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六字教学法”初探_通用版-文档资料范文

时间:2019-05-15 03:2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六字教学法”初探_通用版-文档资料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六字教学法”初探_通用版-文档资料范文》。

第一篇:2018年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六字教学法”初探_通用版-文档资料范文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六字教学法”初探通用版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还能丰富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力、创造力。

音乐欣赏教学方法作品分析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形象,通过视听的方式以及阅读有关资料、分析乐谱等辅助手段并充分发挥艺术联想来领略音乐真谛、感受音乐美感的一种审美活动。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还能丰富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力、创造力。

一、导入新课——“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美”挖掘出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设计好导入新课教学环节,将学生引入一个优美的意境。比如在欣赏小学音乐第一册《快乐的小熊猫》中,可简易创设一个森林环境,在树上画上熊猫及商店字样,营造出大森林中熊猫商店的场景,教师再绘声绘色地讲《快乐的小熊猫》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了解音乐背景及情节。这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与此同时,学生对直观的视觉形象注意力较强,而对抽象的声音形象感受力则较低。因此,还需根据作品内容设计或寻找它的视觉形象,让学生通过对视觉形象的感受,激发他们对听觉形象的兴趣。例如,在欣赏《百鸟朝凤》一曲时,我准备了彩图,通过看图听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学生看着美丽的画面,听着动人的故事,个个兴趣盎然,我便趁机引导说:“此曲是民间音乐家用唢呐将画面上各种鸟的声音模拟得惟妙惟肖,不信你们听……”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被乐曲迷住了,欣赏时个个都很认真,还按故事边听边争论,这是什么鸟在叫,那是什么鸟在歌唱。由此可见,注重起点,激发兴趣,开好头对一堂课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

二、初听音乐——“静”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听一部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过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所以,在了解了音乐作品背景后,初听作品时要特别强调静,只有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在静听的时候,要根据所给的图片及背景资料在脑海中展开想象,想象音乐所描写的情景,使学生自然进入音乐之中。

三、突破难点——“巧”

学生对一首乐曲从陌生到熟悉,从视听到理解,是一个较艰难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动脑筋,采用一些巧妙的办法让音乐趣味化、形象化。

1.巧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感受音乐

如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可播放童话故事,生动的形象配以流动的画面与精彩的故事情节,无需老师多费口舌,学生很容易便理解了音乐所表现的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巧用图片,帮助学生体验乐曲情感

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可先出示列宾的名画《伏尔加纤夫》,让学生着重观察画面上船夫们的衣着、面部表情、沙滩上的一串串脚印及所表现的心理,并介绍伏尔加船夫的一些生活情况,然后让学生欣赏乐曲,从而进入到角色中去进行情感体验。

3.巧用比较,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

如在欣赏《二泉印月》后,再观赏一遍《翻身农奴把歌唱》MTV,这种对比使学生情感上欲扬先抑,并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爱国、和平、团结、友谊、不屈与命运的巨大精神力量。

4.巧妙结合器乐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欣赏《欢迎进行曲》时,可安排班内会吹奏管乐的同学提前练习,当欣赏此曲时让他们演奏出来,不仅能使全班同学兴趣大增,更能直观、真切地感受此曲的风格特点,了解各种乐器的丰富表现力,还能锻炼表演同学的心理素质和演奏技能,与此同时对身边同学学习器乐也是一种带动、提高。5.巧妙发挥自身特长,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民歌分类时,教师可根据类别,演唱符合其风格特点并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如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小调《茉莉花》、号子《军民大生产》)。听完老师的演唱,学生很容易便了解了各类歌曲的风格特点,而且印象深刻。

四、理解音乐——“深”

每首乐曲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题和思想性,在欣赏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挖掘音乐的思想内涵,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1.创设合情合境的氛围,让学生入情地正确地理解音乐作品

如在欣赏《抗敌歌》时,教师把“南京大屠杀”事件,饱含深情地简述给同学们听,学生会深深领会“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凌辱”的道理。这时,再欣赏《抗敌歌》,同学们早已热血沸腾。“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神圣感被充分唤起,爱国激情油然而生。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正如“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见解。比如欣赏《长江之歌》时,有的同学想象是长江气势磅礴、滚滚而来;有的想象是祖**亲对儿女伟大的爱;有的想象为祖国的锦绣山河……当学生发表完自己见解后,那种热爱母亲、热爱长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体验就更深了。

3.讨论、发表自己对乐曲的见解

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教师可把新疆、内蒙、西藏、苗家等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有机组合播放,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说说不同民族音乐各有何特色,从而使学生在感受藏族的虔诚善良、内蒙古族的豪爽辽阔、瑶族的细腻柔情的基础上,领略各民族灿烂的音乐艺术。

4.充分发挥欣赏内容教育作用 如在欣赏《鸭子拌嘴》中,通过讲述小鸭拌嘴的故事,告诉“小花鸭”仅有外表美是不够的,还需要心灵美,伙伴之间应互相谦让、团结友爱,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行为规范教育。

五、再现音乐——“动”

学生听懂了一首乐曲,并不是欣赏课的结束,还应启发他们对乐曲进行再创造,用动作代替听觉欣赏,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动作”,使学生的思维在动作的支配下处于兴奋状态。如在欣赏《春节序曲》时,在第一主题秧歌舞音乐部分,可以让学生伴随着音乐起舞。根据乐曲表达的内容擅长绘画的学生可画出美丽的烟花及跳舞的人。全班同学还可根据乐曲不同段落表现不同的情绪,用线条或色彩表示出来。有些乐曲还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出来,如《龟兔赛跑》《彼得与狼》等。

六、课外延伸——“广”

音乐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好的音乐作品却很多。音乐欣赏就是以听的方式来仔细品味作品,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中不断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音乐家。欣赏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这样便使课内欣赏得到延续发展,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

以上这六种教学方法,既互相联系,但又各有区别。音乐欣赏课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结合、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展开丰富想象的翅膀,打开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去讨论、去争辩、去实践、去创造。那样,音乐欣赏课再也不会是死板的“一言堂”,而是一个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春天。

第二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法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法---听唱融合教学法的研究.刘辉 2014.7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一线教师反映音乐欣赏课很难上,课时不够,学生又没兴趣。实际上教学本身存在着许多弊端如:

1、许多教师过分强调音乐故事、人物轶事传闻的介绍,缺少音乐本体,而置“音乐”次要地位。教师只顾自己不关注学生,叙述的语言过多,担心学生理解不了音乐。结果学生听了故事、强记了许多数字,反而对于所欣赏的音乐一无所知。

2、老师一味主观灌输乐曲伟大的美名,特意为音乐做解释,强迫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忽视学生亲身欣赏的体验与感受。

3、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教师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态度,学生当然也不会感兴趣。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学生正襟危坐,老师不作任何引导,放任学生“神游太虚”

5、视听设备品质不佳:在现今科技发达,繁荣富裕的社会里,学生到处都可以得到高品质的视听享受。相比之下,学校的设备往往不如家庭设备的品质,再好的音乐在低劣音响的摧残之下,怎么会受人喜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好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方法做支撑。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设计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音乐欣赏能力往往是一个人的全面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瞬间所获得的审美感受,是其长期积累的知识、观点、趣味等众多因素,在一瞬间以感性方式展现出来的结果。理性认识固然不能代替审美经验,知识判断也不能等同于音乐欣赏,可是我们必须看到音乐欣赏者全面文化艺术修养对提高其音乐欣赏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欣赏所涉及的内容与目的,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音乐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我国音乐教育界在音乐教学方法上有一种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方法的提法,实际上是突出了教学方法的方向性。

简单地说,中外声乐、器乐曲,使学生对不同风格与时代的音乐作品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培养音乐欣赏的习惯与兴趣。北京市质量监控沈一民 的音乐 德育大纲 什么的内容

通过欣赏教学,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声音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甚至具有对声音选择、筛选的能力。他可以感受大自然中的森林“交响曲”,感受暴风骤雨的惊心动魄的力度、速度,更可以享受浩瀚音乐作品海洋中的“玉液琼浆”。在聆听中不断地把握音乐的分寸感,取得音乐艺术体验,从而使自己在音响世界中,进入更好的精神境界,成为自主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受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音乐表现除需要有音乐的感知、记忆、想象能力之外,还需要一定的表现音乐的技能。从学习音乐的先后顺序上来说,必须先吸收,然后才能有所表现;通过欣赏学习音乐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预计突破的重点

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聆听,“听”这个词是最重要的,它是靠时间积淀的。受课时的限制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分地听,造成欣赏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引入“唱”会创设出欣赏教学的新天地。唱歌是教化的第一阶段.目前的欣赏教学,据我观察所知道的,大多还停留在听的方法上,没能进一步介入“唱”的研究,多年实践发现听与唱都应该一同进入欣赏教学,加快速度提高“听唱融合”教学是燃眉之急。学生听了作品,要能够快速地表现出来,首先是解决唱的问题,耳朵听到是第一感受,嘴上唱出来是内化的感受,是音乐的二度创造。唱是为听服务的,是在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理解音乐。真正入心是全面的感受与提升!听唱融合在一起会达到欣赏教学的更高的层次。目前没有人提过或研究过此问题(创新点),为进一步深化欣赏教学的研究,填补欣赏教学中的美中不足;很有必要做此专题研究,探讨欣赏教学新的思维方法与教学思路,提高欣赏教学的效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另一个方面就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创造是无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创新理念、创新课堂、创新方法,是今天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起的历史责任。走自己的路,创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众不同才能发展、才能进步!

预计突破的难点

从国外到国内众多的教学方法研究中,我们看到(仅为一家所言)欣赏教学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的适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需要的最好方法。我们要突破的是一个比较适合教学实际的方法,创新一个“听与唱融合”的新教学方法,解决教师教的问题,学生学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学习,没有好的教法与学法;没有灵活而又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突破教学中听与唱,不能很好的融合这些实际问题。从国外到国内众多的教学方法研究中,我们还未发现欣赏教学法有我们提出的听唱融合的方法。我们是首创者,是听唱融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法的研究者,可以说:此课题的研究可以称的上“前无古人”的研究。同时会遇到很多难题,会让我们走出困境,更能够找到一条适合学生学习又适合教师教学的新路“听唱融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法的新型之路。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的音乐之耳,能对大千世界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甚至具有对声音选择、筛选的能力。它可以感受大自然中的森林“交响曲”,感受暴风骤雨的惊心动魄的力度、速度,更可享受浩瀚音乐作品海洋中的玉液琼浆。在聆听中不断地把握音乐的分寸感,取得音乐艺术的体验,从而使自己在音乐世界中,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自主的人。(具有审美意识的人,观念的人自己杜撰的想法)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批评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立意在哪里?有什么?他们有利方面 不足在哪里?我要超出他人之处是什么?)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还能丰富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力、创造力。音乐培养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感,美化心灵。从国外看,欣赏教学在每个国家都有所不同。在文献资料查阅中我们发现:

美国大教育家布鲁纳提出:“运用概念方法进行音乐教育”并且著书《小学的音乐学习--一种概念的方法》音乐概念的形成要求儿童运用音乐思维。因此,有必要自己去发现音乐的内涵是什么。如果教师向儿童展示的是一些预先确定的事实,那么在所教内容与儿童自己从中学到的内容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如果儿童自己去探索音乐,而他的探索过程又与音乐的基本性质保持一致,就不会有这种距离。《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到完美的教育。”苏联教育家卡洛夫有五部教学法.前苏联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卡巴列夫斯基,强调用音乐学科本身的规律特点来教育学生,他提出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体系,根据不同年级设立了音乐教育大纲,重要内容为音乐的三大支柱就是“歌曲、舞蹈、进行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对不同年级音乐的要求。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1900年提出了:“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使音乐回到它的原本性,——律动的节奏,它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与动作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以身体运动反应与个人内心对音乐的独特情感反应紧密结合来进行音乐学习。整个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1、体态律动

2、视唱练耳,3、即兴演奏。他认为:“努力训练学生的耳朵之后,我的目标是通过特殊的体操,引发学生自身的节奏感,并使他给这种身体本质的自发性表演以节拍的顺序,声音的节奏要踩出来,或依靠手势来获得;也有必要发现一种能够衡量细微的时值差异的记谱系统,以便对音乐的要求和个人身体的需要同时作出反应。”在实际教学中,这三方面的内容往往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既听音乐并创造性地即兴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同时,这三部分的教学内容又都有各自独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就有律动;凡律动均有节奏。个体对音乐的身体反应是直觉的、自然的、即兴的。身体能够对音乐产生动作反应表示个体通过听、动作、认知对音乐有所感觉与理解。他的“体态律动”成为世界有名的教学法。

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提出“民族音乐教育”。他认为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应该设计把歌唱的精神教给所有的人,使所有的人掌握音乐知识,把音乐用于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和闲暇活动之中,培养出音乐会的听众。他所关心的是通过音乐形成创造性和丰富的人的生活,并把所有人的音乐扫盲目标作为实现他理想的第一步。为了这个性和丰富的人的生活,并把所有人的音乐扫盲目标作为实现他理想的第一步。为了这个目的,他深入学校、音乐团体进行音乐教育实验,编写独特风格的音乐教材,创立独特的教学方法,并且得到巨大成功。他的音乐教育体系,不但已经在匈牙利官方规定的音乐教育中普遍运用,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强调以歌唱教学为主要内容,认为歌唱教学可以不受学生发展水平和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以优秀音乐特别是匈牙利本民族的优秀音乐为主要教材,认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最完美的表现,必须尽快地为全民族所占有; 柯达依提出过:“要保护孩子免除没有好的音乐的荒芜。”为课程进度安排的主要依据,他还要运用“首调唱名”、“手势”、节奏---时值音节体系,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

德国人说:“听音乐,听音乐;让每个孩子不能离开音乐!”强调聆听教学法。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提出《元素性》教育思想“根据自然界做一个比喻:原本的音乐、词和动作、演奏——心灵力量所兴起并发展的一切,构成心灵的包括腐殖质的沃土,没有这种营养滋润,我们将走向心灵的荒芜。” 还说“在我们这里,唱歌是教化的第一阶段,其他一切都紧接着它,并通过它作为中介、、、、、、所以,我们在一切可以想象到的学科之中,把音乐作为我们教育的基本元素,因为从音乐出发,开拓的均衡的各条道路能通向各个方面伸展。”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有一句名言:“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东西,能使人身体得到放松,而使精神振奋。”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赋予我们音乐的目的何在?难道不是在严肃的学习和辛勤的工作之后,使我们的心灵为之一爽吗?”音乐对任何人来说:“不仅使身心得到调剂和娱乐,而且文化素质修养也得到提高。”诗人歌德早在《威廉、迈士特的漫游年代》中说过:每一个人每一天必需唱一首歌、看一幅画或朗诵一首诗;这也就是说:别人自己的脑海和心灵被四堵墙局限着,从而导致心灵窒息。

德国奥尔夫(1894~1982)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目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世界50多个国家广泛流传,并深受教师和儿童的喜爱,五卷本《学校音乐教材》被翻译成几十种不同文字,“奥尔夫乐器”在世界各地学校的音乐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奥尔夫教学法的数学内容与方法。

1、节奏训练、律动、歌唱、语言节奏、乐器合奏和即兴创作使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通过这些手段来引导学生体验、探索音乐,开发潜在的音乐能力。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内容分为:

(一)结合语言的节奏教学。奥尔夫认为,音乐中的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本的元素。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以没有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和动力。而将语言引入音乐教学,是奥尔夫对学校音乐教学的一项伟大的贡献。奥尔夫在谈到他主张的音乐教育方式时曾说:“原本的音乐(EIemente)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奥尔夫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从顺口溜、童谣、诗歌、儿童熟悉的事物名称中提取最简单的节奏单元。这些“单元”的最小规模可以两拍或三拍(一个小节)。最初一般是四分、八分和二分音符时值。这些最简单的元素性节奏单元被奥尔夫称作:“节奏基石”。

第三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法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及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使儿童的听觉和发声器官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使儿童的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个性有所发展,教学方法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摸索了几种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启发提问法

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提问总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传递思想、进行师生交流的重要渠道,恰当的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使课堂结构紧凑、气氛活跃。音乐教学中的提问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如:“这首歌曲中是几拍子?以前听过吗?”;另一种是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唱,逐渐体会,寻找答案。譬如:在教唱歌曲以前教师范唱的时候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演唱?”在欣赏歌(乐)曲时思考“本曲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绪?”这类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投入到欣赏中,并针对老师提的问题去听,听赏后要能谈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评论,然后让学生根据大家评论的问题再完整地欣赏乐曲,教师则做补充归纳。

二、体态律动法

“体态律动法”是本世纪初由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1865--1950)首创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身体动作体验和培养节奏感,以加强对音乐的注意和记忆,达到促进学习者自我表现的愿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达到音、舞不分家。当学生唱完或欣赏完一首歌曲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体会、想象,编配简单的律动,并通过积极主动的表演展示学生对歌曲、乐曲情感、内涵的理解和表现。例如通过歌曲《娃哈哈》(维吾尔族)的音乐,表演新疆舞蹈的形象;通过歌曲《洗手绢》(汪玲曲)的音乐,表演洗手绢时的愉快劳动情景;乐曲《游戏》(李重光曲)表演儿童游戏时欢乐的情绪;乐曲《骑木马》(刘诗昆曲)表演骑木马时的动作等。

三、自由参与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与学这个双边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意识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事先安排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按部就班机械地跟着练,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夸大,而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削弱,故此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注意充分体现音乐教学的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原则,给每一位学生创造均等的参与机会。自由参与的方法是教师无须点名提问,在教师不间断的伴奏下鼓励全体同学特别是胆小的同学逐个站起来接唱,面对挑战,勇于战胜自我,特别是胆小的同学有了第一次战胜自我表现的尝试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他们以后的学习,真正达到面向全体,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分组比较法

在唱歌课教学中,如果一味采取同时学习,没有一定的变化,会使学生疲劳、机械,失去主观能动性,盲目地随大流跟唱,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较难的歌曲学唱时尤其如此。对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分组比较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较难的歌曲可以先集体学唱旋律,练习时分成两大组,第一组唱前半部分,第二组唱后半部分,一遍下来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组都会集中注意力,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另一组会集中精神去听唱的一组是不是有错误,这样即使唱了局部旋律,也会对整体有很好的掌握。当歌曲学唱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分组进行巩固练习。这时的分组更可灵活一些,如:男生组与女生组;按排列分组;按前后位置划分等。这样的巩固练习引入了竞争机制,使每个小组充分调动积极性;使自己演唱更加完善。同时也可使听的一组在听的过程中有较大的收获,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

五、现场录放法

按一般心理,每个儿童都想了解自己唱得如何,都想听一听自己的声音,现场录放法是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演唱,老师把这一过程录下来,接着放给同学们听,然后大家一起指出他的演唱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应该注意的地方。好在什么地方错在什么地方,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找出解决的办法加以纠正。采用现场录放法多用于唱歌课之后的巩固练习。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这种手段能够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增强音乐趣味性,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六、课件激趣法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可以丰富并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音乐课件具有形象性、真实性、主动性、感染性等特点,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诱导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使教与学变得容易。如在歌曲《愉快的春游多么好》的教学中,屏幕上出现蓝天白云、春暖花开的画面,随着画面的推进,同时响起了歌曲的优美旋律,“花儿开了,鸟儿叫了,多么好;山变青了,水变绿了,多么好;迎着春光,来到田野,多么美;唱起歌来,跳起舞来,多么好。”在音乐和画面的配合下,诗意自现,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同时也理解了歌曲所蕴含的意义。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完善。总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能够真正面向全体,使每个同学皆发挥潜能,共同提高,才能够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篇:小学音乐教学法专题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一至六年级音乐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有欣赏课。我们要重视欣赏课,利用现在的教学条件、电教设备等良好的资源,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使每位学生喜爱上音乐欣赏课,从欣赏中享受音乐无穷的魅力与乐趣。要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分析和挖掘每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充满激情、充满朝气、充满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努力寻求和实践“音乐欣赏课”的合理内容与方式,给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与学生心理健康及全面发展搭建“彩虹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艺术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行新课改的今天,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国外教育界也十分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和为学生提供欣赏音乐的平台。美国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德国人说:“听音乐、听音乐,让每个孩子不能离开音乐!”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这点就谈不到完美的教育。”⋯⋯无论外国、中国,很久以来就懂得音乐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音乐使人心灵净化、精神高尚、思想丰富、身心健康⋯⋯

据调查资料显示:第一、人们对于音乐教育及音乐中的欣赏有专门的研究,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但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倾向于“专业化”方面,对于小学音乐欣赏课来说过于高深,也就是说,目前“音乐欣赏”教育缺失的是小学年龄段这个空间和领域的音乐欣赏研究。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二、目前小学音乐欣赏研究已经起步,比如:“小学音乐欣赏课运用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等。但由于小学音乐欣赏课难度大,教师们不易把握,因而一般不愿意选择和探讨,所以目前的研究还比较肤浅,仅局限于细小问题的研究。我们试图对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做更“全面的、深入的、精细的”研究,以求突破目前“小学音乐欣赏”方面研究的瓶颈。第三、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完善,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完善。无论从“同步发展”还是就“自身完善”,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音乐未来发展趋势中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展“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研究”。

(二)意义和价值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欣赏’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一至六年级音乐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有欣赏课,尽管是第二课时。我们要重视欣赏课,不能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来对待欣赏课。我们应该利用现在的教学条件、电教设备等良好的资源,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使每位学生喜爱上音乐欣赏课,从欣赏中享受音乐无穷的魅力与乐趣,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分析和挖掘每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充满激情、充满朝气、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努力寻求和实践“音乐欣赏课”的合理内容与方式,给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与学生心理健康及全面发展搭建“彩虹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整理归纳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的基本方法”,以填补、改善“欣赏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的空缺、不足之处,并深入研究某些细节。

2.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育教研能力和学生欣赏水平服务,为小学音乐教学发展及相关广阔的领域提供参考的依据。

3.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为创新音乐教学方法开辟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要求的新途径。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小课堂培养审美情趣

1.教师针对每一首音乐作品,都要精心设计整节课的课型,使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感受、体验乐曲的内涵。

2.教师要根据乐曲音乐情绪的不同变化,创设情境,着力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会听、会想、会说、会演,全身心投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欣赏音乐。

3.教学中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量身定做:

一、二年级孩子的最大特点是爱动,所以在设计中,根据他们喜欢张扬、爱展示自己、善于表演的个性的特点,发挥其特长、创设意境,使其合作学习。

4.三、四年级的孩子对音乐知识,试唱及听力已经有初步基础,欣赏作品时想象力也比较丰富,在分析音乐作品中很有个性与特点,表演欲望也比较强烈,并且有一定表演能力。据此,可引导其根据作品创编故事、创编节奏、创编音乐情景剧等。

5.五、六年级孩子们的特点是不爱动,而此阶段的音乐作品的内涵也比较深,就要以欣赏乐曲的旋律、情感表达为主,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

(二)大课堂拓展创造美的能力

学校组建了舞蹈、合唱、器乐三个活动小组,训练时间分别是周三、周四、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在平时的课堂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对音乐已经有所感悟,所以,老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变化,自编、自导、自创、自演节目,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如经典文诵读汇演、文艺节目展演、合唱以及本地富有特色的五禽戏表演等,使孩子们领略到音乐的魅力给人们带来的火花般的热情和乐趣。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研究原则:1.由浅入深;2.由近及远;3.由具体到抽象。

1.由浅入深

孩子们由于知识、生活经验的缺乏,往往对音乐的表达不易理解,对某些情感不易体验,因而欣赏教学要根据孩子们的认识能力,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学。欣赏教材的篇幅应由短小的作品开始,再逐步听较长的作品,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段应由简到繁,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应由易到难。

2.由近及远

由于孩子们所接触的生活范围狭窄,情感和兴趣正在发展期,因此欣赏作品的内容应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事物开始,再逐步由近及远地扩大他们的视野。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其知识,使他们听音乐时能进行联想,从而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欣赏教材的选择,一般从儿童歌曲开始,逐渐扩大到其他歌曲,由反映儿童生活情趣的器乐曲扩大到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使欣赏教学符合儿童的认识。

3.由具体到抽象

在器乐作品中,由于没有文字结合,音乐内容就不像歌曲那样表达得具体、明确。但在某些器乐作品中,由于运用了客观世界中音响的直接模仿(如:鸟叫、军号、钟声等),或近似模仿(如雷鸣、风声、时钟嘀哒声等)的手法来刻划音乐形象,这种直观性的听觉形象,就容易为孩子们所理解。而在某些用暗示性、象征性描写的音乐中,所描写的形象没有听觉上的直观形象,只有视觉上的形象(如云彩、闪光等)或仅是表现情绪的形象(如欢乐、悲哀等)这种抽象的描写,又常需借用标题、文字作解释才能使人听懂,因此,这类作品就不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应多选择直接模仿和近似模仿的乐曲为适宜。

研究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结合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学生面谈、调查、平行班教师之间的沟通等方法。

五、课题的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1.课题组商讨制定课题实验实施方案;

2.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全校学生;

3.前测、分析和调研。

通过课堂教学及老师之间的谈论分析,总结我校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分阶段研究:

第一研究内容: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发挥课题组每个成员之专长,在上课时发挥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与特点,针对不同的课型设计与教学方法进行互听互评,增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的进取意识。

第二研究内容: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把在课堂中遇到的新问题展开讨论、研究、挖掘。注重课后教学反思与评价,寻求突破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新的、更完善的教学方法。

第三研究内容:积极参加各类优质课、电教课、示范课评选活动。通过活动才能使授课水平提升得更快,只有经受一次次课堂试讲的磨练,教师对作品分析把握得才会更加透彻。经过反复修改、琢磨,才能整理出精品教案,才能探讨出切实可行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

第四研究内容: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并针对每次的学习写出感悟及心得体会。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写一篇论文,以便及时将自己在研究中的经验整理提升,进而指导改进今后的研究工作。

第五研究内容:根据欣赏课部分作品,创编文艺节目:合唱、舞蹈、音乐剧、情景剧等,积极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类文艺演出,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艺术感悟的审美情趣。

第三个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4月)

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辑,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实施的活动形式及要求活动形式:

1.学校以教科处为主要课题阵地,收集每一节欣赏课教案,收集所有欣赏录音带、影碟、课件资料,收集学生在欣赏每首作品时创编的故事,创编的节奏型等作品资料。

2.开展以欣赏课的音乐作品编排合唱、舞蹈、音乐剧、情景剧及各类形式文艺演出活动,并及时整理收集现场照片和录像。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把教研中讨论的记录保存归档。要求老师讲授各类优质课、电教课、汇报课、示范课的欣赏课时,要针对大家的评课写出心得体会。

4.经常派老师们外出学习,及时整理外出学习的听课记录、感悟与收获,并要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刊登在校级报刊或是其他专业性的杂志上,为音乐欣赏课的研究准备更丰富的资料。实施要求:

1.规范学生各类音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活动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做到“五定”、“二记录”:“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所、定指导老师;“二记录”即指导老师每天记录学生活动的内容与参与过程。学校行政领导巡查、记录教师开展活动的情况。

2.积极推行校内艺术节及校外演出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各类文艺活动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

1.问卷调查收集的资料,分析材料等。

2.教学论文、案例、作品光盘,研究课教案、说课、评课录,欣赏课程课堂教学实录等。

3.完成本课题的实践结题报告和研究论文。

4.每学期举办“六一”少儿文艺汇演,经典散文诵读、诗歌朗诵等大型文艺活动,同时展示活动成果。

5.每一个学生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获得自主和谐发展。

八、课题的组织机构与保障措施,人员分工

1.课题组人员分工

领导小组

组长:李旭

成员:贾丽娜李莹常征刘霞

2.领会精神,达成共识

组织课题组人员认真学习“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的实施方案,深入体会方案精神与内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把方案印发为学习材料,组织全体教师学习。

3.强化培训,积极参与

无论学校资金多困难,想方设法派老师外出学习,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获取新的知识,新的观念,培育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以满足学生兴趣活动对师资的较高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兴趣活动辅导计入教师工作量,可根据实际给与适当的经济补贴。同时,充分利用校外人才资源优势,形成校内外结合的活动指导网络。

4.五个落实,有序保障

做到五个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器材落实,内容落实,保障兴趣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5.因组制宜,制定规划

组织学生开展兴趣特长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各兴趣组要根据实施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实事求是地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活动方案,并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

6.落实检查,组织汇报

学校教科处对每次活动都会安排检查,对学生的到位和教师的辅导情况做简单的记录。在活动开展一定时间后进行各兴趣组的展示和汇报活动,这既是对兴趣组的督查,也是给兴趣组一个展示的平台。

7.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文艺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该课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成果,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外文艺活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8.加大投入,统筹资源

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增加学校艺术器材配备,积极为各开展活动班组添置寓教于乐的影像资料,进一步完善学生课外文艺活动的设施,为活动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2012年暑假学校将投入20万元打造、装修排练厅。

9.加强监控,实行考核

学校成立由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组成的活动监督小组,负责对各活动组的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记录。一个学期进行一次考核,各兴趣组开展活动的组织情况及兴趣组学生参加省、市、区各项活动及比赛取得的成果、成绩,评选出“优秀兴趣组”和“兴趣组优秀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五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法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法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教学程序一般为:讲解背景——出示主题——欣赏内容——分析曲式——听主题与对比主题——理解其思想含义。教学中老师完全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简单的动用听觉器官的个体,学生大多是昏昏欲睡或坐立不安,课堂要么死气沉沉,要么人声鼎沸。这种传统的欣赏教学往往比较关注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是夸大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注重了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教育而忽视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导致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的严重丧失。新教材本着“人文”原则,呼唤着一种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力发展的开放,民主,活动,探究式的音乐教学模式,因此,它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身心特点与基本素质,认真研读新课标与新教材,重新建构与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相适应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欣赏课呢?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的改革,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提高认识,不但要适应改革,而且要推动改革的步伐,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者。

一、认真研读新课标,做到高屋建瓴。

新课标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在原有大纲所要求的唱歌,唱游,乐器,欣赏,识谱,视唱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拓展到“感受与鉴赏”,要感受就离不开听音乐,只有听多了,才有感受,感受到了之后才能去鉴赏,去领会,去提高,去融会贯通,才能在潜意识里变为自身素质。因此,当我们按照新课标来实施音乐教学时,音乐欣赏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当我们按照新课标实施欣赏教学时,我们就应该立足教师是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是他们现有的音乐知识和老师的知识相互碰撞,双向交流的过程。所以说,新课标是教师上课的指南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启明星。只有认真读了新课标,你才能转换角色,你才能高屋建瓴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把握着教育新导向,把握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把改革落到实处,才能在这场改革中做一个旗手和开拓者。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构建欣赏课教学新模式。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器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内容,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本校和自身的特点,采用了如下教学方式:

1、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

校园网的建立,远程教育的实施,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这些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便捷,也为孩子们搜集或获取资源提供了方便和途径。音乐教材中的欣赏内容,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绝大部分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难以耳闻目染的,是以他们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相远离的,但是这些信息和资料却可以在网上轻易搜集得到。因此我在上欣赏课前,一般有三个过程:一是要求孩子们上网搜集与本课有关的各种资料,学生自己选择多角度,多方向,多内容;二是要求他们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三是要求学习组长把搜集到的东西整理并归类,在上课时展现给大家。如在上六年级第四单元《黄河之滨》时,有四个欣赏内容:两首民歌《看秧歌》、《沂蒙山小调》,两首乐曲《小放驴》和《大起板》,内容看似多而杂。同学们所搜集到网上资料却有趣而丰富,有介绍传统拉弦乐器,传统吹管乐器,传统打击乐器的类别、奏法以及形状的;有介绍黄河的发源地以及它对沿岸的文化影响的,有介绍山西,河北地区的小调和民歌的,甚至有介绍和模仿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风格和山西,河北民歌的对比的等等,交流时课堂热闹而有序,评价或自我评价时同学们发言有理有据,这种课的模式一般是搜集处理信息——学习主体内容——展现或拓展——评价或自我评价。另外,利用电脑制作成课件,也是现代教育常用的、高效、快捷、直观、形象的欣赏课教学形式。如我曾经看过一个课例《银屏之歌》,教者便是把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制成课件,如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西游记》中的《敢问路在何方》、《红楼梦》中的《枉凝眉》、《三国演义》中的《好汉歌》等等。孩子们在这堂课里既加深了对经典歌曲的印象,又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什么离我们都不遥远了,我们就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学习性,不但让他们的知识更丰富,而且能引导他们健康的上网和怎样利用网络为学习服务,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2、情景教学激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虽然是写做人的道理,但它也说明环境对人的重要。有专家指出:脱离儿童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此,针对儿童的感知能力敏感的特点,我在上欣赏的前夕,尤其是低段教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动员部分学生布臵教室,如我在上三年级第一单元《春天》时,由于季节原因,春天还没到,我在上这一课时,挪到春暖花开的三月上,孩子们采集了柳枝,树叶,小草等各种春天花卉布臵教室,让孩子们首先臵身与大自然的意境中,从而在欣赏时,能随着悠扬的乐曲在教室里就能找着春天,就能体味到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春的气息。情景教学还可以利用墙报,板报的形式,既美化了环境,又宣传了音乐文化。还可以制作道具,进行情景音乐剧的创编表演。

3、故事教学导趣

故事教学是低段欣赏教学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高段教学时,我的方法常常改为用与之有关的碟片或图片导入,在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想知后事的欲望下,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编段小故事,并且能够随着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讲故事。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游戏教学

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现在的孩子游戏的方式多而且有意义,比如他们在《看了闲人马大姐》这部电视剧后,学会了游戏“你拍一,我拍一,小孩少打游戏机;你拍二,我拍二,垃圾装进塑料袋;你拍三,我拍三……”在看了《白蛇传》后又编词“千年蛇妖白素贞,修炼成仙来报恩,路上遇见法海师,把她关进雷峰塔……”等等,利用他们好动,好奇的性格特征,我常常把一些歌曲的欣赏编成游戏,或让他们自己编词来说、来唱,他们自娱自乐,其乐无穷,孩子们从中获得许多乐趣。

5、律动,表演教学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生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器官,全身心的“投入”音乐,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律动,表演是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因此,拍手,跺脚,捻指,摆头等简单的律动,是每个孩子都能做,也乐做的动作,采用这种方法,改变了欣赏课坐着听,趴着想的单纯依靠听觉在感受音乐的教学。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创造环境,创设条件,激发孩子们自编自演的创作欲望,用舞蹈、声乐演唱,乐器演奏,甚至是小品,音乐剧等律动,表演活动,来唤起孩子们学习兴趣,创作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愉悦声心,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整合资源,整合学科,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并且局限于音乐本学科知识,而新课程则倡导着“综合”的理念,“综合”表现在三个层次上: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如感受、体验、表现、鉴赏与相关音乐文化相联系等的综合;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如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美术、建筑、影视等的综合的联系;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如音乐与文学、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的综合(见教师用书)。它体现着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除了本学科各类知识点,各方面的相互渗透外,还表现在对自己已掌握了的知识和其他途径得来的资源的整合应用,同学之间的资源共享。同时学科资源的整合也是新课程,新形式下教学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除了向第二课堂延伸外,还要借鉴和吸取其他学科对音乐欣赏的作用,同时把音乐欣赏中的东西渗透到其他学科。新教材在小学高段的欣赏中体现得最明显,如十二册的《亚洲弦歌》的欣赏,既要对亚洲这些国家:科威特、印度、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臵,著名风景、民俗民风有所了解;又要对这些国家的人种、宗教、文化等有所了解,;还要对各国乃至全球的体育文化有所了解,以及对各国的乐器有所了解,才能对其音乐风格的形成真正理解。其知识面涉及很广,在上这一课时相关的学科就有音乐、文学、地理、信息技术、体育、思品等的综合应用。这对音乐老师的备课和组织教学提出了考验,同时让学生们对自己的知识的了解、应用、掌握程度也是一个展现。又如在欣赏《歌唱祖国》时,整堂课我贯穿了几个问题进行教学:你能画出我国国旗吗?(要求画出颜色、形状、五星的位臵等);你能唱哪些歌颂祖国或唱国旗的歌曲?(孩子们唱出《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旗飘飘》、《我和我的祖国》、《国旗国旗真美丽》、《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你能说出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当时的国家主席是谁?现在的国家书记是谁?……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这就是我在教学中奉行的原则。在教学中只要把握住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的原则,相信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将愈来愈成熟。

总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的,而是随着个体的差异,老师的素质和性格有所变化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欣赏课的教学时,要针对自己的学生特征而进行教学,常言道:教学有法,亦无定法亦是这个道理。

下载2018年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六字教学法”初探_通用版-文档资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六字教学法”初探_通用版-文档资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

    小学英语教学法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法论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交际会话法”等众多教学方法。本人就自己从事小学英语几年以来的经验,总结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常......

    小学音乐论文

    创设情境课堂 提升音乐素养 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๐课的情境教......

    小学音乐论文

    小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音乐论文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认为培养......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感悟学科论文

    随着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对艺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在小学阶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在像以前音乐课体育课等综合学科的课就像是摆设,艺术......

    小学六字励志口号

    六个字的标语虽然很短,但是也是很励志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六字励志标语,供大家参阅!小学六字励志口号1.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苏联)2.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英)3. 爱......

    小学音乐欣赏说课稿

    欣赏教学在音乐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小学音乐欣赏的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一、说教......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让音乐课“活”起来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