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灯光说课稿
《灯光》说课稿
2010-09-13 18:44:54 来源:语文网
作者:匿名
【说教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回忆,却蕴涵着深沉动人的情感。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疚牟捎玫剐鸬氖址ǎ?商彀裁殴愠〉牡乒庑雌穑?鹗龉?サ氖虑椋?嵛灿只氐叫吹乒狻J孜舱沼Γ?峁菇舸眨?穆鱿嗤ǎ??迳羁獭?挝牡闹魈宀糠质嵌酝?碌幕匾洌?酝?碌幕匾渲校?髡咭韵改宓谋实飨晷春赂庇?ぴ诩ふ角暗纳袂楹吞富埃??赂庇?ぴ谡蕉分猩嵘砦?笮?慷右?返淖尘伲?髡呷从冒酌璧氖址?amp;ldquo;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说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iexiebang.com]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通过课前预习: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⑴ 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 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
(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
4、集体交流。
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五、延伸课外,提升情感
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
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
《灯光》说课稿
作者: 桂爱茹 来源:灵宝市朱阳一小
一、说教材
(一)教学简析
《灯光》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火与光”。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火与光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感受课文中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从而受到主人公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的熏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珍惜、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本单元教学提示“教学本单元,要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文字,同时感受文中主人公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受到教育和熏陶。”结合本课及学生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下列词语:倚、憧憬、千钧一发、围歼战、璀璨。
2、能力目标:a、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b、学习本课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中的深意。
3、情感目标:体会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采用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由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其最佳方法之一便是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特的见解。结合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1、结合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在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读读课后的“金钥匙”,借鉴其中的读书方法,圈圈写写,批批注注。
3、边读边思考:读了这个故事,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4、小组交流、讨论,班级展示,教师适时点拨。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主义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设想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拉好窗帘,关上灯,让孩子们感受灯光突然亮起来那一刹那的喜悦。
2、幻灯片出示“天安门前灯火辉煌”的图片,让学生看后谈谈感受。
3、是的,许多人都和大家一样,觉得灯光“多好啊”。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灯光》。
(情景的创设,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谈感受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初步朗读课文,正音。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结合“金钥匙”自学课文:
(在读懂的地方写批注和心得;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讨论的准备。)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讨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给课文分段,了解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
2、交流展示。
3、齐读课文。
(反复的朗读,体现了《新课标》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二课时设想
一、直接导入,回顾旧知:
1、读读下列词语,并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温暖 赞叹 围歼战 聚精会神 憧憬 震天动地 千钧一发 暴露 璀璨
2、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写往事?
二、精读课文:
(一)读了这个故事,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完成填空:()的郝副营长。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写出批注。
2、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3、指导感情朗读。(自读、齐读、分角色读)
(二)文中几次写到灯光?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谈谈感受,体会作者的深意。
1、自由读文,思考。
2、交流汇报。
3、师小结:课文五次写到灯光;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这样的开头结尾,是为了告诉读者:这样光明温暖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4、齐读文中描写灯光的语句。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在不断的与文本对话的同时,通过在“读、悟、说、读”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走近英雄,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拓展延伸,畅所欲言:(欣赏都市夜景图片)
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得到了许多的启示,教师及时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从现实中,从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我设计下面的练习:
你想对英雄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写简单的感受)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摘抄四字词,并选择一、二个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说板书设计:
广场 引起回忆
幸福生活
灯 光 往事 献出生命(珍惜、创造)
(王愿坚)来之不易
广场 思念战友
板书我主要抓住两点来设计:
1、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
2、紧扣文章主要内容,突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篇:《灯光》说课稿
《灯光》说课稿12篇
《灯光》说课稿1
【说教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回忆,却蕴涵着深沉动人的情感。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说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通过课前预习: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⑴ 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 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
(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
4、集体交流。
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五、延伸课外,提升情感
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
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
《灯光》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冬夜的灯光》,作者,(板书:题目、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一说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我说课的第一个环节为:说教材)
《冬夜的灯光》是鲁教版初中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感悟那动人心弦的浓浓的亲情。鲁迅的《冬夜的灯光》主要写一位医生冬夜出诊展示爱心同时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的故事。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并依据本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3)学习课文对比的写法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2.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我把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理解对比手法。
教学难点设定为:体会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下面我再来说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的发展的主体,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初一学生的特点,我采用阅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而学生主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文本。
三、我说课的第三个环节为:教学过程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本课主要想通过“要点式五读尝试法”来完成教学。
首先以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类永恒的、不可变的特性。我用多媒体播放《爱的奉献》,在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之中时,配以教师一段声情并茂的导入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最质朴的话语道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在英国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就有一位医生,他与小镇上的人们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作品《冬夜的灯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进入文本。
我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为: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文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读、小声读或默读,但要求:在读的过程中划出生字词,并查字典解决。
2.在扫清字词障碍这一个步骤中:可以设置为一个游戏的形式,游戏的名字叫做“跨越雷区、冲出生命线!”每个易错字宛如一颗小炸弹,看谁能灵巧的跨越雷区,顺利完成对文本的阅读。(这样设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枯燥的字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并加深记忆。)
通过初读课文这一步骤,我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积累字词这一预设目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下一步骤探究文本打下了基础。
我教学设计的第二步为: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步骤要求学生再次仔细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1.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以冬夜的灯光为题,有什么含义?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思路。
通过学生的默读,结合教师的启发式提问,学生应很快就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一位医生冬夜出诊展示爱心同时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的故事。一是实指,在那个风雪冬夜里农户们为医生出诊指路照明的一盏盏灯光;二是深层含义:冬夜喻指黑暗寒冷,而灯光则象征光明温暖。首先:第一节,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开篇点题)然后,(2———10)回忆冬夜出诊、回家的经过。最后,(11)引用阿瑟查普曼的诗句,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这一步骤中,教师有代表性的提问启发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而锻炼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补充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勇气与自信心。通过这一步骤,我完成了学生对整个文本内容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为下一步精读课文做好了铺垫。
我教学设计的第三步为: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对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对比手法的运用进行深究。
这一步骤要求学生跳跃式选读课文,划出文中“运用环境描写和对比手法”的句子,然后,四人组成一个合理小组,仔细品味探究这些句子,说说其作用。在这些小组之间可以比一比,看谁最棒!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一步骤的学生,我完成了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对比手法作用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我教学设计的第四步为:品读课文,读出美点。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
这一步骤旨在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对文章美点的探求,来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
问题设计: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大声朗读,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示:可以从关键词的理解上,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还可以从主旨的把握上等方面来品读。
教师示例:课文结尾引用诗句这句话,从内容上说,进一步升华、概括了文章的主题。从结构上说,这首诗与文章第一段首尾呼应。从表达上说,文章至此戛然而止,引用的这几句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思考。
学生可以以此为例,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套用老师的模式仔细品读这些句子,进而掌握赏析文章美点的方法。
我教学设计的第五步为:拓展阅读,尝试迁移
拓展阅读这一步骤,旨在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并巩固文章所学要点。我采用让学生“讲爱心故事,说爱心名言警句,感悟人间真情”的方法来进行拓展迁移,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一个主题。更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小结: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学习,我完成了教学目标的预设,突破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也让学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真挚的友情,会赶走寒冷,驱散黑暗,让人们的生活美好起来。
板书:冬夜的灯光
初读:字词作者
细读:思路情感
精读:作品主旨
品读:作品语言
拓展:积累巩固
《灯光》说课稿3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灯光》一文从郝副营长战斗前的神情、言行中,感受英雄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体验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突破重难点:
(一)紧抓线索,突破重点。
文本的情感力透纸背,学生在理解真切的人物时,靠的就是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学生来说,每个文本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对文本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我以理解“多好呀!”为线索,辐射学习郝副营长神情、动作,补充想象人物的心理,对人物的感受形成立体的了。在不断与文本对话,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我们指导学生走近英雄,感受理想,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二)围绕“憧憬”,主动体验。
在与文本深入对话后,安排层层递进的师生对话系统,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把学生带进“情境场”——语言情境、作者及学生的文化生活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沉浸在这一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使学生通过语言运用,宣泄情感,促进认知发展。
当学习郝副营长未来憧憬的句子时——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学生自主理解后,我还引导学生个性演读的方式:郝副营长眯着眼睛,望着远方说——
郝副营长深深吸了一口烟,兴奋地说——
郝副营长一边抚摩着图画,一边深情地说——
郝副营长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深情地说——
郝副营长心中的这份憧憬是如何实现的呢?我就出示句子: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顿时响起了一片喊杀声。为了加深理解,我又创设了一个情景:文章中没有写出郝副营长说什么,也不可能写郝副营长想到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
■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的后续部队想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怎么办?郝副营长想————
■突击队队员知道郝副营长要烧书为部队指路,对他说:“郝副营长,烧书的亮光被敌人发现,多危险哪!”郝副营长说————
“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实现他美好的愿望,为了让更多的人用上电灯,过上幸福的生活,点燃了他的生命之光。”让我们再来读读,让那一瞬间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三)拓展想象,瞻仰英雄。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走进文本,调动情感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还要关注文本的结构形式、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从而积累、迁移运用到阅读类似的文章里去。
“学到这里,我总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就是: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是为什么?去掉行不行?”我引导学生再一次走进文本,作者特定的时间——清明节,特定的地点——天安门广场,了解前呼后应的句子理解,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辨析,再一次回归到郝副营长的憧憬当中去,感受他的壮举。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实现他美好的愿望,为了让更多的人用上电灯,过上幸福的生活,点燃了他的生命之光。让我们把那一瞬间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抒发自我的情感,并挈机推荐一些革命著作,让学生拓展阅读。
教育家文兰森所说:最不完美的创新也要比完善的守陈伟大一百倍。我主动让学生写诗歌,写下灯光的深层含义,让学生自己去品位解放前灯光的代表。
《灯光》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灯光》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中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火与光”。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火与光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感受课文中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从而受到主人公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的熏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珍惜、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本单元教学提示“教学本单元,要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文字,同时感受文中主人公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受到教育和熏陶。”结合本课及学生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下列词语:倚、憧憬、千钧一发、围歼战、璀璨。
能力目标:
a、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b、学习本课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中的深意。
情感目标:
体会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采用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由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其最佳方法之一便是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特的见解。结合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1、结合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在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读读课后的“金钥匙”,借鉴其中的读书方法,圈圈写写,批批注注。
3、边读边思考:读了这个故事,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4、小组交流、讨论,班级展示,教师适时点拨。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主义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第二课时设想
(一)直接导入,回顾旧知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回顾课文内容,进入主题)
(二)精读课文,品析人物
(1)在学生快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灯光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课文有五处写到灯光。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从2、3句可以体会到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4、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亮光,……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5、后来才知道,……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从4、5句可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6、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可以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牺牲精神的赞美)
7、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可以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2)师小结:课文五次写到灯光;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这样的开头结尾,是为了告诉读者:这样光明温暖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3)齐读文中描写灯光的语句。(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在不断的与文本对话的同时,通过在“读、悟、说、读”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走近英雄,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欣赏都市夜景图片)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得到了许多的启示,教师及时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从现实中,从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我设计下面的练习:你想对英雄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写简单的感受)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摘抄四字词,并选择一、二个造句。
2、课后读读作者的其他文章,比如《后记》。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后读读与本文有关的文章,对本文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五、说板书设计
广场
引起回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灯光、往事、献出生命
(珍惜、创造) (王愿坚)
广场
思念战友
板书我主要抓住两点来设计
1、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
2、紧扣文章主要内容,突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灯光》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教学简析
《灯光》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火与光”。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火与光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感受课文中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从而受到主人公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的熏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珍惜、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本单元教学提示“教学本单元,要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文字,同时感受文中主人公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受到教育和熏陶。”结合本课及学生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下列词语:倚、憧憬、千钧一发、围歼战、璀璨。
2、能力目标:a、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b、学习本课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中的深意。
3、情感目标:体会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采用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由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其最佳方法之一便是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特的见解。结合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1、结合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在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读读课后的“金钥匙”,借鉴其中的读书方法,圈圈写写,批批注注。
3、边读边思考:读了这个故事,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4、小组交流、讨论,班级展示,教师适时点拨。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主义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设想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拉好窗帘,关上灯,让孩子们感受灯光突然亮起来那一刹那的喜悦。
2、幻灯片出示“天安门前灯火辉煌”的图片,让学生看后谈谈感受。
3、是的,许多人都和大家一样,觉得灯光“多好啊”。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灯光》。
(情景的创设,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谈感受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初步朗读课文,正音。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结合“金钥匙”自学课文:
(在读懂的地方写批注和心得;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讨论的准备。)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讨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给课文分段,了解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
2、交流展示。
3、齐读课文。
(反复的朗读,体现了《新课标》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二课时设想
一、直接导入,回顾旧知:
1、读读下列词语,并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温暖赞叹围歼战聚精会神憧憬震天动地千钧一发暴露璀璨
2、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写往事?
二、精读课文:
(一)读了这个故事,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完成填空:的郝副营长。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写出批注。
2、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3、指导感情朗读。(自读、齐读、分角色读)
(二)文中几次写到灯光?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谈谈感受,体会作者的深意。
1、自由读文,思考。
2、交流汇报。
3、师小结:课文五次写到灯光;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这样的开头结尾,是为了告诉读者:这样光明温暖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4、齐读文中描写灯光的语句。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在不断的与文本对话的同时,通过在“读、悟、说、读”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走近英雄,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拓展延伸,畅所欲言:(欣赏都市夜景图片)
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得到了许多的启示,教师及时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从现实中,从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我设计下面的练习:
你想对英雄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写简单的感受)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摘抄四字词,并选择一、二个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说板书设计:
广场引起回忆
幸福生活
灯光往事献出生命(珍惜、创造)
(王愿坚)来之不易
广场思念战友
板书我主要抓住两点来设计:
1、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
2、紧扣文章主要内容,突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灯光》说课稿6
我说课的题目是《灯光》。我说课的内容可分为这样五个环节: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灯光》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大多以革命故事为题材,学习这些文章,可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美好情感的熏陶。《灯光》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主体部分通过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精神,说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课文内容通俗易懂,饱含深情,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教育的优秀教材。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得到有的放矢,收到理想的效果。接下来我说一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来自父母亲人和祖国大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关爱,战争、牺牲,这些对他们来说已显得比较陌生。基于学生的这种情况,依据教材特点,我为本课拟定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这一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的运用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接下来我说一下教法及学法:
三、说教法及学法
1、教法
依据本课目标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我采用“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点拨方法,使学生能围绕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合作,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
2、学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依据教材特点及本班的学情,我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情感体验法”、“讨论法”、“批注法”进行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而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接下来我说一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这样六个板块:
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深入探究→拓展训练,瞻仰英雄→结束语→作业设计
我认为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本课学习的内容。
(一)导入新课
本课我是这样导入的:
先出示课件,展示这样几个关于灯光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之后与学生谈话:这几个图片美吗?你认为灯光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学生讨论后总结:是啊,灯光不仅可以为我们驱走黑暗,带来光明,它还点缀着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那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王愿坚的《灯光》。
魏书生老师曾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本课的导语直观、形象,吸引力强,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兴趣正浓时,我马上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第二板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板块中,我让学生带着两个任务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划出读不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并检查学生对下面几个词语的理解:
胸墙
憧憬
千钧一发
【设题目的】
这个任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落实字音、词意的教学。
2、想一想,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题目的】
这个问题,可锻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这也符合《新课标》对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要求。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个板块中,我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1.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段落是写现
在的事,哪些是回忆往事?并说说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设题目的】
这个问题,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并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多好啊”一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2.战斗开始之前郝副营长在干什么?划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当学生完成这个任务以后,我又引导学生品读“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和“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两句话,想象下一刻郝副营长在想些什么?
【设题目的】
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深入人物内心,想过想象,体会郝副营长对光明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如此,郝副营长才会为了革命的胜利,而毫不犹豫地现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并相机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9、10两个自然段,体会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敬仰先烈的情感。
3.“这位年轻的战士,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这句话仔细阅读,想一想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读过之后你有何感想?
【设题目的】
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本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句子的意思,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郝副营长及无数个像他那样的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懂得报答。
4.假如你是郝副营长所带领的突击队中的一员,在他要烧书为部队指路时,你会对他说什么?请联系全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与郝副营长的对话。
【设题目的】
本题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可以面对面地与先烈交流,加深学生对烈士形象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拓展训练、瞻仰英雄
在这个板块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像郝副营长这样的革命烈士,你还知道多少,请选出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为大家讲一讲关于他的故事。
【设题目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题通过学生讲故事的形式,以点带面,可使烈士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鲜明,从而再次激发学生敬仰先烈的情感。
(五)结束语:
本课的结束语是这样的:
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这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光线暗了,又有那电灯为我们送来光明,这样的生活,不正是郝副营长以及无数个像他一样的烈士所憧憬的吗?学完本文,我真想对他们说:“你们看,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好好工作,我们定会让祖国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强大!
我相信,这感情四溢的结束语一定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爱烈士、爱祖国的强烈情感,我更相信,此时此刻,学生一定有话想说,且不吐不快,于是,我相机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六)作业设计
同学们学习了本文,老师相信,你一定收获不小,也一定会有许多话要对我们的革命烈士说,那就请大家以笔代口,把它写出来吧!
请以“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学生完成这个作业,本课的各种教学任务,也就真正彻底地得以实现了。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本课的板书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用对联的形式赞扬了烈士高贵的革命精神,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自我评价】
以上就是我对《灯光》这篇课文的教学预设,在教学过程中,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品自悟,然后小组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当然,其中也存在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灯光》说课稿7
《灯光》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本组专题是“深深的怀念”,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灯光》是一篇革命题材的课文,现在的孩子远离战争岁月,所以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缺少切身的体会。教学此课,教师不能生硬地说教,只能借着文字的品读让他们一点一点去悟,并创设一些情境让他们去换位想象,逐步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渗透理想教育。根据单元学习重点,本篇课文的学习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还要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基于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研讨主题是语言训练点的挖掘以及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的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想体现以下这样两点:
1.对教材加强整合,合理取舍,力求体现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特点。采用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模式“自读——交流——拓展”展开教学,在初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问题自读自悟,在交流的过程中点拨引导,指导学生读好重点句。
2.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穿插语言训练。抓住“多好啊”与“灯光”两条线索,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文章表达技巧过程中挖掘一些语言训练点进行语言训练。由“多好啊”引入课文的学习,悟郝副营长那种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写由“灯光”所想到的,在文中融入对革命先烈的怀念。
以上认识,我把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条:
知识与能力:
朗读课文,理解“憧憬、千钧一发、围歼、突击”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及首尾照应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悟重点词句,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升对“灯光”的认识。
教学重点是:
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感悟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是:
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大板块:
一、谈“灯光”,感受现在生活的美好,导入课文的学习。
课文开头两段中作者描写了天安门广场前千万盏灯发出的光带给大家光明、温暖的感觉以及游客为此发出的赞叹“多好啊”,与课文主体部分中郝副营长在战前对灯光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抓住这两段话的两个重点句放在这一板块中进行学习。
二、初读
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并了解课文写法上的特点:倒叙和首尾照应。同时对作者王愿坚有个大概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主体部分,感悟人物形象。
分两块进行,一是“憧憬未来”部分,主要是抓住两个“多好啊”的句子及与之相关联的部分去感受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二是“献身革命”,抓住“千钧一发”一词理解郝副营长的英雄壮举。品读描写火光的句子感悟郝副营长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体会灯光的含义。
四、拓展写话,提升对“灯光”的认识,缅怀革命先烈。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课前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展开,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及对几个带有“多好啊”的句子的体会,在此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三次语言训练。一是在“初读课文”之后,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常规性的语言训练,但很重要,对于高段学生而言,平时不光要说,还要写下来。本篇课文内容对学生而言概括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我提供了一些重点词让学生选用,以便能抓住要点进行概括。二是在“品读课文,憧憬未来”这一环节中,在围绕两个“多好啊”的句子体会郝副营长对电灯的向往之后,让学生想象说话:他(郝副营长)憧憬着( ),憧憬着( )。从而进一步深入地体会郝副营长内心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三是在体会灯光的含义后,让学生拓展写话:以“灯光”为题,以小诗或一段话的形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对灯光的深刻认识,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对先烈的怀念),深化课文主题。
《灯光》说课稿8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灯光》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中第三篇课文,这一单位的主题是“火与光”。本单位的学习,要让学生相识火与光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前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感觉课文中主人公所体现出来的好汉主义精力,从而受到主人公同心专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优美精力的熏陶。本文重要是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想,赞美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力,阐明本日的幸福生存来之不易,鼓励我们要爱惜、设置装备部署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本单元教学提示“教学本单元,要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文字,同时感受文中主人公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受到教育和熏陶。”结合本课及学生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下列词语:倚、憧憬、千钧一发、围歼战、璀璨。
2、能力目标:a、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b、学习本课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中的深意。
3、情感目标:体会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采用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由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其最佳方法之一便是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特的见解。结合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1、结合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在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读读课后的“金钥匙”,借鉴其中的读书方法,圈圈写写,批批注注。
3、边读边思考:读了这个故事,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4、小组交流、讨论,班级展示,教师适时点拨。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主义精神。四、说教学程序第二课时设想(一)直接导入,回顾旧知: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回顾课文内容,进入主题)
(二)精读课文,品析人物(1)在学生快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灯光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课文有五处写到灯光。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从2、3句可以体会到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4、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亮光,……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5、后来才知道,……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从4、5句可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6、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可以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牺牲精神的赞美)7、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可以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2)师小结:课文五次写到灯光;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这样的开头结尾,是为了告诉读者:这样光明温暖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3)齐读文中描写灯光的语句。(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在不断的与文本对话的同时,通过在“读、悟、说、读”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走近英雄,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拓展延伸,畅所欲言:(欣赏都市夜景图片)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得到了许多的启示,教师及时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从现实中,从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我设计下面的练习:你想对英雄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写简单的感受)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摘抄四字词,并选择一、二个造句。
2、课后读读作者的其他文章,比如《后记》。
(这一关键的计划,重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后读读与本文有关的文章,对本文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五、说板书计划:广场引起回想幸福生存来之不易灯光往事献出生命(爱惜、创造)(王愿坚)广场缅怀战友板书我重要捉住两点来计划:
1、根据课文的写作次序。
2、紧扣文章重要内容,突出课文所表达的头脑情感。
《灯光》说课稿9
一、说理念:
《灯光》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要上出“略读的味道”!所以在设计灯光这一课时我丢弃了华而不实,形似神异,依葫芦画瓢的肤浅做法。努力做到“略”而不“略”,‘教’略而‘学’不略,既学习略读方法,更培养略读能力,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二、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教法
1、给足空间、让学生自得其乐。
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学生的自读和交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强调学生自读自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采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
2、注重学法的梳理传授。
在教学和课件设计中梳理本单元、本课中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们整理好那些零碎的、片面所用的、曾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语文学习效果。
四、说教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五、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灯光吗?从课题切入让学生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灯光。课件展示华灯流彩学生会不由的赞叹多美呀,教师这时候再适时导出是呀多美呀,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这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提出梯度要求,读通读畅读出味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
2、指名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分节请学生来读,对于读的学生是对第一环节的检查,其他的学生来评价老师可以简单指导评价方法,复述课文也是对第一个环节学习成果的检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第三点则是从文章结构着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3、交流汇报
4、小结:现实-回忆-现实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文本
1、导读在这个环节上,我的教案和课件都反映的比较简单应该分两步走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在此基础上品读第一、二节,引导孩子们抓住光明、温暖、清明节、震等关键字词来思考感悟。
2、学法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梳理本单元、本课第一、二节中的学习方法:1、丰富的联想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来理解感悟课文;2、从重点字词的斟酌理解去感悟课文。。
3、自学其它部分
在这个环节中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结合上个环节所归纳梳理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自学课文其它部分。
4、汇报交流
5、小结依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灵活调整
(四)、畅所欲言升华内化文本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都是开放型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升华文本、内化文本!
《灯光》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回忆,却蕴涵着深沉动人的情感。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二、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⑴ 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 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 (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
4、集体交流。
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五、延伸课外,提升情感
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
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
《灯光》说课稿11
一、《舞台灯光师》是大班主题活动《七彩世界》中生成的一个科学活动。在科学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的灵魂,强调为幼儿提供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强调幼儿的自主活动,并在活动过程鼓励幼儿的自我调节。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在本次活动的一开始,让幼儿观看舞厅灯光的录像,引起幼儿对七彩灯光的兴趣,教师以“我们也将活动室变成一个舞厅”的话作为连接下个环节的铺垫,萌发幼儿制作彩色灯的愿望。在操作环节中,为幼儿提供与其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适应的材料,有:手电筒、彩色透明玻璃片、糖纸、彩色塑料纸等,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玩一玩”的想法,并在对多种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激发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观察手电筒的灯光透过红布、透明玻璃片、糖纸等不同材料看到的不同颜色的光团,使幼儿的兴趣大增,然后幼儿还是不断地摸索,尝试,通过用不同材料的比较,让幼儿发现在这些材料中,用彩色玻璃片能使灯光的颜色变化得最明显,最接近舞厅中七彩炫燿的灯光,从而激起幼儿要用彩色玻璃片制作舞台灯的欲望。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将不同的彩色灯光重叠在一起,感受彩色灯光的美妙与神奇。然后教师给幼儿一个这样制作彩色灯的平台,让幼儿体验制作成功后的喜悦与快乐。最后也是幼儿觉得最有成功感的时刻,让幼儿尝试做舞台灯光师,配上节奏强烈的音乐,幼儿打开制作的“舞台灯”,让幼儿完全投入到制造舞台的欢快气氛中去,使幼儿再次体验到了成功感。
二、此次活动也是经过几位老师的多次试教,加上园领导的指导,多次修改教案后才推出的。我也非常感谢园领导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在众多的姐妹面前展示自己。虽然不是很完美,但这也是一次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机会。在此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借此不断改进,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灯光》说课稿12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第三单元第11课《寒夜的灯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悟文中那浓浓的爱意 ,和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学会感受来自别人的爱,教育学生做个有爱心的人。
《寒夜的灯光》是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加拿大西部一个荒凉的小镇上,在一个暴风雪即将来临的夜晚,“我”冒着生命危险出诊,由于道路不熟悉,病人的家属通过电话请沿途的农家开灯为“我”引路。“我”担心晚上还有人求诊,于是壮胆返回,却没想到沿途农家的灯依然亮着,“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文中紧扣寒夜里的“灯光”塑造了农民们的守信、友善以及一个尽职尽责的医生。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寒夜出诊的“我”无比的不安和恐惧,节约的农家人适时地亮起一盏盏普通的灯,给我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使我不再感到孤独。如 “ 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沿途农家的灯都依然开着,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在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 …”
我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学情以及课文内容,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是: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荒野、漆黑一片、恐惧、多余、依然、熄灭、
哀鸣”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情感目标是:
体会节省的农家开灯为“我”照明,感悟他们的守信和友善,教育学生做个有爱心的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农家人对“我”的的友善;。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为了更好的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归纳法等,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与作者的内心变化产生共鸣。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让每个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寒风呼呼的漆黑的冬夜,一个人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突然一盏盏灯就在你眼前亮起,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寒夜的恐惧和寒夜灯光带来的温暖,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的情感。随后我便这样导入新课,在这样寒夜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大家想知道吗?随后板书课题《寒夜的灯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此同时指导理解生字词,扫清障碍。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一是让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课文,圈出生字、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义;;二是让学生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接着检查学生自学效果,在检查学生自学成果时,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再认读生字、生词卡片,接着交流对词语的理解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我相机捕捉学生创造性的见解,顺势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这样既扫清生字词给学生阅读课文时带来的阻碍,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品读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在这个环节我分两个步骤完成:
(一)是指名学生读课文第1、2自然段,再让学生讨论从哪些方面可以感知当时情况的特殊,我从中适当引导,让学生抓住“寒冷的夜晚 ”“ 婴儿发高烧”“ 农民求诊”等词句来感受当时的情况。接着提问“我”还会出诊吗?这样有利于引导教学纵深进行。
(二)是指名学生读课文第3~8自然段,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自由质疑,我再归纳成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出诊和回家地过程中,“我”的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二个问题是“我”的情绪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第三个问题是该怎样理解课文中这样一句话“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
我让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自己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我”情绪变化的重点词句,再引导他们抓住壮着胆子——忧虑——不感到孤独,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等词句来挖掘“我”情绪变化大的原因,让他们从中深深 体会到农家人的守信和友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农民的的友善,我用投影出示课文中的三段话:第一段是今夜却如那位农民说的,沿途农家全都把灯开亮了。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第二段是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认得回去的路呢?我发觉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第三段是沿途农家的灯都依然开着,那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前行。接着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这些句子,再引导学生抓住“依然”这个词,然后让学生说说从中 感悟到了什么。
接下来我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再讨论:我为什么不再孤独?我为什么在寒夜里感到“温暖”和“力量?这样让学生完全的融入到文本中,与文本的中心碰撞,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的理解课文。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出示文中的两个句子:第一句是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第二句是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让学生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尝试着给句子换种说法。
四、拓展延伸,促进学生情感升华
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让他们自由畅谈寒夜的灯光给了“我”怎样的力量?课后再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人听。这样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不仅丰富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际生活中做个有爱心的人。
五、课堂小结
我让学生把自己学完这篇课文的收获小结一下,通过这一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也使文本知识在学生的心中得到内化。
以上是我对《寒夜的灯光》这篇课文在教学上的理解和想法,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前行。接着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这些句子,再引导学生抓住“依然”这个词,然后让学生说说从中 感悟到了什么。
接下来我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再讨论:我为什么不再孤独?我为什么在寒夜里感到“温暖”和“力量?这样让学生完全的融入到文本中,与文本的中心碰撞,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的理解课文。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出示文中的两个句子:第一句是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第二句是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让学生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尝试着给句子换种说法。
第三篇:《灯光》说课稿
《灯光》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1单元第一课《吃水不忘挖井人》。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灯光》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火与光单元的一篇课文。《灯光》是一篇老课文,现在的孩子远离战争岁月,所以感受不到那种今天的幸福生活背后有着多少革命先烈在流血牺牲。老师不能生硬地说教,只能借着文字的品读让他们一点一点去悟,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是对这篇课文教学的定位。
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教育学生不忘过去,要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二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内容和抓住重点深入探究,提高自学能力
二、说目标及重难点
(一)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了解首尾呼应、倒叙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难点: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说教学教法
1、给足空间、让学生自得其乐。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学生的自读和交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强调学生自读自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采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
2、注重学法的梳理传授。在教学和课件设计中梳理本单元、本课中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们整理好那些零碎的、片面所用的、曾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语文学习效果。
四、说教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学习过哪些能够体现革命先烈们舍生忘死的文章(《飞夺泸定桥》《囚歌》)提到灯光,你都想到些什么?(光明、温暖、寻常、太阳)从课题切入让学生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灯光。课件展示华灯流彩学生会不由的赞叹多美呀,教师这时候再适时导出是呀多美呀,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这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带给我们温暖光明又寻常的灯光却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揭示目标,认知导航。
师:大家请看黑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目标。出示课件: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了解首尾呼应、倒叙的写法。师:现在我们带着目标去闯关。(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目标让学生学习更有方向性)
(三)自主学习,解惑质疑
1、出示自学提示:⑴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课文;(2)思考文章写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3)思考文章的写作顺序与结构特点。
2、检测预习效果: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分节请学生来读,对于读的学生是对第一环节的检查,其他的学生来评价,老师可以简单指导评价方法,如是否正确流利、声音洪亮,教师强调“歼、憧憬”的读音,“凑、揍”的写法;复述课文,也是对第一个环节学习成果的检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师;第三曾帮助学生分析则是从文章结构着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4)小组合作,班级展示
(师)1.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 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 什么?(4分钟)2.交流(生)(“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清明节的 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
“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 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 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 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 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 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顺着文脉来认知文本,利于学生有重点地自读自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传授学文的方法,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组织学生有方向的学习,展示学的过程)
3.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 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他人着想,视死如归的精神。4.深入分析、读写结合
1、(师)学到这,能说说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如果只想到这一层,远远不够。我们的学习应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默读课文,再想想这个问题。
2、学生默读。教师引导。(师)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到了吗?(郝副营长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
3、聚焦“灯光”。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十自然段,用心感受这特殊的“灯光”(1)“千钧一发”请联系文中语句介绍当时的情况。
“灯光”对战友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
(2)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郝副营长清楚会有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是为了谁?请联系上文对郝副营长的描写,静静地思考。“灯光”对郝副营长意味着什么?(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而牺牲自己。)
4、再现“灯光”。(1)想:(配乐)教师深情而满含敬意地范读。请大家在脑海中再现这一感人的画面。
(2)写:根据刚才的想象,写写郝副营长当时的心情、动作、神情,让英雄的形象刻画得更清晰。
(3)读:郝副营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乐,让我们满怀敬意来读这特殊的“灯光”。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教学并不是一味地放,对于重点及难点,也应适当地点拨。以“灯光”为突破口,直奔文本的中心。通过理解重点词“千钧一发”,了解当时危急的情况,认识“灯光”对战友与对郝副营长自己的不同意义,理解他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采用“想”“写”“读”三种方式,引领学生多层次感悟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受到情感熏陶。)
(五)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教师列出总结的板块:内容、结构、人物精神让学生总结,进一步明晰文章主旨。并在大屏幕上集体阅读《金色的鱼钩》从而落实增量阅读。
五、说板书 灯光
天安门前的灯光——沉入回忆——多好啊
(年轻有为、英勇善战、热爱学习)
追忆往事——多好啊 天安门前的灯光——怀念战友 首尾呼应
第四篇:《灯光》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灯光》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在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组图片。(出示关于家乡夜景的图片)师介绍。看到这两个图片你觉得是什么装点了我们的山城家乡(灯光)的确,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灯光。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快乐歌唱„„而在某些人心中,灯光更是一段回忆,一个情结。屏幕出示课题。请同学板书课题,灯光 师生齐读
2、简介作者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读一读课文,巩固自学情况
1、朗读词语
2、内容填空
作者在天安门广场的()下,回忆()为了照亮前进的道路,在战斗中()的故事。
3、划分层次,完成板书:引起回忆、回忆往事、怀念战友。
三、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品读“多好啊”,体会心理活动。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
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画出相应的语句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2.全班交流:
(1)第一次:第2自然段:
说话的人是在欣赏天安门广场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赞叹,引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指导学生朗读“多好啊!”,读出赞叹的感觉)
(2)第二次:第4自然段:
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亮光,看着书上的一幅插图时说的,联系上下文可知道当时是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没有见过电灯,作者和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插图上那个在灯下看书的孩子非常羡慕„„
想象当时他的心情,再读“多好啊!”,读出羡慕,渴望的语气。(3)第三次:第7自然段:
说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联系刚才的“沉思”,从他的语言可以了解到什么?(他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孩子们将来都能在灯下读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望)
抓住“憧憬”,再读“多好啊!”读出满怀憧憬的语气。
3、正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上能够幸福的在灯光下读书的日子,在战斗打响的时候,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郝副营长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8—
—11自然段,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表达方面
1、同桌合作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灯光”,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
2、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
汇报:①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②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③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④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⑤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第五个句子让老师觉得特别耳熟。因为它和第1个句子一样,都是讲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是前后照应的写法。
4、“灯光”代表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课文以“灯光”为线索,突出文章的中心,进一步赞扬了郝副营长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甘愿牺牲的献身精
四、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1、按课文内容填空:本文以(灯光)为线索,采用(倒叙)的
手法,通过回忆(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灯光下读书,在战斗中牺牲自己,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道路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告诉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在这星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除了想到郝副营长,还会想到那些革命先烈呢?(生说)播放《英雄儿女》
3、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
4、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看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那么就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题。
漫漫黑夜中,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了希望的火苗,战火纷飞中,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为我带来了幸福的曙光,让我们铭记英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党费》、《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
2、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板书设计:
引起回忆 灯光
回忆往事
怀念战友
《灯光》说课稿
《灯光》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本组专题是“深深的怀念”,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灯光》是一篇革命题材的课文,现在的孩子远离战争岁月,所以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缺少切身的体会。教学此课,教师不能生硬地说教,只能借着文字的品读让他们一点一点去悟,并创设一些情境让他们去换位想象,逐步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渗透理想教育。根据单元学习重点,本篇课文的学习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还要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基于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研讨主题是语言训练点的挖掘以及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的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想体现以下这样两点:
1.对教材加强整合,合理取舍,力求体现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特点。采用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模式“自读——交流——拓展”展开教学,在初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问题自读自悟,在交流的过程中点拨引导,指导学生读好重点句。
2.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穿插语言训练。抓住“多好啊”与“灯光”两条线索,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文章表达技巧过程中挖掘一些语言训练点进行语言训练。由“多好啊”引入课文的学习,悟郝副营长那种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郝
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写由“灯光”所想到的,在文中融入对革命先烈的怀念。
以上认识,我把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条: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理解“憧憬、千钧一发、围歼、突击”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及首尾照应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品悟重点词句,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升对“灯光”的认识。
教学重点是: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感悟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是: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大板块:
一、谈“灯光”,感受现在生活的美好,导入课文的学习。课文开头两段中作者描写了天安门广场前千万盏灯发出的光带给大家光明、温暖的感觉以及游客为此发出的赞叹“多好啊”,与课文主体部分中郝副营长在战前对灯光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抓住这两段话的两个重点句放在这一板块中进行学习。
二、初读,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并了解课文写法上的特点:倒叙和首尾照应。同时对作者王愿坚有个大概的了
解。
三、品读课文主体部分,感悟人物形象。分两块进行,一是“憧憬未来”部分,主要是抓住两个“多好啊”的句子及与之相关联的部分去感受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二是“献身革命”,抓住“千钧一发”一词理解郝副营长的英雄壮举。品读描写火光的句子感悟郝副营长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体会灯光的含义。
四、拓展写话,提升对“灯光”的认识,缅怀革命先烈。本课教学主要围绕课前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展开,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及对几个带有“多好啊”的句子的体会,在此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三次语言训练。一是在“初读课文”之后,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常规性的语言训练,但很重要,对于高段学生而言,平时不光要说,还要写下来。本篇课文内容对学生而言概括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我提供了一些重点词让学生选用,以便能抓住要点进行概括。二是在“品读课文,憧憬未来”这一环节中,在围绕两个“多好啊”的句子体会郝副营长对电灯的向往之后,让学生想象说话:他(郝副营长)憧憬着(),憧憬着()。从而进一步深入地体会郝副营长内心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三是在体会灯光的含义后,让学生拓展写话:以“灯光”为题,以小诗或一段话的形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对灯光的深刻认识,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对先烈的怀念),深化课文主题。
第五篇:《灯光》说课稿
《灯光》说课稿
海宁市南苑小学
周蕴倩
《灯光》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本组专题是“深深的怀念”,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灯光》是一篇革命题材的课文,现在的孩子远离战争岁月,所以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缺少切身的体会。教学此课,教师不能生硬地说教,只能借着文字的品读让他们一点一点去悟,并创设一些情境让他们去换位想象,逐步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渗透理想教育。根据单元学习重点,本篇课文的学习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还要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基于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研讨主题是语言训练点的挖掘以及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的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想体现以下这样两点:
1.对教材加强整合,合理取舍,力求体现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特点。采用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模式“自读——交流——拓展”展开教学,在初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问题自读自悟,在交流的过程中点拨引导,指导学生读好重点句。
2.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穿插语言训练。抓住“多好啊”与“灯光”两条线索,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文章表达技巧过程中挖掘一些语言训练点进行语言训练。由“多好啊”引入课文的学习,悟郝副营长那种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写由“灯光”所想到的,在文中融入对革命先烈的怀念。
以上认识,我把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条: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理解“憧憬、千钧一发、围歼、突击”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及首尾照应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品悟重点词句,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升对“灯光”的认识。教学重点是: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感悟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是: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大板块:
一、谈“灯光”,感受现在生活的美好,导入课文的学习。课文开头两段中作者描写了天安门广场前千万盏灯发出的光带给大家光明、温暖的感觉以及游客为此发出的赞叹“多好啊”,与课文主体部分中郝副营长在战前对灯光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抓住这两段话的两个重点句放在这一板块中进行学习。
二、初读,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并了解课文写法上的特点:倒叙和首尾照应。同时对作者王愿坚有个大概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主体部分,感悟人物形象。分两块进行,一是“憧憬未来”部分,主要是抓住两个“多好啊”的句子及与之相关联的部分去感受郝副营长对未
来的美好憧憬。二是“献身革命”,抓住“千钧一发”一词理解郝副营长的英雄壮举。品读描写火光的句子感悟郝副营长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体会灯光的含义。
四、拓展写话,提升对“灯光”的认识,缅怀革命先烈。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课前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展开,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及对几个带有“多好啊”的句子的体会,在此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三次语言训练。一是在“初读课文”之后,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常规性的语言训练,但很重要,对于高段学生而言,平时不光要说,还要写下来。本篇课文内容对学生而言概括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我提供了一些重点词让学生选用,以便能抓住要点进行概括。二是在“品读课文,憧憬未来”这一环节中,在围绕两个“多好啊”的句子体会郝副营长对电灯的向往之后,让学生想象说话:他(郝副营长)憧憬着(),憧憬着()。从而进一步深入地体会郝副营长内心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三是在体会灯光的含义后,让学生拓展写话:以“灯光”为题,以小诗或一段话的形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对灯光的深刻认识,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对先烈的怀念),深化课文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