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兴化市陈堡镇中心幼儿园 225714 董年芳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信息技术教学能把声音、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能为幼儿创设情境,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人机互动,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园 教学 应用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工具、教育手段的前提下,对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信息化,以及教师的教,学习者学的教与学的优化过程。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在促进儿童发展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图、文、音、像并茂,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我的感受、做法及体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一、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纲要》指出:我们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刷牙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并不是难事,但要想真正地把牙齿刷干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班有几名幼儿龋齿较多,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有关牙齿的课件,利用午餐前的过渡环 1
节让幼儿观看。卡通形象的牙齿宝宝生动、可爱,一出现就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通过观看课件,幼儿了解了牙齿的作用和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家长都反映孩子在家主动要求刷牙了,而且刷的可认真呢!又如我们在网上浏览《大公鸡和漏嘴巴》,孩子们看到了里面的小朋友吃饭掉饭粒的样子,知道是不对的,马上会想到自己不好的行为,并开始讨论该怎样吃饭,渐渐地,幼儿能主动地、有意识地按正确的方法吃饭了,东张西望、讲话掉饭粒的现象减少了。除了以上所说的,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自己摄制的影像资料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积累一些日常生活经验
二、信息技术教育营造了崭新的活动氛围,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性。
《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带给孩子们更加深刻的感知觉刺激,为幼儿园集中教学活动的实施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利用课件“快乐的端午节”,让幼儿观看有关端午节的来历的传说、故事及有关屈原的传说等。丰富了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幼儿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视频——多姿多彩的端午节,幼儿通过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画面和浅显易懂的详实的解说了解了全国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把抽象的传说和端午节的民间习
俗,生动、具体、形象的表现了出来,幼儿不仅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的、趣味性的活动亲身感受和体验,感知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这对弘扬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起了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
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造力得到发挥。而信息技术的采用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适宜地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界面。动画、声音、影像刺激了孩子们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了解端午节的故事、传说和赛龙舟、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后,还通过看视频《粽子的故事》,知道了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幼儿对怎样包粽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需要什么材料?包粽子的方法?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是在传统的民间节日活动中促进幼儿的美德的发展。于是幼儿园开展了包粽子的活动。在包粽子之前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提出问题:怎样包粽子?需要的材料?包粽子的方法?等问题。让幼儿与家长交流,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萌发幼儿的想象意识。
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律、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决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因此老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
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使幼儿缺乏想象力。教师在电脑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编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如:小班《太阳》绘画活动中,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当幼儿了解、尝试的时候,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随即教师还可以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形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教师对幼儿一些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新的启迪。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教学应用的开展使多媒体的诸多辅助功能将会得到更多的开发和利用。只要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 合理利用, 不断总结和归纳, 它将会很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 促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辅助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孩子们突破知识的难点,享受快乐学习的乐趣。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内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功能,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才能使孩子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更多有益于身心发
展的经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幼儿的发展。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它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既提高幼儿的智力因素,又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它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合理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
第二篇:应用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心得
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应用心得体会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认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主干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受到质疑,取而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开放式现代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是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产生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将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集中于一体。而此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型要求,灵活运用相关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种传媒手段,可以产生出生动活泼的形象,丰富多彩的内容,清晰标准的发音和情节相关的音响效果,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又能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信息素养,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参与没有兴趣的活动,无疑对学生是一种痛苦的学习,没有兴趣,就没有愉悦和智慧。诚然,许多科学家、发明家、音乐家之所以能获取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多媒体计算机的图像、声音和色彩的巧妙运用,容易纠正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现象,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中去。从而强化观察、注意、理解及记忆的能力,也缩短了认识事物的时间。如某一课中,引题的故事颇受孩子们的喜欢。教师运用媒体制作出形象生动、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再次唤起了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的学习热情。同时他们也在获得了知识。这远比教师点着图片讲故事效果要生动很多。还有我在向学生宣传交通法规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单独去宣讲交通法规的条文时,学生打不起精神,有不耐烦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利用网络和电脑做了一些不遵守交通法规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乱穿马路、不看红绿灯、被车撞伤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中间的互动参与更是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后期跟踪调查,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普遍提高。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最为重要。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通过学习,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主干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受到质疑,取而代之以幼儿为中心,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开放式现代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是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产生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将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集中于一体。而此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型要求,灵活运用相关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种传媒手段,可以产生出生动活泼的形象,丰富多彩的内容,清晰标准的发音和情节相关的音响效果,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既能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又能烘托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景气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帮助幼儿形成和发展信息素养,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参与没有兴趣的活动,无疑是一种苦役,没有兴趣,就没有愉悦和智慧。诚然,许多科学家、发明家、音乐家之所以能获取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多媒体计算机的图像、声音和色彩的巧妙运用,容易纠正幼儿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现象,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中去。从而强化观察、注意、理解及记忆的能力,也缩短了认识事物的时间。例如,课件《保护自己办法多》中,引题的故事颇受孩子们的喜欢。我运用媒体制作出形象生动、色彩丰富的小猴与伙伴们捉迷藏的场景,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然后再通过鼠标点击幼儿猜的地方,让电脑来判断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电脑里的不同表现(“对”-小动物边走出来边说“你真棒”;“错”-小猴挠挠头,“请小朋友再仔细找找”)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再次唤起了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的学习热情。同时他们也在寻找藏起来的伙伴中,了解到小动物可以用它们的保护色来保护自己,获得了知识。这远比教师点着图片讲故事效果要生动很多。还有我在向幼儿宣传交通法规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单独去宣讲交通法规的条文时,幼儿打不起精神,有不耐烦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利用网络和电脑做了一些不遵守交通法规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乱穿马路、不看红绿灯、被车撞伤的图片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中间的互动参与更是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后期跟踪调查,幼儿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普遍提高。为幼儿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幼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最为重要。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教师如何合理又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试着从以下方面来论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使课堂练习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作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课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其固有的弱点而经常遭致批评。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课堂教学仍然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为了能够在教学中合理又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我们首先需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先进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做出各种学习的反应。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仅限于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简单的幻灯片演示来完成。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介入教学后,像一股春风一样,催促着我们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模式的改变,使我们的师生能够共享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最前沿的教学资源,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后,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和教师帮助主动获取知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取代了粉笔在黑板上涂抹,变成了好看的图片、影视资料在荧屏上展示,学生们在直观的感受中创设了情境,体会语言就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进入思维中,参与到学生的理解、欣赏、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发生碰撞、产生共鸣、情感交流得到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这一切,都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结果,更加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在教《称象》这篇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适时的播放课件,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全相同的事物画面或事理。另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通过资源共享,博采众长,更好的发挥了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辅导作用。教师备课时,可先输入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与之有关的资料,在进行分类制成课件,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需要,一点鼠标,迅速调出,方便快捷。资料调出学生可根据需要、或兴趣去学习。这样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了学生拓宽视野。学生在积累大量素材的条件下,做到了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自觉性。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有效地再现实物的可观属性,使学生感知事物的艺术效果,在大脑中形成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有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理清学习思路,与作者进入同样的境界,从而领会课文的主旨。如:《林海》是一篇描写大兴安岭美丽的风景课文。教师在讲解段意时,可事先制作出反映大兴安岭岭、林、花、等风景的课件,让学生目睹屏幕上浩瀚无边的绿色的森林,起伏的群山似滚滚的波浪,课文中“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林海”等内容便可迎刃而解。伴随悦耳的解说词,学生再看录像中哗哗流淌的雪水,树木抽出新枝,长出嫩叶。再看看伐木工人欢声笑语,植树工人的辛勤劳作。疾驰的火车把木材源源不断的运到全国各地。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能明白这课文的主旨:写出了大兴安岭与祖国建设密不可分。真正理解“兴国安邦”这个词语的意义。当教师合理的展现其它大兴安岭景色的设计后,学生会由衷感到大兴安岭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于是课文中的语言成了学生内心急于表达的话语,面对教师的提问,他们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纷纷伸出小手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又例如,一位教师在上苏教版古诗两首《所见》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时,利用课件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师:(动情地)你们看,你们听,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蝴蝶儿在飞,多美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我们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例如教学《什么是周长》,教材只借助一片树叶和趴在树叶边缘的一只小蚂蚁和数学书封面让学生观察周长,这样让学生对周长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再通过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周长,让学生观察周长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屏幕上显示一只小蚂蚁在一片树叶边缘的一点出发,沿着树叶边缘跑一周,最后又回到起点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周长是怎样形成的。再出示树叶让学生动手描线,再演示课件描线过程,一目了然,让学生认识到周长是一个封闭图形才有。然后再通过课件演示量周长。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的概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对更乐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