有“说谎”。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代表作中最突出的壁画。这幅画是他为抗议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怀着无比激愤的心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废寝忘食地完成的艺术作品。明确《格尔尼卡》:通过遭受野蛮轰炸后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惨状,表现德国法西斯给西班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博尔赫斯一样,卡夫卡并不认为原原本本地摹拟、再现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的作品就一定是真实的,他不要这种“表面的真实”,而要揭示“内在的真实”(以绘画为例,在卡夫卡看来,照片是表面的真实,而毕加索则是内在的真实)。同样在创作上,卡夫卡和博尔赫斯是相似的,他们的文艺作品从总体上说是夸张变形的,是神秘的,甚至是荒诞的,但这并没有影响作品的艺术真实感,我们总是能够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生活中的某种真实。
二、进入教学,知识点:虚构——生活真实——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不是对生活真实的自然描摹,而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对生活真实的超越;艺术真实要求发掘社会生活的本质。这一点在以象征、隐喻、暗示、反讽、夸张、变形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一些西方现代派文学流派里,表现的更为突出。
“虚构的东西必须给人真实的感觉,必须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小说中的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中的事实;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像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这就是艺术真实。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虚构和艺术概括。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和卡夫卡的《骑桶者》两篇外国小说的学习鉴赏,来感知和了解小说虚构的特点。
三、进入教学:课前我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把第八单元的两篇小说《沙之书》和《骑桶者》认真地阅读阅读,并分别概述两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下面请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这两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1、请同学们复述《沙之书》的情节。A、推销“沙之书”
B、得到“沙之书”
C、烦恼“沙之书”
D、隐藏“沙之书”
小说围绕“沙之书”展开,以“沙之书”为线索贯穿全文。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搁架上。
2、请同学们复述《骑桶者》的情节。A、“我”缺煤取暖B、骑桶赊煤C、没有赊到煤D、被扇到冰山区域。
小说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赊煤,他不是像惯常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提着煤桶走着去的,而是骑着煤桶飞着去的。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赊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 2 山区域。
提问:现实生活中真的有“沙之书”“骑桶者”存在吗? 明确:没有,这些都是作者虚构的。
四、讨论探究:我们对两篇小说《沙之书》和《骑桶者》的故事情节都了解清楚了,下面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深入探究这样几个问题——
问题探究一: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虚构离不开想象,读了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和卡夫卡的《骑桶者》之后,哪些虚构的情节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有关“沙之书”的虚构:
1、异乎寻常的重量2.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3.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4.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5.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7.插图很多,没有一张重复。
有关“骑桶者”的虚构:
1、骑桶者骑桶飞翔
2、赊煤,老板娘没有听见,老板却听见我的呼喊。
3、被煤店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
这两篇小说都是在“虚构”方面很有特色的经典作品,下面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再深入鉴赏一下,这两篇“虚构”小说的艺术真实性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四)讨论探究:
小说的作者为我们虚构了一个已有的世界,还虚构了一个不存在的世界,为了让增强小说的艺术真实感,作者在小说中抓住社会生活的特征,能够让我们的心灵感受到一种更为深刻的真实。
问题探究二:既然我们凭理智知道作者所说的“沙之书”“骑桶者”是虚构的,是想象的真实;作者为了强调虚构的“沙之书”“骑桶者”的真实性在文中特意交代了那些内容? A,小说中虚构很多细节。沙之书中加入了许多细节描写让读者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l、直接说明真实性: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也不假;
2、书贩长相:身材很高;外表整洁;灰色衣服;灰色箱子;头发
3、书的样式:八开大小;布面精装;书页磨损;印刷粗糙;页码;插画;
4、书的来历:平原的村子;用几个卢布和一部《圣经》换来;主人不识字;
5、交易过程:退休金和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圣经》交换;
6、看书藏书:用放大镜检查,排除伪造的可能,偷偷放在阴暗的搁架上。
B、从小说的人物心理来赏析。为了增强虚构的真实感,小说中加入了许多心理活动。我们看看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1.吃惊;惶恐;口瞪目呆; 2.占有它的幸福感;怕它被偷掉; 3.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
4.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在上街; 5.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
6.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破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7.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8.把那本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
以及我买书藏书的原因和书贩卖书的原因。
总结这种变化:好奇——专研——敬畏——恐惧——逃避
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符合人物性格的特点和生活发展的逻辑。C、骑桶者的细节描写以及心理描写:
1、骑桶飞翔的描摹;
2、缺煤时的寒冷对煤的渴望;
3、赊煤时我的呼喊老板及老板娘的反应。
问题探究
三、在这节课开始时,我们介绍到:和博尔赫斯一样,卡夫卡并不认为原原本本地摹拟、再现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的作品就一定是真实的,他不要这种“表面的真实”,而要揭示“内在的真实”。他们常常使用象征、隐喻、暗示、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的,表现生活中的某种“内在真实”。小说《沙之书》和《骑桶者》虚构的情节揭示了生活中的哪些“内在的真实”?“沙之书”和“骑桶者”有哪些象征意义?你觉得《沙之书》《骑桶者》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A、沙之书的特点:无限之物,神秘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
尽管那本“沙之书”不存在,但是读者对那本书的感受却是真实的,即人类面对无限之物所共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灵感受。作者借荒诞的故事想告诉读者:人类面对无限时,就进入了无所适从、难以摆脱的真实困境。
B、骑桶者赊煤有哪些“内在真实”?生活中有人买不起煤想去赊煤,也有人买不起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人买不起房子无法结婚,赊一套房子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留给大家思考。喜爱创作的同学可以尝试着以以上的内容为题材,创作一篇同名小说《骑桶者》。
《骑桶者》写了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的人骑着煤桶向煤店赊购一铲煤而遭到驱赶的故事。故事情节是荒诞的,但读者能从这些荒诞情节中领会出小说的意旨:作者用一次赊煤失败的故事,展示了现实社会的冷酷,表达作者对社会的控诉和批判。当读完这两篇小说后,读者并不去关心那 本圣书到底存在不存在,也不在意煤桶怎么会飞起来,它们只不过是为主题提供了合理存在的依据。读者更多的是在乎小说带给了人们哪些启示,引发了人们哪些思考。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沙之书》和《骑桶者》两篇外国小说的鉴赏与探究,不仅了解了“虚构”是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还知道了“虚构”与“胡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艺术“虚构”要求细节描写具体、场景描写真实、人物刻画与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的发展要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艺术的真实。
归根结底,小说是一种想像的艺术,它能够呈现出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小说之所以能成为小说,就在于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这种劳动正是通过虚构来完成的。当然,“虚构”的创作技巧不只是体现在外国小说中,其实在中国小说创作中也是普遍运用的。因为艺术创作的规律是中外相通的。
今后,我们同学如有兴趣和志向从事小说创作的话,对于如何掌握运用“虚构”的技巧,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课后,请同学们再把《外国小说欣赏》这本选修教材的第96页到98页的有关内容阅读一下。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