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快乐体育”情境创设初探
小学“快乐体育”情境创设初探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厅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徒工决条件。“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情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
教师如能将体育教学活动处于创设的最佳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贴近生活的感受,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功能,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怜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我校“快乐体育”实验课题组对怎样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让音乐进入体育课堂。体育教学的场地便是学生的课堂、要布
置得赏心悦目,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喜欢上体育课。同时,从组织学生进课堂便配以雄壮的《进行曲》,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悦气氛外,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针对体育活动的单位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二、游戏法。快乐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快乐的体育
课将会扼杀人的天性。游戏是学生十分兴趣的体育活动,也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介经常做同一种游戏,小学生会感到乏味和厌倦。所以,可利用儿童好奇、好新、好胜的理,设计饶有趣味的游戏。如“投掷”运动游戏化。利用垒球作“炮弹”,设计模拟“放人”的目标。让学生对准目标,奋勇歼“敌”,训练结束比“战绩”。学生在这种“战斗”情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既寓教于乐,也发展了投掷能力。
三、巧喻法。体育课大部分是在户外进行的,因此,组织教学历来
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难点。小学生缺乏自控能力,集队中常你推我挤,吵吵嚷嚷,对有举的活动争先恐后,对不感兴趣的一个劲推别的同学上场„„针对这种善,单凭训斥、指责是难奏效的。教师可巧打比方,借物喻理,学生易于接受。如守纪律的雁群;听指挥的鸭子,按顺序走的驼队„„教师可运作丰富生动的语言,形象逼真的动作表情,使学生进入角色,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
四、模拟法。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起来津津津有味,感到快乐无比,才能越学越爱学、越会学,才能学得好,让学生模拟表演是学生乐而愿为的活动。体育教学要投其所好,开展教学活动。如训练学生用前脚掌先着地跑,我们可根据儿童关于模仿的特点,组织学生模拟南极企走路,模拟草原儿童骑马舞蹈表演„„学生在有趣的模拟表演中掌握了要领。失去了趣味性,快乐体育亦不复存在。
五、表现法。好表现是儿童的天性。如体育教材中的基本体操、跑、跳、投、游戏等重要教学内容,无不起源于生活。因此可设计生活原型的活动,让学生乐学。如给自行车打气、工人拿子加工石头,搬运工人推板车、司机把握方向盘等日常劳动生活的原型动作练习,学生特感兴趣,运动中始终情绪高涨,他们不但注意动作的节奏,还会十分形象地表现自己,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许。
六、激励法。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乐教”只是手段,“乐学”才
是目的。体育教学中的耐力锻炼项目最适宜采用激励法。耐力锻炼是最单调,易疲劳的运动,假如只简单地强制性运动,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创设适合学生锻炼的场地,即:铺设垫子作“草地”,架一条有一定高度的橡皮筋作“钢丝网”,用实心球作“地雷”,用白粉划两条有一定间隔距离的横线作“水沟”或“战壕”,让学生进行爬、钻、绕、跨等动作的练习。尽管锻炼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学生累得满头大汗,可兴趣未消,磨炼了意志、强健了身心,七、假想法。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体育教学不能单纯停留在体育技
能训练,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并以此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技能。如径赛中的冲刺或中途松弛不支时,可假想后面有人追赶,或假想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等。
八、争胜法。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又一天性。体育教育要充分运动学
生不甘落后的心理,运用争胜法于体育教育中。如爬山登顶、夺红旗追赶“逃敌”等。另外,课前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也是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情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很容易为一些新异激所激动而兴历起来。如课前布置、器材放置,规整醒目的樗线,美化的教具都具有艺术性,就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绪,进入体育教学情境。
总之,在“快乐体育”中,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乐中学,趣中练,由兴趣变志趣,即激“情”、激“趣”、激“志”,从而扩展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窨;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潜潜移默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与身体的发展,即激“疑”、激“思”、激“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达成在快乐 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
第二篇:创设快乐情境 激发识字兴趣
创设快乐情境
激发识字兴趣
模糊搜索 搜索标题
作者:楼华飞
时间:2008-9-
21等级:★★★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为第一教学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富有想象力,但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识字兴趣,营造一种民主、宽容、和谐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于识字教学。
『我的教学』
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猜谜了,一上课,我就出示课文插图,问到:“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在哪里吗?”大家看到客厅的图片,感觉非常亲切,纷纷叫到:“在家里,在家里。”我板书课题,装作非常惊讶的样子,问:“你怎么知道这是在家里呢?”此时大家都踊跃地举手,想说说自己的理由。有的说:“家里有茶几。”有的说:“家里有沙发。”有的说:“家里有书架。”„„我马上把相应的词卡贴在黑板上。还不忘表扬学生:“你真了不起!”自己嘴里则大声地读到:沙发、茶几„„此时有几个学生也跟着我读,我则兴高采烈地表扬他们,越来越多的学生跟着读起来。
“今天的小朋友表现这么棒,老师奖励大家做个游戏。”然后把游戏规则告诉孩子们。此时,老师读“沙发”,学生找“shāfā”,同时,让一同学把配有图和音节的卡片贴在生字卡片上,齐读三遍,直到找完为止。
你们家有这些东西吗?有的说“我家有长长的红沙发、软软的,坐在上面很舒服。”有的说:“我家有高高的书架,上面放了很多书。”有是说:“我家有台灯,星期六的晚上在台灯下学习。”„„
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明家里的不少物品,下面再来说一说他家里有些什么人?他们又在做些什么呢?(出示课件:爸爸、妈妈和小红的画面)有一个学生说:“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有一个学生补充:“晚上,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还有一个学生说:“我给爸爸、妈妈送上水果。” 此时,我就出示短文,让学生自由读短文。读完后,我问:“你有什么问题吗?”有一个学生举手说“为什么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我夸他:“你的问题问得真好,会问问题的学生是好学生,大家要向他学习哦!”“谁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笑呢?”小A说:“我给爸爸、妈妈送上水果,所以他们笑了。他们夸我懂事,所以我笑了。”小B说:“爸爸、妈妈夸我热爱劳动,尊敬长辈,所以我笑了。”
“看着大家学得那么认真,老师也笑了。你们能不能说说这个家里还可能会有哪些物品?有哪些人?”有的说:“有花瓶,花瓶里插着鲜花,十分漂亮。”有的说:“还有布娃娃,它们是我们的好伙伴。”还有的说:“有爷爷奶奶,他们都很喜欢我。”
“他们那么爱你,你又为亲人们做些什么事呢?”有的说:“我为妈妈倒垃圾。”有的说:“我为爸爸捶捶背。”„„学生都兴奋地说着,心中满是自豪。
师:这里有一些生字卡片,我想请同学们上讲台来当小老师,大声带领同学们读!
『我的思考』
所有的文字都来自生活,并且回归到生活,那么我们的教学呢?自然也不能违背规律性的法则。
u
创生活情境,激学习兴趣。
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本着这样的理念,我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课的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一个有着美丽陈设、生活用品的家庭画面,创设了情境,贴近了学生生活,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骤然高涨。然后老师把配有彩色图形的词语卡片出示给学生,使抽象的生字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初步地使学生认识了生字所代表的事物形象。借助实物认识生字,学生感兴趣,也容易记住,学得自然轻松。
u
导学生思维,重自主学习。
识字伴随着思维活动,特别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对学习生字更有好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在教学中势必要松弛结合。为尽量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思维,并参与学习活动。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那些生字后,我又要求学生给生字找朋友。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物品音节卡,老师读“沙发”学生找“shāfā”,老师读“茶几”,学生找“chájī”„„同时,让一同学贴在生字卡片上,齐读三遍,直到找完为止。这样设计,重视了学生参与,引导了学生思维,学生兴趣大增,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在复习生字时,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大声带领同学们读,让台上台下互动,气氛格外热烈。
u
强化口语训练,寓德于说。
所有字词都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字词。识字必须多读,也必须多说,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高频率接触生字,既巩固了生字词,又很好地进行口语训练,对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大有裨益。让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自己家里有什么,既尊重了学生,又体现了在生活中学生字,在生活中用生字的思想。“学以致用”是一切学科的最终目的,认识了生字就要会用,运用生字进行说话,正好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同时,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载体,适时地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劳动,尊敬长辈的思想,注重了对小学生从小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创设情境的方法五花八门,老师要根据课堂的需要,选择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1.编字谜识字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我趁机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手”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字谜。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两人坐在地上”,谜底“坐”;“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谜底“人”;“笔”字,“上边竹子下边毛,写字画画离不了”;“田 ”字,“四周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回”字,“四周不透风,口字在当中”„„,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2.编故事识字
故事是一年级学生最喜爱的。我以故事为背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例如语文园地二中,有一道题是找同偏旁的字。我创设了一个“把苹果提回家”的情境,先利用多媒体电脑创设一个以苹果树为主题的小故事(配声音)讲述,老师出示“苹果”(带有“走之旁”、“三点水”的偏旁)的字卡片,学生认字,找两位学生提着篮子(自制带有“走之旁、“三点水”的偏旁)捡苹果,捡对了,就把苹果带回家。通过创设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巩固了生字,也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有一些字,老师可以抓住字形特点,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快乐的教学情境,可以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
3.编儿歌识字
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我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如我教“问”字,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又如“磨”编成“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4.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草头=?”(草)。“草—草头=?”(早)以次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三点+同=?“(洞)“立+日=?”(音)等,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异同,对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称之为“姐妹字”。如:“蛙、哇、娃、洼”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而且随机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5.多媒体识字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识字,还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识字,把识字、阅读教学过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机整合,真正突破传统的孤立的语文识字教学模式,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在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的字,根据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运用信息技术识字,课堂识字既直观又生动形象,学生记忆犹新。例如:我教学生字“晴”是晴天的晴,运用课件演示,先出“晴”字,再出示日字旁(后面出示一个太阳),因为“日”表示太阳,所以用日字旁,右边读音,整个字也读“qīng”。出示词句让学生认读。同样,在教学“请、清”的生字时,也运用多媒体演示后,让学生说说部首、声旁表示的意义进行识字,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观察,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这样既可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促使儿童的口头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使识字、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改变着人与人的交际方式。远程教育成为现实,人机对话已不新鲜。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识字教学。我们就更有理由为孩子们拓宽空间,创设情景,让不可能的成为现实,让静止的变成活动的,使识字教学插上现代技术的翅膀,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迈上新的台阶。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也会利用各种形式识字,他们会因为认出字而高兴,会为发现新词而雀跃,会为自己能读懂一本小书而欢呼。这种源于内心的满足,对自我能力的发现,将使孩子们拥有自信和持久的快乐。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一定要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只有认认真真地过了识字这一关,学生今后的阅读才不会有障碍。我们一定要教给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认真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儿童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又学以致用。因此,低年级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学习资源,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1.1问题提出
1.1.1数学情境引发数学问题
新数学知识的获取以数学问题的提出为基础,这是为数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
程所证明的客观事实。希尔伯特指出,“数学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数学问题产
生于数学情境。数学情境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人们通
过对数学情境中数学信息的观察、分析,产生疑虑、困惑,逐步发现、形成问题。
因而设置教学情境是实施数学教学的必要环节。
1.1.2小学数学的特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让数学与生活结合,在真实 的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是小学数学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复杂的逻辑思维对于他们仿佛是高不可攀的入云高塔,怎样将已经从实际生活中
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再还原到当时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它们的必要
性,从而牢牢的掌握它们,并在生活中乐于运用它们,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
1.1.3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更加需要形象化具体化,他们最容易理解的是自己身边的数
学,教材中每一个新元素的引入必然伴随其相应的生活情境。像小数的学习,教
材会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的并不都是整数,如量长度不够整米
数的情况,买东西不够整元数的情况等等,所有的例子都指向一个结论,整数在
生活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时小数的产生便顺理成章。但是引出小
数后学生仅仅从认识上知道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并没有把它?与自己的生活联系
起来,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它并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运用它呢?为此,我创设了一
个微型的小超市,让学生充当收银员和顾客,在热烈的买卖情境中,学生们积极 的报价付款并检查对错,在不知不觉中,小数已经融入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系统,成为了他们知识的一部分。之所以选取超市的情境而不是度量的情境完全是因为
考虑到在生活中,前者更容易出现,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
通过这次实践,我萌生出了一个想法,是不是每节数学课都可以按照这样一个创
设情境的模式译展;五去^从而达到i:!:教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的学这样的教学模式
更好的效果呢?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
活环境及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超越
狭溢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学习内容,让数学“活”起来。
这也是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的。
1.1.4《数学课程标准》对情境教学有高度的要求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情境教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为创设情境教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挥想象思维的作用,培养创新能
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好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取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对学生在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促
进作用。
小学数学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标根据不同学段的实际情况,对数 学情境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提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
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第二学段提出:要创设
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在情境中体验
和理解数学;第三学段提出:数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
21.6% 61.61% 17.6%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本校四年级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人数虽然占了半数以上,但是他们的兴趣来源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学习成绩,少部分可能是迫于家长 的压力不得不学,基于这种情况,我不禁担忧起来,小学数学的内容相对来说比
较容易,计算类的题目占据了分数的25?30%,考查计算能力的题目占了80%以
上,也就是说他们的好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小学数学考试要求的数学能力
比较低,但是随着知识的加深和能力要求的提高,他们中会有人因为成绩的下降 且缺乏对数学本身的兴趣以及由此导致的缺乏攻克数学难点的耐心与信心从而
引起数学兴趣逐渐下降。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才能成为求知道路上最好的
原动力,兴趣当然也会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那么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就至关重要。
3.1.1借助“生活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借助“生活背景”创设情境就是将符合课程内容的孩子们可以理解并乐于参
(5)设置情境时,没有把握好“度”,也就是没有掌控好教学的时间,没有
提前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充分的估计,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过多,在
教学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难免显得节奏过快,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理解、分析情
境的时间,虽然情境设置的很恰当,但是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的教师设置 的情境过少,在很快完成教学任务之后,便只有用习题来充斥课堂,显得课堂比
较单薄。这都是因为没把握好“度”的关系。
那么纵观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发现,好的情境引入必然是符合学生的认知与
生活规律,把复杂、枯燥的数学概念与规律从理论中剥离出来,将它们附着在实
际生活当中,用通俗有趣的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等来生动的展现它们、演泽它们,从而更好的理解它们、掌握它们。相反,不甚成功的情境教学必然是
超出了学生的生活与认知范围,情境的引入无法将他们的生活实践与数学理论联
系起来,那么这个情境反而会成为整堂课的负担与学生学习的障碍。诸如上诉几
个案例,不恰当的情境引入将学生引入了理解误区,这种误区一但在学生学习开
始就植入学生的大脑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是很难纠正过来的,并且会对以后的进
一步学习产生影响,可以说是贻害颇深。所以,在设计情境教学之初就要尽量避 免这种情况的产生,这就要求我们执教者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就要反复斟酌考虑情
境的合理性,以避免单纯追求教学形式切合教学大纲而不顾及教学效果这种错误
思路。
内兼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其中的生活经验作为情境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能够通过该情境迅速理解教学
内容并借助情境牢固的掌握知识和灵活的运用知识。
孩子们的很多知识都是来自于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是他们吸取知识的大环
境,好多孩子他们所认识的第一个字第一个数字也许是来自马路边的一块广告牌
或是一个告示牌,也极有可能是街边他最爱吃的小吃招牌,正因为它们在他的生
活中出现并且影响了他的生活,他才对它们印象深刻。所以,利用他们的“生活
背景”创设情境无疑成为了情境教学的首选,当然这也是符合建构主义观点的,在孩子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去建构新的知识框架,并将它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才
能让知识掌握的牢靠扎实。而且小学数学的内容绝大部分是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数
学,如四则运算、分数初步、小数的认识与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及体积计算等
都是生活中所必需的知识,这给利用生活创设情境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学习小数
可以创设小超市的情境,正负数可以创设买进卖出、零上零下的情境,学习面积
和表面积可以创设给礼品盒包包装纸的情境等等,可以说每个老师只要看见一节
新课首先考虑的必然是从生活中选取原型创设情境。
3.1.2借助游戏活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借助游戏活动创设情境顾名思义当然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的环节,这个
游戏可以为引入新课做铺垫也可以成为讲授知识的手段,当然也可以二者合一, 这在上诉的案例中有所体现。
但凡提到做游戏,无论游戏的内容是什么孩子都会将热情毫无保留的展现出
来,每当看到这种情形,我都在心里暗自感叹:爱玩真是孩子的天性啊,要是每
节课都能让他们在老师设计的游戏中快乐的汲取知识,那该是多么有成就的一件
事情。游戏,毫无疑问可以最大的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而切合教学内容的游戏除
了可以偷悦孩子的身心还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是培养儿
童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孩子的好胜心理极强,他们为了在老师设计的游戏中获
胜可以绞尽脑汁寻求方法,殊不知正是在探索方法的过程中他们掌握了游戏的规
律也就是知识的内容,在与对手的竞争中他们运用了己经学到的知识,也就是达
到了熟练运用,一节课下来没有老师的声晰力竭,也没有学生的不胜其烦,有的
只是他们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探索,学习不再是他们的负担,问题也不再使他们惧
怕。这种知识的获取途径与掌握的深刻程度远胜于老师在课堂一遍一遍的告诫学
生什么是重点难点必须记住,什么是考点必须掌握。当然,这种游戏情境对老师 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首先老师要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游戏,设计游戏远不如
从生活中取材那么手到枯来,生活情境毕竟是现实存在的,老师只需要筛选合适 的情境即可,而游戏却需要老师借鉴甚至独创,并且游戏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内容, 20
第三章情境教学的主要手段及有效策略
3.2.1情境教学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
我们所创设的数学情境可以取材于生活当中的实际,但是在取材的时候,我
们一定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充分挖掘课本,选取与课本相关的生活情境,可以针对一课选取多个 情境,在反复的筛选与比较中保留最合适的一个情境作为自己试讲时的情境,并
在试讲之前充分预知情境可能带来的对课堂有帮助的地方和它可能引起的阻碍
学生理解新知的情况,只有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有充分的预测,才有可能在
课堂上更好的处理突发状况。
(二)充分估计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生活经验和知
识迁移的能力,记得好多老师在去别的学校或地区进行讲课比赛时,就是因为没
有提前做好这些工作,导致他所设计的情境引入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整堂课在
开始的时候就是他一个人不得不唱独角戏,这会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带来非常严重 的负面影响,开始不顺利会影响老师的心理,他会对接下来的教学缺乏信心从而
降低他的应变能力,整堂课他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担心这堂课的效果上面,使一
节课上得紧张局促且死板,更别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了。一般
来说,对于生活的情境引入大多是在课堂开始的时候,也就是说它会作为你讲课 的第一个环节,成功的开场情境会拉近你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你们之间的陌生感,为以后的开展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所以,在选取情境时要慎之又慎,必
要时可以在全班提前做一个调査,做到心中有数。
3.2.2情境教学要注重趣味性和数学味
如果孩子们都能感受到“数学很有趣”,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兴趣是孩子
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在探索实践活动中发
生发展起来的。它是认识的欲望,是学习者参加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自觉能动
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上课时让学生保持兴趣,才可以让他持久的集中注意
力,.保持清晰的感知与灵活的头脑,才能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所引
入的情境,首要注意的当然是这个情境的内容,看它是否符合教学内容,这是每 一个老师都能做到的事情。其次是看所选取的教学情境是否具有很高的趣味性,正如张奠宙教授所说:数学来源于现实,产生于实际需要。但是,数学又被认为
是人发明创造出来的思想体系,具有抽象的特点。形式化的数学呈现方式成为数
学的主流,公理化的体系成为其追求的目标,即由一组公式出发,使用逻辑方法
定义概念,按照逻辑语言组成命题形式,然后按照逻辑模式证明这些命题是否成
立。如果成立,称之为定理。所有的公理、定义、定理、推论形成数学体系,并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清晰性)三个特性(统称为认知结构变量)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
行直和效果。所谓可利用性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用来对新知识起固定
作用的旧知识,没有这种旧知识,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同化)就失去了落脚
点,学习便只能是机械进行的。例如:学生如果没有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和“整
数的乘法法则”,那么他是不可能对小数乘法这一内容进行有效学习的。所谓可
辨别性是指: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可分离程度和差异程度,只有他们清晰的分
辨出“小数乘法”与他们之前学习的“整数乘法”的不同即新知与旧知的不同时,他们才能对新知产生不同于旧知的深刻认识。所谓稳定性和清晰性是指:原有起
固定作用的旧知本身的牢固度和清晰度。稳定性为学习新知提供同化的固定点,清晰性则为学习新知提供同化的方位点。如果学生没有熟练牢固的掌握“整数的
乘法法则”,那么他们是谈不上去学习“小数的乘法”的,这也是人们所说的数
学是环环相扣的学问。具体来说,在讲授“小数乘法”时,教师首先要复习积的
变化规律与整数的乘法法则,让学生说出算理,其次让大家观察小数乘法与整数
乘法的不同之处,通过知识的迁移,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新的算理,增 加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乐于发现知识的变化从而去探索新的知识。利用好新旧
知识之间的转化,巧妙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把握一个个的知识链而不是一个一
个零碎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为他们将来更好的纳入新 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策略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都提倡情境教学,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语文源于生
活,数学不也源于生活吗?因为生活或生产的需要,才产生了数学。但现在的数
学都是远离孩子生活的,抽象而无法捉摸,而且也过于烦琐,许多的数学术语,把原来不复杂的小学数学搞复杂化了。孩子觉得数学难而无趣,也是很自然的事
情。因此数学的情境教学才显得尤为重要,怎么样创设情境才能让孩子走进数学 的世界,让孩子亲近数学?怎么样创设情境才能让情境发挥它的最大功效,即达
到在表象上简化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但是在内容上却能达到深化的作用,也就
是让概念与理论潜移默化于孩子的大脑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它们并灵活 的运用它们,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这样的情境教学才
能成为有效的情境教学,那么该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针对前面所提过的
教学手段,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满足以下几点。
游戏的规律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实质,这无疑又加大了难度。其次,就是老师要预
测游戏的可行度,既要保证绝大多数同学参与其中(因为有的游戏课堂参与人数
比较有限,大多数同学都是空有热情却轮不到自己展示,未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几轮下来举手的人数就会减少,也会幵始有人走思了),又要保持课堂的纪律,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也就是老师始终还是课堂的掌控者,不能让课堂因为太活跃 而失控导致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我认为游戏情境的引入虽然表面上看学生是课
堂的主体,其实其中起牵引串联作用的仍然是老师,并且它对老师的课前准备工
作要求比较大,好的游戏情境应该是经过多次预想与试讲磨合出来的,教学时间
越久,尝试的次数越多,对这种情境教学的掌握才能越熟练,经验与素材也越丰
J、§ 0
数学故事无疑是数学知识的很好的载体,又因为其有故事性,很符合小学生 的课堂需要。很多数学中的发现都有着精彩的故事,如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数字 的产生,数字0的由来,鸡兔同笼的故事,阿基米德由一次洗浴发现了排水法计
算体积等等,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精彩纷呈的数学故事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
学,让故事情境来调动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满,而不
是只有枯燥的数学公式与定理。当然根据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少且学
生的年龄特点的情况,我们还可以自己编排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有趣的小故事,这
在教材上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比如小数点的移动与小数的大小关系一节教
材就编排了一个孙悟空用金箍棒打妖精的故事,随着小数点向后一位、两位、三
位的移动,金箍棒不断的变大,妖精显得越来越小,这时学生就会主动在头脑中
产生疑问:难道小数点的移动会导致小数的变化吗?生动的画面,精彩的内容使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了故事当中去,那么在探索故事内容的同时,他
们也就明白了故事所要讲授的知识,寓教于乐,事半功倍。当然,如何编排有效 的故事情境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尝试,故事的内容要精彩,故事所隐含的
知识要明确,故事要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课堂的新知识,如果
可以的话在一堂课中能够形成一个故事链效果会更明显,切不可用只图热闹而占 用课堂时间的无效的故事情境。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针对教学内容多思考,多留
心。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来丰富自己的数学故事,李敏佩老师编著的《数学学习
故事》和《数学王国》就是很好的故事素材。
3.1.3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新知识的获取往往都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新知要么是旧知的提升,要
么是旧知的补充,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美国教育心
理学家奥苏伯尔的研究进一步提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
第三章情境教学的主要手段及有效策略
3.2.4创设情境要有连贯性
这里所指的连贯性是针对一节课而言,在一节数学课上我们不可能只创设一
个情境,我们必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引入多个阐明问题的情境,这时,切忌引入 的情境过于凌乱,热闹有余,实用不足。在听过的很多公开课上经常会遇到这种
情况,学生准备了很多的工具,摆了满满一桌子,这也充分体现了老师对这节课 的重视和准备的充分,但是他却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思维会有一
个惯性,在他们已经习惯了其中一个情境的时候是很难被打断去完成老师另一个
情景所布置的任务的。于是一节课就是老师不停要求学生做这做那,稍微快一点、头脑灵活一点的学生勉强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而其余大部分学生都在为了配合
老师手忙脚乱的摆弄自己的工具,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干脆跟不上老师也不明白老
师的意图何在竟然幵始走神,老师让准备的工具正好成为了他们走神的好玩具,一节课显得杂乱无章,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师走到东大家就茫然的跟到东,老
师走到西大家也尾随到西,根本谈不上思维的发展与创新的培养。整堂课虽然热 闹但是没有思维的碰撞与升华,可以说这样的数学课时效性很差。而成功的课堂
情境应该是像剥洋葱一样,实质内容应该层层展现,本质问题应该被个个击破,学生的思维会随着情境的开展而层层提高,当最后直指核心问题时,学生的思维
活跃度应该达到顶点,这节课所要阐述的内容呼之欲出。这就要求老师设置的情
境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要有自己的连贯性,这样它所体现的问题才能有连贯
性,那么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被一个个跳跃的环境所打断,才能体现出知识的整体
性和内在联系,才能保证整堂课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这样更有利于发展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2.5情境教学的内容要有时代性、新颖性
这个要求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处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老师的形象再也不能
是严肃、古板的代言人了,我们不能耳目闭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
书。所有的小学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叹就是现在的孩子和他们以前甚至是以前
教过的孩子截然不同了,他们的思维活跃复杂,对任何事物都敢于发问,不再是
上课时对老师敬若神明的“乖”孩子了。这种变化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网络的高
度发达让他们的眼界极度开阔,已经超出了老师和家长队他们的认识范围,这种
变化是好的,让小学老师不再认为他们还是不懂事的孩子而感觉代沟极大,无法
沟通。本人上课是时就有这种感觉,我所带的年级是四年级,上课时丝毫没有与
他们年龄相差很远的感觉,他们的知识面与理解力和创造力常常让人瞠目结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仍然将他们当做懵懂无知的少年,仍然采取陈旧的上课方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按照一定的数学结构加以陈述。这种呈现方式,称为数学的形式化。但是小学数 学却禾龍11去傲厂厂学至丽年藤特点和他们的认知水平决定他们所学习的数学
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在教材编排上也有所体现,小学数学编排了日常生活所
需的所有知识,如计算、度量和基本的现实问题,可以说只要学习了小学的数学
知识,在社会上生存大致不会出现问题,虽然上述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是
教材在编排的时候还是很注重内容的趣味性,生活情境、游戏活动、故事导入无
一不是体现了这一目的。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让数学有趣,让孩子乐于学习
数学。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在讲授数学的时候应好好体会教材编排的目的与意图,最大程度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学趣味数学,用趣味数学。再次,前面也已
经说过,数学毕竟还是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数
学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当小学生达到四年级时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
我们的情境在体现趣味性的同时还要能够层层激发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
们在有趣的情境中去探索知识的区别于联系,逐渐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让
自己的知识不断的积累,思维不断的发展。
3.2.3情境教学的内容应体现问题性
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应该有一定的预知能力,即在创设情境之初就要考虑到哪
些情境能够很好的展示教学内容中的问题,把问题体现在情境中,利用情境来解
决问题。比如前面所举过的关于扩大分数认识的一节课,对于一个有经验的老师
来说,在讲课之初他就会意识到学生会把分母本来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误认为是整
体的个数,这在以往的教学中曾多次遇到,所以就要针对这一问题创设有利于解
决该问题的情境,或者改变整体的个数让它与份数有所区别,或者暂时不展示整
体的个数,让大家在对分母表示的意义达成充分的共识之后再引导大家解决这个
问题,而不是明知学生会在这里出现对知识的误解却还要将他们引入误区。对问 题的预知能力,这对老师来说是个很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师有充分的教学经验和
足够多的平时积累,也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只有多思考、多比较、多尝试才能将这种预知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发挥出来,从而达到课堂的良
好效果。我们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一定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切忌为了达到
课堂的表面成效而有意的回避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阻碍学生对
于更深层知识的理解与获取,并且误区一旦在最初形成是很难再进行纠正的,所
以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发现问题、预知问题并利用教学情境体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
决问题。
A
第三章情境教学的主要手段及有效策略
3.2.4创设情境要有连贯性
这里所指的连贯性是针对一节课而言,在一节数学课上我们不可能只创设一
个情境,我们必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引入多个阐明问题的情境,这时,切忌引入 的情境过于凌乱,热闹有余,实用不足。在听过的很多公开课上经常会遇到这种
情况,学生准备了很多的工具,摆了满满一桌子,这也充分体现了老师对这节课 的重视和准备的充分,但是他却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思维会有一
个惯性,在他们已经习惯了其中一个情境的时候是很难被打断去完成老师另一个
情景所布置的任务的。于是一节课就是老师不停要求学生做这做那,稍微快一点、头脑灵活一点的学生勉强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而其余大部分学生都在为了配合
老师手忙脚乱的摆弄自己的工具,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干脆跟不上老师也不明白老
师的意图何在竟然幵始走神,老师让准备的工具正好成为了他们走神的好玩具, 一节课显得杂乱无章,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师走到东大家就茫然的跟到东,老
师走到西大家也尾随到西,根本谈不上思维的发展与创新的培养。整堂课虽然热
闹但是没有思维的碰撞与升华,可以说这样的数学课时效性很差。而成功的课堂
情境应该是像剥洋葱一样,实质内容应该层层展现,本质问题应该被个个击破,学生的思维会随着情境的开展而层层提高,当最后直指核心问题时,学生的思维
活跃度应该达到顶点,这节课所要阐述的内容呼之欲出。这就要求老师设置的情
境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要有自己的连贯性,这样它所体现的问题才能有连贯
性,那么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被一个个跳跃的环境所打断,才能体现出知识的整体
性和内在联系,才能保证整堂课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这样更有利于发展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2.5情境教学的内容要有时代性、新颖性
这个要求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处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老师的形象再也不能
是严肃、古板的代言人了,我们不能耳目闭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
书。所有的小学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叹就是现在的孩子和他们以前甚至是以前
教过的孩子截然不同了,他们的思维活跃复杂,对任何事物都敢于发问,不再是
上课时对老师敬若神明的“乖”孩子了。这种变化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网络的高
度发达让他们的眼界极度开阔,已经超出了老师和家长队他们的认识范围,这种
变化是好的,让小学老师不再认为他们还是不懂事的孩子而感觉代沟极大,无法
沟通。本人上课是时就有这种感觉,我所带的年级是四年级,上课时丝毫没有与
他们年龄相差很远的感觉,他们的知识面与理解力和创造力常常让人瞠目结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仍然将他们当做懵懂无知的少年,仍然采取陈旧的上课方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式,课堂毫无新意的话,他们会毫不客气的对你表现出嗤之以鼻,你的课堂会很
难顺利的进行下去的。但相反,如果你的课堂能够根据他们的需要花样百出、精
彩纷呈的话,他们又会毫无保留的幵发自己的思维来配合你,这样才能是一场成
功的数学课。比如在讲授统计图时,他们对书上的城乡人口统计所表现出来的热
情肯定不如哪种漫画更受欢迎的统计;他们对阿基米德验证王冠的故事肯定比乌
鸦喝水的故事要更觉得有挑战性;由俄罗斯方块引入平移和小树的移动来阐述平
移相比较肯定前者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等等。运用多媒
体展现教学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它的生动、形象决定多媒体是激发学生兴趣 的很好的工具,在引入情境时可以充分的利用这点。以上种种的例子都说明,一
成不变的情境引入是很难长久的被利用下去的,只有不断的汲取新的内容,让它
们更符合孩子们的兴趣所在,时时处处体现它们的新颖性和时代性,才能让自己 的情境教学不断的取得完善与进步。
3.2.6要把握好情景设置的尺度
即使是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把握情境的量,有的
教师担心一节课的内容太少,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如果是公开课还有
教学内容不够饱满的担心,于是在课堂中设置了大量的情境,这样在上课时就会
出现顾虑时间是否足够的问题,也就很难随着课堂的变化随机挖掘情境可能出现 的更深层的问题,无法足够的发挥情境的作用。这样的情境设置反而成为了教师 的束缚,而不是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的得力手段。相反,有的教师则担心教学内容
太多,学生“吃不了”,当所准备的情境内容顺利完成后还会剩余大量的时间,于是只好上演“课不够,习题凑”的老路子,让课堂显得无比的单调。其实,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老师对学生的学情不是特别的了
解,课前没有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情况和思维能力做充分的分析,只是自
己单方面在考虑课堂的效果,这样设置的情境很难达到有效。因此,想要把握好
情境设置的尺度,就要求教师提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做充分的了解,才能在设置情境时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情境才会是教师教学时的得力依靠,而
不会成为教学效率的障碍。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4-1实验班的问卷调查结果
圏
°-81 1 j 1, o7tz iri I J 1 I I I r
■选项A
0.5 一■— ?-I J 1 | "I | I ——■选项B 0.4--
—I 1~~-S—I 1 1 1 1 * 选项 C 03 I LbI II I I I
士 IH444f4 °.:i— “ 』ii 1 ':/!::!.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问题5问题5问题7问题8问题9间题10问题li问题12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及分析表明学生对现在数学课堂的满意度很高,并对发
现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在现代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孩子的
成绩,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你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我所带的试验班的成绩 不但明显高于对比班并且还远远高于其他几个同年级的班级,这很明显的体现出
了情境教学的优越性。以下是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成绩对比:
表4一 2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成绩对比图表
SQ '―'
-94 HH
■ m实验班 爾对比班
: ‘ :广 t.■ ■;: rW, W W 四年级期末
五年级期末
六年级期末
4.2情境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由于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与成绩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也增强了他们学
好数学的信心,反应在课堂上即是学生能够积极配合老师努力思考老师提出的问
第四章情境教学的实际运用效果
4情境教学的实际运用效果
4.1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成绩
我所教学的两个班,其中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比班,通过三年的
对比试验,实验班的上课积极性明显要高于对比班,并且独立思维的能力及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明显的提高。我对实验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 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问卷调查题目如下:
1.你喜欢现在的数学课堂么?
A.喜欢
B.—般 C.没有想法
2.一节课后,你觉得独立完成作业有困难么? A.有
B.没有
C.需要与同学讨论
3.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你是否联想数学知识去解决? A.能
B.不能
C.有时能
4.上课时,你喜欢发言么?
A.喜欢
B.不喜欢 C.看老师是否叫我
5.你喜欢怎样的数学作业?
A.计算题
B.简单题 C.解决问题
6.遇到难题你会怎么做?
A.放弃不管 B.找父母、老师或者同学C.查资料自己解决
7.你想听数学知识讲座么?
A.喜欢
B.不喜欢 C.随便
8.你曾经在数学上的困难是什么引起的?
A.老师讲课方式B.不注意听课 C.对数学没有兴趣
9.你会主动预习未学知识么? A.会
B.不会
C.看老师的布置
10.你害伯数学考试么?
A.不会
B.会
C.看题目难易程度
11.你对自己现在的数学成绩满意么?
A.满意
B.不满意 C.还行
12.你觉得现在的数学课堂如何?
A.有趣 B.有些浅显 C.没有兴趣
表4-1显示了在实验班的调查结果: 27
第四章情境教学的实际运用效果
题并踊跃发言,这无形中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几乎每一节课都能有足够的
时间巩固当堂所学知识,适当为下一节课做铺垫,达到了课堂的一个良性循环。
同时由于学生的思维的不断提升,他已经能够充分领会老师设置的情境,有时甚
至会提出连老师都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极大提升,也是课
堂效率的保证。
4.3情境教学在运用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本人开展本课题是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结束,1——3年级属
于空白,影响了情境教学的连贯性。其次,有些课程内容所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达 到预期效果,但因只有一个实验班,无法在磨课中达到完善,有点美中不足。再
次,因为研究时可对比班级有限(仅限于本学校本年级),对所取得的成绩分析
难免有些片面。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大家已经从教材内容中体会到了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的重要性,基于这种情况,基本上每节数学课大家都能运用到情境教学,情
境教学的运用频率较以前大幅增加。这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保持学生上课 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为了更好的实施情
境教学,让其在课堂上更好的体现数学的问题性和趣味性的作用,我所在年级的
数学老师自发组成情境教学小组,为每一个情境都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而不断的
磨课、试讲,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无形中就提高了组内老师的情境教学水平,也总结了一些情境教学的经验。同时为了达到情境教学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环环
相扣,大家还主动模拟其他年级的情境教学,为情境教学的连贯性打下了基础。
虽然情境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外开展的都比较早,在国内的许多地区也取得了
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本人所在的学校关于情境教学的研究还不够系统、透彻,虽
然很多人也在运用这一模式,但大部分教师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应对一些公开课或
是教学比赛,很少有教师对于平时的家常课去认真琢磨情境的应用,使得情境教
学仍然停留在比较肤浅的阶段,难有更深的突破。
在以后的情境教学研究中,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更熟练、有效的在课堂
上运用情境教学,使它不再是课堂上的一个点缀,而应该成为整个教学中必不可
少,使课堂能够层层深入的手段,能够借助情境更好的体现数学的问题性和趣味
性,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教学不再是流于表面而形成真正有效的
情境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参考文献
[1]李秀伟.唤醒情感一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P45-6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P112-156
[3]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36-47
[4]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P5-16
[5]黄爱华.黄爱华活的数学课堂[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P36-49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P79-103
[7]任代文.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P59-72
[8]梁志.教育实践中国[M].北京: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P93-107
[9]张秀娟,赵鸥.儿童的感觉教育[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P11-16
[10]霍静.浅析情境教学理论的内在应用价值[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6〕社会科学
版)2004(1).P19-32
[11]杨晓萍.自由教育和感官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2).P79-86
[12]刘文,林红霞.情境教学模式中国化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
(6).P52-75
[13]杨莉君.试论情境教育方案的现代化与中国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5(5).P70-89
[14]烨子.情境教学与中国孩子的教育[J].新华出版社2002(6).P19-26
[15](瑞)让?皮亚杰.儿童的语言与思维[M].北京:文化出版社2001.P17-29
[16](瑞)让?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吴福元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P36-52
[17]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P3-5
[18]赵振威.中学数学教材教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P26-37
[19]李毓佩.李毓佩数学学习故事[M].北京:海豚出版社2007.P17-29
[20](苏)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P103-109
[21]王红宇.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3.P35-72
[22]李毓佩.后现代主义课程观[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1.P16-70
[2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P79-87
[24]袁振.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P37-89 31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P36-82
[26]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王红宇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P97-116
[27]严元章.中国教育思想源流[M].北京:新世纪图书出版社1992.P46-92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情境体验快乐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情境体验快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掌握适当的时机,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充分感受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聪明才智得到发挥,潜力得到开发,素质得到提高,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怎样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呢?
一、创设的情境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就要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单一的针对一些枯燥的计算进行讲解,不会引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兴趣乃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小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快乐的数学学习中。
二、创设的情境要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比如在进行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物分发的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去分发,并在分发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询问,这样在分发的物品不断减少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减法运算,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同时又让学生比较出5-1与5-1-1这样两个算式的区别,使学生明确了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还可以把它运用于生活。
三、创设的情境要有开放性、探索性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
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技术为实现练习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方便。在内容上可以设计具有情景的趣味题,练习形式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擂台赛、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大奖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课堂上要多给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第五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轻松快乐学习古文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轻松快乐学习古文
摘要:为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古诗文教学现状,培养中职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中职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情境下学习古文,提升中职生的古文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做了探究和尝试,一是引入游戏活动,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古文的兴趣;二是创设古文课堂情境,提升中职生的学习效果;三是拓宽古文的教学内容,丰富中职古文课堂教学;四是提炼课文中的精华,提高中职生自身素养
关键词:古文快乐教学
优秀古文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宝库中最夺目的璀璨明珠,古诗文赏析是提高欣赏品味、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培养热爱传统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现在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对古文实词、虚词、句式概念很模糊,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老师的教学异常困难,常常是花的力气很大却收效甚微,所以大部分老师上古文单元时就蜻蜓点水一般,能少讲就尽量不多讲,因为讲多了也是是对牛弹琴。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古诗文教学现状,培养中职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中职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情境下学习古诗文,提升中职生的古诗文教学效果,我做了一些探究和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引入游戏活动,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古文的热情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对字词句进行串讲,对篇章结构进行解剖,尤其是字词句串讲环节,虽是简单重复,却又没完没了。中职生的学习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增加课堂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譬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乃书法与美文双壁。《兰亭集序》的教学难点,不应该是哪一个文言字句本身的讲解和翻译,而是如何从文学作品的趣味品读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境界和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品读此文空灵清淡的景趣、起伏多变的情趣、生命感悟的理趣,足以领略到这篇千古美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魏晋时代的风尚,感受到王羲之独特的精神品位与审美雅趣。但这种景趣之美、情趣之美、理趣之美,很难走进学生的心中,为此我根据课文中“曲觞流水”这样一种古代文人雅士饮酒赋诗的聚会活动,设计了“击鼓传花”的活动让学生背唐诗。在活动中只要花停在哪,你就要背一首唐诗,且不准重复,学生们积极性很高,这不仅让学生背了大量的唐诗,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文人雅士的乐趣,这个良好的开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创设古文课堂情境,提升中职生的学习效果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对于情节感知、语句翻译和词语解释方面,我考虑到维持中职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性,让中职生先感知故事情节,在情节感知过程中渗透语句翻译教学内容,最后在语句翻译环节中再渗透词语解释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的编排,给中职生营造了一种和谐轻松的古诗文学习情境,让中职生感受到古诗文学习的快乐。在《鸿门宴》的教学中,为了营造课堂情境,先给同学们讲“楚汉之争”,讲楚汉战争正式开战之前,项羽在鸿门设下的一场附有杀机的的宴会--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然后让学生们看电影《鸿门宴》,了解大致情节,并告诉同学们,《鸿门宴》有较强的戏剧性,可用来表演,看过之后,认真听老师讲解课文,积极准备分组表演,看谁演得好。有这样的压力存在,在教学时同学们听得很专注,我讲的也更加细致。在准备的过程中,各个小组通过编写剧本、背台词、排练等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为我们创新教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拓宽古文的教学内容,丰富古文课堂教学
教师在古文串讲中,适当地给学生讲解文中包含的知识点,拓宽古文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知识面,使得古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饱满。譬如:贾谊的《过秦论》写了历经几代君王苦心经营而逐步走向强大,最终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却在顷刻间土崩瓦解,这一历史兴亡事件,给人留下了很多值得探究的空间。课文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学知识,涉及了众多的人物、事件,在教学时我?o学生讲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的“狡兔三窟”、信陵君的“窃符救赵”;讲六国的谋士“苏秦连横说秦”;讲孙膑“围魏救赵”;讲“田忌赛马”讲廉颇“负荆请罪”讲蔺相如“完璧归赵”讲商鞅“城门立木”这些故事不仅丰富、生动了课堂,同时也带动了学生要探究秦王朝灭亡的原因,课堂效果良好。
(四)提炼课文中的精华,提高中职生自身素养
优秀的古文具有丰富的内涵,在阅读品味、欣赏咀嚼的过程中,能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其精神营养,转化为自身的素养积淀。因此教会中职生咀嚼品味古诗文精华的要领,从而打造中职生的品质课堂,则不失为一个好的想法,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古诗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之一。《国殇》是咏唱爱国精神的英雄赞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表达的是纯真朴实之情。《劝学》表达是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陈情表》表达的祖孙之情悲恻动人。要挖掘了古文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古文散发的古典气息中增强对古文的兴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五)结束语
针对目前中职古文教学现状,古文课堂上,我们要用趣味来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古诗文热情,要通过古诗文故事情节感知与古诗文教学活动设计来渗透古诗文字词句疏通教学,使中职生的古诗文学习尽可能地绕开古诗文难点――字词句疏通,实现古诗文课堂的趣味化、合理化和科学化,让中职生在情境与活动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在理性与实用中品味古诗文的精华,从而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古诗文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