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时间:2019-05-15 03:4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第一篇: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摘要: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学与表演的结晶,在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团队意识的养成,、性格情操的熏陶,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创设课堂氛围。挖掘歌曲内涵,运用节奏游戏和运用视听效果催发学生合唱冲动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孩子体会合唱带来的快乐,从不同层面促进班级合唱团的建设,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合唱世界,陶冶情操,获得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艺术;教学策略

Abstract: choral ar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music,literature and singing,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sentiment edification,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From the creatio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classroom.The connotation of mining songs,using the rhythm game and use the audio-visual effect impels students chorus impulse which four aspects elaborated how to let children experience the joy of chorus,from different aspect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hoir,guide students into the chorus of rich and colorful world,edify sentiment,to obtain the development.Keywords: Primary School of music chorus.teaching strategies.前言

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学以及演唱共同作用的结晶,合唱需要合作、信任以及鼓励相互融合,是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比拟及、无法取代的。合唱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合唱训练中可以系统的解决学生们声音运用、合作意识等问题,可以训练学会们内心的听觉、自我控制能力等等,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培养对音乐的终身热爱之情。下面我来浅谈一些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参与合唱工作的感受。

一、小学生合唱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1、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团队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建立以团队为基础的,通过团队中每个人发挥能力,凝聚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在一个小学合唱团队里,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演唱角色,而小学生本身的团队意识就比较弱,所以需要相互间形成一种配合的模式来清楚他们自己的定位,认识他们在合唱团队中的重要性,以此来达到更好的合唱效果。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悟性相对没有成年人强,所以需要教师去协助。其次在团队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着非常分明的分工,讲求默契。但是往往小学生她们比较自我,很难在思想上达成一致协调,而通过合唱能力训练中,可以磨合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团队意识。

3、了解和培养乐感

音乐就是要传达某种感觉,而乐感就是人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是先天的遗传,也可以在后天得到培养。大部分的小学生领悟能力较低,并不能清楚明确什么叫乐感,而在合唱中有针对节拍、音调、音高等具体训练,通过合唱教学可以让他们真正了解和感知乐感。小学生们毕竟是一个孩子群体,他们对行为上的认知比对字面上的解读会更有领会,所以合唱教学这个方法是最能够让他们领会到乐感是什么,并真正去掌握和运用。以《在希望田野上》为例,曲子是xxxx x▕xxxx x▕特定节奏的重复,所以强调了音乐的律动性。而要表现出来则需要进行合理的合唱分工,要合理安排单音节及双音节的衬字衬词,才可以表现出热情明快的风格加强音乐的自律性特征,以及人们内心的喜悦和欢乐的情感。在分工以后,每个人的任务都不一样,为了避免出现出错这种现象所以要特征注意到这点,让他们尽快的把握好自己所负责的乐感。我为什么提倡通过合唱教学来对孩子们实行乐感培养,因为合唱强调的是一个团体并非只是个人。而且合唱更能显示出音乐乐感的层次分明,强弱之分。如果只是一个个体来实行,他很难做到全方位的去把握所有的乐感。所以透过合唱这么一个组合方式来进行乐感的培养是非常可行的。

二、优化小学生合唱的具体措施

1、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合唱效果的重要原因,课堂气氛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单一呆板的合唱教学模式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比如在《回声》这节课中,如果老师只是用单纯的理论来教学,学生学习兴趣肯定会比较低,掌握的效果也会不好。但如果老师采用实战模拟的方式,效果则事半功倍,具体方式是让同学模仿回声的声音,一组用合唱模拟,一组是分别个体模拟,在这个模式的过程中,同学们就会发现,其中一组用合唱来模拟回声的效果,会让人有一种身处于大自然的感觉。这时候,老师再加以理论引导,关于合唱的教学效果就可以很容易的达到了。

2、进行系统训练,修正学生合唱的方式

合唱作为当下世界上最普遍、参与性最强的表演形式,特别要求演唱人员在各自曲调上演绎的高度配合、统一。因此,只有通过训练小学生的合唱技巧和合作能力,对小学生的发声、呼吸都进行严格训练,做好了这些合唱的基本练习,才能让小学生在合唱领域越发展越好。合唱属于一种群体合作表演类的艺术演绎模式,相对于独立演唱的艺术演绎形式来说,对演唱者之间的合作要求比较高。在合唱的教学过程中,基础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提高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所以就要运用系统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合唱技巧。针对合唱中的发声、换气问题,本文列举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

(1)唱歌时候的姿势

发声的关键在于呼吸,一个好的演唱姿势可以给演唱者提供通常的换气通道,所以一定要在演唱练习时注重姿势的练习。一个好的姿势可以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默契配合,让嗓子、肺、小腹配合发声。具体的姿势是要求学生正确的姿势是:身体直立,重心要稳,双肩放松,面部自然,整个人处于积极状态。

(2)歌唱的呼吸

演唱时候的呼吸技巧和我们平时的呼吸不同,演唱是为了演绎自己的内心,唤起他人的情感共鸣,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也是唱歌的基础。所以在排练合唱中笔者也特别注重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呼吸状态。首先是吸的状态,让学生感受打哈欠的状态,闻花香的状态,使他们能正确找到吸气的状态。其次是呼气的状态,要求他们仍要保持吸气的状态,要努力控制气息徐徐的吐出,做到有控制的呼气。(3)唱歌的发声要点

合唱训练的核心环节就是演唱之前的基础发声练习。通过发声练习,可以让同学发出更加自然的嗓音。当同学对常规练习感到枯燥时,老师也可以通过模声练习,激发同学的积极性。

(4)进行音准、节奏、乐谱的练习

根据作品做好音准和节奏的控制,也是合唱表演的重要因素,每次排练前经过20-25分钟进行一个和声的训练有助于加强学生对音准的识别和控制能力。还可以通过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视听影视作品和日常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音符在合唱中起到的作用。

(5)咬字的练习

咬字的练习笔者则采用大学老师,丰老师教过得阻气跟破阻的练习曲:北坡马夫低头南来,观葵花,叫秋雪,追春生,人自采桑。效果特别好,小学生们特别喜欢,觉得很好玩,同时还起到练习的效果。

(6)培养良好日常习惯,帮助学生体验唱

很多日常动作也能很好的帮助我们锻炼演唱时的呼吸技巧,像拉长叹息声、依靠打哈欠去感受演唱时的深呼吸;人受惊时的快速换气,就像演唱中快速换气的技巧一样,最普通的呼吸则是进行演唱呼吸柔和性训练的好方法。像跑步、爬山、游泳这样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心肺功能,提高我们的肺活量。

二、小学生合唱具体排练过程

在小学生的合唱表演中,学生学习的效果受老师的影响比较大,老师应当在教学时做到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较为透彻的认识。给合合唱的总体要求,给学生安排合适的角色,这样才能让教学有规范的秩序,让你每个学生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合唱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感受到乐感的重要性,这对团队的组织性要求较高,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合唱氛围没有很好的组织性,那么它教学起来的效果不会很理想。培养组织性是考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每个参与合唱的学生有个性化的练习方案,最终形成合唱时的完美效果。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适合的角色有比较好的认识,这是实现理想的合唱教学效果的前提。

小学生的年龄有其特点,根绝其掌握的音乐水平和男生女生不同性别的声音特点,把合唱队分成高低两个声部,两者应该是相得益彰的。两个声部中要做到男女人数基本一致,在选择的合唱曲目中,要让适合小学生演唱的节目多样化。此外,所选择的歌曲的音域要有所选择,一般高音部的音域固定在c1–d2,低音的音域固定在a-d2,这样的音域选择可以让高音显得明亮柔美,低音坚定丰满,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演唱水平。在声部分完后,可以对分部进行合唱训练。分声部合唱最简单的方式分为二声部合唱和间奏时跟前一句模唱。如果分声部合唱的难度较大,可以采用先分开声部练习然后合并到一起的方式。

比如著名的美国民谣歌曲《故乡的亲人》,这是福斯特的名作。在进行合唱排练时,成了为经过改编后的内涵饱满的无伴奏的合唱曲。这首曲子代表了游子漂泊在外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总体基调是略带忧伤和惆怅的。所以该曲的热身不适合采用激烈欢快的形式。此时,文中前面提到的全身松弛练习法就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可以先放一段柔和美妙的班得瑞轻音乐,让全身松弛下来,随后深呼吸,缓慢抬起手臂,随着音乐做手臂和手掌抬起落下的动作。作为一首速度较慢的曲子,且各个乐句之间逻辑关系非常清晰,所以演唱时气息的均匀和稳定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歌唱的整体的效果。此曲适合的呼吸方式是慢呼慢吸,要让气息自由流动。慢速延长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类似第四、第八小节的中长音容易在演唱时偏低,大家可以按照文章前面所述进行音高倾向练习,有助于音准保持持续性。辅助声部在无伴奏合唱中起到了内在和声和乐器伴奏的双重功效,所以要想用辅助声部对主旋律声部进行支持,需要主要做好音量大小的控制。其实,纵观全曲可以发现,全曲的力度变化很有规律性,基本都是两句强弱对比的形式。这种力度上的变化与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乡的美好思念相吻合。此曲是采用的同节奏织体,在练习时,用a母音替代歌词演唱是很好的方式,这样对呼吸技巧的训练效果是一种巩固,对和声的整体共鸣效果也是一种提升,为后面带词延长奠定了音色和音准上的良好基础。结尾句是充满忧伤的“心中是多么悲伤”,此时应当把节奏放缓,最后一个字标注是任意延长,此时合唱队员们应当注意指挥的手势,及时声音最后消失了,但是气息不能断。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先分声部旋律一段一段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互相倾听,培养良好的听觉和乐感,以便于进行合起来的训练。当学生们掌握了分声部演唱歌词时,可以再分声部歌词演唱,同样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唱一段和一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把旋律和歌词合二为一的能力,对各声部进行音准、节奏和音色上的协调统一。在排练中,培养学生对音色的处理能力也尤为重要,要学生对音准和音色的变化要把握好,做到在完整演唱时也能音色优美,乐段和乐句层次清晰,音量强弱合适,情感表达到位。

此外,在合唱中,表演也很重要,是整个合唱演出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学生精神状态良好,表情富有感染力。在整个演唱中,除了可以根据作品内容的实际需要采用钢琴伴奏外,还可以适当用打击乐和舞蹈动作来增强整个合唱表演的感染力,让指挥、伴奏、合唱能琴瑟和鸣,呈现出完美的艺术效果。

合唱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排练时间要进行控制,不宜过长,一般在半小时左右比较合理,同时,在合唱时学生不能饱腹或空腹,对学生不规范的演唱行为如滥喊滥唱进行禁止,对于一些体力不足或者身体有疾病的同学要督促他们加强锻炼或者休息,以避免由于身体的原因影响到整体的合唱效果。要保持学生整体台风的和谐统一,让他们明白合唱是一个团体行为,个人的不良行为会影响整体的表演效果。

2、在合唱表演中,除了要求学生投入饱满的感情外,吐字清晰与否也是判断演唱是否合格的硬性标准。和通俗歌曲的演绎相比,合唱更加严谨,对整体的要求更高。在演唱中,只有学生们吐字清晰,让听众能够明白歌词所表达的含义,才能帮助观众真正理解歌唱中的感情因素。合唱表演中,当音乐配乐和演唱者清晰的歌声有机统一时,才能让合唱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以此来打动听众的耳朵和心灵。合唱艺术是一门严谨的艺术,必须要在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上下功夫,才能保证在演唱中不出纰漏,实现独特的艺术价值。

结语

合唱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歌唱的快乐、体验合唱音乐的美,而且也对增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有着特殊的功能。因此需要常常举行各种形式的合唱比赛来展示小学生学生的精神风貌,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刘苏宁,何静.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2]徐行效.建立一门新学科—合唱指挥心理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瞿晓勇.统一性原则在合唱实践中的运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葛绝.合唱的整齐训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2期 [5]沈金云.观摩“神户欢喜合唱团”排练及思考[J].人民音乐.2004年12期 [6]周正松.关于中国合唱发展的几点思考[J].人民音乐.2005年07期

[7]阎宝林.从奥林匹克国际合唱节看国内合唱发展的潜性危机[J].人民音乐.2006年03期

[8]王在畅.论普通高校的音乐审美教育[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阎宝林.关于合唱指挥随意现象的商榷[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刘韧.陈开颖.中国合唱指挥教材、教学、作品收录状况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第二篇:课题《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结题报告

课题《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1、合唱艺术对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意义

合唱是儿童歌唱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开展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儿童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开展欣赏活动,激发合作的欲望;加强合唱训练,培养合作的默契;升华合唱训练,凸显合作的快乐;展示合唱效果,体验合作的成功。

2、学校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学音乐教育,尤其是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到:“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而良好的乐感是发展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前提和基础。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合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但要把这种审美情感真切地表达 出来,就必须要“进入角色”,要设身处地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才能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在歌唱过程中,对歌曲情感体验得 越深刻、越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就与富有艺术感染力,歌唱者 和听众也才真正获得艺术美的愉悦和熏陶。只有启发学生深入到 歌曲的内涵层面去领略情感,充分重视通过情感的体验来加深歌 曲的理解,才能完成对歌曲教材从感性到理性全过程的认识与掌 握,从而才能唱好歌。我们的课题,以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其审 美意识与表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高位置有一定头声色彩的童声。

3、训练学生提高听音、视唱能力,并能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

4、启发学生学会用思维去控制和表达歌曲的情感,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从而提高孩子对美的感悟和表现能力。

5、通过训练和演出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歌唱技能的研究

2、根据学生的基础选择“跳一跳,够得着”的内容的研究

3、启发学生能完美唱出歌曲的感情对于提高审美意识的研究

4、积极参加校内外合唱演出与比赛,增强表现能力和舞台经验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策略

1.本课题以新课标为研究宗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以行动研究为研究方法,以合唱队为研究主体,以自编的校本课程研究内容,以校本课堂教学实 践研究为主要研究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合唱演绎水平为研究目标。

2.探讨总结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以多声部表现为载体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案例、论文等研究成果。3.两年至少举行2次合唱比赛或表演,以活动促效益。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学员在一年来的学习中,有了明显的进步,音域也渐渐拉宽,听辨能力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也很默契,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1)推进备课改革

首先,学校作了两个层面的改革。一是在全校推行了校级领导随堂听课制度。由教导处每周统一安排校级领导和中层分组听课,对被听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摸底、指导。对优课教师加以表彰和鼓励,对差课教师继续跟踪指导,以听课来促进教师认真备课。

二是在课题组改进了备课的设计和过程。首先是改变备课的格式,在教案的内容栏里增设了“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生学法”这样两块,显然这是与本课题紧密相关的。其次,以往的校内教研活动常常是执教者独立备课,呈现的是一种个人的努力。为了加强指导,进一步提高研究课的质量,我们实施了合作备课。由一名课题组骨干成员和一名一般组员组合成对,提前对教材和教法进行切磋指导。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是富有成效的。(2)改进研讨课

为了使音乐研讨课真正获得研讨的价值。我们采用了专题研讨、一课多教、同课异教等研究的策略。

①主题研讨。课题研讨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充分发挥研讨的价值。主题的选择可以从教师普通关注的问题入手,然后加以提炼而成。如音乐教学的研讨主题有“小学音乐课堂常规训练”、“歌曲与舞蹈的整合”、“音乐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等。主题的设定者可以是课题组长,也可以是执教老师。我们一般围绕一个主题研究一个阶段,开出几堂研讨课,从而使教师对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积累了一些感性的操作经验。

②一课多教。一般来说,我们要求研讨课都有一个试教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设计,然后才能推出比较成熟的课。如 于媛媛老师执教的研讨课《红蜻蜓》试教了二次。这种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体现了我们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也有力地提升了我们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

③同课异教。同一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称为同课异教。如宋红丽老师和杨苗苗对《木瓜恰恰恰》异教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她们对教材共同钻研,又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执教,体现了她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体现了她们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

(3)提倡互动评课

评课是实验教师理论素养的体现,它需要教师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用内化的理论来阐述。为了促进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评课,我们要求听课教师听课后撰写一份评课稿或提纲。在评课中,我们除了先请执教者说课,还主张向执教者质疑,问他的设计思路、问他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这种积极互动的评课氛围常常感染着每一位参与的教师,无论对执教者还是评课者,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历练。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1、学生间的识谱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歌唱基础、合作能力和发声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各不相同,这是由于学生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所造成的。

2、学生声部间的和谐与平衡还不够理想。听觉的训练还比较欠缺,学生对声音力度的控制还有待提高。

3、学生在演出的过程中,还不能够很好的进入角色中,显得有些紧张胆怯。

4、教师还有待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要不断的汲取新知识,拓宽眼界。

第三篇:小学生合唱训练

小学生合唱训练

一、合唱的定义及声部的划分

(一)什么是合唱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包括了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织体的表现形式。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更多地是淹没自己而突出集体,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和谐的整体。

(二)合唱的分类 它包括三种形式:

1.童声合唱(变声期以前);2.女声合唱; 3.男声合唱

混声合唱由女声部与男声部组成,其基本声部就是高声部与低声部。一般的混声合唱都有四个声部,即:男高、男低、女高、女低,也有全部由童声(代替女声)与男声组成的混声合唱。

合唱还可以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形式。无伴奏的合唱是纯声乐的艺术,难度大,最能显示出人声的表现力,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于协调,往往体现出一个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三)童声的类别

根据童声的发展阶段来看可分为:稚声期、童声期、变声期。

稚声期:从能说比较完整的幼儿开始至五六岁之间(相当一幼儿园小、中、大班)均属于稚声期。此阶段儿童声音细小,口腔开度不大,舌部不够灵活,语言速度交缓慢,肺活量小,只能唱句子短小、音域很窄的歌,而且音域只有六至八度,音色稚嫩、清脆,但音准其不稳定。

童声期:从六周岁开始至12周岁属童声期。此阶段孩子的吸气量已增大,语言能力增强,身带发育已开始具有弹性,音域逐渐增宽,音量逐渐增大,音色的可塑性增强以及对音准的掌握也比较灵敏。

严格的来说童声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6至8岁为童声前期,此时期可着重对孩子进行合唱基础训练,从为培养孩子们具有多声部的音乐感觉打下良好基础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龄阶段。

2.9至12岁为童声成熟期,这个时期合唱团已经可以承担一些较为复杂的作品的排练和演出。此阶段的合唱的总音域为:低声部G—B1,中声部B—D2,高声部C1—G2。

3.12岁至15岁为童声后期,此时属于儿童与青少年青春期的衔接阶段,有的孩子可能尅是进入变声。童声后期是童声艺术的高峰期,无论是在音乐修养、语言、音量、音响幅度、音色变化、音域宽度、或是在演唱技巧等方面,均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艺术表现力很强。处于此阶段的合唱团我们习惯上称为少年合唱团。

变声期:由于此时孩子已进入新的生理发育阶段,女孩子在14—16岁之间(甚至会早些)就已经开始进入变声期,有的女孩子很快就变完声,有的则稍微长些,少则数周,长则八九个月,所以仍然可以在少年合唱团演唱,由于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合唱训练,声带的适应性较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渡过了变声期。但男孩子就不同了,他们的变声期较长,特别是现在,由于社会及生活条件的变化,常会有一些男孩子提前进入变声期而年龄却尚处在少年阶段,这时可以让他们在低声部轻声演唱,帮助他们尽快渡过变声期,此时合唱整体的总音域是低声部F—B1,中声部A—D2,高声部C1—A2。这个时期的合唱团应少女为主体,男孩子如果善于运用假声,则应鼓励他们仍然参加合唱活动。

(四)童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依据

童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依据首先是音色,音色细柔些的为高声部,音色浓厚些的为低声部;其次的依据是孩子嗓音的音域,嗓音较高,能唱到e2以上的为高声部,高音唱到d2或唱到e2很费力者为低声部;第三个依据是发声的方法,用真假结合的唱法,唱高音时感觉较容易者为高声部,感觉较难者为低声部,也可以说喊直感较多的宜为低声部,歌唱技法掌握得较好的宜为高声部;第四个依据则是:应按声部人数比例的需要划分。一般来说,声部从低到高力量的配置,应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低声部的声音要饱满、沉稳,人数可以多点、声音可以大些。声音要清脆、明亮、人数可少点、声音要小些。当然声部力量的配置有时要视作品的要求而定。总之要把上述四个依据结合起来,综合地划分每人的声部,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之后,对声部划分不合适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划分声部时,把音乐素质偏低的学生都放在低声部的做法是错误的,相反应选择音乐素养好些的学生参加低声部,使集体音响更易和谐,减少跑调情况的发生。

(五)童声合唱团的类型和配置

幼儿歌唱小组:7岁以下幼儿组成,人数5—20人,声部为齐唱。低幼歌咏队:小学低年级组成,人数10—40人,声部为主二声部。童声合唱团: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组成,人数40—80人,声部为二声部至四声部。

由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品多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作品,超过四个声部的童声合唱作品较为少见。所以合唱团的配置一般为:

1.二声部配置: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声部配置,只有高与低两个声部。刚组建起来的合唱团,因为在许多方面没有基础性的训练和准备,比较适宜这种声部配置。演唱一些小的作品,队员的演唱能力容易达到,也更能发挥出整体的演唱水平。

2.三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声部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中声部,这就是三声部配置。这样的童声合唱作品比较多,有利于训练、演唱范围的扩大,队员们演唱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把女声合唱的作品纳入其中,因为女声与童声的声音相近似。这类作品在演唱时,其作品表现力上有一定的难度,对队员的音乐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3.四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外声部基础上,加入两个内声部(中高声部和中低声部)这就是四声部的配置。这样的作品不少,可以包括由器乐作品改编的、成人混声四部合唱改编的作品。由于声部多、演唱范围广,演唱的难度也较大,不仅要求队员有较高的音乐素质,要求指挥也须具有相应的能力。

各声部在人数上的比例大致如下: 二部合唱 高:低 4 :3 或5 :4 三部合唱 高:中:低 5 :3 :4或10 :6 :7 四部合唱 S1:S2:A1:A2 10 :5 :4 :7或10 :4 :4 :7 混声四部合唱 S(女高音):A(女低音):T(男高音):B(男低音)10:6:7:6

(六)合唱的排列方式

1.一般左边为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可以排为前排为女高、女低,后排为男高、男低。

2.如果是三个声部,可排为女高、女中、女低或前排女高后排为女中、女低,也可排为女高、女中,后边一排为女低。

二、小学生合唱团的组建

实践证明,以一个学校为单位组建合唱团,其规模大约在30—60人之间比较合适。如果少于30人,那只是一支小合唱和小组唱的队伍,同时在合唱声部的配置上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多于60人,从合唱水平的提高和组织工作方面都会增加不少的难度。

(一)合唱队员的招收与管理

具备什么样的歌唱条件的学生才宜于开始训练合唱呢?

第一是能够分辨小二度(半音),并能比较准确的模唱;第二是音阶各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ti)间的相对高度观念较为清楚(也就是说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基本掌握这二条歌唱能力以及在生理上音域发育较宽时(超过八度)一般应在小学三年级。对这两条歌唱能力不具备者勉强地提前进行合唱训练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利于孩子们在音乐素质方面的基础发展,反而得不偿失,欲速不达。因而幼儿与低年级孩子还是以简易的齐唱主旋律为宜,应选择音域部宽的歌曲来练唱,其学习方向是打好音准节奏和基本声音方法这三方面的基础。

招收方法:

其一在音乐课上挑选。通过平时学生在音乐课上抽查个别学生表演唱,从中了解这些学生的音乐能力(音准、节奏感、表现力等)。

其二在学期音乐测评中挑选,这是挑选队员的好时机,并可以加深对这些学生的了解。其三在学校和班级举行文艺活动时挑选。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发现一些好的苗子。

招收合唱团队员有不少的要求,如视唱能力、乐理知识、表演水平等,但这些是可以在队员入团后,通过老师的指导、训练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音准概念、较好的声音条件、较强的节奏感、能胜任本声部的音域,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和潜力。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考查学生,挑选队员: 1.音准(音要准)

音准应该优先于其他能力,而作为第一条件来考虑。考查的办法由三种:一种是让学生唱首自己熟悉的歌,老师给音高而不给伴奏,等学生清唱完时,老师再用钢琴核对其尾音是否正确。准确的,则说明这位学生控制音高的能力是比较强的。二是老师再钢琴上弹一组音,使其中一个音的音高略有变化,如do 降mi sol , do mi sol, Do 升mi sol , 要求学生用唱名唱出来,看其能否准确地分辨和模唱。三是半音上下级进的听辨模唱和非自然音阶的大跳音程模唱。2.音质(声音要自然)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考察了。让学生唱一首歌,从中来发现他的音质,以及是否具有比较自然、舒展的歌唱状态。要强调的是,我们挑选的是合唱队员,而不是独唱演员,所以最好挑选那些声音具有共性、融合度好的学生。对于存在着声音个性突出而又融合度差、用声习惯不好等问题的学生的入选,关键则是看老师是否有能力加以纠正解决。音色要求:音色的自然与优美,有“漂流感”,脆嫩、稚气、明亮、甜美是童声的特色 3.音域

音域的考查比较简单,关键在老师分配队员去哪个声部的选择。老师们一般习惯根据队员音域的高低进行声部的分配,高音唱得上,就分到高声部,反之就分到低声部。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不利于组建一支优秀的合唱团。对于那些既能高音、又能唱好低音,音域较宽的队员,老师要按照合唱团及作品的需要出发,做出合理有效的安排。4.节奏感(能模仿拍或唱切分拍)

考查时,老师可编一些简单的节奏,如:两条节奏近似而又有差别的节奏等,用手示范,让学生准确地辨别并模仿出来,以考查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更近一层的考查办法就是考查学生能不能模仿切分拍。在合唱中拍节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不然一定会唱的乱七八糟。但要知道一个人对于拍节有没有把握,就必须看能不能唱切分拍,若能唱切分拍,那么他对于拍节一定很有把握。并且有些曲子在拍节上进行变化才能将曲趣表现出来。管理办法:

合唱是一个整体。大到突出的声音、表情、姿态,小到衣服的穿戴、纽扣,都有会影响整体。无论是平时的排练,或是彩排和正式演出,合唱队的纪律是十分重要的。合唱艺术是集体共同创造的艺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协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人认为已经会唱自己的声部,就不按时参加训练,或者在排练中不认真积极地与指挥配合,结果在演出中跟不上集体甚至出现“放炮”现象。此外,有的人在演出、排练时目光不集中在指挥身上,消极演唱或者胡乱表现,这些都有可能破坏合唱的整体效果。因此,只有当合唱团成为一个有严密纪律的、团结而和谐的整体,才有可能表现出真正的艺术。

(二)训练曲目的选择

学校合唱团的组建不仅仅承担着提高学校学生整体艺术素质的任务,在实践中我们的合唱团还会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不同比赛,那么如何为比赛选择合适的曲目呢? 1.选材注意事项

(1)应以作品思想好、感情深、精神健康为主,高度重视作品在情趣上的熏陶作用,因为“陶冶情操”是合唱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所在。(2)曲调要优美、动听,尽可能达到演唱一首好的作品使人终生难忘的程度。

(3)(参赛曲目)讲究格调上的“刚与柔”;“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统一协调与适当变化”等多种样式的搭配。特色单一的选材将产生单调或呆板感。

(4)符合比赛主题以及比赛评委口味的歌曲。(如红歌比赛与六一儿童节比赛)

(5)不同的比赛场地选择不同的歌曲。(如广场比赛和音乐厅比赛)(6)关注合唱训练以及合唱艺术的新动向。2.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改编

为了增加童声合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之更美好动听,同时也为了让作品的技术难度更适合本合唱团的具体情况,(如:合唱队员的不同年龄,演唱水平,领唱水平,合唱队人数多少以及排练时间的多少等)我们可以选择对初选作品进行适当的改编,它也是作为合唱指挥训练教师所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

三、关于童声合唱训练的问题

(一)正确而良好的歌唱标准:

歌唱时由气、声、字、腔、情几个部分组成的,前四者是手段,而后者是目的。正确而良好的歌唱应符合以下标准: 1.正确的歌唱姿势 2.正确的呼吸 3.正确的起声,4.准确的母音状态(母音色彩)5.圆润的音色

6.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置 7.清晰的语言 8.准确的感情表达

(二)合唱训练的统一要求

合唱是集体的歌唱活动,个人的演唱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如果各行其是,旁若无人的引吭高歌,只能是一种杂乱的音响,无法取得协调的效果,更谈不上艺术的表现了。只有在各种技术因素都达到高度统一,才可能使合唱队灵巧而有表现力,演出才能有魅力、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因此合唱的统一要求就决定了合唱队的水平。1.姿势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整齐美观的问题。统一姿势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合唱队员身体器官的状态一致,使发出声音的“乐器”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这是做到其他统一要求的基础。而且,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排练效率。

正确的排练姿势应上身正直,不靠椅背,不搁二郎腿,双脚平放地面,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两肋扩张,小腹微收而下沉,垂肩且微微向前,双眼平视前方,脸面微仰,提眉,下巴稍收而放松,脸部安详而自然微笑,头部适当后移,使咽腔置于声门上方,臀部最好只坐三分之一,或者双手互握于前排椅子背上,有一种“随时可以离椅起立”的准备状态,如果站立训练,则上身要求与坐姿相同,双脚略分开小半步,重心一虚一实,脚跟虚脚尖实。这些要领并不是使人如坐针毡,而是在一种必要的工作状态之中保持放松。事实上,稍经训练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不论坐或立,要感到很高很轻地在臀部之上。

◆试想像你自己好像有一根绳子从你头的后面将你挂起来。◆当你唱歌的时候,好的姿势总会使你感到自信。2.呼吸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吐字等的基础,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也就没有好的歌唱。

日常身心平静时的呼吸时无意识而较浅的,激烈运动或者情绪紧张时呼吸会自然加深。歌唱时属于较深的呼吸,是有意识、有控制的,而且更深沉,腹部的活动更积极。单这并不是说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面,而是体会这种正确的活动状态,以适应演唱的需要。

歌唱时的呼吸时口鼻同时进行的。口腔内部打开,软腭提起,面部提眉,两肋及腹部口张,自然就完成吸气过程了。区别于其他呼吸活动的是要把这种状态维持住,用来准备发声,并且支持整个歌唱过程。脑子里想着这种“吸”的状态,结合感情进行歌唱,就能产生富于感染力的纯净而嘹亮的歌声,这种感觉始终不能松懈而要贯穿始终,演唱进行中的呼吸千万不能放松。吸气的深浅按歌唱的需要,切忌太深,那会影响发声的灵活性,使呼吸器官僵硬,音也无法唱准。一段快速而短的乐句吸气更少,慢速乐句稍深些,以自然舒畅而又能很好完成演唱为宜。如果感到气息不够或者憋闷,都应作相对调整。

整个合唱队的呼吸和分句都要统一,特殊的高音,延长音或破句的呼吸尤其要由指挥指示并经过练习。有一种特殊的合作技巧,训练有素的合唱队才能掌握好,就是循环呼吸。简单的说就是合唱队员轮流换气,使合唱音响不间断,没有句逗间隙,刻画一种连绵高远无垠的意境。比如孟晓东版本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结尾部分的13拍的长音就可以采用“循环呼吸”的技巧。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求队员们具备破句呼吸的能力,可以在任何瞬间退出演唱,又可以不动声色地悄悄介入。关键是把歌唱的生理和精神状态保持住,共鸣位置不动,呼吸时不闭口。还要努力倾听邻近同伴的演唱,别人正在换气时自己不能同时进行,待别人完成呼吸重新加入演唱时,顺着集体的音响动势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的收住声音,两肋微张,腹部扩张,吸气后再同样加入演唱。对于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员,这是一个时间极短的过程;使用这个方法,合唱队的一个声音可以无限制地延长,这是独唱演员无法做到的。

◆每一个歌者应该对所要唱的乐句以充足的气息。

◆只要吸入的气量使歌唱的乐句唱的舒畅就够了,过多的气量那只会使肌肉僵硬。

◆学生应学会用腰围四周的扩大来吸气,用腹壁的挤缩来吸气。◆最好的呼吸控制是由胸与腹的安静而平滑的联合动作。对声乐来说是用最少的气息通过深而有控制,安静而正常地排出来。横膈膜不过是吸气的肌肉,而腹壁是呼气的肌肉,而前膜壁是主要的力量,呼气必须靠前腹壁来完成。

◆歌唱时的呼吸不应当先于咬字吐字或与咬字吐字分开练习,歌唱者会因为过分注意呼吸而损害共鸣及咬字吐字。而这样很少能得到艺术性及有表情的演唱。3.音量 很多作品都要通过小而弱的音量来表现内容,造成力度的对比,音量大的合唱队员必须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歌声,以免破坏整个声响效果。弱声时要求更集中,更有力,更有紧张度。因此,队员应该掌握半声、轻声、抑制声的唱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歌曲色调的变化要求。4.音色(音质)

通过对共鸣泛音的调节,使音色有灵敏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或浓或淡,或明或暗,能高亢激越,能深沉委婉,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而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一在色调处理之中。

合唱总的倾向是“轻、柔、美、高”,即音量轻,音响柔和,音色美,共鸣位置高。采用积极的轻声作为基本力度,在表现需要时才偶尔用强声。用抒情性女高音的音色感觉作为统一的基础,其他声部与之靠拢,在取得共性的前提下发挥各声部的表现特长。这个新的趋势使合唱音色亲切热情,声部之间融合,容易取得音准协和,高位置共鸣使低声部不在笨拙,整个合唱节奏鲜明、灵巧而富于变化,从而扩大了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更便于深刻细腻地抒发感情。

◆好的合唱音质应该表现在:“一个欢乐而微笑的表情”,“松弛而打开喉”,“自由活动的低下巴”,“没有决一死战的表情”,“没有拉紧感和紧张度”…… 5.发声

儿童发声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宜多用上部共鸣(软腭以上的头腔共鸣,即含有鼻腔、额窦、蝶窦的共鸣),但这不等于说不让儿童有节制地、科学地运用下部共鸣(即口盖以下喉腔、咽腔口腔与胸腔的共鸣)。要知道发高音头声时,如有胸声参加,会使头声结实丰满;而发低音胸声时有头声参加,又会使胸声明亮柔和。上部共鸣作为歌唱发音的“顶”,发挥高位置作用;同时下部共鸣作为歌唱发音的“底”,发挥根基(支持)作用。——著名的童声训练专家彭其婉

“脑袋空、喉咙满、肩部宽、腹部紧”(音乐教授马革顺语)。练习方法:(1)松:发声器官各部位肌肉放松,特别是下颌与喉部。要求舌根平放,下巴不翘起不下缩。

(2)扬:微收小腹,姿势端正,精神状态振奋专注。(3)竖:用打呵欠似的感觉提起软口盖,口形似立着的鸭蛋。(4)上:声音走向尽量往上、仿佛唱入眉心,唱往头腔。要小腹微收用脐上腹肌来托着声音,使声音处在较高的位置上,不要放下来唱。(5)下:吸气要横不要竖,不要耸肩,要学会用“气柱”(有呼吸支点)歌唱,并运用脐上腹肌的适当控制来支持声音。

(6)拢:声音要集中、有点,不要散。点要“打”在软硬口盖交界的稍前处。

(7)变:要训练各种母音的口形变化,声音的开放、关闭,硬起、软起,连音、断音,强弱,级进与大跳。

(8)开:前后口腔、鼻腔、头腔均要打开,要让声音畅通地从体内流出。6.波动

在童声合唱训练中波动是合唱的忌讳,尽可能的不要使用,因为波动的幅度大小或波动得太快都会破坏合唱的音响。7.统一歌唱方法,提高声部歌唱能力

我们知道,童声合唱的音响就是通过各个声部共同完成的。要想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就必须要求每个声部都达到整齐。每个声部就如同弦乐重奏中的一件乐器,有着自己演奏的旋律和技巧,几个声部交织一起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整体音响效果。童声合唱训练中,要实现理想音响效果的提前,首先是提高声部内个人的演唱水平。声部内各成员呼吸的运用、发声的位置及共鸣、音色、吐字的方法等诸方面都应基本达到统一,才能使整个声部的声音达到一致。其次是演唱上整个声部要根据指挥的要求,像一个人那样开始和结束,同一时间发出同一个词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呼吸,共同完成渐快和渐慢的过渡,各声部以相同的力度来演唱,以同样纯正的音高曲演唱歌曲,清晰、准确地唱出作品的歌词等等。因此,声部内的成员统一了歌唱方法后,要随指挥有目的地进行单独声部的训练以及所有声部的和声训练。只有将每个声部的歌唱能力提高了,再去强调整体的演唱水平,效果才会更佳。

8.良好的歌唱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状态

保持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歌唱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由于合唱是集体活动,情绪的相互影响很重要。所以,当某一声部只要有一个人精神状态不对,很可能就会影响整个声部或整个合唱团的精神。其次,在不好的精神状态下歌唱最容易损害嗓子。歌唱器官是有机的整体,任何肌肉只有在兴奋的状态下才能灵活自如,让不使用的部分保持松弛,形成紧张与松弛的平衡。

总之,合唱的统一要求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做到了这些就可达到强而不炸,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统一得越好,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就越高。

(三)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基本原则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1.注意三个不同声区的歌唱要求:

在高声区,即#C以上,要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歌唱。虽然#C2的高度一般少儿都能用真声唱,但从此音(或略低)起,可以揉进少量的假声,并随着声音的升高适当增加声音中假声成分,这样在过渡到较高声区的演唱时,声音就会自然、连贯、统一。

在中声区则要用比较“竖”的声音歌唱,或者叫用“微微含着”的声音歌唱。这种声音经过了硬、软口盖的反射,并且有下方气息的控制。在低声区be以下,要求声音不压、不撑。压,就是指压低声音的位置;撑,指歌唱时撑大喉咙。尽量用自然、舒服而且具有高位置的声音歌唱,这是低音高唱的原理。

2.什么是高位置,如何获得高位置?

高位置是指声音在头腔中的振动感觉要尽量位置高,仿佛是歌声安放在嗅觉区打开的地方,即闻花香的“印堂”处。在生活中,由这个山头唱往另一山头的“打山歌”,以及向着远方呼喊都是具有高位置的声音。高位置的声音必须经过训练或预习才能得到。首先,在寻找高位置声音时可以集中精神去体会(气息与声音的位置),努力感觉它。通常闭口哼唱向上冲击嗅觉区,就是对高位置声音的寻找与感觉;其次,要正确的歌唱姿势与振奋的精神;再则,要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比如用“扬眉、打呵欠似的口腔动作”、“闻花香似的打开嗅觉区”以及“唱给远方的人听”等形象的方法,帮助合唱队员们去获得声音的高位置。3.高声区真假声音结合的训练

第一步,先出现“虚闷感”音色,在声音缺乏力度的情况下,适当向上扩大音域,靠拢集体的音响。经过一段实践的训练之后,声音便会有进步。

第二步,有训练的假声音量并不少,音色并不暗,关键在如何努力充实、丰满高声区中的假声成分。

(1)气息不可上浮,吸气不可耸肩,让气息更深,并注意适当增强气息压力。

(2)适当地增大口腔容积,即口腔扩充。尽量多用咽腔上部的共鸣(口腔、鼻腔、头腔),坚持在歌唱时,口腔有适量的“空含感”。(3)坚持声音的高位置。音越高假声成分越要多,越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经过这样长期努力训练,反复琢磨体会之后,就可能做到高声区含有假声成分而不虚,用微声歌唱时,声音不会松懈。4.必须高度重视声音的气息控制。

气息的正确控制是童声训练的生命线。一般说来,连音的悠长声音的歌唱,对于体会气息的控制是最为有效。因此,在练习气息的运用时,应多选择一些具有这方面特点的练声曲和歌曲。

5.关于“半声”、“虚假声”与“直声”、“自然声”的运用。

运用“半声”、“虚假声”进行声音训练,使我们很容易找到高位置与头声,宜于在合唱中训练声音的和谐和靠拢,可以说是训练合唱声音靠拢的速成法。用“半声”、“虚假声”来训练声音力度、速度、音色等的变化,往往能增加声音的适应能力和灵敏度。但是,完全用“半声”、“虚假声”来唱所有的歌曲,是不合适的。“半声”、“虚假声”的唱法,一般声音位置比较靠后,更为关闭,因此它有不可克服的弱点,缺乏童声的甜美音色。听来更为成人化,缺乏孩子们歌声中生动、活泼的想象力,降低了童声的光彩与热情。

至于“直声”、“自然声”,虽然童声色彩较浓,但是音域狭窄(到e2已十分吃力),声音灵敏度低(指各种技术变化:强、弱、快、慢等而言),因而表现力较差。

总之,用一种声音方法或音色来唱所有的歌曲是不适合的。我们应根据不同曲目的不同形象、感情需要、不同的声音训练的需要,安排相应的音色与方法

四、合唱训练中的一些方法

合唱训练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演出作品的选择,要与合唱团的演唱能力相吻合,切忌好高骛远。二是声部的训练要由易到难、顺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几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1.用模仿的方法来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用模仿的方法来训练,这种实践能建立正确的概念;这就要求指挥应有一个好的声音,并知道如何去运用,因为他是合唱团中唯一能被正确模仿的;但同时指挥也应了解放松的特征及表情可以模仿,但不能模仿音色及音质本身。2.用形象生动地语言描述。

教师要能够将正确的方法、感觉、要求……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引导学生根据内在感觉或对已知的事物事情情感等方面的感知来想象歌曲演唱时所需要的技术或歌曲演唱时所要表现的情感等。比如说要求学生演唱时找到口腔内打开的感觉,可以形容为“口里仿佛有一枚鸡蛋”等。

3.重视“想象”能力的训练

很多合唱有很好的音质,但却忽略了合唱的“色彩”,而歌曲的色彩只有从歌词及音乐中,使歌者通过想象来形成应有的声音,有了想象,我们就能获得有目地的丰富的声音色彩。这也是我在歌曲演唱时常常要求学生要做到在唱的同时能够根据歌词和音乐的意境在眼前“播放歌曲的小电影”所采用的方法。

4.在作品学习中训练学生的演唱技巧

在歌唱中无论是气、声、字都不能离开对作品内容与感情的表达。有生命力的歌唱都是在横向线条旋律的运动中进行的。这就是气、声、字与行腔之间的有机结合。在训练中常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队员们在做呼吸和发声练习时能够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一旦演唱歌曲作品就很不稳定,他们就好像突然失忆了一样完全不记得刚刚在练习时的感觉,而一旦强调了呼吸的技巧,队员们则好像有不会唱歌了一样。这除了有其素质与修养的原因外,在技术上也许是没有解决好前三者与行腔的结合问题;在行腔中无论发音状态、母音的过渡、语言的表达,都是千变万化的,在合唱中要达到整体协调一致,有时会比独唱还要难。所以在对于没有很多时间专业集中训练的学校童声合唱团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会队员们基础的呼吸、发声、吐字的方法后,将这些技巧融入歌唱行腔中发展;这样以来,即完成了歌曲声部的学习,同时也完成了歌曲的呼吸、发声与吐字咬字的训练,更深一层的说还能够将歌曲的情感也在这些活动中完成,可谓是一举多得。

5.循序渐进,分段训练。

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在训练一首新的合唱曲目时,不要贪多以至于“嚼不烂”!最后导致一首曲子从头到尾含糊不清。应该是分声部、分段训练。例如:在学习三声部歌曲时,首先根据歌曲的乐段之间的关系或特点将歌曲分成几个部分或几段,在学习每一段时先唱熟高声部,再唱熟中声部,然后让高声部与中声部合唱几遍;再依同法来教低声部,唱好了后再与其他两个声部合唱,直到每个声部的成员都能熟练地演唱这个部分了,再依同法来教第二部分,等第二部分唱好了,再与第一部分连起来练习演唱;照这样将一首曲子唱完以后,音调和拍节上可算是成功了,然后再告诉他们歌曲其中的表情记号,那么一首曲子便能够初步入耳了。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合唱训练

浅 谈 小 学 生 合 唱 训 练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不仅使音乐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更应该在小学课外音乐教育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小学合唱教学一直是课外音乐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随着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合唱的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老师所重视。

对于小学生合唱训练,强调训练的科学性是十分重要的。即不能照搬成人合唱训练的那一套方法,也不能完全用中学生合唱的那套手段,成人合唱具有一种内在的成熟美,中学生合唱具有独特的青春活力美,而少儿合唱应具有一种清纯童趣之美。所以教师及指挥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新课程的理念,科学的方法进行排练。

一、声音训练

声音训练要有适当的方法。为达到在用声上: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协调、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合唱队员在发声练习时要对姿势、呼吸、发声、节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并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正确运用到演唱当中。

1.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少年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反复提醒姿势,要求他们做到:①身体自然直立,全身保持松弛;②双脚稍稍分开可一前一后,重心要站稳;③头部端正,双眼平视,上胸畅开,小腹微微收拢;④面部表情要自然,还要根据所演唱的作品的内容而随时变换表情。2.呼吸——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静坐练习。指导学生会坐,不要坐满凳。嘴轻轻闭上,两手贴在肋下(约2-3分钟)。当他们感到两肋呼吸的动作时,再向他们说明歌唱呼吸的正确位置。这个练习可避免学生在吸气训练中常犯的抬肩、胸口僵硬、鼓肚子的毛病。②抽泣练习。启发学生找抽泣时的感觉。通过反复体会,使他们感到肋骨下端的隔肌随着抽泣声有弹性地往下往外扩张。坚持做几分钟,膈肌会感觉到发酸和累。这样做为了让脯肌得到锻炼。③闻花香练习。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用鼻腔慢慢地吸入,好像一直缓缓地进腹部、肚脐、腰围处(膈肌),吸满后将气吐掉。这样反复练习,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深呼吸的感觉。掌握了吸气的方法后,还要学会控制并运用气息:⑴在做深呼吸的过程中,突然停住吸气,这时横膈膜仍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几秒钟后,气要平稳均匀地从牙齿缝里呼出“S”的声音。“S”声始终是“P”的力度。这种练习既锻炼膈肌保住气息的能力.又练习了有支持有控制的呼气。⑵吹蜡烛练习。点上一根蜡烛放在人嘴前约一米 1 的距离,吸好气将蜡烛吹灭,从烛火的晃动来辨别气息是否均匀、集中、有力。⑶切断气息的练习。先将气吸入肺底,呼气时上下牙齿自然闭合,随着气息发出“S”的声音,中途将气息长短不一的切断。做此练习要注意气息切断瞬间不要加气。这种练习可锻炼膈肌的控制能力,也能训练合唱队同学看指挥以及大脑的反应能力。在每位队员都基本上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后,再进行合唱呼吸训练,即整体齐呼吸、声部交错轮流呼吸和循环呼吸等,由浅入深,由点及面,逐渐引导学生掌握好强弱、快慢各种气息的运用,以适应不同力度,不同情感,不同技巧的合唱曲的表现。

3.发声——儿童的发声器官尚未成熟,他们用声纤细,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声音甜美清脆明亮,只有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共鸣。特别是七至十一岁的童声,可以说是童声最好的阶段,因为男女孩子音色相同,声音干净漂亮,自然音域为十度左右。因而抓好这一段发声训练,可为今后增强表现力,提高演唱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1)声音位置——儿童歌唱时的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的头声发声。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在训练儿童歌唱发声时,先要考虑的是儿童具有优美动听的音质,而不是音量。为此训练时先用轻声带假声,再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发声先采用下行音阶,起音大致从d音开始,用母音“U”和哼鸣进行训练。这是因为d音是必须用头声才能唱得出来的音高,母音“U”,音色稍暗、柔和,用它进行训练也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克服喉音、大声吼唱、位置低、声音“炸”的毛病。可采用一些练习曲进行演练。(2)吐字咬字——熟练地掌握咬字吐字技术,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字正腔圆”与“字正腔纯”的目的。在训练时要求学生做到:①平时坚持讲普通话,使之逐步掌握好普通话的正确发音,这是克服地区方言的有效办法;②习惯用“奶声”“扁嘴”说话的学生多用带“a”、“o”的母音进行训练。

(3)节奏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是合唱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加强平稳节奏训练、变化节奏练习等,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反应灵敏性,为合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作训练

合唱是集体的表演艺术,它不同于个别的声乐教学活动。在合唱教学中,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方法,提高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巩固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协调、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这个训练范围很广,内容很丰富,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抓住重点,在声乐艺术中,独唱讲个性,22合唱讲共性.可以说合唱艺术就是合作的和声艺术。它就像一块布.每位合唱队员的声音就是构成这块布的丝,只有纵向的不行,只有横向的也不行,而当丝丝缕缕和谐统一交织在一起时,这块布才完整美观。所以互相合作曲训练极为重要。通过训练,要使学生在练习合唱时不能只管自己声部,还要学会听另外声部组成的和声效果。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和声感和合作精神。

三、情感训练

合唱艺术形式最善于表达人们的共同心愿和时代声音,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起到鼓舞人民,团结人民和宣传群众的作用。合唱不仅以其丰富的和声使人得到立体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以表现丰富、细腻的情感为长,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灵魂上的震撼。演唱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只有调动好学生的感情.让他们学会用“情”用“心”去唱,才能真正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涵,才能在感动自己的基础上去感动别人。比如在排练《跨世纪的新一代》合唱曲时,通过对歌词的朗读和旋律的配合,通过实地观察温州十大建设项目,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让他们意识到跨世纪的金鼓已敲响。自己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未来需要他们。因此,我对这首歌进行了艺术处理:前半段领唱,要求唱得铿锵有力富有朝气,后半段合唱,唱得舒展宽广,与领唱形成对比。在演唱技巧上,要求学生稳定地掌握好八度和六度的大跳音程,唱足各声部乐句尾长音的时值,注意和声的丰满,唱好两声部动与静的旋律,形成了音乐此起彼伏的效果。

四、巧选歌曲

在教学曲目的选择上,如能选择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合唱作品,选择合唱队员喜爱的合唱歌曲,效果会比平时好许多。要让合唱队员对一首合唱作品产生积极的审美兴趣与态度,那么演唱者必须对排练曲目有所关注,引起注意和期待,让学生在审美注意到审美期待再到审美态度的过程建立中开始合唱作品的排练,并通过不断地排练,使其内化为合唱队员的情感体验。对于小学生的合唱教学与排练,如果教师不以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作品,学生则对审美体验对象感到迷茫、困惑,对所演唱歌曲不感兴趣。故选择作品时要能让学生对作品能引起足够的注意,并期待去表现它,去逐渐深化内心情感体验的歌曲,要注意从合唱队员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注重审美趣味等出发,选择适合学生演唱的受学生欢迎的作品,这样在排练教学时,会消除学生的排斥心理,使学生关注于音乐作品本身,引起情感共鸣,大大提高排练效率。同时受音乐修养的影响,不同的年级其审美直觉也不相同。学生对作品的喜爱与体验是相对的,比如一首歌曲,对于年龄小的队员来说,喜爱程度不高,但对于年龄大些的却并非如此,故选择作品要与学生个体相联系,从学生实际出发。比如低年级合唱团可 以选一些充满意趣的阿塞拜疆民歌《我的小鸡》、活泼轻快的《放风筝》,而中高年级则相应难度增加,选择表现力更强的《春天来到田野上》、《太阳出来了》,合唱作品枚不胜举,教师、指挥一定要根据审美直觉,从合唱队员的实际出发,选择优秀的适合本队演唱的作品!

五、优化排练过程

合唱的训练属于审美教学,演唱者能从训练及演唱过程的本身获得愉悦的内心体验,但合唱更是一项复杂的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没有技能技巧,一切都无从谈起。一首好的合唱作品,从指挥的案头工作到演唱者的识谱学习,会唱并自如表现,中间要花费教师和演唱者的很多心血。更不必说日常训练中的音色、音准、发声、呼吸声部间的和谐等诸方面的训练,而所有的这些均属于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训练过程更加费心。故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音乐技能学习综合练习曲线”的特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对合唱的训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优化教学排练过程。

⑴、避免学生进行刻板而冗长的技巧练习,限定练习次数和时间,比如合唱的发声训练,呼吸训练等,不要以为“反复地多次地唱,练就能掌握”。毕竟让学生机械的练习是有害的——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错误的方向,学生只关心唱了几遍,练习成了走过场,成了形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在教师的指挥、引导、带动下,不断地乐于体会训练要求,揣摩自己技巧掌握的好坏,提高训练效率。

⑵、技趣一体进行训练。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他们对合唱中技能技巧等基本练习兴趣不高,注意力相对较差,这时候需要训练者充分利用各种训练手段,提高他们对技能训练的兴趣,有经验的老师会借鉴运用音乐课上的一些方法——如将机械简单的发声练习改为生动有趣的小儿歌,或模仿动物,小鸟的鸣叫声或火车的鸣笛声等学生所熟知的生动的形象,学生练习的兴趣大增,比纯粹的发声练习更奏效,还可以让学生以轻声高位的朗诵来体会歌曲演唱时的头声位置,还有呼吸训练——闻花香……等等,总之,想尽可能多的花样,让学生感兴趣,好把抽象的,枯燥的,刻板的,机械的训练改为具体的,形象的,有趣的,生动的音乐体验,让学生从好学到学好,提高练习效果!

⑶、注重审美体验。一首合唱作品不管是排练前的基本训练还是歌曲本身,其过程都应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好的作品很容易感染人,教育人,引起演唱者的情感共鸣。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从歌曲的音乐性启发,一切的技能技巧都是为表现音乐服务,音乐是第一性的,是本、是“魂”,要以此为指导,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升华音乐。作为充满艺术美的合唱作品,演唱者既使有再高再难的技巧,如果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仅靠技术往往不能真正打动人。合唱队员自身的音乐修养、综合素质及生活知识面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作品表现有重要 的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讲,音乐技能不是通过刻板的训练培养出来的。而是在音乐美的感受,想象,鉴赏,理解的熏陶中形成的。任何一个合唱队员,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指挥,提高对于乐曲的理解,培养音乐修养,注重审美体验。做到既有良好的演唱技能技巧,又能利用良好的歌唱技术为表现音乐服务!

总之在音乐艺术领域内,合唱是一种群众性的集体歌唱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优美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获得美的薰陶,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觉和高尚的艺术情操。另外合唱训练的意义不仅仅是培养了一批有合唱艺术能力的人,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人的良好品质,通过各声部的协调合作,他使一些不善于谅解别人的人,变得心胸宽广了,它还使一些过去被大家公认的“特殊生”变得友好和善了,还使一些过去性格内向孤僻的人,变得热情大方了,我想:小学生的合唱训练的目的不正是让人与人的心理距离缩短些,让大家生活的空间多一些友爱吗?我真切的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走进这神圣的艺术殿堂——合唱大课堂,真正享受人生那最美好的感觉——谐和。

第五篇:第一部分 小学生合唱训练

小学生合唱训练

商水县直第一小学 2017年9月 第一部分 小学生合唱训练

一、合唱的定义及声部的划分

(一)什么是合唱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包括了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织体的表现形式。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更多地是淹没自己而突出集体,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和谐的整体。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民群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最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二)合唱的分类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的音色也是非常丰富的,按其音色的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即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

同声合唱是由同类的人声组成,它包括三种形式:

1、童声合唱(变声期以前);

2、女声合唱;

3、男声合唱 混声合唱由女声部与男声部组成,其基本声部就是高声部与低声部。一般的混声合唱都有四个声部,即:男高、男低、女高、女低,也有全部由童声(代替女声)与男声组成的混声合唱。

合唱还可以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形式。无伴奏的合唱是纯声乐的艺术,难度大,最能显示出人声的表现力,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于协调,往往体现出一个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三)童声的类别

根据童声的发展阶段来看可分为:稚声期、童声期、变声期。稚声期:从能说比较完整的幼儿开始至五六岁之间(相当一幼儿园小、中、大班)均属于稚声期。此阶段儿童声音细小,口腔开度不大,舌部不够灵活,语言速度交缓慢,肺活量小,只能唱句子短小、音域很窄的歌,而且音域只有六至八度,音色稚嫩、清脆,但音准其不稳定。

童声期:从六周岁开始至12周岁属童声期。此阶段孩子的吸气量已增大,语言能力增强,身带发育已开始具有弹性,音域逐渐增宽,音量逐渐增大,音色的可塑性增强以及对音准的掌握也比较灵敏。严格的来说童声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6至8岁为童声前期,此时期可着重对孩子进行合唱基础训练,从为培养孩子们具有多声部的音乐感觉打下良好基础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龄阶段。2、9至12岁为童声成熟期,这个时期合唱团已经可以承担一些较为复杂的作品的排练和演出。此阶段的合唱的总音域为:低声部G—B1,中声部B—D2,高声部C1—G2。3、12岁至15岁为童声后期,此时属于儿童与青少年青春期的衔接阶段,有的孩子可能尅是进入变声。童声后期是童声艺术的高峰期,无论是在音乐修养、语言、音量、音响幅度、音色变化、音域宽度、或是在演唱技巧等方面,均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艺术表现力很强。处于此阶段的合唱团我们习惯上称为少年合唱团。

变声期:由于此时孩子已进入新的生理发育阶段,女孩子在14—16岁之间(甚至会早些)就已经开始进入变声期,有的女孩子很快就变完声,有的则稍微长些,少则数周,长则八九个月,所以仍然可以在少年合唱团演唱,由于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合唱训练,声带的适应性较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渡过了变声期。但男孩子就不同了,他们的变声期较长,特别是现在,由于社会及生活条件的变化,常会有一些男孩子提前进入变声期而年龄却尚处在少年阶段,这时可以让他们在低声部轻声演唱,帮助他们尽快渡过变声期,此时合唱整体的总音域是低声部F—B1,中声部A—D2,高声部C1—A2。这个时期的合唱团应少女为主体,男孩子如果善于运用假声,则应鼓励他们仍然参加合唱活动。

(四)童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依据

童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依据首先是音色,音色细柔些的为高声部,音色浓厚些的为低声部;其次的依据是孩子嗓音的音域,嗓音较高,能唱到e2以上的为高声部,高音唱到d2或唱到e2很费力者为低声部;第三个依据是发声的方法,用真假结合的唱法,唱高音时感觉较容易者为高声部,感觉较难者为低声部,也可以说喊直感较多的宜为低声部,歌唱技法掌握得较好的宜为高声部;第四个依据则是:应按声部人数比例的需要划分。一般来说,声部从低到高力量的配置,应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低声部的声音要饱满、沉稳,人数可以多点、声音可以大些。声音要清脆、明亮、人数可少点、声音要小些。当然声部力量的配置有时要视作品的要求而定。总之要把上述四个依据结合起来,综合地划分每人的声部,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之后,对声部划分不合适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划分声部时,把音乐素质偏低的学生都放在低声部的做法是错误的,相反应选择音乐素养好些的学生参加低声部,使集体音响更易和谐,减少跑调情况的发生。

(五)童声合唱团的类型和配置

幼儿歌唱小组:7岁以下幼儿组成,人数5—20人,声部为齐唱。低幼歌咏队:小学低年级组成,人数10—40人,声部为主二声部。

童声合唱团: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组成,人数40—80人,声部为二声部至四声部。

由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品多为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作品,超过四个声部的童声合唱作品较为少见。所以合唱团的配置一般为:

1、二声部配置: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声部配置,只有高与低两个声部。刚组建起来的合唱团,因为在许多方面没有基础性的训练和准备,比较适宜这种声部配置。演唱一些小的作品,队员的演唱能力容易达到,也更能发挥出整体的演唱水平。

2、三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声部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中声部,这就是三声部配置。这样的童声合唱作品比较多,有利于训练、演唱范围的扩大,队员们演唱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把女声合唱的作品纳入其中,因为女声与童声的声音相近似。这类作品在演唱时,其作品表现力上有一定的难度,对队员的音乐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3、四声部配置:在高低两个外声部基础上,加入两个内声部(中高声部和中低声部)这就是四声部的配置。这样的作品不少,可以包括由器乐作品改编的、成人混声四部合唱改编的作品。由于声部多、演唱范围广,演唱的难度也较大,不仅要求队员有较高的音乐素质,要求指挥也须具有相应的能力。各声部在人数上的比例大致如下: 二部合唱 高:低 4 :3 或5 :4 三部合唱 高:中:低 5 :3 :4或10 :6 :7 四部合唱 S1:S2:A1:A2 10 :5 :4 :7或10 :4 :4 :7 混声四部合唱 S(女高音):A(女低音):T(男高音):B(男低音)10:6:7:6

(六)合唱的排列方式

1.一般左边为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可以排为前排为女高、女低,后排为男高、男低。

2.如果是三个声部,可排为女高、女中、女低或前排女高后排为女中、女低,也可排为女高、女中,后边一排为女低。

二、小学生合唱团的组建

组建起一支好的童声合唱团,既能体现这支合唱团指导老师的综合能力、活动能力、合唱训练能力、指挥能力等水平,也可以反映这所学校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组建合唱团之前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本校的现状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师资的力量水平,来确立一个目标——合唱团短期内达到的水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依此来确定所建立的合唱团的规模和它的声部配置。这样,在组建合唱团时会让组建者心中有底,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以一个学校为单位组建合唱团,其规模大约在30—60人之间比较合适。如果少于30人,那只是一支小合唱和小组唱的队伍,同时在合唱声部的配置上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多于60人,从合唱水平的提高和组织工作方面都会增加不少的难度。

(一)合唱队员的招收与管理

具备什么样的歌唱条件的学生才宜于开始训练合唱呢? 第一是能够分辨小二度(半音),并能比较准确的模唱;第二是音阶各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ti)间的相对高度观念较为清楚(也就是说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基本掌握这二条歌唱能力以及在生理上音域发育较宽时(超过八度)一般应在小学三年级。对这两条歌唱能力不具备者勉强地提前进行合唱训练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利于孩子们在音乐素质方面的基础发展,反而得不偿失,欲速不达。因而幼儿与低年级孩子还是以简易的齐唱主旋律为宜,应选择音域部宽的歌曲来练唱,其学习方向是打好音准节奏和基本声音方法这三方面的基础。招收方法: 其一在音乐课上挑选。通过平时学生在音乐课上抽查个别学生表演唱,从中了解这些学生的音乐能力(音准、节奏感、表现力等)。

其二在学期音乐测评中挑选,这是挑选队员的好时机,并可以加深对这些学生的了解。

其三在学校和班级举行文艺活动时挑选。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发现一些好的苗子。

招收合唱团队员有不少的要求,如视唱能力、乐理知识、表演水平等,但这些是可以在队员入团后,通过老师的指导、训练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音准概念、较好的声音条件、较强的节奏感、能胜任本声部的音域,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和潜力。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考查学生,挑选队员:

1、音准(音要准)

音准应该优先于其他能力,而作为第一条件来考虑。考查的办法由三种:一种是让学生唱首自己熟悉的歌,老师给音高而不给伴奏,等学生清唱完时,老师再用钢琴核对其尾音是否正确。准确的,则说明这位学生控制音高的能力是比较强的。二是老师再钢琴上弹一组音,使其中一个音的音高略有变化,如do 降mi sol , do mi sol, Do 升mi sol , 要求学生用唱名唱出来,看其能否准确地分辨和模唱。三是半音上下级进的听辨模唱和非自然音阶的大跳音程模唱。

2、音质(声音要自然)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考察了。让学生唱一首歌,从中来发现他的音质,以及是否具有比较自然、舒展的歌唱状态。要强调的是,我们挑选的是合唱队员,而不是独唱演员,所以最好挑选那些声音具有共性、融合度好的学生。对于存在着声音个性突出而又融合度差、用声习惯不好等问题的学生的入选,关键则是看老师是否有能力加以纠正解决。音色要求:音色的自然与优美,有“漂流感”,脆嫩、稚气、明亮、甜美是童声的特色

3、音域

音域的考查比较简单,关键在老师分配队员去哪个声部的选择。老师们一般习惯根据队员音域的高低进行声部的分配,高音唱得上,就分到高声部,反之就分到低声部。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不利于组建一支优秀的合唱团。对于那些既能高音、又能唱好低音,音域较宽的队员,老师要按照合唱团及作品的需要出发,做出合理有效的安排。

4、节奏感(能模仿拍或唱切分拍)

考查时,老师可编一些简单的节奏,如:两条节奏近似而又有差别的节奏等,用手示范,让学生准确地辨别并模仿出来,以考查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更近一层的考查办法就是考查学生能不能模仿切分拍。在合唱中拍节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不然一定会唱的乱七八糟。但要知道一个人对于拍节有没有把握,就必须看能不能唱切分拍,若能唱切分拍,那么他对于拍节一定很有把握。并且有些曲子在拍节上进行变化才能将曲趣表现出来。

管理办法:

合唱是一个整体。大到突出的声音、表情、姿态,小到衣服的穿戴、纽扣,都有会影响整体。无论是平时的排练,或是彩排和正式演出,合唱队的纪律是十分重要的。合唱艺术是集体共同创造的艺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协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人认为已经会唱自己的声部,就不按时参加训练,或者在排练中不认真积极地与指挥配合,结果在演出中跟不上集体甚至出现“放炮”现象。此外,有的人在演出、排练时目光不集中在指挥身上,消极演唱或者胡乱表现,这些都有可能破坏合唱的整体效果。因此,只有当合唱团成为一个有严密纪律的、团结而和谐的整体,才有可能表现出真正的艺术。

(二)训练曲目的选择

学校合唱团的组建不仅仅承担着提高学校学生整体艺术素质的任务,在实践中我们的合唱团还会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不同比赛,那么如何为比赛选择合适的曲目呢?

1、选材注意事项(1)应以作品思想好、感情深、精神健康为主,高度重视作品在情趣上的熏陶作用,因为“陶冶情操”是合唱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所在。

(2)曲调要优美、动听,尽可能达到演唱一首好的作品使人终生难忘的程度。

(3)(参赛曲目)讲究格调上的“刚与柔”;“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统一协调与适当变化”等多种样式的搭配。特色单一的选材将产生单调或呆板感。

(4)符合比赛主题以及比赛评委口味的歌曲。(如红歌比赛与六一儿童节比赛)

(5)不同的比赛场地选择不同的歌曲。(如广场比赛和音乐厅比赛)

(6)关注合唱训练以及合唱艺术的新动向。

2、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改编

为了增加童声合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之更美好动听,同时也为了让作品的技术难度更适合本合唱团的具体情况,(如:合唱队员的不同年龄,演唱水平,领唱水平,合唱队人数多少以及排练时间的多少等)我们可以选择对初选作品进行适当的改编,它也是作为合唱指挥训练教师所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

三、关于童声合唱训练的问题

(一)正确而良好的歌唱标准:

歌唱时由气、声、字、腔、情几个部分组成的,前四者是手段,而后者是目的。正确而良好的歌唱应符合以下标准:

1、正确的歌唱姿势

2、正确的呼吸

3、正确的起声,4、准确的母音状态(母音色彩)

5、圆润的音色

6、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位置

7、清晰的语言

8、准确的感情表达

(二)合唱训练的统一要求

合唱是集体的歌唱活动,个人的演唱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如果各行其是,旁若无人的引吭高歌,只能是一种杂乱的音响,无法取得协调的效果,更谈不上艺术的表现了。只有在各种技术因素都达到高度统一,才可能使合唱队灵巧而有表现力,演出才能有魅力、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因此合唱的统一要求就决定了合唱队的水平。

1、姿势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整齐美观的问题。统一姿势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合唱队员身体器官的状态一致,使发出声音的“乐器”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这是做到其他统一要求的基础。而且,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排练效率。正确的排练姿势应上身正直,不靠椅背,不搁二郎腿,双脚平放地面,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两肋扩张,小腹微收而下沉,垂肩且微微向前,双眼平视前方,脸面微仰,提眉,下巴稍收而放松,脸部安详而自然微笑,头部适当后移,使咽腔置于声门上方,臀部最好只坐三分之一,或者双手互握于前排椅子背上,有一种“随时可以离椅起立”的准备状态,如果站立训练,则上身要求与坐姿相同,双脚略分开小半步,重心一虚一实,脚跟虚脚尖实。这些要领并不是使人如坐针毡,而是在一种必要的工作状态之中保持放松。事实上,稍经训练都是可以做得到的。

◆不论坐或立,要感到很高很轻地在臀部之上。

◆试想像你自己好像有一根绳子从你头的后面将你挂起来。◆当你唱歌的时候,好的姿势总会使你感到自信。

2、呼吸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吐字等的基础,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也就没有好的歌唱。

日常身心平静时的呼吸时无意识而较浅的,激烈运动或者情绪紧张时呼吸会自然加深。歌唱时属于较深的呼吸,是有意识、有控制的,而且更深沉,腹部的活动更积极。单这并不是说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面,而是体会这种正确的活动状态,以适应演唱的需要。

歌唱时的呼吸时口鼻同时进行的。口腔内部打开,软腭提起,面部提眉,两肋及腹部口张,自然就完成吸气过程了。区别于其他呼吸活动的是要把这种状态维持住,用来准备发声,并且支持整个歌唱过程。脑子里想着这种“吸”的状态,结合感情进行歌唱,就能产生富于感染力的纯净而嘹亮的歌声,这种感觉始终不能松懈而要贯穿始终,演唱进行中的呼吸千万不能放松。

吸气的深浅按歌唱的需要,切忌太深,那会影响发声的灵活性,使呼吸器官僵硬,音也无法唱准。一段快速而短的乐句吸气更少,慢速乐句稍深些,以自然舒畅而又能很好完成演唱为宜。如果感到气息不够或者憋闷,都应作相对调整。

整个合唱队的呼吸和分句都要统一,特殊的高音,延长音或破句的呼吸尤其要由指挥指示并经过练习。有一种特殊的合作技巧,训练有素的合唱队才能掌握好,就是循环呼吸。简单的说就是合唱队员轮流换气,使合唱音响不间断,没有句逗间隙,刻画一种连绵高远无垠的意境。比如孟晓东版本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结尾部分的13拍的长音就可以采用“循环呼吸”的技巧。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求队员们具备破句呼吸的能力,可以在任何瞬间退出演唱,又可以不动声色地悄悄介入。关键是把歌唱的生理和精神状态保持住,共鸣位置不动,呼吸时不闭口。还要努力倾听邻近同伴的演唱,别人正在换气时自己不能同时进行,待别人完成呼吸重新加入演唱时,顺着集体的音响动势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的收住声音,两肋微张,腹部扩张,吸气后再同样加入演唱。对于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员,这是一个时间极短的过程;使用这个方法,合唱队的一个声音可以无限制地延长,这是独唱演员无法做到的。

◆每一个歌者应该对所要唱的乐句以充足的气息。

◆只要吸入的气量使歌唱的乐句唱的舒畅就够了,过多的气量那只会使肌肉僵硬。

◆学生应学会用腰围四周的扩大来吸气,用腹壁的挤缩来吸气。◆最好的呼吸控制是由胸与腹的安静而平滑的联合动作。对声乐来说是用最少的气息通过深而有控制,安静而正常地排出来。横膈膜不过是吸气的肌肉,而腹壁是呼气的肌肉,而前膜壁是主要的力量,呼气必须靠前腹壁来完成。◆歌唱时的呼吸不应当先于咬字吐字或与咬字吐字分开练习,歌唱者会因为过分注意呼吸而损害共鸣及咬字吐字。而这样很少能得到艺术性及有表情的演唱。

3、音量

很多作品都要通过小而弱的音量来表现内容,造成力度的对比,音量大的合唱队员必须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歌声,以免破坏整个声响效果。弱声时要求更集中,更有力,更有紧张度。因此,队员应该掌握半声、轻声、抑制声的唱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歌曲色调的变化要求。

4、音色(音质)

通过对共鸣泛音的调节,使音色有灵敏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或浓或淡,或明或暗,能高亢激越,能深沉委婉,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而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一在色调处理之中。合唱总的倾向是“轻、柔、美、高”,即音量轻,音响柔和,音色美,共鸣位置高。采用积极的轻声作为基本力度,在表现需要时才偶尔用强声。用抒情性女高音的音色感觉作为统一的基础,其他声部与之靠拢,在取得共性的前提下发挥各声部的表现特长。这个新的趋势使合唱音色亲切热情,声部之间融合,容易取得音准协和,高位置共鸣使低声部不在笨拙,整个合唱节奏鲜明、灵巧而富于变化,从而扩大了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更便于深刻细腻地抒发感情。◆好的合唱音质应该表现在:“一个欢乐而微笑的表情”,“松弛而打开喉”,“自由活动的低下巴”,“没有决一死战的表情”,“没有拉紧感和紧张度”„„

5、发声

儿童发声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宜多用上部共鸣(软腭以上的头腔共鸣,即含有鼻腔、额窦、蝶窦的共鸣),但这不等于说不让儿童有节制地、科学地运用下部共鸣(即口盖以下喉腔、咽腔口腔与胸腔的共鸣)。要知道发高音头声时,如有胸声参加,会使头声结实丰满;而发低音胸声时有头声参加,又会使胸声明亮柔和。上部共鸣作为歌唱发音的“顶”,发挥高位置作用;同时下部共鸣作为歌唱发音的“底”,发挥根基(支持)作用。——著名的童声训练专家彭其婉

“脑袋空、喉咙满、肩部宽、腹部紧”(音乐教授马革顺语)。练习方法:

(1)松:发声器官各部位肌肉放松,特别是下颌与喉部。要求舌根平放,下巴不翘起不下缩。

(2)扬:微收小腹,姿势端正,精神状态振奋专注。(3)竖:用打呵欠似的感觉提起软口盖,口形似立着的鸭蛋。(4)上:声音走向尽量往上、仿佛唱入眉心,唱往头腔。要小腹微收用脐上腹肌来托着声音,使声音处在较高的位置上,不要放下来唱。

(5)下:吸气要横不要竖,不要耸肩,要学会用“气柱”(有呼吸支点)歌唱,并运用脐上腹肌的适当控制来支持声音。

(6)拢:声音要集中、有点,不要散。点要“打”在软硬口盖交界的稍前处。

(7)变:要训练各种母音的口形变化,声音的开放、关闭,硬起、软起,连音、断音,强弱,级进与大跳。

(8)开:前后口腔、鼻腔、头腔均要打开,要让声音畅通地从体内流出。

6、波动

在童声合唱训练中波动是合唱的忌讳,尽可能的不要使用,因为波动的幅度大小或波动得太快都会破坏合唱的音响。

7、统一歌唱方法,提高声部歌唱能力

我们知道,童声合唱的音响就是通过各个声部共同完成的。要想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就必须要求每个声部都达到整齐。每个声部就如同弦乐重奏中的一件乐器,有着自己演奏的旋律和技巧,几个声部交织一起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整体音响效果。童声合唱训练中,要实现理想音响效果的提前,首先是提高声部内个人的演唱水平。声部内各成员呼吸的运用、发声的位置及共鸣、音色、吐字的方法等诸方面都应基本达到统一,才能使整个声部的声音达到一致。其次是演唱上整个声部要根据指挥的要求,像一个人那样开始和结束,同一时间发出同一个词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呼吸,共同完成渐快和渐慢的过渡,各声部以相同的力度来演唱,以同样纯正的音高曲演唱歌曲,清晰、准确地唱出作品的歌词等等。因此,声部内的成员统一了歌唱方法后,要随指挥有目的地进行单独声部的训练以及所有声部的和声训练。只有将每个声部的歌唱能力提高了,再去强调整体的演唱水平,效果才会更佳。

8、良好的歌唱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状态

保持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歌唱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由于合唱是集体活动,情绪的相互影响很重要。所以,当某一声部只要有一个人精神状态不对,很可能就会影响整个声部或整个合唱团的精神。其次,在不好的精神状态下歌唱最容易损害嗓子。歌唱器官是有机的整体,任何肌肉只有在兴奋的状态下才能灵活自如,让不使用的部分保持松弛,形成紧张与松弛的平衡。

总之,合唱的统一要求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做到了这些就可达到强而不炸,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统一得越好,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就越高。

(三)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基本原则

童声是美丽的,纯洁的,是世界上其它声音所无法比拟的或取代的。因此,在童声训练中,首先应着重要求音色的自然与优美,让声音有“漂流感”,脆嫩、稚气、明亮、甜美是童声的特色。歌唱的口形应该在咬词所需要的基础上加以轻微的“竖立感”,不可“咧”着唱或“横”着唱。口形不适宜的关拢,声音位置过于靠后,将会失去童声脆嫩、甜美等可贵的特色,使声音成人化。相反,口形太开放,声音位置过分靠前,又容易产生不悦耳的“白声”,在集体音响中难以靠拢。那么,如何在童声训练中,既保持童声的明亮甜美的特色又使声音统一和谐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

1、注意三个不同声区的歌唱要求:

在高声区,即#C以上,要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歌唱。虽然#C2的高度一般少儿都能用真声唱,但从此音(或略低)起,可以揉进少量的假声,并随着声音的升高适当增加声音中假声成分,这样在过渡到较高声区的演唱时,声音就会自然、连贯、统一。

在中声区则要用比较“竖”的声音歌唱,或者叫用“微微含着”的声音歌唱。这种声音经过了硬、软口盖的反射,并且有下方气息的控制。在低声区be以下,要求声音不压、不撑。压,就是指压低声音的位置;撑,指歌唱时撑大喉咙。尽量用自然、舒服而且具有高位置的声音歌唱,这是低音高唱的原理。

2、什么是高位置,如何获得高位置?

高位置是指声音在头腔中的振动感觉要尽量位置高,仿佛是歌声安放在嗅觉区打开的地方,即闻花香的“印堂”处。在生活中,由这个山头唱往另一山头的“打山歌”,以及向着远方呼喊都是具有高位置的声音。高位置的声音必须经过训练或预习才能得到。首先,在寻找高位置声音时可以集中精神去体会(气息与声音的位置),努力感觉它。通常闭口哼唱向上冲击嗅觉区,就是对高位置声音的寻找与感觉;其次,要正确的歌唱姿势与振奋的精神;再则,要采用一些辅助方法,比如用“扬眉、打呵欠似的口腔动作”、“闻花香似的打开嗅觉区”以及“唱给远方的人听”等形象的方法,帮助合唱队员们去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3、高声区真假声音结合的训练

第一步,先出现“虚闷感”音色,在声音缺乏力度的情况下,适当向上扩大音域,靠拢集体的音响。经过一段实践的训练之后,声音便会有进步。

第二步,有训练的假声音量并不少,音色并不暗,关键在如何努力充实、丰满高声区中的假声成分。(1)气息不可上浮,吸气不可耸肩,让气息更深,并注意适当增强气息压力。

(2)适当地增大口腔容积,即口腔扩充。尽量多用咽腔上部的共鸣(口腔、鼻腔、头腔),坚持在歌唱时,口腔有适量的“空含感”。(3)坚持声音的高位置。音越高假声成分越要多,越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经过这样长期努力训练,反复琢磨体会之后,就可能做到高声区含有假声成分而不虚,用微声歌唱时,声音不会松懈。

4、必须高度重视声音的气息控制。

气息的正确控制是童声训练的生命线。一般说来,连音的悠长声音的歌唱,对于体会气息的控制是最为有效。因此,在练习气息的运用时,应多选择一些具有这方面特点的练声曲和歌曲。

5、关于“半声”、“虚假声”与“直声”、“自然声”的运用。运用“半声”、“虚假声”进行声音训练,使我们很容易找到高位置与头声,宜于在合唱中训练声音的和谐和靠拢,可以说是训练合唱声音靠拢的速成法。用“半声”、“虚假声”来训练声音力度、速度、音色等的变化,往往能增加声音的适应能力和灵敏度。但是,完全用“半声”、“虚假声”来唱所有的歌曲,是不合适的。“半声”、“虚假声”的唱法,一般声音位置比较靠后,更为关闭,因此它有不可克服的弱点,缺乏童声的甜美音色。听来更为成人化,缺乏孩子们歌声中生动、活泼的想象力,降低了童声的光彩与热情。

至于“直声”、“自然声”,虽然童声色彩较浓,但是音域狭窄(到e2已十分吃力),声音灵敏度低(指各种技术变化:强、弱、快、慢等而言),因而表现力较差。

总之,用一种声音方法或音色来唱所有的歌曲是不适合的。我们应根据不同曲目的不同形象、感情需要、不同的声音训练的需要,安排相应的音色与方法

四、合唱训练中的一些方法

合唱训练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演出作品的选择,要与合唱团的演唱能力相吻合,切忌好高骛远。二是声部的训练要由易到难、顺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几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1、用模仿的方法来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用模仿的方法来训练,这种实践能建立正确的概念;这就要求指挥应有一个好的声音,并知道如何去运用,因为他是合唱团中唯一能被正确模仿的;但同时指挥也应了解放松的特征及表情可以模仿,但不能模仿音色及音质本身。

2、用形象生动地语言描述。

教师要能够将正确的方法、感觉、要求„„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引导学生根据内在感觉或对已知的事物事情情感等方面的感知来想象歌曲演唱时所需要的技术或歌曲演唱时所要表现的情感等。

比如说要求学生演唱时找到口腔内打开的感觉,可以形容为“口里仿佛有一枚鸡蛋”等。

3、重视“想象”能力的训练

很多合唱有很好的音质,但却忽略了合唱的“色彩”,而歌曲的色彩只有从歌词及音乐中,使歌者通过想象来形成应有的声音,有了想象,我们就能获得有目地的丰富的声音色彩。这也是我在歌曲演唱时常常要求学生要做到在唱的同时能够根据歌词和音乐的意境在眼前“播放歌曲的小电影”所采用的方法。

不仅仅在歌曲演唱时需要学生“想象”,在合唱队平时的气息、发声等训练中“想象”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训练学生演唱找到头声感觉时,可以这样对学生说:“感觉你们的声音像是一股喷泉水,从你的腹部腰部直至头顶喷涌而出。”在训练学生演唱高音时要由腰部气息支持时,可以这样对学生说:“请想象你的声音就是你正在放的一只风筝,线轴就在你的腰部,而声音则是随风而上的风筝,无论风筝飞的多高,你腰部的线轴一定要紧紧的握着,不然风筝就会飘飘忽忽的飞走了”。

4、在作品学习中训练学生的演唱技巧

在歌唱中无论是气、声、字都不能离开对作品内容与感情的表达。有生命力的歌唱都是在横向线条旋律的运动中进行的。这就是气、声、字与行腔之间的有机结合。在训练中常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队员们在做呼吸和发声练习时能够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一旦演唱歌曲作品就很不稳定,他们就好像突然失忆了一样完全不记得刚刚在练习时的感觉,而一旦强调了呼吸的技巧,队员们则好像有不会唱歌了一样。这除了有其素质与修养的原因外,在技术上也许是没有解决好前三者与行腔的结合问题;在行腔中无论发音状态、母音的过渡、语言的表达,都是千变万化的,在合唱中要达到整体协调一致,有时会比独唱还要难。所以在对于没有很多时间专业集中训练的学校童声合唱团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会队员们基础的呼吸、发声、吐字的方法后,将这些技巧融入歌唱行腔中发展;这样以来,即完成了歌曲声部的学习,同时也完成了歌曲的呼吸、发声与吐字咬字的训练,更深一层的说还能够将歌曲的情感也在这些活动中完成,可谓是一举多得。

5、循序渐进,分段训练。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在训练一首新的合唱曲目时,不要贪多以至于“嚼不烂”!最后导致一首曲子从头到尾含糊不清。应该是分声部、分段训练。

例如:在学习三声部歌曲时,首先根据歌曲的乐段之间的关系或特点将歌曲分成几个部分或几段,在学习每一段时先唱熟高声部,再唱熟中声部,然后让高声部与中声部合唱几遍;再依同法来教低声部,唱好了后再与其他两个声部合唱,直到每个声部的成员都能熟练地演唱这个部分了,再依同法来教第二部分,等第二部分唱好了,再与第一部分连起来练习演唱;照这样将一首曲子唱完以后,音调和拍节上可算是成功了,然后再告诉他们歌曲其中的表情记号,那么一首曲子便能够初步入耳了。不过在没有唱熟以前,可以少用伴奏,而教会学生仔细的听自己的声音听其他声部的声音,如果有什么错误就立刻加以改正。

但是有些曲子是对位或其他形式的,各个音部是各成音调的,所以用以上的方法就不可以了,所以这样的曲子便应该使每个声部都唱的很熟悉然后再合唱。唱的时候不仅仅是指挥要很小心,要用手势告知每个音部何时准确的出现,并唱出那音部所唱音调的头几个音;同时还要让每个声部的队员认真的识谱看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进入,懂得看指挥的手势,与指挥之间有默契。这样一来经过练习队员们就能够自己接唱了。

6、重视男童声的训练与培养。常常看到很多的合唱队里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女声的数目是男声的几倍或者干脆全部都是女声;经过多年的训练和观摩学习我发现有合适数目的男声的合唱队演唱的作品更有层次感和饱和度;而这恰恰是纯女声合唱所不能比拟的。男童的歌声天然地柔中有刚,既甜美明亮,又更丰满、更富有曙光色彩。我们要克服一般童声合唱队在实践中不自觉存在的重女轻男倾向,耐心重视对男童的训练和培养,以便走出一般童声合唱所容易存在的“娇柔有余,丰满与阳刚不足”的境地。

7、训练学生一开始就要让学生站成演出时的阵势,站演出姿势:头、颈、肩、胸、腹、背、腿、脚等部位规范呈现,面带笑容,口型正确,发音位置正确,声音圆润悦耳。这些细节要求在每个训练阶段音乐教师要盯住不放,反复提醒每个人,力争人人达到规范要求。

五、合唱演出时要注意的问题

1、预演的问题

在演出地点预演能增强合唱队表演信心,更好地保证演出顺利进行。预演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指挥要注意确定好服装、音响、灯光。合唱队员、指挥应穿好服装进行预演。预演过程中,应检查音响设备,如有必要根据舞台设施调整队形,以便有更好的音响效果。指挥如有特殊灯光要求,应事先与工作人员说明。(2)指挥应确定好演出当天合唱队员的集合、点名、衣物保管等。(3)指挥对合唱队上下场路线次序、站台上位置排列都必须定位。(4)预演时,应把每个节目的表演时间统计出来,根据音乐会的实际需要而考虑节目的调配。

(5)可以请一些有经验的人来听预演,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进行改进。(6)录像预录非常重要,有好多细节可能要作适当调整,否则影响视频的效果。要培养学生的“舞台意识”和“镜头意识”。合唱队、指挥者、钢琴伴奏者在舞台上要安排在能够相互呼应的最佳位置,要相对集中,便于场景的拍摄,总之,要把指挥美、合唱美、钢琴伴奏美集中呈现给镜头。2.演出中应注意的问题

(1)演出前,指挥要鼓舞士气,消除合唱队紧张心理。

(2)指挥应检查灯光、音响、服装是否准备好。学生服装、化妆、、舞台设计、灯光、音效、主持词及主持人、领导致辞、学生组织、演出流程、录像制作、网站发表等,这些都要综合考虑,认真策划,提前安排。(3)主持人要适时上场,熟悉台词,朝气蓬勃,激情昂扬,光彩照人,感召观众。在报节目时要依次报出:歌曲名、合唱班级(合唱单位)、参加人数、艺术指导、音乐指挥、钢琴伴奏等。

(4)合唱指挥出场前应冷静回忆乐谱,演出时,合唱指挥者就位后首先要呈现自己规范的站姿和表情,接着用相关手势示意合唱者呈现规范的站姿与表情,目光扫视各位符合要求后,然后微笑转头示意钢琴伴奏老师,手臂一挥音乐响起。指挥者既需全心投人音乐的意境中,又要冷静的给出准确手势,用自己的良好情绪与表情引领所有合唱者,将他们带入作品意境,带入艺术殿堂,陶醉其中。演唱过程中,若出现小的失误,指挥应沉着冷静,不露声色地通过自己的手势动作给纠正。若遇上意外停电或观众喧哗,指挥也应尽可能地保证作品完整性。

(5)演出结束退场应举止大方。结束后,指挥要及时与合唱队一起总结演出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合唱队未来能够更好地发展。

第二部分 小学生合唱指挥训练

一、参加学生合唱指挥训练的学生基本条件

1、有较好的外形条件和声音条件

2、有较强的读谱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3、有敏锐的听觉能力和良好的音乐感悟能力。

4、大胆活泼开朗的性格。

5、有较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语言动作表达能力。

二、指挥的要求:

指挥基本姿势是两眼平视前方,收腹挺胸,自然大方美观稳重。两脚分开,呈外八字,脚一前一后,不能跨得太开也不能并得太窄,差不多与两肩同宽,要保持身体的平稳。

指挥的动作应该准确、简洁、美观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现力。简单地讲,可用“省”“准”“美”三个字概括。“省”是指指挥动作要节省,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设计指挥动作,动作大小要适度,既不能过分地夸张,又不能无表现力,要注意速度、力度的对比,注意作品的情感。“准”是指指挥的预示动作,即各种起拍、收拍的打法,要求干净、准确。“美”是指指挥在表演艺术上要美观大方。

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合唱队,协同一致地表达出作品内容,耳朵对音准要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及时纠正演唱发音不准的情况。

指挥者的仪态都必须是端庄、高雅的。做到这一点务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唱指挥的手臂不要伸得太长、举得太高,以免给合唱队造成不必要的“紧张”感。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指挥者双手运动的上下范围最好在头顶到腰之间,一般不要长时间停留在较高或较低位置;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

2、指挥者的胸不能佝、腰不能弯,尤其是整个身体不能“泄”。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挺”(即有挺拔向上的感觉)、“正”(即身体不能歪,不可后仰,也不可前倾)、稳(即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一般不要只放在单脚上)。当然,如果指挥歌曲需要,比如在指挥“弱”、“渐弱”或“突弱”的时候,指挥者适当地前倾一下身体也是可以的。

3、臀部不要“撅”,膝盖不要“弯”。许多合唱指挥在强拍上为了加强“节拍”的重音感,常常习惯于撅臀、弯膝,这种习惯是很不好的,必须及时改正。

注意美观、大方的“旋律线”。所谓“旋律线”,即是一种由于歌曲旋律的音高“起伏”而反映在合唱指挥手势上的高低位置变化形态。比如1—3—5—i这几个音,旋律音高一些的时候(如“i”),指挥者的手臂可以抬高一些(额头或略高一点的位置);中音区的时候(如“5”、“3”)指挥手臂大致可以放在胸前或稍下一点的高度;而旋律音相对较低的时候(如“1”),指挥者的手臂可以适当控制在腰的上下位置。一般情况下,合唱指挥的手臂高度不要低于小腹。事实上,我们常常见到的是许多合唱指挥习惯于在一个手势“高度”和“宽度”上对称地挥动双臂,且“一挥到底”,这显然是不好的。这样既看不出对于旋律音高的“提示”,也同样看不出指挥对于歌曲的力度、速度、表情等相关音乐因素的必要“暗示”等等。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对于一首难度不大(比如齐唱、合唱),声部进出不太复杂,织体大都属于“同节奏”,且音乐风格较倾向于“抒情歌曲” 的合唱,一般应多注意使用“旋律线”的指挥方法。

三、双手挥拍动作:首先身体要“放松”,保持走路时的手型(手指自然弯曲、指关节自然突出、并呈弧形)提起手来就可以了。其次是“拍点”,借助桌子,让手打下去时落在桌子上同时又从桌子上弹起来,要注意要有弹性。

动作要领为大臂带动小臂,通过手腕连接,手型就是钢琴手型。指挥前双手自然垂直于两脚侧,预备拍时勿把手举太高,以免合唱队员气息扎不下去。指挥时双臂抬起至胸前,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情况下应掌握在上与眉齐、下不低于腰部这一活动范围。挥动手臂时,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忌两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动作的中心是手腕部。双手的动作要匀称,指挥时拍点和拍子方向要清楚,不可含糊。一般来说,双手的动作相同而挥动方向相反,右手是掌握速度和节拍的,左手是掌握表情、强弱等的,动作要灵活,富有表现力。打拍时两手不要交叉,两手臂不要上下大幅度挥动,也不要碰到一块,始终打在同一平面。

四、双手分工的一般原则是:右手主要负责控制节拍(要特别注意控制速度);左手主要负责控制表情(要特别注意控制力度);右手主要负责与其对应的女低音和男低音声部;左手主要负责与其对应的女高音和男高音声部。(注意:具体作品中也还应根据不同情况作适当调整与安排,不可简单行事);左手主要负责提示“长音”;右手主要负责提示“休止”、“句逗”、“分句”和“段落”。双手都可以“预示”引导声部进出,但一般主要由右手负责(通常也以指挥者个人习惯而定,可不做过分明确的要求)。但其总的任务是:保证各声部的准确进出以及音乐的流畅性。

五、指挥图解与练习:

四二拍,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两拍子的是先往外再提上来(左右手方向相反)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四三拍,强拍,弱拍,弱拍:

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

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三拍弱拍顺着第二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三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

四四拍,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 第一拍强拍,两手应保持适当距离,向下作击拍动作,反射动作沿击拍动作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一拍的反射动作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动作了。

第二拍弱拍,指挥动作在第一拍指挥动作的里侧,击拍动作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能产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

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

对于指挥图式,可以用口诀的方法把它掌握。比如,二拍子我们可以说成下、上;三拍子我们可以说成下、外、上;四拍子我们可以说成下、里、外、上。此处提到的“里”是指靠近身体的方向,“外”则是远离我们身体的方向。然后就可以从二拍子开始练习,然后逐个的掌握。

六、掌握起拍、收拍、气口的打法:

起拍就是我们常说的预示拍,它是指预示将要进行的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等重要的动作。如果起拍没有起好,那至少会造成音乐进入时不整齐等。起拍时,手臂自然放松,上臂自然下垂,前臂向前平伸并略向上倾,掌心朝前下方。打的时候有个反射线,这通常和起拍的拍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收拍是指音乐即将终止时为了使音乐整齐结束而使用的收束暗示动作。通常在音乐结束的倒数第二拍上向上向外侧平打,做一个有力的拳头状或大拇指与食指和中指做个圆圈状等,或食指与大指一掐就好了。

气口就是指为了使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呼吸整齐划一而做的一个突出的动作。这个一般要比其他动作明显一些、突出一些。做的时候可以把前一句的最后一拍的动作线幅度缩小一些,然后加速上提,给人以吸气之感。

七、合唱演出指挥一般要求:

合唱队员站好后,主持人介绍演出曲目及演出单位后指挥上场,出场时,指挥应从大幕里侧闪出,身体略向右侧向观众,并以自然、轻松、大方、礼貌的仪态、稳健而轻盈的步履、适度的步幅和速度,经主持人的外侧(前面),径直走向舞台中央的指挥位置或指挥台。指挥出场与主持人相遇时,要从主持人前面走过。到达合适位置后,应先向观众鞠躬致礼,鞠躬的动作要适度、得体,不要匆忙。礼毕后即可转身面向合唱队或乐队(有乐队时),准备开始。

开始前,指挥应与队员作短暂交流。这时,面目表情和人的整个状态应充满自信和热情,以给队员带来信任和信心。当指挥者站定指挥位置后,要首先通视一遍合唱队或乐队的全体,这样做一是对合唱队人员的站位、注意力及其他准备情况等进行检查,二是这相当于是一个动作提示,即“告诉”全体人员作好最后的准备;

检查无误后,开始指挥,这时可以左手心向上、左臂平举的姿势给合唱队或乐队一个提示(提示拍),这一动作须稍慢且到最高点时要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在此过程中间,合唱队或乐队人员即须随你的左手动作一致地投入演唱或演奏状态,只等你的手势向下打出第一拍即开始演唱或演奏(注意:必须是始终把合唱队或乐队绝对地置之于你的指挥之下,而不是伴奏一开始你才“举手”);

钢琴伴奏在左手边,头侧一点点,余光看看钢琴就行了,钢琴一响,指挥眼神马上回到合唱队员身上,用左手指挥钢琴,勿转身面对钢琴指挥。

左手在最高点开始向下打出第一正式拍,钢琴伴奏或乐队即在你左手的指挥下开始演奏。此时你的右手应保持自然垂下贴于身体,同时合唱队应保持队形及静默。

前奏曲至结束时,开始挥动右手,指挥领唱加入,待需要合唱队加入时,可以左右手同时挥动,提示起唱。注意,每加入一个演唱单元,原来的指挥动作须持续进行。

歌曲行进当中,双手和手臂的动作应依拍子的强、弱、快、慢、连音、断音等作出适当的提示,这些提示应体现在双手和手臂动作的轻、重、缓、急、柔和、平稳、果断以及动作的幅度大小当中,必要时可突破常规,以大幅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激烈情绪。

乐曲的终结,往往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要指挥好乐曲的终结,使整个作品得到完整的表达。在指挥结束乐句时,动作要果断、准确,使饱满的情绪贯穿到最后一个音符。(提醒:只有等你的指挥动作全部完成时,合唱队或乐队等才可以终止演出动作。)

演唱完毕后,指挥先转身 站到合唱队的左手边,用右手提示队员,并和队员一起向观众鞠躬谢幕。

若之前有朗诵,指挥要用笑容给合唱队员解压,让他们心情放松后用手提示朗诵的同学可以进行朗诵。在朗诵的时候,指挥要看着合唱队员,队员的眼睛一直要盯住指挥的眼睛。朗诵者最后一句结束后3秒,指挥者就可以进行合唱指挥了。

八、学生合唱指挥的服装:

指挥的服装一般与合唱队员衣服的颜色差不多。女生指挥,上衣可以是白或者浅色衬衫T恤,下面穿短裙;男生指挥,上衣也是白浅色衬衫,不能穿T恤,最好长裤,不要牛仔裤。指挥千万不能带手套!

九、合唱指挥的案头工作:

第一步是熟悉作品(感情的浏览),就是指挥在初读合唱总谱时,就要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特点,然后根据作者的意图看它的音乐表现手法,用的是什么曲式结构、和声手法及各种表情术语、记号和节奏特点等。

第二步是分析作品(理性的分析),比较细致地找出作品中高点与高潮,设想出用什么手法去建立“高点”,用什么铺垫手段去突出高潮,同时还要找出音准与节奏的难点部分,作好记号,准备对合唱队员做重点的训练与突破,还要分析曲式结构,段落之间的连接有哪些变化,分清哪些是主调,哪些是和声背景,分清作品的主次层次等。

第三步是表现作品。就是从内容出发,正确地塑造音乐形象,然后发挥指挥的独特风格及表现手法,允许在同样的作品中有不同的处理、表现,体现出自己独特的指挥手法,把强、弱、快、慢的变化,有铺垫、有层次地将作品刻画得感人而有深度,并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总之,要不断下功夫去琢磨思考,反复推敲作品。

十、排练一部新作品的大体步骤:

第一步是合唱基础训练,包括气息训练、发声训练和音准训练。第二步是搭架子,就是纯技术性的合练,重点解决正确读谱和背谱的问题,为表现作品打好基础。

第三步是艺术表现,抓重点、攻难关,用各种对比手段和辅助手法将作品中感人的高点或高潮部分表现出来。第四步是细排精排,重点雕刻重点段落,狠抓声部的共性谐和,音色统一,用声准确,从声部到个人进行检查。达到单兵技术硬,使之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

下载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合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唱组织与训练

    童声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 演唱优秀的童声合唱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艺术修养的形成,音乐视野的扩大,聪明才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在艺术教育......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与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与培养》高青县高城镇五里小学---------张善磊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达到不教。”作文教学同样如此。我们教小学生......

    合唱教学视唱能力的训练

    合唱教学中视唱能力的训练 合唱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加强单旋律的音准训练和节奏训练,为合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单旋律的音准训练: 演唱歌曲的先决条件是音要准,因此音准......

    培养小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培养小学生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人际沟通与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学生时期的交往对......

    与作文训练中培养合作能力

    于作文训练中培养合作意识 靖江外国语学校城南分校刘静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森林里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很猛,一大群蚂蚁被大火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眼看他们就要被大火吞没。这......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习心得二班落冲小学钱思宁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即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

    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习体会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

    小学生作文能力训练

    :《小学生作文能力训练》系列讲座,今天讲第11讲《自己修改作文》。 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不是为了减轻教师修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