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教案

时间:2019-05-15 03:1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歌声》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歌声》教案》。

第一篇:《歌声》教案

19、歌声

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地挣扎,等待着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不久,马金纳看到,在雾气笼罩的海面上,几个妇女正抱着一根圆木游着,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突然,远处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

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马金纳、小姑娘、所有游过来的人都得救了。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拼、扎、隐、妇、抹、脆、昂、播、更、拢” 10个生字,理解“触礁、筋疲力尽、绝望、聚拢”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歌声的词语。

2.能圈划并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结合语境展开适当的想象,理解“歌声给人 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板书说清“歌声是怎么救了大家”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歌声)能否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出示:()的歌声

2.不同的歌声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有时候歌声也会有特殊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19课。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接龙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中的歌声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找到文中的句子,用直线划出。

2.出示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3.质疑

过渡:这个不满十岁的小姑娘为什么要唱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课文的第一小节叙述了有关内容。

三、学习第1节,了解事发的原因

1.出示: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地挣扎,等待着救生船。(1)学生字 “拼” “扎”

(2)媒体播放“沉船画面”(理解拼命挣扎)2.指导朗读

3.创设情境,体会马金纳的绝望,理解“筋疲力尽”

四、学习2、3节,体会“歌声”的特点及作用 1.轻声读2、3节,用“﹏”划出描写歌声的句子。2.交流,出示句子:

突然,远处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学习生字“隐”,理解“隐隐约约”)

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指导读好“停顿”)

圈出句中描写歌声的词。板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指导书写“脆、昂”)3.学习第1句

(1)了解歌声断断续续的原因。

(2)交流,出示句子: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学习生字“抹”)

(3)引读,想象说话,体会歌声给马金纳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板书:马金纳(拼命)游 4.学习第2句

想象说话,体会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板书: 人们

聚拢 5.齐读2、3节

五、学习第4节,总结全文

师:歌声不仅给所有落水的人增添了勇气和力量,而且这歌声还传递了信息,(贴卡纸:传递了信息)

1.出示句子: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板书:小艇

追寻 2.大家得救了,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呢?交流 3.借助板书,说说“歌声是怎样救了大家的”

六、写字指导 1.复习词语 2.指导写“播”

七、课后作业:

1、抄写词语

拼命 挣扎 绝望 妇女 清脆 激昂 传播 聚拢 隐隐约约 断断续续 筋疲力尽

2、积累描写歌声的词语

()的歌声

()的歌声

()的歌声

()的歌声

3、歌声是怎样救了大家的?请你根据老师的板书,加上事情的起因,写一写。

附板书:

19.歌声

马金纳

人们

小艇

断断续续

清脆、悦耳

拼命游

聚拢

追寻

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传递了信息

第二篇:歌声教案

歌声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

3.通过学文,体会小姑娘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念。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易错字,培养识字能力。

2.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启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画外音)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没有来。此时的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马金纳最终脱离危险了吗?其他遇难的人获救了吗?《歌声》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再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小组的其他的同学请教。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小组分段练读。注意纠正生字读音的错误,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分段读,全班正音。

(二)识字、写字

1.小老师领读词语。

2.抢答读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书写。

(三)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读第一小节,想象:夜时在,海上,落难在茫茫大海中的情景。

2.理解“挣扎”“筋疲力尽”的意思,感受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马金纳这样的大男人也“绝望”了,而这种困境,对于10岁的小姑娘更加困难。

3.朗读。学习第四小节。齐读。读出人们遇难被救的欣喜及对小姑娘深深的谢意。

小结:航船遇险不是偶发事件,不是人人能遇到的,对于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个仅10岁的小姑娘用自己的歌声鼓舞着人们,她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小姑娘的歌声人人们以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让我们再读课文,看看在困境中小姑娘是怎么样做的。

三、课文讲解

(一)交流(学习课文二、三小节。)

1.读文。

2.小组学习。加入自己的体会,复述或朗读有关的句子。

3.相机引导。

从马金纳的亲身体体验中想象:人们在听到歌后的感受,从而理解词语“激昂”“聚拢”的含义。

(二)诵读

从表示小姑娘动作的词语中,体会到她的乐观、镇定和勇气。

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是冒出头来,用手抹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三)交流

如果你就是马金纳,你从这次历险中感受到什么呢?

(四)讲故事

记住这个故事吧,在困境中乐观的态度、镇定的行为,不屈不挠的勇气也是令我们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再交流你们的体会。

(五)练习

1.画出课文中带有下面词语的句子,再抄下来。

挣扎

筋疲力尽

隐隐约约

激昂

聚拢

增添

2.照样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

抹一抹

3.填空。

()歌声

()海面

4.用“激昂”造句。

(六)实践

班级举行歌咏比赛,在歌声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第三篇:歌声教案

《歌声》教案 ——龙泉九小

黄敏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自主探究识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人们为什么感激这个小姑娘”。3.理解并积累成语“筋疲力尽”“隐隐约约”,练习口头或书面造句。

教学重点:感受小姑娘临危不惧、遇难不慌、能冷静、冷静、急中生智求生的乐观精神、不屈勇气。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困难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要勇敢的面对。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

师:《歌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行驶在海上的轮船倒霉与礁石相碰,海水迅速涌进船内,船沉了。许许多多的人在巨浪翻滚的海面上苦苦挣扎,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不到10岁的小姑娘,她正大张着嘴,猜一猜,她在做什么?”

2.师:听到这,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同学质疑)在歌声后面加上 “?”

3.过渡:是啊!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还敢唱歌?为什么要唱?这“歌声”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惑,去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假如有不会的词语可以问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 2.检查生词

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 倒霉、挣扎、筋疲力尽、绝望、聚拢、妇女 触礁、雾气笼罩、继续、突然、追寻、一根

(带拼音开火车——不带拼音开火车——男女生赛读)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加横线的词,可借助图片理解)

3.检查读文:

(1)每人读一节,老师正音。(4人朗读,其他做“小老师”和时正音)

(2)教师范读,同学考虑。

师:谢谢为我们朗读的同学,更谢谢乐于助人的“小老师”们,下面唐老师朗读,你们来做“小老师”,也来帮帮我,行吗?

(3)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过渡:(略)

三、熟读课第二课时

好听吗?谁愿意给我们唱唱这首歌?唱得怎么样啊?(婉转动听、清脆悦耳、甜美、响亮)

歌声不只让唱的人心情愉快,听的人也会受到感染,变得快乐起来,谢谢你。

2.在生活中,你们还听到过怎样的歌声? 3.用我们最动听的歌声来齐唱一首歌,好吗? 师:清脆悦耳的歌声让我听了还想听。不过上课时间到了,还是让我们走进课堂,继续去聆听文中的——《歌声》吧!(课前板书)

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指名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目睹这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吧!(《泰坦尼克号》影片剪辑)2.观看海难录像

师: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惨、恐惧、害怕)

三、品读课文

(一)马金纳听到歌声前后的不同表示

1.面对突如其来的海难,人们的表示是怎样的?请你为大家读一读。

2. 重点写了谁?(一指读)读得怎么样?

师:读了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了。

什么情况下会筋疲力尽?而马金纳为什么会筋疲力尽?从这里可以看出马金纳在海水中与死亡作较量啊!师:马金纳不只筋疲力尽,更是怎样?(绝望)什么是“绝望”?(断绝希望)马金纳想死吗?

(可是,已经时间过了很长,假如救生船还不来,他一定会——坚持不住,一定会——死,他看不到获救的希望,所以——绝望了。)师:他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

师:你能把马金纳此时的感受通过朗读让大家感觉到吗?(二指读——范读对比——三指读)(一个同学读三次,突出指导效果:用心读就能读好书,带着自身的感受来读会读得更棒!)

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也是写马金纳的。齐读——。△ 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师:能把顿时换个词吗?

师:刚才还筋疲力尽,却顿时——,刚才还绝望,却转眼间——;这勇气和力量是从哪来的?(是小姑娘用歌声,给他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一)这歌声的特点 1.师:这歌声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呢?谁给我们读读第二小节。

马金纳听到的歌声是怎样的呢? 2.交流:

△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1)这歌声是怎样的?

(2)理解: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A、师:什么是隐隐约约?(板书)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说话——隐隐约约往往都是因为离得比较——远;小姑娘的歌声隐隐约约也是这个原因。——指导读词(谁来读读这个词,把这种模模糊糊,听不清楚的感觉读出来)

B、师:断断续续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读好它吗?)(3)理解读:

师: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指名先前同学)

(4)小姑娘的歌声为什么会是断断续续的呢?(幻灯)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理解:浪花来了,她被海水盖住了,无法——歌唱;浪花退了,她就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又”字和“一次又一次”说明什么?记得去年唐老师去青岛玩,因为不会游泳就扶着救生圈学,谁知道一个浪头打来,救生圈从我手中划出去,人一下沉入海底,非常恐惧,想呼救却一下子呛了好几口水,幸亏在浅海,挣扎中碰到海底的沙滩,连忙站了起来。就这一次,可把我难受了好半天。而小姑娘却是——一次又一次,不只如此她还坚定地唱起歌。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姑娘?指导读:能把小姑娘的坚定勇敢读出来吗?

过渡:多勇敢的小姑娘啊!难怪她的歌声又是那样断断续续。这歌声还有什么特点呢? 3.交流

△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达到更远的地方。师:让我们来听一段好听的歌声。(《tell me why?》)假如你就是落水的人,听到这样的歌声,你会想些什么?

要读好这句话,要注意什么呢?谁来试试?(指读——让我们把这歌声传达得更远一些,齐读)

过渡:这清脆、激昂的歌声,唱响在黑夜的海上,传达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传到了马金纳和大家的耳朵里。在歌声的召唤下,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最终他们获救了吗?

(三)在歌声中获救

1.师: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

师:在这黑沉沉的夜里,在这冰冷刺骨的海水里,人们居然能够支撑这么久,可真是一个奇迹啊!

终于得救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喜悦。

师:假如没有小姑娘的歌声,马金纳很可能就会?(绝望地死去)假如没有小姑娘的歌声,人们很可能就?(不会聚拢过来)没有小姑娘的歌声,救生船很可能就?(无法追寻着歌声找来)2.想象说话:

师:终于死里逃生,被救的人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呢3.难怪课文最后说(出示齐读):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是她,用自身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板书:勇气、力量、得救)小结:多了不起的歌声,(板书:!)多了不起的小姑娘啊!

师:让我们记住这——歌声,记住这给人以勇气和力量的——歌声!

四、拓展延伸 说地震

师:由小姑娘的歌声,我想到了这个黑色的五月。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瞬间夺走了几万人的生命。他们中间还有许许多多是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们。面对着一幕幕惨痛的画面,亲人们的心都要碎了。然而,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面对灾难表示出异乎寻常的勇敢和坚强,让人们不由不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小朋友,小小年纪就知道感恩,一只胳膊骨折,脸上沾满了血,虽然躺在担架上,却用受伤的右臂向救了他的军人叔叔们,端端正正行了一个队礼。师:假如此刻,你就站在这些小朋友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总结:是啊!为了那些逝去的生命,我们一定要勇敢坚强,一定要幸福地生活下去。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歌《幸福》!生命可贵,愿平安随同一生,愿幸

福相伴永远!

第四篇:《嘹亮歌声》教案

教材分析

只是一首曲调规整,词意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歌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歌曲为4/4拍,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运用了轮唱这一手法,是音乐有着动荡飘逸之感,营造ile悠扬的歌声遥相呼应在空中回荡的美妙效果。全曲每乐句都以第二弱拍进行,乐句间运用了旋律的模进,使音乐富有动感。第三乐句在变化重复了第一乐句曲调后,旋律向上推进,从而把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那嘹绕远方的歌声在空中回荡,令人陶醉。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感受强、弱的节奏,弱起演唱的特点,能准确的填词演唱。

2、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施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3、通过演唱《嘹亮歌声》,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强拍休止弱拍演唱的特点。

2、唱好二声部轮唱。教学难点:

1、准确的掌握弱拍起演唱的特点。

2、唱好二声部轮唱。教学方法:

听唱法;“柯尔文”教学手势;“声势”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节拍练习

(让学生听教师所给出的节拍用自己的动作表示出强与弱。)(1)师:“同学们请你们听老师给出的节拍是几拍子的,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 生:听节奏在教室的场地用自己的动作表示强和弱,并回答是强还是弱。师:“请大家随着节奏走一走!”(用双响筒敲击节拍与学生一起感受节拍的强弱)(2)节奏停止进一步进行下一步的练习。师:“请同学们把手收起来踩着节奏走一走!” 生:听节奏用身体的肢体语言表示强与弱。(3)节奏停止

师:“同学们的表示方式都很特别,下面请大家随着节奏把拍点读出来!”

生:听节奏用1 2 3 4读出来表示节拍。(4)节奏停止

师:“同学们,让我们试着把第一拍默读,看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生:听节奏按要求省略强拍,并同时继续用肢体语言表示其他的节拍。师:引导学生用此种节奏边表示边走回座位。

师:“大家刚刚的表现都非常棒,下面让我们随琴唱一唱。”(给手势主音DO引导学生唱长音DO,并及时纠正气息及发声的位置。)

生:随着老师的手势轻声高位置演唱。

师:依次给出其它音的手势及琴的音高并引导学生演唱。(给出低音SOL并将SOL连DO演唱再唱MI)生:再次演唱每个音。

师:“看,老师的手势给出了怎样的节奏?”

(将刚刚练习的几个长音连起来用手势表示,让学生看并为唱做准备。)5 5 3 2 ︱1--︱ 1 1 7 1 ︱ 2---︱ 师:“请同学们随着节奏演唱。” 生:轻声随琴演唱。

师:“让我们变化一下形式,将第一拍心理唱,看看谁能做到。”(随着琴的节奏用手势给出旋律,并第一拍用握拳或侧头表示。此处学生清唱老师只给手势没有音高。)

生:听节奏看老师的手势演唱。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拿出你的小竖笛让我们吹一吹,找到DO随着老师的手势吹奏。” 生:找到F调的主音并长音吹奏。

师:引导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吹旋律,此处第一遍不按照节奏吹只有音高,接下来吹第二遍时引导学生随琴的节奏吹旋律。

师:“同学们吹的真棒,下面让我们用这条旋律进行一个轮奏的小游戏,请大家看我的手势先后吹奏。”

生:随着琴的节奏看老师的手势分组先后吹奏。

(目的在于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轮唱的准备练习)

二、新授阶段(1)导入

师:“同学们的领悟力真强,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曲作为对大家的奖励。”播放歌曲范唱并出示歌篇。

生: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谁能说说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通过听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

师:“这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大家谁了解日本?” 生:语言表述对日本的感知。(2)介绍日本

师:“同学们,让我们伴着音乐走进日本。”(再次播放范唱让学生感知)

师:“谁听出来了,这首歌我们刚才在哪个游戏中听到了?”生:回答老师的问题。(3)学习歌曲 A、学习歌曲旋律

师:“同学们既然对这首歌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让我们试着唱一唱歌曲的旋律。” 生:随琴试着演唱歌曲。

师:“歌曲的后部分是简单的合唱,让我们用竖笛吹一吹旋律。” 生:吹奏歌曲的合唱部分。

师:引导学生吹奏旋律,并试着让学生自己分声部演唱,并做及时的纠正。B、总唱歌曲旋律 C、教师范唱 D、学生填词演唱 E、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情绪(4)总唱歌曲(5)表现歌曲

引导学生用自己美妙的歌声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的情绪。

第五篇:歌声教案1

歌声

教学设计

李淑玲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学会本课的十个生字,积累描写歌声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断断续续”和描写歌声及小姑娘的句子。

3、熟读课文了解“歌声是怎么救了大家”的,感受小姑娘镇定、乐观,不向命运屈服的小英雄形象。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断断续续”和描写歌声及小姑娘的句子。教学难点

熟读课文了解“歌声是怎么救了大家”的,感受小姑娘镇定、乐观,不向命运屈服的小英雄形象。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品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歌曲导入

1.听歌曲,并谈谈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2.揭题《歌声》,猜猜看课文会讲述与歌声有关的什么故事?

二、检查字词识记情况 1.多媒体出示词语

绝望

触礁

挣扎

拼命

筋疲力尽 不幸

清脆

激昂

勇气

断断续续 聚拢 增添 2.自读课文。

要求:1)不添字、不漏字,流利,有感情的读文。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3.老师引导概括:()的一个夜晚,()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了。船沉了,落水的人(),等待着救生船。正当人们()时,()用她()的歌声将大家()在一起,最终等来()。

三、学习课文

1.默读第1段并思考,沉船后,遇险人是怎么做的?什么感受?

1)齐读相关语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筋疲力尽”,“绝望”。

2)马金纳为什么会“绝望”?

3)创设情境,感受遇险人的处境。马金纳他此时会想些什么呢?

2、马金纳绝望了,其他人也筋疲力尽了?那个小女孩是怎么做的?

1)描画出描写小女孩的句子。

多媒体出示: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2)她的歌声怎么样,请找出描写歌声的句子? 幻灯片出示:

1)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2)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理解词语“断断续续”。

3)同桌互读这两句话,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3、小姑娘就这样唱着,就这样坚持不懈地唱着。歌声给海上的人们带来了什么?自由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

(1)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2)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

游过来的人们看到艰难唱歌的小女孩,会想写什么?(3)这神气的歌声带给落水者力量,让他们聚拢在一起,还带来了什么?

出示: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5、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句子,你们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出示: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

6、小艇驶来了,人们得救了。可是为什么课文说是歌声救了大家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

7、想想得救后的人们,再次面对小女孩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8、你喜欢这个小女孩吗?你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总结升华

1.英雄不分年龄大小,不分国界。所有在灾难面前能够做到坚强勇敢,并努力去战胜灾难的人都是英雄。

2.你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吗?

五、作业

请同学们搜集更多关于小英雄的故事,下次的阅读课上我们一起来举行一个颂英雄、赞英雄的故事会,好吗?

六、板书设计

马金纳 遇险人

小姑娘(绝望)

(坚持)

歌声

使人们聚拢

救生艇驶来

2014.4

下载《歌声》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歌声》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永远的歌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

    歌声与微笑-教案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声与微笑》是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的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歌曲。歌曲为a小调,4/4拍。本曲以朴实的语言表......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

    夜莺的歌声教案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宛转”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夜莺的歌声》教案

    《夜莺的歌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钉”;能正确读写“空旷、沉寂、盘问、埋伏、聚精会神、兴致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

    永远的歌声教案

    课题:11.永远的歌声 教材分析:《永远的歌声》这篇精读选自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作者是邹德学,主要写了童年时自己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他......

    不同的歌声教案

    不同的歌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2.了解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反映的时代形象与民族形象; 3.认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与艺术的多样......

    《父亲的歌声》教案

    《父亲的歌声》教案 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歌曲的名字吗?这是刘和刚的《父亲》。歌里唱到: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有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