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二语文《散文发展》教案 人教版

时间:2019-05-15 03:1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高二语文《散文发展》教案 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高二语文《散文发展》教案 人教版》。

第一篇:中学高二语文《散文发展》教案 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语文《散文发展》教案 人教版

定义: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散文的产生,始于文字记事古代第一部兼记叙和论述的散文集是《尚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其文字古奥艰涩,佶屈聱牙,体现了早期散文的风貌。

2.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春秋左氏传》,《国语》,《战国策》。

3.)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汉初,政论散文出现,文章大多或论秦之得失,或针对时弊,提出自己的主张。贾谊《过秦论》,晁错《守边劝民疏》等。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4.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散文衰落。但在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衡之的《洛阳伽蓝记》等学术著作中仍有一些质朴的叙事、抒情、写景的优美文字。

5..唐宋散文:

唐朝韩愈大力反对浮华的骈俪文,提倡作古文,一时从者甚众,后又得柳宗元大力支持,古文创作业绩大增,影响更大,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在韩愈和欧阳修的古文运动(唐宋都有)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树立了一种摆脱陈言俗套,自由抒写的新文风,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叙事、议论、讽刺的艺术功能。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宋代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的鼎盛时期。宋代的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等人都在古文革新运动的影响之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后人将他们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北宋中期,以欧阳修登上文坛为标志,宋代散文进入第二个发展时期,历时80年,至苏轼去世为止。这一时期欧阳修、苏轼次第主持文坛,将宋代散文推向顶峰,同时也将中国古代散文推向最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散文流派众多,而皆以古文相称,呈现出多元分化而又整体统一的特点。其中著名的有文章派、经术派和议论派。文章派以欧阳修、曾巩为代表。欧阳修“以文章道德,为一世学者宗师。”议论派散文以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三苏文章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长于议论,诵说古今,考论是非,明理以达用。经术派的代表是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以重道崇经为文学创作的指导,他的散文带有强烈的经世色彩。

南宋散文的事功派散文作家有陆游、范成大、周必大、杨万里、辛弃疾、陈亮等人,陈亮、辛弃疾是事功派的核心人物。陈亮是一位事功派哲学家,他的散文议论纵横驰骋,有兵家和纵横家的气派。辛弃疾是一位抗金民族英雄,他的散文文意宏伟、气势雄壮,议论周密,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6..明代散文: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的一部分传记文很有现实意义。明中叶以后,针对程朱理学、八股文的束缚,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发起“复古运动”,倡导文必秦汉。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来的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复古运动。归有光等“唐宋派”首先起来反对复古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进而是万历年间的公安派也加入猛烈抨击拟古主义的队伍。公安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时称“三袁”,袁宏道最为著名。他们认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因此反对贵古贱今,模拟古人。袁宏道更出于作家的主观要求提出了“性灵说”。同时还有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他们也主张独抒性灵。

7..清代散文:桐城派古文是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流派,主要作家方苞、刘大槐斗、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第二篇:人教语文教案

人教语文教案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及课文内容。

2、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崇敬、热爱。

3、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次。

.课件出示词语:高尔基、突然、按照、摆弄、准备、侧面、胶卷、车辆、秘书、杂志社

2、板书课题:

6、小摄影师

读课题

你看着课题,有什么想问的?

假设问题:①、“摄影师”是干什么工作的?——

②、课文中的“小摄影师”是谁?——

③、小男孩给谁照相呢?——

④、谁了解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动画,边看边听,同时动脑筋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小男孩要给高尔基照相,结果没照成,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我们接下来学习课文内容。

1、请小组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准备提出什么问题?

假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

①、纸团从窗外飞进来,高尔基为什么会感到“突然”呢?“突然”是什么意思?

②、纸团上写着什么内容?

③、“他们”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不放我进去?

师:高尔基看完纸团后,有没有同意让小男孩进来呢?他是怎么说的?我们继续往下看。

2、分角色读2—5自然段。

①、师:读了这几个自然段后,你想说什么?

②、.课件出示句子: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师:对了,我们就是学习小男孩有礼貌,讲文明。那我们读这里的时候,就是应该读出有礼貌,尊敬的感情。我们再来读一次。

③、指导朗读。

师:从对话中,我们知道了高尔基接受了小男孩的请求,放他进来给自己照相。

板书:接受小男孩的拍照

3、学习第6——11自然段。

齐读6——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样做的?怎么说的?请画出有关的句子。

师问:我们读完文章后,要学会提出问题。现在你想提什么问题?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看看老师想提的是什么问题,看自己想到了没有。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

《柳树醒了》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

《柳树醒了》的教学重点是识字,难点是背诵课文。教学时让学生在聊中学,在游戏中巩固。背诵课文的难点在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几个词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学习课文时帮助学生分析出,柳树醒了后首先要洗澡,然后梳头。洗澡需要春雨,梳头需要春风。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愉快中识字,在轻松中学文了。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景,读中识字。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媒体资源:《柳树醒了——情景演示》、《柳树醒了——泛读》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会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春(天、雷、雨、燕、草、花……)

3.再看一看视频(柳树醒了——情景演示),感受一下春天的情景。

4.出示课文插图,这儿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第1课。先跟着动画默读,再自己读一读,读时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播放媒体资源《柳树醒了——诵读》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1)板书课题:1.柳树

(2)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3)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 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 ①齐读第五小节。

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③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

(4)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学生自由说)(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三、巩固生字,写好字

1.看板书再读词。2.指导书写。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说话)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③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④描红。

⑤自己练写,老师巡视。⑥成果展示。

四、板书设计

1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写好“说、话”两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字卡:

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2.完成课后说一说。

3.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

二、读背课文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

三、实践活动

仿照课文编诗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完成练字作业。

2、词语连线练习。

春雷 说话

柳树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长高了

《春雨的色彩》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媒体资源:视频《春雨的色彩》、视频《整体感知——春雨的色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春雨的色彩》

2、同学们,我们刚才感受了下春雨时的情景,现在,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课文吧?同学们在听读的时候,自己在心里默读,并标记好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同时通过拼拼音的办法记住它们,读会它们。

3、播放视频《整体感知——春雨的色彩》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把拼拼音才会读的字圈起来。

2、这些圈起来的字都是我们的新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线 论 趣 题 底 颜 淋 洒 滴 油 欢……等)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教教他,还可以问其他同学,每人读一遍。

4、课件出示这些字,请会读的同学展示读。

5、愿意给哪个生字组词就给哪个组词。

6、看视频演示的情景,用一个字抢答A、一群人在雨中(淋)B、洒水车(洒)C、小水珠落下(滴)

7、出词给学生读。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肯定也读得更好。分小组帮读,老师指定每组一名学生过一会代表小组读,小组成员帮他读流利。

2、朗读比赛,师生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知道田野里来了哪些小客人?

4、课外延伸: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春雨的色彩》。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同学们的字记的很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精读。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调整方案:

方案一: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较开放,如果学生已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词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学。)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贴写有字的小写图片和对应的颜色)

3、小组内讨论:a.如果分角色朗读的话,该怎样读争论的语法,朗读好“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b.怎样表现春雨、小鸟和大自然。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组内分角色读、表演读。

5、请一组同学配乐表演读,学生评价

6、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自选粉笔板画春雨)

7、指导积累。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8、课堂练习:读读说说

滴 雨滴、水滴……

欢 欢乐 欢笑……

题 题目 数学题……

线 纺线 棉线……

三、指导写字,扩展思维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2、范写临摹

3、重点指导“绿”字的笔画

4、对照

5、拓展:春雨到底是什么色的?请同学们在下春雨时好好看看,并听听春雨说些什么,把看到的说出来,把听到的写出来。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颜”的认识和“绿”字的书写;分角色朗读。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媒体资源:视频《邓小平爷爷植树——范读》、视频《邓小平在深圳(1992)》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绿了,桃花红了。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请了解植树节来历的同学作简单介绍。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请大家看这段视频。(播放媒体资源:视频《邓小平爷爷植树——范读》)

二、自主学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注意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困难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会认没有,课文是否读通。

3、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⑴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他为什么要来植树?

⑵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反馈:

⑴相机播放视频《邓小平在深圳(1992)》,并适当作以补充,激发孩子们对邓爷爷的敬仰之情。

⑵相机讲述邓小平同志与人民一起植树的场面。

⑶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如: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填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他站到几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四、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请学生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指导或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

2、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相帮助,牢记生字。

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快和小组同学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二、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

3、全班交流讨论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三、扩展延伸

如果条件允许,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

四、作业设计

1、参加一次植树活动,说说植树的过程。

2、写字练习。

《古诗两首》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媒体资源:动画《春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也可利用动画资源《春晓》中的范读部分辅助教学)。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三、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四、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2、指导背诵。

五、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把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三、初读感知

1、播放动画《村居》,2、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4、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第四篇:高二语文散文阅读训练

高二语文散文阅读训练

使用班级:1---1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江南雨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6.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每句2分)

17.文中第三段说:“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综观全文,“莫名”实际上“已名”,请概括说明这“悲”与“喜”的具体内容。(6分)

18.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8题。

村庄的语言

许锋

很多人一生都在做一件事,离开村庄。这话似乎有些偏颇,但若是把“村庄”改成“城市”,这话就有些失去理智了。

其实,看看周围的人,包括我们的父亲,我们熟悉的朋友,还有我们自己,真的很多人一生都在挖空心思地“逃离”村庄,甚至宁死也不回头,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使村庄觉得自惭形秽。是不是有的村庄太丑陋了、太穷了、太封闭了?和城市比较起来——不,村庄是无法和城市相提并论的,比起城镇,比起阕阆之地,它都那么土。

老掉牙的人,开始老的人,在村庄里抗争了一辈子,终于没能逃离出去,就都不停地把希望寄托在后生身上,拼命地、砸锅卖铁地供孩子读书,就一句话:读了书,就能走出村庄了。

村庄里的人都不容易。

总是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属于村庄的。现在不是,以前是;以前不是,祖上是。应该是没有彻头彻尾的纯正的城里人。不过是,有的人很快地进入了城市,并融入其中,还使自己像极了比之更先去城里的“城里人”,说话像,举动像,逐渐地,生活方式也像,乃至忘记了自己的村庄。不去想,不去说,懒得说,也羞于说。似乎村庄带给自己的,完全是一种耻辱。

那真的是一种自欺欺人。

总有一样东西,你是决然抹杀不去的,就是方言土语。在你一出生,在你还在村庄时,在你离开村庄前,你一直说的语言,是完全属于村庄的。那是烙印。有趣的是,离得近的村庄,方言不会差别很大,可是倘若把范围扩大到方圆百里,就未必了,听起来觉得很陌生甚至很可笑。村庄就是这么耿直,不是它的,它决不容留,也因此,千百年来,它封闭得越发让后生们嫌弃,乃至纷纷离家出走。但即便如此,刻意地抹杀关于村庄的记忆或者烙印是不明智的。那是人的根,盘桓在记忆深处。那甚至是人心灵的唯一的沃土,抑或是最后的守地。

一个人骨子里如何,是可以和他的村庄联系起来的。村庄是硕大的根,人是枝梢或者叶子。那是一种类似血液般的灌输,或者是文化的传承吧。而村庄原本是没什么文化的,读书人少,名胜古迹少,没有大学,也没有图书馆,更没有讲堂。我不是借用汉语的修辞,运用反讽之类的方法来玩弄文字游戏,真的,村庄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会有文化吗?可是,不能否认,村庄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有雕刻作用,宛如岁月的刀,缓慢地、不急不躁地、耐性十足地、一笔一笔地在人的脑子里刻下,刻成年轮,刻成思想,人才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到底是谁把持着那柄刀?是村庄不清亮的荒山,是村庄不好看的歪脖子树,是村庄浑浊的水潭,是村庄的一杯土,乃至,是方言土语?是的,这些是天然的大学、图书馆、讲堂。人甚至从一只羊和一匹马那里开始了对人性的思考,开始认知善良、丑陋、残忍和凶恶。是的,只有村庄才能全面且公正地给予你对生活的全部认识。可能有野蛮,却没有欺骗;可能有愚昧,却不妨碍你对知识的追求。为什么村庄要鼓动你成为一个城里人?那是因为村庄觉得城里好,并实实在在地承认村庄有太多的地方不如城里,而丝毫不把自己的观点藏着。

在村庄里,你看到的都是真相。这是除了村庄以外的地方所欠缺的秉性。

城里很好。生活在城里的时间一长,有的人就忘记了村庄。很久都不想回去,仿佛村庄是牢笼,是地狱,是陷阱,回去就失了城里人的身份,满身满脑子都再也挣脱不了村庄难闻的气息。方言土语也不说了,说普通话,说外国语,“Why?”“OK!”夹杂着,半土半洋的。

那天在广州242路大巴上,看见一个长得并不好看的女孩接了一个电话。大巴是从开发区驶向火车站的,而由于连日来的暴风雪,火车站已经聚集了太多的人。我为这个显然是去火车站的女孩担忧。那个电话是她的村庄打来的,她用我完全听不懂的方言土语说着,笑着,声音不大,表情丰富,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旁若无人,那么开心。我都想笑了。十几分钟吧,她挂了电话,趴在了扶手上,看样子她是晕车的。来自村庄的电话,让她一瞬间那么可爱,是的,这就是村庄的力量。

村庄决不会给你大把的钱,让你富有;决不会给你权力、地位,让你不可一世~村庄只会给你快乐。任何时候,只要你走回村庄,你生于城市的那些烦忧,都会离你远去,哪怕很短暂。你说起方言土语,立即就有人搭话,不像在城市,你一张嘴,别人可能就觉得是陷阱。

(选自2010年9月20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6、概括文章倒数第二段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4分)

17、结合全文,简述“村庄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18、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作者却认为“只要你走回村庄,你生于城市的那些烦忧,都会离你远去”,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城市”和“村庄”的感受和认识。(6分)

高二语文散文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江南雨巷

16.(1)江南的小巷让人从现实世界回溯到历史之境中(2分)

(2)人在现实中迷失方向的时候要学会在历史中寻找出路(或:历史可以成为人心灵的圣地)。(2分)

17.悲:①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或:尘世纷扰,心灵疲惫)(1分)

②江南盛世不再,小巷四处透露着沧桑、落寞与黯然。(1分)

喜:①雨后的江南小巷,虽褪尽纤华,但依然延展着世人的想象。(实与虚)(2分)

②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内心暂得宁静与慰藉。(景与情)(2分)

18.(1)对比关系;(1分)(2)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作者别样的思绪:感现实之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熨帖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4分。具体的对比关系2分,思绪情感2分)

村庄的语言

16.【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结构的分析与评价能力;能力层级C。】

【参考答案】内容:女孩用方言通电话。

作用:①与上文所说的“半土半洋”情况形成对比,写出了女孩使用方言土语时的可爱和开心,突出了村庄的力量。②插入生活故事,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使文章生动真实。

【评分标准】内容概括1分。作用①2分,作用②1分。

17、【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内涵及价值判断的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D。】

【参考答案】①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属于村庄的。②决然抹杀不去的方言土语所留下的烙印。③伴随成长,雕刻思想,使人才成为一个独立的人。④只有村庄才能全面且公正地给予你对生活的全部认识。⑤在村庄里,看到的都是真相。⑥村庄只会给你快乐、开心,让烦恼远离你。

【评分标准】答到一点给1分,答到四点以上给满分。

18、【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刨作意图、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F。】

【参考答案】我同意作者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很多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浊,食物有毒,而且人情淡薄,关系紧张,诸如此类的“城市病”日益突出,而村庄则避免了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很多负面影响,居住在村庄,生活比较休闲,感情比较融洽,生活的幸福指数也比较高。我认为国家要警惕过度城市化,使得人们越来越远离了生活的真实和本质。

【评分标准】答案要涉及城市和村庄两个方面。无论是城市或村庄,都可以谈好的一面或不好的一面,比如城市带给人们的便利、享受、时尚、生存压力、紧张关系,村庄带给人们的自由、休闲、愚昧、落后等等。城市方面,观点1分,分析2分;村庄方面,观点1分,分析1分;结合现实1分;语句流畅通顺1分。

第五篇: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研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掌握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式,归纳总结主要语法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感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式,归纳总结主要语法现象

教学难点 :

李密层层深入的说理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体悟,研习讲解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吟诵 孟郊《游子吟》

问题的设计: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歌,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设计的意图:以熟悉的诗词导入,可以很快得到学生的共鸣,得出“亲情”这一主题。引入李密《陈情表》的学习

古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1700百年以前的魏晋时局动荡不定。魏灭蜀国之后,司马炎篡位,魏国灭亡。晋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量征召汉蜀旧臣。西蜀名士李密走进了他的视野。一面是至高无上、不容推脱的皇帝,一面是年迈多病至亲至爱的祖母,在这人生的关键时刻,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风云回到晋朝,走进李密和他的《陈情表》。

二、熟读、疏通字词: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和词义:

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凶(mǐn)门衰祚薄(zuò)日薄西山(bó)茕茕孑立(jié).....

床蓐(rù)猥以贱微(wěi)责臣逋慢(bū)犹蒙矜育(jīn)过蒙拨擢(zhuó).....

宠命优渥(wò)期功强近(jī)终鲜兄弟(xǐan)除臣洗马(xiǒn)刘....

病日笃(dǔ)更相为命(gēng)..

三、提问:

1、陈情的含义?

明确:陈述自己的感情,陈述事情的理由。

2、是谁陈情?

明确:李密(224 - 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为人正直,颇有才干,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

3、在什么背景下陈情?

明确: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李密到洛阳任职。

4、陈什么情?

明确: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1)对祖母刘氏的孝敬之情

(2)进退两难的为难之情

(3)对朝廷重用自己的感激之情

(4)对皇帝的忠诚之情

5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引导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陈情表》第二课时

编制人:杨涛审核人:苗建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研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掌握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式,归纳总结主要语法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感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式,归纳总结主要语法现象

教学难点 :

李密层层深入的说理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体悟,研习讲解

教学安排:

2课时

一、分析课文.齐读第一段。.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明确: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学生齐读第二段。.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

明确: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晓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义”.学生齐读第三段。

2、提问: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明确: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

李密这样辩解: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小结: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请结合本段文字具体分析。.学生齐读第四段。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刘之日短。”通过时间“长”与“短”的比较,巧妙地提出了一个先尽孝后尽忠的两全其美的办法。.经过李密的一番委婉凄切的陈情,晋武帝览表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明确:(可以自由讨论)

二、讨论:

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三、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排偶句的运用,有不少是为了通过相互对立和相辅相成的内容,来强化情意的表现。例:“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循私情,则告诉不许。”通过内容的对立,将尽忠与尽孝的矛盾强化,突出进退两难的处境。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劲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通过上下、左右、内外的相辅相成,突出了李密孤苦零丁、无依无靠的情景。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通过“生”与“死”的对举,表明了一定要报大恩的决心。、练达而概括的四字句连用,对制造情势、渲染气氛起了很大的作用。

例:“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如星火”一连 六个四字句,三层排比,短语迫促,一气呵成,造成一个上责下催,透不过气来的紧急气氛。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一连四个四字句,借比喻,用夸张,将祖母刘危在旦夕的情势形容殆尽。

积累成语:

零丁孤苦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急于星火 进退狼狈 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气息奄奄 更相为命 皇天后土 实所共鉴 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四、课堂小结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李密说服司马炎的武器,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明哲自保的文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孝情,这个不老的主题,永远都会以它的真诚与纯朴成为人们心中宁静的憩息港。

下载中学高二语文《散文发展》教案 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高二语文《散文发展》教案 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语文教学计划1 一、基本情况1、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

    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最后一分钟》教案.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2.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1.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

    人教语文三上二单元教案

    课题:5、灰雀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

    人教语文三上八单元教案

    课题:29 掌声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 坐井观天

    最新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坐井观天》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

    一年级上教案人教语文影子

    影 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犭、”。 2、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ang-eng-ing-ong-人教

    13 anɡ enɡ inɡ onɡ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yi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能正确拼读声母与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俱、拄”等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群体的美好心灵。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