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赞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3:0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生礼赞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生礼赞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生礼赞教学设计

《人生礼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握诗歌节奏。

2、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3、掌握词语“驱使、埋葬、昭示、搁浅、乘风破浪、斗志昂扬”。

教学重点:诗歌的感情朗读;体会诗歌所赞颂的奋发向上的精神。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野草》一文告诉我们生命是顽强的,生命的力量是巨大的;《琥珀》告诉我们生命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获得永恒,成就另一种价值。那么对于我们自己所拥有的生命,也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呢?今天我们学习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一首现代诗《人生礼赞》,让我们从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朗费罗,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2、释题:“礼赞”是什么意思?

怀着敬意地赞扬,这个词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全诗的抒情基调。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了解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在不解的地方和疑问的地方做记号。

4、朗诵诗歌,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评价

三、精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意

1、第一节

这一节指出人们对人生的两种什么态度?你怎么理解?作者认为应该要怎么样?怎么读?

任命运驱使的牛羊、战斗中的闯将

(消极、听从命运安排;积极,勇于奋斗)读这一节,要读出无所畏惧的气概。

第一节:诗人激昂地发出号召,号召人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在人生的舞台上要时刻“当一名闯将”,要战斗,要勇往直前。

2、第二节

“空想未来”指什么样的人?能不能找些例子:光想不做,不付出实际行动的人。“怀恋过去”指什么样的人?沉迷于过去的成绩,吃老本的人。

作者对这两种态度怎么看?不赞同,好汉不提当年勇,成绩是过去的,还有挑战,还要付出努力拿出实际行动.那么作者认为该怎么做? “行动起来,就在生命的此刻行动!”什么叫“在生命的此刻行动”?也就是要珍惜现在,从现在做起,从眼前做起。

诗人在说“生命之舟乘风破浪”时是怎么的心情?自信、豪迈、无畏。(用这种语气朗读)

第二节:告诫人们要时刻直面现实,勇于乘风破浪,不怕困难和挫折。

3、第三节

“昭示”是什么意思?启示 怎么理解“伟人们的足迹向我们昭示,我们也能使自己的一生变得高尚”这句话,能不能结合些例子来说说。

“足迹遗留在时间的沙滩上”怎么理解?你的行为,你的成果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对他人社会产生的有益的影响 读这一节

第三节:诗人跳跃空间,从人生的成绩角度告诫人们都能向伟人那样留下足迹,留下成果。4、第四节

“航程”比喻什么?人的生命全部历程。把人生比作航船等。生命航程的搁浅怎么理解?处于人生低谷。对于这一段这种说法,能不能举些例子来证明,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榜样的力量,从中受到激励,也激起了他的信心。读这一节,读出慷慨自信之气。再次变化角度,告诫人们我们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辉煌的人生成果会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会激起别人的斗志。

5、第五节

“风浪”指什么?

面对“风浪”作者在这一节中向人们发出怎样的号召? 振奋起来、不断追求、有所作为、满怀理想和期望 读这一节

最后一节:收束全诗,再次向人们发出号召:人生要有理想,有追求。诗人的这个“行动号召”的深层意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振奋精神,鼓起勇气,积极生活,怀着理想和追求,不怕任何困难,时刻乘风破浪,最终定能成功。

四、诗歌是讲究节奏的,找一找诗的韵脚:ang

再齐读这首诗,读出诗中自信的心声,无所畏惧的气概,再读出节奏

五、说说学完这首诗,你对自己的人生有没有哪些新的认识。

六、小结全文

人生的大舞台,有的人悲观消极,任由命运摆布,成为任人宰割的牛羊;有人却敢于和命运拍板呐喊,勇于抗争,做一名闯将。我们是自己人生真正的主人,对于如何度过我们的人生,充实地过好我们有且仅有的一次生命,朗费罗用诗歌为我们作出了响亮的回答。诗人不仅告诉我们要勇于做后者,做个不服输,敢闯敢拼的人,更告诉我们不能停留在空想之中,而应从现在做起,拿起实际行动,积极生活,怀着理想和追求,不怕任何困难,最终定能成功。

俗语说: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当你铁了心要做一件事时,困难就变得很微小了。

七、作业:背诵

第二篇:《人生礼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情况:字词和内容

展示目标(如上)

学习新知

1、简介作者:朗费罗,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2、释题:礼赞就是怀着敬意的赞扬的意思。这个词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全诗的抒情基调。

3、朗读诗歌。

4、生自读诗歌。作者的人生态度是什么??他认为人生是怎样的??

5、理解内容:

(1)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用充满激情昂扬的笔调,激励人们在人生辽阔的战场中,壮丽的舞台上要振作、要奋斗,有追求、有所为,要永远满怀着理想和期望。

(2)全诗共五节:

第一节:诗人激昂地发出号召,号召人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在人生的舞台上要时刻当一名闯将,要战斗,要勇往直前。

第二节:告诫人们要时刻直面现实,勇于乘风破浪,不怕困难和挫折。

第三节:诗人跳跃空间,从人生的成绩角度告诫人们都能向伟人那样留下足迹,留下成果。

第四节:再次变化角度,告诫人们我们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辉煌的人生成果会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会激起别人的斗志。

最后一节:收束全诗,再次向人们发出号召:人生要有理想,有追求。诗人的这个行动号召的深层意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振奋精神,鼓起勇气,积极生活,怀着理想和追求,不怕任何困难,时刻乘风破浪,最终定能成功。

全诗以第一人称发号召,议论、抒情,读起来亲切,给人以鼓舞。

(3)运用比喻手法。如航程比喻人的生命全部历程。把人生比作航船等。

四、练习巩固:

(1)本文的作者是,他是19世纪国最伟大的主义诗人。

(2)本文是一首诗,作者用充满激情的笔调,激励人们在中,在上,我们不能听从的驱使,不要一味,也不要怀念过去,而应该行动起来、,不断追求、,激励人们永远满怀理想和期望。

(3)简答题。

①本诗的题目是人生礼赞,对礼赞这个词该怎样理解?

②结合加点词语,理解下列诗句的涵义。

A、我们不能做任命运驱使的牛羊。

B、伟人的足迹向我们昭示,我们也能使自己一生变得高尚。

C、在生命神圣海洋的航程中,也许还会有别人搁浅,绝望。

五、学习本文,你对人生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六、小结

七、作业:背诵

教学后记:

第三篇:《人生礼赞》教学反思

【1】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用充满激情昂扬的笔调,激励人们在人生“辽阔的战场中”,“壮丽的舞台上”要振作、要奋斗,有追求、有所为,要“永远满怀着理想和期望。”

全诗共五节:

第一节:诗人激昂地发出号召,号召人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在人生的舞台上要时刻“当一名闯将”,要战斗,要勇往直前。

第二节:告诫人们要时刻直面现实,勇于乘风破浪,不怕困难和挫折。

第三节:诗人跳跃空间,从人生的成绩角度告诫人们都能向伟人那样留下足迹,留下成果。

第四节:再次变化角度,告诫人们我们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辉煌的人生成果会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会激起别人的斗志。

最后一节:收束全诗,再次向人们发出号召:人生要有理想,有追求。诗人的这个“行动号召”的深层意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振奋精神,鼓起勇气,积极生活,怀着理想和追求,不怕任何困难,时刻乘风破浪,最终定能成功。

在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体会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理解、感悟、体验文中的情感,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在理解诗歌内容时,让学生自渎,小组读,师生对读,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阅读中去感悟诗人的情感。在理解诗歌后,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体会。

【2】

1、以读为本,读中探究。

在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体会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理解、感悟、体验文中的情感,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在理解诗歌内容时,让学生自渎,小组读,师生对读,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阅读中去感悟诗人的情感。在理解诗歌后,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体会。

2、巧设疑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这堂课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大胆质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充分体现了老师“导”与学生“学”的课改观念。

3、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投入。

在这节课中,注意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3】

<人生礼赞>第二节教学案例:

师:喜欢这节诗的孩子举手.生:(好些孩子纷纷举起了手)

师:喜欢的孩子一起读读.生:(孩子们深情朗读)

师:说说你们喜欢这节诗的理由.生:这节诗告诉我们不管未来多么美好,也不要去空想.师追问:未来那么美好,为什么不能去想?我偏要想呢?

生:未来虽然美好,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去想,而不付诸行动,它也不会变成现实.所以不能去想,想也是白想.而且还误了现实应该做的事

.师:哦,原来是这样.谢谢你的指点,我不再去空想那美好的未来了,从现在开始,奋发努力,让美好的未来变成现实.生:我喜欢这节是因为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怀恋过去,哪怕过去自己做出过惊天动地的事情.师:我过去做出过惊天动地的成就,为什么就不能怀恋呢?我就想躺在过去的成绩上面睡大觉呢?

生:就算你过去取得的成绩多么惊人,那也是属于过去.如果总是想着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绩,现在就什么也不想做了,更不要说今后了.生:成绩毕竟属于过去.现在和今后如何,还得从现在开始努力.生:要想取得新的成绩,就不能总想着过去的成绩.师:未来不能想,过去又不能想,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生:面对现实,不畏困难和挫折,勇敢地向前.师: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生:行动起来吧,让生命之舟乘风破浪.师:“风”指什么?“浪”又指什么?

生:指人生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师:如果把生命比作小舟,那又把什么比作大海?

生:人生的旅途.师:那我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呢?明天?还是后天?

生(一齐):就在此刻!

师:那这节诗作者究竟想跟我们说什么呢?

生(好多手举了起来):要我们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和挫折,勇敢前进.师:既然这么喜欢这节,怎样才能读好呢?自己试试看.生:读.生:读.生:齐读.反思:

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让孩子们交流自己从诗中读懂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把诗意理解得更为透彻,自己还扮演了一个不懂道理的倔强孩子,让他们来给我讲道理,直到把我说得心服口服才肯罢休.课堂上,孩子们为了说服我,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言,生怕我坚持自己的观点,给自己留下遗憾.一想到那情景,我心里就偷着乐.深入地学习了这一节后,下边孩子们很自然地理解了作者在后文要我们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最后孩子们很自然地听从作者的召唤.学到最后一节,孩子们完全受到了作者的感染,深刻地理解了,要想自己的人生受到别人带着敬意的称赞.必须振奋起来,行动起来,永远满怀着理想和期望不断追求,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这样的人生,才能受到别人带着敬意的称赞

第四篇:《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官池初中

樊小平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3、领会欲扬先抑、铺垫、对比的手法。

4、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了解本文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板书:白杨。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3、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情况。(课件)三.初步感知课文。

1、自主学习:把课文默读一遍,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又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

2、趁机让学生读这几个句子。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3、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

4、补充课文的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5、学习象征手法。

《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四.总结

作者到底是怎样对白杨进行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的呢,我们下堂课再来深入地研读课文。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听写生字。2. 复习象征手法。二.研读课文。

1.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是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的,作者到底是怎样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呢?

明确:表面上是写树,其实处处在写人。

2. 找出写白杨树的段落。(5-8段)说说这几段是写什么的? 明确:5-6段是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气质。

7-8段是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 学生自读第5段,概括第5段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白杨树的形貌的?本段中哪几个词最能概括白杨树的精神气质?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由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什么?

明确: 外部形态:参天耸立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叶:片片向上(进取)皮:光滑淡青色(质朴)

内在气质: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小结: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4.白杨树除了具有这样的精神品质以外,它还象征什么?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采用什么手法?

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这是第一层次。用烘托、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 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5.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 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6.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作者要赞美白杨树,为什么还要写高原风光?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7.读课文第2段思考:

(1)、作者笔下的高原是什么样的?(2)、高原风光给了他什么感受?

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2)雄壮,伟大——单调

8、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作者描写高原风光对白杨树起到衬托作用

1、正面衬托,景美树更美,不平凡的环境孕育不平凡的树

2、反面衬托,景虽美,但离开白杨树便显得有点单调,因而白杨树更美。

9.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

明确: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 是这样想的。”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三、课堂小结:

1.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2.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白杨树 北方农民、哨兵

抗日军民精神意志

白杨礼赞

茅盾

团结向上 倔强挺立不屈不挠

相似点 象征

第五篇:《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灵宝市一中 强红瑞 [教学目标]

1、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主线分明。

2、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准确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教学方法】主问题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

二、释题:白杨礼赞:赞,赞美;礼,表示尊敬。题意:对白杨树表示尊敬和赞美。

面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白杨树有哪些值得赞美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为什么对白杨树要表示尊敬呢?

三、白杨之美

过度:同学们思维敏捷,循着大家的疑问,我们一同去解决吧!请大家速读课文,捕捉信息,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白杨树哪些地方值得赞美? 生自由作答

根据同学们的理解,白杨树既具有外形美,又具有精神美,我们一道来欣赏。

(一)(屏示)形美 学习方法:中心句解读法:

1、抓住文段的中心句理解内容。

2、中心句的位置一般在段首或段末。

3、围绕中心句圈点勾画关键词。先自由朗读第五段,小组对学交流。

小组展示:

1、中心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中心词“力争上游”采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又突出了她的内在气质。

2、作者从哪些方面突出白杨树的力争上游?

干——笔直、枝——靠拢、叶——向上、皮——光滑四个方面突出外形的力争上游。

又从倔强挺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挠从内在性格写他的力争上游。

(二)(屏示)神美

她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她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去法温和,更不用提他的坚强不屈和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从这段话中大家捕捉到哪些信息?赞美白杨树的内在精神,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又为何贬低它不是书中的好女子?这种方法叫“欲扬先抑”。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三)(屏示)景美

师:课文的第二段,似乎与白杨树关系不大,是否可以删去呢? 速读第二段,本段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与白杨树有何关系?

小组合作讨论明确:描写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给你的印象如何?作者从 黄绿错综(色彩)、无边无垠(幅员)、坦荡如砥(地势)描写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色彩鲜明。生欣赏图片。黄土高原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通过雄壮伟大的黄土高原衬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四、白杨之魂

师小结;作者赞美了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称赞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又为什么对白杨树怀着崇敬之情呢? 首先推荐读书方法:读书方法:字斟句酌读书法

1、抓住关键字反复咀嚼品味,读出作者的潜台词,言外之意。

2、从句子的修辞、句式特色去赏析。

小组合作:反复诵读4句话,谈谈作者希望读者由白杨树联想到什么?这4个句子有什么作用?(屏示)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他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近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展示:树——人——北方的农民——保卫家乡的哨兵——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四个排比反问句,逐层深入的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师: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作者对白杨树怀有敬意的原因,请从8段找出作者赞美白杨的真正原因的句子。

白杨魂: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今天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师小结:这就是作者对白杨表示敬意的原因,因为在这极普通的白杨树身上,作者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团结抗战的热情,更看到了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本文的主旨。

五、白杨之谜

过渡:谜

1、师:老师有个疑问,作者赞美北方的抗日军民,为什么不直接赞美他们,却要通过白杨树来赞美呢?(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下注释1)大家还有疑问吗? 屏示:谜

1、谜

2、作者赞美白杨树,为何篇末又要写贵族化的楠木,有何用意? 谜

3、作者开篇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类似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何作用?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展示:谜1:第一、白杨树和北方的抗日军民有相似之处。处在相同的地域,都生长、生活在黄土高原,革命圣地延安就在那里。他们有相似的品质,都极普通,不被人重视,都具有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第二、课文的背景:《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谜2:以树比树,以人比人,抒发对白杨树和北方军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对顽固的倒退的人们的鄙视之情。

谜3:明确:5次提到: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他们在文中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一篇优美的散文就好比一串精美的珍珠项链,文中的材料就是一粒粒珍珠,而文中的线索就是把这一粒粒珍珠连缀起来,使之成一条完整的项链。

六、白杨之韵 1、1941年,茅盾《白杨礼赞》发表后,一位画家根据《白杨礼赞》画了一幅白杨图,茅盾看到后礼赞之情意犹未尽,于是赋诗一首。表达了作者向往革命圣地延安,愿与北方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寇的感情。

题白杨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通过读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先生那种爱憎分明、正直向上的风骨,其实先生又何尝不是挺立在文学史上的一株白杨呢?

知人论世:茅盾:中国现代杰出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有《林家铺子》。

更难能可贵的是,为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为推动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先生生前的遗愿是将自己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于是我国从1989年开始设立“茅盾文学奖”,是我国组稿荣誉的文学奖之一。(另外两个是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

结束语:人常说:文如其人,让我们牢记先生,牢记这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白杨树吧,先生将与白杨同在!老师也希望大家都成为一棵棵小白杨,茁壮成长、力争上游、参天耸立,成为栋梁之才!

下载人生礼赞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生礼赞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巨野开发区一中:马爱景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说出白杨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3、学习文章中的象征手法,思考......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白杨树的“不平凡”之处。 2.学习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象征手法的理解。 茅盾是......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临朐东城双语学校 熊颖颖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象征手法。 2、 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的意境,领会文章所抒发的强烈感情。 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促理解,重点......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二 白杨礼赞 茅盾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3、理清文章的抒情线索,学习文章状物抒情......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六盘水外国语实验学校----周浩 一、教材分析: 课文是托物言志的写作范例,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梅田中学教研公开课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执 教:张华时 间:三周星期四 课 题: 白杨礼赞安排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2.理解白......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重)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理清文章的抒情线索(难) 3.感受中华民族正直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