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

时间:2019-05-15 03:2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

◎ 浑源县水磨疃学校 林立峰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资源、方法、人力资源和语文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形象、生动、直观、信息容量大、视听效果好、交互能力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研究心理学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信息技术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愿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我教“晴”字时,采用了卡通变字法。先操纵鼠标出现一幅阴天时野外青山绿水、花红柳绿的春景图,并出现“青”字,然后再按鼠标,一轮红日出现在空中,顿时,阴云散了,山野一片光亮,花开了,树绿了,鸟儿叫了。学生见了此景,情不自禁地,异口同声地叫道:“天晴了!好美啊!” 我相机操纵鼠标将红日移至“青”的左边,变成“日”字,告诉小朋友,这就是天晴的“晴”。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晴”,也明白了字义,组起词,说起句子来滔滔不绝。

《观潮》是篇阅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层次分明,是篇很好的朗读教材。在教学中,我不是枯燥地讲解朗读技巧,而是借助“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用实景形象刺激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接着我让学生当小导游,给《钱塘江大潮》配上解说词,学生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他们争先恐后地做小导游。由于有了感性认识,又有生动、形象的画面作提示,学生对语言的把握都比较准确。他们能读出潮来之时的气势,体会到潮来之时的壮观。这节课,学生学得生动、愉快,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

二、有利于获取大量的语文知识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 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解要强得多。我们知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要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向更大的范围拓展,向更深的内容挖掘,这时候就会遇到许多陌生的概念或者文本,这些陌生的东西已经有了前人的解读,我们不必闭门造车,可以完全拿过来加以消化。众所周知,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互联网的大量信息让学生目不暇接、兴趣盎然,他们用合作交流的方法从网上可以获得无穷知识。比如一首 2 古诗的解读或者一位作者的生平,甚至可以与专家对话、与名师交流。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从网上查询资料、探寻方法、扩展视野、深化学习,也是最捷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尤其是信息技术走进作文课堂后,课堂便活跃起来,学生在找到写作材料的同时,又了解到课堂以外的“大千世界”,“人物写真”,“风土人情”,“人与自然”,“各地览胜”,“名山大川”等,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甚至更远的时代或地方。如:“熊猫”是人们普遍喜欢的动物,可由于生存环境决定它们只能生存在祖国的西南地区,不冷不热,箭竹丛生的地方,这便是我们无缘与熊猫相见的原因。然而,通过信息技术,学生不但见到了熊猫,而且还了解到关于熊猫的许多特点。如熊猫的生性孤僻,活动范围小,喜欢在树上活动。繁殖、发育慢,以箭竹为食,有人的灵性,是残存的古动物,更主要是直接观察了熊猫的活动形象。再如“孔子”,“哥白尼”古今中外著名人士,学生对他们的详情了解甚少,可是信息技术满足了学生的欲望,让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语文知识。

三、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我们在讲解课文时,为了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常常在黑板上或幻灯片上写出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然后生说师板书答案,为此耽误了一些讲解课文的时间。采用多媒体设计习题就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多媒体可灵活地将习题、答案储藏在课件中,只须操纵鼠标或展视仪便可将习题、答案公布于众,节省不少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采用长文短讲 3 的方法,我在教学《开国大典》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抓住入场——大典——阅兵——游行这一教学主线,为了突出重点段的学习,我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前下载了大典的盛况视频,在讲大典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当时的原始资料片,毛主席那浓重的乡音和大典的热烈气氛感染了学生,使学生置身于开国大典的兴奋之中,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

四、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曾几何时,我们为自己无力的语言而暗自责问,为自己失意的模仿而黯然失色,为自己愚钝的思维而缩手缩脚,现在你大可不必如此了,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如:在教学《捞铁牛》时,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根据水的浮力的原理把沉在河底的八只大铁牛捞起来的,体会怀丙和尚想象的依据。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制作了教学课件。一是图文声像并用,再现课文内容。二是将事物之间的联系制成动画课件,通过点击课件得到提示和帮助。如点击“铲黄沙”课件,便会出现船身上浮的场景,并可以清楚地看见船身上系着的绳子就会绷紧,此时划船,铁牛就被拔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借助课件,自主学习,较快较好地把握课文重点,理解难点,进而进行了语言、思维训练。

再如,在比较平翘舌的声母z和zh的发音时,我设计了让“zh”的h闪动,并提醒学生拼读时注意翘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j、q、x和u相拼的规则,除了借助儿歌帮助记忆外,还设计成动 4 画ü戴了一顶帽子,帽子有两点,看到j、q、x走过来,他就脱帽敬礼,学生看了觉得十分有趣,在笑声中,他们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一规则。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的能力素质。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特定的教学环境的支持,而多媒体的超文本的特征和因特网上大量的信息正好为这种能力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最理想的环境。所以,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例如:要学生制作电脑小报,在出版的过程中,学生要寻找大量资料,要进行筛选、排版、打字等,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审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能力。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等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漫游海底世界》的文章,让学生网上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只要我们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好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愉快,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它能够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那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能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教育软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载体,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并逐渐展示了它的主要优势。

一般来说,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 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而且可以为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创设情境, 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 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直观演示看画面,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时,就能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字的音、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一年级孩子好玩,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1)小猫钓鱼。画面上一只小猫在钓鱼,水中小鱼在游来游去,每条鱼身上有一个生字。钓上一条鱼,指定一个学生读字。读对了,鱼会安然地进水桶。反之,鱼就溜回水中。(2)打气球。气球飞起来了,每个气球上有一个生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读对了,气球就会爆炸,生字掉下来,掉一个生字得10分,十个读对就100分。它也可以作为全班的练习,游戏开始,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结束后,教师用大屏幕展示同学的学习情况。在这类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游戏,猜一猜等活动,不时产生一种新鲜感,增强了识字欲望,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2.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增强了学习效果,丰富了课堂气氛。小学生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如《迷人的张家界》一文,文中作者尽管非常生动地描写了张家界之奇特:“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但大多数学生没有游览过张家界,没有深切地感受到张家界迷人的奇山秀水,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的形式,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再通过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张家界有个总体的印象,为自主学习课文铺好路。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观看教师制作的课件,自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达到读通,读懂并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自查、讨论等形式,尊重学生个别的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一文时,教师课前可以先让学生搜集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历等资料;课中让学生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利用搜集的资料,穿插演示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汉字的演变,使学生能对中国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喜爱中国汉字之心。课后延伸,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排版和粘贴,在电脑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进行网上评比。对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特别适用于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 探索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 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把学科知识、生活常识与自身体验结合起来, 将课内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有效地促进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有利于其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如在教授《梅花魂》一课时,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在屏幕上展示几幅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梅花, 同时播放歌曲《红梅赞》。这时, 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因声情并茂的画面而生趣盎然,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抓住这一契机, 继而提问“: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爱梅花?”我们如何能尽快地找到答案? 当时就有学生建议: 能否组织我们上网收集资料? 此时,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在教师课前设计好的《梅花魂》专题栏目网站中学习,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信息的筛选, 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在教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时, 文中所提到的闲书《水浒传》、《彭公案、《济公传》、《三侠五义》等书籍,学生不太了解,教学时, 让学生在网上搜索这些书籍的资料, 学生进入Internet,通过“ 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到这些书籍,从而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网上图文并茂的知识载体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学习轻松易懂, 学生的自学所得大大胜过于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 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交流平台,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网络资源突破了知识来源的限制, 改变了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 极大地扩充了教学容量, 使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局限于学习课本中的内容。《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课前,教师首先播放一段“鲸”的录像。让学生的思维进入鲸的世界。接着提问: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吗?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当学生理解了这些问题后,老师把学生分成四组,用自学的方式来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各组先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然后让学生以汇报的形式进行汇报。为了降低学生上网查询的难度, 教师课前设计了一个专题栏目, 把网上有关鲸的资料集中到这个专题网页中,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充分的信息。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 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 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运用信息技术, 并不是输出的信息量越大越好, 因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 是学生接受信息并能正确反馈的信息量, 而不在于接受过多少信息量。因此, 在采集、整理语文教学信息的时候,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 做到适量、适度, 效果第一。同时还要做好信息的反馈和调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针对不同的情况, 加以指导, 给予帮助, 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作为优化学科教学的一种工具,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毕竟只是辅助课文学习的一种的手段,绝不能代替对文本的研读。我们应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量和度,要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只有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的研究使用这种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策略,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时需要注意什么等几方面作一些论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优化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受到很大冲击,并促使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包括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深深的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我们教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而这些年我的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的辅助教学到有机融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一步步深入。作为语文教师,下面就我自己十余年来的工作经历谈一谈信息技术和优化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就基础教育而言,语文教育有两条主线:一是语言教育;二是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文道统一”,即在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兼顾到德育乃至美育。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感染力,使教育信息从多种渠道去刺激学生的大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占有、使用,更有效、快速地实现信息的交流,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语文教学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和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从而适应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否则就会失去它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所以,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采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1.运用信息技术,形象生动,视听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的功能,他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他手段无法媲美的。

如小学语文《鸟的天堂》一课,写的是广东省新会县天马公社的一棵大榕树,这对于北方的孩子来说,从未见过,很难想象,而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巴金爷爷一同到“鸟的天堂”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船桨那有节奏的划水声而欣喜,时而为榕树的繁茂姿态而惊叹,时而为鸟儿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南国怎能不触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学习呢

3、运用信息技术,节省时间,拓展空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有事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材料的容量一直是传统语文教学难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内容的宽泛性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就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而基于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交互性兼的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能极大地扩展语文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同时在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学习与锻炼。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我以文本为阅读基点,在品味荷叶的美之后,告诉学生荷叶是夏天的一首小诗,一个绿色的音符,它曾让多少诗人诗兴大发,向学生推荐借助网络搜集的文人墨客赞美、吟诵荷叶的诗句。学生在丰厚的、整合性的、视野开阔的情境中自主学习语文,在信息网络中阅读、欣赏、实践与探索,语文教学的魅力和趣味性得到充分展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热情,使课内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样不仅能加速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现代学生的学习天地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他们在课外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凭借教育软件、校园网、资源库等,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想广泛阅读、多方涉猎是较难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极大优势,它可以极大拓展学生阅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较大的选择自由。多种媒体的综合效应,还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语言信息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吸纳和输出语文信息的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4、运用信息技术,能做到即时检测,巩固新知。

叶圣陶先生指出:“既要知新,又要温故,在学习的过程中,匀出一段时间来温理以前读过的,这是个很好的办法。”学完一篇课文,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教师只有通过检测才能获得答案。课堂提问这种传统的检测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提供给学生全新的个性化训练方式,将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学生进行即时检测,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容量大,还可以因人而异,照顾个别。

5、运用信息技术,能促进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突破。

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样能达到体现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目的。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选取恰当的内容、在恰当的时间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环境。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理解父亲谈花生的两段话的意思是重点,特别是借花生说道理是难点,在教学中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组合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右上方是“落花生”图,形象地演映出落花生“矮矮地生长在地里,果实埋在泥土里,一定要挖出来才知道的特点;右上方是“高挂枝头、鲜红嫩绿,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苹果、石榴”;下面是活动文字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一边品味文字意思,使声形结合、声画并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图画形象上观察感知到同类植物的不同之处,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对比的写出两种事物本质的不同,从图文创设的意境中,从视听创设的感知中,学生自然品味出父亲将花生和苹果等作比较是为了突出花生“藏而不露”的特点,从而反映花生“谦逊朴实,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同时让学生读读议议,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自然的悟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哲理,文章借物喻理的难点迎刃而解。

6、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至少有两个有效的途径:

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在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中,现行小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有配以动画或视频剪辑的朗读,通过对这些光盘的播放,它不但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还为非普通话地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朗读能力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传统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加上有些老师的普通话也不太准确,学生就更不容易训练了。这些资料的使用,解决了老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大问题。《海上日出》、《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优美散文的学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教学中我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了语速、节奏,尤其是要符合作者的感情。对于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我通过声道的选择,让学生看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写作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我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在课文朗读环节中,我首先利用《小学语文多媒体素材库》教学光盘播放课文范读,光盘中标准的发音,极具感情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将学生完全融入了课文境界当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跟读起来,几遍下来,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感。接下来,我关掉播放器,让学生自己读,同桌之间相互读,渐渐地,学生读的流利了,发音标准了。而且能富有感情的读。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 朗读录下,由学生自计己从中去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为了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我利用算机将学生的朗读录下来,播放给学生听,开始学生感到效果不好,许多学生在首次听到自己的录音后,都十分惊讶地说:“啊!我的声音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几遍下来,学生朗读地明显好多了,与教学光盘中的范读不差上下。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录音,反复比较,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下,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有的学生甚至比我还读的好。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在朗读中自己发现问题,矫正自己的读音,而且还能很容易地融入朗读的感情,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语文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必须更新观念。现在的社会,连农民都懂得通过互联网发布产品信息来推销产品,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仍然坚持传统观念,坚持一本教科书、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教学方式,必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被时代的列车所抛弃。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荣,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的开发性研究,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在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中,我们要明白:多媒体技术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但它终归只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只是为学科课程服务。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让它凌驾于语文学科之上,而要看到它的优势与不足,让它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更好地进行教与学。

由上述可见,多媒体技术于语文课堂的运用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的影响都是积极的,重大的。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势在必行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须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课文学习的内容,适当地插入必要的、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否则就是喧宾夺主,语文教学将失去应有的功能。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使教师经历“我有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到“我用信息技术”,到最后“我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三个层次,才能真正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终极目标,实现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李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论视角》,《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等。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合肥市侯店小学 张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优势 策略

摘要: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疑,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但在注重素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新课改时期,如何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用多媒体为语文学科搭建创造平台,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实践,阐释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产生的误区等,并对科学使用多媒体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引论】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等。它比传统的语文教育媒体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更容易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综合刺激人脑。①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文、音、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中抽象、深奥,靠老师讲解、挂图、板书,讲不清道不明的难点、生点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趋势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将计算机的运用深入到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域,这也必然引起教育手段的改革。在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变。②由此,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必将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与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语文教育,无疑也要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那么,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那些优势呢?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可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欣赏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诗的意境,能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望天门山》,这两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描绘了不同地方的美景,体现出不同风格的美。《饮湖上初晴后雨》表现出柔情似水的柔美;《望天门山》气势雄伟,阳刚之气十足。不同的美,给诗人带来不同的想象。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老师只能靠口头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诗意,但是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情况下也无法了解诗的丰富意境。有了多媒体教学之后,在学习这两首诗时,根据不同诗意,我在课前准备好不同的风景图片制成幻灯投影片。在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美景,我先出示阳光普照下的西湖全景图,然后淡去画面,呈现古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引导学生背诵,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领会诗意。接着出示烟雨朦胧的西湖,引导学生背“山色空蒙雨亦奇”感受西湖不同的美。这样学生很容易就领会了诗的意境。在学习《望天门山》一诗时,出示两山之间只有狭窄的通道,汹涌的长江水在奔腾,配以雄浑的古琴乐曲,营造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磅礴气势。对理解诗意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境,古诗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然后分男、女声朗读,要求读出不同风格的美。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从比较中明白了两首诗不同风格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能够跨越时空限制将教学内容设计的事物、情境、过程等,全部再现于课堂,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时要花很多时间进行板书。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再现于课堂,还可以导入大量的课外阅读材。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事物的形,声色的变化和发展,直接获取知识,认识世界。③例如,过去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及其丰富的物产,我只得花大量时间进行板书,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的重点词语都板书在黑板上,有时还需要把一些句子抄在小黑板上,这样一篇课文讲完,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其效果还不明显。有了多媒体教学以后,我就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在课堂上分别再现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物特点,然后再把重点词语定格在画面上。这样使学生如临其境,使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这一课的重点也很容易被解决,学生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3、多媒体技术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介入,使语文阅读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这种全新的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资源,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实现,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学习与理解,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例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考虑到文本内容距离学生的时代较远,如果只靠传统方式,让学生读、老师讲,学生是无法体会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因为现在的学生见到的高科技的大桥太多了,赵州桥相比现代高科技的大桥,实在不足为奇。但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赵州桥的创举,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与赵州桥有关的图片,历史知识,课文朗读,以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既可以从课件中领略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又可以从历史的源源长河中,领略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使学生在欢快的背景音乐中,深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开放式学习,将学生从传统的死记硬背中彻底解放出来。

四、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策略

由上述可见,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不是万能的,在语文教学要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正确的作用,必须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为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实际情况,适当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老师教,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考虑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如果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去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课件。比如一些叙事性的课文,学生通过阅读就能理解和感悟其思想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但是对于一些情境性较强,需要创设情境的课文,使用多媒体就能使学生入情入境,达到良好的效果。我认识一位老师,本来他的课上的很好,课堂上也能应付自如。但有一次公开课,他就是因为使用多媒体而失败。其实他的那一课,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但正是因为用了多媒体,而使他课堂上显得手忙脚乱,一下子忙着点鼠标,一下子忙着瞅大屏幕,由于他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又不熟,整堂课,他只顾着课件,根本无法关注学生。结果一堂课,草率结束,学生学得一知半解。可见,多媒体使用要恰如其分,可用可不用时,不用;必须用时,慎用。

2、正确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间的关系。当然传统教学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教学手段的单一,长期以来,教师总是一本教材、一本教案、几张卡片、一盒粉笔进课堂。课堂教学容量小,课堂效率低等。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兴起,则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是多媒体教学方式下,人机交互使得计算机成为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道障碍。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也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和不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首先,要注意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重视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其次,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作用,避免“满堂灌”;其三,对于重点的字、词、句,要适当板书。在强化诵读、积累词语时,要让学生看书本。片面强调多媒体的万能性,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就会使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下降,就达不到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目的性、艺术性的原则,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作性,促使学生的能力培养素养训练,不能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正确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用途,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搞好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4、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技术水平。要想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还要努力提高任课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现在在实际使用多媒体课件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任课教师本人不会制作课件,往往都是由课件制作人员代替制作。这样课件制作人员与课件使用人员对课件缺乏沟通,课件使用人员使用起来,往往不能得心应手。所以任课老师要克服畏难心理,积极参加计算机学习。这种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并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理论,而应是把重心放在具体操作上,力求掌握几种常见的多媒体软件。课件制作难在无素材,因此平时应注意素材的积累,发现相关的素材应及时分门别类的加以保存,同时还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只要合适,就要为我所用。为制作出既生动精美,又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的课件,教师还必须与专业多媒体课件制作人员紧密配合。

综述:综上所述,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多媒体技术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服务,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①、《语文教育学引论》 阎立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②、《新课程 新理念》陈旭远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③、《新世纪教师素养》 张行涛、郭东歧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王志强、蔡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

第五篇: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之我见

高振会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充分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教学特点鲜明,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情境形象生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整合有效的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但现代信息技术不能取代课本,不能取代语言文字,所以,语文学科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优化课堂作用,又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回忆10年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一本教科书,一张黑板,一盒粉笔,最多再加上一些生字卡片、手绘挂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被激发,想象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已广泛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正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整合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我们应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之中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怎样让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呢?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汉语拼音教学的整合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然而,对于“a、o、e”这样的拼音字母,学生在幼儿园、学前班已经学过,所以在一年级课堂中,孩子们表现出无兴趣,懒洋洋的,不愿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吸引住。”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同步,动静兼具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吸引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积极性。一位老师在新课伊始,出示课件,情境导入,声频、图画(故事、画面):在一条美丽的小河边,一个小姑娘在练嗓子,a a a,多认真啊!大公鸡站在草垛上,000的打鸣,催人们早起;一只鹅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它的影子倒映在水中,美丽极了。生动的画面、娓娓动听的故事、可爱的事物形象,这一幕幕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他们津津有味的听着故事,聚精会神地看着投影幕上的画面,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只需稍稍点拨,一首有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张大嘴巴a a a;公鸡打鸣o o o;白鹅白鹅e e e,画面上跳了出来要学的三个韵母。画外音:“你想学会我吗?”、“你想和我做朋友吗?”等鼓励的语言,此时此刻,学生欢呼雀跃,学意盎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会令我们的拼音教学事半功倍。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整合

儿童识字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儿童能否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准确读出字音;能否运用字的各种结构规律,分析、记忆字型;能否具备熟练地查阅一般字典,并从中选择恰当字义的能力;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据词定音的方法等方面。

识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自制力差,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较差,学习过程中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为劣势。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了。让学生在学会汉字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无限魅力。对于不易区别的形近字,还可以设计生动的动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故事中区别字意,记忆字形。

当然,要从根本上改变识字本身的单调、乏味,除了应运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外,还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屏幕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翠鸟》这篇课文时,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很快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没有条理,且病句错字连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收成什么文章。” 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离开生活,即使写作方法再多再好,也是写不出内容充实的文章的。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并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通过多媒体课件、电影、影视、幻灯、实地参观、亲身实践等具体形式,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结合具体的场景,指导学生仔细观看,并结合必要的讲解,这样学生就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内容就会具体丰富、感人,从而收到传统教学较难或不能达到的效果。

如母亲节前,我让学生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表达对妈妈生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这篇作文比较好写,但学生容易写空话、套话,或者写一些司空见惯的接送上学、看病这类题材。为此,我让学生看剪辑的影视资料《母亲》、《家有儿女》等,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妈妈平时对他们关爱的细节也都一一地展现出来。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从以上教学的实践来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转变成了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认知工具,具有了“整合”的特征。它不仅仅是学生无直接经验的客观世界的复现、定格、放大等,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主动、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的整体内涵,能够寻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效率和方法。

但必须注意的是,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立足于语文课程,重视但不过分依赖现代信息技术。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体味、联想、想像,进而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筛选、整理、迁移,这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的方式,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领悟、理解,正如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原著一样,如果一味地以图像直觉取代语言形象,势必会淡化语言训练,弱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因而背离语文教学。所以,语文学科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优化课堂作用,又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

高振会: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下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摘要:信息技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它越来越多运用在人类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中。同时,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我国......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与作用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学生语言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语文能力的提高。作为课堂最基......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_5(5篇)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逐渐开始普及。小学语文是小学生正式开......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浔阳区龙山小学吴沙沙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信息技术指的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是一......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之我见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之我见杜少飞陈仓区李家崖小学0917—6295396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对传统的教学产生冲击,信息技术......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发布时间:2009-5-11 9:13:19 点击:578次 网友评论 条 蓬安县利溪镇中心小学校 李劲松 637873 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