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交流轻松评议——《新型玻璃》教学片段口语交际案例与反思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然而,现阶段许多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只会当一名机械的聆听者或简单的回答问题的说话者,失去情境,失去感染力,失去兴趣,不愿表达交流,更不用说乐于表达交流和善于表达交流了。这是人们对口语交际的重视不够,理解偏颇造成的。如:一方面,忽视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简单机械地理解为听和说的训练,只重口语交际的工具性,轻人文性。另一方面,忽视学科的整合和日常生活口语交际的指导,片面地认为口语交际只是口语交际课的任务,甚至认为是成人以后的事。有关专家认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途径很多,阅读教学是学生口语交际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强调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且操作起来省时省力便捷可行,易于调控。
下面,笔者就阅读课《新型玻璃》一课的片段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的案例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二、教学片段实录
内容:《新型玻璃》片段教学(义务教育五年制四年级第七册)
目的:创设情境,采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介绍新型玻璃;编演玻璃娃娃和顾客对话的课本剧;要求语句通顺连贯,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味、有吸引力。
部分实录:
(在学生充分读通课文交流后,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师:同学们,为了迎接3.15消费者权益日,某大城市举办了一个新型玻璃大展销,玻璃家族的成员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到这儿,想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家庭去施展本领,为人民服务。于是,在展销会上,他们各显神通,说出自己的本领和特点,吸引前来参观购买的顾客把他们带回家去呢!玻璃娃娃们一时想不出好主意,可急坏了!请你们给你自己最感兴趣的玻璃娃娃出出主意,帮他们介绍自己,好吗?请喜欢同一种新型玻璃的人编为一组并选出一个小队长,负责选派发言人。(共5组。)
(学生相互介绍,小组推选出一名最佳代表上台示范介绍。)
生:亲爱的顾客,你们好!我是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日常生活中,噪音就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无处不在又难以对付,常常使您无法安心休息、入睡。可是,我却有办法制服它,信不信?如果您的家、办公室在闹市区,街上的噪音常干扰您工作、休息的话,那么请您将我带回去装上吧!我一定会还您一个清静舒适的环境,街上的噪音传到房间里就大大减弱。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马上行动吧!
师:谢谢吃音玻璃的介绍,你们觉得他的介绍怎么样?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生1:我觉得他的介绍很精彩。尤其是吃音玻璃的作用放在开头,一下子就吸引住别人的耳朵听下去。
师:你真会倾听,这也是李老师想说的。
生2:他的介绍能抓住顾客的心理,特别打动顾客的心。比如:在闹市区无法安心休息、入睡等,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我听了他的介绍,只想把吃音玻璃买回去,因为我家旁边很吵,有时吵得我无法睡觉。
师:说得好!能结合自己听后的感受和生活实际来说话。
生3:他说话很亲切又有礼貌,值得大家学习。
师:我想你肯定也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指名其他4组代表上台介绍,再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优秀学生的示范介绍带动后进生,评议时深入交流和指导介绍方法,有利于集体交流。同时,组与组之间的示范介绍是一种竞争,有益于组内的合作与交流。)
师:你们想的主意太棒了,玻璃娃娃们在展销会上大获成功。顾客们听了他们的介绍后,都对新型玻璃非常感兴趣,向玻璃娃娃提出了许多问题。玻璃娃娃为难了,你们好人做到底吧!根据顾客们可能提的问题,编演一出以玻璃娃娃与顾客们之间的交流对话为情境的课本剧。
(小组长任导演,指名担当向往的角色:防盗玻璃娃娃、吸热玻璃娃娃、吃音玻璃娃娃、变色玻璃、夹丝玻璃及顾客们。分角色编排练习,上台表演。吸热玻璃剧组第一个出场,其他4组依次上台演出。评选出最佳主角、最佳配角。)
师:谢谢吸热玻璃剧组的演员给我们带来的表演。各位观众你们观看后说说谁演得最棒?
生1:我觉得顾客a演得特别很自然,像我妈妈平常去买东西时一样问这问那的,还讨价还价的,感觉很真实。
师:你的评价结合生活实际,真能干!
生2:我觉得顾客b都不说话,是不是对这种玻璃不感兴趣,还是演出不够认真、不够投入?
师:观察真细致,能够发现别人疏略的地方。
生3:吸热玻璃这个主角挺难演,说的话多,还要回答顾客的提问,她都说得那么完整,真不简单!
师: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真好!
(其他4组表演和评选最佳主角、配角过程略)
(设计意图:要求演员感情投入,进入情境;观众注意观察比较、辨析、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交际中来,展示各自才能和特长。通过课堂这个小舞台提供锻炼的机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尝试成功,养成积极乐观的良好个性。)
师: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课本剧真精彩!下面,根据你家的环境,说说你家最需要哪种新型玻璃?为什么?
生1:我家的客厅朝西南,夏天时特别热,开空调很浪费电。我想我家要是装上吸热玻璃就好了。
师:你是个节俭的好孩子!
生2:我家在街道的十字路口,车来人往特别吵。寒假里,乡下来的姥姥难得来了,住了一天就嚷着回去,说在我们这里整天闹哄哄,吵得整夜睡不着。如果装上吃音玻璃的话,下回姥姥来了可以多住些天了。
师:你是个有体贴长辈的好孩子!你姥姥知道了会更疼你的!
生3:有一次,我一家人都外出不在家,结果家里被偷了。如果买了防盗玻璃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师:你会替大人分忧,真了不起!
(学生纷纷举手,呼之欲出,畅所欲言。他们热情洋溢,各个争着说,抢着说。)
师:同学们,你们回家再向爸爸妈妈介绍介绍各种新型玻璃,探讨探讨家里需要哪种新型玻璃?好吗?
三、案例反思
这是一堂阅读课中的口语交际片段,构思精巧、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在交际态度和即席发言等方面得到有效训练,而且十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口语训练的要求。这个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话题生活化,创设立体和谐的交际空间
口语交际不同于写作,它需要交际者的心理适应。这就要求口语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因此,交际的话题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学生对话题本身感兴趣才愿意说,才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玻璃是生活中随处可见为学生所熟知,加上新型玻璃的不寻常的功能与特点,很容易调动学生兴趣,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热情地参与话题。笔者创设了生动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如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新型玻璃展销会上帮助玻璃娃娃介绍自己;优秀学生声情并茂的示范介绍;玻璃娃娃与顾客之间的可能对话等情境,很快地启迪了学生的思路,进入玻璃娃娃的角色。后来,成功构建了交流时畅快讨论、第一人称创造性介绍、课本剧表演的立体和谐的交际情境。这样以境促思,以思促说为学生顺利进行口语交际而架桥铺路。
(二)形式多样化,调动全员互动的交流参与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参与,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交际场景来展开。
1、师生互动。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口语交际的参与者。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应该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赏识孩子的闪光点,正面评价鼓励。这样有利于和谐气氛的营造,并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积极参与进来。
2、生生互动。这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互动方式,便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具体说来有:小组轮流介绍,共同编演讨论课本剧等组内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可推选出大家最喜欢的人代表小组进一步进行组间交流;还有在说说自己家最需要什么新型玻璃则是更为自由的全班交流。这样的生与生之间的互动,调动了学生全员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形成了会说、想说、爱说的可喜状态。尤其是组间的竞争,有利于群体间的互动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为了集体的荣誉,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将对自己以及他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积极参与活动,都希望大家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努力赢得比赛胜利。这样的设计基本上照顾了全体学生,又尽量让优秀生脱颖而出,使得后进生能跟得上、优秀生能吃得饱。然而,热闹激烈的背后却出现了后进生被忽略,而优秀生曲高和寡的情况。课后了解原因,后进生普遍认为自己插不上嘴、帮不上忙,怎么比结果反正也是输,优秀生说了算,不如放弃。从而暗暗滋生压抑、自卑的不良情绪;而有的优秀生则认为他们拖后腿。笔者反思着:课堂上到底要不要设计类似比赛或比赛的竞争活动呢?
3、师生与环境的互动。充分利用环境,把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口语交际的环境不断扩展、延伸。如: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各种新型玻璃,再探讨家里最需要哪种新型玻璃的问题设计,建议学生将课堂上讨论的话题讲给家长听,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回到课堂上交流。这就拓展了课堂,可谓自然、顺畅、丰满。
(三)评价规范化,提高轻松独特的交流能力
口语交际课的评价目的在于反馈情况,推动语言表达的发展。语言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形容,更不能用1、2、3、4来数字化。评价时,特别注意小孩子有爱挑毛病的特点,设计评价方法时应首先考虑引导孩子们用赞许的目光去看同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尊重别人。所以不管是模糊评价还是积极评价,也不管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都应该是积极的。如:鼓掌法、激励法如果同学的发言中有优点、值得学习的地方就请为他鼓掌和鼓励;哪怕讲得不好或不发言敢举手,教师也要带头鼓掌并告诉他:你敢站起来就是进步、你讲得比以前好多了、你在努力进步呢!师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只有这样,发言的孩子感受到的就是正面评价,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了其语言表达的勇气。在交流中,才会轻松地交流,才会表达各自独特的意见、感受、体验,从而才有可能出现个性化的语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第二篇:口语交际《猜谜游戏》教学案例与反思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教学案例与反思
西固区河嘴小学赵丽燕
【教材分析】
《猜谜游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这是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态度自然、大方的念出谜面。并能把怎样猜出谜语的道理说清楚。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表达力以及识字能力。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大方的念出谜语,把怎样猜出谜语的道理说清楚。难点是引导学生说的过程说清楚,说明白,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以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口语基础的培养。一是要引导学生会表达,二是让学生学会倾听与欣赏。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
【学情分析】
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媒介进行人际交流的活动,教学中既要重视“交际”,又不能忽视“口语”基础。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有的学生不能运用较为通顺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同学不会倾听与欣赏,还有的同学不太愿意主动与同学交流„„所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口语交际”得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和教学需要的交际环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创设各种情境,可以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也因此会变得高涨起来,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起来。
【教学思路】
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的素养。在教学中,力争作到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听话、说话的训练。这节课主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得到口语交际的训练,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一年级的口语交际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本节课一开始创设谜语王国的情境,激发学生想猜谜语的兴趣。学生通过谜语大赛的闯关游戏,先练习说出自己收集谜语和创编谜语的过程,再通过老师的示范,学生自己总结评价,明确了出谜语和猜谜语的要求。然后学生上台表演出迷、猜谜,再由学生自己评价,逐步培养学生说话完整、态度自然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最后,本课还设计的颁奖典礼,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快乐,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教学目标】
1、能大方的出迷,正确地猜谜并能把怎样猜出谜语的道理说清楚。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表达能力和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表达能力和识字能力。
【教学方法】
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导语: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现在跟老师一起拍手说一个有关谜语的儿歌好吗? 师生:猜谜游戏好处多,你说我猜大家来,丰富语言长见识,开发智力思维活。
一、了解玩法
师:我知道大家收集了很多谜语,想在这节课上介绍给同学们,让大家猜一猜。如果你想说谜语,该怎样说呢?
生:我们应该大声说,还要把谜语的内容说清楚。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大声说清楚)
师:听的同学又该怎样做呢?
生:我们要认真听,听完之后还要动脑筋想一想谜底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认真听想)
师:如果你没听明白怎么办呢?你会怎么说?
生:我会请说谜语的同学再说一遍,或者问一问谜语猜的是哪一方面的。我会说:“请你再说一遍好吗?”“请问谜语的谜底打一什么?”(板书:问)
师生看板书总结:现在我们知道说谜语的人要大声说,把内容说清楚;听谜语的人要认真听,还要动脑想:“问”,其实我们可以问好多问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想知道猜谜语的人是怎么猜出来的也可以问,想了解说谜语的人谜语是从哪里收集到的还可以问。
二、师生互动
师:知道了猜谜游戏的玩法,现在我们就在这美妙的音乐中一起做这个
游戏吧。(放音乐)
师:老师先出谜语,请同学们猜,谁猜到卡片上的谜语,美丽的卡片就送给谁。
附卡片谜语:
家里来客人,不用他敲门,我来唱支歌,告诉我主人。
──打一用品
近看像土豆,近看毛茸茸,好吃不好玩,像个小猴头。
──打一水果
身子细长一条虫,天天躲在泥土中,没手没脚爱劳动,钻来钻去把土松。──打一昆虫
(此时,学生的兴趣被激起,一个个精神百倍,课堂气氛活跃。)
师:这儿还有几则谜语,不过这次,不但要猜出谜底,还要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板书: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附谜语:
有个妈妈真奇怪,肚上有个皮口袋,不放萝卜不放菜,里边放个小乖乖。──打一动物
白公鸡,绿尾巴,一头钻进地底下。
──打一蔬菜
小小坛子,装满饺子,吃完饺子,吐出珠子。
──打一水果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他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主动交际,参与到了活动中,课堂气氛高涨。)(音乐停止)
师:这儿还有几则谜语,能自己读吗?读谜语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问同学;我们可以问老师;我们还可以在课本里找一找。师:对!这些都是好办法。
师:请你自己读一读,猜出谜底,并且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附谜语:
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三瓣嘴,胆子小,蹦蹦跳跳人喜欢。──打一动物 雪般晶莹,进水没影,一日三餐,没它不行。
──打一食品
彩色橡皮袋,娃娃最喜爱,呼呼吹足气,飘到半空来。
──打一玩具
师:你猜出了哪一则,请先读给大家听,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师:还有谁也猜出来了,但和他的想法不一样?
(学生已经被有趣的猜谜游戏所吸引,此时教师只是稍做引导,学生就会主动交际起来,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展现,求异思维被激发起来。)
三、生生互动
师:这些是老师收集的谜语,谁想把你收集的谜语给大家说一个? 指名并交代:想让谁猜就叫谁,而且记着问问他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上台后自由与人交际)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一问一答,态度大方又有礼貌,合作得多好呀!谁能比他们做得更好!(指名3~4人)
(学生个个积极主动,跃跃欲试,真正参与到了活动中。)
师:还有这么多人呀?请同学们看黑板(重复要求),四人小组按要求在一起猜猜组里的谜语,小组长要组织大家有秩序地进行,并且选出组里大家认为好的谜语。
(此时,看似课堂秩序有些乱,但乱中有序,学生在主动交际的过程中,也在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师:请每组的组长把你们组选出的谜语贴在教室的周围,等会儿让其他组的同学猜一猜。如果猜对了,就把谜语小心地摘下来回到座位上。(学生自由活动)
师:谁愿意把自己猜到的谜语读给大家听?谁是谜语的小主人?
(两人主动交际)(3~4人)
四、编谜语
师:同学们真棒!猜出了这么多谜语,可我听说学习生字时,同学们还编了许多有趣的字谜呢,谁来把自己编过的字谜说给大家听?
生:禾苗种在水田中是个“种”字;回:小口回家大口关;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景:红日升起,北京的景色更美丽。剪:你在前面用刀剪。碧: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头上;高: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开嘴,小口里面藏。(指名3~4人)
师:同学们编的字谜真好!看,这是什么?(出示实物)你能给哪样东西编条谜语呢?想想是根据东西的样子、用途编呢?还是根据东西的颜色、味道编呢?同桌可以互相商量商量。
(同桌一起编谜语)
师:谁编好了?上台来,拿着东西说给大家听好吗?
生:苹果:长得圆圆的,外面是红的,里面是黄的,吃起来香香的;毛笔:一个小竹棍儿,下面长有毛;橡皮:有圆又有方,你要写错字,找它来
帮忙;风油精:夏天蚊子咬,我们不用怕,用它抹一抹,一会儿不痒了。
五、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不仅猜出了许多谜语,还编出了这么多有趣的谜语,收获可真大。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猜出、或者收集到的谜语说给家长听好吗?
六、板书设计:
猜谜游戏
大声说清楚
认真听想、问
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日常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就以“唤醒学生学习智慧,发展口语交际能力”为教学主线。创设了多种情境,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表现的机会,在平等、关爱、鼓励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正确的交际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多识字,多阅读,而“识字”教学要在情景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我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进行了“识字”教学的尝试。上《猜谜游戏》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提前去找一些谜语读、背,或者在家长的帮助下抄写下来。学生在收集谜语的过程中会积极主动地解决遇到的生字。上课时,在调动学生积极猜谜语的兴趣时,我不是一味的把自己收集到的谜语说给学生猜,说了几则谜语,学生猜到后,兴趣已经高涨起来,我就出示几则谜语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猜,而且提示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解决。这也是一个识字教学的过程。
学生入学前,脑子里已经储备了许多知识,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激励他们不断地发现和创造。课堂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编字谜,有的学生就编出了简单易懂的字谜。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锻炼,而且在学生的眼中,汉字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里边还有各不相同的故事。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充满情趣的游戏。孩子们会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当然,本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课堂气氛虽然十分活跃,但个别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起来。在编谜语这个教学环节,虽然学生的表达欲望积极主动,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窄,在表达时,有些学生表达的内容不够准确,今后应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篇: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课对多数老师来说是一节挑战课,因为要上好口语交际课,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不说,课堂上学生不愿表达,不会表达是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公开课上没有人敢于去挑战它。可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越觉得难做的事越应该成为我们研讨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艺术。
在选择这节课前我已为学生安排了此次口语交际的预习任务:
1、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
2、走进金秋,和家人、伙伴做最喜欢的事,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与大家分享快乐。由于学生做了充分地准备,因此课堂出现了许多纷呈,孩子们不但能把自己所做的事:如捉蛐蛐、摘果子、捡树叶等有序表达,还有学生将自己捡树叶做的项链、标本、贴画带入课堂,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秋天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这一点也说明了,只有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预习任务,学生才乐于去做,在实践中感受快乐的同时,积累了素材,今后的表达、交流、写作就不怕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这也正验证了叶圣陶老先生的话:
课堂设计思路清晰,循序渐进,达到了由句到段再到篇的口语训练目标。课堂我设计了四大环节:一是回顾课文,悟秋之美。学生通过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用一句话概括秋天总印象,整体感悟秋天的美丽。二是走进画面,品秋之韵。课件展示秋天图片,在配上美妙的音乐,学生似乎漫步金秋之中,看到了天空、田野、果园、花园不同的景色。然后将画面变成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品味秋之韵。学生在表达时,虽是只字片语,但句句都体现了秋天之美,秋天的特点也尽显眼底,积累的好词佳句也充分得到了利用,教师将学生的一句句优美的语言归纳,一幅幅画面便展现于眼前,由整体感知的一句话上升到了一段优美的话,学生的表达能力不知不觉已得到了提升。三是走进秋天,享秋之乐。学生理顺自己所做的事情,在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孩子们已能有序说出做这件事的过程,表达自己的开心、快乐。四是放眼秋天,绘制秋之画。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秋天绘制成美丽的图画带进课堂,记下秋之美。课堂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的表达步步为赢,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学生们学会了倾听,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堂是孩子们展示的平台。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说、评,感受表达的快乐,学习的快乐。为了给学生表达的信心,评价的勇气,我不忘教师的主导地位。在第一位学生表达之后,我有意识的点评,表扬精彩之处,补充不足,学生在我的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表达的方法,评价的技巧。然后在方法地引领下,学生说,师生评,小组评,在评与补中,使语言越来越精彩,快乐之情溢于言表。真正体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宗旨。
当然这节课结束我也感到了一些遗憾,那就是最后的整体评价。虽然选出了最佳小组,最佳汇报员,最佳点评员,也给予了奖励,但我认为,鼓励应面向多数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也能感受到表扬的快乐,从而有了课堂展示的兴趣与欲望。可我这节课奖励面太小,课后我对此进行了弥补,首先对每组选出的汇报员每人一颗桃心,对课堂汇报的同学每人一颗星。以此来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激励,让他们能感受到学习并不难,只要动脑思考,动口交流,相互学习,一定会有长进,从而在课堂上愿读、善思、能说、会学,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四篇:口语交际·我看到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情景说明】
《我看到了》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的一次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我看到了教学案例及反思。这次口语交际趣味性较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观察带来的乐趣。教材中的左图,可以从树上找到隐藏着的10个头像,右上图,从黑白两色中可以分辨出,中间白色的部分是一个杯子,两边黑色的部分是两个侧面头像,而右下图,通过画面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看出两个头像:一个是小女孩,另一个是老妇人。
本单元的专题是“观察与发现”,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选编课文,除了此次口语交际课以外,还安排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这些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力在提高学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这次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我根据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特点,采取在小组内开展比眼力的方式进行教学,看谁发现得快,发现得多,然后在班上交流小组同学的发现、想到的内容和观察的感受,评选出“独具慧眼”奖、“灵牙利齿”奖等。本案例就是我在执教此次口语交际课中的教学片段,由此,引发我深思:口语交际课如何与习作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因为只有留心观察事物,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才能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达到新课标的整体要求,并对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过程】
一、片断一:善于倾听 引导观察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件礼物,准备把它们送给课堂上表现最出色的孩子,同学们想得到老师的礼物吗?
(生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想!课堂马上安静下来,大家都用好奇的眼光盯着我,急切地想知道我给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我在黑板上分别展贴了课本上的三幅画。)
师:看见了吗?可能有些同学会说:哎呀!不过是三幅画嘛!可是我要提醒你的是,这可不是三幅普通的画,每一幅里面都蕴藏着奥妙呢!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今天要来开展一次有趣的比眼力活动……
生:(迫不及待地)老师,我知道,我看出来了。
(还没等我说完,部分思维活跃的孩子就举起了小手,一副急欲表达的样子。)
师:那好吧!你们说说都观察都了什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没有压制孩子们的表达欲望,抛给了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
生1:我发现第一幅图虽然乍一看上去是一棵树,但我仔细一看,发现树下还有两个外国老人的头像。
生2:第二幅图最简单,我一眼就看出来了两侧阴影是一个人头侧面像,中间白色部分就是一个花瓶。
生3:我看见第三幅画就是一个小女孩的侧面像。
生4:(异口同声地)不是!不是!我还发现第一幅图有三个人头……
生5:不,是五个人头。
(教师故做吃惊状。有些学生感到十分疑惑,为有五个人头像而惊讶。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我并没有阻止,因为我知道观察和发现之间是有一个过程的,是需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的。唯一的途径是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细心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师:同学们,观察一件事物,要有所发现的话,必须要善于思考,细心观察,还可以请学习同伴帮忙。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看图,然后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画,说说一开始观察到的是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说说观察后的感受。小组成员当小裁判,在组内评一评: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得最清楚、最精彩,评出“独具慧眼”奖和“灵牙利齿”奖。最后,派最有实力的选手进行全班交流。
(小组活动开始,我在小组间巡视,倾听他们的观点,孩子们时而进行激烈的辩论,时而进行仔细的审视,时而愁眉不展,时而面带笑靥。按照我提出的口语交际的要求,他们在热火朝天的开展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怕落后似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观察与发现之中。此时此刻,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二、片断二:展示交流 受益匪浅
(小组活动结束,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这次显得更加自信了。)
师:孩子们,现在让我们来听听你们各个小组的观察结果吧!
生1:第一幅图,我们组的同学首先只看到了一棵枯树的下面有两个老人的头像,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我们惊喜地发现,其实,树的枝丫中还藏着八个头像,一共有十个头像;第二幅图,我们的观点和刚才的那位同学观点一样,阴影部分是相对着的两个人头侧面像,中间留出的空白部分是一个花瓶;第三幅图,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奥秘,除了小女孩半身像以外,还藏着一位老妇人的头像,教学反思《口语交际·我看到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师:(惊喜地)你们组的同学们真是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在前面一个同学发现的基础上有了一个飞跃,你们组可以获得“独具慧眼”奖。
(这个小组的同学兴奋不已,做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全班同学都为他们鼓掌。)
生2:老师,我可以比他说得更清楚、生动些。
师:好呀!请吧!
生2:(走上讲台,借用黑板上的挂图,边说边指点。)第一幅图在一棵光秃秃的树下,一眼就可以看见两位白发苍苍的外国老人,他们可能是夫妻,正相视而笑呢!经过全组同学反复地看,结果发现左上方的树叉中间,隐藏着三个戴帽子的男人头像,有的脸上布满皱纹,有的脸上有胡须,根据这个方法,我们发现树顶上还有两个老人的头像,一个戴着眼镜,光头的,一个高鼻子,有浓浓的胡须,头发花白;同样,右边的树枝中间,藏着三个男人的头像,其中有两个戴着眼镜和帽子,中间一个目光炯炯。那么,整个这幅图,枯树上藏着十个头像,五个戴帽子,三个戴眼镜。我们觉得观察真的很有趣。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大家的掌声就是对你最好的肯定,你的回答确实很精彩。
生1:他不仅说出了自己观察的结果,而且观察的过程说得很有条理。
生2:他还把每个头像的样子都叙述得很具体生动。
生3:还说出了观察的感受。
师:我认为你们组可以获得“灵牙利齿”奖。
(再次掌声响起,其他组毫不示弱,争先恐后地举手。)
……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能总结出自己的观察方法吗?
生1:观察要仔细、耐心。
生2:要反复地看。
生3:要从不同角度看,比如第三幅图就是这样,要不然的话老妇人的头像很难发现。
生4:“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很重要。要学会综合采纳别人的意见。
生5:观察还要加上丰富的想象。
师:是呀!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这次有趣的观察,你有哪些感受?
生1:我觉得观察生活很重要,有观察才会有所发现。现在我明白了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生动、具体了。
生2: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以后要多观察、多思考,写出好的文章来。
生3:我也是的。从前,我写作文时老是觉得无话可说,那是因为观察不够仔细,从今以后,我要认真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事物。
生4:观察要细心,要耐心。我刚才一开始说只有三个头像,结果后来找到了10个头像,看来以后没有观察清楚,不能随便下结论。
生5:我要把这3幅图带去考考我的妈妈。因为她平时总批评我不爱观察生活,而她呢是“火眼金睛”,什么都蛮不过她的眼睛。看她这回能不能赢我。
(哈哈……全班同学都沉浸在观察带来的乐趣之中。)
(总结评奖)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本课的教学,我把重点放在“观察到的内容”和“观察后的感受”中,通过设计在小组合作中比眼力这一活动来逐步达到目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孩子们在无拘无束地教学环境中自由表达,妙语连珠,感慨颇深,达到了教材编写的目的。通过这次口语交际,同学们都认识到:为了更好地写作,观察很重要,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同时,课标中还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了自由表达的氛围,激发了个性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有了一个双向互动的交际平台。
其次,交际的重点放在了语言的训练上,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习惯,锻炼了学生把话说具体生动的能力,让学生品尝到了观察带来的乐趣。
再次,将口语交际课与习作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训练,善于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这是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由衷地感慨,这比教师平时生硬地说教好得多。
最后,罗杰斯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我认为这节课学生是在轻松的娱乐活动中进行的,课堂是轻松活泼的,而学生的收获是很多的。
第五篇:小学生口语交际指导案例设计与反思(推荐)
小学生口语交际指导案例设计与反思
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在“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中“说”的能力,老师不好教,学生不好测试,考试难以操作,学生反应木讷,成了师生两难的尴尬境地,加之考试不考说话,老师也乐得一略而过,这就使得农村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普遍比城市学生弱。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以至于到了成人后也不会得体地说话,或有话不敢说。对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见识少,语言环境差,大多接触的是乡音土语,粗俗俚语等,这对学生的口语发展极为不利,为加强对农村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下面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总结于后。
一、留意学生差别 课堂兴趣激发
在现行的教材中,明确地对小学生说话培养提出了鲜明的要求,作为教师,要特别留意那些贫困学生,有生理或心理残障的学生,内向胆小的学生,分析他们不敢与同学或与周围的人交际的原因,多给予他们以关心、爱护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敢于说话,敢于表达,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兴趣激发,树立“说话”的自信心;营造氛围,激发他们“说话”的热情;联系实际,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和内容。
二、创设说话的情境和氛围
说话,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活动,这种活动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要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他们的情绪才会高涨,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口语表达的欲望,只要有了表达的欲望,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创设的情境,发展说话表达的能力。
怎样创设情境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用语言描述来创设情境。课本中有一系列的问题,老师通过口头描述,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发他们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产生交流的欲望。2.使用多媒体来创设意境。教师可使用教具、图片、幻灯片、录像、视频、图画演示等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3.运用角色表演的形式创设意境。自制课本剧,通过扮演角色,把握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形象。4.模拟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境创设。在社会交往实践中,积极开展各种交往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慰问、好人好事等,如果受时空的限制,也可在校内模拟。如做旅游活动中的小导游,介绍自己的学校、家乡的名胜古迹,乡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在学校里练,在家庭里练,再到社会里去练。5.发掘课本题材,课本的题材很多,如有关读书的话题,手拉手活动,童年的故事,对他人的劝戒,孝顺的故事,名言警句的启迪等。结合每篇课文,让学生多说,开展一些比赛,游戏等,让学生去练“说”。6.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说出来,让别人分担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分享你的快乐与幸福,突破不说,怕说的障碍,让学生说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三、示例:以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交际话题为例
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
(1)话题要求:回忆读书的经历,能把自己的读书故事完整地写下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①通过交流评改。学会欣赏别人习作中优点,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②激发读书的兴趣,探索良好的读书方法。
(2)话题指导:①重温课文积累语言。(本单元课文《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
对现在的五年级学生来说,积累和见识都还欠缺,模仿名家的作品,是一种有效地借鉴。对于名家作品,我们可以以作读书笔记的方法来积累语言。其方法有:
摘录式:读书时,把书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需要时,就可以从我们的“词语仓库”中拿出来,参考使用了。
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可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这就是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提纲式: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批注式: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边读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画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等。一代伟人毛泽东就常用批注法,他喜爱的书,画满了符号,空白处写上的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意见。有的文章内容有出入,不符合实际,他就写上批语,提出修改意见。
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卡片式: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分门别类地摘记在卡片上,再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
通过重温课文,我们既丰富了丽词佳句,又了解了别人的表达方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又对读书的认识更进一层,还积累了说话的语言。
②展开回忆,敞开心扉。同学们回忆自己在读书的经历中有哪些让你难忘的事情,自己从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然后敞开心扉,与同学展开交流,注意把自己的感悟表达清楚。听老师说说我的读书经历:
再次读《窃读记》,内心一阵激荡,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读书故事,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太好,加之是六七十年代,买书看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尽管父亲是教师,家中也没几本书,除了课本,也就是几本教学参考书和几本《毛泽东选集》。所以在小学的五年里,除了课本和毛选外,很难见到其他书。到了初中,我是在乡里的一个戴帽初中(即主体是完全小学,有几个初中班),那儿的书也很少。学校有一个图书室,但不允许学生借阅,这是为老师提供借阅的。父亲虽是教师,但他在外地教书,也是不能在这里借阅的。所以,初中两年,看的书也极少。能够借到书,是在高中时期。那时候,学生每人办一个借书证,每周二、五下午到图书室借阅和归还,每次可以借两本。每到周二和周五的下午,我都到图书室借书、还书。每次借到书,就如饥似渴地读,早自习读、晚自习读、吃午饭时也读,甚至晚上熄灯后也悄悄跑到厕所里去读(厕所里晚上不关灯)。像《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大刀记》、《万山红遍》、《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等书都是在那时看的。再后来,我也教书了,自己有了工资,就去租书看,那时候便宜,一本书一天2分钱,后来涨到5分和1毛。再后来,家庭环境好些了,就自己订阅,一直到现在。订阅的书有好几个书柜。
同学们,你们为了看书,跟父母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生甲:为了看书,有时跟父母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妈妈老是反对我读课外书,尤其是看漫画,我只能偷着读,躲着看。
生乙:我妈说太迷恋课外书会影响成绩,让我少看点,可越这样我越想看。
生丙:我在家中读小说,总被妈没收,怕影响成绩,没收后,我就四处搜寻,虽然妈妈不停变换地点,可每次我都能找到。
生丁:我看小说,妈妈经常训斥我,还罚我做数学题。可我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还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做题也是老是出错。趁妈妈不注意,又偷看几页,全然忘了妈妈的训斥。
③整理材料,巧手裁剪。说和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何把一个故事写下来,并且写具体,可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提醒,然后根据已有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剪裁,完成初稿。
④交流评改,合作修改。写完文章后,自己认真地读一读,看一看,这个故事介绍得是否清楚明白,词语运用是否准确,书写是否规范。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合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