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04:3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第一篇: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报告名称:隆德县职业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人:

张爱民

单位:

宁夏隆德县职业中学特色引领

加快学校发展

——隆德县职业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隆德县职业中学 张爱民

一、本课题报告的目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二、课题调查研究的内容:

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设情况;

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最有成效的部分;

3、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困惑的部分。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

四、调查对象:隆德县职业中学

五、调研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 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服务“三农”。学校逐步形成了特色引领,联合办学,长短并举,产教结合的具有山区农村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目前,学校占地203亩,总建筑面积39787㎡。学校现有教职工153人,其中,专业教师42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44%。学校围绕市场需求和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先后开设了艺术教育、中药种植、计算机应用、服装制作、汽车驾驶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等10余个专业。并建设了相对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固原市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级重点职业高中”; 2004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0多次获得国家和区市县级表彰奖励。

二、主要工作

(一)挖掘文化潜力,凸显特色引领

2009年8月,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着眼隆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资源,成立六盘山文化艺术职业技术学校。为加强师资力量,县教体局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公开考试选拔,招聘18名艺术专业水平强的中青年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同时,聘请8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方面造诣颇深的传承艺人作为客座教授,指导教学实践。学校共招收初高中美术教育、音乐教育、旅游礼仪等艺术专业学生500余名,开设剪纸、书法、刺绣、泥塑、砖雕、书画装裱等隆德民间传统艺术校本课程。并面向全县剪纸、书法、刺绣、泥塑、砖雕、书画装裱爱好者举办短期培训班,培养文化艺术技能人才,为推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做 出积极贡献。学校始终把办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产业调整的战略方针,立足六盘山区冷凉气候道地中药材种植的优势,开设了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专业,增强了办学的针对性与吸引力。2010年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首批进入全国百所中等职业学校民族特色重点建设项目学校之一。

(二)立足现实,开展联合办学

近年来,尽管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一定的提高和加强,但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和就业条件相对还较为薄弱。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学校紧紧抓住东西部联合办学的机遇,积极与福建、山东、江苏、天津等地学校开展多种模式的联合办学。自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与福建晋江职业中专学校、福州交通职业中专学校、山东烟台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烟台开发区高级职业学校、山东龙口第一职业中专学校、鲁中职业学院、天津市新闻出版学校、江苏省盐城生物技术学院、江苏淮安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输送学生近2000人,向广东、福建、北京等地输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生400多名。2010年,学校联合办学招生1021人,分别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盐城生物技术学院、福建晋江职业中专学校等学校开展合作。联合办学工作的开展,解决了当地就业机会少,就业不稳定的难题,为学生的就业畅通了门路,使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6%以上。今后,学校将在巩固和提高联合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力度,下大力气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发展后劲。

(三)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服务“三农” 在加强职业教育的同时,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积极面向“三农”,开展各种短期技能培训,为我县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素质高的技能型劳动者。

2004年以来,学校承担“阳光工程”培训,先后举办电子电工、服装制作技术、汽车驾驶技术、计算机应用、饮食服务业、剪纸和刺绣等各类培训,共计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万余人。培训人员除汽车驾驶培训人员自主择业外,其余人员分别在福建晋江友成服装有限公司、福建七匹狼有限公司、福建利郎有限公司、福建福思南有限公司、福建泉州文昌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福建晋江开关厂、福建晋江华侨电子有限公司、福建冠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蓝天广告公司、山东振华制线厂、广东东莞中建电讯集团等企业就业。

2005年,学校承担隆德县公务员电子政务人员培训,共培训2435人。2008年以来,学校还承担隆德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技能培训,共计培训农民工2591人。2010年,培训刺绣、剪纸专业人员各50名,食品加工和烹饪专业人员各70名。

(四)营造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创一流特色学校、建一流师资队伍、育一流新型人才”的校训和以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培育为主要内容的深厚校园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发展上新台阶。

一是完善制度,培育良好校风。健全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民主管理,实施校务公开,加强学生德 5 育教育和教学常规管理,培育淳正校风,教风和学风。

二是突出特色,打造校园文化精品。通过并办好每年一届的篮球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在建党、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举办演讲赛、拔河赛,书画赛和各种知识竞赛,开展城乡学生手拉手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出一批校园文化精品,使校园文化活动深入人心,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为我校进入全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的行列奠定基础。

三是美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营造校园文化,一方面,美化校容校貌。通过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添置休闲排凳,维修宿舍供暖设施,转变学生食堂管理模式,实行承包经营,布置学校橱窗等措施,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关心他们的物质,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重视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时解决他们在生活上的困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形成团结,有爱,互助的团队氛围,是师生感到校园文化的厚重和温暖。

(五)提高办学效益,办好校办产业

学校紧紧围绕汽车运用与维修这一骨干专业,于2004年成功创办了隆德县职业中学驾驶员培训学校,2006年,筹建成立了隆德县职业中学汽车维修中心,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经营性实习。

校办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提高了学校自身的发展能力。同时,学校紧紧围绕校办企业,加强专业教师与能共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融合、学业成绩与技能鉴定相融合的实训教学特色,在教学中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形成 “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的办学路子,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实习环境,为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发挥自身特点提供了条件。学校将围绕专业优势,创办校办产业,达到工学结合,以企养校的目的。

(六)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狠抓内部管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并对学校原有的部分管理制度做了重大的调整与修改,建立各种管理制度40余种。为了发挥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学校依据教代会通过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办法(试行)》,逐步从学校管理、组织机构、人事管理、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在学校管理方面,职业中学坚持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管理机构方面,学校本着高效精简的原则,在中层机构管理机构设立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培训就业指导处和办公室五处室。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层干部公开选拔制、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制。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学校借助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契机,不断完善校内激励机制,努力体现责、权、利相一致,坚持按劳分配、优质优酬,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工作,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各项工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9月,学校被中共隆德县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及“教学质量优异奖”;2010年8月被中共隆德县委、政府授予“成绩突出奖”。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落后。近两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按照学校发展规划,2013年,各类注册学生达到5000人,年培训能力5000人的规模,学校现有设施设备不足的矛盾更加凸显。同时,由于设施设备老化和落后,直接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学校在参加全区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时,现有设备根本无法与参赛要求对接,只能借助兄弟学校的帮助完成学生的训练。

二是专业教师队伍急待加强。目前,学校专业教师仅42人,“双师型”教师24人。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建设的不断发展,这已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成为制约学校上台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是亟待搭建更为广阔的学生就业平台。学生就业是检验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受到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就业仍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只有畅通学校的出口,才能保障顺利的入口和过程。因此,学校期待建立更为广阔与稳定的学生就业信息平台,来保障学生的就业。

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校将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和“厚德诚信、负重拼搏、崇文尚教、和谐奋进”的隆德精神为指引,抢抓机遇,改革创新,为推动隆德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隆德县职业中学

张爱民

二O一四年五月十日

第二篇: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经历了历史的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按照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部署,我深入自己所在的街道社区,深入群众开展走访调查活动,通过逐户走访,听取意见和建议,了解了社区居民的详细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过程中社区居民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1、社区内老年活动场所太少,天气暖和的时候还可以,在户外随便活动,冬天的时候几乎没有活动场所,几乎所有老年人聚集在街里的德卡美食城,在那里聊天,活动。这不仅老年人出行不方便,还给美食城就餐的客人吃饭带来不便。

2、整个社区内几乎一个公共厕所也没有,对于外出活动的人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对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影响更大。由于这个原因很多老人休闲时间都不愿意出来活动。

3、各个小区内的道路损坏严重,无人维修,遍地的石子和尘沙,给社区居民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全市的市容市貌。

4、商业和居民区过于混杂无序,给很多的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塑钢生产加工、电焊加工、练歌厅等商业部门,竟然开在了居民区内。

5、群众文化娱乐生活贫乏,群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场地太少,目前全市仅有的娱乐和体育健身场,每天晚上人满为患,人们在里面不像是在活动,倒像是在赶集。

6、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是机关

党员干部多半忙于事务,很少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查;二是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由于在下情上达、受理督办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使群众监督虽然倍受提倡却难以有效实施;同时,群众监督与法律监督、党内监督等其它监督形式尚未形成有机结合的体系,群众与党员干部所在单位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不够,无法形成综合效应,削弱了群众监督的力度。

7、机关单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有待加强。部分党员干部在平常工作中,忧患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理想信念淡薄,个别单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的现象。

二、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1.教育实践活动尽量做到实在具体、看得见、有抓手。一是目标要求要具体。贪多求全的目标容易被虚化,要紧扣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小步子、快节奏,最终达到逐个突破,全面解决的效果。二是目标定位要准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会很多,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有根本性的、也有关联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就要把那些主要的、根本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解决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这样的目标实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也就有实效了。

2.教育实践活动上下思想要一致,开展工作要有信心、有决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是靠一个部门或一个领导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上下一条心,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行动,才能完成的。这就要各级领导部门下决心、有恒心,开展活动领导要带头,上级部

门要示范,基层单位要抓落实,才能使得活动取得真正的效果。

3.教育实践活动要建立一线调研长效机制,提升党员干部解决基层问题能力。要始终坚持把“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作为基本方法,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才能摸到群众的脉搏,贴近群众的心窝。机关领导干部要自觉走出大楼,沉到农村、企业、社区,特别要到困难较多、群众意见多、环境复杂的地方去,体验群众的酸甜苦辣,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解决突出问题,真正“读”懂、“读”准群众。确保党政“一把手”要带好头,积极开展蹲点调研活动,形成领导干部“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的长效机制。

4.教育实践活动要完善考评机制,加强党员干部“德”的监管力度。开展正反双向测评,实现正反测评结果相互印证,对干部德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判断,准确把握干部的德。

5.教育实践活动要畅通渠道,尊重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要大力提倡和鼓励群众监督,畅通网络、电话、邮箱、信件等举报渠道,逐步健全群众监督的激励机制。对压制群众监督,打击报复监督举报人的应予以严肃查处。要进一步落实和改进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扩大公开范围和项目,努力提高权力的透明度,减少权力的随意性,保证权力运行的规范性。真正调动人民群众对权力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

永宁县玉泉营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研报告

永宁县玉泉营小学 胡雪晴

通过深入课堂听课、研讨交流、焦点问题分析、查阅有关资料、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设基本情况:

1、合理开设课程。

我校一直按照上级教研室的要求,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从一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我校现有专兼职任课教师11人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工作,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有2人,其余9人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下。

2、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我校一直积极贯彻“开齐开足各课程,努力上好各课程”的教学理念。我校不仅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而且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和教研组,明确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职责:校长统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规划等各阶段工作,决策各项事宜,协调各部门关系和制定整体评价方针政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划、活动资源的开发、教师培训,监督并指导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导处组织和落实活动的课程设置,活动计划的制定、评价监督活动的开展等;少先队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外出考察的协调,开发校内活动资源。正是学校领导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才始终如一的将这门课程作为我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过程管理扎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向深层次推进。

3、重视校本培训,有明晰的教育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课程。这就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大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领域。所以国家很难编制统一的教材,拟定课程标准,只有指导纲要,各地学校需要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利用当地的社区资源进行自主开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什么”还没有真正的弄懂,所以对教师的培训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我校一直把教师的培训放在第一位,在培训过程中,使每位教师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学校、指导教师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落实在操作层面的过程,是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与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过程。在明确理念的同时,学校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校本培训卓有成效。培训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由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全员式的培训。二是由骨干教师执教的观摩课。三是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主要是借鉴他人经验,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四是利用学校图书室订购的大量综合实践书籍资料及学校的网络资源,为兼职教师自主学习提供理论引领的保障。以点带面,从而有效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认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深入人心。

4、进一步完善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评价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有效的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征,评价应以发展性、形成性、激励性评价为主,重参与、重过程,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要综合、全面,因此各学校应根据本校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以此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不断提高。教师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立体性原则(即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反馈性原则、互动性原则,主要对教师在职业道德、教学态度、指导水平、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可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师、学校领导小组总评的方法评价。

在教师评价方面,我校制订了“玉泉营小学综合实践任课教师考核办法”,教师业务考核是对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客观评价,是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有效手段。多年来,我校根据本校情况制订了综合实践任课教师考核办法,办法采用等级评价制,从备课、校级观摩课、论文、实践活动方案等几个方面对任课教师一学期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其中校级观摩课是考核重点,总体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如何让学生一接触到它便喜欢上它呢?除了综合实践课本身的吸引力外,还必须通过教师的激励评价来强化学生对它的深入认识。所以在学生评价方面,我们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过程性活动评价表,有自己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等等,我们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此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的目标力求多元化,评价的手段力求多样化,注重过程评价,建立健全开放型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

5、活动内容全面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应包括四个方面,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我校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学生走出了校园,走向社区开展了主题体验活动。其实综合实践活动可与学校的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学科教学等有机结合,除了信息技术教育我们单独开设课程外,其他三项内容都要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去。经过几年的发展,我校也进行了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自编了《经典诵读》课本,《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等,这些素材配合不同年级,根据实际状况自选使用。我们也反对只停留在教课本内容的层次上,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不能体现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使活动效果不理想。我校不同的班级结合少先队的活动要求,自主组织一些校外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在节假日慰问孤寡老人,帮助老人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参观酒厂车间,与工人交谈,体会工人劳动的辛苦;中高年级参加每年一次的校外实践活动等等。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1)教师认识不足:

一是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缺乏深入的理解,无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等,从而造成潜在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浪费。二是教师能力及精力不足,年龄偏大的教师,担任此课程的较多,或由语文、数学教师兼任,这个学科活动性强,如果教师能力及精力不足的话,很难较好地组织学生开展好相关活动。

(2)日常教学不够扎实:

由于缺少受过专业培训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师,个别教师单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来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缩小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进而降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能。

(3)活动内容不够全面:

教师不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参与本课程的学习,学习形式单一。例如个别教师只停留在教课本内容的层次上,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体现本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使活动效果不是很理想。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时候需要走出校门,可是教师最大的担心莫过于安全问题,所以有的班级出于安全的考虑,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这就减弱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动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三、对今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建议

1、适当增加一些教师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培训学习。在学习中树立课程意识,提高认识,真正明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意义。

2、适当拓展活动内容,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引入该课程,研究性学习每学期每年级至少研究一个专题,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劳动技术教育可与学校的劳动教育、社区的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系列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果积累;

3、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讲评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体会交流。在交流展示活动成果时,可采用小品、辩论、小组展示、论文、录像、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

4、要进一步完善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评价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有效的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5、学校应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门负责教师、主导教师、主题的指导教师,构成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推进扎实,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第四篇: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报告

中共内蒙古富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支部

委员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专题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举措,是对以往党内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经验的坚持和发展,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做到求真务实、改进作风、清正廉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统一思想认识,克服疲劳思想和厌烦情绪,将其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认真对待,切实做好准备,积极开展工作。要牢牢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这条主线,紧扣“减排增效”这个主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员工工作的能力。

一、结合实践,重在实效,找准非公企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突破口

我公司支部在重大事项公开等方面有很多做法都是密切联系员工,充分听取员工意见。一要深化认识,坚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毫不 1

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近年来,在旗委、旗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大力协助,不断强化服务管理措施,我旗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迅猛。当前,我旗面临建设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等重大历史机遇,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全旗上下要把壮大非公经济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主攻点,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全力突破,努力建设规范高效、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对待、平等发展、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新格局,为建设富裕、人文、生态、和谐的美丽巴林左旗做出积极贡献。二要优化结构,不断提高非公经济发展质量。要扩大经营规模,做大做强非公企业。要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装备和技术工艺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要支持非公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健全完善企业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制度,加强成本核算,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三要健全机制,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保障。进一步明确我公司非公经济的发展定位、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指标要求,不断提高非公经济行业的组织程度和自律程度,促进我旗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立足实际,互促不误,为我公司全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保证

1、全面提高认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认识是否到位。一要总体把握活动的主要内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为民”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务实”就是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把工作落到实处。“清廉”就是要严明纪律,树牢正气。二要深化学习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联系党的宗旨、党面临的“四种危险”、党的奋斗目标进行教育宣传,真正触及思想、触及问题,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践行党的宗旨、坚持党的路线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化解“四种危险”的现实需要,是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三要深入调查研究。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民情,了解目前践行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增进活动开展的共识,激发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

2、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主要内容,突出实践性要求,解决实际问题。

3、建立为民长效机制。注重建设长效机制,是党内集中教育实践活动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保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立足当前,认真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问题,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而且要着眼长

远,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探索规律、建立健全机制,取得更多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一是要把集中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坚持下去,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建议建立健全干部下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机制,健全办实事、解难题、暖民心的督查考评机制,健全结对帮扶促发展长效机制,使活动常态长效。二是要抓好机制制度的落实,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加强对制度执行过程中人和事的调度与督查,实行挂号销号、定期通报,限期整改等制度,提升为民实效,防止机制建而不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总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求是的精神研究把握群众工作的客观规律,以求真的态度了解掌握群众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求实的作风研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措施,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调研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调研报告

阳城县实验小学 张丽平

一、半年来,我区综合实践学科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在学科教学方面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虽只短短几年时间,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学生变了——“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层面上得到体现

1.学生变得爱学习了

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是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让学生爱学、乐学,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这是实验教师的共同心声,并已成为现实。

学生为什么变得爱学习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课程教材内容具有生活性。新课程教材内容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而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2)学习方式多样化和个性化。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游戏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还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

(3)学习评价注重激励性和发展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新课程所倡导和实行的学习评价。实践证明,这种注重激励和发展的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热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人格的重要途径。2.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地提高了

两年来,实验班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围绕一篇课文或一个主题,学生会收集到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学习不再局限于一本书了,而是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科学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

(3)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课堂上,学生们经常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交流思想、情感体验。教师则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

(4)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从而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思考、质疑、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5)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新课程不仅专门开设了让学生动手实践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而且在每门课程教学中,都积极创造条件,尽量给予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变了——教学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

1.课堂教学目标变了

教学目标包括:(1)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

(2)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课堂教学活起来了(1)学生解放了。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质问、怀疑、批评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等,这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2)教材开放了。新课程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教材可谓更开放,师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针对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开展实践活动,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不受教材的限制开展活动。

(3)“过程”开放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4)“时空”开放了。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学生通过这部宏大而深邃的书,观察奥妙无穷的自然,体味丰富多彩的生活。

(三)教师变了——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教师的观念变了

观念的转变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1)学生观变了。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教师的学生意识加强了,包括:①学生本位意识。“关注每一位学生”成为教师的重要教育理念。②学生主体意识。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③学生个性意识。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课程观变了。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使教师形成了课程的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逐渐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3)教学观变了。教师逐步形成了“对话”意识,这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教师的角色变了

新课程凸显了教师角色的下列特征。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不断地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从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出现了这样的新变化: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把“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摆上了议事日程,促进了这一理念向现实的转化。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不少教师坚持写实验日记、教育随笔。教师之间经常在一起讨论实验中的问题,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

(3)课程的建设者。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作为课程的从属者的身份,使之变成了课程主体,乃至课程本身。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首先表现在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上。实验教师努力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风格和特点。其次表现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这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教师们已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效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超越了狭隘的教育内容,激活了师生经验,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尤其重要的是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教育教学智慧。

二、半年来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把“对话”变成“问答”。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知不知’’、“怎么样”、“好不好”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这一方面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庸俗化为问答,表面互动,实质是“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才肯罢休。

2.为夸奖而夸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怎样表现,一味给予表扬。教学固然要讲求艺术,但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教师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3.把“自主”变成“自流”。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学生满堂看;有的教师甚至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自己挑,这是典型的“自流式”,而非真正的自主。

4.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没体验、没反思,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

5.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及价值都要小组讨论。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作为仲裁者,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而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和听众,他们的意见往往被忽视。

(二)解决现存问题,把教学改革深化下去,应着重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面向实际的理论研究,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

当前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要面向实际,要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重点研究和探讨新课程中教学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及时研究和探讨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师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有针对性地回答和解决教师存在的困惑和疑难。

2.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

教学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这是当前世界教学研究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新课程背景下,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3.全方位地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际上一种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课程改革既依托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又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舞台,甚至可以说,课程改革是一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好的“师范大学”。没有课程改革,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难以有实质性的推进和突破。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全面规划,分类推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树立“教师第一”、“培训是最大福利”的理念。要把教师培训与学生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把学校建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化组织和培训的机构,建立基于校本研究的富有成效的校本培训制度。其次,要解放教师。杜绝形式主义,切实减轻教师低效、无效的劳动负担,让教师把主要时间、精力用在业务的学习和研究上;杜绝考分评比,给教师营造一种宽松的精神氛围,让教师充分地发挥和施展自己的个性才华。另外,要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要依据新课程的精神和教学改革的方向,来制定考评内容和标准;要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教师考评的成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下载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Xxx中小企业促进局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调研活动的要求,我局在局长xxx同志的带领下,深入xx镇xx村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在调研期间,与该村......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范文3篇节能减排是当前我国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逐年增加,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上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保证用......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今年暑假我们进行了实践活动,我们小组是在蓝天社区进行实践,主要是拾捡垃圾,清理社区内墙面上张贴的广告等一些活动。从这次活动实践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例如:平......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5篇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用心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社会服务 一、活动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促进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组织......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 **七中的李杏威写道:在路上,我边走边给他们介绍一些普通的农作物。其中最好笑的是一位同学指着水稻大叫“小麦,小麦!”引来同学们的一阵大笑。尔后,我们到了......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研究治理大辛店河道污染 研究时间:2012年2月15日~ 学校: 班级: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活动涉及相关学科 地理、生物、思想品德、综合实践 调查活动背景 镇在最近几年里发展较快,但......